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15篇(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樓夢讀后感1
在這樣一部人物眾多、情節復雜的古典小說中,那些鮮活的人物中我惟獨對寶玉和黛玉這兩個人物最為傾心。而傾心于他們的原因是從他們對封建等級觀念的反抗、對愛情的真誠和那逃脫不了的悲慘命運,給我所帶來的心靈的撼動。
整部《紅樓夢》我可以說只對其中三個情節印象極為深刻,那就是:寶玉與黛玉合看《西廂記》、黛玉葬花、和黛玉焚稿。
一部《西廂記》讓寶玉與黛玉情竇初開,兩顆年少的心相憐相惜地走在了一起,從此輕狂的少年因了黛玉懂了幾分愛的深沉和執著,讓我第一次從這里感受到了愛的偉大力量。自小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寶玉、自恃祖母的寵愛,成為賈府上下人人都奉若寶貝的小祖宗,整天和那些丫鬟小姐嘻嘻笑笑,打情罵俏,而不務正事。然而這樣一個十足的紈绔子弟,在清純脫俗的林妹妹面前,卻是十分的乖巧,正驗了當今的一句套話:好女人是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里再難馴的`烈馬也會變得溫順而可愛。
自幼出身凄涼,因喪母而不得不投靠外祖母的黛玉,第一天進賈府的門起,就牢記著母親說過的話:不可多說一句話!雖然也很被外祖母所疼愛,卻因為父親的敗落和無能被賈府里的人所歧視,那種寄人籬下、看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她,又怎的不多愁而善解?所幸的是有一個寶玉全心身的愛著她,這是她生命里唯一的一束陽光,也是賈府唯一能讓她傾心的人,然而,在那種等級門第觀念森嚴的社會,一個柔弱的女子,她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嗎?
這樣的愛情對于黛玉乃是“水中月、鏡中花”,遙望而不可及,所以,她終日里以淚洗臉,枉自嗟嘆!一顆敏感易碎的心更添幾分落寞和凄涼。
黛玉葬花的一幕是《紅樓夢》的經典之處。一個清麗哀怨的女子,荷著一把花鋤,在滿園的落紅中獨自傷感:儂今葬花人笑癡,他日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想起自己的身世,想起一身的病痛,和那渺茫的愛情,怎不叫人惆悵!又怎不讓人傷懷!一個多情美麗的女子,一個不染纖塵的才女,終因了現實的殘酷而郁郁寡歡。
最讓人催人淚下的還是黛玉焚稿的一幕:寶玉被騙得與寶釵成婚,喜慶的鞭炮聲中,黛玉重病在床。當賈府沉慶在一片喜慶中,處處是歡歌笑語時,黛玉的生命卻已經走到盡頭。臨終前她一遍遍呼喚著寶玉的名字,可是除了她貼身的丫鬟紫鵑外,就只有那只一直陪伴她的鸚哥了。當靈巧的鸚哥叫著:“寶哥哥來了,寶哥哥來了!”的時候,滿腔的哀怨終讓黛玉愛恨交加,她絕望地將那些記載著她與寶玉愛情的詩稿化作了灰燼,命比紙薄的她在吐盡最后一口鮮血的時候,叫著的仍是那個“負心人”的名字!
這樣讓人肝腸寸斷的一幕,將整部小說推向高潮。而寶玉在得知林妹妹已去,對著那鸚哥和紫鵑大哭:妹妹我來遲了,我來遲了時,此時此刻的讀者無不被其深情所感動,跟著那寶玉一齊痛哭流淚!
在寶玉心里,黛玉便是他生命的一切,黛玉已死,就意味著他的生命被抽空,這樣的軀殼對于一個活生生的人已經形同虛無,于是,看破紅塵的他終于拋開一切,選擇了出家。
只僅僅是出于封建家庭禮教的反抗嗎?不是,還有他對愛情的專一和執著,當愛的人已經離去后,那曾經的美好也隨之而去,既然愛已隨廝人而去,自然心也死了。哀大莫過于心死,再多的榮花富貴都是身外之物,相比他心中的愛情,自然輕若鴻毛。
本無資格評論這樣一部紅學巨著,怕膚淺的理解褻瀆了曹雪芹先生的力作,也不想讓自己的淺薄被大家所唾棄,因出于對曹雪芹先生的仰慕、對《紅樓夢》的喜愛,還有對寶、黛愛情的贊賞,才寫下這篇文字,愿我們懂得珍惜愛情,更愿天下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紅樓夢讀后感2
寶釵一向都是封建社會里的完美人物,她識大體又不似熙鳳般狠辣,有才氣又不及黛玉般清高,淡名利又不如迎春般木訥,清性情又不像妙玉般極端。寶釵,能夠用完美來形容。
黛玉的美是清,如芙蓉般脫俗,恍若仙子般傾城;熙鳳的美是傲,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傲瞰人間,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湘云的美是憨,是芍藥花下的天真爛漫;而寶釵,則是那句“淡極始知花更艷”,她的美,是淡,是牡丹的傾國,默默獨居一隅,卻不知早已驚艷了滿堂搖曳的春風。
一向在想,寶釵在乎的到底是什么?妙齡少女,黛玉有她的風露清愁,熙鳳有她的機關聰明,而寶釵,似是無欲無求,真真“淡極”,卻顯得“更艷”。
寶釵是封建主義絕對的擁護者,她從來不喜像黛玉那樣的傷春悲秋,從林黛玉重起桃花社一章中賈寶玉就說過,寶釵并不喜作閨怨詩,也不許寶琴作,可見她對閨怨是排斥甚至是不屑的,她不會去望著“花謝花飛飛滿天”悲戚,更不會嘆“紅消香斷有誰憐”,她心里的女子,或者說就是她自我要做的就是“珍重芳姿晝掩門”。她和林黛玉一樣擁有傾世芳姿,卻不像林黛玉一樣想將來將何去何從,只想如何過好此刻,這是她“淡極”,更是她對封建制度的崇尚。
寶釵的“淡極”也與她的生平遭遇有關,自小父親亡故,哥哥又愚笨無用,雖是女兒卻也要持家掌事,寶釵早早便接觸了人情世故,早早融入了這個封建的社會,她的性格也許是天生的,但我想更多的還是因為她要過得好而被修整過的。黛玉能明白現實的殘酷,而寶釵卻明白怎樣去應對殘酷的現實。不得不說,寶釵比黛玉要成熟得多,正因為此,她的“淡極”并非她無欲無求,是她已經有了本事和氣度去看淡所有的人間冷暖,她不去憧憬浪漫,因為她已經融入了現實,已經能讓自我在現實里過得很好,甚至讓自我完美無暇,淡極更艷。
寶釵“淡極”,但并非“無情”,她遵循封建制度,適應著眼前的一切,也用自我的一片真心去待人。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睂氣O的“德”是讓人贊嘆的,可也是為她自我悲嘆的,寶釵一心想讓寶玉早日步入仕途,為他謀一光明前程而費盡口舌,不管她是否早就明白自我會成為榮國府的寶二奶奶,寶釵的一番心思也是完全建立于對寶玉的真情上的,因為她明白封建社會的定理,因為她遵循并信奉著封建社會的規則,她便把自我認為最好的道路告訴寶玉,于理,寶釵的一番苦心苦意著實令人贊嘆。可是于情,這偏偏不是適合寶玉的路,寶釵有“停機德”,可寶玉卻沒有“懸梁悟”,寶釵的'良苦用心也就適得其反,讓寶玉心生厭倦。寶釵是理性的,她明白這樣對寶玉有益無害,誰叫寶玉卻如此輕視功名還罵其“祿蠹”,寶釵之德,也只能付諸東流了。
