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讀《紅樓夢》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熱讀《紅樓夢》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讀《紅樓夢》有感1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人人皆知,書中的人物林戴玉、賈寶玉也是家喻戶曉,因為人們對這本書太熟悉了,所以這本書在大眾中也就形成了固有的形象,加之研究的學者眾多,又把它解剖的支離破散,歸納的系統(tǒng)有序,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推究出個一二三來,所以書中內容似乎已經變得透明、唾手可得。但對于普通的個體讀者,讀《紅樓夢》就像讀其他書一樣,對味口了才愿意看。
第一次讀《紅樓夢》時,完全是沖著它的名號去的,當時還在上學,對書中描寫的諸多景物及人物事件,如同嚼蠟,但還是硬著頭皮把它讀完了,若問收獲,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能把它耐著性子從頭到尾看一遍,當時更喜歡看現(xiàn)代小說,與生活更貼近,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第二次讀《紅樓夢》時,是因為讀外國人寫的書,寫作的風格迥異,后來讀膩煩了,想換換口味,看看中國人自己寫的書,于是乎又想到了《紅樓夢》,這次讀了幾頁,覺得有些韻味,值得品味,而且節(jié)奏較慢,故事情節(jié)娓娓道來,不緊不慢,像是一個修煉千年的道士,心中自有定數,也像極了中國的繁瑣禮節(jié),按照規(guī)矩來,不可著急越禮。但后來讀到后面的章節(jié),有些堅持不住了,越讀越無味,都是些婆婆媽媽的事情,又不忍放棄,最后還是掙扎著讀完了,因為書的內容太多,讀完之后,仍是一頭霧水,被書中的人物攪得暈頭轉向。
有人讀書是很認真的,會事前了解一些人物線索,然后再讀,而我是個懶惰的讀者,摸過書來,二話不說就從頭讀起來,進去的快,出來的也快,粗粗的過一遍,分不清人物層次,只是對書中的感興趣的地方,仔細的看看,其他的`也不管不顧了。即便是讀了幾遍的《紅樓夢》,還是看完就忘,只記得里面的人物眾多、三六九等,各色人物俱全,各種事件層出不窮,均是些日常小事,‘婦人之口舌是非、各種人情往來、弄在一處作詩弄詞’,從小處著手,略略引出些大人物、大事情,但也只是稍稍帶過,多是褒獎之詞,寫的非常謹慎。這本書在細小處下足了功夫‘主子招妻納妾、下人勾心斗角挑撥事非、姑娘們作詩詞附風雅、慶生過壽看大’,再寫寫外圍的窮苦人家如何過活,諸多種種。圍繞著榮寧二府展開密如網的描寫,觀遍世間百態(tài),雖然是細小事物,但仔細的推敲,寫的是當時的民生百姓與達官貴人的生活常態(tài),以榮華富貴為描寫的主線,映襯了普通百姓的艱苦生活。
但富貴一時,不可能一世,終究曲終人散,方夢醒,作為生活在富貴窩中的主子,怎經得起人生大起大茖,大悲大喜,最終在紅塵中顛沛流離,循入空門。讀書像控掘寶藏一樣,找到一本好書難,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更難,找到了,讀一遍不開竅,讀二遍還懵懂,讀三遍才體會些許滋味,再多讀幾遍,就像考古學家,小心翼翼的發(fā)現(xiàn)些古董,甚至還閃閃發(fā)光,引人無限遐想,書中所講與心中所想能夠結合在一起,才覺得值得。
熱讀《紅樓夢》有感2
初次接觸紅樓,是上學時國家推薦閱讀,是老師硬性要求。當時,懵懵懂懂,完全看不懂,只是知道貌似關于愛情,賈寶玉和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的愛恨情仇。小時候我看不懂所以誰也不喜歡。
長大后再次觀看電視劇,才慢慢的喜歡上了林黛玉,也心疼林妹妹的遭遇。假如她沒有遇到賈寶玉會不會幸?鞓伏c呢。賈寶玉這個角色確實出身紈绔子弟但也有自己的才華與思考,不過從我的角度看他是不是很像現(xiàn)在社會的`渣男呢?
