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對物流管理的認識

        時間:2024-03-07 18:35:14 林惜 物流管理 我要投稿

        對物流管理的認識

          引導語:在我國,物流是否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物流產業的邊界如何界定?怎樣才能促進我國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這些無疑是我國物流業界慎重思索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對物流管理的認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物流管理的認識

          產業是社會分工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它的含義具有多層次性,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可以細分到不能再分為止,并且內涵不斷充實,外延不斷擴展?梢,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是動態的。物流業當然也不例外。

          一、物流產業的界定

          我國2001年4月17日頒布的《物流術語》國家標準定義: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梢,物流活動提供的是一種以運輸、儲存為主的,多種功能相結合的服務活動。因此,物流產業屬于廣義的服務業范疇。根據三次產業分類法,可以將物流產業歸為第三產業范圍。這一劃分方式得到了廣泛認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物流產業究竟包含哪些企業?是否以運輸、儲存、搬運、包裝、商品流通信息處理等為主要業務活動的企業都可以歸屬在物流產業范圍之內?近年來,各種專業化物流企業的大量涌現,及其表現出來的快速發展趨勢表明,專業化物流服務作為一個新的專業化分工領域,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產業部門和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國家標準局編制和頒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對產業的劃分中,還不包含物流產業。交通運輸、倉儲業是獨立的產業。目前,對物流產業的界定還比較模糊,需要引起理論界的廣泛重視,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二、物流業當前在我國是否形成了一個產業

          如果將物流產業與同為第三產業的旅游產業做一比較。旅游業是中國與國際接軌最早并緊跟世界潮流發展的行業。最新統計顯示,中國旅游業固定產值已達7861億元,有各類旅游企事業單位近27萬個,各類旅游住宿設施25.4萬個(含旅游飯店1萬多家),各類旅行社近9000家,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3000多萬人。中國旅游業總收入正以平均12.7%的速度增長,高于國內生產總值7.4%的平均增長率,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同為第三產業,發展較為成熟的旅游業的各項統計數據非常清晰,其收入以及占GDP的比例呈上升趨勢。而物流業的發展還沒有系統量化的統計口徑及指標。在討論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問題時,必須意識到以下幾點:

          (1)物流產業的資產總量是否明晰?

          (2)物流業的從業人員到底有多少?

          (3)物流業作為一種產業的年產出量有多大?

          (4)物流業自身發生的成本、形成的利稅總量有多少?

          (5)現代物流產業所應用的標識性科技成果是什么?

          在與旅游業比較過程中,構成物流產業的基本統計數據和指標也是一片黑大陸。當需要加速發展物流產業,各個地方政府把物流產業作為一個支柱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加以扶持的時候,必須對上述問題予以重視并作系統全面地考慮。

          三、為什么要發展物流產業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網絡經濟的興起,全球物流服務業加速發展。上世紀90年代,全球物流年均增長7%以上,高于同期GDP增幅。2000年,全年物流產業規模為3.6萬億美元,與世界旅游業總收入基本相當。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得企業的采購、倉儲、銷售、配送等協作關系日趨復雜,企業間的競爭已不僅是產品性能和質量的競爭,也包含物流能力的競爭。目前我國不少企業仍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以生產為中心的管理模式,造成一方面生產企業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過大,占用資金較多;另一方面,運輸倉儲企業有效貨源不足,現有設施不能充分利用,導致企業周轉資金不快,經濟運行質量不高。有資料顯示:1999年,我國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流動資本占用為31042億元,資本年周轉速度為1.2次,而發達國家的周轉速度為15-18次。如果我國企業的資本周轉速度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我國3萬億元流動資本將相當于45萬億元以上。據世界銀行估計,我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6.7%,也有人估計為20%左右。2000年我國GDP為8.9萬億,按20%計算為17800億。如果全社會流通費用降低1個百分點,就可節約資金178億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國還沒有針對物流產業的統計指標體系,上述只是某一年份的估計值。無論從與全球經濟接軌角度還是從我國市場對物流服務的需求角度來看,我國都有必要促進物流產業的形成與發展。

          四、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運輸、倉儲、包裝等行業已有長時間的發展,然而作為將幾種功能有機結合的物流產業還尚未形成。從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物流產業正處于形成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國內企業對物流服務需求不足,現代物流的觀念尚未在工商企業中得到普及,對現代物流的認識有待提高;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大部分企業(47%的生產企業和62%的商業企業)還沒有考慮過以什么樣的標準來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成本還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不少企業對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選擇的標準已發生了變化,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重視了。考慮過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標準的企業中,作業質量和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的能力,成為衡量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首要標準。這說明,企業已經意識到物流效率的重要性,對物流能力開始重視,物流企業在進行服務策略的定位時,要有針對性。

