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紀錄片的拍攝方法
不同的主題和內容決定了紀錄片在拍攝時的不同拍攝手法、技巧的選擇和使用,在這些總的拍攝風格確立之后,在拍攝現場,還應該學會用攝影機的“眼睛”和錄音機的“耳朵”去觀察世界,在拍攝過程中遵循既真實又藝術的攝影創作原則。
從導演架構影片的方式來看,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大致可以分為七種類型。
解釋式
導演通過解說詞對影片中的內容做出直接的解釋,或直截了當地對自己的主張進行宣傳。這種拍攝手法能在單位時間內傳播較大量的聲音和圖像信息,易于表現一些抽象的思想和觀念,具有較強的宣傳教育性,適合用來制作一些意識形態指向比較明確的影片,國內很多的專題片就可以劃入此類。
觀察式
攝影機永遠是旁觀者,不干涉、不影響事件的進程,永遠只作靜觀默查式的記錄,其真實性較為可靠。目前國內的很多影片都推崇這種手法,但是它表現抽象的東西難度較大,遇到不合適的題材也會顯得特別枯燥。
參與式
即“參與的攝像機”,拍攝者不僅期望拍攝對象以自然本有的態度來活動,并且期望因拍攝者的共同參與而激發出一種共同創作的效果。這種拍攝手法被稱作“真實電影”,它較易于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從影片的風格來看,拍攝手法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抒情詩式手法
這種手法運用在紀錄片中會使片子看起來比較流暢、明晰、美感強烈。例如,《藏北人家》運用這種手法將主人公及其家人一天的生活表現得詩意盎然。
宣教式手法
導演意圖極其明確,主觀色彩強烈,拍攝對象、蒙太奇語言等等均要為導演述說的主題服務,整個片子表現的不是事件不是人物,而是思想。例如,《失去平衡的世界》中每個鏡頭都沒有特定的意義,經過導演的升降格處理和蒙太奇組合,便成為用來闡述宗教理念的語言,看后令人受到強烈震撼。
哲理思辨手法
這種手法運用在紀錄片中顯得冷峻、旁觀,給觀眾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間。例如,法國紀錄片《課問》即用冷靜的鏡頭語言向人們揭示了人的社會性的形成和人性中一些深層的東西,具有很強的理性色彩。
戲劇沖突手法
戲劇沖突是結構故事片不可缺少的因素,也被借用到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中,這種手法一般都是現在進行時拍攝,圍繞事件的矛盾展開情節。
以上這些拍攝手法的劃分都是較為籠統的歸納,在實際創作中,只用一種手法的情況并不多見,往往是各種手法互有覆蓋、彼此滲透地綜合運用,根據不同的題材、主題和內容來確定。
【紀錄片的拍攝方法】相關文章:
編導紀錄片怎樣拍攝08-19
現場拍攝技巧方法12-06
拍攝雨景的方法與技巧07-02
拍攝水景的技巧方法05-20
提升攝影拍攝能力的方法10-08
舞臺攝影拍攝方法技巧10-11
編導紀錄片分析方法05-29
服裝模特走秀現場拍攝方法07-18
婚禮自然光拍攝問題及處理方法08-01
室內裝飾拍攝照片技巧方法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