大概是家族糾纏,生生不息,寶玉和黛玉總歸差了點緣分。我不是很喜歡寶釵這個人物,當時聽別人說她如何如何好,可她不也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家族的盛譽?不排除她喜歡寶玉但更多是愛自己吧。她那么聰明的一個女子,怎么就假裝看不見寶玉和黛玉的情?豈不是讓人貽笑大方?
寶玉與寶釵成親的那個晚上,黛玉孤零零的走了,我寧愿這個女孩不要那么敏感那么不愛自己,為了這樣的感情搭上自己的命不值得啊!可我看到一個細節(jié)又心疼寶玉了,他怕林妹妹生氣,所以忍著沒提前掀蓋頭,他認為自己娶的是林妹妹時,眼睛都在發(fā)光,像星星一樣閃亮。可終究抵不過……
熱讀《紅樓夢》有感3
風花雪月之事,癡癡戀戀之情,有有無無之亂;蛟S沒有三國之戰(zhàn)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好漢的英雄本色,或許也沒有西游夢回的虛幻迷人。但是,紅樓有著千古不變的發(fā)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心血之作,正所謂“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詞藻并不算華麗,卻可以透過白紙黑字之間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對封建思想的反對和批判。通讀本書,令人嘆為的不僅僅是賈家的興衰史,還有當時社會的風貌。
“若說沒有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句句話語之間,那金玉良緣,勾出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生來體弱多病,又在幼年喪母,寄身于外祖母家中,她僅記母親話語,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寶玉又是個喜愛與姐妹玩樂的游樂子弟,兩人一見如故,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寶黛之戀纏綿輾轉,可最后不過是“卿于新房花燭中,余則凄然焚稿末”。
林黛玉最吸引我的是她的詩意。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托,她的詩每一句話都像一把鋒利的刀,深深刺入人的`心中,還記得她的《葬花詞》“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匱乏人亡兩不知”。讀后便心中隱隱作痛。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
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那人癡忘,忘不了紅樓一瞬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熱讀《紅樓夢》有感4
在我剛剛學認字兒的時候,對自己能獨立閱讀一本書懷著極大的向往。父親是國文老師,家里僅有的能給我們看的書就是四大名著了,而我就很理所當然地選擇了紅樓夢。
七八歲的年紀,正是好玩兒的時候,哪里會真正有耐心看完一本那么厚的書呢。一通走馬觀花下來,就記住賈府垮了,林黛玉死了,賈寶玉出家了,然后還記住了賈寶玉的一句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拿著這句話去問哥哥,他眼一瞪我忙著呢!你去把咱家那裝雞蛋的籃子摔地下看看就明白了!我愕然,那里面有雞蛋呢,我不敢摔,怕媽揍我!然后他又給了我個白眼,就繼續(xù)寫他的作業(yè)去了。我若有所思又委屈地走了。
再讀紅樓是上中學了。情竇初開的女孩子,總是對男女之事有一種朦朦朧朧的好奇,看見好看又優(yōu)秀的男孩兒,更加懷著忐忑卻悄然綻放的情愫,這時候讀一些諸如此類的書,無疑是最好的排遣方法。
看到那一群少男少女在大觀園起詩社,爭先恐后寫詩作賦的,心里很是羨慕。讀到林黛玉寫的海棠詩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不僅為古人的才情驚為天人!又不免嘆息,花一樣的少女,本該是無憂無慮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年齡,卻已經對生活洞察得那么透徹!林黛玉的境遇讓當時小小的我常常掩卷沉思,唏噓不已。
再大些又看了一遍紅樓,這時候的所思所悟就大不一樣了。曾經那么地為了林黛玉的早逝而傷心難過,后來卻是釋然了;蛘哒f是欣喜。不禁在心里想到,曹雪芹是極愛林黛玉的,他安排她離開,是為了不讓她經歷后來賈家傾倒的那一場浩劫,他終究是舍不得她遭受更大的`磨難和悲傷的。而賈寶玉,他也讓他出了家,許是想叫他在以后的歲月里,在清凈的佛門中,洗滌他身上在賈府沾染的所有腌,還寶玉最初的純潔吧。
賈府各人有各人的結局,各人有各人的造化。正應了那一句修的什么因,便收什么果。紅樓夢啊,真真叫人嘆息又嘆息。
熱讀《紅樓夢》有感5
一襲道袍,飄飄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潔而不沾染一死凡塵,她就像那年盛開在她庵外的紅梅,美麗而孤傲,妙玉的美麗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卻是命運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雙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卻被誤投于深海之中,賈府的放蕩風氣與藏圬納垢,讓她不得不因為保護自己而對別人冷目三分,甚而讓別人覺得她“可厭”!無非就是因為她的無權無勢與身份低微,讀紅樓夢有感350字。
