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精選1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精選1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
假期內有幸閱讀了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書,該書講述了童年時期是人生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時期,除生理發展外,幼兒的心理發展更需要得到重視。書中收集了許多生動而又頗具代表性的例子,使讀者能更好的理解兒童,了解兒童心理,從而幫助兒童的身心發展,使兒童的個體潛能最充分地得以實現。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由于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阻礙了兒童的發展,帶給了兒童很大的傷害。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熱衷于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大人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甚至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可往往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成人們卻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于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的、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還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紐紐扣、系鞋帶,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復中探索、發現,興奮著、愉悅著,但大人們看不下去了,最后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勞。
此外,由于成年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他們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兒童身上。因此,兒童從小就被戴上無形的枷鎖,被迫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執行命令,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久而久之,他們就缺乏了自主性。所以,蒙臺梭利認為,一個兒童之所以不能正常的發育與成長,主要是因為受到了成年人的壓抑。
“成年人應該受到控告”這樣一個觀點讓我覺得十分可悲;蛟S,很多父母都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卻不知,他們的行為正在一步一步地傷害孩子。兒童不僅僅是肉體的存在,還是精神的存在。我們正確地理解兒童,適應孩子的思維,適應他們的步伐,從他們的需要出發,真正地關注他們的成長。
今天,我們更應該關注兒童的問題,在我們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下,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為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除了考試、作業之外還要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家教等等,試問小小的心靈是否能承受呢?事實上,孩子們都在控訴這樣的生活,可家長卻一意孤行。如何才能讓兒童在如此殘酷的社會競爭環境中,仍能保持著最初的美好呢?這樣一個沉重的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2
“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我們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要給愛下一個定義卻是十分困難的。正因我們每個人對愛的明白不盡相同,蒙臺梭利關于愛的明白是:愛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它的動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創造力量,在創造過程中,他產生了愛,這種愛充滿了兒童的意識,并影響著兒童的自我實現。
讀到《愛的智慧》這一章時,給我的觸動是十分大的,書中列舉的孩子與父母的例子如此的熟悉,正因在我和女兒之間也經常有這種情形。例如:星期天,本想好好地睡一覺,可一大早就被孩子叫醒了,你是不是也會覺得很厭惡呢?我們來聽聽蒙臺梭利是怎樣說的:早晨,兒童進入父母的房間喚醒他們,這是件令父母極厭惡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愛,還有什么東西會使一個小家伙一醒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黎明,當一個兒童去找他的父母時似乎是要說:“天已經亮了!是早晨了!”但是,孩子走到父母跟前,不是為了去教導他們,而只是去看他所愛的那些人?吹竭@些文字,你是不是心里有一種溫暖的東西在涌動?蒙特梭利對兒童的細微觀察和心理探究真的是讓人佩服。也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一些固有的觀念,我們是否真的了解兒童,是否知道他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們真該適時的轉換一下主角進行思考,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好地明白兒童的世界,了解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其中一段是這么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正因我們不了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識性做法的謬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本十分顛覆性的書籍。
