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孔雀東南飛》主要記敘了劉蘭芝嫁到焦家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蘭芝投水自盡,焦仲卿亦殉情而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在熟讀的基礎上把握主要情節,理解課文內容,感知古代社會生活。
2、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漢樂府民歌,了解敘事詩的主要特點。
3、繼續培養詩歌鑒賞的基本技巧、能力、積累有關文言詞句。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敘事詩特點。
2、鑒賞、背誦。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理清情節,感知主人公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千百年來愛情是個永恒的主題。關于愛情,我想化用泰戈爾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有各自的不幸。那就是:幸福的愛情是相似的,不幸的愛情卻有各自的不幸。在和平民主的時代,人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伴侶,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在古代封建社會下的人們,是否也一樣呢?我們一起走進《孔雀東南飛》,去感受古代的社會生活。(板書課題)
二、結合注釋
1、簡介作品:
《孔雀東南飛》選自南朝宋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卷一,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國最早的、古代最長的一首長篇五言敘事詩,也是我國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也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被譽為“古今第一長詩”,“長詩之圣”,對后世詩歌創作有較大的影響。
2、樂府:這首詩歌屬于樂府歌辭!皹犯北臼菨h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三、整體感知
1、敘事詩:借助于故事情節塑造的人物形象,來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現詩歌的主題思想。記敘文一般由事情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尾聲結合。
2、疏通小序,通過小序敘述故事內容。故事的主要人物是那些人?他們之間發生了哪些事?
明確:劉蘭芝、焦仲卿、仲卿母、“其(劉蘭芝)家”。
3、默讀課文,根據小序內容將課文分成五部分,并概括主要情節。
明確:
蘭芝被遣(2)(開端)
夫妻誓別(3~12)(發展)
蘭芝抗婚(13~22)(進一步發展)
雙雙殉情(23~32)(高潮)
告誡后人(33)(尾聲)
四、感知主要人物形象
引導:在這篇文章里,我們可以看到幾個人物,個個形象鮮明。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劉蘭芝,她也是本文當之無愧的主人公。為什么劉能夠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課文又是怎樣塑造的?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根據下面幾個問題來思考,并點讀相應段落。
1、詩中有兩段詩句幾乎完全一樣,請找出來,簡析這種繁筆(不厭其煩,細加描述)的作用。
明確:在第⑵段和第⒀段。突出蘭芝多才多藝,有教養,是個本應無所指責的好媳婦。為下文的被遣作鋪墊。
2、芝離開焦家時,詩中特意寫她的晨起嚴妝。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妙地對蘭芝的美作了必要的補敘,為下文縣令和太守的兩度求婚作了張本,而且有力地突出了蘭芝那種冷靜、鎮定、外柔內剛、不卑不亢的性格。(運用了夸張、渲染的手法)
3、比較蘭芝與婆婆、小姑離別時的言行,試作簡要分析。
明確:
對婆婆:突出其倔強貌似謙卑,實含激憤不平之意。修養,識大體并沒出口傷人
對小姑:心地善良,“知禮節”。
4、詩中用了較多的筆墨寫了太守迎娶的排場,作用何在?
明確:突出表現蘭芝形貌美,人品好(不慕榮華富貴,愛情專一),反襯其悲劇命運,加劇悲劇氣氛。
5、蘭芝投水,表現了她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忠于愛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理清了故事的情節,認識了一位既美麗又有魅力的女子劉蘭芝,可以說這樣一位智慧與美貌又不乏勤勞的女子,為何會遭遇“被遣”的命運呢?我們下節課再探討。
六、布置作業
1、找出你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喜歡的理由,背誦“精妙世無雙”段落。
2、找出描寫其他人物的詩句,概括每個人物的形象。
〖小結板書〗
足頭腰耳指口步
形體美
精妙世無雙
勤勞:蘭芝自訴
品質美 善良:與小姑別
知書達禮:與婆婆別
反抗性焦母
精神美
兄長
一個聰明美麗、勤勞能干善良、知書識禮、堅強忠貞、富有反抗精神的婦女形象。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塑造人物的方法、主題的提煉、其他人物形象的概括。
〖教學過程〗
一、提問思考
劉蘭芝的美是通過哪些方面來表現的?除了正面的外貌、語言神態描寫,還有他人的評價,這屬于側面描寫。這體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呢?(點讀)
明確:
丈夫:幸復得此婦
社會:縣令遣媒來
直說太守家
太守家迎娶的排場
從側面寫出劉蘭芝的形貌美,人品好,得到了眾人的認可,更表現了她不慕榮華富貴,愛情專一,反襯其悲劇命運,加劇悲劇氣氛。
二、這樣一個為人稱道的好女子,卻遭到了的遣歸,仲卿母是什么身份?她為什么能遣歸成功?(主題)
明確:封建家長、在封建社會,人的行為受著封建禮教、封建倫理道德的束縛,不能越軌,否則就視為離經叛道,空子就著有《孝經》來約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宣傳封建倫理道德。比如大家熟悉的“三綱五!保褪嵌偈鎸Α缎⒔洝返木唧w發揮。對婦女的要求就更多了,例如:
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的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劉蘭芝可以說是符合封建婦女標準,可還遭到遣歸,這是因為她違反了“七出”里的一項“不順父母去”,焦母認為: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即使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在封建家長看來你“自專由”就是“自專由”了,要你出,你就不得不出了。焦母背后有著強大的封建倫理道德和體制在支撐著她,所以她能夠隨心所愿,遣送蘭芝。
(封建制度規定:婦女有“七出”(“七去”“七棄”):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大戴禮記》)無子,淫泆,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惡疾(《儀禮·喪服》))
三、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讀,思考、提問
1、你認為焦仲卿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喜歡他嗎?
2、仲卿對蘭芝的感情始終如一,而對母親的感情卻有所變化。試指出這種變化,并體會其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明確:
開始──既孝又怨,不敢違抗。
后來──對愛情的忠貞戰勝了對母親的孝順、屈從,不顧“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禮教,自縊于庭樹,作了最強有力的反抗。
一個忠厚善良,忠于愛情,由順從到抗爭(消極抗爭)的叛逆形象。
3、通過蘭芝兄長的幾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劉兄只有七句話,但這七句話寫得極有個性。其中有質問:“作事何不量”;有利誘:“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也有威脅:“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短短幾句,把一個自私橫暴、趨炎附勢的阿兄形象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四、探究拓展
1、蘭芝和焦仲卿相約“黃泉下相見”,蘭芝死時毫不猶豫,仲卿卻“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樹下”之后才“自掛東南枝”,為什么?
明確:二人的`行為都符合他們的性格發展。蘭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長制的本質,這是她那堅強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決絕。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順母親,所以他要有一個彷徨的過程,但是對愛情忠貞卻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的。
2、如何理解結尾的“化鳥”這樣的情節安排?
