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8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世同堂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
磕磕絆絆讀完了《四世同堂》,如果我說自己被激起了什么愛國主義熱情那是假的。我看了太多東西,我沒辦法恨,我只覺得他們可憐,只覺得悲傷。最讓我難過的是書以外的東西——老舍本人。他有多么愛他的北平,仿佛那里每一條河都是他的血脈,每一掊土都是他的身體,每一陣風吹都是他的呼吸。我知道他是真恨,他寫道日本人怎樣糟蹋北平,漢奸怎樣無恥,他恨得咬牙切齒。
他一時溫柔地回憶起北平的種種傳統和小買賣,一時痛心地描述北平的蕭條,一時冷笑諷刺著日本人的惡劣,一時又陷在瑞宣式的矛盾里無法自拔。老舍就是所有人物的集合。是祁老人的圓熟溫和,是天佑的老實沉默,是瑞宣的儒雅掙扎,是錢詩人的錚錚鐵骨。一種文化到了熟爛的地步,人們就會陷入一種無法言說的分裂。北平太熟了。老舍罵的是外敵,恨的是外敵。即便對于漢奸,他不過說他們“無聊”。他費盡苦心給小說安排了一個尚為和美的結局——他仍是愛,愛北平,愛北平的老百姓。他也相信自己這份愛,他想如果沒有日本,北平人就會和和美美地過下去,祁家就會一代一代,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誰曾想,他就是被他所深愛的北平推向了絕路。那天老舍被打得皮開肉綻之后,已經站不起來,有人怕他當場被打死,就把他拖到附近一個派出所。幾個紅衛兵聽說他是“反革命”,馬上又進屋你踢一腳,他踹幾下。我知道消息已經是晚上了,到派出所把他扶回了家。第二天,聽說我離家不久,老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拿上一本《毛主席詩詞》就出去了。走到院里,他見4歲的小孫女在那里玩,還把小孫女叫到面前,拉著孩子的小手說:“跟爺爺說再見!崩仙岢鲩T后,就一直往北走,走到太平湖(此湖今已不存,改建成地鐵停車場)邊,坐在那里讀起了《毛主席詩詞》。整整讀了一天,天黑以后,他頭朝下、腳朝上投進了那一汪平靜的湖水。
一直找到第二天下午,才有人告訴我,太平湖有一個老頭兒投水死了,好像是老舍。我找到湖邊,見到他已被人撈上來,平放在地上。他嘴、鼻皆流著血,上身穿白襯衫,下身穿藍褲子,腳上的黑色千層底鞋子,白色的襪子等都干干凈凈?梢娔鞘撬杨^埋進水中之后,自己用雙手硬性扒住湖崖石頭淹死的。(老舍夫人對歷史的回憶,節選自《太平湖的記憶—老舍之死》)不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和難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他怎么舍得以這樣慘烈的姿態告別深愛的北平?《四世同堂》里的錢詩人忍受過日本人的虐待,依然不屈不撓反抗著,依然睜大了雙眼等到了解放的那一天。我想,老舍先生也可以這樣——如果折磨他的.是日本人?墒遣,偏偏是他深愛的中國人。面對外敵,你或許還可以因了民族大義忍辱負重,可面對自己人,每個人都不可避免陷入分裂:我是對的嗎?如果所有人,所有中國同胞,所有北平同胞,都說我是錯的,那我怎么證明自己沒有錯?我怎么知道自己真的沒有錯?可是如果我錯了,我有錯在哪里?錯在太愛?還是錯在把這種愛寫了出來?也許你可以想起《四世同堂》里祁天佑正是死于投水自殺,老舍居然把他的死寫得凄美,寫得歷歷在目,寫得如見如聞,仿佛他的魂靈也在此刻死了一回。如果你是宿命論者,你或許會更加感概?墒窃谀菚r的中國,所有人都可以洞見自己的宿命:說不定哪一天,你就是那個今天被“革命群眾”折磨致死的人。愛得太深,就無法忍受來自對方的一點點傷害。
我不知道為什么總是對老舍的事特別心痛,我甚至很難一下子想起他的樣子。我想時至今日中國總應越來越寬容才對,我以為能一統整個中國的意識形態已經開始消隱。我不喜歡紅寶書,一點也不喜歡,也不喜歡千人一面的藍衣藍褲。我以為中國人終于開始珍重“個人”,終于開始學會自己思考,終于有了一個獨立于“官方”之外的腦子。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悲觀主義者,現在看來,我的估計還是過于樂觀。中國人什么時候才能學會愛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停止那些表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行為。什么時候我們能學會正常地、正確地、溫柔地,愛與被愛。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2
在這本書里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祁瑞宣。
他,在當時,作為大多數人的縮影,一方面有著投身戰斗的激情與理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大家庭的重擔(年事已高的祖父與父親、抱病在身的母親、不成器的二弟、同樣熱衷報國的三弟、任勞任怨的妻子和一對兒女)。
他空有一腔報國熱血與才干,困于家庭,一再猶豫,終究將報國想法藏于心中,承擔起作為大家庭中的頂梁柱的責任,但同時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家人的死去與饑餓困苦的來襲而無能為力。
一看到他的名字,我就覺得有些悶得慌,堵得慌,好像看到一個人的心臟鎖在了鐵籠里,或者說一個小鐵籠子安在他的心臟里,里面禁錮著他的靈魂。
瑞宣,在當時是代表了想抗戰而有家庭束縛的`一類人。在現在,“瑞宣”依舊存在,只不過,此抗戰非彼抗戰,此束縛非彼束縛。生而在世,很難不受方方面面的束縛,有些束縛是責任,是義務,也是牢籠,能夠放手一搏的只是少數。
戰爭是恐怖的,也只有在這恐怖危難的關頭才最考驗人性。小羊圈胡同里的人在面對日本侵略的時候,態度都不太一樣,在一些人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自私的身影,有些人雖然不是漢奸,但一開始并不以被侵略而有所難過、憤恨,等到發現國家不保了生計也受到逼迫時才發覺侵略是那么令人憤恨無奈。
