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策略思維》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策略思維》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策略思維》讀后感1
本人用一個月的時間閱讀了美國阿維納什·k·迪克西特著的《策略思維—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競爭》一書(以下簡稱策略思維),并使我受益匪淺,初步了解了聞名世界的“納什均衡”。博弈論是一種藝術,是一門新興的科學,是一把解密鑰匙,尤其對經濟、社會等現象具有超乎想象的解決能力,作為一名管理者,不僅要了解和掌握專業的業務知識,還要有寬闊的視野,合理運用好策略,才能更好地促進單位的發展。下面將我閱讀本書的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策略思維介紹
《策略思維》一書共13章,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共3個章節,主要介紹了博弈論的概念和應用的方法,博弈論又稱對策論、競賽論或游戲論,用于分析競爭雙方的態勢與對策及其反應,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這些決策的均衡問題。10個策略故事,推倒出四大法則。
第一法則:向前展望,向后推理。
第二法則:假如你有一個優勢策略,請照辦。
第三法則:剔除所有劣勢策略,不予考慮,如此一步步做下去。
第四法則:走完尋找優勢策略和剔除劣勢策略的捷徑后,下一步就尋找這個博弈的均衡。
四條法則,前后銜接,簡潔、有序,包含了相繼行動的過程,也包含了同時行動的過程,最終做出均衡策略,也就是諾獎的核心——納什均衡。
第二部分,以囚徒困境為引,對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進行了分解與破譯,介紹了在各種策略環境下,包括各種不可預見的環境下,如何走出困境,開展合作,建立可信的承諾,選擇最佳策略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第3部分,建立了幾類策略互動的概念和技巧,其中包括討價還價、投票選舉、邊緣政策以及激勵設計,進一步通過例子和案例分析闡述了策略的原理,如何做出選擇,尋找均衡策略。
二、策略思維與經濟發展的思考
在《策略思維》一書的前言中,作序者大膽的預言,二十一世紀經濟學由若干個演進方向,其中之一是“博弈論將幾乎全面地改寫經濟學”。在未讀之前給我帶來了幾許期盼,這會是怎樣的一本書,又要如何來改寫?通讀之后,朦朧中曾經了解但不曾看見的大門仿佛向我緩緩開啟。
博弈論的理論在經濟學中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博弈論主要研究某一經濟主體的決策受到其他經濟主體決策的影響,該經濟主體的相應決策又反過來影響其他經濟主體的選擇。
思考一:傳統經濟學與囚徒困境
一則笑話,一個樂隊指揮坐在火車站前往下一個演出地點,正在翻看演奏樂譜,被2個蘇聯特工看到,錯把樂譜當成某種密碼,立即將樂隊指揮逮捕,樂隊指揮說這只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但無濟于事。第二天,審問者自鳴得意的走進了,說:我看你最好老實招了吧。我們已經抓住了你的朋友柴可夫斯基了,他這會正向我們招供那!
這個笑話就是囚徒困境的開場白。 2個囚徒在面對警察的審判時面臨兩難的選擇——坦白或抵賴。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但是由于兩人處于隔離的情況下無法串供,都會從利己的目的出發進行選擇,對我而言怎么做最劃算。最終,兩個人都選擇了招,它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這就是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與傳統經濟學理論有些相悖。
傳統經濟學認為市場經濟存在“看不見的手”,經過它調節的結果是每個人的理性選擇最終會造成對整個集體的.最大利益。實際上,就像囚徒困境一樣,這只看不見的手在參與選擇的人數只有少數幾個的時候會失去作用,因為這個時候,人們決策的過程會考慮其他參與者的想法,最終選擇的做出的決策與巨大時的完全競爭不完全一樣,這就需要新的運用一套思路來進行分析。
囚徒選擇了一個并非最優的結果,就是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刑的結果,而最終產生的這個結果,也就是“納什均衡”,指的是這樣一種戰略組合,這種戰略組合由所有參與人的最優戰略組成,也就是說,給定別人戰略的情況下,沒有任何單個參與人有積極性選擇其他戰略使自己獲得更大利益,從而沒有任何人有積極性打破這種均衡。當然,“納什均衡”雖然是由單個人的最優戰略組成,但并不意味著是一個總體最優的結果。在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沖突的情況下,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是一個“納什均衡”,也是對所有人都不利的結局。
納什均衡給予我們啟示: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實際上,如果上述兩個囚徒能夠串供進行合作,那么他們一定會選擇都抵賴而獲得較少的刑期,當然,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警察才對他們隔離審查,就像笑話所說的一樣,抓到了柴可夫斯基,通過這種方式來獲知了事實真相,對囚徒而言最有利的合作結果才沒有出現。 “納什均衡”描述的就是一種非合作博奕均衡,在現實中非合作的情況要比合作情況普遍。所以納什均衡如果用在對經濟制度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一種制度安排要發生效力,必須是一種納什均衡。否則,這種制度安排便不能成立。