明確:這首詩運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精心塑造人物形象,在結尾安排了“化鳥”這一情節,是浪漫主義創作風格的具體體現,F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巧妙結合則充分地表現了焦仲卿和劉蘭芝矢志不渝的愛情,表現了人們對幸;橐龅南蛲瑢Ψ饨ㄖ贫鹊目棺h嘲弄,從而更充分地表現了本詩反抗封建禮教的主題。
五、作業布置
1、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偏義復詞。
2、填空:
本詩以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揭露了的罪惡,歌頌了劉、焦的和。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探究學習,研究作品的思想意義,掌握文言詞句,小結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二、檢查預習情況(可在解讀文本時串在其中講,最后再小結)
1、通假字:
“取”同“娶”。例如:終老不復取。
“簾”通“奩(lián)”,嫁妝。例如:箱簾六七十
“丁寧”通“叮嚀”。例如:府吏見丁寧。
“冥冥”通“暝暝”,日落。例如:兒今日冥冥。
“奄”通“晻”,陰暗不明。例如:奄奄黃昏后。
“傍”通“旁”,旁邊。例如:合葬華山傍
2、詞句難字:
無所施:用
白公姥:稟告
啟阿母:告訴
致不厚:招致
縈苦辛:被纏繞
卒大恩:盡,終
若見錄記得;見錄:記得我;見,代稱性副詞,放在動詞前,指對動作行為的承受,相當于“我”
逆以煎我懷:逆想,想到將來
赍錢:贈送
否泰:泰,好運氣;否,壞運氣
3、古今異義:
可憐:
古義:可愛,例如:可憐體無比;
今義:值得憐憫與同情。
守節:
古義:遵守府里的規則,例如:守節情不移;
今義:指婦女不改變情操。
自由:
古義:自作主張,例如:汝豈得
自由;今義:不受束和限制。
教訓:
古義:教養,例如:本自無教訓;
今義:從錯誤`失敗中取得知識。
驅使:
古義:使喚,例如:妾不堪驅使;
今義:強迫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
區區:
古義:真情摯意,例如:感君區區懷;
今義:很小。
來信古義:來送信的使者,例如:自可斷來信;今義:寄來的書信。
處分:
古義:處理安排,例如:處分適兄意;
今義:對犯罪或犯錯誤的人按情節輕重做出處罰決定。
便利:
古義:吉利,例如:便利此月內;
今義:方便。
逢迎:
古義:迎接,例如:相逢迎;
今義:奉承,拍馬。
紛紜:
古義:麻煩,例如:勿復紛紜;
今義:多而雜亂。
交通:
古義:連接,例如:葉葉相交通;
今義:各種運輸往來和郵遞通訊事業總稱。
多謝:
古義:多多勸告,例如:多謝后世人;
今義:多多感謝。
宦官:
古義:官宦,做官的人,例如: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
今義:太監,宦官。
千萬:
古義:無論如何,例如:念與世間,千萬不復全;
今義:多為務必`一定之意。
4、一詞多義:
。
終老不復取(通“娶”,娶妻,動詞)
還必相迎取(與“迎”同義,迎接,動詞)
為:
為仲卿母所遣(被,介詞,讀wéi)
十七為君婦(做,作為,成為動詞,讀wéi)
為詩云爾(作,寫,動詞,讀wéi)
非為織作遲(是,動詞,讀wéi;或作“因為”,“由于”介詞,讀wèi
阿母為汝求(替,給,介詞,讀wèi)
始爾未為久(算,算作,動詞,讀wéi)
慎勿為婦死(為了,連詞,讀wèi)
相:
相見常日稀(互相,副詞,表示雙方互相對待的關系)
兒已薄祿相(相貌,名詞)
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譯出)
及時相遣(指代蘭芝,可譯作“我”可)
好自相扶將(指代仲卿母,譯作“老人家”)
還必相迎取(指代蘭芝,可譯作“你”,下文“誓天不相負”中“相”同此)
躡履相逢迎(指代仲卿,可譯為“他”,下文“悵然遙相望”中“相”同此)
會不相從許(指代仲卿,可譯作“你”)
登即相許和(指代媒人,可譯作“他”)
不得便相許(指代媒人,可譯作“你”)
遣:
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趕回家,動詞)
縣令遣媒來(派,動詞)
十七遣汝嫁(送,動詞)
施:
徒留無所施(用,動詞)
留待作遺施(施舍,贈送,動詞)
幸復得此婦(又,再,副詞)
復:
紅羅復斗帳(雙層的,夾層的,名詞)
便復在旦夕(回答,答復,動詞)
會:
會不相從許(當,決,副詞)
于今無會因(相當,聚會,動詞)
作:
何不作衣裳(制造,制作,動詞)
晝夜勤作息(勞作,名詞)
君當作磐石(做,成為,動詞)
故作不良計(做出,動詞)
自:
我自不驅卿(本)
本自無教訓(本)
自可斷來信(即)
葳蕤自生光(自然)
自名秦羅敷/自名為鴛鴦(其)
好自相扶將(親自)
物物各自異(助詞,無義)
舉止自專由/那得自任專/不圖子自歸(自己)
5、詞類活用:
語法現象:
孔雀東南飛(東南,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南)
逆以煎我懷(煎: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樣)
足以榮汝身(榮: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可譯為:使……受榮華)
便利此月內(利: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可譯為:以……為最吉利)
為仲卿母所遣(用‘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6、偏義復詞:
請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偏義復詞:
(有些詞語兩字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義,叫偏義復詞。)
便可白公姥,偏姥
晝夜勤作息,作
我有親父兄,兄
逼迫兼弟兄,兄
其日牛馬嘶,馬
7、理解下列互文句: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明確:墳墓四周種植上松柏、梧桐樹。樹枝枝葉互相覆蓋,互相溝通。
三、主題及人物形象的重新審視
討論:你是贊成劉蘭芝、焦仲卿私奔,還是贊成他們殉情,請分別闡述理由。
參考:私奔有其合理性。畢竟生命是最可寶貴的。既保全了性命,又得到了愛情,何樂而不為。
殉情也有其必然性。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私奔者恐怕很難有美好的結局。
殉情能堅守住愛情的誓言,能贏得人們對他們的同情尊敬,成為后代反對封建禮教、粉碎封建枷鎖的精神鼓舞。
殉情能獲得文學上和美學上的悲劇意義,成為流傳千古、永垂不朽的藝術形象。
小結:當時以“忠孝”為社會核心的道德體系中,焦仲卿違背了焦母就是意味著背上“不孝”之罪,他毫無疑問會失去“府吏”之職,如果脫離焦母不僅會受到社會遣責,而且可能會被繩之以法,焦仲卿和劉蘭芝不會這樣“不識時務”,所以,當時社會倫理道德鉗制著他們的自由和幸福。也就是說他們不可能私奔。
四、藝術特色
1、結構完整,情節曲折。
2、運用各種手法來塑造鮮明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⑴ 個性化的語言描寫;
、啤∪宋镄袆拥目虅;
、恰…h境景物描寫作襯托、渲染。
五、拓展,對比閱讀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城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挹(yì)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唐 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gān),淚痕殘,欲箋(jiān)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作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釵頭鳳·陸 游
連接閱讀:《孔雀東南飛》與《釵頭鳳》
1、一個東漢,一個南宋,同是;
2、情義濃厚,同是;
3、女主人公同是遭休譴;
4、一個“舉身赴清池”,一個抑郁而身亡,同是。
六、作業布置
以《劉蘭芝被遣原因之我見》為題,寫一段文字。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情節和人物要點,從語言角度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語言藝術。
[教學重點]
把握情節和人物要點。
[教學難點]
從語言角度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語言藝術。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初中我們學習過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木蘭詩》。今天我們學習被稱為“樂府雙璧”的另一篇樂府民歌,同時它又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二、關于“樂府”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關于“焦、劉殉情”故事的傳說。漢末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但劉蘭芝卻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難她,沒有辦法,劉蘭芝只有自請回娘家。夫妻二人雙雙“誓死不相負”。蘭芝回到娘家后,不久,縣令替他的兒子求婚,焦仲卿聞聽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別,在蘭芝成婚那天,蘭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縊身亡。兩人變成了一對鴛鴦相對而鳴。這個美好的傳說演化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
三、學生整體把握文意,提問:
1、閱讀后,概括詩歌的情節。(開端是故事的開始,交代故事的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為故事展開做鋪墊。發展是故事的深入,發展反映著客觀事物的運動規律,同時更是人物命運的形成展現。高潮,是故事的最激烈最精彩的`部分,人物的命運在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結局是事物的結果展示。概括故事情節的關鍵是理清故事的思路,焦、劉感情是故事發展思路的主要因素。)
起點:孔雀東南飛,五時一徘徊。
第一部分:開端,是蘭芝對仲卿的訴述。一開始就提出了問題,展開了矛盾。蘭芝和仲卿愛情深厚,本應白頭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們離異。
第二部分:民展,寫蘭芝被遣回家,仲卿與蘭芝告別,發誓要接蘭芝回來。
第三部分:發展,寫蘭芝與仲卿的離情別緒,二人分手之際,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高潮,寫蘭芝與仲卿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結局,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愿望。
2、為情節各部分擬定標題。
提示:五字句。能概括內容,注意人物特點;把握精要,用得體的語言去表達。
明確:起點(首兩句)
第一部分:開端,蘭芝被遣。第二部分:發展,夫妻誓別。
第三部分:發展,蘭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尾聲,告誡后人。
3、概括故事主題。
提示:
。1)文章寫了怎樣的故事。
。2)人物的情感是怎樣的。
(3)這個故事具有怎樣的社會意義。明確:故事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為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4、分章節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深入領會文意。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樂府詩歌的基本特點,把握重點字詞,學會詩歌發的分析與鑒賞
過程與方法:實踐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分析本詩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劉蘭芝與焦仲卿忠貞的愛情給予肯定,對封建社會家長專制的婚姻制度給予否定。聯系現實,在肯定這份忠貞愛情的同時也要明確生命是可貴的,要珍惜生命。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字詞
2、掌握樂府詩歌的特點
3、鑒賞詩歌藝術特色
三、教學難點:
1、深入理解本詩的思想感情
2、鑒賞本詩藝術特色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五、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介紹并了解樂府詩歌
2、熟讀全詩,概括其主要內容,解決疑難字詞
3、理清詩歌線索,劃分層次
二、教學重難點:理清故事發展線索
三、教學方法:講授、討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從古到今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我們從文學、影視作品中接觸到很多關于愛情的傳說。說說你們知道的愛情故事。(學生回答,老師總結,明確“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孟姜女、牛郎織女,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等)這些愛情故事多以喜劇開場,以悲劇告終,感人至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末建安中,發生的一個愛情悲劇。
二、介紹樂府詩
問題1: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知道這是一首樂府詩。那么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樂府詩?
