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有感(15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弟子規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弟子規有感1
晚上,伴著習習涼風,我翻開了《弟子規》,映入眼簾的是“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這樣一句話。細看底下的注釋,我看到了這句話的意思: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猛然間我想了“君子憂道不憂貧”這句古話。
躺在床上,思緒隨著涼風飛呀飛,飛到了西晉這個時期,我看到了年輕時的阮咸。雖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但是他在有錢人面前卻泰然自若,一點也不自卑。六月六日這一天,每一個都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太陽下面曬。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據當時的風俗,也把自己的衣服晾起來,路上看見阮咸晾曬自己的舊衣服,都來觀看。但阮咸一點也不在意,他認為:富貴不是可以夸耀的資本,貧寒也不是恥辱,人活著是否有尊嚴關鍵在于他的德行和學識。
思緒不再飄飛,回到了現在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個幼兒園門口,一個小女孩竟然對他的同伴說送自己上學的父親是她們家的司機!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深地思考:我們的社會怎么啦?我們的孩子怎么啦?講究物質的奢糜與攀比竟讓純真的孩童至此!試想一下,假如都以現在的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那么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今天,我們的子孫后代將變成怎么樣的人呢?到時候吃穿的攀比又將如何呢?無數的問號在我腦海中回蕩,久久不能散去……
多虧了這本《弟子規》,他提醒了我們,他喚醒了我們,他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了我們將怎樣做好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讀弟子規有感2
讀完《弟子規》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單在孝方面就覺得做的遠遠不夠,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弊钇鸫a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兜茏右帯返膶嵸|是孝在先,友愛兄弟姐妹,對己謹信,對人仁愛,有能力在學習知識。至于其中的實際做法,我們能做的,去做,不適應現在社會的方式,我們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規》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讓我們一般人望塵莫及,而是時時刻刻在我們周圍,時時刻刻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不按照這個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難行。因為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文化,是我們傳統道德觀。
讀弟子規有感3
最近看了《弟子規》。首先《弟子規》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其次《弟子規》也教會了我們很多傳統美德。所以在閱讀《弟子規》的過程中,我有了很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受:
首先是入行時的孝順,主要是教我們孝順父母和親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聽他們的教導。還有,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了我們養了我們。我們不能忘記養育我們的恩情。更何況弟子的規矩里也有寫
“親愛的我,孝難,親親我,孝!币馑际牵翰还芨改赣H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孝,尊重父母親人。
第二部是《做兄弟》,教我們如何與人相處。比如“道友兄弟,道公兄弟,穆兄弟,中國孝道。”意思是:兄弟朋友之間要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如果他們不和諧,父母應該擔心你。和諧了,就失去了父母的牽掛,相當于孝敬了父母。所以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和睦相處,這樣父母才會為我們高興,我們才會更幸福。
我們應該永遠小心我們的生活。俗話說:沒有規則能造就方圓。穿帶紐扣的衣服,要整潔,符合自己的身份;適量飲酒,不要喝醉,不然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在背后議論別人的長短,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要計較小事,這樣人會變得很幸福。
仁,就是善良和仁。善待他人、親人、朋友和同事.現在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但是“仁者”又有多少呢?俗話說,人無完人!只要我們盡力去做該做的事,至于別人怎么說,那是他們的事!