          2、物流企業作為新興企業,近幾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少數企業能結合自身優勢,與國際接軌,如寶供公司等企業。但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存在工作質量不高,服務內容有限,服務方式和手段比較原始和單一,服務項目、收費標準隨意性較大,物流企業組織規模較小,缺乏必要的競爭實力,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物流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絕大多數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務。

          3、基礎設施、技術裝備水平落后,信息化水平低,專業人才匱乏。

          4、各級政府都將發展物流業提上了議事日程,積極為物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但由于我國物流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市場機制不健全,競爭秩序不規范,現有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

          5、關于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運作比較滯后。對物流產業概念的界定、物流企業的界定、單個物流作業環節提供的服務與一體化物流作業服務的界定、物流業投入產出統計指標體系的計量界定等理論與實踐問題尚且無章可循。

          我國物流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首先必須明確我國物流業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發展現狀,然后從這些實際出發,逐步解決問題,為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打良好基礎。

          現代物流管理的目的:

          (1)、以實現客戶滿意為第一目標;

          (2)、以企業整體最優為目的;

          (3)、以信息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物流五要素(FiveElementsofLogistics)是指評價物流體系的五個主要要素,它們是:品質、數量、時間、地點和價格。品質是指物流過程中,物料的品質保持不變;數量是指符合經濟性的數量要求和運輸活動中往返運輸載重盡可能滿載等;時間是指以合理費用及時送達為原則做到的快速;地點是指選擇合理的集運地及倉庫,避免兩次無效運輸及多次轉運;價格是指在保證質量及滿足時間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物流費用。

          實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盡可能最低的總成本條件下實現既定的客戶服務水平,即尋求服務優勢和成本優勢的一種動態平衡,并由此創造企業在競爭中的戰略優勢。根據這個目標,物流管理要解決的基本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把合適的產品以合適的數量和合適的價格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提供給客戶。

          物流管理強調運用系統方法解決問題,F代物流通常被認為是由運輸、存儲、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諸環節構成。各環節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觀念。系統方法就是利用現代管理方法和現代技術,使各個環節共享總體信息,把所有環節作為一個一體化的系統來進行組織和管理,以使系統能夠在盡可能低的總成本條件下,提供有競爭優勢的客戶服務。系統方法認為,系統的效益并不是它們各個局部環節效益的簡單相加。系統方法意味著,對于出現的某一個方面的問題,要對全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價。從這一思想出發,物流系統并不簡單地追求在各個環節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為物流各環節的效益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傾向,存在著交替易損的關系。比如過分強調包裝材料的節約,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損造成運輸和裝卸費用的上升。因此,系統方法強調要進行總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應和成本權衡應用的分析,以達到總成本最低,同時滿足既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目的。

          物流管理的發展經歷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3個層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輸送物資裝備所發展出來的儲運模式和技術。在戰后這些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界,并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運作效率,為企業贏得更多客戶。當時的物流管理主要針對企業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產出來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經過配送中心把產品送達客戶,并盡可能維持最低的庫存量。美國物流管理協會那時叫做實物配送管理協會,而加拿大供應鏈與物流管理協會則叫做加拿大實物配送管理協會。在這個初級階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數量的成品生產出來后,被動地去迎合客戶需求,將產品運到客戶指定的地點,并在運輸的領域內去實現資源最優化使用,合理設置各配送中心的庫存量。準確地說,這個階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現,有的只是運輸管理、倉儲管理和庫存管理。物流經理的職位當時也不存在,有的只是運輸經理或倉庫經理。

          現代意義上的物流管理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利用跨職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觀察、分析和解決企業經營中的問題非常有效。通過分析物料從原材料運到工廠,流經生產線上每個工作站,產出成品,再運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給客戶的整個流通過程,企業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卻實際上降低了整體效率的局部優化行為。因為每個職能部門都想盡可能地利用其產能,沒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則處處成為瓶頸,導致整個流程的中斷。又比如運輸部作為一個獨立的職能部門,總是想方設法降低其運輸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將一筆必須加快的訂單交付海運而不是空運,這雖然省下了運費,卻失去了客戶,導致整體的失利。所以傳統的垂直職能管理已不適應現代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而橫向的物流管理卻可以綜合管理每一個流程上的不同職能,以取得整體最優化的協同作用。

          在這個階段,物流管理的范圍擴展到除運輸外的需求預測、采購、生產計劃、存貨管理、配送與客戶服務等,以系統化管理企業的運作,達到整體效益的最大化。高德拉特所著的《目標》一書風靡全球制造業界,其精髓就是從生產流程的角度來管理生產。相應地,美國實物配送管理協會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改名為美國物流管理協會,而加拿大實物配送管理協會則在1992年改名為加拿大物流管理協會。

