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后感精品(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朝花夕拾》讀后感1
魯迅先生,他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眾所周知。而我對魯迅先生的認知依舊停留在語文書上的資料中——“文學家”、“思想家”……提到“魯迅”,自然就想到“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做孺子!,因此心中始終存著對魯迅先生的敬畏之心。
普通的魯迅先生卻又不普通,他以筆代槍抨擊了多少社會的黑暗,揭露了多少丑惡的面孔,說了多少人不敢說的'話。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仍是用率真的筆鋒書寫兒時的人物。因此在魯迅先生筆下,人物是多面性的,是有血有肉的。魯迅先生描寫人物并不是一味地夸贊、捧吹,光寫“優點”。而是將人物原原本本,毫不掩藏地還原到書中,以最本真的姿態大方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例如“長媽媽”——一個守舊的婦女。平時喜歡切切察察,睡覺擺“大”字型,有一堆麻煩的禮節……讀的過程中,自己的心情也隨著魯迅先生的回憶活泛起來。到后面長媽媽為“我”買“三哼經”(山海經),我也與魯迅先生一起,因為這個心地純樸的長媽媽小小地感動了一把。
黃昏,夕陽西下,殘陽的余輝溫柔地灑在地上,彎腰拾起地上散落的落花,低頭細細地端詳,此時落花早已喪失清晨時的嬌嫩、鮮美,只余一抹若有若無的殘香,勾起塵封已久的記憶……再轉身,交付給每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朝花夕拾”顧名思義,清晨盛開的鮮花,傍晚時分再去將它拾起。意為回憶往事,舊事重提。這么溫柔詩意的名字正是魯迅先生取的。
在讀了《朝花夕拾》后,魯迅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頓時柔和了許多。這樣一個看似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原來孩童時期也同普通人一樣,天性愛玩,時常流連、嬉戲于田園間,與花草為伴,與鳥蟲為友。
魯迅先生在世幾十年,遇到的人,看清的事,不計其數。記憶中那些善人及美好的記憶更是顯得彌足珍貴。
《朝花夕拾》讀后感2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然而《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記述了魯迅先生青少年時的生活與求學歷程。追憶了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其中有一篇散文令人難以忘懷——《狗。貓。鼠》。這篇散文主要講述了三種動物狗、貓、鼠。我們都知道老鼠與貓是仇敵。這篇散文也講明白了他們為什么是仇敵,看完后覺得非常有趣。但少年時的魯迅先生與貓可是有很大的淵源的。想必聽起來有些驚奇吧!因為人怎么可能與貓有仇呢!貓可是與人有著密切關系的,這得從魯迅先生的女工長媽媽說起,魯迅先生小時候養有隱鼠——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是屬于小型老鼠。想想還真挺驚奇的,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小時候還養老鼠呢。因為女工長媽媽不小心將魯迅先生的隱鼠踩死了幾只,但也許是因為怕被責罵,所以就說隱鼠被貓給吃了。因此魯迅先生小時候便與貓成了仇敵,并且貓也有些令人討厭的地方。比如我就不喜歡貓,因為貓喜歡撓人。這篇散文可以說是說了兩部小故事,當然這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諷刺那些和貓有著同樣劣根性的人,其實我也讀的不太懂,但是讀書總是好的。慢慢讀吧!這篇散文寫的很真實,就比如魯迅先生在文中提到過“即使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這些既然錯,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三三見千等等,自然就不錯了!毕胂肴绻疑钤谀莻年代,也許都會覺得世界沒有一絲照到我身上的.陽光吧!但是我生活在富強的中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名著,我們是要去讀的。因為只有那些不好黑暗的舊社會才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雖然現在我還是有點讀不懂魯迅先生的作品,但我覺得只要我多讀一定會理解的。
讓我們一起用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就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吧。
《朝花夕拾》讀后感3
坐在藤椅上,杯中的茉莉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馨香,輕輕地彌漫在身邊,手捧著那本淡綠色的《朝花夕拾》,品味著從字里行間散發出獨特的童真,隨著那一片片思念的云彩飛向那曾屬于我們久違的世界……
晨曦中的鮮花故然綻放著嬌嫩的花瓣,喚發著淡淡的清香,頂著殘陽采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嬌嫩與芳菲,卻平添了一種遲來的成熟、風韻。這是魯迅先生的童年,一個沾滿碎屑的青蔥時光。
