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精選11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1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在一個閱讀群里,當時群里的許多媽媽極力推薦這本書,我在想是什么樣的一本書讓這么多媽媽引起共鳴,推崇備至呢?我一定要讀一讀。
《當我遇見一個人》講的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書中除了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理論,還有很多生動鮮活的故事,是作者長期擔任心理咨詢師收集的各式各樣的家庭案例。讀起來輕松好懂,并且我們往往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一直相信撫養孩子,最基本的'功課就是要懂人心、懂人性,那么了解心理學就成為必要。有的父母憑借父愛、母愛的直覺以及對人性本能的把握把孩子養得很好,要恭喜他們的孩子,遇到了懂愛的父母。遺憾的是,這樣的父母并不多。李雪在書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每個人成為自己現在的樣子都有很深的原因。她說的這個很深的原因很大部份來自于原生家庭。
現實生活中,持糨糊邏輯的家長不少見。有一次跟一個熟人談到育兒,她說我不用費心聽育兒課,我瞪大了眼睛看著她,她解釋說因為孩子跟奶奶住,我說教育的責任還在你呀,她說因為沒住一起,所以都是他奶奶管了呀。好吧,我只能說我詞窮了。事實上她跟孩子就住在一個小區里,這樣的家長今天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帶孩子很輕松,很享受,但她不知道從此孩子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沒有安全感的種子,這粒種子會伴隨他一生,在他的心田生根、發芽。
前天從西安飛回來的時候,在長沙閨蜜家呆了一天。閨蜜跟我說,孩子有兩個同學特別喜歡到她家玩,而這兩個同學在她家發出了同一個感嘆:“阿姨,你們家好幸福!”閨蜜很疑惑,問我:“你說我家也就是居家日子平常過,他們怎么就覺得我們家特別幸福呢?”我問了一下這兩個孩子的大概情況,心里有了答案。這兩個孩子父母做生意,鮮有時間照顧他們的日常,而閨蜜家整潔干凈,生活有序,閨蜜又是一個溫婉細致的人,家中自然流動著溫馨有愛的氣場,雖然才八、九歲的孩子,但他們的內心是能感受得到這股氣場的。
“感受”,這個詞是李雪在書中一再強調的,還有一個詞,“看見”也在書中屢屢提及?匆姾透惺苁遣豢煞指畹模匆娛裁,看見孩子本然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價值體系去定義孩子。我們常說,孩子和你對著干的時候,用什么方式去溝通?就是“事實+感受”,感受是心的語言。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怎么安撫?“擁抱——了解事情的經過——共情”。其實“看見”是前提,有“看見”的能力,你才有“感受”的能力、“共情”的能力。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2
經常聽身邊的家長說要對孩子實行“延遲滿足”,而延遲滿足的真相又是什么?到底值不值得提倡?這個問題無論是在《當我遇見一個人》還是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里都是非常明確的否定答案。至于為什么,我希望家長們多從靠譜的'育兒書里找答案,而不是一味翻翻手機、看看電腦就覺得可以了。信息泛濫的時代,偽科學是很容易盛行的,并且信息就只是信息,它替代不了知識。
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說,孩子到底該窮養還是富養?對此,李雪說:真正的富養,是內心豐盛流動。決定孩子將來能物質豐盛的是心靈,而不是現有的物質條件。真正的高手只需輕輕一點,即切中要害,直擊問題的本質?v觀現實,寒門可以出貴子,也可能出敗家子;富二代可以是坑爹的,也可能是青出于藍勝于藍的精英份子。
書中還探討了譬如多動、無界限感的心理原因,這些都是時下比較關注的話題。
除了“看見”、“感受”、圻媽還總結了幾個關鍵詞:體驗、覺知、能量、不評判。
在這里,我不一一闡述,有興趣的家長可以自己去看書,畢竟讀書這個事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3
這本書從關系分析的角度,闡述了人的各種關系是如何建立的,好的關系和壞的關系都是如何發展而來的。作者認為,母嬰關系決定了一個人和自己、他人、社會、財富等一切關系。良好的母嬰關系始于母親對嬰兒的無條件的及時滿足,不評判孩子的要求,嬰兒充分得到安全感并對自己和外部世界產生信任,從而發展出一系列良好的品質,如延遲滿足,積極樂觀等。而母親能否建立高品質的母嬰關系,則取決于母親的母親及其原生家庭。母親嬰幼兒時期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和愛,則能給予自己的孩子充分的愛,如果沒有,那么母親各種關系的問題也會傳遞給自己的孩子,一代又一代在痛苦的關系中輪回。作者結合了自己和其他案例,給出了療愈自己的'方法論,通過回憶自身的母嬰關系和原生家庭,去感受、覺知,然后放下。書中還列舉了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案例,如媽寶男是如何煉成的,為什么有的女孩總是情路坎坷等等。