在那個時代,很多小人最先想到的只有自身利益,利益催生了許多漢奸,并且抹去了他們的愛國之心,他們以為擁有錢權就可以一世逍遙,但是現實給了他們一個巴掌,像大赤包、冠曉荷、招弟、藍東陽、胖菊子和祁瑞豐等漢奸,最終均死于非命,解氣!當然也有像祁瑞宣、祁瑞全、李四爺這樣深明大義、不肯屈服的忠貞之士。
書中描繪的忍辱偷生的畫面,令人感到呼吸不暢,現在有太多的抗日神劇,并不仔細描繪這些細節,也不還原這些現實情節,而是一味地夸大我方作戰之神勇。神劇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自驕自傲的民族情感中,而忽略了苦難的現實,它更多的是讓我們化身成正義的使者,去鞭撻那些侵略者,給我們一種痛快淋漓的出氣感,夸大了后續的勝利的同時也淡化了前面的苦難。這是多么悲哀!那描繪苦難的力度不夠細膩而深沉,怎能如《四世同堂》般直擊人心?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3
《四世同堂》是我初中時閱讀的第一本書,寒假的時候又重溫了一遍,老舍先生的文字永遠是那么質樸而生動。
這是一本描寫抗日戰爭的書,但它描述的不是正面戰場,而是北平城中一大家子的生活。這是相當少有的,畢竟大家都關注著閃閃發光的英雄,平民百姓的心理活動常常被忽略。故事發生的場景很小,但是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雖然人物不少,但讀后卻會清楚地記得每個人。
書中借取40年代北平西城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胡同作為亡城的縮影,以祁家祖孫四代為中心線索,細致地刻畫了北平人在日本侵略者的統治下,如何掙扎在生與死的縫隙里以及他們緩慢而艱辛的覺醒過程,并且分析了在國破家亡的嚴峻時刻,國民們的精神素質和種種心態。可以說,《四世同堂》是我們認識歷史的一面鏡子。
沉默有時候是最保險的。
書中太多的人物給我留下了印象。一輩子想著保全自身最終卻選擇反抗的`祁老人;被家庭拖累的祁家長孫瑞宣;為抗日戰爭無私奉獻的進步青年瑞全;奉承日本人最終下場凄慘的漢奸冠曉荷和大赤包……四世同堂中精彩的人物數不勝數,細細去品味,更能品出百般滋味。
日本人的種種行為罄竹難書。他們掠奪一切資源、搶糧食棉被和煤炭、禁錮思想、強制學生學日語,六十歲以上和六歲以下的人不發糧證、甚至把那些凍死、餓死、病死的人運到城外喂狗……也正是在最嚴酷的迫害下,中國人才丟掉幻想,進行反抗。
那些丑惡的靈魂在老舍的筆下顯得血淋淋。與此同時,老百姓依然英勇無畏,他們愿意為祖國付出一切,也正是這種精神,最終的勝利才站在我們這一邊,這是中國人所獨有的氣節。
感謝老舍先生,不僅因為他留下的經典著作,更重要的是,他把那個時代國家最苦難的一面保留下來,讓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銘記國恥,明白幸福和平的生活來之不易。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4
老舍一向是一個令人敬佩深愛的作家,生活在動亂年代的老舍,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苦難,正是這些波折的經歷給了老舍創作的源泉,所以他的作品總能反映出時代的印痕,針砭事實,把當代人們的遭遇和感受融于作品,發人深省,成為時代的標簽。而在老舍眾多的薈萃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經典名著—《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是以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軍欺凌下的悲慘命運,同時譴責了賣國附敵者的丑陋。老舍以戰爭下的人性為筆觸,為我們揭露了當時陰暗的社會。那種時代的烙痕成為讀者不能磨滅的記憶。而通過人性丑惡余善良的對比,作者贊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無畏的人們,也鞭笞了賣國求榮的丑惡。在《四世同堂》里,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同人物的'描寫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個動蕩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茍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里發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后將會遭遇怎樣的結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個道理。一個家族是不可能在國破的情況下依舊昌盛的,國破家必亡。就像小說里描寫的一樣,一個四世同堂之家最終也在侵略者的鐵騎下、在戰爭的摧殘下徹底的崩塌。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家,只有把個人的榮辱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戰爭永遠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判斷。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己的國家、出賣自己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不敢設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不敢面對在那種環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5
