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匯編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三國演義讀后感1
在讀完三國后,便心生感慨。
1。在國家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結伴結盟結交,難結同好;想當年諸葛亮多次赴吳,建立的孫劉聯盟,在國家利益沖突面前,頃刻間土崩瓦解,刀戈相向。
2。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三足鼎立,到三家歸晉,百余年間,驗證了此言。
3。世間永遠沒有絕對的公平。才華橫溢之人,未必流芳于世。奸詐小人,未必遭報應。竭盡忠智之人,未必功成名就。好逸惡勞之人,未必生活拮據……多少英雄豪杰死于非命,而軟弱無能的劉禪卻被封為安樂公……。
4。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求。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上方谷內火攻司馬懿,司馬懿本必死無疑,但多年未下雨的上方谷,卻下起了傾盆之雨,司馬懿得以解救。諸葛亮七星燈續命,卻被魏延打翻……。。
正所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后感2
一本《三國演義》使我愛不釋手,因為里面塑造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有重情重義的關羽;有奸詐狡猾的曹操;求賢若渴的劉備。
《三國演義》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其中最著名的戰役要數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
官渡之戰主要是由于袁紹不聽別人的好心相勸,才打敗,而在這場戰役中,袁紹的兵力多,占優勢,失敗是因為袁紹不善于用人的結果。就連曹操也說過:“如果袁紹善于用人,我對冀州連正眼都不看!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中,曹操和劉備兵力都是占優勢的,可是最終還敗了。曹操被周瑜火攻破,而劉備也被陸遜火燒連營攻破。相比之下,劉備不如曹操樂觀,曹操在危難中還大笑三次,還說:“北方還是我的!倍鴦浔鴶『缶棺晕矣X得無顏回成都,病死在白帝城。
《三國演義》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雖然他很奸詐狡猾,也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钡脑,可是他善于用人,以往頒發過好幾道《招賢令》引得無數豪杰來投靠他,曹操那里才構成了“猛將如云謀臣似!钡木置。他的五良將之首張遼,以往差點活捉孫權。就連吳國的小孩只要聽見“張遼”這兩個字,都嚇得不敢哭了。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以為自我很厲害,永遠不能驕傲,否則就會讓“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歷史再次重演。
三國演義讀后感3
我早知道《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當我拿到這本名著后,就如饑似渴地讀完了。
這本書講述了從東漢靈帝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直到武帝太康元年西晉統一,期間近百年的歷史故事。展現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發生與被鎮壓的過程,集中描繪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奪取政權,統一中國而展開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
書中描寫的人物眾多且十分生動形象,個個鮮活的人物都打動了我,我挺喜歡張飛的,他高八尺,豹子頭,圓眼睛,滿腮鋼須,他的聲音亮如洪鐘,威勢如奔馬,書中描寫張飛曾在戰場上大吼一聲,震倒敵方一員武將,可見張飛的勇猛。
除了武將張飛外,我也喜歡關羽。他九尺高,丹鳳眼,兩條臥蠶眉,胸前長須飄飄,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張紅臉,就想紅棗一樣。據說關羽開始的時候并不是紅臉,有一次他受了箭傷,華佗為動手術為他刮骨療毒,他一邊下棋,一邊療傷,直至最后手術全部做完,由于古代麻醉技術不好,關羽忍痛繃臉時間太長,從此就變成了紅臉。
小說里,我最喜歡的還是諸葛亮,又叫孔明,人稱臥龍先生,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飄飄然,猶如神仙下凡般。他足智多謀,是智慧的化身。
這本書不僅人物描寫得好,故事情節也設計得很好。我最喜歡描寫赤壁之戰的章節了。赤壁之戰分三個環節寫的:“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火殺赤壁”。周瑜火燒赤壁,張飛和關羽圍追堵截,曹操擁兵幾十萬最后只剩三百,足見當時戰爭的慘烈。
我喜歡這本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4
賢哉徐母,流芳千古。一個老太太有如此高的評論,真了不得;臥龍岡上劉備三次訪賢,說明這諸葛孔明也真是了不得。
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徐庶的媽媽真的太剛烈了,寧死不讓自己成為奸臣,而且對兒子要求嚴格,要求他有作為,要輔佐明主。當兒子徐庶被人騙時,她勃然大怒,她罵的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視,說明徐庶怕媽媽,徐母的話都是對的。徐庶“降曹”之后,徐母引以為羞辱,自盡了,啊,她是一個多么仁義的人啊!竟死了,說明了徐母的剛烈。賢哉徐母,流芳千古!