而對于黛玉,寶釵一向都是友善的,盡管剛進府中黛玉曾多次明著嘲諷,她也沒有多說一句,在聽到黛玉用《牡丹亭》里的句子作酒令時,寶釵反而句句真誠地勸了一番,連向來對他人言語極其敏感的黛玉也心服口服,懂得了寶姐姐的一片真意。得知黛玉病了,她又專程遣人送燕窩來;之后搬出大觀園又獨獨寫了四賦贈與黛玉。對于同為才女佳人的黛玉,寶釵是惺惺相惜的,但她們不是知音,黛玉的叛逆和反抗與寶釵的遵從和信奉水火不容,她們無法成為同道中人,卻能做彼此憐惜的姐妹,是因為寶釵始終如一的友善和情誼。
正如湘云笑說的,縱是黛玉,也挑不出寶釵的一點短來。寶釵在這個波濤暗涌的封建社會里已經學會了如何處事應變,在榮國府里博得了眾人的喜愛,只可惜她的良人不是寶玉,這是她信奉的封建制度迫害她的,她無法擺脫命運,也無法爭取自我的幸福。寶釵的悲哀,是她從來不明白她的堅持一向就是錯誤的,她爭取的東西并不是屬于她的,只可是她的思想也由不得她改變什么。
嘆只嘆,如果寶釵遇到的不是寶玉,她必須能在屬于她的社會里綻放她獨有的風雅,一如傾國的牡丹,融了滿院淡淡的香,詮釋著她的完美。
紅樓夢讀后感3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于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兩百年來對《紅樓夢》的研究工作一直沒有間斷,并有大量的研究著作產生,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罕有的現象。
現代紅學家周汝昌曾評價:《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便捷的辦法就是去讀通了《紅樓夢》。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之一,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榮府幺女賈敏與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母親賈敏是賈代善和賈母四個女兒里最小的女兒。[1]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2]
紅樓夢第三回中曾描述林黛玉的外貌:‘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在小說的具體描寫中,林黛玉的才華橫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詩詞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林黛玉的才思敏捷也是出了名的,從來都是不假思索,一揮而就。
從寫實的角度講,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與她的瘦弱多病共同塑造了她的詩人氣質。多愁添病,善感傷身,多愁善感也增添了她的智慧,林黛玉越聰明,也就越痛苦。一個憂郁的聰慧的女孩,對外界的感知比較容易傾向于主觀武斷,時常伴隨著情緒化的臆測,也就是敏感。
多愁即善感,善感即敏感,正是超強的敏感讓她對骯臟的社會保持著高度的'警惕,與邪惡的人性拉開了很遠的距離,從而最終自絕于悲慘世界,毅然決然地殺死了自己。不過林黛玉還是實現了那個圣潔的愿望——“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林黛玉的精神境界是高貴的,無論是她的愛情追求還是人生境界,都是那么純潔,那么高遠。
然而,我感到在林黛玉的性格中雖然存在著叛逆因素,但也不是說她一味地與封建階級抗爭。就如她偶而說了兩句《牡丹亭》和《西廂記》的曲文,被寶釵聽到了,對她作了長篇封建論教的說教。黛玉對此不但沒有反感,反而“心下暗服”,從此變得跟寶釵非常親密。
孤身病榻中的黛玉選擇笑著與自己的姐妹們告別,在焚燒完自己的稿子,在與知己道別之后,與世長辭。也許,死對她來說是一種解脫。
總的來說,我感到林黛玉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但她受封建社會思想的影響頗深。,然而,濁臭的社會不能玷污她,就連死亡也不能扭曲那顆高傲的心靈。也許,在整個大觀園里,也只有她能夠身處閨秀之中,卻心已超出凡俗,飛向那至純至潔的世界。
《紅樓夢》語言成熟優美。其特點是簡潔而純凈,準確而傳神,樸素而多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小說中那些寫景狀物的語言,繪色繪聲,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都t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使它足以屹立于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
紅樓夢讀后感4
《紅樓夢》,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對這部曠世之作耳熟能詳,在《紅樓夢》里我偏愛“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拂柳”的林黛玉,同時,我也對寶黛的感情深感惋惜。
可能很多人對林黛玉有著太多的偏見,而我認為林黛玉是個才思敏捷、悟性極高的女子,雖然她有時愛鬧些小脾氣,但仍然是瑕不掩瑜。同時,薛寶釵為人處世的圓滑和無可挑剔的性格,更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的女子,她們只懂一味的聽從父母的安排,想辦法讓自己更完美,更招人喜歡。所以,相較之下,林黛玉獨特的思想更吸引我。追其本質,不該總拿她們兩位作比較的,但怨就怨在金玉良緣上,讓人不得不“站隊”。
在感情中,黛玉對寶玉的愛是自私的,且內心哀怨著所謂的金玉良緣,就像她說的:“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她說的字字珠璣,由此他們的感情線也一直牽動我心,讓人心疼、哀怨,我仿佛置身于其中,被這凄美的愛情所感染。文章中有一節是黛玉葬花,而這句“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是出自此情節,很多人都說黛玉矯情做作,但其實這一行為是她感嘆自己的身世,也擔心自己像這些花兒一樣連個歸宿都沒有,孤零零的灑落在地。