通過閱讀《弟子規》,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當然,光學習是不夠的,還要有實際行動和一個實踐的過程。
讀弟子規有感4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范,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說話做事講究信用。
就比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是說:在家里,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立刻回答,不要假裝沒聽見或是懶得答應;父母叫我們干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立刻做完,不要找借口或是不高興;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必須恭敬地聽,不得隨便或是裝出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我們犯錯了,父母指責我們時,一定要知錯就改,不要一錯再錯,不要讓父母傷心。
當我讀到這句話時,非常慚愧、非常后悔。因為,我總是若父母生氣,讓他們擔心,讓他們為我操心。哎!我真不應該,父母這么辛苦的賺錢給我和姐姐讀書,我居然……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好好孝順父母,長大后讓他們過上幸福的日子,讓他們過得無憂無慮。
讀弟子規有感5
幸福是什么?朋友的一個微笑,是幸福;兒女對父母的一聲問候,是幸福;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幸福……只要我們懂得珍惜,父慈子孝,夫義婦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眼前所擁有一切,都是我們幸福的理由。
在現今的社會,由于有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他們被家長寵愛,導致事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之心非常嚴重,從而導致了許多問題,大手大腳花錢,和父母頂嘴,因為一點小事和同學打架,懶惰貪玩不愛學習,沒有責任心,等等等等,以致學校的教育也有了重重困難。
我們家長的教育,既要教給孩子知識,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讓孩子學會禮儀,有禮貌的待人接物,可以促進孩子更好的`發展。讓孩子學會感恩,對于身邊人的幫助,要有感恩回報之心,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讓孩子明白“事雖小,勿擅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從身邊的點點滴滴注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言而有信,說到就要做到,養成責任心,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承擔,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以后,都能有所承擔。
通過《弟子規》,我看到了一種溫馨和諧的教育方式,如果人人都能像弟子規里那樣去做,將會有幸福的孩子,幸福的家長。而我們也將擁有一個安寧和諧的社會。
幸福還有多遠?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我感覺只要我們認真的學習《弟子規》,那么我們就能把握住我們身邊的幸福,直到永遠。我真誠的感謝這本書,他不但帶我和孩子不斷的進步,而且也使我們能緊緊的抓住身邊的幸福。
讀弟子規有感6
“百善以孝當先”這是古人流傳下來的一句千古名言,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游子吟》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是啊!兒女的心怎能報答得了父母的恩情呢?這次我在學校的組織下讀了一本引人深思的書——《弟子規》。其中讓我久久沉思的是八則孝這門學生主修的課。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边@幾句真理是在我讀《弟子規》這本書有著最崇高的位置在我心中,這就是說:“父母叫你的時候不能遲緩答應;父母讓你去辦事的時候,不能拖延偷懶。對父母的責備,要從中吸取教訓。子女冬天要讓他們溫暖,夏天要讓他們舒服。早晨要向父母請安,晚上要侍候他們安眠。
岳飛是一個宋朝有名的抗金名將。他的一生也以孝聞名至今。他的母親是想岳飛當上一名大將和要他精忠報國,所以她在岳飛的背上用針一針一針地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時常提醒岳飛。古時候的刺青技術還沒有現代的先進,想想要在背上刺四個大字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可岳飛就是為了一個孝字在背上刺上四個大字。
古時候就有這么一個孝順的名將,可在現代化的大都市里又有多少人會這樣呢?別說那么艱苦的事吧,就是早上請個安,晚上侍候他們安眠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有人甚至覺得說孝太俗氣了,說笑還差不多。我們現代小學生就是忽略了這門重要的功課。
有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是你叫父母的時候,父母不能遲緩,做事要馬上去做。對于父母的教誨還會頂嘴。
父母照料你已經多時了,那你有沒有試過照料回你的父母。他們為了你每天出去辛辛苦苦工作,令兩鬢日漸增加銀絲的父母呢?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開始為我們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
讀弟子規有感7
有一天,老師拿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給我們看。我看到這本小冊子有著黃黃的封皮,上面還畫著穿著古代衣服的大人和小孩。這是什么書呢?老師告訴我們,這本書的名字叫《弟子規》,是從古時候傳下來的,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的。我們要一起學,一起背。