在這個寒假我讀了《四世同堂》,這本書的封面上個便簽,上面寫著三句話:值得每一代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典;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珍藏的民族記憶;老舍:它是我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書。尤其是老舍先生說的這一句話,最讓我記憶猶新,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更深一層的愛意。
首先,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里的26位主人公,他們分別是:桐芳,祁瑞宣,高亦陀,韻梅,李四爺,祁老太爺,孫七,天佑,馬老太太,錢先生,小順,祁瑞全,妞子,祁瑞豐,丁約翰,長順,冠曉荷,白巡長,大赤包,小文,藍東陽,文若霞。招弟,高弟,胖菊子,小崔太太等。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經典名著。小說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敘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的`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與震撼,鞭撻了附敵作惡者的丑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謳歌、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忠貞高尚的民族氣節,史詩般的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作出的杰出貢獻,氣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多年來的寫作經驗,刻畫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曉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讓人廢寢忘食。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6
不知道怎么寫讀書筆記,不會寫,也不敢妄自地寫些混語。就像我站在息斯敏教堂,看米開朗基羅,只有震撼,通身的震撼,我哪敢下一句評語,嗯,這畫不錯,可稱雋永。在大師面前,我下一句評語,都是狂妄。
雖說文無第一,可我就是狂妄也敢說一句,雜文面前,誰也不敢說魯迅不好,小說面前,當代作家里,沒人比得上老舍。甚至是差遠了,真真的,看了不少諾獎作品,和老舍比起來,也有很大比例的作品不值一提的
某日,一娃和我說近來書荒,竟不知讀什么了。我問他,二十卷的魯迅全集看過沒?老舍呢?你若看了,這一輩子遇不上其他當代文學家,也算不得多遺憾的。前幾年抱著kindle看魯迅,走路看,坐車看,等人時靠著墻坐席地坐下,巴不得時間慢一些,人來的晚一些?蠢仙嵋彩沁@般,不愿意被打擾,有大師伴著,其他人不來也就不來罷了
老舍的筆,和魯迅的筆,都太準,準的把你一下擊穿,不給你辦點解釋的余地。不同的是,魯迅偏銳,銳的你臉面無光的心虛。老舍則不同,老舍太擅長寫小了,他像站在你的人生輕撫你的內心。一句話就點撥的.你不由自主做了信徒,我想說的,不會說的,怎就被你輕而易舉的說了去了呢
當代作家里,還愛看一個史鐵生,文筆也是好的,利的。但若說比起老舍,那也是差遠了的。這幾年,怕是一遍一遍地翻老舍,看老舍,也沒做幾件正經事了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7
一提起老舍,我總是不由的將他和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張岱做比較。其實就閱讀文學作品而言,一直以來我并不主張采用對比的方法,且不說那些東西差別動輒相距百年千年的作家,就是一個時代里的作家,比如魯迅、胡適、周作人,雖然同樣都是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鋒人物,但此三位先生的作品大抵是不能“對比”著一起來讀,否則非但書讀不成,反而可能會出現理解偏差,甚至鬧出把不同個體的認識和觀點都混雜到一起的笑話。作家與作家的差別,歸根到底是人格理想和審美趣味不同,而凡此種種,都要受制于社會存在,因此強行把作家拉來“對比”互現,私以為并不可行。相較上文所提到的“對比”而言,更為我所欣賞的一種對比,則是讀者在閱讀具體的作品時受到感召,由作品的風格、情思調動起讀者曾經的閱讀經驗、閱讀思考,以此來自覺地回溯起之前閱讀過的作品。在此處,我把這種自覺地、不由自主的“對比”稱之為“比較”,以此來與一開始便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對比”做區分。
前面花了大筆墨來寫我自己對讀書筆記的理解與“對比”“比較”這兩個詞在概念上的區分,其目的`闡明我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和用張岱來與老舍做比較的原因,便于大家理解我后續的行文思路,接下來的幾章更新就要把目光集中在《四世同堂》上了,當然,還有與之互相參照比較的《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8
《四世同堂》是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部十分具有影響性的作品,這是一代人民的痛苦回憶;一個民族所受的屈辱遭遇;這也是一個國家的斑駁歷史。
老舍先生以其對老北京的細致了解,用細膩生動的筆觸為我們還原了那一時代的氣息,揭露了那一時代上空的陰云與陰云下的普通老百姓的真實生活。
《四世同堂》中小羊圈胡同里的人物性格都十分鮮明,且被老舍的一支筆描寫的有血有肉,仿佛我們真能透過紙張,看到這么一個人似的。不得不說,老舍先生把人物寫活了,我們說這是一部經典,還因為他筆下那些所謂的英雄不僅僅是英雄,他們還是一個會迷茫傷心有一些缺點的普通人。
“假若北平是樹,我便是花,盡管是一朵閑花。北平若不幸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別再活下去!”錢家錢默吟老先生謙遜有禮,性子清高,喜歡作詩作畫,喜歡侍弄花草,本是個十足的隱士,不理世事。但是在北平淪陷,兒子去世,被逮捕受訓后,幡然醒悟,變身成了一個老而志堅的積極斗爭的革命戰士。通過文字,我們分明能看到北平淪陷時這位老人的哀傷,分明能看到被釋放的錢老人的懊悔與憤怒,也分明能看到他對敵人的仇恨,對國家的.熱愛。
