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備考沖刺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社會福利制度。
A.社會保障
B.醫療保健
C.社會福利
D.社會救助
E.社會保險
【答案】D
【解析】社會救助是政府或社會服務機構對經濟匱乏從而物質生活面臨危機的社會成員提供的物質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它主要由政府承擔責任,目的是保障當事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權利,同時是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最初級、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因此它往往是現代國家的最基本的社會福利制度。
2.關于社會環境特點的表述,錯誤的是( )。
A.社會環境可能是實體性的社會群體或組織,也可能是客觀存在的輿論、文化、社會制度和社會政策
B.社會環境有其層次性,有的因素直接影響著人的行為,有的則比較間接
C.社會環境的穩定性特征使得人類正常有序的生活成為可能
D.社會環境的各子系統單獨對人類行為產生作用
E.社會環境的穩定性與變動性是相對統一的
【答案】D
【解析】社會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社會環境中各子系統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它們相互作用的機制非常復雜。
3.一對夫婦情感不和,長期分居,但由于孩子年幼,雙方勉強維持著婚姻。最近,妻子發現丈夫有了外遇,就立刻提出離婚,但丈夫反對離婚,理由是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如果你是社會工作者,此時,你將面臨的倫理困境是()。
A.保密問題
B.人情與法制及規定的沖突問題
C.價值介入與客觀性的矛盾
D.自我決定問題
E.個人利益滿足與職業的社會責任之間的沖突
【答案】B
【解析】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異常重要。社會工作者在處理家庭、鄰里等內部成員矛盾時,往往會遇到情、理、法之間的糾葛,如何正確和有效地區分人情、法制與規定的影響及后果,常常使社會工作者陷入困境。題干體現的是社會工作者面臨的人情與法制及規定的沖突問題
4.社會工作最基本的活動是()。
A.利他主義的社會工作價值觀
B.服務對象
C.社會工作者
D.專業的助人方法與技巧
E.助人活動
【答案】E
【解析】助人活動是社會工作者依據其價值觀向服務對象提供幫助或服務的行動,也是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的互動及合作的過程,社會工作者向服務對象提供后者所需要的服務或幫助是社會工作的最基本的活動。
5.社會工作者的知識基礎不包括
A.理論方面的知識
B.政策方面的知識
C.技術方面的知識
D.思想素質方面的知識
E.文化知識
【答案】D
【解析】在日益復雜的社會,面對復雜的社會問題,社會工作者要有效地開展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思想素質方面的知識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方式逐漸養成的一種行為習慣和內心追求,不屬于社會工作者的知識基礎之一。
6.社會工作者不應當使用一般或統一的服務方法回應服務對象的獨特需要,要充分考慮到服務對象在性別、年齡、職業、社會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殘疾狀況等方面存在的價值差異,這體現社會工作者從( )方面來實踐專業價值觀。
A.自我決定與知情同意
B.對服務對象的接納
C.注重個別化原則
D.對服務對象的尊重與包容
E.注重為服務對象保密的原則
【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者要從注重個別化原則方面來實踐專業價值觀,每個人都應當有權利和機會發展個性,社會工作者應當尊重服務對象的個體差異,不應當使用一般或統一的服務方法回應他們的獨特需要,要充分考慮到服務對象在性別、年齡、職業、社會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殘疾狀況等方面存在的價值差異,及其與社會主流價值之間可能存在的沖突。
7.關于社會工作研究的主要特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老人、病人和失業人員是社會工作研究的對象
B.社會工作倫理和社會研究倫理應該同時融于整個研究過程之中
C.依托弱勢群體的特殊性,探討個人與環境兩方面原因及其互動
D.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指導社會工作
E.目的在于促進實務及提升理論,最終推進服務對象的整體福利
【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不是簡單地描述現狀、探討原因和提出對策,而是依托"人在環境中"的理念,探討個人與環境兩方面原因及其互動,發現其中的可變原因,提出針對可變原因的對策,并探索在此過程中使青少年舒緩和解決問題并提升自我能力的途徑。
8.美國心理學家莫瑞對需要的解析,表述錯誤的是( )。
A.指出了需要的性質、作用和需要產生的機制,并對需要進行了分類
B.需要可能相互融合也可能相互沖突
C.莫瑞將需要分為第一需要、第二需要和第三需要
D.需要永遠作為力推動著活動,它是個性結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E.需要具有不同的發展階段
【答案】C
【解析】莫瑞把需要分為兩大類而非三類:①第一需要,也稱生理性需要,包括對食物、水、排泄、性、避免傷害等幾種需要。②第二需要,又稱心因性需要。其中包括兩小類:一類是與學習任務有關的需要和影響學生操作水平的一些需要;另一類則是與人際關系有關的需要,包括使人們結合起來的需要及使人們分裂的需要。
9.一位工人失去工作后,家庭關系也開始出現問題,孩子在學校也遇到了問題,學習成績下降,同學關系變得疏離,家庭生活出現危機。他本人則把自己封閉在家里,對生活一籌莫展。社會工作者可以運用()幫助這位工人。
A.增能理論
B.生態系統理論
C.人本主義
D.社會支持
E.存在主義
【答案】B
【解析】社會工作者在幫助這個失業者的過程中,首先幫助他了解國家有關下崗、失業職工的政策,然后了解社區對失業者的具體照顧措施。國家和社區是一個大社會系統,個人和家庭是這個大系統中一個子系統。社會工作者幫助這個人走出家庭,進入大的社會系統。當他走出家庭之后,就會發現國家、社區中有很多資源是可以利用的,能夠幫助他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10.社會工作研究的核心對象是()。
A.弱勢群體的問題
B.社區的發展
C.學校的建設
D.單位員工的關系
E.文化發展問題
【答案】A