也許如果沒有讓她遇到玉賈寶,也許她沒有愛上他,甚而為他走火入魔,也許她便會擁有一個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輩子面對清燈古佛,獨自老去,她也不會覺得有一絲一毫的空虛,但她見到了他,這個第一個待她平等之人,第一個值得她為之傾心之人,第一個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特別之人。
從受到寶玉稱贊時的故作正經到一時真情流露時的面紅耳赤,她難道真的是一個心如死灰的道姑嗎?不,她也是一個普通的十八歲的少女,僅僅是被封建禮教荼毒了思想,她有勇氣愛上世俗所不容之人,卻沒有勇氣去沖破那層束縛,她清楚的.知道,一但自己不循規(guī)蹈矩地做尼姑,她便會與寶玉見面機會也沒有,憑借了賈府的勢力,豈能容忍此等傷風敗俗的事情出現(xiàn)!她只能小心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緒,戴上副不可侵犯的圣潔面具。但她真的能如此度過余生?
雖然紅樓夢中有暗示,妙玉會這里獲得幸福,但我覺得高鄂的續(xù)書不無道理,在續(xù)書中,妙玉被強盜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慘,但我覺得,讓她在賈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輩子是更殘忍之事,也許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轉機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給寶玉的帖子中寫到:“檻外人妙玉遙祝芳辰”,檻外人”三個字大有深意,妙玉無疑是聰慧的,她用三個字向寶玉表明心跡,體現(xiàn)她不愿讓自己涉足于這紛擾的塵世間,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所愛之人,人人都說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是千古悲歌,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妙玉對賈寶玉苦苦思戀,黛玉無疑是幸福的,她畢竟還有一段美好的憧憬與愛情,但妙玉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有結局。
熱讀《紅樓夢》有感6
前段時間,媽媽買了一本書給我看,叫做《紅樓夢》。剛拿到書時,我還有點發(fā)愁,這么厚的書什么時候才能讀完啊?等我靜下心來慢慢看時,我漸漸地被書中的人物所吸引,隨著他們一起悲,一起喜。
翻開《紅樓夢》,大觀園的一個個人物熙熙攘攘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靈秀的賈寶玉,端莊大方的薛寶釵,精明能干的王熙鳳,心直口快的史湘云……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是那么深入人心,令人回味。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看到關于林黛玉的情節(jié),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令我產生了無限的憐愛。無論是離愁別恨,還是草木枯老,都會讓她默然淚下。這個敏感細膩的女孩,或許她真是那株美麗的絳珠仙草,來到世間只為“還淚”吧。
而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同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靈寶玉的化身,清靈、純潔。他不喜歡讀書,因為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跡于污濁的`官場;他口無遮攔,因為他不愿意為封建禮數所束縛。寶玉與大觀園中眾姐妹的關系都很好,因為他懂得這些女孩的內心,能看到她們水一樣清澈的心靈。
《紅樓夢》真不愧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創(chuàng)作,那蕩氣回腸的情節(jié),栩栩如生的人物,相信每一個讀過它的人,都會像我一樣沉湎于其中,不忍釋手。
熱讀《紅樓夢》有感7
《紅樓夢》一部經典之作,彰顯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語言魅力;映襯著中國古典藝術殿堂的光輝;洋溢了傳統(tǒng)文化的古色古香。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里,才華洋溢的林黛玉,偏僻乖張的賈寶玉,潑辣能干的王熙鳳,乖巧伶俐的薛寶釵……個個栩栩如生。牽引我進入《紅樓夢》中蘊含的文學內涵。
曹雪芹筆觸下的《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繁榮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而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黛玉那種多愁善感、高傲任性、追求自由的性格卻是對封建社會束搏人性的有力回擊!