我們也能看到,祁家瑞宣對實事戰爭的敏銳以及他敢于為國家犧牲的一腔熱血,可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祁家的一家老小都等著他照顧,這些最親密的血親讓他無法施展抱負,無法讓他到那令他向往已久的戰場上去拋頭顱,灑熱血,他不得不盡到一個長孫,長子,大哥,丈夫以及父親的責任,這責任將他拴住了。面對這些,他只得無可奈何地笑了,在三弟決定要走的時候,我們分明可以從他的那一句:“你來盡忠,我來盡孝。”看到他的無奈,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他那文雅而又憂郁的微笑以及濕潤的眼角。
我們還能看到,看到有著少年人的沖動與愛國志氣的瑞全,看到謹慎持家,萬事求和氣的祁老人,看到任勞任怨的小順兒的媽,聰明勇敢的尤桐芳,成長為革命青年的高第,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夫婦,不亢不卑的小文夫婦,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招弟,看到小崔,孫七,白巡長,程長順……我們也能看到,求榮的冠曉荷,毫無廉恥心的瑞豐,兇狠潑辣的大赤包,欺軟怕硬的藍東陽,貪慕虛榮的胖菊子。我們看到他們的卑鄙手段,看到他們皮囊下丑惡不堪的內心,看到他們的利欲熏心,看到他們毫無民族感,貪圖享樂,看到北平淪陷后,他們一味的去討好日本人,對日本人阿諛奉承,做日本人的走狗,做背叛者,最終落得凄慘下場。
我們能在這部作品中看到很多很多,也能感受到很多,或令人蕩氣回腸,或令人搖頭嘆息,又或令人不禁掩卷深思。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9
《四世同堂》是我讀的最過癮的一部中國近代文學書籍,沒日沒夜的看了幾天,給我的沖擊卻是久久不能平靜的。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繹著自己的悲歡離合,榮沉浮,他們的生活因為日本人的到來和離去而發生了質的改變。
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郁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為革命斗士的錢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八年的厚重寫在了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那個年代的風雨飄搖。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給中國留下了無盡的傷痕。
說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背叛者形象。“背叛者”,這個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他們只是目光短淺的愛財小人,為了財出賣了國家和自己的靈魂。他們風光,人們看著恨;但他們死,人們看著卻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氨撑颜摺笔强杀,因為沒有了對國家的愛對自己的尊重,他們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憐人。其實,他們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卻沒有因為日本人的.撤離而亡,他們存活在很多人的潛質里,只是后來的社會不同了,“背叛者”不流行了,不流行并不代表就不再存在了。
錢默吟老先生是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為什么人們總是忽略書中如此堅強的一個老人。撇開他的政治觀點不說,單單他的堅強勇敢,就足以是全書一抹不容忽視的風景。錢老是個有知識有文化懂事理的人,這在那個年代是個不可多得的革命戰士。在全書緩慢的節奏中,錢默吟是一個緊湊的神秘的形象,儼然為書增加許多鏗鏘之力。中國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像錢先生這樣的人,才終于站起來走向光明。
中國人是痛恨日本人的,看著《四世同堂》,你會更加確信自己對日本人的恨。然而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又是無助的,新舊社會的交替給人帶來的迷茫是無盡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來。
戰爭結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是悲壯。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個悲劇。人們一直疑問老舍先生為什么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尾的結尾,人們詫異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局。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沒有結局的,結尾一句“起風了”,我想就足以表達老舍先生的意思了。歷史的車輪輾轉向前,歷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風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許打雷,或許下雨,渺渺茫茫。中國始終推著大車前進,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回首過去悲壯的一頁,除了記憶和嘆息,我們應該看見預示著的光明的未來。感謝老舍先生給后世留下了這部中國的《戰爭與和平》。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0