明確::樂府詩:中國古代樂府官署(漢武帝首設)中配樂演唱的詩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創作兩大類。樂府詩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漢樂府民歌又稱漢樂府,風格活潑自然;南朝樂府民歌風格清新宛轉;北朝樂府民歌,風格質樸剛健。南朝的《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問題2: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長篇詩歌。《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那么《孔雀東南飛》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有什么樣的地位?
明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古代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
三、熟讀課文
1、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解決疑難字詞(糾正字音)
明確:槌床
哽咽
伶俜
葳蕤
纖纖
躑躅
奄奄
2、二讀課文,要求:本詩是一首敘事詩,請同學們細讀課文,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將全詩分層。(將學生6人分為一組,讀完課文之后小組討論,展示結果)
成果展示(示例):
引子(第1段)以“孔雀東南飛”托物起興
開端(第2段)劉蘭芝自請遣歸
經過(第3——12段)蘭芝與焦仲卿離別
發展(第13——21段)蘭芝抗婚
高潮(第22——31段)兩人殉情
尾聲(第32段)勸誡后人
3、再理清詩歌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總結詩歌主要內容。(學生自己總結,要求線索要清晰)
明確:本詩以劉蘭芝與焦仲卿愛情發展為線索,依次寫了蘭芝遣歸、夫妻話別、蘭芝抗婚、兩人殉情的情節,表現了兩人對愛情的忠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熟讀全詩,分析人物形象
2、掌握“偏義復詞”及其用法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學方法:講授、小組討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首詩歌敘事性強,人物性格鮮明,能夠運用個性化的語言表明詩歌發展的成熟。上節課我們理清了全詩的故事情節,這節課針對詩歌中的人物,我們來分析其性格的特點。
二、人物分析
(一)學習形式: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由各組從劉蘭芝、焦仲卿、焦母、劉兄、劉母五位人物中選擇自己要分析的人物。要求:找出原文,分析概括。
成果展示(示例):
劉蘭芝:
1、第一段“十三能織素……十六誦詩書”,第十三段“十三教汝織……十六知禮儀”,第23段“左手持刀尺……晚成單羅衫”——心靈手巧,勤勞,聰慧
2、第九段“指如削蔥根……精妙世無雙”,第14、17段,蘭芝回家后媒人絡繹不絕——容貌美麗
3、第十段“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第26段“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知書達理,善良明理
4、第二段“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第20段“蘭芝仰頭答……”,從劉蘭芝應對婆婆、兄長的.逼迫,看出她的不卑不亢,果斷堅決
5、從劉蘭芝拒絕其他說媒可以看出她不為榮華所動,忠于愛情
焦仲卿:
1、第五段“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第11段“誓天不相負”,第31段仲卿殉情——忠于愛情
2、第七段“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性格軟弱,優柔寡斷
焦母:第六段“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第十段“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蠻橫無理,專橫
劉兄:第19段“阿兄得聞之……其往欲何云”——粗暴,趨炎附勢,冷漠
劉母:第13段、第15段、第17段——善良,愛惜子女,但本質上還是封建家長
總結:焦母、劉兄以及劉母都是封建家長的代表。在當時社會,女子要遵守“三從四德”,劉蘭芝在婆家受到婆婆的逼迫,丈夫焦仲卿性格懦弱,回到娘家則凡事都要聽從兄長。而劉焦的愛情悲劇是時代的產物,也是個人性格使然。
。ǘ┻x取文中具有戲劇性的情節,如“蘭芝自遣”,“仲卿求情”、“夫妻話別”、“劉兄逼婚”等,將其改寫為短劇,分角色扮演。要求:自取短劇名稱,小組合作,改寫短劇并表演。
三、偏義復詞
本詩中有些詞語很有意思,大家解釋一下這些詞語的意思:
1、便可白公姥公公婆婆,這里指婆婆
2、晝夜勤作息勞作休息,這里指休息
3、我有親父兄父親和兄長,這里指兄長
4、逼迫兼弟兄弟弟和哥哥,這里指哥哥
5、其日牛馬嘶牛和馬,這里指馬
從這些詞語的解釋中大家發現什么問題?(學生回答,引出偏義復詞)
明確:這些都是偏義復詞。偏義復詞,是指一個復音詞由兩個意義相同或相反的語素構成,但整個復音詞的意思只取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而另一個語素只作為陪襯。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熟讀全詩,分析本篇詩歌藝術特色
2、探討本詩的思想內涵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三、教學方法:講授、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樂府詩歌大多來自民間,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而魏晉時期又是詩歌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漢樂府有著自身的特點。本節課就本詩的藝術特色我們來進行鑒賞。
二、鑒賞本詩
問題:對于詩歌的鑒賞,我們可以從其思想感情、人物形象、表現手法等多個方面來鑒賞。針對這首詩,我們從其表現手法上,看看有什么樣的特點。(小組討論并歸納總結)
成果展示(示例):
第一,運用比興手法。這首詩以孔雀失偶起興,奠定了全詩的基調,也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二,運用鋪陳手法。詩歌開頭蘭芝自陳:“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以時間為順序,表現出劉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婦的無理。第九段蘭芝離開焦家時也有一段細致的鋪陳:“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w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北憩F蘭芝剛強鎮定而又留戀不舍的豐富的內心活動。后面寫太守家迎親的隊伍:“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瓘娜怂奈灏伲粲舻强らT!贝颂幍匿侁愪秩境鎏丶异雍盏呢攧荩矎姆疵姘凳玖颂m芝不貪圖榮華富貴、忠于愛情的高潔品格。
第三,善用比喻!熬斪髋褪斪髌讶,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薄芭褪角液瘢梢宰淝;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眱蓚比喻原來的共通點變成分歧點,這對于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畫,有很大的作用。
第四,前后照應。文中多次出現前后呼應的詩句,如以“孔雀東南飛”開頭,以鴛鴦雙飛結尾,增強了詩歌的意蘊;蘭芝自述“十三能織素……”與后文劉母“十三教汝織……”相呼應,強調了蘭芝的聰慧;劉焦分離時“君當做磐石,妾當作蒲葦……”與蘭芷出嫁前“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相呼應,表現出故事情節的轉折。
三、討論:聯系社會現實,你怎樣看待劉蘭芝與焦仲卿的做法?
成果展示(示例):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兩人對愛情的忠貞是值得肯定的,況且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兩人都有封建家長逼迫,重新在一起幾乎是不可能的。第二種看法,“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從本詩中可以看出兩人婚姻結束之后完全可以找到更合適的人,各自組建家庭。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敘事詩通過人物塑造表達主題的特點。
3、評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摧毀青年男女的愛情的罪惡。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養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三、過程方法
品讀法、討論法
四、情感價值觀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學生珍愛生活。
教學設想:
本文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在課堂內串講。因此,教學本詩可從人物命運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
課前預習:
1、通讀全詩,利用工具書和注釋,掃除詩中文字障礙。
2、了解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悲。ü适虑楣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ㄕn間聽屠洪剛的歌曲《孔雀東南飛》)
學生用簡潔的語言介紹《孔雀東南飛》
二、走進文本(用問題帶動閱讀)
1、你認為焦母遣棄劉蘭芝的原因是什么?
