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1
記得當初讓選讀的時候,自己選擇了這本書,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心靈”。帕爾默把教師心中深處的想法和做法以及心中的矛盾闡述出來了,而且剖析的非常深刻。
曾有人這樣評論過《教學勇氣》:他的作品罕見地整合了嚴密與典雅、熱情與準確、智慧與人性。他的書是給所有熱愛教與學的人們的一份厚禮,特別是那些掙扎于痛苦中的教與學的熱愛者。書中提出的問題是普遍的,但又是個別的,從教師對于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大規模的教育改革計劃,都有所涉獵。這些問題是再迫切不過的了:我們怎樣增強教與學的能力?我們怎樣保持對教學的樂趣與熱愛?作為教師,作為人,我們怎樣成長?我們怎樣滿足對加強彼此間聯系的渴望,我們怎樣發展能夠支持教與學的共同體形式?……
而反思,自己缺乏的就是心靈的溝通,缺乏與自己的心靈溝通,缺乏與學生的心靈溝通,缺乏與同事的心靈溝通。
還曾記得自己剛入職時,滿腔熱血,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訴學生,而當他們沒有按照自己的預想好好學習的時候,沒有取得好的成績的時候,自己就在想:要把自己的命運交到這幫學生手里嗎?有的時候自己會想不通,但是帕爾默卻告訴了我答案:作為老師,我們大可不必為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實際上,在“與學生的生命重逢時”,我們便有了新的發展機會。在教學中,我們已經收獲了許多。有時候,停下來,自己和自己的心交流一番,自己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有沒有實現?我的不足在哪里,到底該怎樣教學,我了解學生嗎?什么在支撐著自己?自己就會豁然開朗。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觀察他們,去傾聽他們,去了解他們,我們才會有更多的寬容和理解,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書中告訴我們: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復雜的`網,這張網聯結著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自己要做的,就是與學生交流。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課堂不僅是教師的課堂,更是學生的課堂,我們應該聽聽孩子們的心聲,就像書中說的,可以讓他們提意見,參與學習活動,單獨與老師交流,或者彼此之間交流學習的看法,教會孩子們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比教會知識更重要。
《待墾之路》中“它始于你說‘我們’,而你清楚‘我們’是何人,且你一心要天天壯大‘我們’”告訴我們志同道合的共同體的重要。所以,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關起門來造車,而是同教研組的其他老師交流,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運用集體的智慧共同致力于學生的發展,共同進步,解決教學困難,加深個人友誼,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追求教育的真諦。
“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為友,這是一天也不能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你的思想!毕嘈抛约涸谧髡叩囊龑,也有勇氣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發現的。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2
與名師交流、看名師著作,我們都會發現要成為一個好老師,一個名師,最重要的二個方面就是:一是對所教授的學科的準確把握,二是對所教的學生的完整認識。確實,一直以來,我們認為教師對學科和學生的認識與理解是教師專業成長最重要的二個方面。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讓我明白了第三個很重要的方面——————教師對自我的認識,即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
如果教師不了解自我就無法了解學生,更無法從自己的角度來吃透學科。而教師自我的力量如果沒有起作用,外部力量的作用也是極其有限的。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驅力。正如一輛汽車,沒有了發動機或沒有點燃發動機,我們很難推動機器一樣。所以說教師的自我認識和對自身完整的要求,是教師專業成長最重要的方面,它決定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另二個方面。
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實現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呢?帕爾默的理解是:引領教師前行的是教師的心靈導師,教師需要與我們的心靈導師相遇。。
人們出于情感的原因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不如意或挫折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無心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拿出我們真誠的愛,把它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呢?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同時擔負重要使命的工作的熱情。教育也是帶領孩子們進行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用真誠的眼光來看世界,學會友善地在這個世界中生存。如果沒有這樣的鼓勵和引導來探索內心世界,那么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將如何完成它的任務和使命?