生活之余,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囫圇吞棗地看完了老舍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這篇小說給我最直觀的一點感受就是,那時,北平人生活及其艱難,幾乎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再看看現在,祖國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兩邊對比,天壤之別。不由得心生感慨。平靜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呀!國破家亡,國強民安。平日,這種話顯得大而空,但以這篇小說為背景,再去回味這句話,的確就有了較深刻的感悟。
小說中的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亞洲的中國主戰場。在這場戰爭中,北平城貌似平靜,沒有硝煙和炮火,但是城外傳來的隆隆炮聲和空中飛過的轟炸機以及街上日漸增多的日本人,無不提醒著人們,這就是戰爭。日本人的戰爭,不單單是真槍實彈,燒殺搶掠,還要從經濟上扼住中國人的咽喉——自印鈔票流通,控制日常百貨供應,尤其是糧食的供應。更要從文化上進行侵略和腐蝕——利用中國的文化為其侵略行徑粉飾掩蓋,嚴禁中國人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在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催生了許多粉墨登場的小丑。以大赤包、冠曉荷為代表的一批巴結獻媚日本人,出賣靈魂的無恥之徒,不擇手段,千方百計地陷害百姓,大把撈錢,為自己贏得了短暫的權利、金錢和平靜的生活。這種看似榮華富貴的生活如同開在腐爛尸體上的花朵,貌似艷麗無比,實則臭氣熏天,讓人掩鼻,令正直的中國人唯避之而不及。假洋人丁約翰盲目崇拜歐美,不關心國事,不同情百姓,一味追求自己狹隘的幸福和所謂上等人的生活。還有藍東陽、招弟、胖菊子等一幫丑惡嘴臉的下流人,為了嗟來之食,寧肯拋棄做人的最起碼尊嚴,跪地匍匐在侵略者前面,甘心做民族的罪人、敗類。
但是,更多的北平人在侵略來臨的時候,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共度難關。小羊圈胡同的李四爺是一個慷慨,有俠肝義膽心腸的人物。街坊鄰居,無論誰家缺吃少穿或遇到了過不去的坎兒,他只要有點能力,都一定要出手相助。瑞全代表有知識、有頭腦、有能力的青年,毅然拋棄了溫馨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抗日的道路。錢默吟老先生在經歷了家破人亡的家庭變故后,由一個只鉆學問,不問政治的老學究,決然地投入到了抗日的地下斗爭中,成為一個活躍在敵人皮子底下的抗日分子。瑞宣代表性格懦弱,委曲求全的一部分人,在經歷了父親、女兒無辜死亡,自己入獄的大劫之后,由一個溫文爾雅的不抵抗分子轉變為一個抵抗侵略的隱形斗士。
通過形形色色人物命運的描寫,揭示了百姓、戰士、漢奸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命運,也明確地昭示世人——有侵略就有反抗,中華民族是堅強不屈的民族。文中釋放出的信息是:短腿小鬼(文中語)可不管你是否是它的一條狗,只要它認為你可疑,不值得信任或沒有利用的價值了,旋即投獄、折磨、殺死,沒有絲毫的理由。這就是日本人的強盜邏輯!這就是這個民族嗜血成性的侵略本性!只有我們自己手握武器,充滿膽量,狠狠地痛擊它,它才能乖乖地縮回頭,在它的小島上蟄伏不動。
思緒從文章轉回現實,當今社會,吃的穿的應有盡有,孩子有學上,大人有工做,休閑娛樂更是花樣繁多。百姓安居樂業,幸?鞓。但是,一旦發生戰爭,眼前所有的秩序將發生巨大的改變。尤其是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防那個曾經在我們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至今仍然在蠢蠢欲動、伺機復出的強盜。只有我們國家強大了,民族強大了,才能鎮伏它,讓它永遠做著它的黃粱美夢,不復蘇醒。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1
老舍的《四世同堂》我相信只要是個上過學的人都讀過,哪怕只是片段也大都會被其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對我而言,我是從故事背景就喜歡上了這部小說。這部中國經典小說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我看過最好的著作之一。故事發生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
故事進行的場景很小,但是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也不少,讀者看過之后依然會記住每一個人。故事激發出了我們民族共同的記憶,每一代人都有著不同的命運,一個大家庭,在這樣一個悲慘的時代背景下,為了度過難關他們甚至做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選擇。
老舍所揭露的現實,是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所永遠不會忘記的,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平民,他們的生活往往被人們所忽略,沒想到卻如此有戲劇性。本來寧靜的生活,被惶恐與不安打破,那些丑惡的'靈魂在老舍筆下顯得血淋淋。與此同時,老百姓依然英勇無畏,他們愿意為祖國付出一切,也正是這種精神,最終的勝利才站在我們這一邊,這是中國人所獨有的民族氣節。