預設:
a、專斷說: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b、無子說:共事二三年。
c、門第說: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2、能不能讓他倆殉情的先后順序顛倒一下,讓仲卿先“自掛東南枝”,然后,再讓蘭芝“舉身赴清池”?
預設:
a、劉蘭芝對愛情的忠誠與堅強
b、焦仲卿對愛情與母親的顧慮
3、你對這首詩還有哪些疑問?
預設:
為什么劉蘭芝離婚后還能風光再嫁?
資料分享:
漢代對于婦女再嫁,亦與后世不同。漢代出現數位皇太后如漢文帝之母薄姬、漢武帝之母王姬都是再嫁之身,堂而皇之地做國母,無人以為異。女子再嫁三嫁,亦是不絕于書。據稱,嫁人次數最高者大約是宰相陳平的妻子,嫁給陳平已經是她的第五次婚姻,這亦是令后人吃驚的`一個例子。(《中國歷史上的執政太后:女人天下》作者:蔣勝男華東師大出版社)
漢代是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婦女的地位進一步滑落,表現在婚姻戀愛上,就是其自由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限制.但是,漢代婦女還未完全脫離社會生產領域,貞節觀念也未形成習俗禁錮她們的心靈,加上漢代距原始社會尚近,原始古風尤存,使她們擁有一定的權力和自由.她們可以自擇夫婿,可以離婚、再嫁,甚至婚外戀也不受時人嚴厲非議.可見,漢代婦女具有比后世更多的婚戀自由。
兩漢時正統儒者的言論尚未完全拘束人們的社會行為。當時的成文法律沒有明確地限制婦女再嫁。而實際生活中,婦女再婚的現象屢見不鮮。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守寡后,看上了有婦之夫宋弘,光武帝親自替她作說客。東漢末年的著名文學家,蔡邕之女蔡琰(蔡文姬),先嫁河東衛中道、被擄入匈奴后與左賢王成親,并生有子女,歸漢后又嫁與董祀,先后改嫁兩次。這樣的身世并沒有成為她一生的污點,相反她由于傳奇的經歷和文學上的才華被南朝人范曄收入了《后漢書列女傳》。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整體感知文章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主要情節,品味古樂府詩歌的民歌氣息和抒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話劇的展示,品讀人物語言,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課文中的幾組“愛”,探討悲劇的成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愛情悲劇的魅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品讀人物語言,分析人物形象,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以及愛情美。
教學難點
剖析文中幾組“愛”產生的原因,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關于愛情的詩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
關于親情的詩句:“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魯迅先生對“悲劇”曾有過這樣的詮釋——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ò鍟骸犊兹笘|南飛》中“愛”的分析)
二、明確學習目標
1、在熟悉情節和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分析課文中的幾組“愛”,探討悲劇的成因。
2、在討論、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在閱讀中探究問題的學習習慣。
三、回顧故事情節
回憶《孔雀東南飛》中的故事結構、主要人物,學生回答從人物中可以總結出幾組人物關系。
開端:蘭芝被遣
發展:夫妻惜別
再發展:蘭芝抗婚
高潮:雙雙殉情
尾聲:化鳥雙飛
一個斷人心腸的故事,一曲唱絕的悲歌
四、探究文本(借助話劇表演與小組討論)
縷清人物關系,分析母子(女)之愛
1、焦母與焦仲卿
2、劉母與劉蘭芝
3、焦母與劉蘭芝
情節:仲卿求母與仲卿辭母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庇媒K不再娶的誓言表現對劉感情的真摯,對愛情的矢志不渝。
(簡潔概括話劇的所選情節有感情誦讀誦讀評價、指導)
對話:焦劉分別的對話
(明確對話情境,比喻手法等,學生分角色表演,評價,指導)
細節描寫: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
(賞析方法點撥細節描寫)
分析朗讀指導誦讀展示
小結:以戲劇性對白為主體,偶爾加之細節描寫。通過品讀人物之間的對話,深感兩人用情至深,這一份愛情,曲折幽怨,動人心魄,讓我們領略了悲劇愛情的魅力。
阿母心中的蘭芝:
知書達理、聰明能干---十三教汝織(側面印證了蘭芝的自訴)
。ò⒛福捍饶感哪c、理解女兒)
婆婆心中的蘭芝:
1、不懂禮節、自作主張----此婦無禮節,自專由(不把婆婆放在心上)
2、體態不美好---秦羅敷,可憐體無比
焦母:蠻橫無理、軟硬兼施、頑固而有心計
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東家有賢女,阿母為汝求
引入學生表演的.話劇
總結人物形象:
1、聰明能干多才多藝、知書達理、賢惠美麗---十三能織素等
2、勤勞能干---雞鳴入機織
3、聰穎智慧---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明白自己在焦家處境)
4、剛強倔強---及時相遣歸
。ń鼓福汗室獾箅y,異常挑剔)
。ǘ┓治龉蒙┲異
對比兩組“告別”
與婆婆告別:“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與小姑告別:淚落如珠子
明確:“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姑嫂關系不易相處,蘭芝與小姑關系融洽,正表現了她的懂禮儀、易相處。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對照。另外,辭焦母不落淚,而辭小姑落淚,也可見蘭芝的倔強。
。ㄈ┓治鲂置弥異
質問:作計何不量!
利誘: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威脅: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阿兄心中蘭芝:
不識抬舉、不知好歹、愚笨---悵然心中煩
阿兄形象:
1、性行粗暴
2、視財如命、趨炎附勢---先嫁得府吏、足以榮汝身
3、尖酸刻薄、冷酷無情---不嫁義郎體,其往何處云?
劉兄:是一個十足的市儈形象。
。ㄋ模┓治龇蚱拗異
通過揣摩焦仲卿與劉蘭芝的幾次對話進行分析
焦仲卿:
1、對愛情忠貞不渝
2、珍惜眼前人的好丈夫
3、孝順
焦仲卿:
遵守孝道,忠于愛情,追求幸福,為愛殉情,是一個善良怯弱的書生形象。
焦仲卿眼中的蘭芝
1、值得廝守終身、生死為友的合格妻子----幸復得此婦、黃泉共為友
2、受盡委屈之人----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在貫穿話劇的所有對話中,可以看到,劉蘭芝對仲卿、對焦母、對小姑、對自己的哥哥和母親講話時的態度與語氣各不相同,正是在這種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勞、善良和外柔內剛的個性。同樣的,在焦仲卿各種不同場合的話語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愛情、明辦是非但又迫于母親不正當表達“愛”而養成的誠正而軟弱、但又有發展的性格。
五、深掘文本與拓展延伸
課堂練習:愛的告白
焦劉雙雙殉情,以劉蘭芝或焦仲卿的身份或其他任何一個故事里的人物,寫一封信。
學生當場宣讀自己的作品,教師進行點評與加深學生對悲劇意識的理解。
拓展延伸: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先秦的《詩經》起源,就拉開了中華詩歌的悠久歷史和傳統;中國是一個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傳久遠、深入人心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而且大多以愛情為主題,表現的是“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種最樸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結為夫婦,死后也要同墳臺。這樣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與織女”、“董永與七仙女”等。外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兩人合葬,他們所在的兩個家族消除宿怨)。
總結與思考:是愛,還是對愛的扼殺?忠貞的愛情之花,伴隨著兩個年輕生命的凋零而隕落,令人扼腕嘆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情之深,盡在語言。恰當地表達“愛”,才能收獲美好的親情、愛情。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認識漢樂府民歌主要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兩漢及魏晉南北朝是古代詩歌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認識本詩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學重點]
學習本詩通過人物對話及在尖銳的矛盾沖突和曲折的情節發展中塑造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本詩的鋪陳、比、興手法。
[媒體設計]
運用多媒體將故事重現。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難點、重點分析
(一)本詩開頭兩句(第1段)游離開情節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分析:不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它為全詩制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情調,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二) (1)第2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的發展有什么關系?