上面是看了一遍書之后的簡要總結。整本書的編排順序邏輯不明顯,內容有重復,舉例隨意(有幾個對我來說缺少說服力如P158),語氣偏激,給我的感覺是,作者過往寫過的一些文章拼湊在一起,出了一本文集。書中舉了好幾次小孩吃糖的例子,作者說讓孩子吃個夠,自然以后就不會對糖果著迷,打游戲看電視也是這樣。這樣的方法我是抱懷疑態度的;作者書中大部分的例子說的都是作者本人的經歷,敢于袒露自己固然勇氣可嘉,但未免說服力不足。
這本書我用了一個周末的碎片時間,讀了一遍半。
為什么是一遍半?因為周末的零碎時間只支持讀這么多,如果有更多的時間,我肯定會完成第二遍;為什么連續讀了一遍半?因為我太想記住這書里面的內容了,用的是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中“馬上回顧”的記憶方法來回來去的讀。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4
其實在看到書名的那一刻我就在想,“當我遇見一個人”那個人是誰?是什么樣的?他與作者是什么關系?又與我會產生怎樣的精神交流?但從開始打開書的第一頁,我慢慢認為“那個人”是指自己,那是在愛意包圍下的本我,也是可以去傳達愛意的本我……
當我以為我開始逐漸讀懂了這本書感到有絲欣喜的時候,猛然發現,這本書什么時候開始從愛自己,愛孩子,不打擾,不阻止,開始變成了去認同,從教你放手到教你回應,我急忙放下那絲欣喜,重新跟上作者的步伐,還好還沒被落太遠。
書中說不同回應,帶來不一樣的人生,給孩子生命最好的滋潤,是確認孩子的感受。我想這就是常說的共情吧,“我嘗試站在你的角度,感受你的感受,做出對你而言最貼切的回應!钡俏蚁,共情感受能力也是分等級的,就像老師在讀書會上說的,如果有一個能完全感受到你的感受的人,那你一定要珍惜他,因為他將是你最好的靈魂伴侶。原來看《看見》這本書柴靜曾經說過“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才有資格說,我理解你”我想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叫做感同身受,應該是共情能力的最高等級吧。
既然學習了,我也試著去運用,發現效果貌似還不錯,當然可能也偶爾體會錯了對方的感受,弄出笑話,但是在彼此的關系上更進了一步,因為他同樣也感受到,我開始去理解他了。我想我阿姨家的弟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好像天生叛逆,愛自由,有愛冒險,有天馬行空的想象,也有遠大的抱負,但是他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的父母,實在難以理解他的年少輕狂,但是我可以,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目標,可以體會到他的熱血,所以我們之間有很好的溝通,他也愿意多聽我說幾句話,當時只覺著很神奇,以為是我們同樣年輕,現在看到書才知道,是因為我確認了他的`感受,他覺著他的感受,他的熱血有好好的被認同,被尊重。
共情力真的很重要,當然有過親身體驗之后的共情力更珍貴,比如現在的我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已經不會再去催促商家的上菜速度,打包速度,不再會那么的不耐煩,也不會再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理所應當,因為高三畢業之后,我當了兩個多月的暑假工,一開始因為不熟練耽誤了顧客和外賣小哥的許多時間,我現在依然感到愧疚,但我更能體會一個前臺有多忙碌,以至于當我現在在看到有像我當時一樣手忙腳亂的前臺時會努力保持微笑然后我告訴他,不急可以等。
我一直認為有共情力是一個人懂得愛的表現,現在發現共情力也是一個人懂得溝通的表現,雖然書中是在說家長與孩子的關系,但是在對短時間內還用不上母嬰關系的我來說,這同樣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5
愛孩子,便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我不要改變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愛你。——李雪《當我遇見一個人》
孩子到底該窮養還是富養?對此,李雪說:真正的富養,是內心豐盛流動。決定孩子將來能物質豐盛的是心靈,而不是現有的物質條件。真正的高手只需輕輕一點,即切中要害,直擊問題的本質。