魯迅先生是一個幸運兒,但同時也是不幸的兒,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園中無憂無慮的游玩,他可以靜靜地聽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飄飄的冬天捉鳥……但同時他卻承擔著超越年齡的負擔,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著放棄,抑制自己的欲望去背那些所謂的經典《鑒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紀的他就要著失去雙親的痛苦,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會著承擔一個家的重任……
或許,這就是那個沾滿碎屑的青蔥時光。在這個時光中魯迅學會了長大,學會了承擔,學會了思索,而我隨魯迅也懂得了成長……
有人說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考與共鳴。而魯迅先生做到了,他用他平淡樸實的語言喚發了多少人的思考,喚起了多少人的回憶和曾經擁有的幸福時光。
小時候我喜歡坐在藤椅上,依偎在外婆的懷里望著滿天的星星,在寧靜的月光下,數星星。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著那份濃濃的親情與溫馨。
如今的我,離開了過去,不再擁有過去那些時光了。這,或許是一種遺憾,但同時卻多了一份充實,F在的我擁有著許多許多的書。每天在書中遨游著,努力地學習,拼命的爭取明天。或許這很累很累,但我卻在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地成熟。這或許是在過去那些美景中領會不到的吧!
童年,在隨著你我的長大漸行漸遠,或許它會消失在人生的盡頭,但它卻留在了那一片片瑣碎的記憶,閃耀在星空中,雖然只是點點微光卻足以照亮你我前行的路……在如今的時代中,不如讀一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吧!
合上《朝花夕拾》,品嘗著那杯尚留余溫淡雅的茉莉,時光又將我帶回了那那一個輪回……
《朝花夕拾》讀后感4
夕陽灌醉天空,天空紅著臉,如同秋天灼灼的楓葉。想要用手觸碰紅得發熱的天空,可是無論手伸多長,天空仍離我有千里之外。以為伸手可觸的天空讓我的思緒在脈絡中慢慢延伸……
手捧綠茶,品味茶香;細品好書,感受文學。手上的《朝花夕拾》讓我難以自拔,使我深深陷入了文學的沼澤。滿屋散發的文學氣息比綠茶的茶香更濃郁,以至于人都在此中陶醉不已。書中每個短暫的故事都使我有萬千感慨,其中最惹人深思的還是《藤野先生》。
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的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甚為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臺,在那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生的衣著模糊,他為魯迅添改講義,他就正解剖圖,他關心解剖實習,他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在這一個個片斷中,我看到了那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藤野先生,那個對魯迅關愛有加,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那個對科學嚴謹求實的藤野先生。這樣一位有著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說:“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边@樣描寫景物的文筆是魯迅不常有的,它沒有魯迅往日或一針見血或含沙射影的犀利,讀下去了便知道了,對“敵人”再“兇殘”的他,也有自己屬于正常人的感情,這次,他卸下了一切,和和氣氣地寫自己曾經的那份,師生情。
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郁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在《藤野先生》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與懷念。然而即便當《藤野先生》的形象深入人心,卻少有人記得他的名字——藤野嚴九郎。魯迅寫就的《藤野先生》,承載的是一段感人的師生情,一顆動人的愛國心。
《朝花夕拾》讀后感5
兩年前,我帶著求知的渴望與好奇輕輕地翻開這本書,本以為我將再次得到新的知識來充實自我,可沒想到,這書中的許多言語段子我竟無法理解。我沮喪的合上這本書并約定兩年后再來拿下它。如今的我已是一名初二的中學生了,相比以前,理解本事自然增長不少,這個寒假,我最終翻開這本書——《朝花夕拾》。