書中帕爾默告訴我們:“良好的教學不在于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于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優秀教師們都有這樣的`特質,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復雜的網,這張網聯結著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通過這本書,我真正體會到自我反省獲得的過程,從而真正感受到互通心靈、互通智慧能產生的巨大力量,真正體驗到用心靈聯系課程和學生的教學所產生的無窮魅力。使我從令人興奮的新視角來體驗教學的喜悅,真正使我沐浴了一位偉大導師的教誨。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3
我們中的很多人,是出于心靈的原因,再加上熱衷于某些學科、樂于幫助人們學習等愿望的激勵而成為教師的。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無心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在本書中,作者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
對我來說,讀書之美妙不僅在于書本身的好,還在于我是在一個適當的時候遇上了它。在已經歷了五年的教學實踐,開始對教育教學問題自覺思考之時,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看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有豁然開朗,重獲教育生命之感。當初剛剛走上講臺,面對讓我棘手的課堂,我總喜歡這樣安慰自己:等我再多教幾年書,多一些經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如今,已上了快三個月的課程,每每走進課堂時,卻并不如我當初所想的那樣游刃有余。我依然困惑,依然茫然,依然是每節課后,我都能找到一大堆存在的問題,以致于我有時都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一名教師。我常常為教學而痛苦,為教學設計時無法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為課堂上無法激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時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導,為苦心孤詣的教育卻看不到相應的效果……
以上的感受,相信很多老師都有,我們熱愛教育,同時為教育痛苦。我們不辭辛苦,我們樂意學習,我們希望自己的教學生涯充滿成功。但現實往往是不盡如人意。有時,我們甚至想放棄,失去了繼續努力的勇氣。
為什么會處于這樣一種狀態中呢?是學科知識的淺?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還是對學生的研究不夠?我們自我反思著。反思中,唯獨缺少了對自己內心的關注。然而,帕爾默告訴我,核心問題是“認識自我”,是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他說:“當我還不了解自我時,我就不了解我的學生們是誰。……當我還不了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的學科!眱炐憬虒W需要教師的內心世界資源,因此,我們要去探索教師的心靈世界。這是帕爾默獨特的眼光,嶄新的視角。
在閱讀《教學勇氣》一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感動,驚奇于這本書豐富的資源,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寶藏,共享這美妙的教育經典,傾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聲音,能夠注意、尊重和默契地回應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進入學生的內心深處,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4
在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開始對教育教學問題自覺思考之時,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看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有豁然開朗,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最吸引我的:本書最吸引我的是作者陳述個人教學的案例時對個人心靈掙扎的描述,這種描述能讓人感覺是發自作者內心深處,是基于對自己心靈的徹底體察,以及對自己所處環境的整體洞悉,并結合對教育對象的換位思考,幾方面的交替進行,夾敘夾議,陳述觀點。這種論述給人以極其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說服力,讓人感覺到作者對教育工作的無比熱忱,對人性的反思,對教育同行的熱情激勵,以及對現實問題的深刻關心。這種敘事探究的方法,比起層層的邏輯的'論證說服力更強,更能關照到深層的現實的問題。帕爾默教授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帶領著我,逐漸回顧自己的教學生涯,撥開迷霧,認清自己的內心。讀《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之旅。
最無法釋懷的:最令我無法釋懷的是蘊含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的那份源自作者心靈深處的自我剖析情懷。我們承認:教學的根本是學習的學生,而非教學的教師。學得好的學生未必就是教得好的教師最美好的成果。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以絕妙的方式方法學習,包括有的學生另辟蹊徑、超越上課的教師、既不靠上課也不靠教師,一樣學得不錯。然而,我們更應該清楚:教師是最有力量創造條件讓學生學到很多很多——或者也有最有本事弄得學生根本學不到多少東西的人!也就是說,教師可以成為天使——引領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也可以墮落為魔鬼——扼殺學生的天性,阻礙學生的成長。如此說來,教師操控學生生命成長的權力遠大于其他各行各業,因此,我們更應該做一個用心的老師,用心研究與教學相關的自我內部景觀,不但要有解剖自我的勇氣,更要有解剖自我的行動,在解剖中認識真正的自我,變回自我!惟有如此,才會真正對學生的生命負責!
