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15篇[推薦]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三國演義》有感1
終于,我讀完了《三國演義》。當我合上書頁時,心中打了個大大的問號,一個慣常出現(xiàn)的問題浮出腦海:《三國演義》里,誰是好人?
誰是好人?爸爸常說曹操是個大詩人,他雅好詩文,推動了建安文學的勃興,并且熟識兵法,精通戰(zhàn)術,與袁紹的“官渡之戰(zhàn)”更令其在軍事史上熠熠生輝,符合我們對精英的定義,是個大好人。但我認為他不是好人。曹操逃亡時,借住在好友呂伯奢家中。因為聽到了霍霍的磨刀聲,便認為呂伯奢要殺他領賞,于是曹操滅了呂伯奢全家。事后才發(fā)現(xiàn)呂伯奢一家是要殺豬來招待他,他不但不內(nèi)疚,還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你們說,一個濫殺無辜,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能算好人嗎?
誰是好人?媽媽說劉備忠厚,待下屬如兄弟,符合我們對領導的期望,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真的如媽媽所說的那樣嗎?在長坂坡之戰(zhàn)中,趙云拼死從敵軍中救出阿斗,當趙云把阿斗交給劉備時,劉備把阿斗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說:“為你這小子,差點害了我一員大將!”在白帝城時,他在臨死之前托孤給諸葛亮,并對諸葛亮說:“如果他無法勝任,你可以取而代之!边@些言語是發(fā)自其內(nèi)心嗎?我想,只是他做足了“好領導”的文章,讓這些人為他賣命,為他的子孫賣命,為他的'江山永續(xù)賣命,使“劉”姓成為天下最尊貴的姓氏。所以,我認為劉備也不是好人。
誰是好人?叔叔說,“生子當生孫仲謀”。孫權是個厲害的軍事家,吳國在他的統(tǒng)治下蒸蒸日上,他是個好人。我卻不這樣認為。孫權在晚年準備立嗣的時候,建立大功的陸遜與孫權的意見不同,陸遜認為要立大兒子為太子,而孫權卻要廢大兒子立魯王為太子,兩人為之爭吵了起來。于是孫權逼死了陸遜。陸遜為吳國立下不世之功,孫權卻因為立嗣之爭把陸遜逼死,可見孫權也不是好人!皾L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首歌雖然唱得響亮,但是在群星閃爍的三國歷史天空中,還真沒有幾個是百分百的好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2
我用了近一個星期讀了《三國演義》一書,真是受益匪淺啊!《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边@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shù)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個性鮮明,栩栩如生。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幾個英雄人物。先說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度龂萘x》表現(xiàn)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tǒng)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吧黹L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書中聊聊幾筆就把英雄的非凡氣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干家,曾經(jīng)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因為它經(jīng)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度龂萘x》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個方面,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對于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語言表現(xiàn)其復雜的性格。故事也同樣展現(xiàn)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戰(zhàn)最為出色。使讀者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為名著!值得一讀!
讀《三國演義》有感3
寒假期間,我讀了四個名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諸葛亮和關羽。然后往下看!