思考二: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思考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想要釣到魚首先要像魚一樣思考,意思是在與對手博弈時要將自己代入到對方的思維方式中,例如當年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空城計,諸葛亮代入司馬懿的思維方式中,大概知道司馬懿將要采取什么策略思維,將會作什么決策。因為司馬懿太過了解諸葛亮的謹慎性格和清楚知道諸葛亮深謀遠慮,不會打沒把握打贏的仗,所以司馬懿懷疑諸葛亮的空城當中會有伏兵。
博弈論提到:聰明的人往往會有一個共同弱點,就是會猜想對手的策略思維,意思是約猜想對方在想什么,用什么策略,就約容易中計,上面我說到的司馬懿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太了解諸葛亮所以會被諸葛亮嚇走,因為太過代入諸葛亮的思維方式所以放走了大好機會。
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正確做到這一點來確定你的最佳策略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從別人的角度來觀察世界并不容易,我們總喜歡把別人看做與自己一樣的人,而不是完全不同的類型。通過博弈論的學習,他要求你設身處地,仔細分析自己如果處在對方的境地,思路有什么變化,哪怕你完全不能同意他們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選擇出最均衡的策略,選擇出最佳的策略。
《策略思維》讀后感2
讀了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知識的領域如此廣博,雖然此前你可能抽象的這么認為,如今你才見真身。
一直以來策略這一詞離我們生活既不遙遠,因為時刻似乎都會涉及到,然而也不很近,因為并不是經;蚩桃獾挠玫讲呗,而詳讀此書才發現,原來應用好了策略思維,很多事會做起來更順暢、更優異,或者退一步說,雖然你在生活中不運用策略思維,但你至少可以避免他人運用這些策略對付你。雖然不能用“害人之心不可心,防人之心不可無”來比喻,但其意境還是略略相同的。
本書從專業的`角度來講述生活中希疏平常的一些事。比如囚徒困境、納什均衡、零和博弈等概念,這在心理學領域很普及,但對于很多專業外人士卻較陌生,而囚徒困境零和博弈等類似的情況生活工作中可能經常會遇到,所以作為非專業人士懂得些策略的專業理論,屬實對思考、行為都很有裨益。
書中的案例生動具體地剖析了生活中的常態(比賽、選舉、職業選擇等)現象運用策略思維后,你如何探究其規律、內涵,你會發現原現很多看似枯燥、乏味、順理成章的生活工作原來大有文章、原來很有內涵呢!所以呢,有鑒于此,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可能適度的考量下,不需刻意運用策略,只略用策略思維的思路理順下,也許可以改變原有的枯燥與乏味呢!
不過由于這本書的背景是美國,所以書中的案例與理論與中國國情不完全相符,理解上略晦澀些,再加上本人數學較差,而其很多案例中關系到數學分析、圖表、邏輯什么的,據說這本書已經較其它專業書籍祛除了很多公式、圖表什么的,可是我讀來還是很吃力,那么讀其它類似專業書豈不成了天書?
說到這個專業性,因為不懂所以與幾個友人在一起探討書中案例與理論,友人們很感興趣,也激發起了我的廣泛興趣,正所謂,我雖有短板,亦可以取長補短嘛!所以說,本書激起了我很濃厚的學習興趣,深深的感悟:學無止境。
《策略思維》讀后感3
國慶假期拜讀了阿維納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J。奈爾伯二人所著的《策略思維》這本書,它讓我受益匪淺。
咱們中國有句偈語“人生如棋,步步驚險”。所以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要走好每一步,下好每一步棋。而每一步棋,便是我們在與競爭對手博弈。而且對于這盤棋,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茫然的,因為敵明我暗,它充滿著未知。在這棋局里,我們從最初的莽撞,鋒芒畢露直到我們的對手,微笑著,不費絲毫氣力便將我們辛苦建立的局面瓦解。驀地,我們恍然大悟,爾后變得內斂、穩重亦變得謹慎。
我們所處的對手是一個極其狡猾的對手,他設陷阱,布奇兵,迂回而戰,無一不考驗著我們的棋藝。他為我們埋下了一個又一個圈套,等著我們自投羅網,舉手投降;他也為我們設置了一個又一個誘惑,仿若一朵朵嬌艷的鮮花,等待著我們前去摘取。在面對這些圈套,誘惑,我們不得不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清醒的頭腦,識破這些或低級或高明的騙局,繼續這場博弈。
博弈——是戰爭的藝術,《策略思維》這本書用許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我這樣沒有經濟學基礎的讀者展示了當今比較流行的博弈學說。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戲規則約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環境條件,各參與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選擇各自策略行動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成本最小化的過程,簡單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為了謀取利益而競爭,亦友亦敵。人生一直就是一個選擇與被選擇的過程。
此書把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從博弈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和論證并試圖從中找到一個最佳的解決辦法,從而使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更加明了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它是一本挑戰智商的書……