開始背了,“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沒想到古文怪,這么難讀,我不禁皺起了眉頭。有的同學覺得好玩,開始嘻嘻笑起來?墒,當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其中的含義之后,我才發現,原來這些話語中真的藏著許多做人的道理。當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語句時,我不由想起了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很難受!笆牢模瑤蛬寢尩贡。”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的我,看得正興高采烈。一開始,我并沒有聽到媽媽有氣無力的說話聲。終于聽到媽媽使出全身力氣的說話聲時,我卻還是目不轉睛地邊盯著電視邊說:“等會兒,沒看我忙著嗎?”……現在,讀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的耳邊仿佛又響起了媽媽那輕聲地呼喚!皨寢,對不起!蔽以谛睦锬卣f。
從《弟子規》中我懂得了許多像“知恩圖報,孝敬父母”這樣的中華傳統美德,我想,懂得了這些道理,我一定會像古時候的人做得一樣好。
讀弟子規有感8
閱讀弟子規我們會一次次受到感動,使我們感悟最深的,也許就是人間的真諦。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無緩;父母命,行無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边@不正是古今流芳百年的孝敬父母的文明行為嗎?是呀!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往往在吃穿方面挑來揀去,這不正是俗話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嗎?”學了《弟子規》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我們一起仰望這一片屬于我們的天空。我們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讀弟子規有感9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當看到這幾句話時,我們一定都覺得很熟悉。這就是我們每天都在背的“弟子規”。
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之淵遠。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歷史已經有五千年了,在中國周邊的一些文明古國也有一些傳統文化歷史,但都沒有完整地記錄他們的文化歷史。唯有中國,文化歷史淵遠流長,從未間斷過。
以前古代人讀書都是非常講究的,女子不能讀書,男子才可以讀。而且除了讀四書五經以外,不能讀別的書。弟子規里面就有一句“非圣書,屏勿視。敝聰明,壞心智!薄倪@點來看,古人對于學習的書籍內容是非常重視的。要是在現代,讀書的內容也十分重要。我們小學生就應該讀一些“感恩系列”等心靈雞湯系列的書或是“笑貓日記”等校園小說,可以帶給我們人生的啟發,培養自己的情商;還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讓我們在課余時間開懷大笑。
說到“四書五經”,也就是古人科舉考試所學習的書,中華傳統文化里的一些。中華傳統文化還有很多,比如說:《孝經》、《千字文》、《論語》、《三字經》、《弟子規》等,我背過《三字經》、《千字文》和《弟子規》,我覺得最好理解而且最精簡的就是《弟子規》了。
《弟子規》的總序概括了《弟子規》中的所有內容,它告訴我們了許多道理。
首先,做一個人,要孝順,要孝敬父母親人。我今天去聽了弟子規的教育講座,主講人說了,身體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只有使用權,它是父母的。就像《論語》里面講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如果你遭遇了種種失意,朋友都離你而去,那么你還有親人陪伴你。因為他們是你的親人,所以可以原諒你的一次又一次犯錯。你應該用一生的時間來陪伴你的親人,用來還他們以前為你付出的債。而且還要愛護兄弟姐妹,通俗一點講,就是不能以大欺小。如果結合中華傳統的故事,那就要學習《孔融讓梨》里發揚的精神,把最小的“梨”留給自己。其次要遵循生活規律,搞好自己的生活習慣。別人看見你儀態很端莊,衣著也整齊,但一進你家,里面滿地狼藉,而且你的行為一點也不禮貌,那么你難道還算盡到對別人起碼的尊重了嗎?
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如果你不守信用,那么再親的朋友忍你幾次以后也會離你而去。
除了上述著幾點,還有一點需要我們做到:泛愛眾,而親仁。
什么是泛愛眾,而親仁?我們來分解開來理解:
“泛”就是廣泛的意思,“眾”則是大家,所有人的意思。合起來“泛愛眾”就是要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能因為這個人是佼佼者就只親近這一個人,有時候成績好并不代表一切。更不能因為他并不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就嫌棄他,厭惡他,其實你厭惡別人時別人也覺得你不怎么樣。相反,如若你親近身邊的每個人,每個人都公平對待,不巴結領導的親戚也不認為其他人沒有權力就遠離他們,則會迎來每個人的喜愛。他們寧愿與你這樣親切隨和的平民在一起也不愿意和那些有“關系”的人在一起。而且我看過一個故事,兩個很好的朋友,其中一個騙了另一個,而另一個為了捍衛朋友的自尊,也未捅破窗戶紙,心甘情愿上他朋友的當。朋友聽后很感動,為自己有這樣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再來理解“而親仁”,“而親仁”的意思便是要親近有賢德的人,這樣你便會學習他身上的好處,也成為另一個有賢德的人;相反,如果你親近小人,你也會墮落成一個小人。有一句話可以很好地詮釋這句話的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做完上述幾點之后,如果還有剩余的時間,你便可以開始學習知識,如果連基本的做人的素質還未達到,還不如先別學習呢。
我們一定要牢記自己是中國人,F在很多人都說,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梁啟超爺爺有句話說的好: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讓我們承擔起把中華傳統文化繼承下去并發揚光大的重任吧!