我喜歡的中國作家,除去冰心常新港,應當就是魯迅先生了。這本書的原名是《舊事重提》,至于此刻為什么會叫《朝花夕拾》,我想大概是魯迅先生嫌它太直白吧。書中魯迅先生回憶了自我的童年生活與青少年時代,贊美了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也批判了封建舊俗、文化。還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長媽媽、衍四太太、五猖會上的無常、百草園中的美女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作者在家中的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甚至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所以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會讓人感到異常親切,也沒有什么距離感。文章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兒時的那份純真,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自由的向往。還時不時能勾起我對兒時的.回憶。
兒時的我,也曾像魯迅先生一樣有許多五彩繽紛的往事。小時候,我會在課堂上因為教師的一個小錯誤而舉手指出,如今,即使教師一連報錯好幾個字我也不會有什么動作;小時候,我會因為在無意間撿到一枚硬幣而欣喜若狂,并得到表揚;如今,看到地上的硬幣也只是一笑而過;小時候,我會因為晚上爸媽不在身邊感到恐懼而哭鬧,如今,晚上獨自一人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也沒有感到一絲恐懼。
童年是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童年是一個盒子,一個裝著許多秘密的盒子;童年是一個葡萄架,一個長滿了數不清葡萄的葡萄架;童年是一棵大樹,一棵掛滿回憶的大樹;童年是一本日記,一本寫滿喜憂的日記;童年是一杯濃茶,一杯讓人回味的濃茶。
如今,在喧鬧紛擾且容易迷失自我的生活里,若你能靜下心來仔細讀完這本書,你的心境會變得比以前平靜,釋然。正如書名《朝花夕拾》,等長大以后,再把自我小時候的零碎瑣事一點點拼湊起來,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朝花夕拾》讀后感6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對童年回憶而寫的散文。細讀時享受著文章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感情。
在《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記敘了作者從童年游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在一切都是那么天真爛漫,富有童趣,令人回味,也許擋不住我心中的感慨吧!我真是太喜歡《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尤其是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讀起來倍受感慨回味無窮,真得像魯迅先生一樣,我真想重回童年,感受魯迅先生的童年,感受那充滿激情的童年。百草園中,作者品味了“美女蛇”的民間傳說,經歷了冬雪天地中捕鳥的的故事,趣味無窮。而在三味書屋,作者體會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受到了規矩的束縛。在這兒我想起了我童年是,特別不喜歡去幼兒園,大概就是不喜歡那種被規矩束縛的感覺,所以就整天在家里鬧。但作者也經歷了課間學生溜到后院去玩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的讀書時學生乘機偷樂的有趣故事。在這篇散文中的字里行間可以體會到幼時的童真童趣。
在《五猖會》中,作者批判了封建家長和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摧殘。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作者小時候對五猖會的精彩內容心馳神往而父親卻強迫他背誦《鑒略》的內容,對此作者感到無比掃興與痛苦。這引起了我的思緒,其實現在也有許多家長去逼迫孩子學他不喜歡學的,做他不喜歡做的一些事。
作者對自己的成長歷程的真實記錄,在作者的成長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人去走進他的生活。每個人的成長之中,都會經歷善惡,美與丑,真實與虛偽,善良與險惡。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己,要珍惜美好生活。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著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黃金時代的童年如今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能給我們細細去回味,嵥榈幕貞浽凇冻ㄏκ啊分兄噩F。不一樣的時代童年,一樣的快樂回憶。惹人懷念的時光,讓我們取名叫如花般的青春。
《朝花夕拾》讀后感7
魯迅,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暑假期間,我看了一本魯迅的散文——《朝花夕拾》。
《鎖記》記述了回憶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作者在夾敘夾議中,表達了對封建思想的不滿、批判、嘲笑;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與嘲諷。其中,《瑣記》讓我記憶深刻。《瑣記》記敘作者家衰落后,飽受世人的冷眼而終于走上了與封建主義決絕的道路,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文中說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眾矢之的”,這也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認同,在思想上的保守。
