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平面設計的困境
平面設計日益在藝術設計的學科體系中占據重要的環節,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藝術設計門類,甚至正在成為重要的“純藝術”組成部分。但是設計行業的 “圈內熱鬧圈外冷”,至今仍是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
南北分宗的地域化趨勢
“畫分南北”在美術史上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命題。有觀點認為,設計也是“南北分宗”,所依據的事實并非是中國南北方的文化差異,而完全是以設計師所在城市為標準進行劃分的!氨狈皆O計師”被圈定為北京的幾位設計師;“南方”則包括了深圳、廣州以及近年來在平面設計界嶄露頭角的寧波等城市。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這樣劃分的“北方設計師”當中并不見得是文化意義上的北方人,而“南方設計師”中同樣也是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北方到南方謀求發展的從業者。這樣的分類最初大概只是介紹中國設計師的本意,并沒有從共同的藝術風格、設計理念和文化歸屬等方面做出共性的歸納——即或把“形式實驗”視作北方設計的風格,這樣的概括也是與北京的地域文化風貌沒有任何關聯的。從設計發展的角度說,筆者并不贊成在現階段做出這樣的劃分。
近年來北京設計的繁榮,的確對過去中國內地平面設計的深圳中心格局形成了較為有力的沖擊。長期以來,盡管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這樣重要的設計教育機構,但由于所培養的設計人才往南方的流動,北京在平面設計方面的發展一直難以與深圳相抗衡,在當地有一些影響的幾家大設計公司在業界幾乎也都缺乏一種呼風喚雨的號召力。不過由于平面設計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關聯,北京并不缺乏設計發展的潛力。近年來步入中年的一些有實力的設計師逐漸加入北京的設計隊伍,呂敬人、王x等設計師先后從事設計教學,為清華美院、中央美院設計學院等院校、機構培養了一批有社會影響力的青年設計師?偟膩砜,北京設計師群體的水平參差較為嚴重,設計師們缺乏統一的組織和明確的學術目標,從風格上說,相當一部分設計工作者還停留在追隨西方的形式實驗的層面上,獨創性和個人追求比較缺乏。在平面設計的各個門類中,北京還沒有形成任何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設計學派。
相比之下,南方地區由于深圳、廣州等地平面設計起步早、與外界交流多,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媒體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因此顯得成熟許多。深圳設計03展和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的恢復都可稱作是中國當代平面設計史上的大事,而深圳市的政府提出“建立中國的設計之都”的口號更是令其他城市設計師羨慕不已。近年來寧波對平面設計也較為重視,當地的蔣華、潘沁等一些學院設計師在教學之余設計創作中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
此時,也許打破這種二元對立的格局,意識到中國平面設計的整體性,求同存異地致力于中國設計水準的建設和發展,才是當下我們更需要做的。
畫地為牢的設計體制
與美術、攝影、書法等其他藝術門類相比,中國當代設計體制的建設是不盡如人意的。首先,中國缺乏一個權威性的“中國設計師協會”,而僅有一些地方性或非官方的設計師組織;其次,中國設計缺乏政府支持的一個全國性設計大展,這與國際上一些重視設計的國家行為很不一樣;最后,與上述體制相聯系,中國設計也缺乏相應的批評、出版、學術交流等機制,這對于作為一門藝術來發展的設計是極其不利的。令人遺憾的是,上述這些判斷幾年之后依然沒有得到質的改觀。
近年來在設計協會和展覽方面,有這樣幾件事是值得一提的。一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成立了“平面設計專業委員會”并參與策劃了“十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區”,盡管在業內該展覽并沒有像“深圳設計03展”和“平面設計在中國05展”一樣受人矚目,但由于其“國展”的性質,所反映出的一些問題還是值得深思的;二是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設計師成為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的新會員。這兩個組織在過去一直是互不相容的。由于設計的特殊性,職業設計師一般情況下對中國美術家協會的職位并不認可,相反,對一度被認為是代表國際平面設計界最高水平的AGI寄予了厚望。但近年來AGI的表現似乎再一次提出了由專業設計師齊心合力建立一個中國設計自己的權威組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中國美協恐怕無法承擔設計界的復雜局面。盡管如動畫、攝影、書法、設計等學科目前都是在美術學院里招生和教學,但在實際社會操作中,這些學科往往都需要自己獨立的協會組織,而“美協”天然地被理解成為繪畫工作者的組織。事實上中國目前從事設計的人數是純粹的畫家的幾倍,美術學院中設計類學生的總數也幾乎超過各種“純藝術”的總和。這樣看來美協把“設計”納入其中、作為與各畫種同等的“美術”門類的確是有些不成比例。
不容樂觀的外部環境
事實上,設計作為一門藝術,相對于其他以表演或純粹展示為目的的藝術種類,無疑與公眾的日常生活有著更加緊密而直接的聯系,因而在社會學的意義上,設計的確也更有利于實現“審美教育”即“美育”以及“現代性啟蒙”這兩種藝術和藝術教育所肩負的職能。換言之,一個國家審美水平乃至現代化程度的高低,與該國家設計創作的水平有直接的聯系;同樣,出于設計創作的特殊條件,設計水平也不得不受制于社會的審美與接受程度,其“超前性”在社會動力學的意義上僅僅是相對的。然而,目前基本可以判斷:中國公眾的審美和設計接受水準,還停留在比較低的現實層面。
試舉各個平面設計門類為例。標志設計方面,繼2003年公布的受到廣泛質疑的北京奧運會標志“中國印”之后,2004年以來陸續發布的一些涉及外事活動的兩件重要作品——殘奧會標志和上海世博會標志,依然很難令專業設計師稱道,無法重現北京申奧標志的輝煌。郵票設計方面,大部分作品依然出自“國家郵票發行局郵票設計室”體制之下,未在專業設計師中征集或進行評議,而只是低水平重復,乏善可陳,失掉了很多利用郵票設計對公眾進行現代性啟蒙的大好機會。
事實上,一些媒體和學術機構已經有意識地在推進這種外部環境的建設,設計教育也逐漸在學術界取得一定的地位并引起教育界的注意。中國的平面設計是否有機會借產業的東風開創新的局面,至少應該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問題。
【平面設計的困境】相關文章:
物流企業如何走出困境09-12
物流行業發展的困境與方向07-04
解決危機決策管理困境的方法09-02
如何突破英語寫作的常見困境10-30
日本物流管理面臨的困境09-11
中醫養生調適身心分離困境知識05-31
論電影制作投資的困境與重要性07-09
現行大學英語教育體系的困境及出路01-29
淺談暴雪游戲市場現在所面臨的困境07-24
平面設計的特征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