再說劉備去臥龍岡去找諸葛孔明,曾見到六個人,以為是諸葛孔明,劉備都認為是諸葛孔明,可都不是,劉備懷疑一定有根據呀,他們一定也十分有才華孔明一定更有才華,這六個人給孔明當“托”,來反襯孔明的才華,來證明臥龍的才華。劉備這兩次來都沒見到孔明他本人,而他的親人朋友倒見了不少,在這種環境下,在這眾人影響下,諸葛孔明一定吸收他人之長處,最厲害,這一點深深吸引著劉備,才讓他三番五次的來諸葛亮出山相輔,與他共商大業,共成大事。
也許是劉備一而在,再而三的踏雪訪賢士,打動孔明,但愿他下次在家。
三國演義讀后感5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三國演義》。這一大氣磅礴的巨作,塑造了近200人物的形象:狡黠奸詐的曹操,義薄云天的關羽,仁厚愛民的劉備……都說“讀書滋味長”,經過反復品味這些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我還是最欣賞最敬佩臥龍先生——諸葛亮。
我崇拜諸葛亮之才。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華,神鬼莫測之機,未出茅廬便已知天下三分,他一燒博望坡,二燒新野,三燒赤壁,三把大火燒出了三分天下,奠定了三足而立的政治格局,周瑜,陸遜曹操眾梟皆在手下敗北,其他齊名的鳳雛先生龐統也略遜一籌,單從智謀才干而論,諸葛亮足以稱“三國第一人”。
我嘆息諸葛亮之識。早在與劉備隆中對時,諸葛亮就以長遠的戰略目光規劃了未來數十年的戰略格局,而未來形勢的發展則足以證明諸葛亮見識的深淵,可惜的是諸葛亮的遠見卓識,并沒有被完全貫徹實施,這為日后諸葛亮的蜀漢政局的悲慘埋下了禍根。
我憐諸葛亮之遇。諸葛亮有不世之才,超群之識,卻活活累死在五丈原。遭遇之悲慘,世所罕見。諸葛亮的出山是奉命于危難之間,受任于敗軍之際,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為劉備打下了半壁江山。然而,因為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的自大、莽撞和愚蠢,不僅送了自己的命,還是諸葛亮半生心血付諸東流,他居安平定五路大軍,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一個瘦弱的身軀撐起了一個王朝,這是何等的偉大。
敬佩,敬佩,敬佩這一可憐的英雄。
三國演義讀后感6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一樣的時期讀它,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好處的鴻篇巨作。對里面的人物也有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伤膊⒎巧裣桑缢岏R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我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我不犯錯誤,不就應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就應因為自我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就應為自我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必須存在著需要充實改善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我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就應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后果將不堪設想。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一樣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7
《三國演義》是我三年級看過的一本書,里面講述了一個三國之戰。
三國也就是蜀國、魏國、吳國三個國家的興盛衰弱、在小朋友的眼里就是:“他們三個壞寶寶在那兒打來打去,太不乖了!”(呵呵想到別的地方去了)我認為三國三雄其實惺惺相惜,,可因為三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人要安定世界稱霸做王,因此三國必有戰爭,這也是三國的主體。
三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諸葛亮和關羽。一文一武,是我的……就算是我的偶像吧。其實我認為三國沒有一人是男一號(or女一號),只是一個講述了三國志的通俗版,一個三國之爭,可我認為男一號還是me的偶像:諸葛亮。
諸葛亮是一個神機妙算,遇危險鎮定自若,就像在《越光寶盒》里的諸葛亮一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靈活運用天時地利人和的人才,全方面發展的人才,能創出三十六計了不起,因此他就是我的偶像。
其實、三國里諸葛亮的一些計策生活中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實施了。如偷梁換柱等。三國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空孔明的沉著應對、換位思考,知天時曉地利,懂人和,趙子龍的膽識過人,關羽的大義凌然,張飛的性格直爽,曹操的有勇有謀……這片古典名著把一位位義氣大于一切的英雄豪杰刻畫的栩栩如生,十分好看,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讀后感8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好多人都百讀不厭。我也是其中之一。
今日我讀了其中的一個故事,名字叫《關羽溫酒斬華雄》。故事的大概意思是: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十八路諸侯共討逆賊董卓。董卓手下大將華雄,力斬各路諸侯多員大將,致使盟主袁紹派將迎敵時,卻無人敢應。這時,關羽站了出來,要求迎敵。但因為僅僅是一名馬弓手,遭到袁紹的拒絕,關羽立下軍令狀前去迎敵。臨行前,曹操敬他一杯酒,他說:“暫且斟下,某去便來!苯Y果,在杯中的酒還沒有涼的時候,關羽已經提著華雄的人頭擲于地上。所以,給后人留下了“溫酒斬華雄”的千古奇談。