其實有一個敏感期我們大家是都知道的,就是兒童的語言天賦。在兒童的某個階段,學語言是十分驚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只是沉默的聆聽,直到某一天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這點成人體會最深,學外語此刻對我也是一件頭大的事情,無論是聽力還是單詞,都是需要持續的下苦功才能夠。但是除此之外,兒童的敏感期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對秩序的敏感。一個很重要和神秘的時期是兒童對秩序有極端敏感的時期。這種敏感在兒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現,并一向持續到第二年。
蒙臺梭利說?°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此刻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狀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認識到每樣物品在它的環境中所處的位置,記住每件東西就應放在哪里。這意味著一個人能夠適應自己的環境,在所有的細節方面都能支配它。心靈的適宜環境是這樣的:一個人能閉著眼睛到處走動,僅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東西。這樣的環境是平靜和快樂所不可少的。很明顯,兒童對秩序的熱愛不一樣于成人對秩序的熱愛。秩序給成人某種外在的快樂。但對幼兒來講就完全不一樣了。它好像動物漫步的大地,或魚兒游憩的水。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3
假期無趣,閑來信手翻開《童年的秘密》。未及細品,書名遍牽開了我的思緒,“你長大后想做什么?”仿佛是每個孩子都無法回避的問題。兒時,大街小巷花花綠綠的宣傳板上“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標語讓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科學家”。但隨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如一把把利劍穿透城市腹地,巨大的廣告牌上囂張地寫到“世界在這里你在哪里”時,我又信誓旦旦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我想,夢想之所以稱之為夢想就在于它可以包容少年人的不諳世事與恃才傲物直到被現實映照的支離破碎。在填寫高考志愿的時候,我意料之中的進入了媽媽喜歡的師范專業,她說,女孩子當個老師挺好。
眼中停泊萬家燈火,心情艷過酉時日落!袄蠋煛边@個角色的擔子太重了,我站上了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成為了一名教師。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優秀的老師好比甘草,性溫,包容,善調和。這不禁讓我想到我的初中班主任—劉懷齡老師。在我印象里劉老師跟甘草可真真不貼合,她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直爽愛憎坦然,會在早自習前熱火朝天地跟我們討論早餐吃什么有營養,會趁學校在山上拉練時教我們認野菜,會偷偷用電動車馱著我這個跑不動元旦長跑的小胖子。后來我想。大概這也是甘草吧,溫柔歲月。
初中三年,耳邊總伴隨著她風風火火地“數落”聲,讀書、掃除、集合但凡稍有差池就能聽到,絮絮叨叨像極了家里的長輩。她是不輕易批評學生的,大多能絮叨過去的事兒她都很少動怒。就像我們班一個一直遲到的女生,整整三年都是踏著早自習的歌聲與老班的笑罵合奏一起進入教室,這樣我們班才算是拉開了新一天的序幕。直到畢業之后才依稀聽聞那個女孩家里的難處。我想,這就是甘草吧,包容慈悲。
她不喜歡講一些大道理,作為一名理科老師總喜歡用事例表達情感。她是一個有生活的人,柴米油鹽醬醋茶劉老師總是不停給我們講那些真實發生在她身邊的故事。她會買很多份同一天的報紙,因為寒風凌冽的傍晚不想讓路口賣報紙的大爺受罪;給我們發的獎品是小勺子小叉子,那是鳳凰書城門口年逾耄耋的老阿婆賴以生存的活計。初中很多的知識我甚至都記不清了,但那些故事卻一直深深影響著我。我想,這才是甘草吧,沁潤靈魂。
我也已經站在這講臺兩年半了。見識過各色的學生,也欣賞過許多名師的風采,但至今依然不能清晰地定義何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在上課時盡量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去引導學生的情緒波動,我希望他們覺得上課是有趣的。也正因為這樣,大部分的學生上課還是很開心的,這種情緒上的相互感染讓我也充滿了干勁。像劉老師一樣,我喜歡和學生分享彼此看過的風景、聽到的趣聞、看法。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意識覺醒,一堂真正有趣的課不僅是老師要上得精彩學生同樣也要講得盡興。期中考試結束,我表揚了幾個進步很大的學生,其中一個小姑娘各科成績都不理想,只有音樂考得非常好,我忍不住問她原由。她眨著閃亮的眼睛說:“老師我喜歡上音樂課,我喜歡你”。那一瞬間的喜悅和幸福一度讓我覺得比蓋幾座摩天大樓都要開心。我想,我真的非常喜歡這份工作了。