想起我小時候,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不過爸爸媽媽總是竭盡所能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我,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不會讓我等,比如學校要交錢了,媽媽總是第一時間把錢給我讓我去交,不會因為暫時沒錢給我就讓我等著,即使真的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媽媽也是跟我講清楚的。
好習慣無法培養,換習慣只因匱乏愛。一提到習慣,我就會想到小時候養成了邊吃飯邊看電視的習慣,那時候看西游記特別迷,一次吃飯的'時候吃了一兩個小時,飯都涼了,并且把碗摔了。
又一次媽媽把剛買的盤子放在柜子里,我就去開柜門玩,玩著玩著把媽媽剛買的盤子都給摔碎了,當時非常害怕,就嚇哭了,但是后來媽媽并沒有因為這件事情打我,在我的印象中媽媽什么也沒說,看我哭了就抱著我,過一會就去給打掃干凈了。
后來,我吃飯的時候并沒有只盯著電視看,知道自己應該先吃完飯再看電視,或者是看電視的時候也得好好吃飯。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6
卷卷剛剛過了兩歲的生日。最近我感覺到她已經有了同理心。吃過晚飯后,通常是我和卷卷單獨相處的時間,我會問她是出去玩還是在家玩。這天,她選擇在家玩撲克牌。玩了一會兒,我已經給她放了一半的洗澡水了。她突然想出去玩。我同意了。
小區里有個“廣場舞天后”,應該是有過舞蹈基礎的阿姨,舞姿優美,我也是她的粉絲。
我們出去的時候,恰逢“天后”在教新的舞蹈動作,我便學起來。此時,卷卷跑向旁邊的滑滑梯。跑了一段路后,看我沒跟上,又停下來等我,嘴里說著“玩滑滑梯”。我便過去跟她說“媽媽想學會兒舞蹈,我們在這里跳舞好不好”。她同意了!
于是我們就繼續跳舞,結果抬手時不小心碰到了卷卷,原來她不知道什么時候站在我身邊了。好在只是輕輕的碰到,我趕緊蹲下來給卷卷道歉,發現她眼里含著淚水,喃喃道“滑滑梯,玩滑滑梯”,很明顯的,是壓抑了自己玩滑滑梯的欲望。她很愛媽媽,所以選擇陪伴媽媽。
最近,我在微信讀書上讀了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書中提到:接納并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種傳遞,當自己杯滿之后,孩子自然會順著對的方向蔓延。這本書的很多觀念與我們的“常識”相背:“好習慣無法培養,壞習慣只因缺乏愛”。但值得仔細讀讀。
幸運的是,從卷卷很小的時候,我就請教過長輩,學習了與《當我遇見一個人》中提到的類似的教育理念,傾聽孩子的需求,竭力去滿足,盡量不評價孩子(詳見: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李松蔚,慚愧,自己有些時候還做不到完全不評價)。所以,即使卷卷偶爾淘氣的亂扔東西,我也只是默默收起來,不批評,F在看來,只要多回應孩子,她自然的就培養了同理心,健康的成長。
讀了《當我遇見一個人》,我又學習到了一些具體的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比如提到了: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試圖解決對方的情緒,其實只要確認對方的感受就好了。孩子失去心愛的小貓,非常想念。如果父母提出解決方案——別太傷心了,再買一只。其實是否定了孩子對小貓的愛。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應——媽媽看到了你的悲傷,孩子就完整的體驗“失去”的悲傷,變得自然平靜,或許自己就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再買一只小貓。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7
本書其實也是作者李雪自身經歷的一些體驗和提煉,從客體關系心理學的角度認為母嬰關系決定了這個嬰兒長大后的生命底色。嬰兒出生的頭兩個月里處于“正常自閉期”。這個階段的嬰兒對外界的反應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為這時候的嬰兒的感覺里,世界和自己是一體的,就像還在子宮里一樣,尚不存在外在的母親。母親的積極關注和陪伴,維持了嬰兒的這種“全能自戀”,即“世界與我一體,呼奶換抱。無所不能”。
當嬰兒的“全能自戀”得到較充分的滿足后,心智自然向前發展,逐漸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開,不僅僅關注自己,也開始關注別人。愛向內灌注滿了,自然回流向外界。這就是所謂的“主客體分化”。完成這種分化后,嬰兒對世界產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將來不會再遇到挫折時想要毀滅一切。如果嬰兒在最初的體驗里體驗到自己的“無所不能”,他以后的生命底色將是溫暖多彩的,反之則將是孤獨灰暗的。
