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左右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集的2篇“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左右”,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左右(一)
《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描述的三國時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到一千七百六十年之久了。那時和現在的人看來,除了時間帶來的進化(這里唯指外形體容的變化)之外,其它再無多大異處了。從看《三國演義》一書可知,經過這樣長的時間,人的思想方面的變化微乎其微,幾乎看不出來有所變化。相反,那時的人要我看、比現在的人強,主要在誠實方面,F在的人誠實的占極少數,而那時的人誠實的要占大多數。那種忠貞賢良之士比比皆是,很讓我向往!相信我如果生在那個時代會找到知音的。可在這反祖變異的時代中實在難找知音。是我的思想落后嗎?也許。但我想人應該是純潔無瑕的。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要比那時強好多,這是來自寥寥無幾的奇才們的功勞,不歸功現在的人們,F在的人里絕大多數還沒有脫離獸性,它們不可能對人類的發展有所貢獻,反而都是些歷史車軌上的障礙物。這些人為什么讓他們活著,為什么產生他們呢?
人的頭腦簡單就善良純潔,這點又得到了證。
小說《三國演義》在1988年就看過了,當時還很年輕,除了留下一首簡單的詩詞和一篇情緒低落的產物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記載。忽然有一天看到了它被拍成電視連續劇,內心興奮不已,天天守在電視機旁;看至四十多集,即第二部結束就不知何故不往下播放了。一天放一集,在近兩個月時間里,報紙上連續刊登對這部電視劇的評論文章和相關的劇情介紹,但都是議論演員,評價劉、曹、孫等將帥人物,評論內容的虛與實。而我卻總是對幾乎每集都可見到的那些死難士兵們感傷。那些不知名不知姓的小卒們,不就是今天的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嗎?怎么就沒人提及?平民百姓對自己同一階層同一命運的人們的生死視而不見,卻偏偏要稱贊頌揚在任意擺布、肆意屠殺著與自己同等地位的平民兄弟們的那些將帥呢?是他們為了爭名奪利,為了私仇私欲而強迫小民充當他們的玩具,充當他們的犧牲品。
當他們得勝而稱帝稱臣或功成名就后,所坐享的榮華富貴生活還是這些小民的血汗裝點,讓他們去揮霍,去享受,他們仍然操持著小民的生殺予奪大權。當他們得足名利享盡福祿而死后,又是小民把他們樹為英雄去千古傳頌。當然,統治階層更要標榜他們的功績,奉他們為民族精英,把他們的墳墓修筑得堅固永存,把他們的姓名刻進史冊。因為那些所謂的英雄是他們的同類,這樣一來還可鼓勵誘惑那些愚蠢而愛虛榮的莽夫與詭詐的奸臣及好斗與無奈的小民們主動或被迫地去效仿和尊崇,以鞏固他們的政權和享樂生活,以免去他們的后顧之憂。只是那些小卒的尸骨與姓名卻都無影無蹤了,有誰提起,有誰想著。在中國歷史上,平民何等愚昧可憐,統治者何等奸詐可惡!
然而,無論是歷史還是未來的統治者,都絕不希望也非常害怕民眾想到這些,更不允許有人在如此實話實說。即便有如葉文福那樣想到并勇敢說出來的人,一定會遭到統治者及其爪牙們的譴責和懲罰,也會遭到捧奉統治者、并替他們鳴鑼開道的先天性奴才小民們的指責。統治者是怕平民們太清醒而反抗他們的強權統治,不甘心充當他們的工具;捧臭腳的狗奴們卻只為主子的垂青,只為討他們的牙慧而已。其實討不討喜歡都免不了一種地位、一種命運,正如清醒與否同是工具一樣。
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左右(二)
五千年的古代中國,留下了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這璀璨的文明之下,積淀了獨到且深厚的文化,其中中國古代文學在我國的文化中尤為突出,而流芳百世的四大名著卻像星空中的北斗七星,閃耀在千千萬萬驚奇的`人們眼前。
四部名著雖大,但與中國有史以來人們所創作下的作品實際上是微不足道的,所謂四大名著,在我看來,僅僅是因為它在歷史上曾被多人多個階層拜讀過而已。在為世人所津津樂道的四大名著之中,想必《三國演義》是最受平民歡迎,也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古典名著,時光走過數百年,自人們從枯燥無味的文言文中解放出來,人們所涉獵的書籍可謂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有人說《西游記》太過空虛,不實際,有人說《水滸傳》充滿了大男子主義,沒有文學韻味,有人說《紅樓夢》太過婆媽,一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只有《三國演義》為萬千大眾所青睞,盡管依然有反對之聲,說它只不過是迥異于《三國志》的小小野史,可大多數人們仍然在讀它,品味著它,總之,穿越數千年,《三國演義》經受住了歷史的嚴峻考驗,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乃至外國文學史的寵兒。
