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1
《清單人生》生活總會告訴你一些什么,比如……或許在很早的時候我讀過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不過只能說是對這本書名很熟悉,以至對布里特·瑪麗的了解,來自于作者的另外一本書《清單人生》。有這樣一個老太太,她常常會做一個備忘錄,備忘錄上記滿了她要做的事情,她就靠著這份清單記錄過了一天又一天。這是一個患有潔癖外加強迫癥的女人,對世界形成了固定的看法,無人能夠改變她。
任何時候都要維持著看起來很得體的體面。就連血留在地板上,都會覺得太丟人,也不準眼淚滴到地板上,那樣會留下印子,會被認為是不禮貌。她不希望改變,不愿意出遠門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她的理想就是待在家里,過一成不變的日子,自己給自己鋪床,自己用小蘇打清理床鋪。她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夠隨和、缺乏社交能力、試圖通過討好讓別人看到她的存在和努力。假如早上六點還打開廚房的燈話,她會認為別人以為她會睡懶覺;如果回答別人她不討厭紅酒,她會認為別人就此認為她是個酒鬼。你瞧,她有這么多的毛病?偸菫閯e人而活。你遇到過這樣的人嗎?刻板、固執、患有潔癖甚至強迫癥。我遇到過,這真的很難讓人接受。因為你時時刻刻感受的是對這個人對你的諸多不滿和反對,對你所作所為的抵觸,時時刻刻都在告訴你,不要那樣做。僅僅是因為她不想那樣。一個正常的人是無法真正體會到,你的所作所為“侵犯”了她的潔癥后的焦慮和不適感。是的,無法真切的體會到。可是有一天,這個63歲的老太婆沒有了丈夫肯特,沒有了家里的陽臺,不能清洗丈夫帶著香水味的襯衣,不能用菲克新把家中所有的玻璃擦拭一遍,不能再往陽臺的花盆里撒小蘇打,不能擦拭桌子上看不見的碎屑。她能做的只有撫摸左手無名指上戒指留下的白印子。她似乎一下子什么都沒有了。但還有一件很重的事沒有向大家交代,但是她還有清單———一本清單,上面記錄了她所要做的事,如果這件事沒有納入清單,那她是不會去做的。她熱衷于她的清單。她建立了很多很多的清單,她按照清單行事,以確保生活的萬無一失。
然而,人生怎么可能用一紙清單來規劃呢?生活中的一切從丈夫外遇離婚發生了改變,再也沒有可信賴的丈夫,她不得不出去找工作,幾十年操持家務的習慣在一個經歷慘重的經濟危機后形成的臟亂差的小城市—————博格發生了改變。這樣一個破落的小城,一群近似野蠻無禮的人,一個酒氣熏天不得不在一起工作的殘疾女人,一群熱愛足球整天臟兮兮的小足球迷,然而,她接受了這里的一切。在遇到緊急情況或者焦慮不安時,她選擇了可以緩解她緊張情緒的方式:打掃衛生。一切的開始和友好都從打掃衛生開始。伴隨她的是孤獨無助,只有冷漠的堅強,和對陌生環境的積極適應。我開始不再討厭這個古板有潔癥的女人了。所有的婚姻都有不好的一面,因為所有人都有弱點。她還是會常常想念肯特,常常會拿遇到的人和肯特去做對比,她會想念肯特的一些習慣,以及她還和肯特生活在一起的自己。有些時候,繼續生活下去還是比較容易的,你甚至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誰。只要你明白自己究竟在哪里,根本不用知道自己是誰,旣惖囊簧M顯為別人而活的風格。生活在姐姐的陰影下,渴望得到媽媽的認可,她希望肯特能夠看到因為他而變得干凈明亮的房間,盡管他們從來都沒有說過感謝她,他們總是選擇了忽略。在博格,她僅僅做了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她使娛樂城變得干凈,改變了大家的一些惡習,接受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極力用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影響那里的人,改變大家對這個落魄的小鎮的看法,使整個小鎮都看起來變得積極向上起來。這是她的功勞然而她對大家對她的認可感到震驚,人們能夠看到她的努力和付出,雖然她總是一本正經的不以為然,那心里的一陣陣竊喜,喚醒了她對生命的認知。她終于開始關注到一個終極問題:應該如何生活?瑪麗在博格生活的這段經歷,它不是一段插曲,而是突然擺在瑪麗面前的一個關于生活的難題。她精疲力竭的從原來的生活來到這里,竭盡所能的去面對,或許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人生所有的疑問都可以濃縮成為有個問題:應該如何生活?這一個看起來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它關乎時間,關乎每一個人對它不同的理解!拔夷昙o打了,不適合去巴黎了!