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這兩個詞,我會用“智慧”和“勇氣”這兩個詞來形容。你問我為什么用這兩個詞來形容,我舉兩個例子,你就知道了。換句話說,孔明進入?yún)擒姾,周瑜怕孔明是臥底,想考驗一下,如果不成功,就處死他。于是他找借口讓孔明在十天內(nèi)交十萬箭,否則就處死了?酌飨肓讼,說:“可以,但請魯肅借我20艘船,30名士兵,用布蒙好,兩邊各扎1000把草把,我三天就可以交箭了。“真的?”周瑜問!败娭袥]有戲言?酌骰卮鹫f!叭绻旄恫黄,孔明愿意受罰。第一天沒有動靜,第二天也沒有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分,孔明叫魯肅去取箭。來到河上,孔明把船開到曹營,曹操見敵,叫弓箭手放箭。過了一會兒,孔明開船回去,把草把上的'箭拿了下來,數(shù)了數(shù),有十萬多個,周遇到這也沒難住孔明,便放心了。
換句話說,關羽暫時降職曹操后,接到劉備的消息,于是趕去見他的兄弟。在路上,關羽被曹操派來的將軍攔住了。他不僅沒有退縮,而且毫不猶豫地勇往直前,一個接一個地殺死了幾位將軍。當他終于找到劉備時,他已經(jīng)突破了五個關卡,殺死了六位將軍。
多虧了他的智慧,諸葛亮在三天內(nèi)“造”了10萬支箭。而關羽通過五關斬六將,不退縮,都靠他的勇氣和忠誠。因此,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更多。
讀《三國演義》有感4
讀了《三國演義》,它讓我獲益匪淺,《三國演義》是說東漢末年,由于漢獻帝無能,使吳、蜀、魏三國鼎立,其中我最欽佩趙云和張飛,最瞧不起袁紹。趙云長坂坡單騎救主,連戰(zhàn)幾十員曹將,救出糜竺等將。他武藝高強,在千軍萬馬中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張飛一喊,聲如巨雷,曹軍嚇得個個兩腿發(fā)軟,又一喊,嚇得曹操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又大喝一聲,竟把曹將夏侯杰嚇得膽肝破碎,一頭栽到在馬下。而袁紹卻沒有一點主見,在官渡之戰(zhàn)中,竟然會聽郭圖的建議,去偷襲曹操的大本營,結果大敗而歸。從此一病不起。
在《三國演義》中,使我領悟到戰(zhàn)士并非要在戰(zhàn)場上廝殺,要以德服人。劉備的仁慈厚道、曹操的胸懷大志、關羽的智勇雙全、趙云的重情重義、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這些都需要我們?nèi)W習。我現(xiàn)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
讀了《三國演義》有感這次暑假,我拜讀了明朝大作家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這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爸爸媽媽一直推薦我看,這次總算有機會了。
《三國演義》不僅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中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顛峰。在所有同類作品中,無論是影響力之大還是流傳面之廣,《三國演義》都占據(jù)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故事起于東漢末年的黃斤起義,終于三國歸晉。描繪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再現(xiàn)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一個個精彩瞬間。
在《三國演義》中,我認識了關羽,關羽身高九尺(古代單位),胸前長須飄飄,臉色像紅棗一樣。關羽很講義氣,使一把青龍斬月刀。我不光認識了關羽,還認識了諸葛亮。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他神機妙算,被人稱為臥龍先生。古時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最著名的故事是七擒孟獲。有人說,他比西周初年的姜子牙和漢初的張良還要厲害。讀了《三國演義》,我知道了做人要正直,要有勇有謀。要像劉備那樣仁慈,像關羽那樣勇敢。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好讀書,讀好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5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從智和勇來 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例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shù)。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管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國獻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zhàn)。呂布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過分。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后人嘆為觀止,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jù)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經(jīng)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于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tǒng)水兵。不過他太過于嫉妒,死在中年時。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系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讀《三國演義》有感6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相爭,勇者勝!度龂萘x》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
諸葛亮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雖然最終他未能成功地興復漢業(yè)。但他,仍給我很好地上了一堂課。
這堂課,他告訴了我,敢于冒險才有機會。
草船借箭——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充分的說明了這個道理。當時,諸葛亮被周瑜所逼迫,讓他在不可能的情況下造出十萬枝箭來。于是諸葛亮就算出一個大霧之天,與魯肅一起完成了去曹營“草船借箭”的神奇之舉,痛痛快快地向周瑜交了差。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個敢于冒險的諸葛亮,而不是一個謹慎的諸葛亮。其實諸葛亮自保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他卻選擇了冒險。他能夠算出哪天早晨江上有霧,他能夠判斷出曹兵不敢出來迎擊,他能夠想到曹兵一定放箭,但是他能夠肯定曹兵不會放“火箭”嗎?一切都是未知。要知道此時如果諸葛亮的“東風”沒借過來,大江之上刮的還是西北風,只要曹操靈機一動:“放火箭!”后果會怎么樣?