作者筆下的衍太太是個背后經常慫恿孩子們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當“老好人”的一個角色。例如,冬天,大人不許孩子吃水缸里的冰,會生病,衍太太則慫恿孩子們去吃水缸里結的冰,還和藹地笑著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得多!;她還鼓勵孩子們比賽“打旋子”,還從旁計著數,說道,“好,八十二個了!再旋一個,八十三!好,八十四!……”但當她看到孩子的大人出來時,馬上就會變換口吻說道,“你看,不是跌倒了么?不聽我的話。我叫你們不要旋,不要旋……”衍太太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喜歡她,實際蘊含著對衍太太的不滿,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人。
《朝花夕拾》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不同時代孩子不同的童年,我們的童年只留下一些散碎的記憶,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不一樣的童年。
《朝花夕拾》讀后感8
這幾天,我讀了《朝花夕拾》這篇文章,感觸很大。
《朝花夕拾》是著名作家魯迅而寫,原名是《舊事重提》,是一篇“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記錄下了魯迅的童年生活。幼年的魯迅獨自一人蹲在墻角,他閉上眼,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大自然的交響樂,心中的.雜念似乎被著美妙的音樂所凈化,快樂與自由溢滿心田,沒有了大人的束縛,可以與昆蟲玩耍,是極美好的。
深深地感激這本《朝花夕拾》,喚起了我對社會的再度審視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
初讀魯迅先生的書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后齒唇間都是余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后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亦如這本《朝花夕拾》,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信念。
他的作品數不勝數,有《彷徨》、《吶喊》、《朝花夕拾》……他的文章抑揚頓挫,他的文章留連忘返,他的文章針針見血。最令我感興趣的,非《朝花夕拾》莫屬。
這本書中,魯迅寫過一句話:“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與實際內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現在只記得是這樣!彼某霈F,讓我眼前一亮,心想:我也從記憶中“抄”出一篇文章來吧!于是我便絞盡腦汁,想把過去的記憶全部掏出來,看看有沒有童年趣事,但沒有。他的技藝真高!
《朝花夕拾》讀后感9
喜歡追光的人,充滿朝氣與蓬勃,在迷茫中給人光明的希望,魯迅便是其一。魯迅的童年生活奇趣繁多,少年時憤然棄醫從文,揮筆鑄文章,以期喚醒精神上蒙病之人。而《朝花夕拾》是最能詮釋魯迅心路歷程的作品,我尤為喜愛。
《朝花夕拾》,此書原名為《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于1926年創作的十篇回憶性散文。前七篇主要寫了魯迅的紹興家庭與私塾生活,后三篇敘述了魯迅遷居南京、留學日本、回國從文這一過程的所見所聞與感悟。當然,本書不只是回憶往事那樣簡單,此書還飽含著魯迅對親友師長的懷念、揭露社會的丑惡現狀、愛國憂國的情懷……內容豐富,情感真摯。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篇章莫過于《藤野先生》了。平易近人、樸素偉大的藤野教授,魯迅心里是十分敬佩他。還有魯迅棄醫從文轉折點的事件——幻燈片事件。此事為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與同學看日俄戰爭的影片,其中有一位中國人給俄 國人當偵探,而被日本軍捕獲。正要槍斃時,在場的一些中國人與日本人,除了魯迅,都拍手叫好。此時,魯迅的'心一陣刺痛,中國人的病其實不在身體而是在精神上,于是棄醫從文。
看到此,讓人焦慮萬分。身為一名中國人,怎么能為自己同族的人被殺而感到快樂呢?真為以前飽受欺辱的中國而感到悲傷。曾經的中國,是那樣的腐朽不堪,有戰爭,有封建舊俗,都壓迫著苦不堪言的人民。于是中國人也自暴自棄,麻木不仁。魯迅用文字,就似鋒利的刀刃,直擊人們的靈魂;就似一盞濁夜的明燈,告訴新青年們光明的所在。我敬佩魯迅,敬佩他那“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超然境界。
手中的樹葉被風吹亂,我的思緒也翻轉不止,回想現今,中國已迅速發展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人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再看《朝花夕拾》,不禁為之感動。轉過頭來,望向前方,心里想著魯迅的名言——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向著光明奔跑,永不止歇!