“巴黎年紀多大?”面對這個問題,瑪麗開始關注到自己的內心,開始審視自我。在博格的每一天,她都在與自己對話,無論是給一只老鼠準備餐飯,還是與別人對話,還是默默地回憶過往生活,她其實是在與自己進行對話,在尋找自己。在文章的結尾,看的我眼淚婆娑。外遇的丈夫凱特返回來尋找瑪麗,樸實的斯文在默默地獻著他的傾心,瑪麗該做何選擇?她既沒有回到丈夫的身邊,也沒有接受斯文的傾心,而是正視自己的內心,尊重自己的夢想,拋開一切為自己活一次。這個結局真的讓人歡呼。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獨自駕駛,載著足夠多的汽油,出發去了她夢想的地方———巴黎。夢想有多遠?夢想永遠沒有你的年齡長。如何生活,取決于你的心態,而非年齡。有生之年,有勇氣拋開世俗的眼光,能夠努力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那真是一件幸運的事。人生中最艱難的事,恐怕就是舍棄無比熟悉的生活,重新開始。然而,那又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夢想越大的人越會是贏家。
一個人或許無法選擇環境,但他可以針對環境選擇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人到了一定年齡,人生的所有疑惑幾乎可以全部濃縮成一個問題:應該如何生活?后來,“幾年”變成了“更多年”,“更多年”變成了“一輩子”,事情往往就是這樣。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2
(本書結尾,就是全書概述了,博格,本來就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只是人們自己,把它破壞的不堪。最后還是人們自己,凍手修復這個地方,但無論怎么壞,無論怎么好,有些東西不會改變,有些人不會改變。)
無論多晚,只要想改變都不算晚。因為有人從前多愛你,現在也會多愛你。
生活,沒什么好怕,人類也沒什么好怕,自己怕的莫過于是自己的禁錮而已,如今你學會走出來,那一切的不快,都會云淡風輕。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
當你開車經過博格,也許首先注意到的是那些已經關閉的地方。然而你必須放慢車速,看看還有什么留了下來。因為博格還有人。還有老鼠、路人、花園和溫室。還有木籬笆、白球衣和點燃的蠟燭。有新鋪的草皮和陽光燦爛的故事。有一家花店,在那里你只能買到紅色的花。有一個小超市兼修車鋪兼郵局兼披薩店,播出球賽的時候,店里的電視機總是開著,而且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在那兒賒賬買東西。博格原來還有一座娛樂中心,現在沒有了,但孩子們可以在他們的新教練家里吃培根和煎蛋。教練和她的狗住在一座帶陽臺的房子里,起居室的墻上掛著新照片。沿路的售房木牌一天比一天少。留絡腮胡、戴帽子的成年男人在老舊卡車的頭燈照明下踢足球。
博格還有一個足球場,一個足球俱樂部。
而且,不管發生什么,無論她在哪里,每個人都知道布里特-瑪麗來過這里。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3
人生有一種艱難,是舍棄無比熟悉的生活,重新開始。
《外婆的道歉信》我是在書店里花了很長很長時間看完的,因為在書店工作,是不是會在書架上找一些喜歡的,對口味的書看?础锻馄诺牡狼感拧窌r,我偷偷的站在書架的角落,看了這個故事。被外婆和愛莎的可愛深深吸引。也為其中的故事深深的感動。那樣單純的愛是多么的珍貴。新的故事出生了——《清單人生》。
叉子、刀子、勺子。就得按照這個順序來。
這是小說的第一句話。慢慢的看到后面,會發現,所有的整潔,都是由混亂開始的,像宇宙的出生,從混沌到有序;像人的成長,從無知走向認知世界。在時間的流逝里,有什么是不變的嗎?答案是沒有什么是不變的。有的人希求著改變,因為會有一個新的開始;有的人尋求著安定,因為就想這樣安安靜靜地過完余生。當我們到了老年,我們還有勇氣去重新開始嗎?比如學習踢從來沒有踢過的足球,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在那里開始自己未來的生活。
瑪麗63歲了,她去勞動局重新找合適自己的工作,每時每刻都在想念著已經逝去的愛人肯特。她的某些做法,在我們普通人的眼里或許可以歸類為強迫癥患者。到最后,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和這樣的做法和解。
她因為怕死,所以討厭旅行,老是在想一些旅行的災難故事,想象著自己就是其中的某某某。不過到了63歲,有誰還會重新去找工作。這讓我想起了安妮·海瑟薇和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電影《實習生》,電影里講述了一位70歲退休后的商——本,不甘寂寞以高齡實習生寞重返職場并在職場上收獲了各種美好人生的故事。本和瑪麗很像,做事僅僅有條、一絲不茍,上班必須穿西裝打領帶,帶上1973年產的公文包,十分具有傳統意味。隨著故事的深入,我發現了他們身上可貴的品質,那些真誠、善良、完美無缺的做事經驗和準則實在是令人尊敬。
“我得把咱們今天會面的要點全部都記下來,列個清單!
