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0字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0
暑假里拜讀《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 名著!度龂萘x》刻畫了近 200 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 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 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等等,無不個個極盡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 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
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
”這句話不無道理。周 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 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 無數的軍事謀略, 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 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 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 長厚的魯肅, 勇者張飛、 許楮、 典韋, 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 無不個極其態。
其中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 雄人物。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司馬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兩位人物, 他們分別為兩國的重臣, 且皆深諳韜略, 通權知變, 可謂當世之奇才, 而諸葛亮更是智慧的化身。在與司馬懿交手之前,他運籌帷幄中,決 勝千里外,幫助劉備建立蜀漢基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論才干,論智慧,諸葛亮較司馬懿略勝一籌,可二人功業卻相反。
司馬懿作為諸葛亮的第一對手出現,正是因為他的堅忍不拔、鍥 而不舍,最終使諸葛亮的北伐大業慘遭失敗,死于五丈原,死在跟司 馬懿的對抗當中。
對這么一個非常頑強的對手,別人恨他還來不及,但諸葛亮卻很 欣賞司馬懿,對他另眼相看。在司馬懿還沒有正式出場,大顯身手的 時候, 諸葛亮就稱贊:
司馬懿 “乃世之英雄” 曹操評價劉備是英雄, 。
是慧眼識英雄;諸葛亮評價司馬懿是英雄,也是慧眼識英雄。
諸葛亮以“千古第一賢相”的美譽流芳百世,他一生不怕曹操, 不怕孫權, 當然更不怕周瑜、 夏侯惇之流, 這些人他全不放在的眼里, 唯獨將司馬懿視作他的真正對手。
那么,諸葛亮為什么這么看重司馬懿? 因為司馬懿在性格上沒有巨大缺陷,他不像曹操、周瑜,這些人 都有突出的性格優勢,同時也有明顯的性格隱患,像曹操性格多疑, 周瑜氣量狹小。這些性格缺陷,易于被人把握,在真正的戰爭中,容 易受到致命的攻擊。雖然司馬懿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是也沒有太大的 缺點,所以誰碰上這種人都會覺得非常難以對付。
諸葛亮“六出祁山” ,表面上看似乎算無遺策,攻無不克,戰無不 勝,但最后他也沒有消滅司馬懿率領的曹魏軍隊。
我們看到,諸葛亮一直打勝仗,甚至讓司馬懿在上方谷險些喪命。
但最終司馬懿還是保存著實力,還是沒有被打敗。諸葛亮好像勝了, 但從來沒有大勝,沒有徹底地勝;司馬懿好像敗了,他卻也沒有被徹 底打敗,因為他始終是有實力的。
在魏蜀兩國長期對峙中,正是司馬懿的堅忍不拔才一次一次地阻 撓了諸葛亮的北伐大業,從而成為諸葛亮戰略上和戰術上的真正對 手。
作為對手,最讓諸葛亮頭疼的就是司馬懿的那股軟磨硬抗的勁 兒。司馬懿采取的戰略決策是:戰略上防守,戰役中固守。他堅信自 己最后會贏,所以從不擔心在戰爭中一次又一次地輸。司馬懿對付諸 葛亮的戰術就是:你來硬的我就來軟的,你進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 追,反正我粘著你。所以, “六出祁山”形成一種僵持的局面。在這 個僵持階段里,由于諸葛亮神機妙算,司馬懿屢戰屢敗,但又屢敗屢 戰。司馬懿總是不會敗到一敗涂地,總是能夠保存自己的實力,繼續 跟諸葛亮抗爭,打持久戰。
當然,這種戰術跟司馬懿的性格大有關系。司馬懿的性格雖然沒 有什么可挑剔的, 但至少有一點很明顯, 就是他的多疑, 特別地多疑, 在這點上他很像曹操。正因為他多疑猜忌,所以辦事非常謹慎。尤其 是碰上諸葛亮這樣的對手的時候,他更是極其小心謹慎,極其多疑多 慮。
其實,多疑并不一定就是缺點,有時它可以成為一個優點,前提 條件是多疑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
但是從司馬懿的具體表現來 看,他的多疑有時并沒有真正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有時小心謹 慎到了過分的地步,這樣就不免貽誤戰機。
最典型的就是“空城計”一戰。古人說:
“料事者先料人。
”要預 料一件事情,首先要預料一個人,要充分吃透一個人。諸葛亮是個聰 明人,他的對手司馬懿也是個聰明人,所以諸葛亮才能神機妙算,算 定司馬懿不敢貿然破城。所以, “空城計”的故事,不僅表現出諸葛 亮的智高和膽大,也不僅表現出司馬懿的多疑與謹慎,同時也表現出 司馬懿的過人智慧。更重要的是, “空城計”故事還表現出司馬懿的 戰略決策,他決不輕舉妄動,不輕易涉險,一門心思為了保存實力以 便跟諸葛亮軟磨硬抗到底。
諸葛亮兩大軍事戰役南征取得成功、北伐受阻于司馬懿。
諸葛亮北伐出兵六次,多次無功而返。雖然諸葛亮在北伐中算無 遺策,多次打敗了司馬懿,但卻沒有徹底打敗他。諸葛亮北伐最大的 難題是糧食。
蜀軍的糧食要通過千里棧道運輸到戰爭前線實在非常困 難。所以,時間利于魏不利于蜀。雖然諸葛亮認識到這一形勢,但卻 沒有從戰略方針的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然而司馬懿認識這一形勢, 采取了軟磨硬抗的戰略決策,最終活活拖累死諸葛亮。所以說:諸葛 亮是戰術高手,司馬懿是戰略高手。諸葛亮贏得一場戰役,卻輸掉整 個戰爭。
所以軍事上司馬懿略勝一籌。
諸葛亮在內政上是最為世人稱道的。在蜀地原劉璋的基業上靠法 治的嚴明,一系列務農、息民政策使蜀國積蓄了與曹魏抗衡的實力。
在劉備死后,他能繼續推行聯吳抗曹操是非常的明智之舉。
而司馬懿呢,著名的曹操大規模軍士屯田,是由于司馬懿的倡議 而創辦的。
司馬懿在主政時期更大興軍屯, 廣開漕渠, “百姓大悅” 使 為統一中國打下良好的基礎。
應該說諸葛亮面對的困難、事情比司馬懿艱難得多,復雜得多, 所以內政方面諸葛亮略勝一籌。 在劉備死后,蜀國人才逐漸凋敝。軍事后備人才唯姜維而已,諸 葛亮出師表中提及的文臣,并未做出什么能扭轉或延續蜀國的事來。
北伐時,有人曾推薦素有戰功的魏延和吳懿,諸葛亮不聽,任用馬謖 不當致使兵敗。應該說蜀國曾經的人才濟濟的局面功在于劉備,而非 諸葛亮。
司馬懿在世族壟斷政權的社會中,提拔了不少出身低賤但有能力 的人才擔任軍政要職, 如后來作戰有功的大將鄧艾、 石苞, 都出自 “草 根” 。
從用人方面,司馬懿所勝應說已非一籌了。
從事實上講司馬懿實現了統一中國。所以我認為司馬懿較諸葛亮 更強一些。 而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 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被抹殺.他在幾年的 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 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 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 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 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 210 年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 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 ,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 時刻.