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箏的結構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箏的結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箏的結構
古箏是一種長方形的多弦多柱樂器,其組成部分有:
一、面板 底板 古箏頭 古箏邊 古箏尾
古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古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古箏腳。在木制箱體的面板上張設古箏弦。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碼子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
古箏的品種不一,構造也不盡相同,下面介紹的是一種二十一弦古箏的構造。
古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古箏頭、古箏尾、岳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古箏弦等部位組成。古箏的優劣取決于各部分材料質地及制作工藝的高低。
古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古箏邊組成。在共鳴體內有音橋,呈拱形,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還起著支撐的作用。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古箏的音響影響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質干而松的梧桐木來制作。也有人試用白松制作。蒙族古箏的面板用楊木制成。
「底板」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質木料制作。
「古箏邊」也稱邊板,即古箏的側幫。古箏有兩個箏邊,靠近身體的一側稱為內箏邊,另一側稱為外古箏邊。古箏邊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紅木或其他雜木制成。還有試用楓木制作。
「古箏頭」用木、紫檀或其他較堅實的木料制成。箏頭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來固定(也有的古箏的古箏頭是固定琴釘的)。在古箏頭的側面有一個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個音窗,供出音之用。古箏頭因與共鳴體相通,這樣就擴大了共鳴的范圍(也有的古箏,古箏頭與共鳴體是不相通的)。
「古箏尾」它主要用于安裝琴釘。此處在造型上也起著與箏頭對稱平衡的作用。
二、岳山 碼子 琴釘 音孔 箏弦
「岳山」也稱木梁或山口。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在古箏上有兩個岳山:一個在面板與古箏頭連接處,叫作前岳山;一個在面板與古箏尾連接處,叫作后岳山。岳山隨面板的前后圓弧而自然成彎弧形,與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縮短了高中音區的碼處弦長。岳山起著載弦的作用,也起著某些傳遞聲音的作用。岳山與碼子高度的比例關系到音準以及音色,定調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用恰當的比例才能使古箏的發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岳山上端鑲有一條骨片或銅絲,以使發音悅耳。
「碼子」也稱柱,或稱雁柱。它是古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一般用木制作,也有用紅木、牛骨、塑料、象牙制成的,以木的效果為佳。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穩固古箏弦。每個碼子支撐著一根弦,共有二十一個碼子。在演奏時,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再通過共鳴體而發也音樂的效果。碼子可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后移動,以適當調整音質。
「琴釘」也稱肖子。它用于上弦,調整弦的松緊,控制音的高低。古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或用硬質木料制成弦軸上弦的。
「出音孔」古箏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在古箏頭側面有一個,底板上有兩個(一個在底板的中部,一個在底板接近古箏尾處)。出音也的位置、形狀和大小關系到音色、音量。
「弦」目前常用古箏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古箏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古箏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弦、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由于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弦為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適當配置鋼絲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弦的。鋼絲弦音色明亮,纏弦音色渾厚。
說明:在制弦專業上,把鋼絲弦稱為裸弦(裸弦是與纏弦相對而言的),把有外包纏皮的弦稱為纏弦。纏弦的弦蕊,一般采用鋼絲弦做蕊。
拓展:關于古箏彈弦方法
箏的基本彈弦方法有兩種:夾彈法和提彈法。
夾彈法:
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上方到斜下方,角度呈45度,發青厚實,音質飽滿。彈奏時往往是無名指自然依放在箏弦上,使手有所依托,保持手型自然松弛。夾彈法是初學彈箏的基礎彈法,也是傳統技法的基本彈法。