每天每次要做的事情瑪麗都會列一個清單,然后一件件做完。這好像是為了不錯過生命中的每一天而做的一種堅持。像是村上春樹每天要早起去跑步,然后回家寫作。一絲不茍。這已經是她自己生命存在意義的方式了。瑪麗有十足的個人特點,她會用口頭禪“哈”回答一些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下午6點鐘必須吃晚餐,然后再也不會出門。她緊張的時候會用右手手指揉搓左手無名指——她和肯特的愛匯聚的地方。
在和勞工會里介紹工作的女孩持久戰后,最終的結果她得到一份工作。去偏遠的小鎮“博格”——有點混亂和荒涼的小鎮。然后她在這個陌生的地方,開始了自己新一次的蛻變。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4
睡到別人隨時可以理直氣壯地敲響你家門的時候才起,簡直太可怕了。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只是布里特-瑪麗的人生信條之一。
成年可以后在公眾場所大笑有心理負擔?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必須毫無差錯?不能讓別人知道我早上睡到了十點鐘?不存在的,布里特·瑪麗用一本書的人生講述了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有些時候,繼續生活下去還是比較容易的,你甚至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誰。只要你明白自己究竟在哪里,根本不用知道自己是誰。
她坐在黑暗中的木凳上,凝視著海報上那個讓她一見鐘情的紅點,那正是她熱愛地圖的原因。因為年代久遠,紅點已經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已經發白,但它還在那里,嵌在地圖左下角和中心點之間,旁邊寫著“你在這里”。
是的,“你在這里”。
從最初,母親一直很失望,活下來的是布里特·瑪麗,而不是比她更優秀的姐姐。接下來,肯特總是說她沒有幽默感沒有想象力,連有香水味的襯衫也不愿自己丟進洗衣機,即使她所有的生活都以肯特為主。后來,在博格,她當了孩子們的足球教練,哪怕她不怎么懂足球,但她是被需要的。在博格,她第一次有了想講笑話的沖動,在博格,她交到了第一個朋友,在博格,她第一次喜歡上了足球,在博格,每個人都會記住,她曾經來過這里。
按清單做事情的布里特·瑪麗,發動了汽車,帶著充足的汽油,駛向巴黎――她一直想去卻從未去過的地方,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布里特-瑪麗不知道太陽是什么時候沖破天空永恒的灰色陰霾升上地平線的,但它好像已經開始憧憬下一個季節的到來。
人生是一種冒險,冒險就應該是冒險的樣子,不是嗎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5
也許你讀過《外婆的道歉信》,那你一定知道我說的,讀完后大哭著笑或者大笑著哭的感覺。即便你沒讀過,我保證在《清單人生》第一章之后,你會愛上這個63歲的古怪女人。
因為她真的太好笑了!布里特—瑪麗的情商接近于零(也許會讓你想起家里某個親戚)。她夸獎別人的新發型:“您的額頭非常寬,剪這么短的發型需要很大的勇氣”;她管別人要一杯水時,會責怪對方竟然不給她杯墊。關鍵是,她根本意識不到這會得罪人!她內向膽怯,渴望改變卻不敢改變。她的生活嚴格遵循一張張事先制定的清單,她甚至有一張記錄所有清單的清單。她6點準時起床,12點必須用餐,將家里的一切整理得一塵不染,因為她相信,只要什么都不變,生活就能永遠持續下去……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6
布里特—瑪麗,一個離開清單就沒法活的63歲老太,在她的大半生里都以犧牲自我、照顧他人為樂,只要自己被需要就會有滿足感,覺得凡事有信念和愛就足夠。可是生活最終教會了她,也教會了我們,只有這些遠遠不夠,至少還要有自我實現的夢想和勇氣。
從她離開出軌多年的丈夫肯特、踏進勞動就業辦公室、開車駛向那個叫博格的小鎮起,布里特—瑪麗的人生軌跡就發生了重大的偏移。在被世人認為應該好好養老的年紀,離開缺乏激情和目標的生活,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艱難。當一切壓得人喘不過氣時,改變現狀的欲求會強烈到讓人充滿無限的勇氣。
沒有了清單的日子,布里特—瑪麗不再是沿著既定的路線、打卡式地像完成任務般過活,那種因條條框框帶來的脆弱的確定性離她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意想不到的際遇,在博格小鎮邂逅不同的人、收獲一份份真摯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一點點地將支離破碎的記憶和自己修補好,像從沒受傷過一樣地去愛,遵循自己的心聲做選擇。
