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精選12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1
這個寒假,我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讀了《竇桂梅與主題教學》這本書,還沒有讀完就讓我感慨頗深,讓我學的東西很多很多。
竇老師當初的追求,“一個樸素的愿望”就是站在普通的講臺上,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我被竇老師的追求久久的感動著,而我已經擁有這一份令當時的竇老師羨慕不已的人生坐標。卻沒有感到這份榮耀,沒有感到如此的神圣。有時更多的則是累,更多的是為單調枯燥的循環往復而牢騷滿腹,竇老師的對教育事業的摯誠,對學生的真心的愛讓我感動。從這本書里,從竇老師的身上我才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什么是激情。今年我所教的是一年級,經過半年的時間和孩子們接觸,我明顯地感覺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們上課毫無精神,無精打采,好像還累得要命,課堂上只有幾個孩子在發言,其它的孩子吃的也有,玩的也有,就是沒有學習的,趴著的,拐著的,遲到的……語文課上進行起來很困難,孩子們不愿意讀書,讀起書來聲音也特別地小。每節課我都用心準備,課堂上我大講特講,自己總覺得自己很有激情,可是孩子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差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竇老師的書后,我才徹底地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激情:那就是對語文教學的熱愛,對孩子的愛。
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是竇老師富有創意的理念?戳烁]老師的課堂教學實錄以及教學理念,原來竇老師特別注重孩子的閱讀量,六年的時間竇老師帶領學生積累了300多首古今詩詞,精選了180篇文章,泛讀了84篇文章,精講了72篇文章,略讀了24篇等等?梢姵浇滩,就是讓我們帶領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積累知識。讓我們引領學生走進閱讀的空天闊海。再來審視我的語文教學,我只顧著讓孩子通過一本教材教學生閱讀、學習,從而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超越課堂不僅僅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還要觸及學生的心靈。竇老師通過開展家長和孩子的心靈對話,老師和孩子的心靈對話的過程,不僅讓她和她的孩子,也讓我了解到只有這樣的學習才是感受自然、發現社會、體悟人生,才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時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為,是自己成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新,成為學生心中一本不讀不厭的大書。是啊,經驗早就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老師的使命就是強化這種愿望,呵護這種愿望。從竇老師的書里,實錄中,我知道她就是這么做的,而我也要向她學習,做一個真正為孩子終身發展的好老師。
在這本書中,我重點閱讀了《我的教育主題——為生命奠基》這部分,對于主題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何謂主題教學?竇老師認為:主題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以驗,通過與具有共同主題的多個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過程的生成理解中,實現課程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教學。這里的主題,既非思想主題,亦非知識主題,而是一種文化主題。它主張在實際教學中,將內容零散、形式單一但卻有著共同主題的語文學習文本重新作一番統整。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的功能增強,容量變大。它不僅是組合教材的一種方式,更是實施教學、改革課堂的一把鑰匙。
竇老師在文章中談道:“主題教學有一個基本操作框架,即:話題切入——探究文本——比較拓展——鏈接生活——升華自我!蔽艺J為這是一個開放的框架。我們現在的語文教材都是按主題設單元,應根據不同主題的特點,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方式和策略,讓學生“入境”,所謂“入境始與新”,再通過對重點文本的揣摩、領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題的內涵和語言的魅力,竇老師稱之為“典范方為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走進廣闊的語文天地,進行主題閱讀的拓展或者相關的語文實踐,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所謂“拓展求發展”。
竇老師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長,源于她的自立,自覺和自醒,正確的信念就是穩定的動力。她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只要我們擁有追求,擁有信念,像她一樣通過不斷地讀,去思考,實踐,努力尋找新的進展,而不是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愿我們都能夠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2
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壇上,各種教學理念、各種教學手段、名師專家層出不窮。其中,竇桂梅老師是為耀眼的一顆星星。從教這么多年,雖然只現場聽過她上的一節課,可那節課帶給我的震撼以及影響至今猶存。竇桂梅所取得的成就與榮譽讓人嘆為觀止。我也不例外。是什么讓一位從山里農戶家里的小姑娘,到名揚全國的特級教師,到清華附小的校長?
最近,我認真地閱讀了《竇桂梅與主題教學》這本書,透過這本書,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竇老師的敏銳、執著和勇氣。也尋找到了她成功的答案。社會是課堂,實踐是礪石,他人是吾師,自身是關鍵。教師成長固然有賴于好的環境,但更重要的是取決于自己的心態和作為。竇桂梅老師認為,只要你務實肯干,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就會在現實生存的土壤中找到生長點,并以自己的成長影響周圍。她能有今天的成績,與喜愛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用她自己的話說:“要想提升自己就要向書本學習!彼刻靾猿忠恍r以上的閱讀,幾年來,她的'閱讀量達300多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500多萬字的文摘卡片;向實踐學習,幾年來寫下了10余萬字的教后記;向名師學習,幾年來聽了校內外1000多節課……青燈如豆,書疊千山,那一個日日夜夜凝聚了她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呀!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帶出什么樣的學生!竇老師帶領學生積累了300多首古今詩詞,精講了180篇文章,泛讀了84篇文章……引領學生走進閱讀的廣闊空間。提出了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富有創意的理念。超越課堂不僅僅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還要觸及學生的心靈。只有這樣的學習才是感受自然、發現社會、體悟人生,才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時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為,是自己成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新,成為學生心中一本不讀不厭的大書。