在沒有接觸到本書前,我們聽說的”哭聲免疫法”、”哭聲控制法”、”定點定時哺育”、”睡眠訓練”、”延遲滿足”等,覺得會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規范孩子成為一個有秩序的人,本書中卻恰恰反對這樣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教育方法,這樣做的后果會讓嬰兒的“全能自戀”的心理基礎嚴重受損,為以后的心理問題埋下了隱患,有損嬰兒的生命底色。
本書中還介紹了滿足孩子的“全能自戀”后孩子的表現,使父母對孩子的各種認為不乖的行為表現不至于太焦慮。同時本書還舉例說明了很多對孩子的評判行為,轉變評判思維,而不是一味的規范價值取向,需要通過事件本身來說明問題,而不是直接主觀用自己以為的價值取向思維去規范孩子,作者主張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多一種規則就給孩子的無限可能多了一道枷鎖。
通過這篇書籍的學習,我聯想到了大學時期漸漸快遺忘的專業課程社會心理學:人格的形成是在嬰幼兒時期就養成了,比如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兒童是人類之父,人格主要決定于童年經驗”。
他把心理發展階段分為:口唇期(0—1歲)、杠門期(1.5—3歲)、性器期(3—6歲)、潛伏期(6—8歲)和生殖階段(成年人);還有美籍的德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這些心理發展階段以及心理理論不禁讓我想到了與本書的關聯與差異,關聯在于孩子都有各種心理時期以及不同的心理實際的滿足程度對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影響,差異在于具體操作方法上是否使用行為主義心理學方法還是使用充分滿足孩子的”全能自戀”,例如:當嬰兒餓了需要哺乳滿足”口唇期”階段時是使用“遲滯滿足”原理還是使用本文中作者觀念,這樣的差異也許只能在不斷的認識和共同成長中慢慢的印證。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8
今天我們要推薦的是一本李雪老師的作品《當我遇見一個人》,李雪老師的這本書給我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因為她真的是直擊我的內心。
在我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先去網上查了關于這本書的內容還有書評,褒貶不一的說法讓我對這本書更加感興趣。這本書說的是母嬰關系,而我覺得這反映出的問題或者是建議不僅僅是嬰兒時期的問題,只要是還在父母監護范圍的孩子都適合。當我讀第一遍的時候我就把小時候的記憶代進去,當我讀第二遍的時候我把我自己所接觸過的問題學生代入,我覺得毫不違和,甚至完全符合。
這本書緊緊圍繞“愛和自由”去寫,從孩子的角度去整理所遇到的問題,她跟別的心理學書籍不一樣的地方是不忽略孩子本身的需要,不單從家長的角度出發。其中“限制是偽造的愛”,我真的很認同。孩子表現出的行為背后的想法大部分家長是不愿去想的,因為他們覺得作為父母所經歷的事足以得出正確的觀點,而他們要做的是直接給孩子正確的結論就行,孩子的錯誤想法是沒有必要的。可是這往往忽視了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導致的心理思考過程。
曾經有好幾個學生跟我說過他們想要玩游戲,而他們的媽媽總是不讓,甚至連手機都不讓碰,他們的媽媽越不讓孩子玩,孩子就越想玩,這不單單是逆反心理,這是被限制的孩子的`正常反映。后來我跟孩子說如果你成績進步了老師愿意跟你的媽媽談談,讓他把玩游戲作為獎勵。半信半疑的孩子最后還是很興奮的滿口答應,他跟我說他不相信他的媽媽會答應。緊接著,我要求孩子的班主任開了家長會,把情況跟孩子的媽媽做了說明,讓媽媽嘗試讓孩子作為獎勵玩游戲,并讓媽媽主動親口告訴孩子。最后孩子的成績真的有了很大進步,因為他不再在游戲上糾結了,游戲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使然,是孩子內心的真實需要。隨著孩子成績的不斷進步,自己主動減少了玩游戲時間,從事老師這個職業以來,我逐漸發現去輔導班補差的孩子在行為習慣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而且一個孩子的成績跟智力的關系沒有想象中那么大。讀完這本書,讓我更加覺得這些孩子的心理需要我們去關注。也許是信任,也許是關注,也許是共振,也許是鼓勵.......當愛和自由同時滿足時,這個孩子的進步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9
朋友推薦《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并說:“你一定要讀呀”。我相信朋友的眼光,隨后就買來了這本書,列入了寒假必讀書目中。
我是在半天之內把它讀完的,并在筆記本上摘錄了很多的章節,用兩個字可以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就是“顛覆”。我甚至想把書里的主要觀點都背誦下來,化成自己真實的行動與實踐。這本書究竟有什么的魔力讓我產生如此的瘋狂舉動呀!