分析: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這里寫得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為下文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2)要求學生從詩中再找出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
分析:第13段是第2段內容的重復,都是強調蘭芝從小聰明,很有教養,但轉換了敘述的角度,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
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妝”又用了一段鋪陳,意在表現蘭芝被逐離開焦家前沉著、冷靜、鎮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無雙”,又為下文太守的兒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鋪墊。
(3)第2段從時間上(13歲~17歲)作了縱的鋪陳,第9段則從妝束、服飾、姿態上作橫的鋪陳。無論哪一種鋪陳,都對塑造人物形象、推進故事情節起了積極的作用。
同學們初中時學過的樂府詩《陌上!罚诿鑼懬亓_敷的美貌時,也是用了橫的鋪陳。
(三)詩中兩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劉蘭芝比作蒲葦,是否顯得累贅?這和情節的發展有何關系?
分析:這個比喻第一次出自劉蘭芝之口,表示劉蘭芝對愛情堅貞不渝,永不變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說的,他用這個比喻來責問劉蘭芝為什么改變初衷。表明人物之間產生了誤會,出現了分歧。這兩次比喻和故事情節的發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瀾,使情節曲折起伏,生動感人。
(四)聯系上下文,理解“黃泉共為友”的含義。
分析:在揭示了婆媳之間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確地表示要與蘭芝“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以此來向焦母求情。說明仲卿對愛情的珍惜和忠貞。
(五)聯系全文,理解“黃泉共為友”。
分析:(1)向焦母求情時,仲卿表示與蘭芝永不分離的決心:“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2)在焦母的壓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則表示了他堅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3)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變初衷,對幸福生活還存一線希望:“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
(4)在送別蘭芝的途中,仲卿還是信誓旦旦:“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5)在得知蘭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線希望已絕,他毅然表示:“吾獨向黃泉!”
(6)蘭芝已死,活著又有什么意義?于是他——“自掛東南枝”。
由此可見,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愛情生活。后來的一切活動,都發端于“黃泉共為友”?梢韵胂螽敵跽f這句話時,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愛情破滅,就以死相抗!
(六)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進一步理解“黃泉共為友”。
分析: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并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規戒律。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度,實在是難能可貴的。面對儒家所規定的封建家長制度、封建禮教,焦仲卿舉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幟,無疑是茫茫長夜中的一道閃電!
(七)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主要塑造了哪兩個人物?(焦仲卿和劉蘭芝)從上文語言和語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樣一個人?(忠于愛情,對幸福生活熱烈追求,對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專制充滿叛逆精神)
(八)試分析劉蘭芝的形象。
分析:劉蘭芝是一個聰明、善良、愛勞動、重感情、忠于愛情的人。面對封建家長制的專橫和兇殘,她無所畏懼。她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
(九)如果說《詩經》中的民歌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傳統中的源頭,屈原的《涉江》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那么,《孔雀東南飛》屬于哪一種?
分析:本詩以孔雀失偶起興,以鴛鴦雙飛作結,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而中間敘述焦、劉愛情悲劇,則多用現實主義描寫手法。統觀全文,作者使開頭、中間、結尾很好地結合起來,組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這是一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結合的杰作。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布置課前預習。
1.利用工具書和注釋,掃除詩中文字障礙。
2. 讀“單元知識和訓練”中“語言和語境”部分。明確:
①聯系上下文理解語句的含義。
、趯ι舷挛膬热菀纬烧w認識。
、劢Y合與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作深入理解。
(二)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
1.補充介紹: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2.學生默讀“預習提示”,思考問題。
(1)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看詩歌的發展,《孔雀東南飛》與《詩經》、《涉江》有什么不同?(《詩經》、《涉江》是抒情詩,《孔雀東南飛》是敘事詩。)
(2)本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見“預習提示”)作者是怎樣表達主題思想的?(通過塑造焦仲卿、劉蘭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節,個性化的人物對話。)
敘事詩和抒情詩的主要區別在于:抒情詩,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敘事詩借助于故事情節塑造的人物形象,來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現詩歌的主題思想。讓我們循著敘事詩這條表達主題的線索,來讀這一首長篇敘事詩。古詩也常常寓抒情于敘事。
(三)釋詞。學生在閱讀本詩時,對以下三類詞理解容易產生歧義。教師需要加以點撥、歸納,使學生能舉一反三。
1.古今異義。
學生完成“思考和練習”題四,教師點撥。
明確:這類詞古義和今義大相徑庭。如果把古義和今義混淆起來,就會產生歧義。
2.一詞多義。
、賹W生借助工具書完成“思考和練習”題五。
②教師點撥、歸納。
、壑笇W生除“思考和練習”題五外,再從課文中找出帶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給予注音、釋義、歸類。
這一類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讀音、詞義各不相同。我們可從分析語言環境入手,確定詞義和讀音。
3.偏義復詞。
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詞,連起來當作一個單詞使用,實際上只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另一個詞只作陪襯。
舉例。
(四)理解全詩的故事情節,進而掌握結構。
1.依照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將全詩分成五部分,并給各部分擬一個小標題。
第1部分(1~2段) 蘭芝自訴 開端 揭示矛盾
第2部分(3~12段) 遭遣盟誓 發展 推進矛盾
第3部分(13~22段) 被迫改嫁 繼續發展 繼續推進矛盾
第4部分(23~32段) 雙雙殉情 高潮 矛盾進入頂峰
第5部分(33段) 鴛鴦和鳴 結局 解決矛盾
標題能概括內容即可,不必強求一律。
2.在分析情節發展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全詩內容。
要求:抓住主要情節進行復述,避免拖沓。
(五)研讀一,分析人物形象。
教師設問,學生討論、發言。
1.蘭芝是不愿離開焦仲卿的,為什么她要自求遣歸?
生甲:因為她感到與焦母實在合不來,“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君家婦難為”,所以不如回去。
生乙:我認為還有一層意思,即蘭芝從焦母的故意挑剔中,感到了遣歸之勢已無可逆轉,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來。
2.蘭芝是不愿離開仲卿的,為什么在離別前還要“嚴妝”一番呢?
生:這表現了蘭芝有大家閨秀的風度,她是嚴妝來的,因而也要嚴妝走,這表明她遇事十分沉著、冷靜、鎮定自若。
3.蘭芝遣歸是焦母逼迫的,為什么蘭芝在離別前還要向焦母告別?
生甲:她不卑不亢。
生乙:她最后要再說幾句,把面子要回來。
生丙:她有禮有節。
小結:這表明蘭芝從小受過很好的教養,有禮有節,舉止得體。
4.蘭芝是忠于愛情的,為什么最后還是允婚了,這豈不破壞了蘭芝的形象?
生甲:蘭芝殉情之意早已決定,允婚是假,殉情是真。
生乙:如不允婚,就會被其兄糾纏不清,說不定還會鎖起來,后面的殉情反而難了。
生丙:如果蘭芝不允婚,就沒有后面太守家準備迎親的一節,便達不到抬高蘭芝身價,加強悲劇氣氛的效果。
5.仲卿與蘭芝相比,有哪些同異處?
同——同樣忠于愛情,同是封建禮教的叛逆者;異——在洞察世情上,焦不如劉聰慧,在反抗封建禮教上焦不如劉堅決。
6.焦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
生:她是一個反面人物,在詩中,她是封建舊禮教的代表人物。她極端蠻橫無理,獨斷專行。她無視焦、劉的愛情,折磨蘭芝,威逼利誘仲卿。是一個摧殘青年、摧殘愛情的封建家長。
7.你是怎樣認識這眾多各別的人物的?
生甲:通過故事情節發展及人物間的矛盾沖突,人物形象逐漸鮮明。如劉蘭芝,第一部分只知道她是個聰明要強的人:“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到第二部分通過她嚴妝、辭行才覺得她這個人不簡單,在焦母面前不掉一滴淚,而且語言綿中帶針。讀到允婚一節,還真以為她“堅持不住了”,后來看到她“舉身赴清池”,才更體會到她的堅貞。
生乙:詩中人物的對話也特精彩,焦母的專橫:“汝豈得自由”、“小子無所畏”多有個性特點。還有焦仲卿,先是個膿包,去求母親:“兒已薄祿相”、“伏惟啟阿母”,這些對話也很有特色。
(六)研讀二,理解鑒賞。
1.在“蘭芝自訴”、“著裝遣歸”、“太守迎娶”等情節中,用了什么表現手法?這些語句改為概括性的語句好不好?