她的“三個超越”的理念,她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她對生命狀態的一執著熱烈的追求,對生活的體察和生命的體驗,讓她與文本與課堂達到了“人課一身”的相融境界。我在竇老師的課堂主題——溫度·廣度·深度中遨游,聆聽《再見了,親人》、《圓明園的毀滅》、《游園不值》、《晏子使楚》、《秋天的懷念》、《珍珠鳥》切實感受到了竇老師的“三情共振”——課始激情情始終、課中悟情情更濃、課中喑情情未了,這就是竇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如吹皺一池春水,流動起來,活潑起來,以執著激發執著,點燃心靈圣火,撥動課堂的琴弦。一本好書讀了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不僅是語言的魅力,更是人格的魅力。我想,作為一名教師,我也要努力地讓自己去做一個善于讀書學習、不斷進取的人,用竇桂梅老師的話說,要“立足于課堂,讀有字的書,也讀無字的書,并且隨時記錄自己的心得”。相信當我們的學習毅力足夠強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之花會開得更加艷麗。
最后摘錄書中幾句話與大家共品味!皶菍W校中的學校,對一個教師而言,讀書是最好的備課!、“讀書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妙方”、“每天取滄海一粟”、“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為了教育的永恒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3
在希臘神話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鮮血,它集愛與美于一身,竇桂梅老師在網上的名字叫“玫瑰”,見過她的人都說人如其名也,既有玫瑰的美麗,也有玫瑰的馥郁,更有玫瑰的張揚。有人說,竇桂梅老師是一朵激情燃燒的玫瑰,聽她的課,看她的書,觀她的人,猶如欣賞一朵熱情綻放的玫瑰,那溢滿清香盛開的花瓣,讓人感覺香是那么純,味是那么濃。我有幸從同學家看到了《竇桂梅和主題教學》這本書,一拿到手就如饑似渴地讀起來。我最佩服的是她的課堂教學藝術和人生觀,她對教育事業癡迷的愛,讓我對自己的事業甚至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以下幾點:
一、做人要有追求
好教師不全是靠培訓成長起來的,更不是靠檢查、評比造就的。教師成長固然有賴于好的環境,但更重要的取決于自己的心態和作為。從竇桂梅老師的成長看,她是一個本份的教師,也在盡一個教師的職責,她的起點不高,如同我們大多數的語文教師。她的快速成長,源于她對人生執著的追求。竇桂梅老師有著執著的追求和正確的信念,正確的信念就是穩定的動力,教師的自我專業追求如果內化為信念,就不會被消除,從而形成持之以恒的信念。人生的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擁有它,生命的種子就會迸發出無限的潛能,生根、發芽、開發、結果。就像竇老師說的:只要你務實肯干、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就會在現實生存的土壤中找到生長點,并以自己的成長影響周圍。
二、做人要勤讀書
竇老師對生命的熱情、對課堂的激情源于她的不斷學習,源于她的讀書。因為讀書,她能在收到年輕老師傾吐苦惱的信中,旁征博引,真摯疏導。因為讀書,她能在諸多的公開課上,把孩子們引向一條又一條清澄而富有感染力的美文之溪,與作者一起感受,與文中的人物一起感受,在感悟中讓孩子的情感得到升華。
她說:“生命是一條河,要流動,就要蓄積水的容量和力量。讀書,就是給自己生命的河流蓄積知識的容量和精神的力量。”讀書,讓她的教育、生活走得更開闊、更深遠、更寬廣。盡管環境并不都讓你滿意,盡管教育并不完美,盡管眼下是漫長無邊的嚴寒,但,讀書,就能為你溶化冰雪,溫暖心房。如此,你會感嘆:有書的冬天不再冷。是的,有書的冬天不再冷!竇老師的書像冬日的暖陽,讀后心頭一股暖意,看到了寒冷的曙光,看到了教育未來的道路。黃山谷說過:“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闭Z文教師就應該以書為師,這是教師素養的體現,也是客觀發展的要求。讓閱讀成為我們的生活必需,讓書籍成為我們的精神伴侶。
三、做人要會思考
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中成長。竇桂梅老師對教育、對教師、對語文進行了理性的思考,循著思考,她進行了主題教學的探索實踐。如果竇桂梅老師像我們平時聽課一樣,不去進行思考而是盲目跟風,今天強調語言文字,就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明天流行閱讀感悟,課堂上就通篇讀書……哪能開出主題教學的艷麗花朵?
有人會問“什么是主題教學?”主題教學就是從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認識并整體構建課堂教學。簡單地說,它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驗,通過多個文本間的碰撞交融,在強調過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實現課程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教學。這里說的“主題”不是思想主題,不是知識主題,而是文化主題,是那些連接著孩子精神世界、現實生活或者與歷史典故、風土人情等有關的“觸發點”、“共振點”、“興奮點”,如誠信、家鄉、郵票、朋友,以及對自然的關愛、對弱小的同情、對未來的希冀、對黑暗的恐懼等等。借助于主題,學生會覺得原來語文學習并不那么枯燥,原來語文學習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情況下,再來進行語言的學習、推敲,同時達到深化情感、磨礪思想的目的。這就好像每一個戲劇的引子、每一個風景點的引道一樣,先把孩子從聲、光、色的世界里引進語言的殿堂,然后教師仍舊借助主題給學生指出一個個路徑,讓學生有可能走進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進行更豐富的語文實踐,他們的收獲才會更大。
竇老師認為:語文教學要沖破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樊籬,去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生活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為學生的生命奠基,為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奠基,把充滿創新與活力的語文教學帶入課堂,讓語文學習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讓語文學習充滿成長的
動力,讓語文學習綻放智慧的潛力——這既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又是我們的理想追求。正如一位教育家對竇老師的評說:“每一堂課都成了她富有激情的生命活力;她的激情也點燃了學生情感的火花,學生的激情的'燃燒成了課堂特有的生命的磁場,形成了巨大的生命活力,最大極限地體現了師生的生命價值!