這本書的作者叫李雪,是一位美女心理學家!懂斘矣鲆娨粋人》重點關注母嬰關系的書,認為母嬰關系就像人生的背景色,童年的關系模式與長大后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如果能通過高質量的陪伴在孩子初期為其輸入溫暖扎實的人格基礎,那么這個基礎將猶如一枚定海神針,無論外界風浪有多大,都能穩住中心,化解度過。
“愛,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薄皭郾旧聿淮嬖凇斑^度”的問題,真愛永遠不會過多,就像儲存再多的金子也不會變成鐵塊一樣。至于溺愛,他是家長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薄把舆t滿足能力始于嬰兒期的及時滿足”!巴诵校莾仍诏熡姆N子在發芽”。“孩子的好習慣無法培養,壞習慣背后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案改负秃⒆咏⒃鯓拥臏贤J,孩子在未來就會重復怎樣的關系模式”……看到這一句句犀利而睿智的話語,你是否和我一樣被撥動了內心的某根神經?對于我,很多的觀點卻是顛覆性的。
關于延遲滿足能力。所謂“延遲滿足能力”,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緩眼前的利益滿足。心理學研究表明,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人,在社會上更容易獲得成功。于是,“育兒專家”就拿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當做科學先進的育兒理念,提倡父母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需求是必須等待的,從而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之前,我也是這樣理解延遲滿足能力的,還曾給家長們贈書《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引導家長們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李雪老師說,延遲滿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經常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求會被滿足,因為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嬰兒的饑餓、微笑、哭鬧著尋找母親等情感表達,得到的回應越及時,越零延遲,長大后越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因為孩子對世界充滿信任,自然能安心等待最合適的時機。相反,那些幼時需求經常被刻意延遲回應的孩子,很多時候都處在得不到的恐懼中,反而會歇斯底里地要求父母立刻兌現。她還說,若孩子經常被批評,被刻意延遲滿足,他成年后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像填不滿的無底洞,再多的物質也彌補不了愛的空洞。二是壓抑的.老好人,不敢為自己的爭取利益,該拿的都不敢要,同時也很難拒絕別人,人際關系中經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虧,積攢一肚子怨氣。
關于溺愛。通常,我們很多家長擔心過度的自由會變成溺愛,導致孩子不斷侵犯自己的界限。然而,李雪卻認為,愛本身不存在“過度”問題,真愛永遠不會過多,就像儲存再多的金子也不會變成鐵塊一樣。自由同樣也是多多益善,越自由的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至于溺愛,它是家長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也就是說,溺愛是家長在滿足自己“內在缺愛的小孩”,并將之投射給孩子,跟孩子真實的需要并沒有關系。
關于習慣養成。李雪老師認為,任何頑固的壞習慣背后,都是孩子愛匱乏的痛苦吶喊,例如那些長期沉溺于游戲,以致影響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人,缺乏從現實人際交往中收獲快樂的能力,而游戲正好能帶給他們掌控感和虛擬的社交。
孩子的好習慣無法培養,只要有充足的愛,好習慣自然呈現。她認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是通過內化與撫育者的情感關系得來的,是孩子與父母的各種情感關系內化到心里,形成以后的性格。好的性格是得到充足的愛和允許之后,靈魂自發、自然的選擇形成的,從而影響到人一生的命運。
關于溝通模式。在我們身邊有多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卻無話可談,“我心里有你,口頭的溝通就不必了”,這是以愛為名的借口。所以李雪老師認為父母和孩子建立怎樣的溝通模式,孩子在未來就會重復怎樣的關系模式。生活中負面的溝通模式無關反應和情感逆轉型比較常見。