布里特—瑪麗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們每個人的影子,比如到了一定的階段自問應該怎樣去生活,比如借助一些小物品當作自己與平凡日子抗衡的裝備,比如因為害怕未知而自欺欺人,比如在孤單難耐的房間中自言自語,比如在清單上鄭重其事地寫下新一年的計劃和目標……
故事的最后,布里特—瑪麗的生活不再被清單所劫持,她終于踏上了心心念念的前往巴黎的旅程。相信她如果有機會再次列一份清單,不會是關于柴米油鹽的待辦瑣事,而會是關于那些想為自己實現的美好夢想。
就像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里所說:
“每個人心中有多么長的一個清單,清單里寫著多么美好的事?伤鼈兛偸潜煌七t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為什么勇氣的問題總被誤以為是時間的問題,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總被叫做生活本身。”
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實踐心里的夢想清單,與年紀無關,永遠都不算晚。
布里特—瑪麗做到了,我們也可以。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7
一個六十三歲的女人,做了幾十年的家庭主婦,因為丈夫出軌,她要開始接觸這個社會,過新的生活。
這個過程當然沒有那么順利,她發現外面的世界似乎總是和她格格不入。她發現她自己的那一套規則并不是沒一個人都會遵守,這讓一個之前一直過著程式化生活的布里特-瑪麗非常郁悶。
她生活在一個并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她有一個比她優秀的姐姐。她本來可以像是空氣一樣在家里按部就班地生活,但這一切都被她姐姐的死而打亂了。
她的父母開始吵架,她在家里的地位越來越尷尬,她也變得更自卑了。
越是自卑的人就越是喜歡過安逸的生活,因為自卑,所以不敢接受生活中的變動,擔心每一次變動都帶來的都會是麻煩。
布里特-瑪麗很可憐。她極度依賴丈夫,長時間過著家庭主婦的生活人,讓她變成了一個有社交障礙的人。
她因為害怕在睡夢中死去,怕自己死了還沒有人發現而不敢睡覺,怕自己不體面、不文明,因為怕死,不愿意去旅游,只看著地圖暢想著巴黎的美好。
她嚴格按照自己的清單做事,一板一眼,儼然是一副有強迫癥的樣子,就這樣死板地過了半輩子。直到丈夫出軌,她和丈夫離婚,這一切才變了樣。
可是這樣一個固執、自卑、在意別人看法又堅持自我的人去到了博格之后,一切就開始改變了。
她漸漸融入那里,漸漸和那些跟她完全不一樣的人打成一片,和那些她本來看不慣的人成為了朋友。
她甚至想去接受一段新的感情,可是卻被她前夫打亂了。
她的前夫和情人分手,重新找到了她。
可惜,她的前夫雖然回來找她,雖然她的前夫也在慢慢改變,但她前夫對布里特-瑪麗的需要不像是因為多愛,更像是因為依賴,因為習慣。
六十多歲的年紀,想要重新開始一段新的生活確實不容易,也難怪在她丈夫回頭的時候,她也有回去的打算。
不過還好,博格這個地方改變了她,這里的人改變了她,她終于還是愿意不去依附別人為自己而活。
以前她對這個世界所有的認知都是來自于肯特,現在她終于能自己去看這個世界了。
一開始對瑪麗這個人挺沒有好感的,她固執且沒有自我,張口閉口都是肯特,越看越生氣。隨著故事的發展,她也漸漸變得可愛了起來,越來越像是個“瑪麗小天使”了。
可惜瑪麗和肯特離婚的太晚了,他們如果早點離婚,瑪麗就能早點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了。畢竟她現在六十三歲,如果在三十歲的時候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沒有被所謂的“家庭主婦生活”荼毒這么久,她也不會這么神經質。
不能接受瑪麗覺得家庭主婦也是一種職業的說法。
家庭主婦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并不是一種職業。
為家庭付出、照顧家庭,這也沒什么不對,但這絕對是兩個人的事,不該是某一方的全部責任。
瑪麗做家庭主婦的這段時間有多長,她和這個社會脫節的時間就有多長。
這么多年的時間里,她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自己的朋友,她把自己所有的寄托和依賴都給了她的`丈夫,可是她的丈夫還是拋棄了她。