【解析】社會工作研究對象是社會問題或人們的需要,這些問題或需要可能涉及各類人群,但是弱勢群體的問題或需要始終是社會工作研究的核心對象。
11.在社會工作者的直接服務角色中,社會工作者鼓勵受助者在可能的情況下自強自立,克服困難,自我決策,即"助人自助",此時社會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是()。
A.咨詢者
B.倡導者
C.支持者
D.服務者
E.同情者
【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者面對服務對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務或幫助,也要鼓勵其在可能的情況下自強自立,克服困難,自我決策,即"助人自助",支持者的角色并不是要放棄服務提供,而是要激發服務對象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信心,使二者良性互動。
12."需要層次理論"是()提出來的。
A.瑪麗·里士滿
B.馬斯洛
C.莫瑞
D.阿爾德弗爾
E.人類行為研究學派
【答案】B
【解析】馬斯洛在 20 世紀 50 年代提出了"需要層次論",他認為人有五種基本需要,依次構成需要的層次。
13.治療模式關注小組組員的()問題。
A.個性成長
B.接受程度
C.治療結果
D.影響效應
E.心理和行為
【答案】E
【解析】治療模式關注小組組員的心理和行為問題,認為這些心理和行為問題并不是簡單的個人問題,而主要在于社會關系的失調,因此,強調通過小組活動來解決組員的社會化缺陷,重建其社會關系網絡,恢復和發展其社會功能。
14.()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類活動和行為積極性的源泉。
A.愛
B.發展
C.需要
D.行為
E.集群
【答案】C
【解析】人的需要是人腦對生理和社會需求的反映,是個體對內部環境和外部生活條件的穩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現出來。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類活動和行為積極性的源泉。從某種意義上說,需要可以看成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15.提出認知的"ABC 情緒理論框架"的是()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巴甫洛夫
D.艾利斯
E.洛克
【答案】D
【解析】艾利斯提出了認知的"ABC 情緒理論框架"即:真實發生的事件,人們如何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評估其所遭遇的事件和人們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評估此事件的情緒結果。
16.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是()
A.意識
B.前意識
C.后意識
D.潛意識
E.無意識
【答案】D
【解析】潛意識是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來,無論什么心理過程,只要假設其影響的存在,但是又無法覺察時,就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
17.20 世紀 20 年代~60 年代,美國臨床社會工作的主導理論是()
A.認知行為理論
B.社會支持理論
C.存在主義理論
D.增能理論
E.精神分析理論
【答案】E
【解析】精神分析理論于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在歐美社會工作中產生影響,直到 60 年代都在臨床社會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18.對社會工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直接引起社會工作者對社會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考()
A.現代主義
B.實證主義
C.人本主義
D.后現代主義
E.女權主義
【答案】D
【解析】后現代主義者認為,所謂知識其實只是人類用象征性的觀念、詞語對現實進行的表述,它對社會工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直接引起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的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考。
19.()將社會工作理論分為"支持社會工作的理論"和"社會工作理論"。
A.戈登
B.阿德勒
C.大衛·豪
D.埃里斯
E.馬爾科姆·佩恩
【答案】C
【解析】大衛·豪從理論關注內容的角度將社會工作理論分為"支持社會工作的理論"和"社會工作理論"。
20.在將 20 位失業者分為隨機的或匹配的兩組后,利用自信量表對兩組人員分別進行測量,結果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自尊平均得分分別是 2.8 分和 2.9 分。然后,安排實驗組參加求職技巧訓練,控制組則不接受任何訓練。再測發現,實驗組和控制組分別得 4.0 分和 3.0 分。結果顯示:實驗組得分增 1.2 分,控制組得分增 0.1 分,實驗刺激凈效果為 1.1 分。上述實驗設計方法屬于()
A.前后測控制組設計
B.單后側控制組設計
C.多組時間序列分析
D.非對等控制組設計
E.簡單時間序列沒計
【答案】A
【解析】前后測控制組設計就是首先把對象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控制組,然后測量兩組在某指標上的水平,再對實驗組進行某種干預,此后對兩組再測。實驗組的前后變化與控制組的前后變化之間的差異就視為干預效果。題干中研究者希望了解技術培訓對提升參與者就業自信心的影響,就屬于這種實驗設計方案
【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備考沖刺習題】相關文章:
2017年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備考習題03-09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模擬備考沖刺題「附答案」01-22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考前模擬備考沖刺題及答案01-22
2017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備考鞏固習題及答案03-28
2017年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考試習題03-09
社會工作者考試中級綜合能力考前沖刺題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