《朝花夕拾》讀后感10
“朝花夕拾”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早晨的花兒傍晚拾起,因為這“朝”與“夕”之間的距離,一切過往的回憶便多了一分溫情,多了一分理性。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所說:“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毖诰砘匚,耐人尋味的美感油然而生。
這分溫情來自魯迅先生生命中一些可愛的人。魯迅對保姆長媽媽的回憶便充滿了溫情,由一開始在夏日的`涼席上被擠得難以入睡對阿長頗有微詞,還給“我”講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禮數;后卻因其設法買來《山海經》而大為感動,字里行間流淌著魯迅先生對長媽媽深切的愛戴和懷念。那位“八字須,戴著眼鏡,夾著一迭大大小小的書”的藤野先生,為“我”批改講義,對“我”不再學醫而嘆息,并真心地希望新的醫學能傳入中國。這份跨越國界和民族的殷切希望,對于留學于日本的中國學子魯迅先生,該是多么的珍貴!
這分理性來自魯迅對生活的體悟與思考!抖男D》中作者回憶小時候讀的一些書,回想起來卻覺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虛偽;《五猖會》中去看表演之前,被父親要求學習,以至于最后失去了游玩的興致;《瑣記》中寫道魯迅先生去外地讀書,讀了幾個大學,結果發現大學教育不太對自己的胃口。如此種種,都表露出魯迅先生對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滿。而面對醫術極差卻霸道十足的荒唐“名醫”和表里不一、陰冷自私的衍太太,魯迅先生以文字的方式不動聲色又激烈深刻地剝掉了“名醫”那層虛晃無用的外殼、刻畫出衍太太的丑惡嘴臉。
就像《朝花夕拾》的編者開篇說的那樣,“記憶凝結成的文字,字句都流淌著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樂與壓抑,對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袒露,構筑起魯迅最真實的心靈風景。生命因回憶而鮮活。那些拾起而在也不愿丟下的舊事,慰藉了精神,溫暖了心靈!
朱光潛先生說:“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魯迅先生于“夕”時拾“朝花”是距離與美的絕佳詮釋,而如今我們讀者借助書中的文字,喚醒的自身對于兒時趣事的懷戀,又何嘗不是一種親切的美呢?
《朝花夕拾》讀后感11
這段日子總算是閑下來了,有機會浸入書中世界了。我欣喜異常,翻開魯迅的《朝花夕拾》,進入文字的波濤中,觸及先生的靈魂所在……
早聞魯迅先生的文字是一把刀,鋒利無比。今日之見,果然名不虛傳,這文字,威力極強,深深刺入敵人的要害。
最喜《狗·貓·鼠》這篇文章,感嘆其靈活的語言運用以及立意的`深刻,時不時地向腐朽的封建統治和黑暗的軍閥勢力,施以“冷箭”。老鼠,一種弱小的動物,在動物世界里,屬于弱勢群體。它們,雖然迫于生活偶爾出格,但它們從不干些傷天害理的事,卻常常遭遇“貓警官”們的“嚴刑逼供”,但無人愿為他們伸張正義,因為它們是弱者。被欺壓,正常!
我不禁陷入沉思,聯想到了那時的舊社會,軍閥當道,租界遍地。社會的黑暗,腐朽落后。有千千萬萬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捎挟斁终咛皆L民間疾苦?沒有!那些貼著“正人君子”標簽的統治者,只不過是一個個戴著這虛偽面具的暴戾剝削者。他們以要改變中國落后的面貌為借口,大肆征集稅收,搜刮民脂,來滿足自己的私心,不管底層百姓的一片怨聲載道。
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雖然寥寥幾頁,卻針針見血,發人深醒。在這個世界上,“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叢林法則”。佛家有云:“眾生平等”。但在那個年代,依舊存在著腐朽的封建等級制度。老百姓處于社會底層,就如同魯迅筆下的隱鼠一般不見天日;而軍閥統治者之流的貓們卻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依仗自己的強大,欺壓善民。殊不知,他們也不過是一群欺軟怕硬的無能之輩罷了。
如今我們正處于和平的年代,雖然沒有當時的軍閥統治,百姓也安居樂業了,相比當初人們的思想觀念,“眾生平等”的理念也漸漸地深入到人們的靈魂中。
也許是那個年代喚醒了現在人們的靈魂吧!