老舍的文字不光能夠講述現實,還能以一種富有戲劇性的方式吸引住讀者,讓沒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深刻認識到當時所發生的一切,這點事最難得的。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藝術功力和爐火純青的小說技藝刻畫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曉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展現了風味濃郁的北平生活畫卷,至今傳讀不衰,歷久彌新。
故事如此沉重,作為讀者我們所承受的壓力要小得多,因為本書已經不能單以小說的形式看待,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尤其本書字數還不少,上下兩卷,讓我們能夠慢慢享受這種文字所帶來的畫面感。他用柔和沒好的文字寫下這本小說,卻時刻體現出一種力量感,每一字一句都直戳內心。對于每一個人物,老舍沒有刻意去塑造一個獨立的主角或是讓角色都顯得品德高尚,而是更加貼近現實。這些人物仿佛本身和故事背景一樣存在過一樣,這樣看歷史我認為才是最吸引人的。
人們往往更喜歡那些看起來輕松的作品,從中學到的東西卻并不多,這類經典作品是值得每個人閱讀的,因為它的作用不僅僅是敘述一個故事,而是告訴我們該以什么樣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去學會人生的真諦。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2
篳路藍縷,復興之路猶長,筑夢之途猶堅
中華民族不是普多米修斯般竊取天神火種,而是憑雙手創造光明;中華民族不是沙皇滿是琉璃瓦虛張聲勢的丹墀金鑾,而是紅磚金瓦的謙遜而不張揚,F如今,早已春暖花開,處處嬌鳥啼鳴。
有幸涉獵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花了大概兩周時間看完。先來一段摘抄:“頭年的蘿卜空了心,還能在頂上抽出新鮮的綠葉兒,窖藏的白菜干了,還能拱出嫩黃的菜芽兒,連相貌不揚的蒜頭,還會躥出碧綠的苗兒呢。樣樣東西都會爛,樣樣東西也都會轉化。”老舍先生的文筆樸實地道,的確有一股“農味”。[吃瓜]
這本書里面,我最喜歡老三祁瑞全。當是時,中華大地慘遭日本侵略者肆意蹂躪,長夜難明,尸橫遍野,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瑞全沒有家室的牽絆,在聽到日本人的鐵蹄踐踏這片鮮活的土地時,他怒發沖冠,憑著青年的一股熱氣,決定離開家離開北平,舍小家為大家,胸中懷有魏巍泰山那俯瞰山河的氣勢,他到硝煙四起的西安抗戰,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戰的大海中。有青年之奮不顧身,才有國家之云銷雨霽。
除此之外,我還很欣賞錢先生。他,原本整日花鳥書畫琴棋,是從唐詩宋詞中跋山涉水而來的詩人,也是萋萋芳草,依依楊柳,欲缺未缺的明月下對酒當歌的文人。他獨處一隅,身上滿是書卷氣。原以為不招惹日本人就能相安無事,可日本人卻主動找上門來把他抓進大牢施以酷刑。這位博學老實的錢先生出獄后一心念著復仇。他的目光不再柔和如旭日暖陽,卻堅毅地像——冰冷的刀刃。他從遠離世俗無憂無慮的三徑之士變成了——握吳鉤于手,懷仇恨于心的劍客。
有善必有惡。當然,其中也涌現了許多漢奸,他們賣國求榮,活在當下,舒服一天是一天,還是——見風使舵的墻頭草?匆娬l有勢力就獻殷勤送禮,誰下臺就用他們堅硬的蹄子狠狠地踩,例如大赤包,冠曉荷(虧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還覺得很好聽很文氣結果是這么個八面玲瓏的'貨色。),祁瑞豐,藍東陽。祁瑞豐,可憐可悲可恨,告發了錢先生的兒子使錢先生受牢獄之災。祁瑞豐,一天到晚吃喝玩樂不干正經事,回家就是要錢蹭飯,對父親的死卻想著:“又可以白吃一頓美餐了,還能和親戚們炫耀我的口才!边對他大哥的受困視而不見漠不關心?吹臅r候,真的是恨的牙癢癢?蓱z他們,沒有錚錚鐵骨,他們奴顏婢膝,不斷向日本人獻媚,發現風頭不對就改換門庭,心中沒有國家,沒有民族,個人利益為上,冠曉荷到死都不知道——他錯哪兒了,明明他對日本人畢恭畢敬點頭哈腰,是天字一號大良民。
里面的人,小文,錢先生,祁瑞宣,李四爺,他們從低頭服從轉變為抬頭反抗,原像一頭只知道順從,一直低頭向前吃力地爬去,反應慢的老牛,在沒日沒夜無數鐵鞭的抽打下,它原是忍著,嘆著,終于有一天它含著淚咬著牙踢翻了鞭子直向那個馴服者沖去。馴服者驚了,他倒在地上奄奄一息,他想不到如此老實聽話的牛也會反抗。
可憐河邊骨。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幸有千萬英烈,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勇戰沙場,英姿執槍,血染黃河。終于,日本…投降了。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3
“假若北平是樹,我就是花,盡管是一朵閑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了。”就是這樣樸實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話語,深深吸引著我,引領著我一口氣讀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小說描述了日本人占領北平,侵略中國期間,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運。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對于人物性格的刻畫逼真傳神,栩栩如生。在描寫漢奸時,老舍先生顯示出充分的諷刺與幽默才華。冠曉荷與藍東陽是小說中的漢奸形象代表,“無事亂飛是蒼蠅的工作,而亂飛是早晚會碰到一只死老鼠或一堆牛糞,冠先生是個很體面的蒼蠅。”而老舍先生用極妙的筆法對藍東陽做偽日漢奸時道:“藍東陽的相貌先引起試官的注意。他長得三分像人,七分倒像鬼。日本人覺得他的相貌是一種資格與保證——這樣的人,是地道的漢奸胚子,永遠忠于他的.主人,而且最會欺壓良善。東陽的臉足以引起他的注意,恰好他的舉止與態度又是那么卑賤的出眾,他得到了宣傳處處長!