他一定想過,可他還是選擇了去冒險。因為他明白,不冒險,自己連機會都沒有了。
法國的居友曾經(jīng)說過:“卓越的人,便是在思想上或在行為上最能追求,最能冒險的人!爆F(xiàn)在想想,也確實。有些人一生碌碌無聞,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zhàn)。他們畏懼困難和失敗。但這又算得了什么?我們只要不斷的去嘗試,去拼搏,去奮斗,將來一定能擁抱令人羨慕的成功。
有一顆種子,它這樣想:如果我往上長,一定會碰到堅硬的石頭;如果我往下扎根,可能會傷著自己脆弱的神經(jīng);如果我長出幼芽,一定會被蝸牛吃掉;如果我開花結果,一定會被小孩連根拔起。所以,還是躺在這里最舒服,最安全。終于有一天,一只覓食的公雞將它啄進了肚子里?磥,越是不敢冒險,越想安于現(xiàn)狀,越不能安于現(xiàn)狀。因為在你身邊,有各種偶然的'因素充滿風險。相反,如果另一顆種子這樣想:我要努力地往上長,要走過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那結果會怎么?我想,一定會是收獲很多顆成熟的種子。
但是,冒險也要把握一定的度,如果一味地過度冒險,那只會敗,而不會勝。大家知道金融危機為什么會有嗎?就是因為有很多金融業(yè)過度冒險,“孕育”了這場災難?梢姡半U也要把握分寸,不能太過火了。不然,不僅會毀了自己,也會毀了別人。
我們一定要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zhàn)。在短暫的人生中,困難、失敗算得了什么嗎?未來的社會,到處充滿競爭,我們一定要放手去拼,去搏!但在冒險的同時,不要忘了那條“極限線”。
我要努力,努力地向諸葛亮學習。敢于冒險,制造機會,擁抱成功。
讀《三國演義》有感7
今年暑假我又重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讀罷,似乎有了更多別樣的體會。
和很多讀者一樣,我驚嘆于劉備的仁義、曹操的奸詐、孫權的識人、關羽的忠義、孔明的聰慧、司馬仲達的.隱忍老辣......
感嘆之余,我常常思考,劉備為何就失了江山。畢竟他身為亂世中的皇室后裔,天賜他飽受封建時期具有忠君思想的臣民的擁戴,具有天時之利;劉備坐擁西川“天府之地”,成為一方諸侯,可謂占據(jù)地利;劉備的桃園三結義,得了關張兩位蓋世雄將,三顧茅廬請的臥龍奇才作為軍師,此后更有鳳雛龐統(tǒng)龐士元、常山趙子龍、天威將軍馬超......真可謂人才濟濟,再加上天下百姓折服于劉備的仁義,此番可見,劉備占盡了人和之利。然,天下終究還是歸了司馬懿。
感嘆之余,不禁有幾分哀婉。究其根源,我深覺“不善納諫”斷了劉氏江山。
話從關羽說起,自從關羽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擒于禁、捉龐德......之后,威震華夏,驕狂之氣旺盛,小覷天下,更何況東吳的書生陸遜,自然更不放在眼里。如此這般,不顧軍事孔明布防安排,不顧兄長劉備軍令,調(diào)集咽喉要地荊州幾乎全部精銳惡功樊城,致使陸遜偷襲得手,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再說張飛,身為三軍將帥,酗酒成性、脾氣暴躁、不聽勸言,每醉酒常毒打士卒,關羽死后,張飛更是變本加厲,落得個被部下砍掉首級。
劉備素來為軍事之命為尊,對孔明百般信賴?墒钱旉P張兩兄弟相繼死去,巨大的仇恨讓劉皇叔失去了理性的判斷,再聽不進孔明的勸阻、眾臣的諫言,越過軍師傾舉國之兵伐吳報仇。冒然用兵、不守兵法、獨斷專行,讓陸遜一把火燒掉了七百里連營,燒掉了劉氏苦心經(jīng)營的軍事資本,只燒得個白帝城無奈托孤。
諸葛亮不聽勸,臨終的劉備再三告誡諸葛亮,馬謖之人言過其實,不能重用。而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就讓此人扼守要道街亭,直接導致第一次北伐失利。
此幾番折騰,亡了主帥、折了大將、賠了軍師、損了軍隊,斷送江山也就不足為奇了。感傷之余,我深覺成大事者聽諫納諫的重要,沖動專行的可怖。以后,我將以“兼聽則明”作為我做事情的“座右銘”。
讀《三國演義》有感8
讀了《三國演義》司馬懿智戰(zhàn)九浮橋,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這一回后,我知道了九浮橋一戰(zhàn)中,諸葛亮與司馬懿斗智斗勇,可謂難解勝負,平分秋色。諸葛亮使了一條妙計,被司馬懿破解了。正當司馬懿想乘勝追擊時,卻發(fā)現(xiàn)蜀兵一路上留下的灶數(shù)越來越多。司馬懿怕諸葛亮添兵,于是就退兵了。事后才知道那其實是效仿虞詡的計策。