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是竇桂梅老師“人課一身”的教學追求,那么“主題教學”的教學藍圖無疑可以說是幫助教師開啟語文教學的又一把金鑰匙。竇老師說:一個教師能走多遠,她的學生就能走多遠。以主題教學模式為指導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好像一個三維空間的球體結構——學生的情感體驗、語言實踐、知識積累得到最大限度地延伸和滿足。竇老師帶領學生積累了300多首古今詩詞,精講了180篇文章,泛讀了84篇文章。
四、做人要會快樂
讀著竇桂梅老師的書,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著:感動于她對教師職業的執著,感動于她對生活、對語文的真誠,感動于她如饑似渴、潛心讀書的激情。讀她的主題教學,讀她的主題教學課堂,真正能感受到一種語文教育的快樂,一種思考的快樂。
本人工作十幾年,以為按部就班,搞好本職工作便問心無愧,而竇老師的工作熱情讓我平添了一份對專家的敬意。竇老師今年已42歲,擔任北京清華附小的副校長。工作上她既要安排學校的各項事務,還要進行語文課堂主題教學的研究工作,特別是她還擔任一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并隨時被安排到各地展示課堂教學藝術,交流教學經驗。生活上,她認為家庭幸福的指數關鍵在女人身上。她總以她的熱情感染著整個家庭……你們肯定會問:“她不累嗎?”竇老師的回答很簡單:累并快樂著!她說教師一定要不斷積累,要多讀書,多寫作。因為教師有多個,學生就有多廣。只有工作做得好,人才會這么自信,才能更加順暢地引領學生走向更深的層面。
五、做人要學會愛
竇老師說教師要學會愛,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原動力;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只有從愛出發,才能堅持以表揚為主,正面教育為主;從愛出發,才能不怕反復,循循善誘,耐心幫助,以理服人。因此,對學生的愛必須發自內心,是真誠的、真摯的。老師的愛是博愛,而不是偏愛溺愛,這種愛必須以嚴為脊梁,以柔為外表,否則,這種愛就會變得脆弱、苦澀或冰冷。這種愛不是暴風驟雨,而應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對待學生應該像對待老人一樣耐心,像對待嬰兒一樣細心。當學生對老師的愛稔熟于胸時,怎么會不“親其師而信其教”呢?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為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讀著讀著,我心潮澎湃。這時,所有的贊美在她面前都顯得蒼白。她細致到對一句話、一個詞,對每一個發言學生的評價……都用心對待,不隨意放過。竇老師的教學藝術已經是爐火純青,是多年修煉的厚積薄發。我們應該用心去揣摩、體會、思考。我想,只有好好向竇老師學習,只要心中充滿美好和希望,一定會獲得教學藝術的真諦。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4
新教育實驗,是為了彌補原有學校教育的不足,立足于實際的行動。在國家課程這一塊上,新教育認為,原有的課程改革已經做得比較充分了。所以在新教育中,對理想課堂這一部分只占一章。相對而言,在新教育提倡的其他行動中,資料較為豐富。
這很容易造成一種假象,新教育實驗對國家課程理想課堂關注不夠。但在實際的狀況是其他的行動,都是為了理想課堂服務,為了國家課程服務。所以進行新教育實驗,必須牢牢抓住理想課堂國家課程,這個大頭不放松,抓住這個根基不放松。忽略了這一點,最后可能就是鬧了一個笑話,而一無所獲。
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國家課程的教育質量,而不是為了進行新教育而進行新教育。
所以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主線是以理想課堂為主,其他行動都是理想課堂的分解,自覺的為理想課堂服務。在時間空間,權衡分量上要依據這個原則來劃分。
國家課程和學科教學,不能畫等號,當然,在現代的科學體系中,都是以學科來劃分的,每個學科沿著自己的隧道往前挖掘。國家課程,立足于學科,但不局限于學科,他又有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因素。所以在國家課程中已經潛在包含了新教育所列舉的其他各種行動。把國家課程等同于學科教學,這樣的觀點也是錯誤的,但主體上還是學科教學。
在新教育中,高度重視書香校園建設,在所有的行動中,讀寫交流的因素都占了主要地位。雖然實踐活動比較重要,但是作為人類學習以前經驗的主要途徑,還是通過閱讀交流和書寫進行。
無論把實踐活動提到再重要的位置,學科教學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不是以學科教學為唯一的目的。學科教學與學生發展之間的矛盾,可能是近些年學校課程改革力求解決的主要問題。
從人類知識和能力的發展過程來看,不可否認精英人才在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任何時代,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人在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能力方面不會絕對的平均,都要由多到少分成一定的層次,有精英人才,有平凡的人。
近幾年在課程改革中提到的多元智力理論,各種閃光點啊,各種表揚啊,不準進行成績排名啊。這些教育行動的實質是一種進步,他是為了給那些在學科學習方面不能取得優異成績的一部分人,指明一條發展的道路,雖然他們資質平平,不能在學科學習上取得優異成績,但也要給他們一條發展的道路,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素質和天賦,快快樂樂的向前發展。這種改革僅此而已,絕對不是把中等天賦以下的人,都發展成像精英人才一樣。所以絕對不能忽略精英人才的培養。
一些教改經驗十分成功的學校,因為教育者的經驗特別豐富,愿力宏大,所以創造出了優異的教學成績,這是和其他學校相對而言,用社會公開承認的升學分數線來衡量的。但是在他們的學校內部,班級內部,學生的精英、平凡的差別依然存在。
無論是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素質教育和新教育實驗,都不能忽略精英人才的培養,不能忽略高深的學科知識和能力的教育。
在新教育實驗中,同樣是這樣,不能因為行動的繁多,忽略了國家課程的學科教學,忽略了精英人才的培養,否則就要走彎路。
新教育實施的兩條道路,以學科和國家課程教學為主題,其他行動為他們服務這樣的道路,第2個是每月一事的時空提綱。這兩條道路,實質上,第一條道路與學科為綱的道路是主線,是靈魂。每月一事的綱目,是具體實施的方法,兩個是一回事,而不是兩回事。
實質上就是一條,學科教學與其他行動的關系問題。無論新教育的理論多么的完善和充分,無論他提供的資料多么的豐富和充足,但是在實際做的時候,必須要一點一點的做,必須有一個明確的行動思路,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和中心。要不然材料越豐富,彎路就走的越多,內容越詳盡,浪費的時間就越多。就像南轅北轍的成語一樣,盤纏越多,馬兒跑得越快,車子越好,離目的地就越遠。在新教育實驗中,提綱路線極為重要。
以國家課程為綱,其他行動看作是國家課程的分解,為國家課程服務,這樣的思路是正確的。
在關注國家課程中,提升專業能力的過程中。從教師個人層面和學校層面,以一種怎樣的行動策略,來不斷的提高水平,是一個關鍵問題。我們學習優秀學校的經驗如洋思等等,僅僅學一個靜態的經驗,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他們動態形成的過程,或者是動態的工作過程。
在竇桂梅與主題教學一書中,就描述了這樣一個過程。一個教師在進入教育行業之前,經過了充分的選拔,在師范院校進行了專業的學習。這是教師工作的底線,具備了初步的學科知識和專業能力。然后進入工作崗位以后,不斷的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當然這其中也有教研室,中心校,學校組織的教研聽課活動。
