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考試試題卷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考試,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考查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試題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4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考試試題卷,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考試試題卷 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 )。
A.《學記》
B.《普通教育學》
C.《大教學論》
D.《教育論》
2.教育與社會諸多因素有密切聯系,其中,決定教育領導權和受教育權的是( )。
A.政治經濟制度
B.生產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傳統
3.“我們所需要的是兒童整個的身體和整個的心靈來到學校,并以更圓滿發展的心靈和甚至更健全的身體離開學校。”這個觀點的提出者是( )。
A.赫爾巴特
B.夸美紐斯
C.杜威
D.斯賓塞
4.有的學生在文學、藝術方面有才能,有的學生在科學技術方面有才能,有的則在體育運動、組織工作方面顯示才能,說明了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
A.互補性
B.可變性
C.個別差異性
D.不平衡性
5.“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強調的是(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遺傳決定論
D.社會決定論
6.在地理課上,地理老師用地球儀做教具進行教學,體現了( )教學原則。
A.啟發性
B.直觀性
C.鞏固性
D.循序漸進
7.課程的特點在于動手做,在于手腦并用,以獲得直接經驗,這種課程類型體現了( )的理論。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隱性課程
8.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辦教育,注重培養合格的公民,所體現的教育目的理論是( )。
A.個人本位論
B.宗教本位論
C.社會本位論
D.興趣本位論
9.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和教材獲得知識的方法是( )。
A.自學法
B.讀書指導法
C.練習法
D.參觀法
10.王老師善于教育學生,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他總是循環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王老師運用了德育的( )。
A.導向原則
B.疏導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教育的一貫性原則
11.于老師剛剛接管初一(1)班,他決定讓全班同學共同討論決定班級的紀律規定。于老師這種品德培養方法屬于( )。
A.有效說服
B.樹立榜樣
C.群體約定
D.價值辨析
12.認為遷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這一遷移理論是( )。
A.形式訓練說
B.相同要素說
C.經驗內化說
D.關系轉換說
13.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時,最好引導學生將考試失利的原因歸之于( )。
A.運氣不好
B.能力不足
C.考試太難
D.努力不夠
14.一名中學生在學習植物生長時,以時間為軸,將植物由種子到成熟這一過程全部展現出來,制作一幅植物生長一覽圖。這屬于學習認知策略中的(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監控策略
15.小鵬最近發憤圖強,希望能改變自己在班集體中的排名,這種內驅力屬于( )。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交往內驅力
16.小菲學習英語“d”時,發出的總是漢語拼音字母“d”的音,這種心理現象是( )。
A.原型啟發
B.功能固著
C.暈輪效應
D.思維定勢
17.動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條件是( )。
A.講解
B.示范
C.強化
D.練習
18.當其他同學向卓卓借文具時,卓卓從不拒絕。她認為,能夠幫助別人滿足他人愿望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否則就是壞孩子。卓卓道德發展處于( )。
A.相對功利主義的定向階段
B.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
C.尋求認可定向階段
D.遵守法規和秩序定向階段
19.剛入職的王老師用手機將自己的授課實況錄制10分鐘,然后分析有哪些方面有待于提高。這種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屬于( )。
A.教學觀摩
B.微格教學
C.專門訓練
D.行動研究
20.課外、校外教育與課堂教學相比更有利于( )。
A.發展學生個性
B.促進溫故知新
C.加強教學相長
D.堅持循序漸進
21.根據埃里克森的觀點,以培養自我同一性為主要發展任務的年齡階段是( )。
A.3~6歲
B.6~12歲
C.12~18歲
D.18~24歲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曝,并說明理由。
22.教育對受教育者和社會的影響和作用,只有正向的促進,沒有負向的阻礙。
23.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是感覺。
24.新課程改革進一步強化了教育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25.把學習成敗歸因于努力程度對學習的激勵作用最大。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講授法運用的基本要求。
27.簡述德育過程中疏導原則的含義及貫徹要求。
28.簡述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
29.簡述馬斯洛的需要的七個層次理論。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魏老師對剛接任的一個班級進行摸底測驗,滿分100分的試卷,有個學生的語文只考了8分。魏老師找他談話。談話中,魏老師開門見山地說:“我聽語文老師說,你上課根本就不聽講,是嗎?”學生答:“是!薄奥犇愀改刚f,你在家也不寫作業,是嗎?”學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會,什么也不想做!蔽豪蠋熣f:“你根本不聽講、不學習,還能考8分,說明你挺聰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會比這次考得好!蔽豪蠋煱阉械阶约焊按蜷_試卷,幫他分析每一道題,告訴他哪些是只要去學習記憶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師允許這個學生上課不聽講.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學習。在期中考試時這個學生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師繼續幫他檢查學習的效果,幫他確定學習內容,不斷地督促、檢查他的學習落實情況。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已經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這樣,魏老師轉化了一個語文成績很差的學生。
問題:請用教學原則和教學評價理論對該案例進行分析。
31.材料:
李麗同學雖然聰明,但因貪玩使得平時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中上水平,中考前的一段時間。她的學習狀態比較好。一路進步到班級第三名的好成績。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王老師在班會上對她進行了表揚,并號召全班同學向她學習,課下又把她叫到辦公室,對其進行了批評,王老師說她并沒有覺得李麗考得有多好,因為這次的成績才貼近她真實的水平,憑她的能力,應該是年級前三名。一直以來就是因為貪玩才造成成績不好。王老師還惡狠狠地威脅李麗,如果不繼續努力達到她的要求,她一定會對其進行制裁。后來李麗同學確實克服了貪玩的毛病,也達到了王老師的要求。
問題:
(1)運用動機理論進行分析,李麗同學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王老師為什么還要對其進行批評。(9分)