九浮橋一戰(zhàn)后,諸葛亮因為太勞累導致舊疾復發(fā),他感到自己時日不多了,強撐病體給劉禪寫了遺囑,囑咐他要以統(tǒng)一天下為重,約束自己,愛護百姓。在不久便逝世了。可惜了諸葛亮一代英才,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讀完以后,我很悲傷,因為蜀國失去了一位治國的'英才。諸葛亮一死,注定了蜀國以后會走下坡路,直到滅亡。
讀《三國演義》有感9
讀了《三國演義》有感《三國演義》可以說是人性的五味湯,里面包含了各種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正直、驕傲、詭異等等;也包含了人的善與惡。比如說吧,關羽就是那正義的化身,他勇猛且充滿機智,對任何惡事都進行斗爭,也是三國時期最令曹操畏懼的人之一。還有那曹操,他那奸雄的智慧使他成為了一國霸主。
電視劇從漢末講到三國末年,魏、蜀、吳三個國家的興起和滅亡。在其中,忠臣義士的殉國,人生的不如意,生與死的交織深深打動了讀者。第一顆“將星”的燦爛與衰敗,都給這碗湯中撒下了不同的味道。有些苦,有些甜。而我最喜歡的人物,則是那千古盛名的“諸葛亮”。
我喜歡這人物的原因并不是他有著天才的智慧,而是他有著泰山般的堅強毅力。“阿斗”,這人物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是蜀國的后主,卻昏庸無道,貪圖享樂,可以說是一個爛泥敷不上墻的人。
如果大家是“諸葛亮”,會不會為劉備托付的這個孤兒竭盡全力呢?我想,這誰也不愿意。誰愿意把爛泥敷上墻呢?這只不過是白費心機。
而“諸葛亮”呢?他卻不像我們那樣,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意。盡管爛泥敷不上墻,死水成不了活水,他還是用他的生命緊抓著那似乎不存在的希望。在他第一次進攻魏國,勝利遙遙在望時,后主聽信謠言,對“諸葛亮”的`忠誠產(chǎn)生了懷疑,將他召了回來,結果使大好時機白白喪失了。盡管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棄,沒有責怪任何人,用自己的生命對抗魏國。
人算不如天算,到最后,他還是以身殉國了。有些人可能會問:“諸葛亮也太愚蠢了,明知蜀國命不久長,卻還進行無畏的反抗,這不是自找苦吃嗎?”但我認為卻不是。他可能明白這一點,但他卻一定不會放棄。因為他至少做到“問心無愧”:他不斷地進行反抗,盡力地反抗,可能不會成功,但是,他盡力了。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相似的情況。一群同學在操場上打籃球,其中有一個是初學者。他望著球架認真地投。但天公不做美,那籃球架偏偏跟他做對,怎么也不讓他進。
旁邊的同學看到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但他呢,面對著這些“笑聲”,只是抱以會心的微笑。為什么他能以這種心態(tài)看事物呢?那是因為:貴在盡力,而不在于勝負。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句話正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此時此刻,我心中頓時熱血澎湃,眼前展現(xiàn)的是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而我尤其被書中關羽的故事而感動。
關羽兵敗,退走麥城。途中被東吳兵所擒。吳王以高官收買關羽,卻因關羽內(nèi)心頑強不屈,直到臨死,他也神態(tài)從容,英勇赴死。他那堅強不屈的精神讓我無比感動。
讀完這一章節(jié),我體會到了關羽的堅定。他的意志堅不可催,他沒有低頭折節(jié),沒有逆來順受。他的心是堅定的,是高尚的,是美好的,他就像那些革命烈士一樣,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把國家放在首位,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品質。≌撬遣煌督档木,喚醒了我的勇氣。有人曾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死得卻比羽毛還輕!蔽艺J為關羽就死得比泰山還重!