提示:在“自訴”時,蘭芝說了“十三、十四、十五”等句,在“著裝遣歸”一節中,寫了“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及足下、頭上、腰、耳、指、口、步態等!疤赜H”一節也有大量的鋪陳。如果將這些文字概括成“從小受教養,多才多藝”、“著意穿與戴,美麗世無雙”,“四處買珍奇,迎親準備忙”等句,簡則簡矣,神韻皆無了。
2.文中用了哪些比喻?本體、喻體有哪些相似點?
提示:寫蘭芝美,用“削蔥根”喻手的白、嫩、尖;用“含朱丹”喻嘴的紅潤。寫他們對愛情忠貞,用“磐石”喻仲卿的堅定,用“蒲葦”喻蘭芝的柔韌。
3.第一課時中我們分了段,現在大家想想,第1段與第2段合在一起好不好?為什么?
提示:合在一起不合適。第1段從孔雀失偶徘徊眷戀寫起,這就是《詩經》中常用的“興”,托物起興。第1段可獨立為“序曲”。
4. 本詩是以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來表現現實生活本質的,主要用了現實主義創作手法,為什么在尾聲中又寫了“化鳥”一節呢?這豈不破壞了全詩的統一風格?
提示:最后一節“化鳥”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封建制度的抗議和嘲弄,與全詩的主旨,歌頌忠貞不渝的愛情及對壓迫的反抗精神是一致的。這一節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在詩歌創作中,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兩大傳統有時是兼而存之的。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試著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悲劇的底因,即探究劉蘭芝婆媳關系。
2、積累重要的虛詞用法和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學習本詩通過人物對話及在尖銳的矛盾沖突和曲折的情節發展中塑造人物的特點。
2、難點:
探究主人公悲劇的底因。
教學方法
探究法。
教學時數
共3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課前預習搜集《孔雀東南飛》研究綜述類文章進行閱讀。
1、讓學生預習、翻譯、自學課文,自行識記生字、生詞和字音,落實本文的重點實詞“相、自、見”的用法和意義。
2、讓學生自行查找資料或上網檢索漢樂府的特點、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
3、為學生提供幾篇有關本課的教研文章,讓學生開闊眼界,同時了解研究類文章的寫作模式。本教案系研究性學習方案,旨在培養學生自讀習慣和探究意識。搞好預學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尤其是古文。導語設計設計一:愛情是人類最美麗的情感,也是世界文學作品的永恒主題。古今中外比比皆是:詩經有之、漢樂府有之、唐詩宋詞有之、明清小說有之,但丁筆下有之、莎士比亞筆下有之、巴爾扎克筆下有之、托爾斯泰筆下有之、曹雪芹筆下有之、瓊瑤筆下有之,或悲或喜的愛情感動著人們。下面請看一首愛情誓言:《上邪yé》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梁祝化蝶、唐伯虎點秋香都是熟知的愛情故事,今天讓我們再來看一下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設計二:播放歌曲《孔雀東南飛》MTV:
一個人不妨多有幾許惆悵
只要不再有這出悲劇
一個人不妨多有幾回猶豫
只要不再有這出悲劇
莫讓那悲劇又重演
那悲劇又重演
眼前溫柔的靈魂
豈不是夢中的倩影
為什么無可奈何
只當她是窗外一朵浪漫的云
幾千年來的故事
竟不曾喚醒猶豫的你
為什么無可奈何
孔雀東南飛
五里一徘徊
剛才播放的是包美圣的歌曲《孔雀東南飛》,曲調纏綿悱惻,令我們為之傷感。那么,這對恩愛夫妻──焦仲卿、劉蘭芝──緣何分手呢?學生試著解讀《上邪》。
天!我想和您相親相愛,要使愛情永遠不衰竭。高山失去山頭,江水完全枯竭,冬天雷鳴夏天下雪,天地合在一起,才肯和您斷絕!以愛情這個世界文學作品的永恒主題引出課題;以古詩引出本文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感染力。解題及文學常識請學生解說檢索到的“漢樂府的特點”“漢樂府的特點”: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本詩開頭兩句(第一段)游離開情節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它為全詩制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情調,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二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的發展有什么關系?
明確: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本文選自南朝宋代徐陵編《玉臺新詠》,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沈歸愚稱之為“古今第一首長詩”。積累是語文學習的必要手段,積累出習慣,習慣出能力,能力出成績。模擬人物講述情節幸福的`愛情是相似的,不幸的愛情各有各的不幸。請從模擬文中某個人物的視角按“開端──發展──再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的順序用現代漢語把《孔雀東南飛》的愛情故事講給大家聽依照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將全詩分成五部分,并給各部分擬一個小標題。
第一種劃分法:第一部分(一至二段)蘭芝自訴開端揭示矛盾;
第二部分(三至十二段)遭遣盟誓發展推進矛盾;
第三部分(十三至二十二段)被迫改嫁繼續發展繼續推進矛盾;
第四部分(二十三至三十二段)雙雙殉情高潮矛盾進入頂峰;
第五部分(三十三段)鴛鴦和鳴結局解決矛盾;
。ㄈ缬羞z漏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第二種劃分法: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整體感知情節,梳理文章的結構。擬標題就是鍛煉學生概括能力。落實重要虛詞用法請一、二、三組的同學結合具體事例分別歸納“相”“自”“見”的用法,請第四組的同學評判。要求學生列表比照記憶。文化常識積累“五更”知識具體見聯系舉隅表格也系積累生活常識分析人物形象形象塑造是文學創造的重要任務,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請同學簡要分析鑒賞文章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劉蘭芝:勤勞善良、美麗賢惠、知書達禮、多才多藝。追求愛情婚姻的自由,維護自己人格尊嚴。忍讓既是美德又是缺點。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焦仲卿:大孝子,忠于愛情,有反抗精神。有懦弱和服從的弱點。
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溫柔、賢淑、勤勞,自尊、自信、自重,有禮、有節、有度,有情、有義、有心。
焦母:她是一個反面人物,在詩中,她是封建舊禮教的代表人物。她極端蠻橫無理,獨斷專行。她無視焦、劉的愛情,折磨蘭芝,威逼利誘仲卿。是一個摧殘青年、摧殘愛情的封建家長。
焦仲卿:忠于愛情,而不敢直接反抗,忍辱負重,但膽小怕事。委曲求全!敖袢羟泊藡D,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焦仲卿:溫情、軟弱,愚孝,忠貞。抓住人物在文中的具體行為表現,來分析人物的心里及思想感情。深度感悟文本重點研究分析悲劇的底因,即探幽劉蘭芝婆媳關系文中蘭芝被休原因的字樣: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8
教材概述
《孔雀東南飛(并序)》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選自南朝陳徐陵編的《玉臺新詠》卷一,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孔雀東南飛(并序)》的故事情節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作的: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對劉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故事結尾與其他中國民間文學幾乎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他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
《孔雀東南飛(并序)》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重點: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難點:
1、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族氣息和抒情意味。
2、背誦課文。
思路方法
1、誦讀理解,疏通詩句。
2、理清情節發展的線索。
3、通過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本詩的主旨。
4、按要求背誦詩歌。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讓學生誦讀理解,疏通詩句,把握情節發展的線索。第二課時,設置討論題,分析詩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義,把握詩的主旨。
三維目標
1、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
2、分析鑒賞人物形象。
3、理解鋪陳、排比、起興手法及其藝術性。
4、通過詩作體察漢代貴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禮教毀滅恩愛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現實,感受焦、劉二人忠貞不渝的愛情。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導語設計
詩詞導入
大家還記得我們初中學過的《木蘭詩》嗎?誰能背誦其中的段落或句子?(學生隨便背誦。)《孔雀東南飛(并序)》與《木蘭詩》齊名,并譽為“樂府雙璧”!犊兹笘|南飛(并序)》,這是迄今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敘事詩有相對完整的情節,有具體的人物形象。(板書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它。
歌曲導入
。ńo學生播放《梁;罚T斐杀瘎〉脑蚴鞘裁茨?——封建家長制是扼殺青年男女愛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滿,就可以憑一紙休書將女子趕回家。這樣的悲劇在古代不足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悲劇——《孔雀東南飛(并序)》。
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1、借助注釋、字典等疏通詩句。
必須掌握的實詞及其在現代漢語中的運用。
。1)堪:承受得了。(不堪一擊)
