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讀后感大全
你們有沒有讀過《史記》這本書呢?大概是講了什么樣的事情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史記》讀后感大全,大家可以參考別人寫的優秀的同學,希望采納。
《史記》讀后感一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當代最偉大的作家魯迅給《史記》的評價,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翻開《史記》,一種悠久的古代氣息撲面而來,它仿佛讓我脫離了時代的束縛,和文字共享那人物的英雄氣概。
《史記》記載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三千多年的歷史,有燦爛也有黯淡,有明主也有慵君……
面對這么雙面性的歷史,我們也是各有各的觀點。
對于項羽,我們都很敬佩他,雖然他是一個失敗的人,卻擁有著讓我們學習的精神,但是我相信,他只要懂得低頭是一種智慧,他或許會將歷史改寫,正如那句話:縱然你的決絕是于過往的回顧,于尊嚴的維護,與恥辱的對抗,但是如果你懂得低頭是一種智慧,渡過烏江,以你的才能,以你的勇敢,卷土重來,歷史或許會被改寫。
最后的那一戰,你輸了,帶著所剩無幾的軍隊,來到烏江前,本想跨過烏江,回到家中,你想到自己的臉面放在那里?面對滾滾的烏江,你不是選擇反思,從江水中洗滌自己的內心,而你選擇了自刎,你說,你無顏再見父老鄉親,可你又曾想過,這個國家,還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滔滔烏江水前,西楚霸王丟了命。
而與你相反的劉邦,比你好的多。可以把你比作一座山,一座不會彎腰,低頭的山,劉邦則是一個無色無味無形的水,遇圓則圓,遇方則方,那么靈動,隨機應變,這才是他贏得最后的勝利的原因。
因為劉邦經受了前幾次戰爭的挫敗,他埋下了頭,隨機應變,而你,卻沒有低下頭,以至于讓自己心愛的虞姬死在自己的戰爭中。
學會低頭,會讓你得到柳暗花明的轉機,能夠得到絕處逢生的驚喜。
慢慢合上《史記》,悠久的古代氣息任在心中回蕩,在那些經典的人物中,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學會低頭!
《史記》讀后感二
歷史是一面鏡子,觀照祖國璀璨的古代文明,學好歷史,擦亮智慧的眼睛,我們永遠不迷蒙。
《史記》整理和保存了從五帝傳說到西漢中葉三千多年的歷史資料,全面而系統地記敘了我國這一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諸多方面的發展歷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巨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有荒淫殘暴的商紂王,有禮賢下士的齊桓公,有大義滅親的陳桓公,有臥薪嘗膽的勾踐,有機智勇敢的甘羅,有公正無私的石奢,有奉公守法的公儀休……都有十分深刻教育意義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久久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節中。
《史記》作者司馬遷為寫此書經受的磨難同樣也打動了我。司馬遷曾經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宮刑對司馬遷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這不僅催殘了他的肉體,而且在精神上給了他極大的打擊。開頭他簡直感到痛不欲生,然而,當他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使命猶在,他不能輕易毀滅自己的`生命,多少個寒暑過去了,司馬遷殫精竭慮,耗盡心血,終于完成了《史記》這部內容浩繁的巨著。
從司馬遷寫《史記》中使我體會到: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
《史記》讀后感三
書是人類世界的瑰寶,人類的進步離不開它的存在。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人類離不開書。在這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史記》!妒酚洝肥怯形覈鴤ゴ蟮氖穼W家、文學家司馬遷用一生的心血寫成的,貫通祖國三千余年的輝煌歷史,是中國歷史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經典之作。
在我的《史記》中一共有五個大故事:項羽本紀、陳涉世家、魏公子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淮陰侯列傳。在這五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淮陰侯列傳。廉頗藺相如講的就是廉頗是優秀的將軍,趙王得到 一塊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換著塊璧,可是生怕他拿了璧就不給城,于是,有人說有個叫藺相如的人十分聰明,就讓他有璧換城。秦王果然沒有要用璧換城的意思,藺相如就用他的聰明才智,拿回了和氏璧。
淮陰侯就是韓信,他出身平民,但志向遠大。秦末反秦斗爭中,他先投奔項羽,但不得重用,后經蕭何舉薦,投入劉邦麾下,被封為大將軍。漢朝建立以后,由于不得劉邦信任,他決定謀反,最后被蕭何斬于長樂宮鐘室。
然而,我們的生活多么美好。不用擔心發生戰爭,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在這種環境里,我們更要努力學習。
這就是我對《史記》的讀后感。