作者對于動詞是精益求精——“對大赤包,在表面上,他無微不至的去逢迎。他幾乎“長”在了冠家! “長”這個動詞的運用,不僅刻畫出瑞豐沒有出息,死皮賴臉的無恥形象,而且將大赤包、冠曉荷的勢利眼表達的清清楚楚!翱匆娨粋熟人,他的脖子探出多長,去勾引人家的注意。”一般下,“勾引”一次用在女人上,而此處,用在瑞豐上卻極為恰當,瑞豐好吃懶做,沒有本事卻想要大家關注他的不勞而獲的形象。
老派市民形象中,刻畫的最成功、最富有感染力的是祈老人,他是“四世同堂”中祁家的長者,是守著“老規矩”坐著“老生意”的舊式商人代表。他思想守舊,膽小怕事,頑固地想照陳舊的法規維持全家族的生計。當侵略者點燃的戰火燒到家門口的時候,他還一廂情愿地力圖包住自家的安寧。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他似乎置若罔聞。當戰爭初期時,他認不清侵略者的野心,但隨著殘酷的戰爭擊碎了他晚年無憂無慮的幻夢,在心中逐漸萌生了仇恨、反抗的種子。
我最喜歡里面的祁家第三代祁瑞宣。他善良、正直、具有愛國思想卻又軟弱忍從,既想“盡孝”又想“盡忠”,在他身上體現家庭觀念和民族意識之間的矛盾,還好,最終還是從矛盾、苦悶解脫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而對于北平,幾乎每一段都有作者對于北平季節、風俗、建筑、文藝等等深情描述。如老舍先生描寫北平的夏天:“假若不愿在家,他可以到北海的蓮塘里去劃船,活在太廟與中山公園的老柏樹下,品茗或擺茶!ㄋ住稽c的,什剎海畔接著柳樹支起的涼棚內,也可以舒爽地吃半天茶,砸幾塊酸梅膏,或呷一碗八寶蓮葉粥。愿意灑脫一點的,可以拿上釣竿,到積水潭或高亮橋的兩邊,在河邊的古柳下,做半日的垂釣!
老舍筆下,人不離城,城不離人,北平和北平人,是息息相關的。
《四世同堂》從時間上來說幾乎跨越了八年抗戰的全過程,反映的是抗戰期間北京淪陷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覺醒和斗爭,小說刻畫了一批漢奸形象,漢奸沒有好下場,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體現。通過愛國詩人錢默吟,祁瑞宣后來與老三一起抗日等,歌頌民族氣節和中華民族不敢淪為亡國奴的抵抗精神!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4
是禮教的堡壘,而這個堡壘卻容納了包括等級觀念、宗法思想、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在內的家族文化的諸多內容。祁老人、韻梅他們都是受這種觀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雖然是個博士,但在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思想不免會受之波及,這應該就是他后來一直生活在自責與痛苦之中的原因吧!
四世同堂是傳統中國人的家族理想,是歷來為人們所崇尚的家庭模式,也是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夸耀的資本。他盡一切可能去保持這個家庭的.圓滿,享受別人所沒有的天倫之樂,因此,他對祁瑞宣未經他的允許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滿,對瑞宣在中秋節日驅逐瑞豐不以為然,對兒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殺深表憤怒,對孫女被饑餓奪去幼小的生命義憤填膺,他在忍無可忍之際終于站起來向日本人發出憤怒的吶喊,然而一旦抗戰結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己所遭遇過的苦難,對他的重孫小順子說,"只要咱倆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緊!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這把年紀,當你那個四世同堂的老宗。"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負,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沿襲下來的。
作品告訴我們,如果不改變中國人這種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態,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國人不論怎樣人口眾多,也不管體格如何健壯,最終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與看客。
讀罷此書,蕩氣回腸,心潮澎湃,實為一本好書!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5
老舍先生一向是一個令人敬佩深愛的作家,生活在那個年代的老舍先生,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苦難,正是這些波折的經歷給了老舍先生創作的源泉,所以他的作品總能反映出時代的印痕,針砭事實,把當代人們的遭遇和感受融于作品,發人深省,成為時代的標簽。而在老舍先生眾多的薈萃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經典名著—《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是以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軍欺凌下的悲慘命運,同時譴責了附敵者的丑陋。老舍以戰爭下的人性為筆觸,為我們揭露了當時陰暗的社會。那種時代的烙痕成為讀者不能磨滅的記憶。而通過人性丑惡余善良的對比,作者贊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無畏的人們,也鞭笞了求榮的'丑惡。在《四世同堂》里,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
一切不同人物的描寫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個動蕩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茍且偷生、求榮。在《四世同堂》里發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后將會遭遇怎樣的結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個道理。一個家族是不可能在國破的情況下依舊昌盛的,國破家必亡。就像小說里描寫的一樣,一個四世同堂之家最終也在侵略者的鐵騎下、在戰爭的摧殘下徹底的崩塌。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家,只有把個人的榮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
戰爭永遠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判斷。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己的國家、出賣自己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不敢設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不敢面對在那種環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6