讀弟子規有感10
《弟子規》篇幅不長,總共1080個字,分五個部分。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和規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做人要講信用、講仁義、講道德,也就是做人要厚道,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要親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學習,這些都是我們必做的事,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不要浪費光陰,要抓緊時間精力去學習技藝等其他有益的知識學問。
自從我讀了《弟子規》一文后,感慨萬分,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一章是《泛愛眾》,它讓我明白泛愛就是博愛,就是與人在一起相處,要講平等博愛。愛人者,人恒愛之。
《弟子規》是我們的學習典范,不說是字字珠璣,也稱得上句句精辟。而《入則孝》也正是全文之精華。
《入則孝》,一個在家能敬重、孝順和關愛父母長輩的人,其品格與德性的延展必然會有一顆感恩于博愛之心,就一定會在社會生活中始終善行善為,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古有大孝之女花木蘭;大孝之男岳飛;黃香九歲為雙親溫席;沈云英替父親守衛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雙親;董永賣身葬父;陸績懷橘遺親;王祥為母臥冰求鯉;楊香扼虎救父;今有著名孝子許世友無不為國家民族創下驚天偉業便是有力例證!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泵棵磕钇疬@句話的時候,我的心就難以平靜下來。人間的人!都要學會奉獻愛,給予別人關愛和幫助。使這種愛覆蓋了整個天空,大地承載了所有的愛,人間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撒滿了愛。難道不是這樣嗎?只要你奉獻出來了愛,上帝就會回報你。在你遇到困難之時,別人就會伸出愛的雙手,救你于困難之中。
《弟子規》還提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拖拖拉拉或找借口推辭偷懶。這里讓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爸爸媽媽吩咐我的事,總是不能按時完成,有時還找借口推辭,爸爸媽媽批評我、責備我時,不僅沒有虛心接受錯誤,還強詞奪理,常常是父母生氣、傷心。
《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什么叫愛,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寬容,什么叫友誼。回想以前媽媽關心我,教導我的情景;同學們幫助我,鼓勵我的情景;老師輔導我,教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陣激動。是啊!他們對我多好!我以后,不,我現在就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比如每天幫媽媽多做一些家務,考出好成績來回報老師,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總之,我要善待他人,與他們和睦相處,自己的心情也就好多了。同時,我也要時刻地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遇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換來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信我們的成績會蒸蒸日上的。讀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了,真是受益匪淺!但我們光懂永遠是不夠的,還要行動起來,認真實踐起來!
一本《弟子規》能指導我們如何正確的做人、待人、處事、待物,是教導我們生活、學習應有的禮儀與道德的老師。它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能讓我明白人生許多道理,它還能教我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讓我們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
讀弟子規有感11
今天早晨,媽媽從集市上回來,看見我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而地卻那么臟,便生氣地說:“你看看,這還像人住的嗎?快去掃地!”我慢吞吞地說:“等一下,我把電視看完。”“你讓我太失望了,去看看這本書是怎么寫的,好好學學!”媽媽大聲叫起來。我惶恐地接過書一看,原來是《弟子規》,我認真地讀了起來。
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則,須順承。”時,想起我剛才的行為是錯的,于是我馬上拿起笤帚就去掃地!兜茏右帯纷屛易杂X糾正了不好的行為習慣,作為未成年人都應該按照《弟子規》里說得去做:“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懶得去做。
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里。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并且承當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薄兜茏右帯纷屛抑懒嗽S多過去我不知道的規矩,這些規矩似乎平常無奇,但如果我們認真地去做,那帶給父母的是無窮的歡樂。
從小在家庭里養成好的言行舉止,將來就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弟子規有感12