要想有長足的發展,僅僅做到這些是不夠的。竇桂梅反復強調了讀書和思考的重要性。在讀書和思考的前面,強調了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教學主張,有獨立思考精神,長期堅持積累的精神。在這種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廣泛進行深入的閱讀、思考和實踐。
沒有獨立的思想,沒有自己的主張,沒有獨立的思考精神,不能長期的積累。把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專業思想,當做別人的跑馬場,人云亦云,不加辨析思考,無論如何,專業精神是無法發展起來的。沒有這樣的精神,讀的書越多,只不過是兩條腿的書櫥。寫的文章再多,也不過是歌功頌德應景的文章。所以科學的精神,認真的精神,專業的精神是第一位的。
教師的專業成長,主要在于個人的努力,各級管理部門也只能在基本方面,主要的方面,做一些引導檢查評比。如果眼中只有各級部門的檢查評比,那么無論如何,也不會有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從學校的教學管理上來說,應提倡老師的獨立精神,為這方面的發展提供基本的條件,比如購買較為充分的專業書籍,但是這方面的工作只能引導,無法進行檢查和評比。其他工作方面要立足于把握好教學的基本工作,基本的管理,基本的制度,不可管的過多和過細。因為這種管理所起到的作用僅僅是一般水平上的作用。但也一定要把這種一般作用發揮好,如果不認真去做,這種一般作用也不能體現出來。從這里要認清教學管理的本質,不要有太多的妄想,否則只能天天沉浸在夢里,天天忍受著無法實現的痛苦。
關于這個方向,在新教育實驗中,有卓越完美理想崇高等等這樣的表達,但這種獨立的思考精神教學主張,在新教育中,并沒有表示的特別充分,所以說這一點認識很有新意,確實是有特別重要。
關于,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交流,這種提法實質上和竇桂梅的提法是一致的'。但是兩者用的語言可能不一樣。從而可以看出閱讀寫作和交流合作,吉祥三寶是教師發展的主要模式。那么這應該也是教研的主要內容。從教學管理上來說,要關注教師的專業閱讀,關注教師的專業寫作,關注教師的專業合作。
竇桂梅,有一點我覺得講得特別好,教師的備課。備課不僅僅是把教案寫出來,在上課前去把課本讀一讀,想一想怎樣講。也不是集體備課進行交流。更重要的備課,在讀書和寫作中完成,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在廣泛的學科專業閱讀中實現。而不是僅僅備課前讀的那一小會兒。對教學方法和學生思想規律的了解,在廣泛的閱讀教育專著和教育寫作中完成,而不是僅僅在備課前,就把它完成了。專業的合作,是在廣泛的專業交流,專業協作中完成,而不是備課前完成一次集體備課就可以了。沒有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交流的備課,是一種膚淺的備課,有一點作用,但是往往流于平凡和形式。更深刻的教研,是那種深入的專業知識的閱讀和對教學方法的閱讀,深入的專業合作和交流。這兩點合起來可以叫做教研工作的深淺模式。
以前在讀新教育的時候,有一個疑問,新教育對教學日常工作,為什么沒有提呢?實質上,教師的三專發展模式就是正宗的教研活動。在實際的教學管理中要減少以前的那種膚淺的要求,集體備課和聽課的活動可以減少,但是要增加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交流的內容,這才是更深厚的備課。既然有專業寫作,那么每一課教案后面的反思,可以集中進行專業寫作,內容要圍繞學科教學。
教師有專業的追求,廣泛的閱讀名家的著作,而且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有深入的實踐,這樣,教學效果一定是優秀的。
教師的閱讀,一定不要局限于新教育的一些個別材料和書籍,而是廣泛的涉獵專業名家的著作,這才是真正的專業閱讀。教師的反思,一定不能僅僅局限于圍繞新教育的一些項目和理念進行了反思,一定是注重對學科教學的深刻認識。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5
為師者,教法為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參加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語文,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所以說,語文離不開生活,語文教學要充滿生活的氣息。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的主題教學實現了語文和生活的共振,在學生的心中播下了求真、向善、愛美的種子。
在竇桂梅的語文教改中,她十分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感悟,不光有理解,還要有發現。在生活中感悟語文,感悟人生真諦是內養而成,這既符合學習語文的規律,又繼承了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精華,更是把語文學習當作生命活動、情感活動、思想活動、心靈活動的過程。學生們在發現所生活的世界無限豐富和美妙,不停質疑與批判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升華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是知識的海洋,是學習的大舞臺。我們老師要有一雙慧眼,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竇桂梅的語文教學立足課堂,但超越了課堂,她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睜開好奇的眼睛面對世界,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了解自己生活的神奇地球和多變世界,感受人世間的善惡美丑、愛恨情仇。當學生擁有了一雙發現的眼睛后,他們就會把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會現象和生活內容帶入自己的課堂,寫進自己的考卷,于是就有了智慧與創造,生命中的潛力也得到盡情釋放。
超越課堂,不光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活動中,還要觸及學生的心靈里。去年學校期末開展“優秀學生”評選活動,由于名額有限,一些平時表現比較好的學生沒有被評上。我讓學生寒假里以這件事為題材,以《生活告訴我》為題,寫一寫心中的感想。姚子薇同學寫到:“生活告訴我很多很多,它讓我明白了好東西要和別人分享,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就在幾天前發生的一件事,也許在別人看來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卻讓我明白了‘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道理’。同時也讓我堅信:只有付出努力才可能有回報。我靜靜地回味著爸爸剛剛說的`話,又想到班上被評上的優秀學生:胡慧不但學習好,而且上課時非常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常常得到老師的夸獎;金威雖然學習成績不如我,但他熱愛勞動,還幫老師管理‘班班通’,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況且老師也說過,一個真正優秀的學生應該是各個方面都得到較好發展的。是啊,我雖然學習成績比較好,但老師曾批評過我作業還不夠認真,也不能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這時,電視里傳來高亢激昂的歌聲: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趕緊站起來走向書房!