現在的我真切地理解了“甘草”。它性溫,清潤心靈、溫潤品性、包容個性、調和相協,作為老師要有包容的心,有立足的根,有調和的技巧,有善察的警覺,這一點都不比做一個科學家容易!翱萍际堑谝簧a力”但教育是科技之本。做一個社會需要的、學生喜歡的、自我認可的老師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如果說我的教育事業好比一座荒園,我來之前寸草不生,我走之后遍地荒蕪。但希望當我回首往事時,能夠想起那座荒原也曾開滿千樹萬樹的花。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4
閱讀瑪麗亞·蒙臺梭利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和改革者的《童年的秘密》覺得這本書真的讓我明白很多,特別是在這本書對兒童這件事上,我們成年人缺乏了解。在處理孩子問題上,成年人逐漸變得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只能從他的觀點的角度來看孩子,所以最后的結果只能使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誤會越來越多。
有時候大人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多肯定孩子,也多反省自己的行為。
書中說:無論我們多么愛自己的孩子,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本能地開始提防他,保護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毫無價值的垃圾。
成年人的思想不應該以為孩子是制造麻煩的存在。當孩子們為瑣事和無用的東西而瘋狂時,別認為自由探索的行為很幼稚,并試圖阻止這一切。
但對孩子們來說,這些探索是令人滿足的、有趣的和開心的。例如,孩子會讓父母拿東西,吃飯,穿鞋子等等,他們會完全沉溺于這些在成人眼中最簡單的事情里。在經過許多嘗試,反復探索,會顯得興奮快樂。但成年人不會讓孩子獨立去探索,反而用最直接的行動來接手孩子們眼中最難的事情,最終一切都是由父母來完成。
孩子的成長需要大人的等待。例如,當帶孩子出去散步時,孩子停下來了,成年人也應該停下來等孩子。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成年人經常督促孩子向前走,因為我們不想等待。
尊重孩子,或許有些動物就做得很好,比如一只小象帶著大象群一起走,走累了,小象停下來,大象就會停下來等著。看到這里,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成長速度。
我認為成年人真的應該承認他們的錯誤,我們真的不應該過多的干涉孩子的成長。有時,大人的“冷眼旁觀”對孩子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心里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理論知識?磥泶_實有必要多讀書。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5
童年,一個充滿美好回憶的年齡,也讓許多人對他抱有幻想和批判,因為它離我們遙不可及。《童年的秘密》是瑪麗亞。蒙臺梭利的作品,在這本書中,她仍然強調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遵守兒童敏感期的發展規律,激發兒童潛能,為兒童打造一個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身為人母的我深有感觸,不得不承認兒童在一定時期是成人的老師。
記得初為人母時,我只在醫院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出院了。當媽媽時的喜悅與興奮,也連同嚴重的睡眠不足摻雜的。身體的虛弱,迫切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聽到孩子的哭鬧又是那么揪心,于是一個個日日夜夜的陪伴,讓孩子與我漸漸熟悉起來。孩子三四個月時,只要我換一件衣服,她都會一邊吃著母乳,一邊仔細觀察,小手還不停的觸摸著衣服,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孩子四個多月時的一天,我打算洗頭,于是,孩子的姑姑幫我照看一會兒,長長的頭發,洗起來費時又費力,孩子一邊看一邊在旁邊玩耍,總算洗好了。
這時,孩子也餓了,我抱起孩子準備喂奶,誰知,孩子充滿委屈地哭喊,就是不吃,無論怎樣哄就是不停地哭,盯著我的臉,越哭越兇……家里一直都沒有什么陌生人,也很安靜,怎么回事呢?姑姑觀察半天試探著說:“你把頭發扎起來試試,她是不是不熟悉你頭發披散下來的樣子?”我趕緊把頭發扎起來,孩子望著我的臉漸漸平靜下來,在我的懷里安靜地吃著母乳……
當時誰曾想到,一個小小的嬰兒,竟然會有如此強大的辨別力,一個小小的有異常態的打扮,她竟如此大的反應?梢,外部的秩序感已經早早地植入她的內心,不得不承認,我被她——我的小小的孩兒打敗了,而且我敗得是那么開心!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感覺的秩序可以分為外部秩序和內部秩序。上面的事例是我所說的外部秩序,是兒童的敏感期的表現之一。兒童敏感期還有許多表現,如果成年人能及時發現,認真培養他們的能力,兒童必定會像雨后的春筍般茁壯成長,愿你我共勉!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6
《童年的秘密》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沖突等等。