離婚之前,她沒有自己的生活,甚至連孩子都是她丈夫和前妻的。
在那個家里,她是以妻子的身份過著保姆的生活,而她竟然沒覺得有什么不對,這才是最可怕的。
這樣值得嗎?
當然不值得。
根據書中提到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人類的需求像是階梯一樣,由低到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生理需求(呼吸、食物、水)可以讓人活下來。如果不能滿足,人類無法生存。
安全需求可以讓人過上相對穩定的生活。如果生活不穩定,失去安全感就會變得孤獨、自閉甚至思想變得極端。
社交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可以讓人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家庭不幸福,社交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許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讓人變得偏執,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人類的感情很復雜,有了情感上的滿足會讓人很快樂,這也是得到幸福的最基本條件。
尊重需求是較高層次的需求,可以讓人獲得成就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可以讓人變得更有自信,反之則會讓人為了得到尊重需求去做一些使自己進步的事,對一些人來說可以起到激勵效果。
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在前四種需求都得到滿足之后開始發揮自己的真善美,去不求回報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以前的瑪麗甚至無法獲得社交需求。
但是在博格生活的這段時間,她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有了朋友的關愛,還有了斯文對她的愛慕,她實現了自己的社交需求。
又在之后的種種事情中,得到了大家對她的尊重,讓她實現了尊重需求。
她已經沒有必要再去委屈自己過依附著肯特的生活了,她想達到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在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的這一年,她開始了她的新生活,她不再去做誰的附屬品,她就是她自己人生的主角,她終于自由了。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8
“我年紀大了,不適合去巴黎了。”
“巴黎年紀多大?”
——《清單人生》
在我還沒有活了太久的人生里,經常聽到有人這么說。年紀大了,不適合做某某事了;年紀大了,學不了某某東西了;年紀大了,已經沒辦法再做出改變了。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說法,仿佛一個人過早地給自己的人生下了一個結論,仿佛一個人要做什么不是自己決定的,仿佛一句“年紀大了”,就可以解答漫長人生里的種。種不安、躁動和困惑。
我們常以為,隨著年紀變大,許許多多問題就可以自然解決。一句常見雞湯說,生活總會越來越好。的確,大部分情況下,生活確實是會變得越來越好。然而不是生活本身自動變好的,而是因為人有了想要變好的強烈愿望,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做出了推動生活變好的選擇和行動。
基于以上想法和心情,我拿起了這本書。吸引我的是腰封上的一句話:人生有一種艱難,是舍棄無比熟悉的生活,重新開始。我的朋友在旁邊看到,嘲笑起來,她覺得這種話太雞湯了,她一點也不喜歡。我也不喜歡雞湯,但是我喜歡這句話。因為我發自內心的相信,只要努力、勇敢和堅持,我的生活都可以重新開始,改變可以發生在許多許多年后的遙遠將來,也可以發生在我拿起這本書的當下。
布里特—瑪麗,本書的女主人公,在故事讀了還不到三個章節的時候,就讓我發出了一聲深深的嘆息。這位主角的形象鮮明和極端到有點夸張:清單達人、清潔狂魔、循規蹈矩、死板固執、情商感人、對話終結者……你可能會覺得真實的生活里不會有這樣的人,但是仔細一想,這樣的人卻又充滿了我們的生活。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沒有自己的生活。
“為別人而活的人遲早都會習慣。”
“從那一刻開始,她就把他的夢當成了自己的夢,把他的人生視作她自己的人生!