只有經歷,才能懂得。只有讓語文學習根植于生活這塊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其永遠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然而,在今天的語文學習生活中,不少學生喜歡看電視、看漫畫、看電影,不太喜歡看書,學生的閱讀內容遠離經典,大多為“文化快餐”,孩子們對白紙黑字的課本越來越難以親近。竇桂梅倡導的主題教學在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那些富有“人生意義”的主題連接著孩子的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它們通過課文,會讓學生覺得語文學習并不那么枯燥,原來語文學習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情況下,再來進行語言的學習、推敲,同時達到深化情感、磨礪思想的目的。
在進行“落葉”主題教學時,竇老師創設情境,師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采用文本、師生、生生對話的方式,抓住“爬、躲、藏、游、飛”這些表現小動物動作的詞語,進行比較品味。然后再采用朗讀的手段體會落葉給螞蟻、燕子、小魚、小蟲帶來的情趣。接下來,竇老師加入課外作品《秋姑娘的信》,讓孩子們體會落葉的聰明能干——還能寫信給冬眠的青蛙、貪玩的松鼠、南去的大雁、山里的孩子。最后,竇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朗誦她自己編寫的小詩……
在這里,竇老師讓學生通過“落葉”的主題“入境”;再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題的內涵和語言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走進廣闊的語文天地,進行主題閱讀的拓展或者相關的口語交際等語文實踐,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
當語文和生活引起了共振,它將散發出更加迷人的芬芳。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6
前段時間去南京聽課時,又一次見到竇桂梅老師,現已成為清華附小校長的她風采不減當年,更多成熟女性魅力,教育專家的睿智,在她身上看不到疲憊,甚至看不到歲月的痕跡,看著她,聽著她的課,我不覺心生感慨。今日,我再讀書柜中存放已久的《竇桂梅與主題教學》一書,似乎漸漸讀懂了她。是什么讓她永葆青春,滿懷赤誠?是她對教育事業的摯誠,自我超越那份認真,對讀書的癡迷和狂熱!這些讓我沉思,也讓我震撼。
書中處處給我啟迪,引我深思。其中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的教學理念如今讀來,更有新的啟發。這是竇老師富有創意的理念。竇老師帶領學生擴大篇章的積累。選擇了300多首古典現代詩詞,200多條古今格言,100多個寓言故事,200多個典故,1000多條成語,等等,讓學生背誦。這樣做,想搶救兒童記憶的黃金時期。超越教材,就是讓我們帶領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積累知識。讓我們引領學生走進閱讀的廣闊天地。
讀著讀著,我想到了我的這屆學生,他們即將升入六年級,其中不乏“小書迷”,他們同樣需要書籍的浸潤,但我感覺我引領的還不夠,雖然強調讀書的重要性,雖然也做了一些努力,但其實欠缺細致系統的思考。也許還能補救,在未來的一學年里,在這本書的啟發下,我似乎有了新的方向和動力,
“超越課堂”告訴我們,不僅僅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還要觸及學生的心靈,這樣的學習才是感受自然、發現社會、體悟人生,才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透過教材感悟語文,感悟人生是一位語文教師的使命,也是我的教學方向。每次課堂上與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碰撞都能讓我為之所動。是的,讓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心靈碰撞,讓學生感悟到作品的思想,感悟到作品的語言以及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東西都是他們自己感悟得到的,而不是教師“教”他們的,更不是教師“交”給他們的。
讀著讀著,我漸漸明晰,竇桂梅老師想告訴我們在教一篇課文的時候,不僅僅要找到“這片樹葉,還要找到這片樹葉所在的枝條及大樹,這還不夠,還得去尋找這棵大樹所在的森林”。這或許就是“主題教學”的核心吧。這就意味著教師得有淵博的知識,要閱讀廣泛?纯锤]桂梅老師,幾年來,她的閱讀量達300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500多萬字的文摘卡,寫下了10萬字的教后感,聽了校內外1000多節課……我們問問自己能做到嗎?是的,這或許是可望不可即的,但那種內心的感動,正引領著我努力實現自我超越,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7
假期閱讀了《竇桂梅與主題教學》這本書,使我對竇桂梅老師的人生之路和教育之路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讀后感觸頗深。
懷著一個樸素的愿望——站在孩子們的笑臉中間,當一名真正的老師,竇桂梅老師奮斗、爭取。她向書本學習,閱讀量達300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500多萬字的文摘卡;她向實踐學習,寫下了10萬字的教后感;她向名師學習,聽了校內外1000多節課……她還一次次爭取上“公開課”。在這樣的執著中,機會開始垂青她這個有準備的人。
這樣的付出怎么不使人感動?我們現在的青年教師不正是需要這樣的努力嗎?我們總借口沒有時間讀書,總嫌記讀書筆記麻煩,總認為聽課占用了辦公的時間,總害怕上“公開課”……一個好老師應該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讀書是一個教師的內功,是一個教師的本份,我們應該把讀書當成一項作業布置給自己。
可以說,竇老師的每一次課堂教學都是和學生的一次心靈共振!罢n始激情情始生”,應該格外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及情感的調動。我們都知道開課要有一個好的導入,這個好的導入就是對學生情感的調動,我們也在對學生進行情感的調動,可是我們的'情感調動是否落到了實處,我們是否真的調動起了每個學生的情感?這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那么思考之余,就讓我們將對學生的興趣及情感的調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好,努力使每個學生的每一節課都能充滿興趣地進行下去。
“課中悟情情更濃”。竇老師時時將自己置于課堂原野,用真情去催發課堂的生命,為課堂中的平凡而歡欣鼓動,讓生命中的習以為常感動自己,再用自己的坦誠熱情感染學生,打動學生……開課的激情不能褪去,我們應該將它延伸到課中的每一個環節中,時而舒緩有致,時而激情澎湃,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與熱情。
“課終喑情情未了”。教師對學生課后的教學啟迪應是這座橋梁的基石,抓住課終時機,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小學生的注意力的持續時間是有限的,尤其到了課終之時,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動學生的心靈,震撼學生的靈魂。