《朝花夕拾》讀后感12
有的書,值得細細品味,《朝花夕拾》就是其中一本,《朝花夕拾》共有十篇散文,創作于魯迅生活最為動蕩不安的1926年。當時中國社會外侵內亂,思想激蕩交鋒,魯迅也受到了當局的迫害,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也正是這個時期,在他心情最為迷茫的時候,他只能借回憶舊時的往事,尋一點閑靜,覓一絲安慰。
翻開書頁,一股墨香撲鼻而來。魯迅用獨特的閑話式的風格,對我敘說著他童年時代的回憶。我靜靜地聽他娓娓道來,眼前浮現出幼年魯迅在庭院中,在田野間,在書齋里追逐跑鬧的身影。
童趣!孩子的天性就是貪玩,我看到百草園里,“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有鳴蟬在樹上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突然從草叢間直竄云霄”。這里就是他妙趣橫生的游樂園。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三味書齋,他也能在后院爬過圍墻,尋到一處令人愉悅的世外桃源:輕折臘梅花,草叢尋蟬蛻,挑枝喂螞蟻......直到壽鏡吾老先生吹胡子瞪眼睛,氣急敗壞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給喊了回來。
成長!在他十三歲那年,父親長期患病,終被庸醫治死,家境迅速敗落,他遠赴日本,希望學到先進的西方醫學,在那他遇到了正直的藤野先生,這位不拘小節的學者,“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他對中國留學生沒有任何偏見,這在當時日本是難人可貴的。正是求學期間,魯迅看清了中國人被奴役幾千年的愚與不爭,他決定放下手術刀,拿起筆桿子,醫人當先立人。
魯迅曾說作文的秘訣是:“是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時下很多人寫文章,辭藻華麗卻滿紙空文,而魯迅的文章就像素描,遠山如黛,近水含煙,不需要怎么修飾,就已經如此深邃,每多讀一遍,就能多體會到一分作者的心意,越往深處,越會沉醉。
掩上書卷,再閉目回味,宛如輕舟泛湖,手提質樸的煤油燈,在迷霧彌漫的歷史長河中流連忘返。
《朝花夕拾》讀后感13
課本里經常出現魯迅先生的文章,它們都出自《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所以這個暑假我讀了這本書。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就是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的收錄。既描述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所經歷的種種生活。也寫了許多關于兒童時代的趣事。魯迅先生小時候的`生活,仿佛與我們此刻的生活有些不一樣。魯迅在自家的百草園中與昆蟲做伴,上學后在書塾的后院里嬉戲,這讓我們也能從中體會到當時生活的歡樂
《朝花夕拾》中,給我影響很深的是《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阿長是魯迅家給他請的保姆,這個鄉下人的要求很多,生活很不檢點:總之在私底下對別人指指點點;給魯迅講長毛的故事來嚇唬他;還害死了魯迅的隱鼠;睡覺擺人字形,差不多要要霸占整張床鋪……但就是這樣的阿長卻給魯迅買了他最想要的《山海經》,滿足了他的愿望。
這本書她甚至不認得是什么名字,卻趁回家的時候買了。這使魯迅對她的不滿全都消除了。因為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憶起她,追念她,委實不易。魯迅寫了這篇文章,表達出自我對阿長的感激與懷念。
一個孩子因為一本書就滿足了,他的這份童心與天真在此刻可能很少見了。此刻的孩子們不知什么時候變得很成熟,成人的世界吞噬了他們。父母的職位,家庭的富裕程度成了他們炫耀的資本。看到別人有好東西而自我沒有,就會向父母伸手要,好與別人攀比。每周的零花錢一個比一個多,花起錢來絕不遲疑……這些孩子們卻沒有想過父母賺錢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周的零花錢是父母在崗位上辛苦工作的來的。我們要做的是關心父母,而不是向他們索要東西。當我們換位思考時,會發現自我做了多么不該做的事啊。
所以我們還是保留一份童真,不與別人攀比,做好自我該做的事,我們童年的回憶將會是完美歡樂的。