人生就是一場博弈,這場博弈并非只有起點與終點,在這過程里,有時我們占上風,有時他人占上風,而這便是順境與逆境。在這其中,我們應懂得在順境中不陶醉,在逆境中不氣餒。曾記得《易經》中有泰、否兩卦象,兩卦象相輔相成,否及則泰來,如此環復,就好比失敗是成功的開端,而成功亦是失敗的緣起。而我們總是渴望著美好的成功的到來,殊不知為了成功,我們先要學會失敗,前人總說一個人的成功往往是在一次次失敗后總結,積累經驗所取得的。善于對失敗總結的人是智者,不怕失敗的人是勇者,被一次失敗就打倒的人是懦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失敗的是愚人。而智者不惑,勇者無懼,懦夫氣餒,愚人無救。
從《策略思維》中我們從小故事中細細品味,當我們處于優勢的時候要先觀察對手出牌情況,然后選擇最穩妥最有效的策略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當我們受制于人、處于被動地位之時,我們要解放思想切不可畏手畏腳,運用最大膽、最強勢的方式將對手一擊致命,爭取一舉扭轉乾坤。
拜讀此書的過程中,聯系到我們日常工作過程中,一直在博弈的例子。如:
1、競爭談判
我們和客人談判的時候,一定要一擊擊中,不要拖延,當機立斷,不給對方時間上的思考,擊中要害,不給對手還擊的機會。當然談判前做充分的功課,知己知彼,方能做到百戰百勝。因為談判的時間越長,蛋糕就越變越小,如同罷工一樣,都停產就沒有利潤,沒有工資發,所以解決的方案是,從談判可能持續到的最后一天發生的情形倒推,推到談判發生的第一天,直接給一個條件,把問題解決,符合雙方的利益。速戰速決,不給對方予過多的時間去思索。
2、針對兩階段出價法
根據市場經濟原理,占據市場先機的產品先賣的人賺的多,后賣的人拿的錢少,以此吸引人都先來賣。攻破方式就是用均衡折中的方式穩定出價。先賣的人賺的多,后賣的人拿的錢少,以此吸引人都先來賣。攻破方式就是用均衡折中的方式穩定出價。把議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為真正的`市場贏家。
3、阻嚇
古人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所以在必要的時候露出鋒芒,不戰而屈人之兵。必要時要制造市場資源的恐慌心理,埋下價格高漲的伏筆。即使手握解決方案,但也一定要將最壞的結果先鋪設,從而能制造利潤的最大化
4、小步前進
一筆大交易,如果怕被違約,那么可以小步前進,一次交換一點,任何一次失敗了,損失只是這個大項目的一小部分。因此小部分的違約不符合利益,這個項目就會很容易的走完。因為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如果穩定的小步發展,建立信任感,以服務取勝。
5、價格戰
對于價格戰,最好的策略是使用一小部分的商品去參與,因為小貨的殺商力度非常的強悍,但損失不會大,從而打擊對手的心里,對我們后續的出價捉摸不透。
總之,書介紹的內容還是不錯的,但是過多的強調如何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個人認為更多的是要研究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如何通過合作實現雙贏。
《策略思維》讀后感4
讀了《策略思維》,才發現原來博弈論的思想在我們生活中竟然無處不在:干什么工作適合自己;和誰結婚才會得到終身的幸福;在上班高峰時走哪條路線最省時間;投資給誰有更高的回報率;撲點球時應該向左還是向右……而且,我們周圍的人都是決策的制定者,你不是在一個真空的世界里做決定。相反,你身邊全是和你一樣的決策制定者。雖然沖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
《策略思維》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奈爾伯夫教授與普林斯頓大學迪克西特教授在20世紀90年代初推出的一部關于“博弈論”的名著。在出版前,知道博弈論的人還寥寥無幾,懂得將博弈論用于實踐的人更是屈指可數;有關博弈論的著作充滿數學公式,令人望而生畏。作者用許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沒有經濟學基礎的讀者展示了博弈論策略思維的道理。試看一例:奈爾伯夫大學畢業的時候,在劍橋大學的正式舞會上參加輪盤賭游戲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數領先。眼看大獎在望,鬼使神差他卻無視已經具有的后動優勢,在最后一輪大意先行,結果功敗垂成。事后他回憶那天酒喝多了,忘記了博弈論的教導:領先的時候要采取讓對手先行的保守策略。這位博弈論的高才生,就這樣輸在原來處于第二位并且曾經求和建議分享獎勵的女士手下(參見《策略思維》第1章)。
而后來,先是納什獲得諾貝爾獎,然后又有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博弈論達到全盛時期,在絕大多數大學中博弈論成了。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前頁中國南方中等城市從事單調而重復工作者如我輩,忙忙碌碌如蒙眼之驢盲目前進,對博弈論只是略有所聞,對《策略思維》沒聽過也無興趣。奉師長之命而讀書,初讀以為如鬼谷子之詭計,細讀之才發現這是一個廣闊的世界。
【《策略思維》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學創新思維培養策略05-24
思維策略是講辦公室政治嗎?07-10
職場的思維08-09
雅思寫作中英式思維VS中式思維06-20
面試中的思維訓練(四)——綜合思維訓練07-31
天才二的思維07-10
什么是職場思維11-01
思維筆試題10-10
成功創業的思維06-13
網賺思維培訓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