《童年的秘密》不但批評了一些成年人對待兒童的錯誤態度,譴責了對兒童的忽視和不尊重;還呼吁教師和父母應該仔細地觀察兒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發現童年的秘密,從而激發他們的內在潛力。我開始重新反思工作中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并試著去改變。然而,這種改變比我想象得要困難得多。一般傳統的教育,老師只是認識學生的行為,知道要引導他們,也知道為了教育他們應該做些什么;而具備蒙特梭利教育思想的老師,眼前應是一位還沒有被認識、完全有待于被了解的孩子。站在孩子旁邊,觀察孩子。讓孩子在自理中獲取生理的獨立,在自由選擇中獲取意志的獨立,在無止盡的獨立工作中獲取思想的獨立。也就是說,教師要追隨兒童。讓他們的生命自然地展現,就像蓮花在散發出芬芳的花香時,伸展出百色花瓣以接受陽光的哺育。
現在,盡管人們已經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兒童的生活。但現實生活還是告訴我們,在兒童與成人(父母或教師)之間往往會存在著一種潛意識的沖突。這種情況表明,如何看待兒童,如何對待兒童的生活,如何處理兒童與成人的關系,至今仍然是值得重視和思考的問題。蒙臺梭利在《兒童的秘密》一書中所列舉的許多例子,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都能見到。因此,在對“兒童之謎”的思考與探索上,父母、教師以及所有關注兒童及兒童教育的人們肯定能從這本生動通俗而不乏真知灼見的書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感謝蒙臺梭利,這位意大利偉大的教育家,是她和她的那本《童年的秘密》走進了我的生活,充實著我的教育觀念,指導著我的教育行為,更堅定了我的教育信念。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7
選擇讀這本書,一是因為聽同事給老師推薦過,是一本講解兒童心理很深刻很引人深思的好書;二是因為作者是意大利著名心理學家瑪麗亞*蒙臺梭利,在世界兒童教育方面算是一個公認的權威專家。既然這本書有這么多的光環,懷著渴求知識的欲望和好奇心,開始了《童年的秘密》的拜讀。
剛拿到這本書,瀏覽目錄,發現很多重要的字眼,如:敏感期,秩序,智力,行走,手,節奏,依附,占有欲,權力欲,自卑感,恐慌和說謊等,感覺這本書真的說到了點子上了,又一次增加了我對這本書的向往,迫不及待要好好研讀了。但很認真的讀了前言和正文的前兩個章節,有點失望,感覺蒙臺梭利的只是揭示了兒童發展的一些特點和成人的錯誤或不適宜的行為和做法,沒有給出正確的做法。即是告訴你了“what”(什么)和“why”(為什么),但不說“how”(怎么辦);告訴你這樣做不行,不合適,卻不說怎么做才行,合適?赡苁情_始對這本書期望過高,而且受思維定式的影響,總想讓別人告訴你應該怎么做,自己懶于思考,其實也是人惰性——思維懶惰的體現。
在接下來過程中,頓悟,發現該書之所以不給出具體的正確做法正是秉承著該書的一個重要思想,給孩子一個自由寬裕的環境,讓其生長,而不是限定條條框框。成人的角色應該是幫助的角色,有時應該是旁觀者,理解、尊重兒童,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為兒童實現自身的潛能提供所需的幫助,更不要忽視和壓抑兒童的心理發展。所以這本書沒有告訴我們成人應該怎么做,而且把我們經常會出錯的地方指出來,警示。我們不要走入誤區,重蹈覆轍,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所以不給出條條框框,每個成人都可以從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把握。
越往后讀越被這本書深深吸引,除了獲取知識和理念,還有豐富的案例,很有趣,印象也深刻。現在讀了又一半,下面也要好好讀。讀書筆記也要做好,是很寶貴的資源。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8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索利撰寫的,本書蒙臺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通過對本書的閱讀,給我留下很深的啟示。
“精神分析揭示出兒童所遭受的痛苦源于成人權威對兒童自發性活動的壓抑……”這是《童年的秘密》第一章今日兒童中的一句話,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回蕩,無法忘卻。讓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中是否運用教師的權威壓制了孩子自發性的活動?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感到這本書挺枯燥的,甚至有點夸大兒童的作用,講到兒童的精神,潛意識及兒童的心理,似乎把人類人生的成敗都歸結到了兒童期,未免將兒童期成長的作用有點太夸大化了,可是經過后面內容的閱讀才明白,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鋪墊。
在后面的講述中,蒙臺梭利講到的關于對幼兒的教育,無一不是以尊重幼兒為前提下,盡量讓幼兒在最自然的環境下,在自愿與自我選擇的條件下進行蒙氏工作,從而總結經驗,完成自我知識的提升!試想想,處在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怎會不快樂,我想這是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輕松愉快的,而我們知道快樂容易產生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有興趣,還怕他不會學習嗎?所以作為一個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對孩子的心理進行一定的揣摩與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會讓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對幼兒進行死教育,從來也不考慮他們的心理狀態及需要,勢必會造成煩躁與抵觸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會有什么學習熱情,更不要說什么學習成果了!