所以,黛玉有了葬花這一行為,她想讓這些花兒有個歸宿。同時,我認為這也是作者的伏筆,暗示了黛玉的結局。在黛玉消香玉隕的那一晚,眾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忙前忙后,賈府一派喜氣洋洋,卻沒人關心那個在瀟湘館里懸著一口氣的她,苦苦等待寶玉的黛玉最后徹底沒了希望,焚書,燒手帕,她宣泄了自己最后的情感?吹竭@,我的心不知被什么狠狠揪住,在黛玉流盡最后一滴淚時,我的`心卻又莫名的釋然轉而卻又憤懣,或許我是恨金玉良緣這一說法,又或是恨這封建舊社會。
黛玉這一生也真真兒應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這句話,她來的干凈,去的倒也干凈。而寶玉呢?被他們蒙在鼓里,在掀蓋頭前一聲一聲的叫著林妹妹,沒想到最后大失所望,也導致了賈寶玉的崩潰和最后出家的行為,使得薛寶釵落個獨守空房,暗自神傷的下場,是他們自認為最好的安排毀了三個人的幸福,他們為了這樁婚事,讓所有知情者瞞著黛玉和寶玉,編出了謊話使得賈寶玉以為自己迎娶的是黛玉。這也體現了當時的廣為流傳的作風說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因這一封建思想導致了最后的悲劇。
而《紅樓夢》除了寶黛的戀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鑒賞,品味,學習。例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當初接待劉姥姥的是王熙鳳,同時也映射了最后有求于她的也是王熙鳳,在王熙鳳奄奄一息走投無路時,把自己的女兒巧姐交由劉姥姥撫養。還有賈雨村亂判案,其實這一情節把當時的人懼怕位高權重表現的淋漓盡致,賈雨村他怕薛蟠背后的強大勢力,使得他竟把有恩于他的恩人女兒英蓮冤判于薛蟠。另外還有元春的逝世,大觀園的落敗,等等……處處譏諷著貪婪,腐朽的人性,為了錢權不擇手段的嚴重性。
讀《紅樓夢》的人是那樣的多,在網絡上經常看到紅學專家解讀《紅樓夢》、剖析內容、演講大觀園興盛衰敗的這一過程、解析人物內心,而我卻沒有那么高深的文化底蘊,我只能是懷揣著謙卑和信仰之心去讀《紅樓夢》,它給了我很大的感觸,我也為它傾盡我所有的感情,我深深的癡迷于它,這或許就是《紅樓夢》成為經典名著的獨特魅力。
在《紅樓夢》最后的結尾處,只見一僧一道與寶玉飄然岸去,口中念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誰與我游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蛟S,這就是最好的結局,天地鴻蒙,恩怨情愫,終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紅樓夢讀后感5
“愿做長橋跨春秋,
筆鋒落處,承君來時路!
自上周五的早晨,我的腦海里就不斷重復著一句詩:“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我淺薄的文學底蘊告訴我,這句詩是在說一名女子而且是德行兼備,文采斐然的佳人。只嘆身世坎坷,終化作春末的繁花,在盛開后迎接獨自凋亡的悲涼。
許多女子符合這個形象,在一番思索后,我猜想是在說魚幼薇,那位并不非常出名,但生活卻非常坎坷的女詩人。
當這個論斷被定下,不過數個小時,我就發現了這詩的正主:林黛玉和薛寶釵。
他們確實比魚幼薇更符合這描寫——畢竟不會有詩人寫詩夸魚幼薇“德行兼備”,且黛玉與寶釵也確有詠絮之才。
滿懷愧疚的心,促使我繼續寫下去。
對于文學作品中兩個性格迥異卻有風采的女性,常用“白月光”和“朱砂痣”來比喻,就算主人公沒有這種想法,多情的看客們也會給他們貼上標簽。
盡管在多數人的眼里,黛玉比寶釵更適合“白月光”的描述,畢竟久病纏身,畢竟無心名利。但于我而言,寶釵才是那天上月,是人間遙不可及的清影,是月壇綻放時靜處的一縷幽香。
我一向是很喜歡名字好聽的人的。寶釵算是我審美標準中的異類——我并不喜“寶”這個字,雖然看上去極盡榮寵,但我卻覺得沒由來地,有些俗氣。曹公若是知道我如此評價他給女兒們起的名,他是要半夜入我夢將我打一頓。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名字,從我記事起便記到了如今。寶釵寶釵,這般讀來卻也更顯親密,自然也不再去計較什么俗套與否了。
寶釵的第一次出場,寶玉便說他身上有陣異香。寶釵是不愛脂粉熏香的,她素來清而冷,那些襯得人美麗可親的事物她不屑于沾染。
第二次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號:蕪蘅君。身處于香草馥郁的庭院中一位出世的公子——就是這樣的感覺。明明是一位所謂的.尊卑有分的女兒,卻用了“君”來為號。因此不由得更添幾分英氣和不凡。
但她真的是那種不慕名利,不愿染俗的高尚士人嗎?那又當如何解釋撲蝶詠絮之事?她所表現出的所謂清冷不過是偽裝,將她工于心計的卑劣包裹的令人難以察覺。
吃人的世道會染污所有純善的人。要么也將自己染污,要么以身殉節。
如若她的性格真的只是如此,那么寶釵就與那些俗爛的言情小說的惡毒女配沒有差別了。
從她好心提醒黛玉,兩人互訴衷腸,結金蘭之契的那一夜起,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得到答案:她們只是普通的女孩,只是生在了吃人的社會里。
寶釵的冷不單是她出于出生富貴的不屑,還有更本質的——被封建禮教的鎖鏈舒服的連真心都冰冷了起來。
所有人都說寶釵是封建禮教的忠實擁護者,這也確實是她人物形象的一個方面,若就此給寶釵下了定義,那么你不僅小看了寶釵,更是蔑視了曹雪芹。一個死板固執渾身散發著世俗氣味的薛寶釵,林黛玉瞧不上,讀者更會嗤之以鼻。她的性格的形成離不開社會環境,當身邊所有人都在給她灌輸同一個觀點,數十年如一日,縱然抗爭也只有消亡的結局。
在這恐怖的黑暗中,寶釵遇到了寶玉,認識了黛玉,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愛意讓冰雪消融,真情使枷鎖破碎。
因此我絕不相信他與寶玉成親時只有快樂和幸福,相反,她會覺得痛苦。若非如此,她便極端利己,只在乎物質,唾棄了精神。嘔心瀝血的塑造,只出現了這樣一個人物,沒人能相信,也沒人會接受。
寶釵的新婚丈夫,她這輩子唯一愛過的人,從來愛的不是她,而是她最好的朋友——那個拖著病軀卻又聰穎驕傲的女孩。
她若是高興了,那便是她瘋了——畢竟她甘愿可憐一輩子,將就著與根本沒有感情的丈夫共度一生。
因為她是薛寶釵呀,那個能與林黛玉交心的女孩,又怎么會不懂愛情這種東西是搶不過來的呢?
