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優秀范文300字
三國演義記是一本家喻戶曉的名著,適合男女老少各年齡層閱讀。下面yjbys小編跟大家分享幾篇三國演義感范文,以供參考!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一
寒假里,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
《三國演義》以東漢末年及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全書中有全局意義的三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都是以弱勝強的典型戰爭,它所揭示的某些軍事斗爭的規律和經驗。還有膾炙人口的故事:桃園三結義、古城會、三顧茅廬、借東風、群英會、空誠計等。主要的典型人物,有奸詐過人的曹操,義重如山的關羽,機智過人的孔明,還有張飛、趙云、周瑜、劉備等英雄人物。
我從這本書中知道了魏、蜀、吳三國的紛爭和興衰過程,其中最主要的有藝術光輝的典型人物。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這些都讓我受益非淺,感動無比。這就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
我喜愛中華文學史,我以后會多讀長篇巨著,了解和學習更多豐富多彩的文化知識。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二
曹操,字孟德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文學家、軍事家。《三國演義》中他有許多特點,人們也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在我眼中,曹操是個不折不扣的一代梟雄。
曹操善用人才。他在白門樓生擒呂布后,得知呂布手下有一名將領名叫張遼,他勇猛過人而且是個仁義君子。于是,免去張遼的死罪,讓他歸降自己。這也直接奠定了張遼以七千人馬大破孫權十萬大軍的基礎。從中我看出曹操知人善用,其實,這也是曹操能統一大半個中國的原因之一。
曹操不緊善用人才,而且善用兵法。曹操在官渡大戰時只有兩萬兵馬,而且兵糧已盡。但袁紹卻有十萬大軍,兵糧也很充足。后來曹操使用兵法火燒烏巢,燒掉了袁紹所有的兵糧。然后整頓軍心,使用計謀,終于,反敗為勝。殲滅了袁軍七萬多人。曹操因為善用兵法,所以使得他經常反敗為勝。
所以,在《三國演義》里,羅貫中把曹操塑造成反面人物是不對的。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三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的一系列故事,書中有上百個人物,數不清的軍事謀略。它生動描寫了劉備、曹操關羽、孫權、張飛、諸葛亮、周瑜、陸遜……劉備和諸葛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說劉備,他受將臣、百姓的愛戴。劉備的能力主要是體現在用人上,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微,進而幸得忠實的徐遮,最后受此二人指點于風雪之中三顧茅廬,成功請到天下奇才諸葛亮。而后又收付多為名將與謀士助他抗都東吳站曹操。他愛民如子,寧失姓命也決不丟棄漢室百姓,一個做草鞋的人能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因為高尚而善良的品質而贏得百姓的擁戴。
諸葛亮是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他熟知天文地理。他借東風、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空城計,這些都是常人想不到的。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王,頭戴倫巾,身披鶴衣,與常人無異,他的所作所為給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四
前段時間,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精彩的小說。我很喜歡它。
《三國演義》是元末民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寫的。講的是東漢至西晉時期魏蜀吳三國的戰爭故事。里面有神勇無比的猛將,足智多謀的謀士,奸計狡詐的.奸臣。其中我最喜歡蜀國丞相諸葛亮,因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個博學多才的智多星。他能利用自然環境及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就體現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故事講的是當蜀、吳兩國合力攻打曹操軍隊的時候,由于諸葛亮聰明博學,用兵如神,使得吳國的周瑜非常嫉妒諸葛亮,于是他把諸葛亮看作是東吳的眼中釘,就要找借口害他。有一天,他對諸葛亮說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弓箭。在當時沒有造箭的條件下,卻要他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如果完不成就要嚴懲諸葛亮。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憑他的智慧和學識,在三天內向曹操“借”了十萬多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一個博學多才、聰明能干的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優秀范文300字】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優秀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05-20
《三國演義》優秀的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05-18
三國演義優秀的讀后感范文(通用11篇)05-18
《三國演義》優秀讀后感1500字08-09
三國演義優秀讀后感2000字01-16
《三國演義》優秀讀后感1000字12-30
三國演義優秀讀后感(通用6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