(2)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9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出版的《大教學論》,標志著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發展的學科。
2.【答案】A。解析:教育的領導權由誰來掌握,這是由社會政治制度直接決定的。一個國家設立怎樣的教育制度,什么樣的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進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標準怎樣確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
3.【答案】C。解析:此觀點的提出者是美國教育家杜威。
4.【答案】C。解析: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體現了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5.【答案】A。解析:霍爾這句話夸大了遺傳的作用,屬于內發論。
6.【答案】B。解析:地球儀是直觀教學中的直觀教具。
7.【答案】B。解析:活動課程是相對于系統的學科知識而言的,由一系列活動組成,側重于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如實驗、參觀、表演、繪畫、游戲、手工制作等。活動課程的特點在于動手做,在于手腦并用,以獲得直接經驗。
8.【答案】C。解析:社會本位論者主張教育目的要根據社會需要確定。他們認為,社會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個人的存在與發展從屬于社會,評價教育的價值應當以教育對社會的效益來衡量。
9.【答案】B。解析: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和教材獲得知識的方法是讀書指導法。
10.【答案】B。解析:循循善誘、以理服人是疏導原則的體現。
11.【答案】C。解析:群體約定是指教師利用集體討論后作出集體約定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態度。
12.【答案】B。解析:共同要素說也稱為相同要素說,認為遷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條件就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要素。
13.【答案】D。解析:把成敗歸因為努力程度,會產生強烈的情緒體驗。
14.【答案】C。解析:“制作一幅植物生長一覽圖”屬于組織策略。
15.【答案】C。解析: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個體要求憑自己勝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贏得相應地位的愿望。
16.【答案】D。解析:思維定勢是指使用原有已證明有效的方法解決新問題的心理傾向。
17.【答案】D。解析:練習是形成各種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條件和途徑。
18.【答案】C。解析:處于尋求認可定向階段的兒童,道德價值以和諧為導向,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好孩子”的要求。
19.【答案】B。解析:微格教學指以少數的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5~20分鐘),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可以把這種教學過程攝制成錄像,課后再進行分析。這是訓練新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20.【答案】A。解析:課堂教學更注重共性的培養,而課外活動則更多的是針對學生的個性。
21.【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認為12~18歲期間,個體表現出同一性對角色混亂的矛盾,因此,在這一時期要幫助學生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二、辨析題
22.【參考答案】
該說法是錯誤的。教育對受教育者的影響和作用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負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即積極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教育的負向功能即消極功能是指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故題干說法錯誤。
23.【參考答案】
該說法是錯誤的。感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通過感覺,人只能獲得事物個別屬性的知識;知覺是對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通過知覺,人可以了解事物作為整體的意義,因而其內容要遠比感覺豐富和生動。故題干說法錯誤。
24.【參考答案】
該說法是錯誤的!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要求: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因此,新課改是削弱了教育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進而更加強調發展性教育評價理念。
25.【參考答案】
該說法是正確的。根據維納的歸因理論,學生將成敗歸因于努力比歸因于能力會產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努力而成功,體驗到愉快;不努力而失敗,體驗到羞愧;努力而失敗,也應受到鼓勵。故題干說法正確。
三、簡答題
26.【參考答案】
第一.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又要系統、全面;既要使學生獲得可靠知識.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第二,注意啟發。在講授中善于詰問并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使他們的認識活動積極開展,自覺地領悟知識。
第三.講究語言藝術。力圖語言清晰、準確、簡練、形象、條理清楚、通俗易懂,講授的音量、速度要適度,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以姿勢助說話。提高語言的感染力。
第四,要組織學生聽講。
27.【參考答案】
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貫徹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28.【參考答案】
(1)學生的因素:適應不良;厭煩;挫折與緊張;尋求注意與地位;過度活動;性別差異。
(2)教師的因素:要求不當;濫用懲罰手段;教師缺乏自我批評精神。
(3)環境因素:家庭因素;大眾媒體;課堂內部環境。
29.【參考答案】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歸屬與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認知理解需要。
(6)審美需要。
(7)自我實現的需要。
四、材料分析題
30.【參考答案】
(1)該案例中魏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綜合運用了多種評價方式。
(2)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從課時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要堅持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創造條件,盡可能使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長都得以發揮。魏老師幫學生檢查學習的效果,幫他確定學習內容,不斷地督促、檢查他的學習落實情況,而不是全班同學統一標準,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3)魏老師對剛接任的班級進行摸底測驗,屬于診斷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等狀況進行的預測。通過這種預測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準備狀況,以判斷他們是否具備實現當前教學目標所要求的條件.為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依據;從整個教學進程來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試時這個學生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已經可以考到70多分了……”這是個體內差異評價的一種體現。這種評價是監控學生學習進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進一步教學的基礎。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31.【參考答案】