我憐憫著她,卻又感到深深的無力,她在文中的結局早已塵埃落定,后人的杜撰終究只是杜撰。
我又何嘗不想給她一個好結局呢?
終究是金簪雪里埋,到底意難平。
紅樓夢讀后感6
閑來無事,翻開了蒙塵已久的名著——《紅樓夢》。它著實很厚,掂在手里就已失了些打開的勇氣。
于是,在一個潮濕的雨天,我懷著恭敬的心情,走進了這個繁華落寞的夢里,和作者一起,見證了一個大家族,由興盛走向衰敗;一眾紅顏,最終萬艷同悲;風流人物,一抔清土掩風流……
許多人都喜歡嬌弱多才的林妹妹她的多愁善感惹人憐愛,她的敏感多疑讓人心疼,她的才華橫溢使人欽佩,她對寶玉的一份癡情,更是引人感嘆?墒,卻不能和她心愛的男子共度一生,這又是為何呢?她難道不如寶釵嗎?論文采,寶釵不比她;論容貌,她也是絕代風流的俊俏美人;論背景,她是賈母的親外孫女。哪兒就輸給了寶釵?我苦苦思索了許久,卻是參不透。也許,那時的時代,需要的不是這樣一個鋒芒畢露的清傲女子,而是像寶釵這樣的大悲大俗之人?吹竭@里,我雖心中不快,卻也依稀覺得有理。
且不必說,寶釵是一個標準的大家閨秀,她有著殷實的家庭背景,同時也受著良好的教育。所以她深諳人情世故,有著很強的生存智慧,性恬淡,識大體,得人心。這樣的一個有德有才又有貌的女子,多少須眉都是求之不得的,所以賈母最終選她做了寶玉的內助,不失為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可憐的黛玉,持著一身傲骨,只求與寶玉有一段公平,純粹的愛情,都不能如愿。在寶玉踏入婚姻的'那一刻,她離開了這個污濁不堪的世界,帶著不舍,怨恨,迷茫,不甘……這樣的結局,讓人無奈?吹竭@一節,我也沉沉的嘆了口氣。
我想,黛玉這樣孤傲的女子,本不該存于人間,受那世俗的玷污!百|本潔來還潔去”黛玉總算也實現了她的誓言。
再看鳳姐,讀者們都忌憚她心狠手辣,狡詐,貪婪,我個人也不喜歡她的逢迎做作,阿諛奉承。但是,同時我卻也很佩服她的才智。能在龐大的家族中走到她的位置上的人,少之又少?墒,縱使是有了這樣的地位,付出了這樣多的心血,到最后,都化作浮云,說沒就沒了。她千算萬算,卻獨獨漏了算計人們惶惶的心。做了太多的惡行,終究只落得個凄慘的下場。這是不是也在變相的告訴我們,“物極必衰”,“應果報應”呢?
女兒中的代表人物只是這些,其實還有許多。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可嘆的,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男兒中,一個寶玉,不得不說。他出生在這樣一個富貴的家庭,不知到底是可喜還是可悲的。他對個性自由的追求和對封建禮制的反抗讓我動容。尤其是他對黛玉的一片發自肺腑的炙熱的愛,讓我十分感動。他不滿已有的封建傳統,奮力企圖逃離這個牢籠,卻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封建勢力的殘酷壓迫。他失去了他心愛的林妹妹,最終棄家出走。
多么可嘆!這些辛酸的命運!
《紅樓夢》是一個悲劇,我看到后來都不忍再看下去。那樣大起大落的人生,那樣可悲的命運。這讓我感到,人生世事無常,有誰能參得透這人間滄桑?只是從此,我懂得,在輝煌的時候,也要想得到腳下的萬丈深淵;在跌到谷底的時候,也要看得到頭頂的一片清明。
如今的我們,不用再背負著過去那樣的壓力,可以隨心的打造自己的人生。就像我現在,可以暫時拋下課本,捧起這一世繁華消遣時間。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可以愛,就去愛吧,可以爭取的就快抓緊吧!
正如魯迅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只不過是一介書生,才疏學淺,就敢在這里品嘗中國的歷史大作,還發出些鄙陋的見解,真是獻丑了。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我雖無酒,此時也已微醺了……當真是滿紙荒唐言啊!
紅樓夢讀后感7
曾經對于《紅樓夢》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也曾為了寶之悲,黛之慘而愕腕嘆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紅樓夢》緣起靈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過多故五內郁結。至于頭如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賈寶玉,我們不得而知,只覺得頗有些神化色彩。 再說那降珠草下界幻化為人形,名黛玉,以一生淚水報答神瑛待者灌溉之恩。黛玉性格孤僻,并非與天俱來。她幼年喪母,寄居在外祖母家中。但這并非是一個有溫暖與愛的家庭,而是一個齷齪之地。 賈母看似慈善,對劉姥姥施恩有加,實則自吹自擂,不過是出”攜蝗不嚼”的鬧劇,在”上層”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馬手段,黛玉視之,指出那些是”貧嘴賤舌”。極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鳳,在黛玉看來,不過是”放誕”,”無禮”。自命清高的”檻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識破了她卸卻紅妝的虛偽。就連被王夫人認為”識大體”的襲人,蒙得過湘云,卻也逃不過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語點破她的本質——”我只拿你當嫂嫂待!庇谑牵煊癖徽J為”小性,多心,心窄”,沒有大家閨秀風范,不能入選”寶二奶奶”,終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雖為”主子姑娘”,卻又被稱為”小雞肚腸”,但她除了一顆癡心外別無其他。她是不諳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斷秋風狠”,不要過份指責她的”多心”,那實則不為她之過,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慮。 眾釵中可與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寶釵莫屬,她家私雄厚,善于處世,這兩點勝過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閨秀的典范。她沒有木石前盟,卻相信金玉良緣。 初到賈府,便”連下人也都多與寶釵親近”,趙姨娘也稱她厚道。生日會上,她知賈母”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物”,使”依著意思”去說。蘅蕪院布置得素凈簡單,給人以恬靜的淑女之感,讓人覺得節儉。金釧投斗,她幫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結。宴席上眾人嘲笑鄉下人劉姥姥,獨無描寫寶釵之筆,是曹翁忘了這號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維持了大家閨秀的儀態。一方面她讓王熙鳳認為”不干已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方面又讓老太太,王夫人覺得”小惠全大體”。對黛玉的譏諷聽若惘聞,讓人以為她從不記恨,又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談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她處世的高明與黛玉的清高形成鮮明對比。于是,寶釵被認為”大家閨秀,溫順,識大體”,選上了”寶二奶奶”,終成了”山中高士晶瑩雪”。 對于寶釵,我一直無法喜歡,從情感上無法接受她與寶玉的婚姻。她的處世圓滑,她的性格溫順,在我看來皆是虛偽之舉。借由一些小事拉近與黛玉的關系,讓黛玉認為與她”情同姐妹”。對待寶玉,更是好之又好,順之又順,全然不同與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時,只說了半句”寶玉,你好……”,便命喪黃泉。如果要我填滿這句,我想必當是”寶玉,你好狠。”為何狠心拋棄黛玉,另娶寶釵,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個空有癡心的女子,如果連癡心也化為灰燼,又如何撐得下去。殊不知,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計,寶玉并非無情,只是一直認為迎娶的是黛玉。再說那寶釵,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頂別人之名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寶玉掀開紅蓋頭之后,發現林妹妹成了寶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寶釵冰在那兒,不再理會,這叫寶釵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無情也動人”,竟落得個獨守空閨的下場。 思及至此,忽覺寶釵也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則是吃人的封建禮。