無關反應就是父母的反應與孩子關注的內容完全不相關。比如,孩子抓到一只螞蚱,興奮地拿給媽媽看。如果媽媽說“好可愛的螞蚱啊”或者小心螞蚱咬人,這些都是對孩子所關注內容的反應,不管是正向反應還是負向反應,至少和孩子關注的是同一個內容。但如果媽媽說“你的手臟,快去洗手”,那么她的反應與孩子所關注的內容完全不相關了。若孩子經常得到父母的無關反應,甚至是漠然的無反應,就會造成孩子的虛偽感,缺乏關愛的感覺。
情感逆轉的溝通方式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反人類情感。就是與正常人的情感反應相悖。例如: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在樓下看到一只小狗,眼睛大大的,還會站起來跟人握手,真可愛!媽媽卻說,別碰它!有個人養狗得了傳染病,最后連肝臟都切掉了。孩子說,媽媽我畢業了,準備去大城市好好打拼一番!媽媽則說,報紙上說了,連博士畢業都找不到工作……這樣的溝通方式,總會把任何氣氛都逆轉成壓抑的、扭曲的、痛苦的,造成溝通不暢,愛不流通。
一般父母是在“無關反應”和“情感逆轉”的環境中長大的,那么很難與孩子產生自然豐沛的情感呼應,但至少可以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的反應模式。最理想的溝通模式,李雪認為應該是共振互助的,父母以孩子的感受為中心,與孩子共振,給予積極的回應與關注,給孩子生命最好的滋養,是確認孩子的感受。
《當我遇見一個人》關注的是母嬰關系,它的主要觀點同樣適用于學校的師生關系和學校管理中。老師和學生相處時,讓學生形成延遲滿足的能力,就要及時地回應和滿足學生需要;讓老師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管理者同樣要及時地回應和滿足老師的需要。老師對學生的愛,只要是真愛就不會過多,要尊重的愛,“放手”的愛;管理者對教職工的真愛不會過多,生活上的照顧,工作上的引領與服務,溫暖而有力量的團隊文化建設會上老師們把這種愛的滿足感帶給學生。老師與學生形成互振互助的溝通模式,會讓師關系和諧,學生信任老師,喜歡學習;管理者與教職工形成互振互助的溝通關系,則會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學校的事就是我的事,形成學校的共建共享團隊文化建設……
書中還有很多真實存在而又常被我們忽略的現象,“控制是對孩子的情感勒索”、“父母無須完美,但需誠實”、“ 對孩子真正的富養是內心豐盛的流動”等等,都很有啟迪作用。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需要且讀且思且行。朋友推薦的書,也推薦給你,朋友!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10
歷時半月,精讀一本書《當我遇見一個人》(李雪著)寫了12篇筆記,每一次都能讓思緒飄向很遠的地方——童年,一切關系始于母嬰關系,對‘母愛偉大’的理解,不再只停留在十月懷胎的辛苦,一朝分娩的勇敢,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不易,而是從孩子呱呱墜地起,每一分每一秒的相處模式,母嬰關系就是從這時候真正開始建立的。母愛便在這個時候開始對另一個個體彰顯她的威力,選擇什么樣的相處模式便成就孩子什么樣的未來!從前只是自己覺得給了孩子母愛,卻從未問過是否是孩子所需之母愛,是否真正看見了孩子,愛他就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看見,是真正的愛!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哭訴‘我站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見我’,看見,是看見對方的`感受,并贊同它、支持它,感受對方的能量流動,形成共振,如此簡單。
每個人成為今天的自己都自有其原因,不必抱怨社會、抱怨他人、或是抱怨原生家庭的影響!當我們認為孩子有‘問題’時,是否想過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的,都是我的問題,可問題在哪里?——我不應該吵他,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應該多些耐心,應該……一頓安慰過后,沒過幾天又開始重演這一幕,如此反復,像是一個地洞,自己卻出不來!其實孩子并沒有‘問題’,問題確實是在我們身上,具體在哪里,需要我們去向內覺知,和自己進行心靈對話,對話自己‘內在的嬰兒’,一次次的自我覺察,摒棄固有的信念,讓凍結的能量得以釋放,問題也一同融化,便能撥云見日。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或許我們改變不了父母,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因為我們也會成為孩子的原生家庭,我們之所以會不假思索地對孩子做一些‘后悔’的行為,或許是我們曾經也被這樣對待過,或許是我們曾經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匱乏感在作怪,又或許是看了太多的育兒定律……然后可能會去看一些‘心靈雞湯’,希望借由它們能安慰一下自己,可是有一天,猛然發現:這不是我以前喝過的雞湯嘛,怎么又來了呢?——對呀!怎么又來了呢?!因為還沒有覺察到真正的問題所在,真相就像樹根,而非樹干,它往往是被我們埋藏了很多年,一眼望不見,所以才需要不斷去自我覺察找到它。