這篇文章,關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英勇善戰,武功高強。可是,地位很低。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不能夠以地位、相貌來衡量一個人的本事和價值。文中的關羽就是因為地位低微,不被人重視,可是,卻憑著自我的膽識與武功證明了自我,讓后人永遠記住了他。再有,我們所熟知的孔子,他有一個學生叫子羽,因長相不好,孔子嫌棄他?墒撬赜写笾,桃李滿天下。孔子明白后,后悔不已,說:“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在我們周圍,也不乏這樣的人和事。諸如《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的扮演者王寶強,此刻是十分有名的影視演員,可是,最初他僅僅是一名群眾演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憑著自我的執著,一步步努力,最終實現了自我的人生夢想。
經過這些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必須不能用地位和相貌去對待人,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優點,我們應當一視同仁,尊重每一個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這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三國演義》開篇詞。這本書講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成立到魏國統一天下的經過。
《三國演義》里面,人物特點鮮明,有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有愛民如子的劉備、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還有投漢不投曹、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人物被作者寫得栩栩如生。
看著《三國演義》我不禁想起了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中華民族出現了許多人,如黃繼光,他為了祖國,接下了打下山坡的任務。雖然被子彈穿透身軀,但他還是堅強地站了起來。拿起手上特制的手榴彈,奔上了山坡,和敵人同歸于盡。書中的開始,朝庭大亂,然而曹操、袁紹、王允等人為董卓的放肆行為心懷氣憤,為打死董卓立下了漢馬功勞。
從另一個角度想,《三國演義》和抗日戰爭還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城鎮甚至是國家帶來的危害、損失。在這本書和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少人是被刀,槍給殺死。而又有多少人能活下來呢?這沒有人能知道。但是這個傷害是巨大的,無限的……甚至是毀滅性的。
讓我們遠離那些戰爭,放下自己手中的武器,不要英雄在戰爭中出現,白白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
三國演義讀后感10
三國演義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從中收獲到了很多關于創業和軍事方面的知識。
第一回桃園三結義
這個故事被人們民代傳頌,因為他們(劉備、關羽、張飛)之間互幫互助、精誠團結的深厚情誼,讓我懂得了朋友的珍貴和溫馨。雪中送炭的朋友,逆境中為我們送來溫暖和力量;有直言不諱的朋友,激勵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交朋友不是讓我們用眼光挑選完美的人,而是讓我們用心去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人。
注解:1.常侍:中常侍或散騎常侍的簡稱。
2.皇甫嵩:字義真,東漢末期名將,官至太尉,封槐里侯。
3.張角: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早期道教的一支太平道上的創始人。
第二回張飛盛怒打督郵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何進輕率地決定召董卓進京,不但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也使董卓這個野心家有機會獨攬大權,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大的災難。而呂布看到眼前的利益,雖然一時得意,但最終只能走向失敗。只有把目光放遠,不因為一時的得失而悲喜,才能高瞻遠矚,享受成功的快樂。
三國演義讀后感11
三國演義中的東吳,真可謂是英杰輩出,“年少萬兜鏊,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毙翖壖惭笱鬄⒁黄赌相l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道出了東吳少主孫權的氣魄。正是英雄出少年。本該期待著這位年輕的賢君能有一番傲人的作為,留下千古絕唱時,羅貫中卻筆鋒一轉,寫了孫權晚年的粗暴與嗜殺。賢君變身為暴君,英主變身為昏君,善始卻不能善終,這怎能不使人警戒呢。“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要想有個完美的句號,有個理想的終結需要一顆冷靜克制的心,需要持之以恒的行。
曹魏,一直是實力強勁,一個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國,為首的是一位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之稱的曹操曹孟德!吧讲辉诟,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的詩文字里行間透露著一股帝王之氣,遼闊之姿。曹操有一個特點,他愛笑。他笑對友人,笑對敵人,笑對磨難,笑對天下。赤壁之戰,他敗走華容道,性命堪憂之際,他卻還“撫掌大笑”。這是坦然,也是胸懷。面對困難,如果能像曹操般對其一笑而過,勇于直面它,挑戰它,這樣我們定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強!
