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讀后感范文400字(通用6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鄉》讀后感范文400字(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鄉》讀后感1
《故鄉》是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小說,在這篇小說中,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閏土。
一開始閏土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是魯迅小時候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沒有什么階級觀念,與魯迅是以哥弟相稱的,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都長大了,在當時社會下成長,越來越了解當時社會,當他們再次相遇也就是二十年后,閏土似乎變了一個人,沒有一點兒當時的'活潑樂觀了,身上的穿著也變得破爛了,最可怕的是他稱呼魯迅為少年,他有了等級觀念,一種讓人厭惡的觀念,不過在當時就習以為常了,我想魯迅先生是想借此來批評當時的社會吧。
魯迅先生已經逝去多年,可他依然活著,他活在我們心中!皺M媚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保瑳]錯,這就是魯迅一生的真實寫照。
提起故鄉,立即會想起了童年的諸多往事。無論故鄉發生了多少悲傷難過,回想起來總是讓人感嘆萬分。魯迅也是這樣,在《故鄉》一文中,魯迅多次寫了童年的歡樂。同樣的他也寫了長大后對當時封建社會的理解與厭惡。
它們扼殺兒童們的本性讓其變得殘暴無可理喻,然后再影響下一代,所幸這被魯迅給終結了。
《故鄉》不只是一篇小說,也是中國偉人——魯迅先生對擴大百姓的呼喊。
《故鄉》讀后感2
魯迅的《故鄉》,我從上學就讀,現在教學了,仍在讀。以前也沒覺得多么好。但是今年看了電影《突出重圍》后,再讀魯迅的《故鄉》時,突然佩服起魯迅的睿智來。
《故鄉》中閏土辛苦麻木的生活,楊二嫂辛苦恣睢的生活,“我”辛苦輾轉的生活。“我”不希望“我們”的下一輩像“我們”那樣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翻開中國近代史,為了這個新生活,中國的許多革命志士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盡管歷史的.長河中沒有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卻實實在在為之奮斗過。電影《突出重圍》就是用音光聲的效果給我們視覺聽覺的沖擊,讓我們具體感受到這段普普通通的文字后面帶給當時以及后人的革命效果。
那一刻,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今天可以人人平等的生活,得益于那些革命志士。
用魯迅《故鄉》的結尾: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對那些有名字沒名字的革命志士致意崇高的謝意!
《故鄉》讀后感3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本《故鄉》是魯迅先生寫的。在這里,每一個靈動的文字都是一節美妙的音符,每一篇動人的文章都是一道永駐心底的風景。
作者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樹,后改名周樹人,自豫山、豫亭,然后改名魯迅。我們知道,毛主席對他有很高的評價: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稱為“民族魂”。、
此書中,有很多文章。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阿長與《山海經》了。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這篇文章記敘了“我”兒時和長媽媽相處的七件事,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保姆形象,我覺得魯迅先生對她充滿了尊敬、感激和還念之情。
還有魯迅與兒時閏土的喜愛,可真有趣!但中年閏土可不一樣了,閏土說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老爺!……”我們就知道,他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變化真大。
在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文章:瑣記、吶喊,狂人日記、阿q正傳、仿徨……
這本書使我印象深刻。
《故鄉》讀后感4
童年的魯迅,仿佛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務必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能夠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此刻已經有那么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但是,到了此刻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獄相比也已經只有毫厘之差了。作為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為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故鄉》中,魯迅不僅僅點到了家鄉的改變給人一種惆悵的感覺,更用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證明一個詞——改變。不論是家鄉的改變還是人物的改變,魯迅的文章總是給人一種微言大義的感覺,個性是最后一句:世上本是無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故鄉》讀后感5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闊別二十余年的故鄉,一朝再回,本該近鄉情怯的魯迅,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是如何的一種情感?
在默讀了幾遍《故鄉》這篇文章后,我漸漸體會到了這種情感。
我曾學過《少年閏土》這篇文章,里面機智伶俐、見多識廣的閏土,是魯迅的朋友。但如今20年已逝,閏土見到兒時的玩伴,稱呼的卻是“老爺,一個勤勞善良的少年,變成了一個麻木不仁的人。我又想到了老舍筆下的祥子——老實厚那個活潑善良的祥子,上帝卻從未眷顧他,他也終究被社會的`苦難所打敗,成了一個社會上的行尸走肉。他與閏土的命運相似,社會的黑暗的摧殘,使普通的農民受到壓迫,思想上受到了束縛,連兒時的純真友誼,都在用金錢和地位衡量。
文章還刻畫了另一個生動的形象一楊二嫂,這個女子的言行都流露出一種小市民的斤斤計較、愛占便宜,可笑又可憐,故鄉不是記憶里溫情的故鄉,在黑暗的現實中,變得陌生,變得腐朽。
所幸,文中的宏兒和水生,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而魯迅也在最后提出:“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無!痹诂F實生活里,可以發掘出希望,因此,魯迅他仍要懷揣希望的火種,同漫漫長夜作斗爭,秉燭為明,但以血薦軒轅。
《故鄉》讀后感6
《故鄉》是一部很有名的小說集,里面匯集了狂人日記、藥、故鄉、阿Q正傳等有名的小說。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魯迅先生。
我想先介紹一下魯迅先生讓大家都認識一下。魯迅,原來的名字叫周樟壽,后改名為樹人,字豫才,是我國現代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從1918年就開始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后來又發表了《孔乙己》等多篇著名小說。
魯迅先生的作品很豐富,以小說為主,他的小說充滿了無數的藝術魅力,他語言表達得很精煉,對生活的描寫細致入微,刻畫人物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入木三分”。
《故鄉》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平凡人的生活,一些也包含了對以前我們落后生活的諷刺。這本書以中國人的生活最為貼近,卻意境深幽,外冷內熱。
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吶喊》這個部分了,吶喊中的作品,沒有很豐富華麗的.語言,故事內容和情節簡練,卻再簡單中傳遞出強大的語言藝術和震撼力。
《故鄉》這本書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看的,我在其中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和寫作方法。但里面的內容剛開始可能不會懂,可是多看幾遍就會自然明白了。
【《故鄉》讀后感】相關文章:
故鄉讀后感09-06
故鄉的句子01-19
魯迅《故鄉》讀后感03-23
2016故鄉諺語08-29
故鄉的星空征文04-14
我的故鄉日記01-24
回故鄉日記02-10
思念故鄉的詩句10-18
描寫故鄉的句子10-22
思念故鄉的句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