(1)根據動機強化理論,王老師對李麗進行表揚和鼓勵是利用了強化理論,當出現好的行為后通過鼓勵、表揚增加行為的發生概率;其次之前李麗成績不好是因為貪玩造成,所以根據維納的歸因理論,要引導學生正確的歸因,成績不好是因為努力不足,所以要引導李麗克服貪玩的毛病,努力學習。
(2)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倭私夂蜐M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
、谥匾暳⒅窘逃,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蹘椭鷮W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芘囵B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考試試題卷 2
1.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是以( )的《大教學論》為標志的。
A.赫爾巴特
B.夸美紐斯
C.凱洛夫
D.蘇霍姆林斯基
【答案】B。解析:夸美紐斯是近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最偉大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代表作《大教學論》在教育發展史上產生過很大的影響.被認為是教育學誕生的標志。
2.桑代克總結的三條主要的學習規律不包括(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實用律
D.效果律
【答案】C。解析:桑代克總結的三條學習規律是: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
3.對受教育權具有決定作用的是( )。
A.生產力
B.文化
C.政治經濟制度
D.科學技術
【答案】C。解析:讓什么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是由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
4.如果一個人情緒消極,對生活感到全無樂趣,覺得自己的活動沒有價值。這種人患有( )。
A.焦慮癥
B.抑郁癥
C.強迫癥
D.恐怖癥
【答案】B。解析:抑郁癥的主要表現為焦慮、情緒低落,與題干中的描述吻合。
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體現了( )的教育目的觀。
A.教育無目的論
B.社會本位論
C.科學本位論
D.個人本位論
【答案】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出自《禮記.學記》,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教育入手。強調的是教育擔負的最大責任不是傳承知識,而是移風易俗!肮胖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意為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眾,都把教育當作首要的事情。其體現了社會本位論的教育觀。
6.在條件反射研究基礎上,巴甫洛夫總結的學習規律不包括( )。
A.獲得與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答案】D。解析:巴甫洛夫總結的經典性條件反射規律是:獲得與消退、刺激泛化與分化。
7.教師職業是促進個體( )的.職業。
A.自然化
B.現實化
C.社會化
D.自由化
【答案】C。解析: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承擔教化任務的是教師,因此教師職業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職業。
8.德育方法很多,榜樣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種方法。能體現這種方法的是( )。
A.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C.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答案】D。解析:榜樣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為:桃樹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體現了榜樣法。
9.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活動更有利于( )。
A.發展學生個性
B.促進溫故知新
C.加強“教學相長”
D.堅持“循序漸進”
【答案】A。解析: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10.提出動機的強化理論的心理學家屬于學習理論流派里的( )。
A.行為主義
B.格式塔
C.認知主義
D.建構主義
【答案】A。解析: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由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家提出的。
11.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是( )。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學目標
D.課程目標
【答案】B。解析:教學大綱不僅是教師教學的直接依據,而且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12.在教育目的問題上,法國教育家盧梭的主張體現了( )。
A.社會本位論思想
B.個人本位論思想
C.社會效益論思想
D.教育無目的論思想
【答案】B。解析:盧梭是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
13.群體是中學生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個體社會化所必需的( )。
A.教育條件
B.社會條件
C.客觀條件
D.物質條件
【答案】B。解析:群體是中學生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個體社會化所必需的社會條件。
14.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最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的動機水平是( )。
A.低水平
B.高水平
C.中等水平
D.極高水平
【答案】C。解析: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中等水平是最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的動機水平。
15.在教學方法的改革過程中,布魯納提出了( )。
A.發現學習教學法
B.探究研討法
C.綱要信號圖式教學法
D.暗示教學法
【答案】A。解析:布魯納主張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獲得知識。
16.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方面是( )。
A.授受關系
B.指導和被指導關系
C.相互促進關系
D.相互制約關系
【答案】C。解析:略。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考試試題卷】相關文章: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試題卷03-11
秘書資格考試基礎試題02-26
翻譯資格考試模擬試題02-26
2017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模擬卷03-09
2017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模擬試題卷及答案03-10
關于衛生資格考試沖刺試題01-22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試題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