從表面上理解,所謂三國演義,也就是三個國家,三個集團的人物的一出“演義”大戲,這與水水滸傳有相同之處,《三國演義》正是有一個又一個的像關羽這樣的豪邁英雄,一個又一個像曹操這般的奸詐梟雄,一個又一個的像諸葛亮一般的濟世奇才所組成的書,所謂聲勢浩大的赤壁之戰,唇槍舌劍的舌戰群儒,也不過是逢場作戲的配角,不過是過眼煙云罷了,其真正的誘人之處在于其中形形色色的各路英雄。
整本書讀完,仿佛與剛這千千萬萬的人物一一握手一般,我看見了張飛的勇猛,關羽的正義凜然,曹操的奸詐,孫權的老謀深算,然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只是這些,最令人瞠目結舌,最令人驚嘆不已的要算是著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了,或許在看過司馬懿,許庶,龐統的奇才大略之后,諸葛亮那為世人所不及的用兵神計依然可以給我們以無限的新鮮感,可是這樣讀過《三國演義》之后未免令人產生了審“才”疲勞,讀多了反而會令人產生厭倦感,失去了一讀再讀的興趣,相反,諾我們從諸葛亮在劉備一手締造的集團之中的為官之道之處細細品味,不禁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自劉備有幸結識了關羽,張飛,三人結義之后,在“復興漢室”的艱辛道路上倍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寄人籬下的他,雖然有英勇無比的關張兩兄弟的鼎力相助,可仍然感覺需要一名助手,可他一沒權,二沒錢,三沒勢,又怎么會有人投靠呢?可上帝給每一位渴求賢才的“軍閥”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將諸葛亮這位濟世奇才送給了這位窮困潦倒的“沒落皇叔”。
雖然,劉備畢恭畢敬地從窮得響叮當山溝里請來了這位軍師,對其信任有嘉,可是在劉備這個用“血緣關系”堆積起來的大山之中,外人想要大展拳腳可謂是難中之難,像孫乾,魏延這樣的人才不是被冷落一旁就是被鏟除,心細的諸葛亮又怎么不會想到這一點,不同于其他的賢才投奔明主那般著急,立馬就投奔他人帳下,臨走時還細細囑咐弟弟要盡心管理家務,好像到了將來要告老還鄉,對劉備手中那前途無量的“家業”沒有絲毫貪欲一般,也不同與其他一些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好大喜功,還威脅主上的統治,最后被當作威脅被鏟除,諸葛亮不僅在劉備這個巨大的宗親集團中始終以一個助手的姿態做事,也不在劉備的眼皮底下拉幫結派,不管是有意無意,恐怕將來劉備在肅清內奸時絕對不會將麻煩降到諸葛亮的頭上,不象歷史上一些功高蓋主的人,忠心為主子服務,最終卻落得被殺的下場,不然在劉備臨終托孤之時有怎么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辛苦經營一世的蜀國交付于諸葛亮一個外人,而又不將其交給關羽張飛這兩個一同出生入死的骨肉兄弟或是他們的后代呢?
當然,幼主幼小無能,好吃喝玩樂這是劉備早已看在眼里的事,他無法信任這樣一位昏庸的幼主才將大壁江山交與諸葛亮也是原因之一,但諸葛亮勤勉一世為劉備打下江山,以及他別具一格的為官之道,讓劉備不忍心也不敢懷疑他的“諸葛先生”有任何不二企圖,在這布滿了重重困難的為官之道上,諸葛亮得以盡情釋放他的才華,而又進退自如,最終功成名就的真正原因正是在此。
不只是在古代,在與朋友之間,在班級之中,在復雜的“辦公室政治“之中,在處理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上,諸葛亮的為官之道也不失為一個解決難題的良策,也許,最吸引各位“諸葛迷”的原因正是在于此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左右】相關文章:
紅巖讀后感1500字左右10-31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500字左右12-22
名著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12-29
羅貫中《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11-24
《三國演義》的1500字讀后感11-13
《三國演義》優秀讀后感1500字08-09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字左右5篇10-22
邊城讀后感150011-11
圍城讀后感150011-10
簡愛讀后感150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