《史記》讀后感四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或豪義滿天,或威風凜凜,或禮賢下士,或仁義賢能?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讓我像她一樣,欣賞著項羽。從此便對項羽有了不可磨滅的崇拜之情。
在他看到秦始皇游于會稽,渡浙江時,他那句?彼可取而代也?充滿著豪氣。雖然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結局,可是我還是被他的霸氣所折服。小時候父親項梁教導其應好好讀書,學習劍術時,項羽回答道“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可以感受到他目光短淺,不至于眼前。
鉅鹿之戰前,由于宋義的貪財好色,貪生怕死,讓楚國軍隊按兵不動。項羽沒有絲毫猶豫,?即其帳中斬宋義頭?。那種知道把握時機的果斷,讓他終于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之后,他指揮軍隊,破釜沉舟,英勇奮戰。好似讓我看到了他的雄姿英發,不費吹灰之力就斬敵人于馬下的場景。這時的他勃發,這時的他英勇,這時的他英明,這時的他讓人崇拜。
本以為,這樣的他會成為一代君王。但,似乎他缺少了些什么。
他下令讓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于新安城南。二十萬,一筆不小的數字,一個規模不小的軍隊。只是因為這些人擔心跟隨楚軍,如果兵敗,自己妻兒被擄而心有忐忑,他就下令將這些人全部坑殺。這樣的項羽有些殘忍,有些缺少仁義之心,沒有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這樣的項羽缺少政治家的那種縝密的心思。我想,如果是劉邦,他絕對不會將這些人都殺掉,而是讓他們為己所用。二十萬人,能夠大大的加強他的軍隊力量。他卻下令直接殺掉。他的目光短淺這讓人為他著急。
鴻門宴上,再次因為他的目光短淺,給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失敗。因為他的目光短淺和自負,沒有意識到劉邦對他的威脅,讓他對殺劉邦沒有太大的感觸。最終因為他的搖擺不定和婦人之仁錯失了殺劉邦的良機,最終讓劉邦逃脫?梢哉f沒有遠見是他沒有成為一代君王的一個最大原因。
從項羽的性格特征、行為做法上來看,其實,他不適合成為一個君主。他更適合成為一個將軍?v觀歷史,哪個皇帝沒有一些縝密的心思,尤其是從亂世中開國的皇帝。他們都是有一定的政治手腕的人,否則,他們不可能從許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隋文帝,他也是從后周的幼帝手中搶到的皇位;趙匡胤,一朝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為了皇帝;朱元璋,和劉邦相似,一個乞丐搖身一變,也成為了皇帝;雍正,在九龍奪嫡也是挖空了心思,才能夠坐上皇位。而項羽與他們相比完全像是一個武夫,沒有算計人的心思,只是憑著自己的戰功,讓他最初的時候在楚漢相爭的亂世中占據著領導地位。最后的落敗,也證明了他不適合成為君王。
《史記》讀后感五
《項羽本紀》是史記中12本紀的其中一篇,本紀是史記中的一種體裁,主要按時間順序記錄帝王言行功績。大家想想,項羽未稱王,司馬遷卻為之作紀,原因何在?我想司馬遷是站在項羽殺降王子嬰,推翻秦王朝統治功不可沒。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歸楚。蒲松齡概括恰到好處,點明巨鹿之戰。項羽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土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及軍隊,下定決心,義無反顧,呼聲喊聲,驚天動地,以一當十,勢如破竹,節節告成。秦朝軍隊,落花流水,一潰敗地,
主力摧毀。破釜沉舟的勇氣,決心,狠勁,是項羽在巨鹿之戰成功的一個原因。細細回想,求學路上,臨近高考,將與考試無關的雜慮拋置九霄云外,心無旁騖投入高考中。今后在考研考博,生活工作,關鍵時刻,關鍵幾天,咬牙堅持,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絕處逢生,柳暗花明。
項羽入咸陽后,火燒秦宮,收取財寶,運回彭城。項羽所過,屠殺城民。人民無辜,失去民心,失去威信。相反,劉邦入咸陽后,登記人口,以便之后打戰用,約法三章,殺人者死,盜竊傷人者罰,百姓擁護,簞食壺漿,惟恐劉邦不為王。二者對待人民態度截然不同,這是項羽失敗要因,中國古代,愛民,利民,惜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民為水也,君為舟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下為主,君為客等。中國現代,中共提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共踐行,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等。二者均表明人民重要性,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人民群眾乃社會變革決定力量,是社會物質精神財富創造者。具體到班級,班干部要努力團結同學,想同學之所需,急同學之所急。舍友關糸,大方融洽。
以上是我對本紀中巨鹿之戰,民心所向的芻蕘之見,不足之處,還望補充。
【《史記》讀后感大全】相關文章:
名著《史記》讀后感09-06
《史記》讀后感2500字09-02
經典名著《史記》讀后感09-04
史記的讀后感1000字08-20
史記2000字的讀后感12-03
史記讀后感1500字(精選3篇)12-23
《史記》讀后感400字(精選9篇)11-01
史記讀后感500字(精選12篇)06-17
史記讀后感800字(通用6篇)04-16
《史記》讀后感800字(精選8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