最有同感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最令我有同感的是作者對教學恐懼的詮釋。作者揭示了這種恐懼的根源在于教師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方面的缺失,以及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自我和教學工作本身的分離狀態,甚至是教師和所教的學生之間的分離狀態。作者認為教學是由一系列教與學的悖論組成的整體,由教師、所教學科和學生共同組成的整體,這個整體要求人們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它,任何分離或片面強調其中之一的做法,都可能使教學陷入困境。這就是教學的共同體。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為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努力、奮斗,終于,有了小小的收獲……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經典名言:“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為友,這是一天也不能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你的思想!弊x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相信自己在作者的引導下,也有勇氣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發現的。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5
每天周而復始重復的工作,早已讓教師忘記了最初的教學理想,冷卻了教學的熱情。面對教師這種心靈的迷失,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里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帕爾默認為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自我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后,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后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
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系,在“共同體”中實現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
1、“但是我執著于‘誰’的問題,因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問題中顯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徑,一種優秀教學永遠需要的重獲內心世界資源的小徑。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強烈地需要它……”我是誰?這里我想起古希臘神廟“我是誰”的刻字,太陽神阿波羅神廟的門楣上的神諭:認識你自己。弗洛伊德說:“人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當一個老師如此真實的了解自我是誰時,才會了解他的學生們是誰。
其實,作為教師,我們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對“我們自己是誰”的認識。好的老師,正如作者所說,具有聯合的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復雜的聯系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谶@樣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2、“也許課堂既不應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為中心,而應以主體為中心”
我們的教學經歷了“學科中心說”“教師中心說”,而今已步入“學生中心說”,學生和學習過程比教師和教學過程更重要,教師的角色在促進者、學習同伴和必要的監控機制間轉換。而帕爾默認為這幾種方式均有啟發性和優點,但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要么教師成為權威,要么學生永遠不會犯錯。他提出應該以“第三事物”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專注這一“偉大事物”,構建復雜互動的真正學習“共同體”。在“共同體”中,沒有單方面的教學者,也沒有單方面的接受者,更沒有單方面的成長者,它就是一個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響”的系統。在這樣的系統里,真正的教學和教師的自我完善也就產生了。
《教學勇氣》如同一位深刻的摯友,讓自己在思考與追問中卸去去滿身的浮躁和疲乏!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6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部書,就仿佛跟著作者進入到了教學中未知的“自我”領域進行一次旅行。美國教育家帕克。帕爾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說服力且充滿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們對什么是教育與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中這樣說: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很多教師非常熱愛教學,但他們卻時常遇到很多困難,并因此感到無助和恐懼。是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初上講臺時如履薄冰的緊張,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應回報時的煩惱,滿腔的熱忱得不到理解時的苦悶,在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面前的無奈。有時,那熱愛教育的心會懷疑、會動搖、會退縮。
作為一個教師,該如何在熱愛教學的同時又不失勇氣呢?這種勇氣又來自哪里呢?帕克以他的實踐經驗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提出了作為一個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技巧之外一個特殊的、不被人重視的領域——教師的內心。他指出了好老師與不好老師的'區別:他認為,好老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而不好的老師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學科之外——在此過程中,也遠離了學生。而好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學科和學生聯合起來,也就是說,好的教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復雜的聯系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聯合不在于他們的方法,而在于他們的心靈——即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這樣生動地描述這種聯合能力的:“當優秀教師把他們和學生與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生活時,那么他們的心靈就是織布機,針線在這里牽引,力在這里繃緊,線梭子在這里轉動,從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編織伸展。”他進一步闡述,對熱愛教學的教師來說,教學牽動著教師的心,打開教師的心,甚至傷了教師的心——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教學的勇氣在于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很容易理解他的這種所謂的“聯合力”,每一個教師,不論他優秀與否,肯定都過幾節自己滿意的課,這些成功的課是他把自身、學科和學生結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認為:好的教學來源于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對優秀教學而言,解決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問題比技巧更重要。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7
時間在眼皮底下流過,只留下感動的心,在忙忙碌碌中,感受努力帶來的收獲,在初秋時節感受生活帶來的陽光。我有幸拜讀了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帕爾默是一位體現教師一詞最真意義的導師,他的《教學勇氣》極富靈感地表達了對教學的呼喚以及教學的痛苦與喜悅,熱情洋溢,引人共鳴。正如在導言中所說:“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边@本書通過相互滲透的三個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處理一些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全書的思想軌跡以教育觀為指導對這三個方面進行解釋,從內容到敘事風格,都是有關大家十分關心的話題——教師個性,所以讀此書較有感觸。
“那堂課有30名學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學的吧,但我無從得知。在最后一排的遠遠的角落里,有一位‘來自地獄的學生’沒精打采地坐著,像個幽靈。”帕克如此地描述著他曾被人請進一個要上政治課的班級時的感受。雖說時間只有一小時,但那位“來自地獄的學生”的一舉一動完全打亂了教學思路,帕克的心思與教學注意幾乎都投向了這個年輕人,竭盡全力地想把他從僵化的麻木狀態中喚醒。但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沒有效果,甚至帕克越努力他越后退。就這樣,帕克忽視了其他學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學生都成了可有可無的人。在作者的表述中是如此訴說他的感受的:“那天我知道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物質的密度太大以至于光線都消失了的地方!