在中國革命史上也有許多與關羽一樣堅強不屈的人。如"劉胡蘭,她被敵人抓住,她寧可葬身火海,也不愿意暴露了重要的消息。對她來說,敵人的刺刀不算什么,堅定自己的意志才是第一!
有人說:”現(xiàn)在我們太小,不能像這些戰(zhàn)士一樣,但是卻在我們的身邊,也能做到堅定不移:比如說解難提,許多人想了一會兒就打推堂鼓,但是如果堅持就能破解出,這就是堅定啊!”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人生的路上,面對困難,我們也可以像關羽一樣,堅強不屈,不在困難面前低頭,退縮!
關羽的精神與他的尊嚴,使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500字篇“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聽著這句歌詞,你們一定都很耳熟,沒錯,這是林俊杰唱的《曹操》中的一段歌詞,許多人都知道!度龂萘x》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
這本書描繪了龍吟虎嘯的三國傳奇,英雄們的滿腔熱血,群雄紛爭的三國時代,北魏,東吳,西蜀三國之間的稱帝之戰(zhàn),乃是中國古典文學著作。
由關羽,張飛,馬超,趙云,黃忠組成的“五虎上將”你們一定都知道,他們武藝高強,令敵人聞風喪膽,是蜀國的五員大將,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許多英勇事跡,如“關云長水淹七軍”,“葭萌關挑燈夜戰(zhàn)”,“趙云血戰(zhàn)長坂坡”,“黃忠智取定軍山”。其中,關羽是五虎將之首,武功最高,力大無比,手舞八十二斤(相當于現(xiàn)在的四十一斤)的青龍偃月刀,是蜀國的咽喉之地——荊州的守城將軍,但最后敗走麥城,被孫權殺害。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若奔馬,手持丈八點鋼矛,武藝高強,粗中有細,與馬超勢均力敵,并列五虎將第二,在長板橋上,威震住了幾千萬曹軍,但因性子急,虐待部將,結果死于部將之手。
趙云,字子龍,出生于常山,號稱“常山趙子龍”,武藝高強,善用槍法,能文能武,勇救劉禪,血戰(zhàn)長坂坡,大敗曹軍,最后善終。
如果你對《三國演義》很熟悉,那就去看易中天寫的《品三國》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最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三國演義》,其中有一節(jié)兄弟相殘的故事,它深深地觸動了我……
故事講述了群雄割據(jù)時期呂布被曹操和劉備聯(lián)手消滅后,曹操的兵力開始強大,野心勃勃的他想在亂世中大展宏圖、統(tǒng)一北方以成就霸業(yè)。按說他的'對手袁紹根基比他深厚,為何瞬間土崩瓦解呢?原來官渡之戰(zhàn)后,袁紹臨死前,寫下遺書,命次子袁尚繼位,利欲熏心,長子袁譚氣得兩眼冒火,但怕袁尚起疑,只好出兵佯攻曹操,卻被曹操大將徐晃打得落花流水。迫不得已他寫信向袁尚求救,袁尚卻怕袁譚日后會和自己爭奪權位,決定不出兵相救。這就導致兄弟相殘乃至為曹操所敗,家業(yè)全毀以致讓后人唾罵的悲劇。
想想自己,我不由心底發(fā)涼,我和弟弟平日相處得很好,但有一次我們竟起了爭執(zhí),那天我整晚都和他在斗氣,我想玩電腦游戲時,他卻故意把游戲碟藏起來;他怕黑,睡覺時要開燈,我卻故意把燈關掉,結果吵得不可開交,各自傷心,從此家了一直沒有歡笑,沒有溝通,彼此形同路人,冷戰(zhàn)持續(xù)著……現(xiàn)在我冷靜思考,這是多么不值得!有了溫暖的巢,鳥兒就有了幸福的避風港,有了親人,挫折時就有了無窮的力量,痛苦時就有分擔的輕松。“血濃于水,手足情深!毙值芙忝眉热磺橥肿悖驮撏膮f(xié)力,友好相處,所以做兄姐的,就應該以友愛的態(tài)度對待弟妹;弟妹也應該以恭敬的態(tài)度對待兄姐,這樣大家和睦相處,家才有溫暖和快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是曹植被哥哥曹丕逼害下作七步詩中的一句,意思是說大家都是同一條根生出來的,你為甚么要急于把我逼死呢!兄弟姐妹理應關系密切、和睦相處、互相謙讓、其樂融融。于是我和弟弟和好如初,家里重新開始了歡聲笑語。
因此我想:骨肉兄妹、同學朋友間用友愛撐起一方晴空,生活就會多一份開心和歡樂,少一份尷尬和痛苦。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它讓我了解了古代英雄的雄才偉略,更讓我在從中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主要內(nèi)容講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tǒng)治集團之間互相斗爭的一系列故事!度龂萘x》里約有20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孔明、陰險狡詐的曹操、義氣深重的關羽,仁義愛民的劉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要數(shù)關羽了。