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是竇老師富有創意的理念。超越必須始于一個平臺,必須擁有一個原點,這就是“學好教材”“立足課堂”“尊重教師”。竇老師帶領學生積累了300多首古今詩詞,精講了180篇文章,泛讀了84篇文章等等?梢姵浇滩,就是讓我們帶領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積累知識。讓我們引領學生走進閱讀的空天闊海。超越課堂不僅僅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還要觸及學生的心靈。只有這樣的學習才是感受自然、發現社會、體悟人生,才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時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為,是自己成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新,成為學生心中一本百讀不厭的大書。
竇老師說——課堂,我的生活世界。她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她對生命狀態的一執著熱烈的追求,對生活的體察和生命的體驗,讓她與課堂達到了“人課一身”的相融境界。
我們應該向竇老師一樣,做一個本份的教師,盡一個教師的本份,樹立正確的信念,使生命的種子結出豐碩的果實。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8
兩年前,竇桂梅來柳州講學時,買到了她的《竇桂梅與主題教學》,雖然當時就已拜讀完,最近響應讀書年的號召,看著滿書架的書,竟然最先挑中了它。
竇桂梅的“主題教學”,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驗,根據不同主題的特點,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入境”,所謂“入境始與親”,在通過對重點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題的內涵和語言的魅力,稱之為“典范方為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走進廣闊的語文天地,進行主題閱讀的拓展或者相關的語文實踐,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所謂“拓展求發展”。我覺得這樣做的好處是真正做到利用文本進行教學,效率高,而且在螺旋上升積累經驗的過程中深化了主題,“在一粒沙里看到一個世界,在一朵花里領悟一座天堂”。
感悟她主題教學的三個“維度”:
溫度----基本性。如果說教材是“泉眼”,課堂就是一條有待引發出來的生命之河。既然是生命之河,喝水就應該是恒溫的,而不是忽冷忽熱。在這種溫度下的'課堂——那種暖暖的感覺和文字帶來的暖暖的觸動,創造出的課堂,師生一路慰籍心靈的成長,——語文之流奔騰不息,蜿蜒伸向遠方。竇老師說:“沒有情感的課堂就象一口枯井,沒有激情的女教師就像沒有光澤的舊瓷器。”激情的溫度不僅僅表現在表面的熱鬧上!拔囊暂d道”,有了對文字的觸摸與體味,情感自然和諧的引發,整個課堂充滿著暖暖的溫度,智慧之樹才會生長。
廣度----開放性。教師必須把語文當作“課程”來開發——博覽群書,擴展視野,深入思考,方可縱橫馳騁于課堂間。我們都知道,一定的閱讀量是語文學習的基石——也就是說,語文素養與能力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習者自己從反復閱讀中生長出來的。當今學生的課余充斥著泡沫信息、快餐文化。當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日益成為共識的時候,我們更不能丟棄了課堂教學的主戰場——圍繞自己所講的課文,趁熱打鐵給學生推薦文章和書目。
深度----發展性。有人說,課堂的膚淺源于我們對課堂理解的膚淺。在許多暢銷的教育書里,歐美學?偸潜幻枋鰹橹挥休p松而沒有負擔、沒有痛苦、沒有難度的教育。行進在拐點上的語文教育,是用浮躁的活躍讓學生習慣膚淺,還是用思維和精神的歷險讓學生走向博大?竇老師說:“只有建立在“深度”之上的課堂,才可能持久,才可能給生命以底氣!毕颉吧疃取,就有可能是走向莊重和嚴肅。讓下一代人用雙手接過并承擔起人類彌足珍貴的真、善、美,成為人類精神文化的守望者、建設者。飲水思源,說中國話,做有根的中國人。
而我們教師,必須以勤勉作槳,用書籍作舟,用燃燒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溫度和廣度中向著語文課堂的深度漫溯——最終讓課堂、讓師生共同擁有“一定是高度”。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9
每每看到身邊優秀的老師,我都羨慕不已。他們的課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或激情四射,或沉穩干練,我也想擁有自己的教學風格。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花了更多的時間看書、備課、上課,但至今,我似乎還沒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戳恕陡]桂梅與主題教學》一書,我找到了癥結所在:無論備課,還是上課,我都缺失了自己。所以,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也只有這樣,才能擁有自己的專業尊嚴。
竇老師認為要想擁有專業尊嚴,就要擁有專業自信,專業技能,專業自我。有些老師走的.是成功的“快車道”——上公開課“一炮走紅”,繼而被重點培養;而更多的老師靠的是堅持讀書、寫作、實踐、反思,來提升專業素養,才會擁有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專業特色。
幸運的是,我也經歷過公開課的磨礪。每次磨課都讓我刻骨銘心。有的名師上課之前會把課文爛熟于心,上課時才能信手拈來。我自知資質太淺,名師都這樣做了,我不更要爛熟于心嗎?于是,備課的第一步便是背誦課文,無論長短。課文背會后,感覺理解的還只是皮毛而已,便翻閱教參。教參解釋的確實詳細、深刻?戳酥,對文本的理解自然深了一個層次。但是,“閱讀”不等同于“閱讀教學”,我不可能也不愿意把教參上的理解照搬到課堂上,那樣的課堂我都覺得索然無味,更何況學生呢?再加上是公開課,我更是想讓課堂教學高于平時的家常課,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課堂有亮點,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又一難題困擾著我。在一次次的試講中嘗試著,探索著,再加上學校有經驗的老師也給我出謀劃策,我的公開課才有所長進。但是,正是因為對文本的理解靠的是教參,不是自己;對難點的突破靠的是有經驗的老師,也不是自己。所以,每次公開課雖然都是一次蛻變,但回到家常課時,卻覺得怎么還是濤聲依舊。如果說有改變,估計也是微不足道的。
之所以沒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只有自己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才會擁有足夠的教育智慧,來應對課堂上出現的措手不及的問題,才能在自己的課堂上做出明智的判斷與抉擇,才能擁有鮮活的生成,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要想找到自我,必須沿著讀書、寫作、教學、反思這條路義無反顧地走下去。也許,這條路上荊棘叢生,但走著走著,或許你會發現教學風格已悄無聲息地定格在你的課堂上了。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10
近日,我拜讀了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的專著——《竇桂梅與主題教學》,收益頗多。她有特殊的稟賦,有特殊的魅力,有特殊的機緣,所以有特殊的成就。許多人都認同這個觀點,我也不例外。但讀了《竇桂梅與主題教學》這本書以后,我完完全全改變了這一看法。這部教育專著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沒有過多的純理論知識,有的只是實實在在的教學體會以及從教師角度闡發的具體教學方法。讀這本書,我還被作者崇高的師德、不懈的努力、勇于創新的精神和求證務實的思想深深地感染著,潤澤著。
一、新時代的新教師。