他希望在他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 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來,曹操于公 元 214 年和 217 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 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 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沒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 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 很多,形成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 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 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并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 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 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趙子龍------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名將 趙云開始跟隨公孫瓚征討,后投靠劉備,當陽長阪坡惡戰,趙云 幾進幾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劉備入 西川,趙云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 了貢獻。劉備死后,趙云跟隨諸葛亮北伐,子龍單騎退追兵。為蜀漢 立下赫赫戰功。在演義中,趙云英武瀟灑,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 英雄,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 ,是深受我國民眾喜愛的小說人物 之一。
在《三國演義》中,趙云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 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 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 救了公孫瓚, 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沖鋒陷陣未嘗敗績,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 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 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吊祭周瑜時,因趙云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 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劉備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趙云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 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 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漢中王時封趙云與關羽、張飛、馬超、黃 忠等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 ,五虎將之名因此成為人人朗朗 上口的三國勇將代名詞。而趙云又有許多機智應變、忠君為民的出色 表現,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的趙云,其形象是文武雙全、近乎完美 無缺的。 關云長,他集忠于君,善與友,正義,武力,智慧,勇氣,毅力, 大志于一身。他集驕傲,狂妄,輕敵,自大于一身. 關羽的忠,驚天地,泣鬼神。
“身在曹營心在漢”流芳千古。書 中記載:
“曹操素愛云長武藝人才,欲得以為已用,所以待之甚厚。
” 雖如此,仍未能得關羽之心。后有人嘆曰:
“奸相枉將虛禮待,豈知 關羽不降曹。
” 關羽的義,驚天動地。
“華容道,捉放曹”眾所周知。關羽為了 報答曹操款待之恩和放行之情, 不惜違背軍令狀, 以身家性命當代價, 在華容道捉放曹。當初若不是如此,可能就不會有后來的晉朝了。
關羽的勇,驚世駭俗。
“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聞名遐 邇。關羽保護著劉備的兩位夫人,一路拼殺,所到之處,無人可敵, 無人可擋; “單刀赴會” ,只身入敵深境,無人敢言,無人敢害。
關羽的氣,驚心動魄。
“刮骨療傷”時的非凡氣概,萬代傳頌。
書載:
“華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者,皆面失色。關公飲 酒食肉,全無痛苦之色。
”雖然華佗醫術高超,但能忍受這種痛楚而 不顯形于面的,實屬罕見。
古人云: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 使眾也。
”關羽為人忠孝,所以事于劉備;關羽為劉備之弟,所以事 于劉備; 關羽仁慈勇猛, 所以帳下百萬雄兵, 千員虎將, 都聽使于他。
但是他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點,這個缺點導致了他喪命,那就是傲。
關羽的傲, 使他大意失荊州, 后又敗走麥城。
最終死于孫權之手。
一代軍神就這樣死了,我心中很悲傷,關羽如果不是那么傲,他 當初要是聽了馬良的,守住荊州,就不會遭此大難。
久遠的中國,慷慨激昂,人才輩出的大時代,義蓋云天的劉備, 耍弄權術的曹操,預謀天機的諸葛亮,還有大嘆時不我予的周瑜?? 即使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令人悠然神往。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 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三國》帶給我們的不是表面的群雄割據、爾虞我詐、勾心斗 角,而是內心深處的那種心靈上的震撼、那種感動。
《三國演義》 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 值得我學習。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系著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 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么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 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 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 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9.300字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讀書筆記三國演義12-15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03-22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6-12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8-13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08-16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6-09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08-24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選09-18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09-16
閱讀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