戰火紛亂,智謀層出,群雄并起,這是三國演義,看大江東去,品千古風流人物。《三國演義》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必不可少的歷史佳作。
三國演義讀后感12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大人物——諸葛亮。他為劉備出謀劃策,后來,劉備與周瑜合作,共同對付曹操。其中有一篇《草船借箭》更是顯示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10天趕制10萬枝箭,并說不要推卻。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十萬支箭,并立下了軍令狀,周瑜告訴魯肅說,他要故意遲延造箭,好定諸葛亮的罪。諸葛亮請魯肅幫忙,借二十條船,每條船要有30名軍士,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兩旁,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魯肅答應了.前兩天諸葛亮都沒有動靜,到了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上江上取箭,這時江上霧大,天還沒亮,這時諸葛亮把船靠近曹軍水寨,然后擂鼓吶喊,曹操看不見虛實,不敢輕易出動,只好射箭,就這樣,不一會兒諸葛亮就得了十萬支箭,曹操知道上了當想追也來不及了。
魯肅把借箭的過程告訴周瑜,周瑜自嘆不如諸葛亮。
起初我也擔心諸葛亮三日之內造不出箭,但后來看到他的妙計之后才恍然大悟。他之所以推辭了十天的期限,而說只需三天,是因為他算到了第三天江上必定會大霧漫天;算到了魯肅是個老實人,會幫助他;算到了曹操在霧中不會派兵來攻,會射箭。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而且還是上知天文,其實諸葛亮能有這么神通,跟他的勤奮學習脫不了干系,所以,只要我們努力學習,便也可以像諸葛亮一樣聰明。
三國演義讀后感1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我就會對“英雄”一詞產生困惑,《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便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然而,群雄逐鹿于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得的人才,怪不得劉備要“三顧茅廬”;馃乱、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一不體現出這一點。而我認為孔明應該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如書中所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一種愚忠。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盡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能者居上,為何偏偏姓劉的就能當皇帝?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得敵我力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得他做任何事都變得名正言順;當然嘍,他又太多疑了,以至于剛愎自用。但是,我覺得功還是大于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是英雄。
再看看其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很講義氣,但太驕傲;張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呂布,見利忘義之徒也……
所以,縱觀各路人物,我認為,三國英雄,曹操一人而已。
三國演義讀后感14
《三國演義》已讀了大半,今天我就來說說我感受到的《三國》。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諸葛亮。他有勇有謀,飽讀詩書,潔身自愛。他隱于山間,就是為了求一名有識之士。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后,他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第一次用兵時,關羽、張飛二人并不相信他,但他卻用自己絕妙的計謀大破魏兵。蜀國的每一場戰爭,只要采取了他的計謀,必勝。雖說小說中將他美化了,夸大了一些他的作為,但在我心中,他就是戰神,是神靈一般的存在。
通過讀《三國演義》,我也學到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拿魏主——曹操來說,他有許多優點,尤其是他治國、權謀的管理之法。在他的管理方式中,我認同許多,如:他賞罰分明,部下如若有功,他必有重賞;部下如若犯錯,他也一定狠罰。從不因人而異,不徇私。但,他以自我為中心,有時不顧大局,看人時會戴“有色”眼鏡,這點是我所不認同和不喜歡的。就像他所說的那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彼犝f自己的父親被陶謙所殺,他不管不顧,還不弄清事情的真相就要殺了陶謙。這和劉備為報弟仇就是攻打東吳時的情景很像。他們沒有謀劃全局,只是魯莽行事,所以這兩次出兵,皆以大敗而歸。
“天下大事,分久必全,合久必分。”合起《三國演義》的書籍,三國戰場的事事卻歷歷在目。讀《三國》的收獲一定不止于此,讓我們一起繼續認真讀下去吧。(程俊竹)
三國演義讀后感15
讀完《三國演義》之后,我受益匪淺。我很欣賞書里的很多人物,而關羽就是我最欣賞的那個。
關羽:姓關,名羽,字壽長,后改云長,是河東解良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因為殺了當地的惡霸,逃亡在外五六年了已經。武器為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
我欣賞關羽是因為他那前后極度反差的性格,前期時關羽比較低調、穩重。后期就變得狂妄、自大。這種性格上的巨大變化,真的讓人匪夷所思。
關羽被讀者們稱為“義絕”,我覺得是很恰當的。不說關羽他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便是他的坐騎,赤兔馬在他被擒后就絕食而死,就更能說明關羽的“義”了。因為,一匹馬尚且對主人如此忠心有義,更別說它的主人了。美中不足的是,關羽后期太過于自大,不然就不會有敗走麥城的結局了。也就是因為關羽太過于自大,而讓劉備和張飛也都相繼過世了。
在《三國演義》里有很多描寫關羽的情節,如,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有名的情節。像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水淹七軍這一類的,都是寫關羽他的武力高強這一特點。而像刮骨療毒這一類的,則是寫關羽他不懼怕死亡這一特點,像寫他不懼怕死亡這一特點的情節還有很多。如,在他被東吳擒住之后,孫權勸他投靠于東吳,而他卻大罵道:“我與皇叔桃園結義,立是輔佐漢室,怎能與你們這些反賊為伍?今日誤中你們的奸計,但求一死,不必多言!睂O權和眾官商議后,決定將他斬首。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關羽是一個重友情,武力高強的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匯編15篇)】相關文章:
名著《三國演義》讀后感(匯編15篇)11-10
名著《三國演義》讀后感匯編15篇11-05
讀后感《三國演義》09-22
“三國演義”讀后感08-15
三國演義讀后感05-25
《三國演義》初中生讀后感(匯編7篇)11-18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作文匯編九篇04-03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作文匯編六篇04-02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作文匯編八篇03-31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作文匯編9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