自黛玉初到榮國府,寶黛之間就似曾相識。原是因為黛玉是絳珠草修成的女體,下凡向寶玉報甘露之恩。但黛玉卻是一個多愁善感、自憐、自卑的人,使兩人之間時時有隔閡。黛玉的這種自憐、自尊的性格在黛玉葬花時就袒露了出來:“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在葬花時下意識想到了自己會像這凋落的花一樣孤獨衰落,無法釋然,便潸然淚下。世俗之人無法理解黛玉的思緒,在她自憐而又多愁善感的'心里卻有著強大的自尊心,在詩社中不甘為末,脫穎而
出也映襯了黛玉的才華橫溢。
寶黛至死不讓步對自由的尋求。我們?yōu)橹畳煨,為之氣憤,“一旦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么在寶玉的婚慶鼓鑼聲中離去了人間。攜帶她的那份甜蜜走了。固然最終她變成了那一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雖說這本書字里行間顯露出的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著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嘆,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一同喜接春聯(lián)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也使讀者在
閱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yǎng)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凄涼,越覺得不舍。
倚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的散發(fā)出幽香,或喜或悲,孕育著狂熱的內涵,傳承著經典的文明,透散著醉人的感傷……
熱讀《紅樓夢》有感8
《紅樓夢》是大家耳能熟詳的著作。我記得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小學5年級的時候,那是除了作文書外的第一本課外書,雖然里面有很多我不認識的字,但是我還是如饑似渴的連夜看完了整本書。
隔天姐姐問我:“《紅樓夢》好看嗎?”
“恩恩。”我忙點頭,還接著說:“就是覺得林黛玉有點可憐,賈寶玉有點傻,薛寶釵有點壞……”懵懵懂懂的我說出了我心中所想,其實心里也是有點心酸的。
到了初中的時候,我又買了一本,比之前的'厚一點,當我再次讀完時,我除了之前的心酸,還有了一點怨恨作者為什么要把《紅樓夢》的結局寫得這般悲慘,這與《紅樓夢》之前的生氣、繁榮的景象一點都不符合。
初中,是憤青的時候,那時候看完《紅樓夢》就很生氣,為什么呢,因為林黛玉只懂得掉眼淚,還沒事出去葬花;賈寶玉就是一個紈绔子弟,雖然有些經綸;薛寶釵也是一樣,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人,心里這么壞……永遠的永遠讓我很是氣憤,討厭他們,和同學時不時討論并損他們幾句。
高中,可能是自己懂得了更多的知識,累計了一定的分析能了,當初信誓旦旦不看《紅樓夢》的我買了完整加厚版,細細地品讀,慢慢的琢磨,有意無意的揣摩,翻看讓我對《紅樓夢》里的所有人都產生了憐惜之情。
林黛玉有著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而我似乎知道了一些她的苦衷。她從小父母雙亡,又是寄人籬下,她的世界里她是孤獨的,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言語來筑造堅固的保護層。葬花是我記憶最深的片段,她曾低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連著凋零的花瓣,她也要把心事長眠于地下,讓無盡的思念凝聚在自己晶瑩的淚珠中。她浪漫,才氣縱橫和冰冷的結局催人淚下。她太美,上天都在嫉妒,于是最后她化為一片浮云,留櫻花之驚魂。
賈寶玉,跟林黛玉以身相許的賈寶玉,其實他并沒有準確的性格,他任性,風流,多愁善感,又有一點小孩子氣。雖然我不喜,但他銜玉而生,肌骨如凝脂,面似桃花,他曾兩次夢游仙境,目睹仙界妖嬈華麗,鑒金陵十二釵之命運,卻懵懵懂懂,似傻似呆。他生活在紙醉金迷中,模糊而多變,撲朔迷離。