這無疑是最能讓我產生共鳴的地方。在我的教學中,我不也是這樣時常關注著那極個別走神的同學,竭力地想讓他回到課堂教學中心,結果常常是事與愿違,記得有一次,我在給學生排列隊形,她不聽我的'講解動作,還故意和旁邊的孩子吵鬧。她的“與眾不同”不僅攪擾了我的教學情緒,也影響了整體教學策略。雖說,這樣的事往往不為他人所覺察,因為畢竟課堂上絕大多數同學的表現還是讓人滿意的,更何況我們對課堂糾正個別同學的“走神”與“開小差”是司空見慣的事,誰不會怪罪于教師的“多此一舉”。事實上,這樣的學生是常常被忽視的社會邊緣的人。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為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斗,終于,有了小小的收獲,然成功的喜悅尚未遍及全身,便發現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于高度興奮狀態而未覺著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斗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著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于是忍不住感嘆:人是多么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嘆過后,很多人會選擇再戰,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斗志,從此消沉。
在這本書中,帕克同樣提到了教育使命的兩個核心問題的回答:我們以何種方式獲得知識?我們根據什么說我們的知識是真實的?面對學生渴求的雙眼,我苦苦尋求能解釋得清的答案。我總以為自己勝他們一籌,不斷告誡自己不用去擔憂自我的“權威”性質的動搖。而在客觀主義者看來,主觀本身就是最令人恐懼的敵人。所以帕克說客觀主義是這樣描繪真理的:真理是只有通過把我們自己、把我們身心與我們要認識的事物相分離才能獲得的東西。如果我能走出我的空間,把認識作為一種愛的形式,也許我就能放棄我控制的幻想,而與學生以及世間萬物形成良好的協作。
《教學勇氣》恰好是引領教師進行心靈之旅的導航圖,閱讀《教學勇氣》就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但由于自己的理解不夠,認識比較膚淺,感受也比較瑣碎,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之余,還要認真閱讀,認真實踐,從中獲得教學勇氣,提高自身的素養,從而在教學體驗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8
當讀這本書的時候,讓自己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禮,我深深的被書中通透教師心靈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啟迪所震撼。作者用自己的閱歷和思想帶領我們進入教學工作最深奧的領域,并以他足以永遠改變我們的洞察力和勇氣給我們以心靈的啟迪,整合了嚴謹與典雅、熱情與精確、智慧與人性、熱愛與勇氣、以關注教師心靈為基礎,從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如沐春風,如有醍醐灌頂之感。
面對教師以及教育,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里從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里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讀,去體會。帕爾默認為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自我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后,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后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系,在“共同體”中實現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
只有克服恐懼,繼而努力尋找改變的源頭,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拼搏、努力、奮斗、終于,一定會有小小的收獲……我驚嘆作者從自己做教師的角度出發,將他幾十年教學生涯中獲得的心得通過許多真實的教學故事,生動地為我們一一展現。身為教師的我也進行了一次認識自我的心靈旅程。而且讀到一些地方,我心中就會不自覺地產生一些共鳴:“教師的內心有一個警衛,守護著自己的個性,把有損我們自身完整的任何東西拒之門外,把有益于我們自身完整的一切東西擁入懷中”,“教師需要找到各種可能的方式來傾聽來自心靈內部的聲音,并認真的接受內心的指引,不只是為了我們的工作,更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 。
成功并沒有一個固定模式,不是一定要當什么“家”、什么“長”才算成功。內在的成功是凡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符合自己的性格,滿足自己的興趣,讓自己高興和快樂。以這樣的標準看待成功,成功才有意義,也容易獲得成功,包括實現外在的成功。深刻的認識我們自己,知道我們自己所需要的,認識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心靈在成長的道路上也不斷地向前邁進,這樣才是我們的根本所在,才能讓我們走得更穩,走得更遠。如同一句廣告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所以,只有我們自身的心靈強大,我們才能走得更遠,才能到達更廣闊的天地。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9