紅樓夢讀后感8
那年人間,好不熱鬧,風起風落,門庭若市的賈府之中,來了不少女子,偌大的賈府之中,多了一絲靈動,是是非非便開始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以及那一抹悲哀。
芙蓉淚
還記得寶哥哥說,女人是水做的,你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一泉清流。你是那一泉活水,流入了這賈府。初見,你黛眉輕皺,一雙杏眼掩不住風波,青絲垂鬢,好似水出芙蓉。那一天,你迷晃人眼,晃走了你寶哥哥的心。你一生多淚,那淚,訴說著你悲苦的一生;那淚,你又給了你摯愛的寶哥哥,一生一世,你不曾遺忘,也不曾擁有。還記得,你在那沁芳閘邊,拔弄芊芊細手,埋葬著那片片落紅,也埋葬著自己的真心!盎ㄖx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在水邊你吟出了自己的心聲;“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在水邊你看透了自己的末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在水邊你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也許不是不曾喜歡,而是不能相愛,世間至苦,莫過于此,此生的到來,不過是為了讓你看透世間的污濁。你是芙蓉,宛在水中的芙蓉,聘聘婷婷,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可憐你洗了一身的清潔,換來了一世的靈動,卻在你寶哥哥迎娶嬌美娘的時候,你落下你最后的淚,回到了你的仙境。你知道,你一生的落淚,只是為了還當年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罷,就這芙蓉淚,你拿去吧。
梅花染
在這胭脂繚亂的大觀園內,你如那靚艷寒香的梅花,靜靜地開放著。大觀園的花花世界,對于你來說,只不過是過眼云煙。從來沒有人見過你眼中的淚光,是因為金釵步搖換做了拂塵嗎?花花世界之中,你執著的追求那一方一塵不染的清凈之地,忘了凡塵,成為了自己的“欄外人”。青燈古殿,你日日與古佛相伴,時光漸去,唯有佛經記下了你的虔誠,你凌霜傲雪,保持那—份屬于自己的淡寧。讀盡詩書,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卻難守自己的清白!昂靡凰疲瑹o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可笑,自己一生傲視凡塵,到頭來,卻被賊人擄走,也許這都是命吧。白雪飄零,點紅成梅,“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蹦闩c詩書佛經相伴一生,為何迎不來自己的幸福?煮一盞溫暖的香茗,舊年時的故事,就像那清澈的淚,遺落在不曾記起的地方,淡淡的禪機之中,隱隱是落寞的苦澀。拾級而上,櫳翠庵外的.石階早已長滿了青苔,長亭步廊,也不見當年之凈。而你,卻忘了回歸。佛像早已蛛網四布,木魚也早已沉默,佛經再也悟不出絲絲禪機?赡,自是來于紅塵,而歸于紅塵,可能這也是一種圓滿吧。
牡丹情
芳華盡謝,唯有你,依舊等候著屬于自己的情。冷香丸的清芳讓人著迷,哥哥的不務正業,讓你不得不綻開笑顏,款移蓮步,做別人的大家閨秀。你不愛花不愛粉,你只是想平平淡淡的,卻不得不步步為營。楊妃戲彩蝶,背后亦是孤獨的,可能,沒有人真的懂你“任是無情也動人”。人人都說你配牡丹也是絕配。是啊,群芳之冠,也為你最為動人吧。你也是愛寶哥哥,和顰兒的愛比起,你的愛更為小心翼翼而又步履如冰,你把自己的感情掩藏到極致。在這大觀園內,你只有靜靜望著他,渴望著他那一絲絲的心動,但終是無望守候。你“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比起黛玉風露清愁的出水芙蓉,你的美是實實在在的,讓人觸手而即。可憐你嫁入府中,卻贏不來心愛之人的一片真心,等來的只是寶哥哥棄塵出家的消息。淚,在那剎那芳華落了下來,每一滴淚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你的真情,是愛,還是癡。你終于知曉,原來自己的婚事,竟是這般無賴,也罷也罷,就讓這隨風而去了吧。
花魂竟去,獨留賈府在人間矗立;掩卷沉思,紅樓兒女的夢成就了最美的篇章,里面亦是孤獨的癡情。仰天長嘯,誰奈我何,只愿下一世,你我都不再孤獨。
愛,是一座城,
你我都是在城中的人,
只是,你我都愛得太深,愛得太癡。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讀后感9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著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杰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著自己、充實著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系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異步偉大的'巨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前面說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于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么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后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說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么純潔的人,并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聽美好的。
讀罷紅樓,心里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說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绔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著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說到這,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里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后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么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么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紅樓夢讀后感10
以前就想寫一些關于紅樓湘云的文字,一則因時間倉促,二則筆下無文,所以也就擱下了。近來又重讀紅樓,實感其中趣味,故寫此文,希與古典的朋友們共賞。
紅樓總眾女子中,我最喜湘云,喜歡她的率真,她的灑脫,她的豁達。雪芹先生讓湘云第一次出場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寶玉與釵黛三人斗口之間便已帶出湘云其人。太君因見金麒麟眼熟,故問。釵曰“史大妹妹有一個”黛則諷曰“寶姐姐別的事情上還有限,惟有在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讀至此,如不見后文,不知此文之妙,筆帶雙關,既活畫出釵黛二人形象,又為后文打下伏筆,似此類之文,紅樓中甚多,由此可見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書歸正文,呵呵,湘云第一回出場,人并不感其突兀,概因前之已伏之筆吧。而后由賈母,王夫人眼中寫出湘云之衣著打扮,再由寶釵口中說出湘云舊事,至此,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便躍然紙上了,絲毫不費筆墨,卻有如此傳神。
到寶湘在書中的初會便是有一番景象了。與寶黛初會比較看來,當真是妙極。如此文字,似犯而不犯,似重而不重,又有幾多。而這位云妹妹當真是心直口快且俐齒伶牙,幾個絳紋石的戒指換出的那一番道理,想來讀者應記憶猶新吧。直到玉卿挨打,寶釵趕蠅,齡官劃薔,湘云才結束了她的第一次小住。此間數個故事,紛亂頭緒,卻從未有缺何人,象憑空消失一般,必在紛亂中有幾筆點到,象寶玉挨打時,眾人來看,便點了湘云一筆,寶釵趕蠅時,湘黛二人偶見,又是一筆。如此又生出多少故事,至齡官劃薔后,湘云來辭,一切就順理成章,總在亂中添置幾筆,讓人看后覺得簡單而又有緒。作文