《朝花夕拾》讀后感14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所作的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叫《舊事重提》,共十篇。此文集收作為“回憶的記事”,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的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過程。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又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難險阻,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魯迅先生的一生幾乎是在水深火熱中度過的,他生于1881年9月25日,去世于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他是浙江紹興人,也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指點,思想研究,文學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有重大影響,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我印象最深的兩個故事便是《無!芳啊舵i記》!稛o!愤@篇中,白無常身上穿的是斬衰兇府服,腰間束的是草繩,腳穿草鞋,項掛紙錠,手上是破芭蕉扇,鐵索、算盤,肩膀聳立,頭發低垂,眉眼的外稍向下,像一個“八字”,頭戴一頂長方帽,下大頂小,按照比例一算有二尺來高,在正面有四個字“一見有喜”。與活無常相對的鬼物叫“死有分”,裝束也相仿,后來被稱為死無常,黑臉、黑衣。誰也不喜歡,魯迅先生也同人們一樣,喜歡活無常。
《鎖記》一文中,魯迅先生兒時與衍太太之間的故事,雖寫了衍太太的一言一行,看似在夸贊她,實際卻諷刺了她的虛偽舉止,讓我懂得了看人要看人的本質及內心。
魯迅先生的一生很偉大,雖然我們現在安居樂業,但我們仍要牢記魯迅先生的終生寫照——“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薄
《朝花夕拾》讀后感15
在暖暖的陽光下,與清晨的露珠相伴,我手捧一本《朝花夕拾》,讀著,想著,真是十分愜意。
這是魯迅的一部回憶性散文集,收錄了他記敘自己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成長歷程的散文。初讀之,令我感觸最深的是《狗﹒貓﹒鼠》和《五猖會》。
《狗﹒貓﹒鼠》中,魯迅的仇貓引人沉思。貓這個溫順的小動物有什么可仇的呢?與其說是仇貓不如說是仇貓一樣的人。貓凡捕食了雀鼠,總會盡情地玩弄,待玩厭了才將其吃掉。這不正與現實生活中某些人頗為相似嗎?不僅以大欺小,毫不善待弱者,而且看到別人受欺負,還幸災樂禍,甚至助紂為虐。魯迅以他犀利的眼光發現了社會風氣和個人修養上存在著的問題。
其次,貓和獅、虎同族,卻有一副媚態。既做了貓就要做到最好,貓也是有潛力的,有成為獅、虎的潛力的,但是它不想也不敢沖,就像有些人,安享于當下的生活,日益頹廢,潛力最終消散在不求上進的'心下。
再次,貓總是成群地嗥叫,惹人心煩。孰不知叫也是貴精不貴多呀,公雞一日只需在早晨叫一回便博得世人稱贊,而有些和鳥兒叫整整一天一夏也無人理睬。我們人說話不亦是如此?既然說就要言之有物,說廢話不僅浪費時間還惹人煩。
《五猖會》一文中,則通過描寫魯迅小時候在看廟會前被父親“要挾”背《鑒略》,表現了孩子在父母毫不大顧及自己心理時的無奈與厭煩,含蓄地批判了當時中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即使到了現在,這類父母仍是屢見不鮮啊,以“都是為了你好”為借口,將各種枯燥的“寶典”與補習班強塞進孩子本應快樂的童年。我忽然慶幸起自己的父母還是相對開明的,相較于魯迅,我的童年要快樂自由得多了。我覺得,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不失是一種好的教育方法。
時光流轉,唯有經典不退色,相信重溫它,我對我已經逝去的童年、即將到來的青春也會有新的感悟,新的期待。莫做貓般的人,珍惜當下快樂,姑且算作我從這經典中擷取到的芳華吧。
【《朝花夕拾》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朝花夕拾》有感最新2022朝花夕拾讀后感52001-11
(精選)朝花夕拾讀后感07-06
《朝花夕拾》讀后感(精選)07-06
《朝花夕拾》讀后感(精選)07-06
【精選】朝花夕拾讀后感07-06
朝花夕拾讀后感[精選]07-07
朝花夕拾讀后感(精選)07-06
讀后感《朝花夕拾》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