竇桂梅老師當初的追求,“一個樸素的愿望”就是站在普通的講臺上,做一名真正的教師。竇老師的成長告訴我們,她是一個本份的教師,也在盡一個教師的本份,她的起點并不高,基礎也不厚實,她的快速成長,源于她的自立,自覺和自醒。竇老師的成長告訴我們,正確的信念就是穩定的動力,教師的自我專業追求如果內化為信念,就不會被消除,從而形成堅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擁有它,生命的種子就會迸發無限潛能,生根、發芽、開發、結果,從而結出豐碩的果實。
。ㄒ唬┘で椴焕希煺箓性。
馬克思說,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對象世界的一種本質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竇老師認為教師的激情就是要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對教育的激情,應該從現在的外在表象化為內在的精神氣質。的確,真正的激情不會因年齡的增長,化境的改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竇老師的這種不老的激情不僅體現在課堂上,她每天堅持一小時以上的閱讀,幾年來,閱讀量達300多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500多萬字的讀書卡片。聯想自己,我的閱讀量實在是太少了。古典文學修養和哲學修養的不足,所以我必須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知識的彌補和充實,要像干燥的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和納取。教師不能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浪,循規蹈矩是自己成長的最大敵人。
(二)愛在細節,海納百川。
竇老師提到,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因為教育就是一堆細節。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雪中”去“送碳”的人,更要成為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二、“三個超越”與“主題教學”。
課改以來,關于語文教學有相當多的話題,相當多的爭論。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如何落實?語文教學的根在哪里?竇桂梅的“三個超越”和主題教學無疑是對語文教學改革方向的最有力的詮釋。
。ㄒ唬┱Z文教學的“三個超越”。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當孩子心置校園,開始他生命的體驗時,他的生命流程是快樂還是痛苦,是升華還是壓抑,是創造還是束縛,這完全系于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育追求。
一是學好教材,超越教材。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籍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等人生涵養的過程。
二是立足課堂,超越課堂。語言已經不只是作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語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間,生存條件,生存方式。學生的生活活動,心靈活動等所有的生命運動都是語文學習的過程。
三是尊重教師,超越教師。是學生體驗自己學習所獲得知識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的過程,是獨立思考、判斷的過程,更是追求真實、探求真知、獻身真理的過程。要說竇桂梅的“三個超越”是從實踐開出的課改之花,那么她的“主題教學”便是勇于創新的教學和思想之果。
(二)語文教學的“主題教學”。
主題教學是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非常流行的一個趨勢。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教學形式。也許,相比任務驅動,主題教學顯得更生動,活潑,也更能體現出教師對課程認識的深度,知識的廣度。好的主題應當是和課程知識點緊密耦合的,主題完成同時也完成了知識點的教學,同時也推動了主題的深入。有些主題教學采用的主題在考慮其中的緊密耦合上缺乏熟慮,比如主題和知識聯系的恰當性,主題推動環節如何設置,主題在推動技能需求上是否合理,環節間連貫性如何,是否是自然的必須的連貫,通過獲得技能支撐后,是否體現了對主題的認識或者思考的提升。不然,主題只能漂浮在課堂上,文化成為了裝飾品。
三、不斷超越自我。
竇桂梅是一個愛思考、有獨特見解的人。這思想、見解是屬于竇桂梅自己的,是竇桂梅教育實踐的提煉和升華。在本書中,竇桂梅并沒有講大道理,也沒有羅列出許多原則和規律,而是選擇了一個新的視角:從研究教學活動中的“細節”入手,從一些我們常常熟視無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讓讀者自己去悟出“規律”,于此同時,我收獲頗豐。
。ㄒ唬┮氤蔀橐幻细竦慕處熇蠋,首先要修煉內功。
讀書是一個教師的內功,是一個教師的本份。竇桂梅老師之所以能迅速成長,在小學語文教壇上獨樹一幟,與她熱愛讀書是密不可分的。青燈如豆,書疊千山,那一個個日夜給予她的是最為充實的快樂的享受,讓她一點點地營造著自己的夢想。為了讓自己的課具有理念與思想的支撐、將課上出風骨,她在晨讀時間和學生一起背誦古詩;在語文活動中,和學生一起講成語典故和寓言故事;晚上,閱讀大量的'文學名著和教育專著。在不斷超越自己的理念的支撐下,她成為一代名師!她形象地說:“教育是容易使人心靈結繭和蒙塵的職業,我必須靠‘書’取暖、保鮮——跳著舞過暗淡的日子,讓我飛翔的是一本書!逼鋵嵨覀冎灰芎侠砝脮r間,也可以乘著書本的翅膀飛翔。趁現在在學校學習的機會,大量閱讀圖書典籍,不斷充實自己。
。ǘ┳鲆幻處,需要科學的理念。
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是竇老師為生命奠基的教育主題的理念。當我們對這位特級教師的創造力由衷贊嘆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一點:超越必須擁有一個平臺,始于一個原點,這就是常常被人們遺忘的“學好教材”、“立足課堂”、“尊重教師”。竇老師恰巧做好了這幾點,她的“三個超越”是建立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生活的積累、情感的積累,把充滿創新與活力的語文教學帶入課堂,讓語文教學充滿成長的動力,讓語文學習綻放智慧的潛力。她深知厚積才能勃發,絕不能固守一本語文書,為了學生的成長,小學六年,在學習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她精選了180篇文章,帶著孩子泛讀了84篇,精講了72篇,略讀了24篇。
還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低年級,推薦給學生一些民間故事、童話故事,中高年級推薦給學生一些兒童文學、雜文隨筆、科幻漫畫,合計100余冊書籍供學生選讀?梢姵浇滩,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等人生涵養的過程,不能開空頭支票。作為未來教師要在尊重教材,尊重編者意圖的基礎上,以教材為原點,大量地補充同主題的文章來充實自己的教學,來拓展學生的視野,來豐富學生的積累,用同主題文章的量的突破來達到質的突破。
。ㄈ┧茉炱胶偷男木,力爭做一名好老師。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綠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薄笆陿淠,百年樹人”,如果將來有幸踏上了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竇老師當初的“一個樸素的愿望”就是站在普通的講臺上,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時至今日,她早已收獲鮮花、掌聲、榮譽,可是,竇老師對教育事業的摯誠卻始終如一,F在的社會,處處都充滿誘惑,也許我們經常會思索:教師到底扮演的是怎樣的角色?如何找準自己的位置?
