- 相關推薦
《天朝的崩潰》讀后感1000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天朝的崩潰》讀后感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朝的崩潰》讀后感1000字 1
百忙之中,抽空讀完了這本關于近代史的著作,倍感受益。
我首先對書中清軍和英軍的戰爭很感興趣。
當時的清軍駐防分散,猶如一盤散沙,盡管清朝的兵力雖在人數上占優勢,難以集中,調動也很困難,很大程度上還擔負警察的職責。大家想,如果軍人走到街頭上管治安了,那這個國家肯定面臨以下情景二者之一:1.軍人發動政變,企圖用軍事力量占領整個國家。2.軍人們沒有集中精力去搞訓練,反而變成一群閑兵,在空閑之際上街逛逛。既然軍人仍然是清朝的軍人,自然不會是前一種情況。而且當時的清軍不論八旗還是綠營,戰斗力都已經相當差勁。而英軍在鴉片戰爭后期人數已經達到兩萬,可以算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隊,這種戰斗力的對比有點像當年赤壁之戰,號稱80萬大軍的曹軍和至多幾萬人的孫劉聯盟軍相比,曹軍內部疑人不用,俘虜不用,其實能用的人的數量也大打折扣。
從武器上說,清軍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間幾乎沒有技術上的改進,發射的速度、準確性都比對手差,而且受資金等條件限制,難以更新,有的火槍竟是上百年的"文物"。這已經算是比較有利的熱兵器了,但是更有很多士兵還使用大刀弓箭,無法和近代化的英軍相比。說到武器,乾隆皇帝時期有一件事,一個發明了新式火槍的人像皇帝推薦他的心發明,他一心想為國防獻出一片丹心,但是遭到乾隆王的厲聲批評:“騎射乃滿清之根本!”光是觀念上的落后和剛愎自用,就足以導致中國武器水平停滯不前。
事實上,雖然在多次戰斗中清軍官兵抵抗到底,英勇不屈,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觸即潰,或有主帥帶頭逃跑。更有甚者如琦善,第一章就罵他是賣國賊?梢,內憂比外患更嚴重啊。
從這幾點來看,清軍實力實在無法和英國相抗衡,即使林則徐主持戰局,結果也不會好到哪里。拋開一些客觀因素,戰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清朝方面從來沒有把英國看成一個平等的對手,戰敗之后也從未吸取教訓。在這種不知彼的情況下自然是一敗涂地,其實英軍在各地進攻形式也比較單一,經常是利用己方炮火射程遠,由軍艦在清軍炮臺射程之外轟擊,然后陸軍避開炮臺的正面攻擊,繞到炮臺的側后方登陸(清軍大炮均無法轉向),占領至高點居高臨下開炮。而清軍卻從未采取相應措施,仍然在原有的模式下組織防御,并且盲目自信,等敵軍輕易攻破防線又倉皇逃竄,廈門、鎮海、乍浦等地的戰斗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失敗。
在這場戰爭中,清朝付出的代價如此之大,但是最根本的錯誤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及時認識到戰敗的.根本原因所在——天朝的驕傲。學習了好幾年的“閉關鎖國”,這回從書上就不難發現,清朝在舊中國的角色相當于好大喜功、自認為年輕力壯的長者,別人的成長在他看來都是乳臭未干的,別人的進步在他看來都不如他以前積累下來的妖嬈江山。好狂妄!好一個天朝!
接下來,我們著重談談,我們身為現代中國人,從天朝的崩潰中汲取的教訓和如今應該做的事情。鴉片戰爭把中國人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驚醒了,中國人必須做出抉擇。然而鴉片戰爭中的中國人是驚且醒著的,但是簽訂“和平”條約之后,他們似乎又睡著了。有著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史的大國,同時也注定有著巨大的歷史惰性。大家都知道,睡覺可以養精蓄銳,前提是你還想著以后要干活要上班。問題是那時候的中國正是處于睡覺做美夢,不愿醒過來的狀態,別人來敲門,我們說:“我不和你玩了,我要休息!”接著繼續躺在由五千年文化鋪成的功勞簿。一個朝代尚且有啃老本,拼祖宗的劣根性,一個人呢?我們現在的啃老族和拼爹族,是不是和歷史上的天朝很像呢?關鍵是,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要認為,你已經有的地位和生活是自己的,因為你沒有努力爭取,不思奮進,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你注定是被大浪沖掉的泥沙。人要靠自己雙手創造幸福。
既然有了一群肯靠自己雙手創造幸福的人民,國家則要不斷創新和謙虛學習別人的長處。為什么別人能把火藥用于堅船利炮,而我們不會用別的國家的紡紗機帶動一輪工業革命?關鍵是我們只有送出去,沒有引進來。這就是交流的作用。對待別人好的東西,要以虛懷若谷的心態學習。如今文化宣傳最多的,不也是一句“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這樣的口號么?