故事從布里特—瑪麗離開丈夫開始。多年“為家庭工作”的她,開始到勞動就業辦公室尋找一份工作。找工作的目的,只是擔心沒有丈夫、沒有孩子、沒有工作的話,自己哪天死在家里也沒有人發現。而死在家里,尸體腐爛,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影響到鄰居,“這樣不好”。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向死而生,
布里特—瑪麗沒有發現丈夫的不忠之前,她為丈夫和家庭而生。在結婚之前,她為了照顧父母而生。在姐姐因車禍死去之前,她為了姐姐而生。她似乎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布里特—瑪麗從小就是一個站在姐姐身后背景里的孩子,性格沒有姐姐開朗,不如姐姐有活力,不像姐姐那樣有想做的事情,有夢想。只因為姐姐注定要精通外面的世界,所以布里特—瑪麗就想象自己擅長各種家里的事。有一個需要你的人了,還需要什么別的東西呢?
布里特—瑪麗的人生充滿了各種清單,看似井井有條,但這一條條要做的事情,卻不能拼湊成布里特—瑪麗的自我。等到她不為別人而活了,才發現自己的清單人生是如此地空空蕩蕩。
尋找自我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人生就是一個帶著困惑去生活、去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永遠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
所以看到故事最后,布里特—瑪麗失控的生活透出了一絲回歸“正!钡氖锕猓议_始擔心,她要和曾經出軌的丈夫重修舊好,還是接受另一個樸實的男人;是要回歸以往一成不變的日子,還是要在雞犬不寧的新環境里開始新生活。布里特—瑪麗第一次為自己做出了選擇,她沒有選擇以上生活的任何一種。
任何改變和選擇都是艱難的,但是正因為這種艱難,“重新開始”才如此的值得慶祝。
布里特—瑪麗,六十三歲,帶著一堆汽油桶,出發去巴黎。
關于《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9
60多歲的老奶奶上輩子的日子,一成不變,單一無趣,她每天準時起床,準時用餐,用特定的清潔劑清洗家里,保證家里的一切整理一塵不染,廚房的工具要按順序擺好,水杯要用杯墊等等,甚至她按照記錄好清單一一干活,以保證她的日子萬無一失。因為她相信,只要什么都不變,生活就能永遠持續下去。
慢慢地看下去,逐漸了解到老奶奶的過去,原來她之所以會成為今天的她,是因為在她童年時候姐姐早逝,被一場車禍帶走了生命,父母心痛為什么活下來不是姐姐而是她,一個家庭開始破碎了,從小面對著冷漠的父母,孤零零一個的人,長大后嫁給一個大男人主義的丈夫……所有的因素的疊加,造就如今的她,她是多么需要安全感,是多么渴望被愛和被需要的感覺。
老奶奶離開她熟悉的生活,第一次為自己而活,來到博格小鎮,生活就像那個突如其來的足球一樣,當頭棒喝之后就強迫她去面對眼前的一切。從此,生活再也不是只有丈夫,面對一群孩子、一個坐著輪椅的女人、一個瞎子又懂足球的女人、一只老鼠走進了她的世界。這一切充滿未知的挑戰,一切充滿不可思議,一切就這么發生了,生活就在她不愿意改變的情況徹底改變了,在失控中獲得了新的選擇和新的期待。
老奶奶面對過去的生活和新的感情,做了一次自己的選擇,一種不受過去束縛也不再與另一個男人捆綁的自由生活。
到了一定的年齡,人生的所以疑惑幾乎可以全部濃縮成一個問題:應該如何生活?
你知道嗎?你想要生活是什么?你有勇氣改變嗎?
【《清單人生》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清單革命》讀書筆記09-22
《清單革命》讀書筆記11-25
人生的127個生命清單11-16
生命的清單人生感悟01-17
《人生》讀書筆記04-26
《人生》讀書筆記04-24
中考焦慮清單09-02
丹麥材料清單12-07
出國旅游清單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