做誠實的父母,遇到事情,不去指揮控制孩子,而是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便能看到我們,他們自己也會去想辦法。不僅鍛煉了他們,也解決了我們的煩惱。心口不一,孩子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所以敷衍孩子是沒有能量流動的,比如道歉,為什么道了很多歉,還是會再犯?可能只是嘴上在道歉,心里卻并不承認自己做錯了,所以還會有下一次再一次。只有自己對自己坦誠,才能看清真相,和孩子的情感連接上,滿足孩子也需要父母誠實以待,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多多益善,當我們遇到無法滿足的時候,要如實告訴孩子:你的需求,我看到了,它很美好,只是我舍不得/不愿意給你。雖然孩子可能會有些失落,但不會形成心理創傷比如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或者有欲望是貪婪的等,而是會明白:我有需求是正常的,這不是我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這樣孩子就不會受影響,繼續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成長。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愛和自由,感受他的能量場,及時回應,竭力滿足他,讓他自由體驗。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成長歷程,一路上可能他們會遇到很多‘麻煩’,為什么我們還要再給他們添加更多的麻煩,而且將是根深蒂固的?比如,兩個好朋友一起玩,搶玩具打架了,通過語言或者身體的扭打把不開心或生氣的能量釋放了,不一會兒又可以一起開心玩起來,好像什么事情都沒發生一樣。我們偏偏要拉開他們,‘教育’一番,給孩子頭腦寫入了限制性信念不說,還把孩子的這份能量凍結在體內,無法釋放!很多時候追溯我們自己的信念,大都是在童年時候就被植入我們,內化于心了,然后再繼續投射給孩子!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讓他自由體驗,不干預,不評判,不控制,對自己負責任就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所以才需要自我覺知,放輕松去感受當下,體驗真正的自由,孩子的成長,父母的修行,原來是這樣。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 11
當我遇見一個人,我用自己的內心去感受她,她生活在一個小村莊里,從小她的家庭里面就會出現爭吵,每年都會爭吵一次,然后父母會找老人去調節自己的爭吵,這好像是一種儀式,就好像老人有權力有能力來評判他們的生活一樣。這個小女孩就經?粗@些事情發生,她看到的是母親因為種種原因給一個年紀比她大很多的男人做情婦,而這種事情沒有隱瞞。父親因為這件事會毆打母親,兩個人會扭打在一起,然后沒有人給這個小女孩做飯,沒有人會關注到她。其實也對,對于她的父母來說他們正在處理自己焦頭爛額的生活,又怎么會關注到她的感受,而且在農村很多人的心思沒有那么細膩的,被忽視也是正常的事情。母親最終選擇了離開這個家庭,父親應該是可以選擇留住母親的,但是母親還是離開了。母親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家里所有親,在這里沒有像電視劇里面的劇情一樣會有人問你,你是跟著爸爸還是跟著媽媽,因為你沒有權利來選擇,就這樣我跟隨在了父親身邊。當然了,母親也是厭惡我的,在我的印象中我的母親應該是厭惡我的甚至應該是根本不在意我的,因為她背叛了家庭之后還帶走了家里所有的錢,其實母親不怎么缺錢,畢竟她還有自己的情夫,那個又老又有錢,又有勢力的男人。但是她還是帶走了,那么剩下我和父親兩個人,只有家里的房子,農村的三間房子,然后什么都沒有,父親從零開始學習做生意,養我長大成人。其實小時候受的苦現在想想確實很苦,比如自己做飯,幫著父親做生意,父親當時什么都做,什么收雞鴨鵝,皮毛,什么都做,這些活是非常臟的,但是我從小也會幫助父親來做這些事情。別說什么做飯、喂雞喂鴨,這都是小事,最難的是等待。我最討厭的就是等,在風雨中等待,在大雪中等待,在黑暗中等待,因為你不知道你等的那個人是否會平安。那個時候電話還是奢侈的,父親很早或者很晚又或者是暴風雨雪都會去做生意,賺錢嘛,都是為了家庭里面需要多賺一點錢。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說我有錢了怎么不多消費一些,沒辦法,以前苦過,所以不懂得奢華。