關羽身長九尺,鬢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關羽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最講義氣的人。他對劉備講義氣,他降汗不降曹、屯土山約三事、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關羽他對敵人也很講義氣,華容道義釋曹操、義釋黃漢升等等……,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關羽是十分講義氣。但關羽狂妄自信,十分大意,有一句諺語就是: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當時關羽既是劉備的二弟,五虎大將之一,坐據(jù)荊州,手握重兵,所以他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自以為可以牢守荊州,可他卻不知道群英聚會,人才輩出,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為結局。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tài),各有所長,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正確看待和認識最為重要。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更要古為今用,從中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好祖國的棟梁之才。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都不陌生吧。沒錯,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愛看的書之一。
說起《三國演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許多人物或事情:“胸懷大志的劉皇叔;鞠躬盡瘁的孔明;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的關羽;藝高勇猛,正氣凜然的張飛……這一些人物讓我佩服不已,還有那“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出神入化,好像變成了電影,在我的腦海里回放!
諸葛亮——他便是我最佩服的人。他未出茅廬就先知“魏蜀吳分天下”,“博望坡”設計燒曹營;“新野”留空再敗曹營;有以“三寸不爛之舌”舌戰(zhàn)群儒,使東吳百官無言以對……
孔明雖然一生短暫,但他的精神已經(jīng)牢刻在我的心頭。
再一次上學途中,我屋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塊香蕉皮,正當要離開時,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幅可怕的畫面:一個小朋友,因為不小心踩到香蕉皮而摔倒,膝蓋上皮破了許多,血也留了許多……于是,我不再猶豫,大步走過去撿起香蕉皮,將它繩之以法——丟進垃圾桶,發(fā)出“砰砰”的`呻吟聲,我想這是香蕉皮發(fā)出對我的不滿,同時,我猜我阻止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名著,我明白:我要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值天下大亂之際,三國多少人物,吾獨愛曹操與荀彧。
曹操何許人也,劉備對其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的話,令三國群雄無不膽寒;他的計謀令三國勢力無不膽喪。對于曹操來講,最為經(jīng)典的戰(zhàn)役便是官渡之戰(zhàn)了:曹操真是詭計多端啊,袁紹陣營陣腳亂了還沒敗,他就喊人家敗了,袁紹陣營聽到的都以為袁紹敗了,曹操陣營聽到袁紹敗了,奮力斬殺建功立業(yè),所以這就是曹操以少勝多的`由來;曹操善于攻心,單純的袁紹自然不是他對手,由此讓自己的勢力一舉成為了三國最大勢力。諸葛亮在和東吳商量對敵政策時如是說道“如今十分天下,曹操獨占七八,留給其他英雄的用武之地已然不足二三”,可見曹操計謀之超群,用心之狠辣!