在寒假,我認真學習了《弟子規》,弟子規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著我的心靈。我從學習《弟子規》有很多的體會,主要談談感恩和恭敬。
感恩,就是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一個人而言,應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每個人所以,《弟子規》的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最先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都是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有很多我卻做不到。平時感到做的不錯,可仔細回想,做得并不是盡善盡美,F在我的父母都已進入古稀之年,我應該怎樣盡到作為子女的孝道,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現在心中自然有了答案。
恭敬,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別人喜歡與你相處,你的態度首先要恭敬,行動上要多為他人著想。為他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所謂做人難,不就是難在這里嗎?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敏感度不夠,其實是缺乏平日的訓練。"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緩揭簾,勿有聲";"入虛室,如有人"!兜茏右帯纷屛抑涝谄綍r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獨處時都要持恭敬的態度,恭敬才會成為一個人自然流露的品質。
讀弟子規有感13
通過單位集中組織學習《弟子規》后,我深有感觸!兜茏右帯房偟乃枷胧且咽ト说慕陶d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人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
《弟子規》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德行。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長輩、領導、同事、兄長朋友。其次告訴我們做人要謹慎,講信用,也就是誠信為本。最后是說我們與人交往要平等仁和,要親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們學習。在空余時間里,要學習各種方面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缺點,從各個方面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入則孝、出則悌:孝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父母,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幫助許許多多的人。悌,說的是家中兄弟相處之道,以及如何和長輩在一起的規矩。通過學習這些規矩,可以使孩子謙恭有禮,懂得尊重別人,那樣就很容易融入團體,為大家所接納。而我們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不同的人,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那么在公司的領導、長輩面前我們便是弟子,我們應該對他們有尊敬、敬仰之情;在同事、同學、朋友面前,我們便是兄弟姐妹,相互之間要相互學習、幫助,相互關愛。所以,孝悌之義不只教會我們如何對待家中的長輩
和兄妹,同樣也是在告訴我們在其它環境中如何與他人相處,教會我們做人的根本。當然,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孝悌之義在工作當中并不是一種阿諛奉承,而是一種相互之間的關懷。古話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對的,并不只是單方面的順從、尊敬。所以我們不應過分抬高他人,貶低自己,而是應該保持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互相關愛互相幫助。
謹:弟子規當中,謹的篇幅所用的筆墨最多,可見謹的重要性。行為謹慎,不給自己和家人,還有其他人添麻煩。穿著服裝,言談舉止行為,符合身份。走中道,不偏不過分,不走極端,修習德善。我們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穿著,給人一種簡潔大方,干凈利落的感覺。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重禮節,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事要事無巨細,悉究本末,認真努力的完成自己每一項工作。
信:凡出言,信為先。孔夫子說“人無信不立”,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很難在社會立足。所以凡是說出的話,首先要講究信用。話說的多不如說的少,凡事實實在在,不花言巧語,戒除奸邪巧辯。沒看到事實真相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對于事情了解不夠清楚,就不要輕易傳播;覺得事情不恰當,就不要輕易答應別人什么,如果輕易答應就會使自己進退兩難。做錯事,不要故意去掩蓋,如果故意掩蓋就是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錯誤。所以,對于以往的過錯,要想辦法彌補,堅決改正。
泛愛眾: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品行高尚的人,