最后的最后,他也是迷迷糊糊。
薛寶釵,她大氣而聰穎,就像百合一樣高雅,不經意又會流露出絲絲智慧……她是我最讓我糾結的人物,我敬佩她所有,不管是什么,因為她在爭取,但我也討厭她,討厭她為什么憑空插足已以身相許的林黛玉和賈寶玉兩人之間,大概所有的“第三者”都是討人厭的吧,所以不談她也罷。
《紅樓夢》所有的所有,最后是一個朝代從繁榮昌盛到衰敗落魄的見證,她終究是十二釵的一個夢,隨后借鑒一句總結,那就是:詩社風花雪月,瀟瀟灑灑歲月如一夢;劉姥姥嬉笑無忌,粗糙浮躁俗樂如一夢;大觀園紅香綠玉,清泉瀉露浮華如一夢;賈府流水落花春去也,曲終人散結局如一夢……
熱讀《紅樓夢》有感9
在今年最后一天,終于將《紅樓夢》上下冊全部讀完了。書中的人物各有歸宿:有的生前不如意,但死后卻登入極樂世界;有的曾經呼風喚雨,卻在孤苦失落中黯然離世;有的曾經遭遇不幸和波折,但最終迎來了柳暗花明;有的曾遍享人間富貴,但也不得不在無奈和不舍中撒手人寰。
全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充分體現(xiàn)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時不報,時候不到”這樣樸素的哲學思想。以史老太君為例,心地善良、善待他人、遇事豁達、明辯是非,最終了無遺憾的走向了人生的終點。與史老太君心性最相似的是薛寶釵,盡管有寶玉的不辭而別,想來也可擁有平安喜樂的一生。以王熙鳳為例,待人刻薄,心腸恨毒,自私自利,機關算盡,最終財散人亡。
全書給我的感覺,整體有些傷感,有這么多又漂亮、又聰明、又能干的人中俊杰英年早逝。黛玉、鳳姐、迎春、秦可卿、晴雯、鴛鴦、尤氏姐妹等等,這么多如花似玉的女子,都是這樣的結局,這讓人有些不忍和不安。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對美貌女子的偏見,難道這樣的人不應該擁有美好的人生嗎。倒是襲人、平兒的結局還讓人稍感安慰,也許還是由于他們這樣不辭勞苦、樸實無華的性格吧。
全書的后四十回由他人撰寫,還是能看到與前八十回明顯的不同。有一種感覺,前八十回體現(xiàn)出的典雅和精美在后四十回里再難看到。后四十回的`重點在于按照既有的故事主線,給書中的各種人物安配一個合理的結局,保證故事的完整性。但對于各種場面的鋪陳,各種細節(jié)的描寫等方面明顯存在差距。皇上對賈珍、賈赦、薛蟠等人的赦免也有些突兀,多少有些不合邏輯。后四十回倒是讀得很快,不必再去認真理解那些典雅華麗的語言。
總體感覺,《紅樓夢》確實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好書,書中對建筑、音樂、服飾、民俗等的描寫,全景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貴族生活的全貌,對書中人物性格的刻畫準確到位,確實值得一讀。
熱讀《紅樓夢》有感10
一本《紅樓夢》在手里翻來覆去,最終還是停留在“香菱學詩”一節(jié),大多讀過《紅樓夢》的人,總會對這一節(jié)留有印象。細細讀罷,閉目沉思,禁不住對林黛玉的教學藝術拍手叫好。
黛玉教香菱學詩時,不是煞有介事地高談闊論一番,讓學生“聞”而生畏,而是頗為隨便地對香菱說,“作詩有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你看,黛玉短短數語,便總結出了作詩的基本常識,既強調了要領,又消除了香菱學詩前對詩的神秘恐懼,一下子就把香菱引進了藝術的門檻。
聽了黛玉的話,似乎茅塞頓開的香菱輕松地言道:“原來這般規(guī)矩,竟是沒事的,只是有奇句為止……”針對香菱的話,黛玉又因勢利導,指出作詩立意要緊,倘是意趣真的,詞句修飾不妥,也使得的。在這里黛玉強調了“立意”“意趣”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地位,將香菱對詩的感悟引向深一層的藝術境界。
教,是為了不教。堅持啟發(fā)式教學是黛玉教香菱學詩的基本原則。無論是詩歌理論的講解,還是指導香菱閱讀欣賞,她都始終貫徹了這一原則。
一次,香菱對黛玉說:“王維的五言律詩看似無理,實則有理有情!摈煊衤牶螅紫葘ο懔飧矣诎l(fā)表自己的見解予以肯定,接著又結合具體作品進行分析,使香菱完成了從抽象理解到具體感知的學習過程。
如果說,在引導學生探求新知的過程中,不故設屏障,善于撥開迷霧,探幽發(fā)微的教師才是優(yōu)秀教師的話,那么,林黛玉一步一個腳印地引領香菱步步步入詩歌藝術殿堂,則不愧為一名頂尖的優(yōu)秀教師。