湘云二次來訪,便是海棠結社后了。若上一次雪芹先生要突出刻畫湘云的性格,此一次則刻畫湘云的才情。兩首白海棠詩寫盡多少故事,而其中“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兩句我竊以為便是其真實寫照,再看她的菊花詩“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數去更無君傲事,看來惟有我知音”,“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倘若陶彭令再生,也比慨然菊有此詠者,不枉矣。再看紅樓最精妙的一副百笑圖中,也不乏湘云的身影,雪芹先生在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寫到“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如此這般,紅樓中的人物性格便全部展露在讀者面前,如此文字,試問古今小說中非紅樓而誰有?好一副紅樓百笑圖,如見如聞。
待到湘云第三,四次來,便應是整部紅樓夢中最熱鬧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紅梅”“怡紅院群芳開夜宴”等,如果說從前那兩次只不過是湘云的一個剪影,那么此兩回中,湘云便得到了一個升華。在廬雪庵的聯詩中,湘云的聯句是最多的,在我看來質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筆墨將新到的寶琴,李紋,岫煙都給了讀者一個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云醉眠芍藥洇,在我看來是紅樓中畫湘云最美的一副圖畫,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一般,湘云則是眠花了。試想紅樓眾閨閣中,除卻湘云,還有誰會如此酣眠,無拘束,無牽掛的醉臥于花陰之間。在湘云的世界里,沒有解不開的煩惱和憂慮,試問釵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嗎?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湘云便是這樣的真名士!坝⒑篱煷髮捄炅,從不將兒女私情略系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
也許是勝極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榮文字的背后便隱藏了無限的悲哀,此后逐晴雯,死金釧,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觀園從此便籠罩上一層陰云,再也沒有散開,湘云此后再來,沒有了從前的那種笑聲了。紅樓便真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湘云的結局到底如何,雪芹先生沒有寫完,“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就留下一個想象的空間吧。作文
紅樓夢讀后感11
過去對于《紅樓夢》的認識一直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也曾為了寶之悲,黛之慘而愕腕嘆息。
現在取下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通常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味香料。
《紅樓夢》緣起靈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過多故五內郁結。至于石頭怎么樣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怎么樣成了賈寶玉,大家不能而知,只感覺頗有的神化色彩。
再說那降珠草下界幻化為人形,名黛玉,以一生淚水報答神瑛待者灌溉之恩。黛玉性格孤僻,并不是與天俱來。她幼年喪母,寄居在外祖母家里。但這并不是是一個有溫暖與愛的家庭,而是一個齷齪之地。
賈母看上去慈善,對劉外婆施恩有加,實則自吹自擂,不過是出“攜蝗不嚼”的鬧劇,在“上層”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馬方法,黛玉視之,指出那些是“貧嘴賤舌”。極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鳳,在黛玉看來,不過是“放誕“,“無禮“。自命清高的“檻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識破了她卸卻紅妝的虛偽。就連被王夫人覺得“識大體”的.襲人,蒙得過湘云,卻也逃不過黛玉的雙眼。黛玉一語點破她的本質——“我只拿你當嫂嫂待!庇谑,黛玉被覺得“小性,多心,心窄”,沒大伙閨秀風范,不可以入選“寶_奶”,終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雖為“主子女孩”,卻又被叫做“小雞肚腸”,但她除去一顆癡心外別無其他。她是不諳人情,是才高氣傲,但“芙蓉吹斷秋風狠”,不要過份指責她的“多心”,那實則不為她之過,周遭使她不能不多多考慮,眾釵中可與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寶釵莫屬,她家私雄厚,擅長處世,這兩點勝過身世可悲而又不聽話的黛玉。她是大伙閨秀的典范。她沒木石前盟,卻相信金玉良緣。
初到賈府,便“連下人也都多與寶釵親近“,趙姨娘也稱她厚道。過生日會上,她知賈母“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物”,使“依著意思”去說。蘅蕪院她布置得素凈容易,給人以安靜的淑女之感,被人感覺節儉。金釧投斗,她幫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結。宴席上眾人嘲笑鄉下人劉外婆,獨無描寫寶釵之筆,是曹翁忘了這號人物,并不然,只不過她保持了大伙閨秀的儀態。一方面她讓王熙鳳覺得“不干已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方面又讓老太太,王夫人感覺“小惠全大體“。對黛玉的譏諷聽若惘聞,被人以為她從不記恨,又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談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她處世的高明與黛玉的清高形成鮮明對比。于是,寶釵被覺得“大伙閨秀,溫順,識大體“,選上了“寶_奶“終成了“山中高士晶瑩雪”
對于寶釵,我一直沒辦法喜歡,從情感上沒辦法同意她與寶玉的婚姻。她的處世圓滑,她的性格特點溫順,在我看來皆是虛偽之舉。借由一些小事拉近與黛玉的關系,讓黛玉覺得與她“情同姐妹“。對待寶玉,更是好之又好,順之又順,全然不同與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時,只說了半句“寶玉,你好……”,便命喪黃泉。假如要我填滿這句,我想來當是“寶玉,你好狠。”為什么狠心拋棄黛玉,另娶寶釵,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個空有癡心的女子,假如連癡心也化為灰燼,又怎么樣撐得下去。卻不知,這只不過王夫人的掉包計,寶玉并不是無情,只不過一直覺得迎娶的是黛玉。再說那寶釵,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頂其他人之名嫁給一個不喜歡我們的男性。寶玉掀開紅蓋頭之后,發現林妹妹成了寶姐姐大失所望,就那樣把寶釵冰在那兒,不再理會,這叫寶釵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無情也動人“,竟落得個獨守空閨的下場。
思及至此,忽覺寶釵也是受害者,真的害人的則是吃人的封建禮教。
紅樓夢讀后感12
《紅樓夢》這部中國經典的著作,我也曾有所涉獵。幾年后的現在,成長了一些的我以一種不同的角度再去欣賞這部名著,以求有所新的不同體會。
從課本中黛玉進賈府的一小個片段中就不難看出《紅樓夢》這部名著內容之豐富,作者心思之縝密?v觀全文,亦是如此。