后來更是戲劇性,父親有機會讓母親回家,母親的要求是可以讓她的情夫來家里,父親答應了,就是這個答應,讓我不敢面對人生中的惡。母親會在隔壁的房間和這個情夫做愛,毫不掩飾,她從來不會在意我的感受,父親是默許的,而我是沒有任何能力的,我不懂,我不懂人這個字里面的含義是什么。所以很多人和我說你的母親可能有她的難處的時候,我不懂她的難處是什么,如果是愛情,那么何必要回來,因為你自由了而且得到了真愛。如果是性,那么如果一個人是因為性而去做人做事,那么就是還在考慮繁衍這件事,這應該是其他除了人以外的動物需要去思考的。其他的動物可能只考慮兩件事那就是活下去和我的子孫活下去,吃與性,生存與繁衍。
后來母親死了,她死的挺好的,可能很多人面對我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會感覺我是那么的冷血,我竟然面對一個人的死亡的時候是如此的坦然甚至放松與愉悅,我承認這是一種恨,放不下也不可能會接納。她做愛的呻吟聲可能依舊在我耳邊,而另我在另外一個屋子里,蜷縮著在那里。我不能認同我的父親是偉大的這樣的說法,因為這條路也是他給我指明的,他的出發點可能是因為愛,所謂的家庭圓滿,讓我認為有一個家,所謂的爸爸媽媽,但是他沒有想到家里還有一個情夫。死亡也是離奇的,媽媽懷孕了,情婦的孩子,父親是默許的,他容忍甚至是希望這個孩子降生下來。一切的事情可能都是寫好的,或者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醫療事故,母親離世。
而這之后我斷斷續續上了幾次法庭,這官司一打就很多年,我的姥姥,繼姥爺都要求分奪媽媽的遺產,媽媽的情夫將我們全家告上法庭,說我媽媽的錢都是借用的他的,而媽媽的存折密碼只有他知道,我們全家都不知道的.,這就是我媽媽。這一年我16歲,法庭被告當事人之一。之后的官司是我們贏了,我們在村子里的同姓親戚去給我們的敵人做偽證,這就是血脈親情。
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這些事情,忘不掉的,家里出了事情之后全村人都在看你的笑話,甚至還會有同學的家長故意問你,你媽媽呢,怎么走掉啦,這就是人。所以我16歲走出村子之后幾乎再也沒有回去過,我不知道如何回去,如何面對這些人,現在大家都知道那個曾經家庭不好,學習不好,長相不好的人,居然在城市里生活的挺好,家庭也好,收入也好,一切都挺好,房子車子存款居然都有,而且現在從不手心朝上,節假日還能給父親點零花錢。
李雪老師說,事情過去了,你可以不接納,而你與那些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如果是因為痛,那么你可以再感受這種痛,我將這些東西寫出來確實很痛,還是會委屈的哭。而這些事情導致了現在的我,這就是原生家庭,我從小就不怎么喜歡孩子,可能很多原因是來自我的母親,因為我從小就沒有得到關注的愛,所以我不會去盡力的去愛別人,尤其是對孩子的愛。但是因為我讀過很多書也做過自我的分析所以我會理智的去愛我的孩子,更多的可能就會是責任,F在的自己是去感受孩子,感受這強大的生命力,然后更多的是去尊重他們,當他們的生命力自然的生長。
我看到過很多家長的焦慮,當然也會包括我自己,比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各方面是優秀的,你要考第一,你要會英文會背古詩,或者你不一定考第一但是也別給我墊底,我就是那個墊底的學習。昨天有朋友問我,你認同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么,我當然認同,但是我不認同學校里的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而且知識也并不一定是必須在學校里學習的書本的知識。我更多的注重的是自己的感受,當然我給予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很多人說那具體方法是什么,沒有方法,就比如愛,我愛你,但是如果讓我教會你如何愛別人的具體方法,我不會,你也別學,學的都是表面,我希望大家能夠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就比如李雪老師說的你可以感受孩子的哭聲,你為何見不得孩子哭,她的哭聲中有很多情緒,釋放情緒也是一種療愈。
當我遇見一個人,我真的很想對你說,我知道你苦,我知道你委屈,但這都是命運給予你最好的選擇,請你珍惜!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當我遇見一個人》讀書筆記11-09
當我足夠好,才會遇見經典語錄02-28
遇見一個人的說說11-12
遇見一個人的傷感句子11-17
遇見一個人很幸運的句子12-23
表示遇見一個人很幸運的句子12-23
當我成功的作文04-05
當我想你的時候的句子02-04
當我學會堅強的時候作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