          一個典型的制造企業,其需求預測、原材料采購和運輸環節通常叫做進向物流,原材料在工廠內部工序間的流通環節叫做生產物流,而配送與客戶服務環節叫做出向物流。物流管理的關鍵則是系統管理從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個流程,以保證在最低的存貨條件下,物料暢通的買進、運入、加工、運出并交付到客戶手中。對于有著高效物流管理的企業的股東而言,這意味著以最少的資本做出最大的生意,產生最大的投資回報。

          現代物流,從接觸到初步認識此概念,時間很短,倉促間閱讀了幾篇有關物流的文章,感觸良多,實有太多不經思考之語,班門弄斧。

          20世紀9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改變傳統的物流體制,逐漸向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方向發展,物流和供應鏈如今已成為企業尋求長遠發展、增強競爭力的主要源泉。特別是我國,物流管理已與電子商務和特許經營一起,已作為深化企業改革、加強科學管理和戰略管理的重要舉措之一而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現代物流的短短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獨立的行業,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現代物流已經與電子商務緊密相連,現代物流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現代交易的不可缺少部分。本文是我對現代物流的一些膚淺認識和我對現代物流的個人看法,本文我將從三個方面去闡述我對現代物流和中國物流的理解,主要分為現代物流概念的理解,現代物流價值的再認識,中國物流發展的瓶頸。

          現代物流概念的理解

          對于現代物流概念的理解,我在這里首先先引用2000年頒布的《物流術語》的國家標準:

          物流 ( Logistics )的定義: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這樣的定義甚為準確,沒任何可敲擊之處。但是我認為這并不能完全體現和表達現代物流的含義,我認為現代物流的概念應該定義為:在倉儲空間的極限壓縮條件下,轉為時間與地點下的物品流動,此是我對現代物流的新的認識。

          在這里我想借用一個簡單的物理公式V=S/T (V:速度S:路程 T:時間),或者此公式與物流有一點點的聯系,當然這里并非指以上定義。對此我做了如下新的定義:V=S/T ,V:物流價值.VALUE S:地點.SPACE T:時間.TIME,即物流價值由兩個地點物品狀態和中間時間的一定數學關系所決定。

          在物流發展上,倉儲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時間的量化所代替,而這種趨勢也將更加的明顯,因此,從這一點上講,物流的價值產生因素就會由物品本身在目的地與供應地的所處形式以及在運動過程的時間因素決定,而在物流的一個實際定義也就是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機結合,是否就用V=S/T 模型將其階段分清,同時其反映在物流鏈中,是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一個流動過程,最終的價值也就是企業所追求的價值。

          講到物流我不得不引述兩個案例去解釋以上觀點,雖然這兩個例子我們已經非常之熟悉,它們就是:

          1.海爾物流JIT、3PL倉儲

          海爾國際化中心立體倉庫建立后,2000年年底,海爾庫存時間由原有的30天減至12天,2001年的目標是確保7天,大宗原材料、進口件不超過15天,某些零部件力爭維持僅3天的庫存量。海爾在集團內部實行庫存管理的JIT。配送管理突出兩點:一是減少庫存;二是保證二十四小時的快速反應,確保生產線的正常運轉,推行4HJIT送料,即控制物資在線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超過4小時立即退庫查明原因,按照SST契約進行處理,1小時之內的立即補料,使現場明亮整潔,呆滯物品減少50%。

          2.戴爾

          Dell公司成績的取得用其總裁邁克爾.戴爾的話而言,是歸功于物流電子商務化的巧妙運用。Dell通過國際互聯網和企業內部網進行銷售。在日常的經營中,Dell僅保持兩個星期的庫存(行業標準超過60天),其存貨一年可周轉30次以上;谶@些數字,Dell的毛利率和資本回報率也是相當高的:分別是21%和106%。這些都是Dell實施電子商務化物流后取得的物流效果。

          從以上兩個案例,一系列的數據引發了我的思考,海爾作為中國物流發展的典范,從硬件到軟件過程都做得相當出色,兩個企業的成功物流在一定的程度上達到了以時間消滅空間的物流價值,同時也體現現代物流的發展方向,一系列下降減少百分比,我想這也是V=S/T的最好體現。當然具體的價值實現又不是孤立的,兩個企業也真正的做到了現有條件下的物流價值的最大化。

          在上一部分的物流概念理解中,我試著用V=S/T的形式解釋物流的價值,可能會有點勉強,但是在這一部分我仍想繼續我的觀點,由海爾的JIT、戴爾完善的電子商務物流以及最為成功的豐田的零庫存一系列經典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這些物流運作成功的案例無一部說明:在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在人的因素作用下,在恰當的時間均已達到通暢,時間價值作為物流的第一價值體現,已經成為衡量企業物流是否成功的關鍵。時間價值同時也在引導現代物流發展的方向和提升現代企業的競爭力。V也就成為物流價值的直接體現,而同時他又成為企業追求利潤的中間目標。