。2)徒:白白地,空地。(徒有虛名)
。3)可憐:可愛。(楚楚可憐)
。4)紛紜:凌亂。(頭緒紛紜、眾說紛紜)
。5)葳蕤(wēiruí):繁盛的樣子。(樹木葳蕤)
。6)纖纖(xiān):形容細長。(十指纖纖)
。7)念:記掛。(念念不忘)
。8)卻:退出來。(望而卻步)
。9)區區:愚拙(何乃太區區);真情摯意(感君區區懷),F在多指數量少或人事的不重要(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10)依依:戀戀不舍。(依依惜別)
。11)窈窕(yǎotiǎo):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令:美好,敬辭。(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13)謝:辭別(謝家事夫婿);告訴(多謝后世人);道歉(謝罪);感謝(嘗有所薦,其人來謝);推辭(阿母謝媒人);衰亡,凋落(形謝則神滅)。
。14)相(xiāng):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及時相遣歸);互相(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15)見:看見,會見,拜見(相見常日。煌艾F”(彗星見于東方);表示被動,被,受(信而見疑);副詞,放在動詞前指動作對象(府吏見丁寧)。
。16)悵(chàng)然:失意,不如意。(悵然若失,悵然而返)
。17)否(pǐ)泰:壞運氣,好運氣。(否極泰來)
(18)絡繹:接連不斷。(絡繹不絕)
。19)赍(jī):贈送。(赍賞)
。20)躑躅(zhízhú):緩緩地走。(躑躅青驄馬)
(21)迎:迎娶(明日來迎汝);逢迎(迎合別人的心意);迎接(迎新人)。
。22)零:落下,凋落。(泣涕零如雨,枯葉凋零)
2、解題
本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選自南朝陳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府詩集。本詩是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稱“古今第一首長詩”(區別于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與《木蘭辭》合稱“樂府雙璧”。
樂府:原指掌管音樂的官府,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作的.歌詞也稱為“樂府”或者“新樂府”。
信息篩選
理解全詩的故事情節,進而掌握結構。
1、依照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你認為全詩可分成幾部分?并給各部分擬一個小標題。
明確:可分成五部分。
第1部分(1—2段):蘭芝自訴開端揭示矛盾
第2部分(3—12段):遭遣盟誓發展推進矛盾
第3部分(13—21段):被迫改嫁繼續發展繼續推進矛盾
第4部分(22—31段):雙雙殉情高潮矛盾進入頂峰
第5部分(32段):鴛鴦和鳴結局解決矛盾
2、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主要塑造了哪兩個人物?
明確:焦仲卿和劉蘭芝。
合作探究
1、焦仲卿是怎樣一個人?(學生先討論,再交流,最后明確。)
明確:忠于愛情,對幸福生活熱烈追求,對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專制充滿叛逆精神。(讓學生結合課文分析。)
2、你認為劉蘭芝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明確:劉蘭芝是一個聰明、善良、愛勞動、重感情、忠于愛情的人。面對封建家長制的專橫和兇殘,她毫無畏懼。她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讓學生結合課文分析。)
3、焦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
明確:她是一個反面人物,在詩中,她是封建舊禮教的代表人物。她極端蠻橫無理,獨斷專行。她無視焦、劉的愛情,折磨蘭芝,威逼利誘仲卿,是一個摧殘青年,摧殘愛情的封建家長。
分析鑒賞
我們從焦、劉身上可以看到怎樣的社會現實?(由學生討論,然后總結。)
明確:封建家長制扼殺青年男女的愛情自由、婚姻自由;橐鐾耆歉改钢⒚藉,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滿,就可以憑一紙休書將女子趕回家。
拓展探究
聯系下列材料,談談你的看法?(各抒己見)。
南宋年間,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因在科場上秉筆直言,抒發抗金憂國之情,而名落孫山。陸游父母遂安排他與表妹唐琬成婚。陸游和唐琬結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陸游母親對此不悅,她認為唐琬整天彈琴吟詩,不但有失婦道,而且有誤兒子的功名前程。在母親的壓力下,陸游被迫休妻,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這對夫妻,唐琬另與趙士程結婚。一日,唐琬與趙士程游沈園,與陸游相遇,陸游百感交集,提筆在粉墻上留下了傳世經典的《釵頭鳳》。唐琬再游沈園,見詞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懹危┘t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ㄌ歧┦狼楸,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上邪》(蒼天啊)一位女子癡迷而摯烈的愛情誓言。(兩漢樂府)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為誓!吧綗o陵”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至死不渝的愛,深情奇想,確是“短章中神品”。
課堂小結
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家長制等傳統文化的冷漠與殘酷,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牽牛織女”,化作“雙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筑就“血淚沈園”!滴下釵頭多少淚,沈家園里草猶悲——頑強的生命可以擺脫精神枷鎖。只要矢志不渝,執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會實現。
作業設計
給家里人講述故事《孔雀東南飛(并序)》。
板書設計
孔雀東南飛
第1部分(1—2段):蘭芝自訴開端揭示矛盾
第2部分(3—12段):遭遣盟誓發展推進矛盾
第3部分(13—21段):被迫改嫁繼續發展繼續推進矛盾
第4部分(22—31段):雙雙殉情高潮矛盾進入頂峰
第5部分(32段):鴛鴦和鳴結局解決矛盾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以中國著名古典詩篇為題材譜曲的器樂作品——《孔雀東南飛》使學生體會理解音樂與詩歌的親和性。
2、結合詩歌更好的理解音樂,通過音樂也可以加深對詩歌的掌握,提高學生器樂作品欣賞水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孔雀東南飛》樂曲,讓學生結合詩歌分段欣賞樂曲。
難點:理解樂曲如何表現原詩的內容。
教學模式:
聯想式——感情式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學生熟悉的旋律《梁!,用《梁!返南嗨泣c引出《孔雀東南飛》
[利用熟悉旋律作引子,既可以復習以前的知識,又便于對新內容的掌握,讓學生可以聯系著記憶]
2、引出課題:板書:音樂與詩歌
回顧前三課的內容均為聲樂作品,引出為詩歌譜曲的器樂作品——孔雀東南飛。
3、介紹知識點
A、回顧協奏曲的概念
協奏曲:原名為“競奏曲”指管弦樂隊與獨奏樂器想協奏的樂曲,它既像其他交響音樂一樣擁有管弦樂隊的強大力量和豐富色彩,又有獨奏樂器的輝煌技巧,深受人們的喜愛。
古箏協奏曲是以古箏為獨奏樂器的協奏曲。
B、介紹樂器古箏
古箏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屬于弦樂器族,它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開始廣泛流傳。
古箏構造分為:琴身(由共鳴箱和支架構成)和琴弦系統(包括琴弦、弦軸、前梁、后梁和音柱)兩大部分。
C、范奏一段古箏請生分析音色
古箏的音色在低音區低沉渾厚,高音區清越剔透,中音區則珠圓玉潤,極為悅耳。
4、回顧《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情節
請學生仔細回顧并敘述《孔》的.故事情節
5、逐段欣賞分析
第一段:引子、第一主題、第二主題
在樂隊與古箏以慢板速度奏出抒情的引子后,深情、優美的第一主題和流暢、歡躍的第二主題,表現男女主人公原本是一對相親相愛的夫妻,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
[提示學生注意,第一段音樂所描繪的是書上沒有詳細提到的,但音樂卻為何如此詳細的描繪]
第二主題
通過突然轉調和散板節奏,古箏奏出情緒悲痛的旋律短句預示平和的家庭出現風波。
[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理解音樂所刻畫的場景]
第三主題
這段音樂集中表現出哀傷和憤怨的情緒,帶有過渡性質
第四主題
音樂激昂,表現劇烈的矛盾沖突,把音樂引向高潮
[讓學生仔細欣賞后討論,本段音樂所描繪的故事情節,充分發揮聯想能力]
第五主題
古箏在樂隊支持下,以流動的華彩音型奏出這段感情強烈的歌唱性旋律。接著再現第一段的第一主題,使全曲首尾呼應。樂曲最后結束在寓意深長的泛音上,表達了人們對這對恩愛夫妻的追念和深切的同情。
[學生在了解結局基礎上再傾聽音樂,更深得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內涵]
二、總結
人的一生所能經歷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與音樂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豐富了許多許多,通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理念:
中學課本里有許多傳統名篇。它們的魅力就在于能讓你百讀不厭,常教常新。我正是力圖從這點出發來教《孔雀東南飛》的。本篇是一首著名的樂府詩。所以,讓學生了解詩歌的特征及多種表現手法,從“詩言志”的角度出發,了解劉、焦婚姻愛情悲劇及其原因,借助人物對話體察人物性格特征及人性美是教學目標;本篇文言詞語不少,特別是偏義復詞、一詞多義等語言現象也必須掌握。從教學方法上,讓學生讀、感悟是重要手段,而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是關鍵。
二、課堂實錄
第二課時
師:上節課我們熟悉了課文結構,了解了課文情節,特別學習了“相”的用法和偏義復詞想象。請同學公布課后作業的答案。
生1完成“相”的用法練習,生2完成其他練習。
師生共同評點。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來重點分析人物。我們知道劉蘭芝是本文的主人公,我們就來看看她是怎樣的一般面孔,透國她我們能得到怎樣的啟示。
評:我在這里交代本課的目標,有助于學生學習有明確的方向。
學習詩歌不能離開“讀”。只有通過讀,我們才能體察到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魅力。本節課我就請同學讀,讀有關劉蘭芝言行的語段,來感悟劉蘭芝。
評:交代學習方法。
生讀“十三能織素”段
師:本段用了什么手法,寫出了劉的什么?