所以作為教師,學習對幼兒進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我們教師對幼兒的引導將會游刃有余,還怕孩子調皮,會造成教育失敗嗎?而且我還有更深的理解,擁有一位“好”老師,不光是孩子的幸運,更是家長的福氣,我相信教師的行為、教育方法及理念無疑會潛移默化的傳導給家長,從而影響到一代人的一生。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9
假期里利用閑暇之余閱讀了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書,該書講述了童年時期是人生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時期,除生理發展外,幼兒的心理發展更需要得到重視。書中收集了許多生動而又頗具代表性的例子,使讀者能更好的理解兒童,了解兒童心理,從而幫助兒童的身心發展,使兒童的個體潛能最充分地得以實現。
在讀全書的過程中,有一種情感一直在深深地吸引著我: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教育和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一個理性的人能夠支配自我的行動,使得他的行動不僅僅因為感官的刺激而本能地應用,而是受理性本身的控制。如果一個人無法到達這個目的,他就不能獲得理性的人所渴望的那種人物主角的統一。”成人無法理解兒童對感興趣事物的熱愛,他們對一切都習以為常,并認為自我了解這些事物。所以他們感到乏味和疲倦,他們對工作不再熱愛,開始被動行事,兒童的那種專注、探索、發現和創造也自然隨之消失。
書中還提到:新教育的基本目的是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試想今日,我們在解讀孩子的“一百種語言”,在創造的幼兒教育中發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在關注孩子的生活世界中努力為孩子創造回歸以人為本的生態式教育環境……所做的一切不正是源自于發現兒童的渴望,我們所孜孜追求的不正是真正意義上的幼兒的解放和童年的真義嗎?
作為教師,我們無疑是深愛著我的學生。然而,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是在抱怨,我們那樣的辛苦那樣的勞累那樣的甘于清貧那樣的不計名利,其實這一切的尷尬都只因我們對學生的愛過于武斷、包辦與專制。對學生,愛是立場,愛的智慧則是境界。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細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加倍呵護,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你想看到花開的燦爛模樣,現在就要用心學習澆花的理論,不是提了噴水壺的人都能成為好園!為了我們的孩子,加油吧!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0
我手中的這本《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撰寫的,蒙臺梭利一開始研究智力缺陷的兒童的心理和教育問題,后來她創辦“教育之家”,致力于正常兒童的教育實驗。
這本書中,蒙臺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
《童年的秘密》詳盡地告訴父母,兒童的成長有著其內在的精神驅動和規律,兒童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的有意識的、自主的、獨立的與外界環境進行活動(書中稱為工作)來獲得。成人如果想促進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盡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兒童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會逐漸成長起來。
書中還講到許多具體的觀念,比如,兒童充滿精力樂此不疲地去工作(活動),只是一種內在的心理驅動,并沒有任何目的。在這種工作中其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兒童對“秩序”有一種天然的敏感性,如果這種秩序被打亂,會引起他心理上的不安,甚至會引起生理上的疾病。更換保姆、脫穿衣服、移動一些物品的擺放位置等這些秩序的打亂,兒童都能敏感的感知,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兒童還喜歡重復性的活動,對于喜歡的活動,他會十分專注的、安靜的反復操作進行,并在這種重復的活動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成人絕不應該去取笑或打斷孩子的工作。
我覺得蒙臺梭利一生中最重大的成就,除了研制出了各種適合幼兒操作的蒙氏教具外,還有一項就是幼兒關鍵期的確立,配合幼兒不同的關鍵期進行適時的教育,這也許就是孩子們有出色表現的原因吧!對于這一點,我想任何一個蒙氏教師都是十分熟悉的。用心分析孩子出現的各種現象,孩子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他提供什么樣的環境。把孩子置身于一個愉快的環境。
蒙臺梭利說“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現在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于這種敏感性……依據孩子的敏感期,適應孩子的發展規律,那么我們的教育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1
初讀《童年的秘密》,剛開始打開扉頁一看主要是寫關于幼兒一些行為及其理論,我心想這似乎跟我的實際工作聯系不夠緊密,但看著看著,我漸漸感覺到這書中講的很多知識其實是我們作為老師必須了解的,而且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比如,書中有一段是這么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識性做法的謬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因此這本書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非常值得一看。
我們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識字,剝奪了他們的樂趣。“過早地強求他們通過閱讀書本來識字也會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追求這些并不很重要的東西會削弱他們生氣勃勃的心靈的能量。”仔細想一想,我們成人確實經常犯這樣的錯誤。以前我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學生,根本不了解學生的感受和想法,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之間產生沖突。實際上,我們了解他們愛的方式嗎?我們了解孩子真的需要什么嗎?這就使我們要完全拋棄自己的想法。用最客觀的心去觀察孩子,看孩子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他們提供什么樣的環境,使幼兒更好的隨著其自身的規律發展壯大,生命更加充滿活力。