寒假期間精心閱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表達了對教學的呼喚以及教學的痛苦與喜悅,生動鮮明、充滿感情、熱情洋溢、引人共鳴。它是任何一位教師的必讀書,令人信服地激起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真心。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共有七個章節,它的導言是“源自心靈的教學”;第一章是“教師的心靈”;第二章是“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第三章是“潛藏的整體——教與學的悖論”;第四章“認識于共同體中——為偉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第五章“教學于共同體中——以主體為中心的教育”;第六章“學習于共同體中——共事切磋”;第七章“不再分離——心懷希望教學”。
在本書中,作者帶領著教師,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強調良好的教學不在于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于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盡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作者還幫助教師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號召有關的教育機構在這方面支持教師。作者認為教育是帶領孩子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用更真實的方式來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生存。要有鼓勵和引導來探索內心世界,才能完成教育、學校賦予我們的任務和使命。
讀這本書,絲毫感覺不到“閱讀”的累,也許得益于譯者語言的曉暢吧,看著看著,我就好像進入了情境,一切都像是自己置身在那個課堂里;也像正在與身邊教師向我娓娓道說著他心中的'困惑與反思,無疑也讓我產生共鳴。我在教學中,時常關注著那極個別走神的同學,竭力地想讓他回到課堂教學中心,結果常常是事與愿違,他的“開小差”不僅攪擾了我的教學情緒,也影響了整體教學策略。雖說,這樣的事往往不為他人所覺察,因為畢竟課堂上絕大多數同學的表現還是讓人滿意的,更何況我們對課堂糾正個別同學的“走神”與“開小差”是司空見慣的事,誰不會怪罪于教師的“多此一舉”,甚至在“為了一切學生”的幌子下,這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堂而皇之的正常教學行為?蛇@恰恰是我恐懼的地方,面對課堂上那些學生,我的自尊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我表現出令人驚訝的無能,原來是自己不能敏銳地讀懂這些學生的行為,更談不上去感受他們面對我時的內心的恐懼了,我也從來就沒有按照他們的狀況來解讀他們,我是以我自己的觀點來剖析他們,看來我要拓展教與學的能力,否則復雜、混淆、沖突纏身的快速變化將會最終消磨我,于是我轉向踏實與坦誠,我將教與學等同視之,并循序漸進地發展自我。
《教學勇氣》一書的思想精髓,是認為要實現從人的心靈內部引出智慧內核、用真理啟迪生命的最高教育理念,就必須先讓教師大寫自己,認識教師的真實身份,喚醒教師的內心定力,源自教師的心靈引出優秀教學源泉。鮮活的生命教育和真正的以學生為本,必須依靠教師自己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而教師要成為心靈導師,首先需要自我意識的喚醒,成為探索內心世界的主人。只有當教師自己能夠清醒地與自我意識深層對話,傾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聲音,才能夠注意、尊重和默契地回應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才能夠進入學生的內心深處,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不僅要深刻感受到心靈聯系產生的巨大教育力量,而且在觀念上認識到要建立心靈聯系和提升內心力量,在關鍵時刻接受挑戰,獲得自主專業成長的契機,F在我們正處在二期課改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首先應該發展自己的專業自覺,就是教師應該了解自身現狀,包括對自己職業特點的充分了解。應該明確,要改變教育對象,也要努力改變自己,從而產生改變自身的動機。其次教師專業思維的發展,就是教師在從事專業活動的過程中,能夠走通“思維的兩條道路”。思維的“第一條道路”是指教師要能夠“由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思維的“第二條道路”指教師能夠“將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币簿褪墙處熡山逃虒W實踐通過思考將經驗轉化為理論能力,教師在學習了教育教學理論之后,通過實踐、思考轉化為經驗的能力。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需要教師的專業發展,單一的知識結構需要教師重視自己的專業發展,教材的新內涵要求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學勇氣》告訴我們:教師需要心靈之旅,這是出于教師天職的神圣!教育的最高理念是從心靈內部引出智慧內核,用真理啟迪生命,引發出學生的鮮活生命潛能。教師在這種心靈之旅中,可以真正體會到自我反省獲得的增能過程,從而真正感受到用心靈聯系心靈、互通智慧能量產生的巨大力量,真正體驗到用心靈聯系課程和教學產生的無窮魅力,這就是《教學勇氣》告訴我們的真諦。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這也是《教學勇氣》給與我們的啟迪。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教學勇氣》09-15
《教學勇氣》讀書筆記03-21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09-01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熱)07-29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0-29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06-02
最新《滋潤教師心靈的情感美文》讀書筆記04-15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5篇12-13
教師教學讀書筆記范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