《天朝的崩潰》讀后感1000字 2
今年是甲午年,一提到這個年份,我想華夏兒女想到的一定會是100多年的甲午戰爭。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茅海建先生寫的《天朝的崩潰》,在讀完這本厚達600多頁的書之后,我同作者寫完書的感受似乎有幾分相似,沒有一點輕松的感覺,反而更加的沉重。這是一本記錄那段晦暗歷史的戰爭回顧,它承載著國人恥辱的記憶。甲午戰爭的意義并沒有隨著時光的消逝而日漸減少,反而更加的厚重。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它是讓每個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悲慘記憶。這本書真正的給我揭開了戰爭的'這一段歷史,用嚴謹的史學作風闡述了中國為什么會失。恐袊穆肪烤乖撊绾巫。
在學生時代,老師講到過這段歷史,當時年少輕狂年紀的我恨那些反對禁煙、反對抵抗的人,恨他們的喪權辱國,但是看完了這本書,我突然覺得那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那個朝代、甚至是整個古代封建帝國的問題。那是整個封建帝國“一言堂”的悲劇。那個時代在皇帝的思維里,中國傲視“四夷”,甚至對英國的印象只是船堅炮利,沒有對資本主義的崛起引起跟深層次的思考。中國人一直處于麻木之中,一直在“天朝”的舊夢中難以醒來。之所以有戰爭,之所以中國會被侵略,其實真的不應該去怪任何人,甚至是任何朝代。那是時代造就的悲劇,那是多年延續皇帝“一言堂”的悲劇。古代社會一直都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如果皇帝有才學、想發展,那么這個社會就是清明、昌盛的,但如果皇帝是昏庸、荒唐的,那么這個朝代最終會走向極端的衰敗。 歷史已經用事實告訴我們“一言堂”的悲劇,而在當下,在這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時刻,我們更要以史為鑒,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扎緊“一把手”在人、財、物權力管理制度的籬笆,杜絕“一支筆”、“一言堂”。
我認為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拒絕“一言堂”,約束自身行為,善用手中的權力,不斷自律、自省、自勵,真正做到慎獨、慎己、慎微。
第一,民主決策,群策群力。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我們應該主動拒絕“一言堂”。實行民主決策制度,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由大家集體討論決定,堅決杜絕決策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個人的獨斷專行,謹慎用好手中的權力,不做“土皇帝”。
第二,慎思謹言,一心為政。古人云,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鳖I導干部應當慎言、慎行、理性地考慮得失,要做到誠信而不失信于民,言必行,行必果。領導干部必須在需要面前要學會選擇,在誘惑面前要學會放棄,在原則面前要學會堅守,才能突顯其公道正派、品行端正、廉潔自律、兩袖清風的優良品德。領導干部自身良好的品德就是政府公信力的一面鏡子,更是大力弘揚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思想。領導干部要善于運用人民給的權力造福于民,把自己置于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養成在監督下工作的良好習慣。
第三,以民為本,全心為民。人民群眾永遠是為政的基礎和根本,權力就是責任、干部就是公仆、領導就是服務。領導干部需要明確行使權力就必須為人民服務,要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和感情基礎,工作中才能時時刻刻有為人民謀利之心、為人民造福之意。
歷史的教訓至今還深深地烙在那古老的鐵炮炮身上,波濤拍打著炮臺,其石壁上也會清晰地刻著這段慘痛的歷史。歷史在用他獨有的方式去書寫。記憶過去,是為了更好的面對未來,要真正能夠走出歷史陰影,實現社會和解與和諧,要做到的是“不計前嫌”,絕非“不記前嫌”!安挥嫛笔欠N選擇后的寬恕,“不記”是對歷史的謀殺。
“當歷史不再昭示未來時,心靈便在黑暗中行走”又是一個甲午年,我國處于大變革大發展時期,我們要真正吸取甲午戰爭的教訓,真正的做到杜絕“一言堂”,還百姓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
【《天朝的崩潰》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崩潰的句子09-05
崩潰的說說11-04
絕望崩潰的句子11-23
情緒崩潰的句子01-06
心情崩潰的句子02-11
內心崩潰的句子01-21
崩潰絕望的句子01-14
崩潰絕望句子10-24
崩潰的說說心情05-18
內心崩潰的說說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