其實,教師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更應該給學生以適當引導,啟迪學生心中最美的那部分,挖掘出學生的潛力。教師這個職業,或許最初并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或者也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夢想,但我們卻不能無視這種工作所承擔的公共使命。為人類的幸福做出貢獻,是可以超越個人利益的,這也是實現教師的魅力、價值和意義所在。在我的心中,竇老師就是我行駛海上的一座燈塔,指引著我不斷向其前進、前進、再前進。只要我堅定信念,每天進步一點點,教書育人的幸福之神便會降臨于我。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11
初見竇老師就被她深深地感染了,得了《竇桂梅與主題教學》這本書,滿懷虔誠地拜讀起來。透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竇老師的敏銳,執著和勇氣。引發了一些思考:
一、對于閱讀教學的獨特構建
從最初的直覺型的課程構建開始,竇老師對于閱讀教學的探尋走過了10多年的路程。一開始,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礎上,由一篇帶多篇,帶著孩子們讀美文,讀名著,誦古詩文,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主題教學的.構建則是一次自覺的追求,她在“三個超越”的基礎上把“主題”看做是組合教材的一種方式,認真領會教材編排的意圖,并且圍繞連接著學生精神世界的“觸發點”、“共振點”等多維主題重新編排選編內容,用這些“主題”作為實施教學、改革課堂、建設語文新課程的一把鑰匙。
在竇老師的主題教學單元里,我們看到的是打破了兩節語文課折騰一篇小課文的定勢——“聽說讀寫”如何訓練,“人文性與工具性”如何統一等“技術性”操作都用主題這條線把散落的“珍珠”串絡起來。因此我發現她的課堂有很多新穎的開拓:
1、容量大,密度高、綜合強。建設了大信息容量的語文課堂。竇老師充分利用主題教學的整合功能,自然高效地讓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文本,在關注學生閱讀質量的同時,努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2、既當“設計師”,又當“建筑師”。有效地充當了母語課程資源的實施者和開發者的雙重角色。無論是《朋友》中的“實話實說”、現場采訪,還是在《親人》中精彩地收進“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的“頒獎詞”,還是在《圓明園》中巧妙地引導討論“該不該重建圓明園”,都反映了她對于生活、文化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
3、既建構課堂,也解構課堂。她的主題教學不僅著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積極地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學生自我精神世界的構建,積極為學生的生命和成長奠基,體現了母語教育的文化性。
在竇老師的教學追求中,因為各方面的因素,有偏重對語言文化層面的探索,不斷走向深沉,而忽視兒童文學和兒童心理的研究傾向,這也應引起我們的反思。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 12
語文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不僅要在日復一日的課堂行走中,有意識地自我修煉、積累經驗,更要注意為自己的專業發展積淀來自根部的力量——文學素養的提升。讀書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必須的生命方式。從這樣的意義和高度上講,教師就必須讀書。名家說得對:一個不讀書的學校就是一所沒有希望的學校。讀書就是最高級的精神美容,讀書最長遠的備課、最好的教學準備。因此根據名師工作室的要求,我讀了很多書目,對教學最有感觸的還是《竇桂梅教學實錄》。讀后感受就是竇老師的課堂就是綠意濃濃的語文課堂。
你們看竇老師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閃現著智慧的光芒。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有興趣,從而形成了敢思、敢說、敢辯的創新精神和探索品格;又,學生的主體意識被喚醒,身心潛能被引出,新的思想在交流中產生,學生創新的火苗在碰撞中點燃;互動中,教師和學生不是簡單地復制文化,而是共同去創造文化。多數學生的發言,不是簡單重復,而是相互補充。學生在討論中同中求異,是中求非,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看法,倡導爭鳴精神,發展個性創造。
再看竇老師的課堂更是言與意的融合,演繹語文的精彩。她的課堂不滿足于匆匆忙忙得出問題答案,而是把提出的問題當作誘餌,去深入感悟文字背后的形象、感情、氣韻,還語言以畫面、聲音、旋律。賦予語言文字呼喚、心跳、體溫。讓語言充分撞擊學生的心靈,“悟”得語言內在的真意,然后通過朗讀、口述、寫作等方式表達出來。教師不僅追求的是“瞬間的`震撼”,更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方式,不斷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形成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持續動態發展的言意融合的過程,使教學不斷地蕩溢出濃濃的意蘊,演繹語文的精彩。
總之,看了竇老師的教學實錄,讓我感受到這才是真正的綠意濃濃的語文課堂。是心與心的呼喚,情與情的相牽,思與思的碰撞,神與神的交融。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一幅五彩斑斕的畫,一曲動人心弦的歌。
【《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教育教學讀書筆記01-03
教學主題班會09-19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09-01
《體育教學》的讀書筆記09-16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11-10
《思維教學》讀書筆記01-22
《教學勇氣》讀書筆記03-21
讀書筆記主題活動方案(精選10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