生討論。回答:
生2:本段用了排比的手法。
生3:本段用了互文的手法,寫出了劉的聰明穎慧
生4:本段還寫出了劉的果敢剛強,這從“妾不堪驅使,……及時相遣歸”可知道。
師:你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生4:我是從資料上得知的。(課堂有笑聲)真正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師:很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能實事求是,很好。這個問題我來講。
中國古代的女子地位很低。在娘家聽父母的,到婆家聽丈夫的,自己無真正的自由。出嫁后沒有婆家的許可,是不得擅自回娘家的。其二,她們更看重自己的貞潔。所以“休”對一個女子意味著什么,大家應當清楚了,而自請“休”,更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所以劉蘭芝的這個舉動著實可以表現她的剛強、果敢。生4的回答是對的,資料是告訴我們答案,但我們更要以嚴謹的態度對待,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就會有收獲。
評:教給學生書本知識,只是最低級的,關鍵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終身收益。
師:如果從詩歌表現手法上,本段用了
生:賦
師:對,這里是賦,是縱的鋪陳。
生5讀“新婦謂府吏……久久莫相忘”段
師:本段可看出劉的什么?
生討論,回答。生6:可看出劉對焦仲卿的依戀之情,她要求焦“久久莫相忘”,其實她首先不可能忘記這段情。
生2:可看出劉蘭芝的痛苦之情、憤激之情!叭宋镆啾伞本涂煽闯。
師:兩位同學回答的很好。我們就應這樣從詩句中品出人物的內心。
生7:讀“雞鳴外欲曙……精妙世無雙”段
師:請用本段中的一個詞概括本段的內容。
生1:嚴妝
師:此時此刻的劉為何要“嚴妝”?嚴妝時又為何“事事四五通”?請同學們思考,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卮稹
生5:嚴妝是劉蘭芝一貫的習慣,愛美的表現。
生3:我認為正說明劉蘭芝知書識理,有涵養。
生6:我認為這里正說明她沉著、鎮靜,臨陣不亂。
生7:這里也可看出劉蘭芝內心的不平靜,甚至是痛苦,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現。
師:同學們的討論發言很成功。我把你們的討論綜合一下,這段描寫不但寫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寫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能沉著、鎮靜,臨陣不亂,美就美在她那特別的涵養。
下面請同學齊讀該段。
學生讀書。
師:一個那個時代的女子能做到這樣很不容易。我們能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請大家思考,同樣可以討論,用簡短的文字表達出來。
學生議論,發言。
生5:劉蘭芝這里的嚴妝打扮可說明她做事能有始有終,因為她進焦家時一定也是經過精心打扮的,從這里我們可以學習她的這種一絲不茍的遇事態度。
生9:劉蘭芝這里的嚴妝也可以說是為焦仲卿。她的打扮體現了她的自尊,是為了知己而扮。
生10:劉蘭芝的舉動可以告訴我們,人生難免遇到坎坷,在遇到挫折時應有清醒的頭腦,失意但不能失志。
生11:劉蘭芝的舉動告訴我們,涵養對一個人很重要。
師:同學們的討論可謂見仁見智,悟性很不錯。課后可進行練筆。
評:既能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要能引導他們走出文本,這就是語文教學的藝術體現。該步驟正是想體現這種藝術境界。實施中基本達到了目的。
生讀“新婦謂府吏……二情同依依”
師:本段中的`磐石、蒲葦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怎樣的作用?
生12: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體現了劉對愛情的堅貞。
學生讀“媒人下床去……郁郁登郡門”
師:難道該段對劉蘭芝的描寫也有作用?
生12:是的。
師:如何理解?
生12:我想,如果沒有作用,那就應當刪去。
師你回答得很對。能否具體解釋一下嗎?
。ㄉ12沉默)
師:那位同學能解答這一問題?
看來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な丶腋挥袉?
生:當然富有。
師:那么劉蘭芝對這富有的郡守感興趣嗎?
生3:不感興趣。她嫁給郡守完全是兄長的逼迫。
師:那她想干什么呢?
生6: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因為臨別前他們曾有誓言。
師:所以這段鋪張的場面——
生7:反襯,反襯劉蘭芝的對愛情堅貞不移的品格。
師:對,她沒有絲毫的貪慕虛榮之意,有的是對仲卿的愛和忠貞,這種愛和忠貞能經得起任何嚴峻的考驗。
評:這步驟實施時有同學被卡了,于是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然接受知識,接受感悟。這在語文教學中也是常事。
師:本節課我們共同評析了劉蘭芝。從她的身上,我們多少有感悟,有啟發。希望同學們課后寫一篇隨筆。這是第一。第二,《孔雀東南飛》早已搬上了戲劇舞臺。能否請同學們根據本課,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話劇的形式改編這篇詩篇。希望同學們嘗試一下。
評:之所以布置這樣的練習,是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綜合能力。
三、教后記:
本篇詩作發表距今已遙遠了。對于21世紀的學生,對那個時代發生的許多事自然會不可理喻。婚姻愛情悲劇一直是文學描寫的一大主題。通過教學,讓學生走進作品,能真正體會人物性格的獨特之處。因為學生是有靈氣的,他們對作品的人性美、人格美有著相當敏銳細微的感受力。在“重點鑒賞”中,讓學生從“新婦起嚴妝”那段精美的文字中感悟人生的哲理。這樣做,比單純欣賞主人公的美更有意義。學生是有悟性的,他們說,蘭芝的美是深有內涵的,不僅令人愉悅,也能促使人們更加熱愛生活、珍視人生。綜合能力訓練,鍛煉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更能發揮學生的才智和創造力。
常想,語文教學要走出低谷,必須進行改革創新。而改革創新的一大途徑就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收益,要達到這個目的,改變教學方法,改變觀念勢在必行;蛟S我的這節課就是一個嘗試。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孔雀東南飛原文09-28
孔雀東南飛教案06-05
《孔雀東南飛》的原文及譯文01-08
越劇《孔雀東南飛》唱詞04-11
《散步》教學設計08-24
趙州橋教學設計08-28
《歡慶》教學設計08-25
《狼》教學設計08-26
觀潮教學設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