說起曹操,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一個一生忠于漢室,卻匡了一生漢賊之人——荀彧。這么說吧,荀彧是曹操從揭竿以來最受器重的謀臣,沒有之一,縱然是遺計定遼東的郭嘉、獻計火燒烏巢的許攸與他相比也是萬萬不如;在議事的時候荀彧永遠排在文官之首,曹操南下打陶謙、劉表時荀彧永遠坐守北方大營,道理和劉備入川派諸葛亮守荊州一樣,保護大本營,一身傲骨、一生智計、滿腔報復卻還是個忠義之臣,食漢祿、受國恩,荀彧骨子里是一個漢臣,我對荀彧這個人物的尊敬不下于諸葛亮,且曹操對其評價為:“荀彧,吾之子房也”,以張良做比,這是多么高的評價啊!但在最后,曹操手下想讓曹操封王,曹操把這事說給荀彧聽,問他想法如何,荀彧原話是: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謙退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之后荀彧在滿朝文武面前站出來厲聲怒斥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骨節(jié)矣),他的人生就已升華,沒有了遺憾,連皇帝都在搖尾乞憐。因荀彧的極力阻擋,曹操不得不讓程昱送給荀彧這個多年老友一個空的盒子,荀彧看完之后,仰天大笑中,自刎而死。他荀彧是大漢最后的脊梁,孟德沒錯,文若也沒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如一杯陳年的女兒紅,需細細來品,但是再品一遍卻是回味出不一樣的感覺,它帶給我們的人生哲理以及對戰(zhàn)爭與和平年代的思考發(fā)人深省。就似楊慎在詩句中講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英雄也好,奸雄也罷,都不過是后世之筆墨矣,但在這段歷史之中,吾獨愛曹操與荀彧矣!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題記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類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這本著作成書于元末明初,作者羅貫中結合當時的民間傳說以及相關的說唱故事,同時吸取《三國志》等歷史資料編寫而成。《三國演義》是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小說,這種類型的小說對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要求嚴苛,但羅貫中將這個問題解決的非常巧妙,戰(zhàn)爭的場面在羅貫中的描寫之下顯得十分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全書描寫了上百次的戰(zhàn)爭場面,但卻不相重復。從單槍匹馬的廝殺,到千軍萬馬的混戰(zhàn);從戰(zhàn)場上的斗智斗勇,到營帳之中的'決勝與千里之外,作者把這些場面寫的有虛有實,各具特色。
《三國演義》中對人物的描寫細膩寫實,而對計謀的描寫則是更勝一籌。在官渡大戰(zhàn)中,袁紹兵精糧足,實力雄厚;曹操則相對人少梁缺,這對曹操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情況,盡管袁紹在戰(zhàn)爭初期打了幾次小敗仗,但實力尚在,袁紹借助強大的軍力同曹操開展消耗戰(zhàn)。就在這種對于曹操是生死存亡之際的時刻,曹操聽取了袁紹降士許攸的建議,率領三千將士偷襲袁紹的糧倉——烏巢,打敗了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威名遠播,在滅殺袁紹兩位兒子之后,最終統(tǒng)一了北方。
《三國演義》七十余萬字,結構宏偉,人物頗多,情節(jié)更是錯綜復雜。前面說過,《三國演義》是一本文學著作,并不是一本歷史史書,不過小說中的大型事件,基本都是合乎史實的,這是羅貫中注重史實的一個方面。這本文學著作在選擇、加工歷史事件的基礎之上,通過合理的想象,編撰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任務形象。
在中國古代的文學史上,《三國演義》同其他三篇名著一樣,是深受讀者喜愛的優(yōu)秀作品,它的影響已然深入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梢韵胂,《三國演義》是通往中國古代文學殿堂的一扇門,輕輕推開,可以找到古代文學美好的冰山一角。
【讀《三國演義》有感】相關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07-19
(精選)讀《三國演義》有感11-11
[經(jīng)典]讀《三國演義》有感09-12
讀《三國演義》有感[經(jīng)典]08-26
讀《三國演義》有感(經(jīng)典)08-29
(精選)讀《三國演義》有感08-31
讀《三國演義》有感(精選)08-31
讀《三國演義》有感【精選】08-25
(經(jīng)典)讀三國演義有感09-06
(經(jīng)典)讀《三國演義》有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