熱讀《紅樓夢》有感11
這個寒假我讀了少兒版的《紅樓夢》!都t樓夢》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的文學家曹雪芹。
《紅樓夢》里人物眾多,性格各異。有人世故圓滑,有人清高敏感,有人能干潑辣,有人純真善良。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林黛玉,她和我以前看過的《西游記》《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都不一樣,她會吟詩作對,又多愁善感。她想的事情是別人想不到的',她做的事情也是別人很少去做的。比如“葬花”這件事,一般人都認為花瓣掉在地上是很普通的事情,掃到一起,扔進垃圾堆里就是了?墒趋煊裼X得花瓣是美麗的,純潔無瑕的,應該“質本潔來還潔去”,所以黛玉小心翼翼地把花瓣收集起來,裝進絹袋,埋入花冢之中。還寫了一首《葬花吟》,表達自己的心情。
曹雪芹作了一首詩來形容《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懂《紅樓夢》,但是我還是很喜歡這部小說,喜歡小說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等我長大了,認識的字更多了,我會讀原著《紅樓夢》,慢慢地理解其中的味道。
熱讀《紅樓夢》有感12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看著這模樣竟有些東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性”,這是我對你的初識,你剛現(xiàn)身,便給我留了一個美好如夢中初晨的身影,讓人想要去追尋,再細細察看幾遍書中原文,我卻不免將書掩上輕嘆一聲。
甄英蓮,真應憐,是該憐你命運多舛,一生坎坷,還是應憐你菱花空對,萬雪岑岑?我想,最該憐的,還是你生于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社會罷。
朝為父母掌中寶,夕為販子腳前貨。你經了多年的漂泊輾轉,終遇得一良人,遇得一個將真心托付于你的馮淵,是你的命運有望了嗎?孰料拐子又將你賣與他家,孰料薜蟠會打死馮淵?許多的文人學者說你陷入富貴溫柔鄉(xiāng),便轉眼忘卻有情人,應該在那時便去殉情而亡。
可我知道,那不是你。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他們沒有歷過挨打挨罵如家常便飯的苦日子,沒有歷過三天五天無衣取暖的顛沛流離,沒有歷過兩面三刀的.人心晦澀,又怎會知你呢?或許你所想求的,僅是日子從此安穩(wěn),你累了,只想找一個地方棲息永居,可以暫時讓你身上的傷痛有所舒緩……
書門中出,可笑的是你只能自己偷空學詩,你是侍妾,是丫鬟,是那不值得問一問冷暖饑寒的貨物。你恐懼眾人的言語,恐懼寶釵的言語,可這一次,你是如此的勇敢。你同黛玉學詩,甚至學到“默默的回來,越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著地下?lián)竿痢钡某潭攘耍B曹公都要說起你對詩的癡迷啊,“呆香菱學詩”這可不就是你?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你是憶起自己的無依了嗎?抑或是憶起自己的波折了嗎?你的人生為什么如這詩中的月般,不使永團圓呢?你才華如此,何以累及你到嫁給薛蟠這樣的人呢?是賈雨村聽信葫蘆僧而亂判葫蘆案,還是當時賈史王薛同氣連枝,勢力龐大,而甄家早已被燒成了瓦礫場,再無輝煌?是馮淵命薄而薛蟠強勢,還是那拐子喪盡天良,人道盡失?……
這些,終歸于封建王朝統(tǒng)轄下人命的鄙薄。細細想來,倘若你沒有這番容顏呢?是會被斷了手足乞討還是會烙上熊皮賣藝呢?由是觀之,可怕的不是你父親好友的置之不理,不是薛蟠的暴虐無度,不是這番那番的人情世故,正如“悲哀的不是狼吃阿毛,而是封建社會吃祥林嫂”。
你似乎就此塵埃落定,身世安穩(wěn)下來,可這一切卻如夢般被一場暴風雨狂擊而碎,再尋不得。世上之痛苦,不在于一生痛苦,而在于得到幸福后再盡數剝回。你忍受著夏金桂的潑辣無賴,忍受著寶蟾的挑弄耍計,忍受著你一心一意侍奉的夫君薛蟠的毒打。薛蟠那些棒棍相加,是相當于多少尖刃細細剮在心上?