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要把孩子置身于一個愉快的環境,里面的所有東西都要對孩子很有吸引力的。作為教師要想把課上好,首先就要把課設計好,要吸引孩子的目光,是孩子想要知道的、感興趣的!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靜。它是一種更深沉的平靜、一種空白,即我們所說的客觀的心理。不論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好再做,多去看、去觀察,少去說、去批評!孩子不喜歡一個愛嘮叨的教師。最后是要給兒童特殊的作業材料,使孩子能被材料所吸引,促使其分析和運動,從而使他們聚精會神,精力集中。兒童就會獲得一種滿足感和快樂感。這樣兒童就向正常化邁進。即學會克制自我、平靜地生活及喜歡學習。
我們一定要懂得溫柔的呵護是愛,勇敢的放手也是愛。同時我們還要經常教育孩子讓他們明白他總會長大,總會有獨自面對社會的那一天。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2
讀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覺得這本書真的讓我了解了很多,異常是書中講到我們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只會從自我的角度出發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這樣最終結果只能使他們之間誤會越積越多。兒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時候成人應當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賞兒童,也要對自我的行為多做自我反省。
書里還提到:我們無論多么熱愛自我的孩子,從他一出生,我們就本能的開始對他提防,憑著一種本能的守財欲,我們趕緊保護擁有的每一件東西,即使是毫無價值的破爛。從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這樣一種思想支配,管住這個孩子,不能讓他惹麻煩,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熱衷于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于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趣味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我擰瓶蓋、吃飯、穿鞋等,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可是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復中探索、發現、興奮著、愉悅著,但成人們看不下去了,最終一切事務全部由父母代勞。
兒童成長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書中舉例:帶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當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大人也應當停下腳步等待孩子,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大人往往會因為自我不愿等待,不斷的催著孩子往前走。有時候對兒童的尊重,我們人還是動物做的好,像小象跟著象群走,走累了,停下來時,大象也會停下來等待?吹侥抢镂蚁氲搅艘酝吹綆е伵Hド⒉降囊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明白,尊重兒童成長步伐。
我覺得成人真的應當承認自我的錯誤,對兒童的成長我們真的不能再干預太多,有時候成人的“冷眼旁觀”,對于兒童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看這本書,解開了心中有些疑惑,更愿意去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覺讓自我的理論知識也增加了不少,看來多看書真的還是有這個必要的。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3
童年的秘密精讀半月之后,想起了這樣的文字——有的人用童年來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用艾莎的童年軼事與天下父母教師共勉!如果你親身經歷過,將感同身受!
如果一個成人使得兒童相信他自身是無能的,那么,一片烏云就會籠罩在他的心靈,他就會陷入膽怯,冷漠,恐懼的狀態之中。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兒童就形成了一種內在障礙,被稱之為“自卑”!這種障礙可能作為一種無能和自卑的感覺而在他心里存在下來,這將阻止兒童參加社會生活!這種自卑導致兒童產生膽怯,作決定時遲疑不定,面臨困難或批評就退縮,遭受壓抑時就流淚等表現!這些表現與兒童的痛苦心態又是形影相隨的!相反的,一個正常兒童的最顯著特征之一就是他的自信和責任感!
記得六年前我讀《有吸引力的心靈》時曾感悟到類似這樣的文字:曾幾何時!我們可還記的雨后踩過的小水坑!貪婪的吸嗅著雨后泥土的芬芳!著迷于路邊花叢中蝴蝶翩翩起舞而耽誤了上課!融進于血液里的栗子雞,煮玉米的香味兒充斥著整個童年!當時剛進入幼教行業的我以為這就是童年!從業六年時至今日,我才明白:每個兒童都有一顆稚嫩的心靈!你會在畫板上畫些什么?致使每個人也就有了五彩紛呈的童年記憶!
我親愛的寶貝們,我將如何做才能守護你們稚嫩的心靈?教師必須意識到兒童是擁有心理生活的,只是這種心理生活尚未引起人們的注意,他的發展往往被成人無意識地破壞掉!要幫助一個兒童,我們就必須給他提供一個能使他自己自由發展的環境!教師再精神上要做好準備,必須時刻反省自己,摒棄專制,消除傲慢和發怒,變的謙虛和慈愛,避免從成人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兒童!
我親愛的寶貝們!在我從業的歲月里我愿意傾聽你們的心聲!如果有一天我將老去!我多么希望——你們驀然回首自己稚嫩的童年:赤著腳丫踩著夏季雨后的小水坑…嗅著青草和泥土的氣息!歡快嬉笑的小臉兒仰望著藍天白云…那傍晚天邊的火燒云…童趣的回憶…那回不去的美好的往昔…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關于《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精選13篇)】相關文章: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06-15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精選15篇12-02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精選15篇)10-28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精選15篇10-27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精選15篇)09-09
【推薦】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0-30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熱門】10-30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熱】10-30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薦】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