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5回讀后感300字
導語:《水滸傳》以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主線,通過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描寫出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模聯合反抗,到發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以下是小編整理水滸傳讀后感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于造反、敢于斗爭的**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義士,當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壯大了起義軍的聲威,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義事業登上峰巔之時選擇了妥協、招安,終于葬送了起義事業。小說通過宋江起義的失敗客觀上總結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
小說以高俅發跡作為故事的開端,意在表明“亂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讀后感《水滸傳讀后感450》。作者還寫了大批的貪官污吏和地方惡霸,正是他們狼狽為奸,漁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們不得不挺而走險,奮起反抗。小說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深層原因。
《水滸傳》的結構獨具一格,先以單個英雄故事為主體,上一個人物故事結束時,由事件和場景的轉換牽出另一個人物,因人生事,開始下一個故事。就好象一個個環,環環相扣,環環相生。其中也有一些自成段落的故事,集中表現了眾多英雄好漢,智取生辰綱和三打祝家莊等即為其例。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如同涓涓細流流向長江大河,終于匯合成滔天洪流,匯合成聲勢浩大的英雄大聚義。
《水滸傳》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林沖、魯智深、李逵等人物形象。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真實的歷史環境中,緊扣人物身份和經歷刻劃人物性格;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銳的斗爭中生死存亡的關頭來描寫人物性格,還善于運用比較法、反襯法來突顯人物性格。
了《水滸傳》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 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蓋一伙,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后 的真實動機又是什么?是為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為了準備" 農民革命" ?顯然都不是。 黃泥岡上,這一伙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后大概經過坐地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 晁家莊園,三阮則" 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 隨后并沒聽說他們有濟貧的打算, 也沒見他們準備扯旗造反(或曰起義),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保不準他們真的就此安心 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這樁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義之財,但其實質,說穿了, 就是一次黑道行動。
再看鴛鴦樓上那幕血-案,武松連刃十數人后,一片血泊之中,從容地將桌上銀酒器 踏扁,揣入懷里帶走;而即使粗心鹵莽至極的角色如李逵,沂嶺之上殺了假李逵后,也 沒忘進房中搜看," 搜得些散碎銀兩并幾件釵環" ,都拿了——李逵雖極端厭煩女色, 但也知這些沾滿了脂粉氣的釵環可以換錢換酒,照拿不誤。而后,還去李鬼身邊,搜回 了那錠被騙去的小銀子,在這種事兒上,黑旋風也足夠細心。
【水滸傳15回讀后感300字】相關文章:
水滸傳讀后感01-21
《水滸傳》讀后感09-26
★《水滸傳》讀后感01-07
★水滸傳讀后感01-07
水滸傳讀后感01-05
《水滸傳》讀后感01-04
《水滸傳》讀后感01-04
《水滸傳》讀后感12-31
《水滸傳》讀后感12-31
水滸傳讀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