名聲自然高,因為人們敬重他的德行。才能大的人聲望自然大,因為人們信服他的真才。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以謙卑為原則,做到不自私自利,以平等心待人接物;不說人是非,不揭人短處,注意發現別人的優點;要時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與人相處時,要多幫助別人,多給予別人;要求別人做的事,自己要先做到;注意換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能要求別人去做;時刻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幫助,找機會報答;與別人發生的矛盾,要盡快找機會化解;多為別人著想,共同營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溫馨社會。
親仁:晉代文學家、哲學家傅玄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六九等,良莠不齊。時代發展到今天,社會分工已經極為細致,同樣是為了生活奔波勞碌,難免會沾染上世俗之氣。也正因此那些仁德的人顯得更加稀少。能夠親近仁者,向他們學習就會得到無限的好處,自己的品德自然也會提高,過錯也會相應的減少。所謂“大隱隱于市”,真正仁德的人會悄居鬧市,布仁施愛,德濟蒼生。當今,有很多成功人士,為慈善四處奔走。例如:李連杰從藝多年來一直用實際行動支持和參與慈善事業,更是于20xx年創辦了“壹基金”,全身心的投入了慈善,甚至計劃把慈善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這恰好體現了一位仁者應有的社會價值。 余力學文:指那些對于“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應該努力做到的本份,卻不肯力行。而只在學問上研究探索,這樣容易養成虛幻浮華的習性。所以?鬃釉赋觯骸傲⒅、自立、立仁的
君子要廣博的研究各種學問,然后用禮節來約束言行!彼,我們要珍惜剩余的時間,并在有限的時間里,努力的學習充實自己。 總之,在《弟子規》的教導下。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虛度時間?而從《弟子規》里,我們了解到總綱領所教導我們的五項要領,都是很值得我們重新來省思的。過去我們沒有學習《弟子規》,所以不是很明白。但現在我們深刻的學習了《弟子規》,那么我們應該重新改造自己,這樣我們的生命也將過的更加有意義。
讀弟子規有感14
我沒能做到。爸媽叫我,我都只應一聲而不過去;爸媽命我去做什么事,我從來都是答而不做,偶爾會做。對爸媽的話都是愛聽就聽,不中聽就不聽,哪里有恭敬可言,而且爸媽責備我的時候我都絞盡腦汁的找理由回答。
古人對自己的父母都那么孝順,更何況我們呢?但我們現代人能做到的廖廖無幾,我決心從此按照《弟子規》里的要求行動,我還要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四句話列入這學期的報喜鳥行動中,以此來鞭策自己。
讀弟子規有感15
所以這本書是每個人,每一個學習圣賢經典、效仿圣賢的人都應該讀的。這本書以孝悌仁愛勤謹信義為核心,具體列舉出了做子女或學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行為規范,概括了歷代對童蒙的要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弟子規》中,第一條的內容就是“入則孝”,由此可以看出《弟子規》非常注重感恩教育,入則孝”條目有六層意思,講的都是在家里與父母相處時的角色規范。聽父母話,接受教誨,照顧父母起居,讓父母安心,不任性,不藏私,滿足父母心愿,不講條件,父母有錯誤時,用委婉的方式規勸、精心侍候病中父母,辦喪事要心存哀戚、合乎禮節,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感恩”這兩個字出發。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都告訴我們要感恩父母,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之情。讀了這本書,以前的我覺得對父母已經非常孝順了,但對照書中所說,才發現自己做得并不是很好。就拿《弟子規》里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來說,這短短的12個字就告訴我們,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在這一點上,現實生活中的我就做得很不好。有時爸爸媽媽叫我的名字讓我去做事,喊了好幾遍,我才慢慢地答應一聲。做事時也總是慢慢吞吞,父母催了好幾遍才加快速度把它做完,為此父母說了我好幾遍,我都不當回事。讀了這句話,我很是羞愧,以后一定要把這個壞毛病改掉,因為這不僅是對父母的不尊敬,也是對父母不知道感恩的表現。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知恩圖報的故事。在玉樹大地震期間,當救援人員把一位被困12小時的小姑娘從廢墟中救出來時,小姑娘對救援人員說的第一句話是:“謝謝你們,打擾你們,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你們!”小姑娘在生死存亡之時,還具有一顆感恩的心,實屬讓我們敬佩!花瓣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花朵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駿馬在麥綠的草原奔馳,舒展著一幅動人的畫面,那是駿馬對哺育它草原的感恩。讀完《弟子規》,感恩之心在我的心中扎根,讓我們在生活中學會感恩,那就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從言行到行動,在快樂成長中同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讀弟子規有感】相關文章:
讀弟子規有感08-31
讀《弟子規》有感06-08
★讀《弟子規》有感01-08
讀《弟子規》有感01-05
讀《弟子規》有感09-23
讀《弟子規》有感12-12
讀《弟子規》有感11-13
讀《弟子規》有感11-17
讀弟子規有感11-26
《弟子規》讀有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