提彈法:
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下方到斜上方,角度呈45度,發音清脆,音質干凈。彈奏時往往是無依托,懸手彈;A訓練時切忌手型緊張,仍需保持手型的自然松弛狀態。提彈法是快速練習的重要彈法。
除這兩種基本彈弦方法外,觸弦的深淺,觸弦角度的調整,觸弦速度與力度的不同都給箏的發音帶來極大的變化。在基礎訓練中要學會掌握不同的彈弦方法,學會調整觸弦的角度、力度、速度,自如地運用到樂曲表現中去。
按弦方法:
左手按弦方法就是通過按抑箏弦,控制箏弦的張力和音高,變化右手彈弦后的余音,達到“按弦取韻”、 “以韻補聲”的目的。
按弦動作要領:肩臂放松,自然曲肘,手腕與手背平行,食指、中指自然彎曲置箏弦上,用指尖肉墊按抑箏弦,按弦意念在食、中指指尖上,切忌下壓手腕。
傳統技法:
右手傳統技法主要是指大、中、食三指的運用。不論是托、劈、勾、剔、抹、挑,還是撮、輪、搖等諸多技法,其核心原則是:以大指為軸心,五聲音列八度內的勾搭技法為特點的技法規律(大指向外彈弦稱之“托’,中指向里彈弦稱之“勾”,勾托配合民間稱之“勾搭”)。不論是啟蒙初學,還是典范的流派箏曲,都是以大、中指為八度的彈弦位置-以大指為演奏旋律的主要用指,食指活動范圍在大、中指八度內的四根箏弦上,這就呈傳統右手技法的主要特點。
左手傳統技法是以吟揉滑按,以韻樸聲為其主要特色,技法的種種變化又是地方流派的主要表現手段。首先是掌握吟揉滑按的基本概念的表現技法,進一步才足掌握具有地方風格特色的特殊表現技法。
現代技法:
箏的技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泛地借鑒和吸取其它樂器的技巧來豐富自身的表現手段。從雙手彈奏到特殊音響的表現,從五聲和七聲音階的排列到特殊音階的排列都大大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根據旋律進行的規律安排用指順序的“指序彈法”,適用于特殊音列和快速多變的旋律進行!爸感驈椃ā笔箯椣业氖种覆痪窒抻谟沂值拇、中、食二指,而是雙手的十個手指,強調指功能和手指的獨立性,彈弦方法以“提彈法”為主。這使箏的技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以點成線的“搖指技法”,是現代樂曲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它使旋作連貫流暢,增強了力度,開闊了表現幅度,給現代樂曲的表現賦予新的意義。
搖指:
使用大指或食指連續的向里、向外快速彈弦,以達到音色連貫的一種古箏演奏技法。近年來隨著演奏技巧的不斷發展及樂曲表現力的要求,搖指這一指法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創新,并派生出以搖指為基礎的多種演奏形式如八度搖、雙指搖、掃搖、扣搖、多指掃搖等。
古箏基礎知識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古箏就已經廣為流傳,故也稱為秦箏,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了。它是以音響效果來命名的樂器,彈起來“錚錚”作響,因此稱為箏。而加一個古,來借以說明它的歷史久遠。古箏在我國流傳的面積非常廣泛,因此它的音樂融合了各地的民歌、說唱、民間音樂等,形成了不同的音韻特點和演奏技法,產生了不同的派別,其中以河南箏派、山東箏派、浙江箏派、潮州箏派和客家箏派最為著名,在少數民族以蒙古箏較為著名。
箏這件樂器不僅外形優美,而且音色也很優美。想必敦煌壁畫里的飛天美女彈奏古箏的美麗形象早已深深鐫刻在人們的心中。近幾年來,欣賞和學習古箏的人越來越多,說明古箏這件樂器自身有著極大的魅力。對于一般的愛好者來講,在工作之余,花點時間去學習古箏,是自身追求完美、表現自我的過程。它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而且對自身良好氣質與修養的塑造也有極大的幫助,這無疑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箏的難度跨度非常大的。對于專業演奏來說,要達到一定的徹底,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箏又有著好聽易學的特點,對于初學者來說,它又能很快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來演奏一些簡單又好聽的樂曲。
古箏的演奏姿勢
1.首先,椅子的高低要選擇坐下后古箏恰在腰間部位的高度。椅子應選擇演奏者坐正后,大小腿成九十度角的高度為宜。
2.右肩與前梁成一條直線。
3.身體與琴距離一拳到兩拳左右。
如何戴假指甲
1.假指甲有兩種,如果兩面均是平面的,就無所謂正反。
2.如果有一面是弧形,那么需要將平面貼著指肚戴,用弧形的一面來彈奏。
3.選擇假指甲不宜太大,它的大小、長短最好與手指第一關節相近。
4.裝戴時膠布應粘在手指第一關節的中部,貼緊指肚,膠布纏兩圈左右為宜,避免膠布粘在第一關節活動處,影響手指靈活度。
左右手大指、食中指、無名指均需裝戴假指甲,食指、中指、無名指戴法如上所釋,大指有所不同。右手假指甲與大指尖向左成45度角。左手則相反。因此膠布也應斜著粘。
怎樣保養古箏
1.古箏是木制樂器,容易受氣候的影響。天氣潮濕,音色變悶,弦線會生銹;空氣太干燥,前后岳山邊和底板會開裂。所以要把樂器放在通風且空氣又不太干燥(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有時南方的古箏到北方后會裂開,如果這些裂紋不一向使用,不需要修理亦可繼續使用。
2.每次練完琴,不要忘了在古箏上蓋一塊布,防止灰塵落在樂器上。如果環境雜亂,最好把古箏放回盒中,以免碰壞。
3.長途運輸時,一定要把箏碼拆下,防止樂器受到猛烈撞擊時,受壓力大的碼子容易折斷。
4.面板臟了,用干布擦拭,避免弦生銹。
5.經常使用,可保證樂器處于良好的振動狀態,使音色日趨完美。
【古箏的結構】相關文章:
古箏的組成結構有哪些08-01
古箏保養06-14
古箏的基本構造12-30
古箏的保養方法10-16
古箏的彈奏技巧10-29
學習古箏的技巧08-14
古箏演奏的技巧08-27
自學古箏的建議09-08
古箏制作材料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