《紅樓夢》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在賈府中,寶玉能碰上的幾乎全是女性,而賈寶玉還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終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由此可見,寶玉的柔也十分正常,自從他們搬進大觀園后天天吟詩作樂,在其中,薛寶釵和林黛玉算得上是最突出的兩人了。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用“凄美”來形容。可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體虛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寶玉與寶釵成親,林黛玉知道了以后竟被氣死,而當寶玉揭開喜帕發現并非黛玉是寶釵,而黛玉又已經死去,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另外,王熙鳳這個人物不得不提,她類似于賈府的“總管”她憑著自己的權利用毒計害死賈瑞,又用陰謀逼死尤二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兩面三刀,到最后害了全家。還有賈母,她是賈家的“最高統治者”。她十分溺愛孫子寶玉,從前80回曹雪芹的文字中可以得知,賈母是支持寶玉和黛玉的愛情的,但是在高鶚的`續篇中,她又不支持了,這又是《紅樓夢》的一個悲劇,最后四大家族的沒落和主要人物死的死,嫁的嫁,出家的出家,這出悲劇就算落幕了。
《紅樓夢》的文學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曹雪芹用了10年的心血凝結成這本書,文中的一切一切似乎都有關聯,即便是開頭再小不過的東西,文末都有清楚的交代。作者曹雪芹自己用一幅對聯概括了《紅樓夢》:原應嘆息春風晚,差忒情欲巧妙云;橫批:情不情。
《紅樓夢》還是一個謎,有誰能夠解開它呢?也許曹雪芹也不能回答吧……《紅樓夢》讀后感范文一
《紅樓夢》,一部流傳于世的名著,帶著悲傷的愛戀來到我們身邊。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于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文中所刻畫得最仔細的,那就是林黛玉,黛玉從小就體弱多病并且她常常把自己內心的痛苦放在心里,不說出來在賈府中常常默默寡聞,因為她多猜疑,并把愁放在內心的性格,和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實在太少了,使她與寶玉的愛情也無法長久。她與寶玉無法長久的在一起,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理。她有愛情,可她只放在心上,無法讓寶玉真正的理解。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體會不到。黛玉悲哀只能用詩來寄托自己的精神。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后就是萬箭穿心的那種窒息感,那種肝腸寸斷的刺痛。
她實在是太愛寶玉了,直至臨終前還是在笑著喊著“寶玉,寶玉……”。悲慘,委屈地離開人世。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后感13
對于《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么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究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最后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著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于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著自己的后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26“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只可惜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
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賈家,也深知寶、黛二人心意相通,卻無力反抗。薛母再疼她,也無能為力,賈母如此有誠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絕?何況,薛蟠之事,賈家也盡了不少力,寶釵也不想為難母親。嫁于寶玉后,雖說黛玉已死,寶玉待她也不薄,可寶玉仍是對黛玉念念不忘。最后,她已懷身孕,寶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為僧,留她獨守空房。說來,得人心又如何?最終也未得幸福。
我始終覺得寶釵是全劇中真正的強者,她從不再人前為難他人,不與人正面起沖突。她的才華絕不在顰兒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說話從不造次,不該說的話絕不多說,即使是頑話,也是極為小心,甚至是無懈可擊。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鳳姐無話不說,說話好似毫不諱忌,潑辣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絕差不了鳳姐許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時而勸戒寶玉,寶玉無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強,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說;二襲人如此勸慰,仍不見起效,多說也無效。就此打住,多說無意。再拿她與寶玉結婚之時,伺機將顰兒的死訊告訴他,也顯示了她的才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來說說我自己的見解,我自認為對寶釵的為人,性格,想法都不夠了解。我只是以一個常人的角度來思考。
寶釵處理世事甚是圓滑,幾乎是人見人愛,可難免會有點虛偽感。她對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輕易像他人傾吐心聲,她就好似將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來沒有人自愿,將自己埋藏,她也許是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這么做的。在母親面前,她是貼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媽臉上也有光。也許她是招人喜歡,可同時她將真正的薛寶釵埋葬。在整部書中,表面上她也許是最完美的,可我總覺得她出賣了自己的心,自己的靈魂,那還有什么完美可言?也許是家境關系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這酒囊飯袋,雖有薛蝌,可究竟不是親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時,時機成熟后,便可尋回自己,可到時到何處尋回自己?雖然她是強者,我個人認為將自己埋藏并不是件輕易的事,這不是一個弱者做的來的,可最后她卻不是真正的贏家。
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癡癡嘆,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云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閑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紅樓夢讀后感14
學生時代讀紅樓,無非就是就是看看大觀園的熱鬧,為絳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愛情嘆惋幾聲。記憶中那些文字都很高深,勉強囫圇吞棗過一遍后就束之高閣了,這一晃,人已近中年。
寒假搞衛生,灑掃塵除之際猛然抬頭,發現書架上《紅樓夢》幾個大字在夕陽下閃著別樣的光輝,忽有心動,居然一口氣讀到忘卻了時光。
閱讀之余我發現,身為教師的我,已經不再關心大觀園的奢華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榮辱,滿眼滿腦看的想的都是那群正值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透過幾百年歲月風塵,我發現他們和我眼前所帶的學生一樣,有多情而叛逆的賈寶玉,有寄人籬下但生性孤傲、天真率直的林妹妹,有外表冷漠、內心熾熱的薛寶釵,有尖酸刻薄、兩面三刀的王熙鳳,有心直口快、愛淘氣的史湘云……
閱讀他們我就像在看一部青春偶像劇,我一邊隨著他們的悸動而悸動,一邊想如果他們就是我身邊的學生,我該如何去融入他們,如何去引導他們,陪他們走過花季雨季呢?
比如書中的“呆霸王”薛蟠,是薛家的“獨苗”,幼年時父親早逝,被母親溺愛縱容,從小就“性情奢侈,言語傲慢”,經?跓o遮攔,出言不遜。正如薛寶釵所說:“何曾見過我哥哥那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說什么的人呢?”