          一個物流企業,要達到理想的物流價值,就必須對時間價值做一個合理的量化,這時模型中,TIME也就是最關鍵的,在成功的物流運作中,企業對物流的TIME都做了極為準確的量化,當然我要指出的一點是此處的TIME是在以程度的上的零時間的界定,但其可謂爭分奪秒,這一系列的定向具體的量化使得物流價值得以準確地量化。同時也才有了海爾和戴爾等的成功。

          物流管理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對物流活動諸要素的管理,包括運輸、儲存等環節的管理;

          二、對物流系統諸要素的管理,即對其中人、財、物、設備、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三、對物流活動中具體職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計劃、質量、技術、經濟等職能的管理等。

          物流管理科學是近一二十年以來在國外興起的一門新學科,它是管理科學中新的重要分支。隨著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人們逐漸發現,企業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的競爭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產品質量的好壞也僅僅是一個企業能否進入市場參加競爭的敲門磚。這時,競爭的焦點開始從生產領域轉向非生產領域,即轉向過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視為輔助環節而不被重視的環節,諸如運輸、存儲、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領域。人們開始研究如何在這些領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創造“第三個利潤源泉”。

          物流管理從此從企業傳統的生產和銷售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研究領域和學科范圍。物流管理科學的誕生使得原來在經濟活動中處于潛隱狀態的物流系統顯現出來,它揭示了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的內在聯系,它的發展和日臻完善,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制勝的法寶。

          物流管理的劃分有以下分類標準:

          一、宏觀物流與微觀物流

          宏觀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的物流活動,是從社會再生產總體的角度來認識和研究物流活動。宏觀物流主要研究社會再生產過程物流活動的運行規律以及物流活動的總體行為。

          微觀物流:是指消費者、生產者企業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在整個物流活動過程中,微觀物流僅涉及系統中的一個局部、一個環節或一個地區。

          二、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

          社會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戶的以整個社會為范疇,以面向社會為目的的物流。這種物流的社會性很強,經常是由專業的物流承擔者來完成。

          企業物流是從企業角度上研究與之有關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的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它由企業生產物流、企業供應物流、企業銷售物流、企業回收物流、企業廢棄物物流幾部分組成。

          三、國際物流和區域物流

          國際物流是指當生產和消費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獨立進行的情況下,為了克服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而對物資(貨物)所進行的物理性移動的一項國際經濟貿易活動。因此,國際物流是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這種物流是國際間貿易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各國之間的相互貿易最終通過國際物流來實現。國際物流是現代物流系統中重要的物流領域,近十幾年有很大發展,也是一種新的物流形態。

          區域物流是相對于國際物流而言的概念,指一個國家范圍之內的物流,如一個城市的物流,一個經濟區域的物流均屬于區域物流。

          四、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動的共同點和一般性,物流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涉及全社會的廣泛性,因此物流系統的建立及物流活動的開展必須有普遍的適用性。

          特殊物流是指在遵循一般物流規律基礎上,帶有制約因素的特殊應用領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勞動對象、特殊機械裝備特點的物流。

          庫存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1)如果從單個企業擴大到同供應商、制造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的物流范圍考慮庫存問題的話,就會發現有問題的庫存數量會大大增加。組成物流供應鏈的各企業之間的關系在過去是互相買賣交易關系,因而企業并不習慣在它們之間交流信息,在不習慣相互協調進行庫存管理,更不用說在整個供應鏈水平上分享交流信息和共同協調庫存管理,這樣往往會形成不必要的大量庫存,同時有可能降低顧客的滿意度。

         。2)隨著組成供應鏈的企業間關系從過去建立買賣交易的對立關系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協作伙伴型關系的轉變,供應鏈各個企業間交流、分享信息,協調進行庫存管理成為可能,而先進的庫存管理方法和技術的出現時這種可能變為現實。

         。3)企業經營管理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采購環節。一是“暗箱操作”,這非常容易產生以權謀私、弄虛作假、舍賤求貴、以次充好、收受回扣等等。二是“跑、冒、滴、漏”的現象也容易發生。

          企業需要充足的庫存以保證正常的經濟活動;同時,減少庫存可以最大限度節約企業成本。

          總之,庫存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意義是不能小視的,庫存管理做好了,就能夠促進企業平穩的發展和企業穩步的進行營銷 手段,使企業不斷的發展壯大。

        【對物流管理的認識】相關文章:

        對現代物流的認識和對物流管理專業的認識12-07

        怎樣管理物流車隊-有效管理物流車隊的方法06-21

        物流與現代物流管理的分析05-21

        物流的管理層次-物流知識12-29

        企業物流和物流企業物流管理的核心05-14

        什么是物流管理09-23

        物流成本管理方法04-12

        物流管理的基本定義02-17

        現代物流管理的特征10-1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