你不敢反抗,不敢回駁,因為那是封建制度下鐵一樣的枷鎖,早已緊緊枷住你的手腳,動彈不得。那,為什么不像夏金桂一樣呢?雖然做得惡人,可卻能保全身家性命,不必如此被蹂躪踐踏。只因為你身處異鄉(xiāng),沒有后盾,薛姨媽護你,是怕傳出去失體面;寶釵護你,是念著你這些年為奴為婢的情意,眾人都暗含心機,你只能在其中委曲求全,半分遷就。
高鶚筆下,你是幸運的,你終于修得正果,成為正夫人,可事實果真如此嗎?多年積怨,心中郁結,偏又又生了副靈空的性子,身體怎能扛得住呢?宅門落敗,萬事俱廢,你叫人拿何來維續(xù)你那虛弱的身體,高雅的外表呢?薛蟠之性,風流無恥,昨日鳳今日雞,這種事情豈不常見?
“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這是你的結局,有人覺得這是悲劇,可我卻不覺,赤裸裸來自當干干凈凈去,你是蓮,是水中芙蓉,你不愿沾染世俗的半分心機,那便化作一縷香魂,魂歸故鄉(xiāng)罷;蛟S這樣,你才得以選擇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夫婿罷。
嘆香菱,嘆你命運悲;夢紅樓,轉眼皆消散。
愿這世間女子,不必再經香菱一般的命運,能承歡膝下,與父母笑臉相迎,能自在地沐浴在春日媚光中,映著幾樹青蔥,笑靨如花。
熱讀《紅樓夢》有感13
《紅樓夢》是一部佛經。它就像現(xiàn)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一樣,可以照出我們的喜怒哀樂,照出我們內心深處的心事。
我們可以在其中不斷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喜悅,看到自己的`哀傷,甚至在最悲傷最茫然的時候,它就如同佛經一樣,會給予你最大的安慰,和最大的當頭棒喝。
父親的去世讓我對生死有了更切身的體會,也有了更大的困惑。面對生死,尤其是親人的去世,很多事情是無法想通,也想不通的。
心里有很多東西都交雜在一起,悲傷的、無措的、茫然的、不愿相信的,就像身處在兩個時空的交界一樣。
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甚至很長時間內,都會有這種交界的感覺,在“人還在”和“人不在”的兩個世界間游移。
理智會告訴你“人不在了”,可感情會告訴你“人還在”;自己相處的時候會覺得“人還在”,可是身邊不斷安慰你的人卻分分明明在說“人不在了”。
我想親人去世的時候,人大概都會有一段時間處在這種交界中吧。
【熱讀《紅樓夢》有感】相關文章:
讀《紅樓夢》有感(熱)08-20
讀紅樓夢有感(熱)08-20
[熱]讀《紅樓夢》有感09-21
讀《紅樓夢》有感(熱)08-15
(熱)讀《紅樓夢》有感07-15
讀紅樓夢有感【熱】09-01
【熱】讀紅樓夢有感09-01
【熱】讀《紅樓夢》有感11-02
讀《紅樓夢》有感【熱】11-02
熱讀紅樓夢有感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