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共分為三部——惶惑、偷生、饑荒。故事發生在七七事變到抗戰勝利這八年之間,講述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侵華日軍的鐵蹄踐踏著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幾戶人家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這些普通的中國人,一夜之間被迫進入了一個夢魘般的世界。小羊圈胡同的人們或抗爭,或被出賣,或茍且偷生,或被屠殺……這條胡同發生的一切,成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縮影,《四世同堂》展示了一部平民百姓的抗戰史。
老舍在小說里總會用大段大段的描寫,給我們展示一幅幅生動、傳神的民俗風情畫。
如中秋節:“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送禮了。街上的店鋪用各色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個新娘子!敝星锕澕磳砼R的北平是熱鬧的、華麗的、艷麗的!耙曰榧Z的豐臺開始一挑一挑地往城里運送齊苞大的秋菊……良鄉肥大的栗子、高粱紅的河蟹、只有北平人才叫得出名字的水果、身插彩旗的兔兒爺……”北平的中秋節是由酒、月餅、鮮花、水果、工藝品等集會于一體的民俗節日,是親朋好友走動、聯絡感情的好機會。
如祝壽:祁老太爺的愿望就是能夠過上四世同堂、歲月靜好的生活。只要是過壽,必定把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請來,做上幾桌很體面的酒席。
如慶生:有新生兒出生了,像祁老太爺這樣的壽星探望,可以給孩子添福添壽,左鄰右舍也必定要拿一些紅雞蛋、新衣裳之類的禮物去探望、恭賀。
但是,所有的這些,在日本人進城之后全變了,中秋節不再熱鬧繁華,祁老太爺給小曾孫買兔兒爺是反復思量,一選再選,最后選了個小的兔兒爺;生日那天,城門都關了,親戚們都進不了城,只有常二爺來賀喜,家里準備的壽宴也只是簡單的酒菜;人們拿不出禮物給新生兒賀喜,由開始聽到新生兒生命啼哭的喜悅變成了靜默的羞愧,最后是李大媽找了五個雞蛋,讓馬老太感動得無以言表,因為在日本侵略者的統治下,憑著領糧證領“共和面”過日子的平民百姓能有五個雞蛋是多么奢侈的!
老舍用他那充滿京味的語言,一面向我們描繪了老北京悠久的民俗文化和平民百姓的善良淳樸,一面又無情地講述了這一切的美好被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踐踏的殘酷。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7
《四世同堂》記敘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和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與震撼。狠狠地鞭撻了附敵作惡者丑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反映出老百姓們的英勇無畏。
書中的人物冠曉荷是住在小羊圈里的住戶,他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看到日寇的侵略,千方百計地想和日本人做朋友。他,對日本人畢恭畢敬,向他們的背影深鞠躬,給日本人下跪,卻因為“消毒”丟了性命。他的太太外號叫大赤包,她希望中國被日本打垮,找關系給日本人做事。她的性情火爆剛烈,對自己的同胞毫不留情,但最后和冠曉荷的結局一樣,在他們依偎的日本人手中死去。
我佩服書中的祁家老三祁瑞全,他是一個滿腔熱血的大學生,見到日本的入侵,他不想做亡國奴,而決定離開北平,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國家,做一個抗戰的英雄。他回到北京后,他已經不是一個急躁的學生,而變為了有豐富的閱歷和抗戰斗經驗的地下工作者,他受組織委派,潛回北平,做情報工作,他在北海公園刺殺了給日本人做特務的招弟,在抗戰勝利時,與鄰居們共享快樂。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國人,他不怕為國捐軀,只希望為戰爭勝利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8
《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是以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軍欺凌下的悲慘命運,同時譴責了賣國附敵者的丑陋。老舍以戰爭下的人性為筆觸,為我們揭露了當時陰暗的社會。那種時代的烙痕成為讀者不能磨滅的記憶。而透過人性丑惡余善良的比較,作者贊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無畏的人們,也鞭笞了賣國求榮的丑惡。在《四世同堂》里,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一樣人物的描述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個動蕩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茍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里發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后將會遭遇怎樣的結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個道理。一個家族是不可能在國破的狀況下依舊昌盛的,國破家必亡。就像小說里描述的一樣,一個四世同堂之家最終也在侵略者的鐵騎下、在戰爭的摧殘下徹底的崩塌。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家,只有把個人的榮辱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齊,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戰爭永遠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我的國家、出賣自我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不敢設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不敢應對在那種環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1-09
《四世同堂》學生讀書筆記10-10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500字10-29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精選7篇)11-04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5篇01-08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4篇01-09
閱讀四世同堂的讀書筆記范文02-22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2篇02-20
四世同堂的佳句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