如若這個薛蟠只是嘴上功夫了得,其他的品行不壞的話,那也無傷大雅。偏偏這個薛蟠,仗著自己富二代的身份,身后有賈政和王子騰做靠山,恣意妄為,在11歲上下的年紀就因為強買香菱打死馮淵犯了人命官司?梢哉f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少年犯啊!他最后的結局就是在家道淪落后,數罪并算,被問罪流放。
像薛蟠這樣的頑劣孩子,當老師的'哪一個沒帶過,哪一個班上沒有幾個被家長嬌慣得無法無天的浪子,在我十余年的從教生涯中我自己也有碰到過,孩子的行為不良,身為一名教師,該如何去引導他重回正路呢?這引發了我的思考。
其實細讀《紅樓夢》后,你會發現薛蟠是一個本性純良之人,他對待母親十分孝順,就連平時在外面買的新鮮瓜果都不敢先吃,一定要等母親嘗過之后自己才敢享用。對待自己的妹妹他也是疼愛有加,每次出門必定給她帶回禮物。他還是直性熱腸之人,對窮人他慷慨大方,對朋友更是仗義。他的身上有著不少的閃光點,那他是如何成長為一名既縱欲無度又蠻橫霸道的壞孩子的呢?究其根源,還是與薛姨媽對他的過分寵溺脫不了干系。薛蟠的種種劣跡都是在薛姨媽視線外犯下的,而他在母親面前又是至孝之人。而身為母親,自然是很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便是有時候意識到了孩子的行為不正確,出于母子連心,一句暖心的話,一個簡單的動作,也變得很原諒自己的孩子。薛蟠與最近的熱播劇《都挺好》中的蘇明成有相似之處,仗著母親的疼愛,為所欲為,最終成為了啃老一族。由此,我得到的啟示是所有的問題行為之后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家長的縱容,或者是家庭教育存在某種缺失。
還記得20xx年央視春晚賈玲的小品《真假老師》中她曾引用了蘇聯大貨車司機,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的一句話,“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币虼嗽趯嶋H的教育過程中,在遇上熊孩子的問題行為時,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從他的家庭情況著手去了解他,只有用好了家校合作這把劍才能助力學生的成長。
縱觀紅樓夢,里面一個個少年,他們在青春里癡狂,在青春里游戲人間,他們的成長經歷無不和今天的少年相同,他們的人生故事也一如今天的少年一樣單純而復雜,怎么以書為鑒,怎么以這些少年心理發展,喜怒哀樂為參照,思考今天的少年教育,是我讀《紅樓夢》的一點淺薄感受。
紅樓夢讀后感15
《紅樓夢》一段令人可嘆、可憐的愛情故事;一幅對社會、對閨閣情完美詮釋的畫卷;更是一段曲折、凄美的神話。
《紅樓夢》是以金陵四大家族的興衰做背景,又以寶、釵、黛三人的愛情為主線,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社會的腐朽與黑暗;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勢力。
說到紅樓夢就不得不說一下它的主角:黛玉、寶釵、寶玉。
黛玉——賈府千金賈敏的女兒。她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精通詩文,才華橫溢。但由于從小寄人籬下她便形成了“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高傲性格。于是她的她的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奔葘懗隽税缀L牡膭e樣嬌媚,又在無形中將黛玉的高傲性格和獨立的人格、純潔品性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她精通詩文,才華橫溢可終將無法擺脫她“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的.命運。
寶釵——出身于皇商大家,同樣精通詩文,才華橫溢。由于她自幼接受嚴格的封建閨范教育。所以在更多的時候她可能更在意封建禮教,以致于她喜歡寶玉但從未表達,心甘情愿的將自己的終生大事交給別人來做決定。她在勢力陰冷的賈府中,她學會了八面玲瓏、“隨分從時”便顯得圓滑與世故。
寶玉——賈府最受寵愛的貴族公子。他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見了“便覺清爽”,“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見了“便覺濁臭”于是他同情奴婢。他憎惡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封建等級制度和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當他的表妹林黛玉來到賈府,他又將對女性的博愛移于黛玉一生。他們性格相似,志趣相同,熱愛生活,向往自由。于是他不顧一切的愛上了林黛玉,以致在夢里說出這樣的話:“什么金玉良緣,我偏說木石姻緣!
可是他最終中了“掉包計”害的黛玉最終焚毀詩稿,嘔血而亡。在死的時候只說出:“寶玉,你……你……”
林黛玉的的慘死,寶釵的青年守寡和寶玉的出家,這一系列的事情不得不讓我們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大觀園的當家人——王熙鳳。
她是一個有著驚艷面容的女人,但是她卻有著一副與臉不相配的蛇蝎心腸。當黛玉初進榮國府時她為討賈母歡心曾說:“天下真有這樣標致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想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笨墒堑胶髞硭齾s導演并參加了一出撕心裂肺的的愛情悲劇。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像當時的社會竟可以只為一己私利而無形的去殺死一個人。這是多么的黑暗與腐朽啊。而她也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掌權者的一個縮影。
《紅樓夢》雖譜寫的是一場凄美悲涼的愛情故事,但又無不突顯我國古代詩詞之美。
像:寶釵的:“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就將白海棠的另一種美描繪的妙不可言。
湘云的:“隔坐香分三經露,拋書人對一枝秋。”便將供菊寫的惟妙惟肖啊。
探春的:“半床落葉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用秋后之凄涼景象襯托殘菊的別樣感受。
《紅樓夢》闡述了一個時代的作者對這個時代的見解,從描寫一系列在大觀園發生的事情,也寫出了社會的黑暗與勢力。一群看似知書達理的青年們,他們卻是那個時代人物最真實的縮影,也是社會最真實的縮影。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边@是《紅樓夢》的引子,它是對男女情愛的感嘆。
他們說造成寶黛愛情悲劇的理由有很多:黛玉的多疑,寶釵的圓滑,賈母的利益等等,其實細想起來,造成寶黛悲劇的難道不是社會嗎?
黛玉父母雙亡,家中已經喪失了權勢,又加上她由于長期的寄人籬下而缺乏安全感導致的多疑。和她太過孤高的性格致使她沒有寶釵那么受歡迎。所以最后被元春扼殺了,還聽從了王熙鳳的“掉包計”。使原本的不幸加上了一層厚厚的霜。由于賈母等封建貴族的一己私利,才導致了寶黛釵悲慘結束。
這不得不發人深思,什么樣的社會才不會造成像寶黛釵一樣的悲劇。
【紅樓夢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后感紅樓夢讀后感紅樓夢的讀后感語12-06
兒童版紅樓夢讀后感暑假紅樓夢讀后感11-29
中國名著《紅樓夢》最新讀后感寫作寫關于《紅樓夢》的讀后感11-29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07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05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03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04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03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