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什么是審計風險

        時間:2024-06-09 12:07:33 中級審計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什么是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的涵義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存在著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針對會計報表發表錯誤審計意見的可能性。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審計風險的知識。歡迎閱讀。

          審計風險的定義

          “審計風險”的涵義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存在著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針對會計報表發表錯誤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實踐中傾向于第二種定義,認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不能形成和發布正確審計意見的可能,而不是指審計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可能承擔的損失,盡管會計師事務所可能因為發布不恰當的審計意見而導致損失的產生。國際審計準則第6號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認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師對含有重要的財務報表表示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的風險。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第9號對其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的錯報或漏報,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審計風險的基本特征

          審計風險的客觀性現代審計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樣審計的方法,不論是統計抽樣還是判斷抽樣,若根據樣本審查結果來推斷總體,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差,即審計人員要承擔一定程度的作出錯誤審計結論的風險。因此,風險總是存在于審計活動過程中,只是這些風險有時并未產生災難性的后果,或對審計人員并未構成實質性的損失。所以,通過審計風險的研究,人們只能認識和控制審計風險,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改變風險存在和發生的條件,降低其發生的頻率和減少損失的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的普遍性審計風險通過最后的審計結論與預期的偏差表現出來,審計活動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導致風險因素的產生。從總體看,可能產生風險的因素有:內部控制結構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數字遺漏,對項目的錯誤評價和虛假注釋,項目的流動性強,項目的交易量大,經濟蕭條,財務狀況不佳,抽樣技術局限性等。從具體風險看,每個會計單位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一個或多個因素,因此審計風險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審計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審計失誤,都會增加最終的審計風險。最終審計風險的控制就取決于對上述各種風險的控制。

          審計風險的潛在性審計責任的存在是形成審計風險的一個基本因素,如果審計人員在執業上不受任何約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就不會形成審計風險,這就決定審計風險在一定時期里具有潛在性。如果審計人員雖然發生了偏離客觀事實的行為,但沒有造成不良后果,沒有引起相應的審計責任,那么這種風險只停留在潛在階段,而沒有轉化為實在的風險。審計風險是在錯誤形成以后經過驗證才會體現出來,所以審計風險只是一種可能的風險,它對審計人員構成某種損失有一個顯化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長短因審計風險的內容、審計的法律環境、經濟環境、以及客戶、社會公眾對審計風險的認識程度而異。

          審計風險的偶然性審計風險由于某些客觀原因,或審計人員并未意識到的主觀原因造成,即并非審計人員故意所為,而無意接受了審計風險并承擔了審計風險帶來的嚴重后果。審計風險具有無意性這一特點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在這一前提下,審計人員才會努力設法避免減少審計風險,對審計風險的控制才有意義。倘若審計人員因某種私利故意作出與事實不符的審計結論,則由此承擔的責任并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審計風險,因為這種審計人員故意的舞弊行為不再對審計風險進行控制,這種行為本身就受到職業道德的譴責,應承擔法律責任。

          審計風險的可控性審計要為其報告的正確性承擔責任風險,然而現代審計的指導思想從制度基礎審計進一步發展到風險審計表明,審計職業界并未被越來越多的審計風險所制約,而是逐步向主動控制審計風險的方向發展。正確認識審計風險的可控性有著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通過識別風險領域,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避免,沒有必要因為風險的存在,而不承接客戶,只要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可對客戶進行審計。另一方面,審計風險的可控性說明審計風險是可以通過努力降低其水平,能促使審計理論研究,提高審計質量。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什么是審計風險】相關文章:

        審計風險評估的方法10-03

        評估審計風險的概念10-17

        國家審計風險的防范01-22

        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201707-09

        降低審計風險的方法201708-24

        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有哪些12-21

        關于戰略審計的風險評估與對策討論05-21

        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有哪些10-11

        勒索病毒最大的風險是什么03-21

        內部審計在現代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05-2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一级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 |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 | 五十路熟中文字幕 |

            什么是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的涵義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存在著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針對會計報表發表錯誤審計意見的可能性。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審計風險的知識。歡迎閱讀。

              審計風險的定義

              “審計風險”的涵義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存在著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針對會計報表發表錯誤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實踐中傾向于第二種定義,認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不能形成和發布正確審計意見的可能,而不是指審計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可能承擔的損失,盡管會計師事務所可能因為發布不恰當的審計意見而導致損失的產生。國際審計準則第6號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認為:審計風險是指審計師對含有重要的財務報表表示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的風險。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第9號對其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的錯報或漏報,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審計風險的基本特征

              審計風險的客觀性現代審計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樣審計的方法,不論是統計抽樣還是判斷抽樣,若根據樣本審查結果來推斷總體,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差,即審計人員要承擔一定程度的作出錯誤審計結論的風險。因此,風險總是存在于審計活動過程中,只是這些風險有時并未產生災難性的后果,或對審計人員并未構成實質性的損失。所以,通過審計風險的研究,人們只能認識和控制審計風險,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改變風險存在和發生的條件,降低其發生的頻率和減少損失的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的普遍性審計風險通過最后的審計結論與預期的偏差表現出來,審計活動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導致風險因素的產生。從總體看,可能產生風險的因素有:內部控制結構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數字遺漏,對項目的錯誤評價和虛假注釋,項目的流動性強,項目的交易量大,經濟蕭條,財務狀況不佳,抽樣技術局限性等。從具體風險看,每個會計單位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一個或多個因素,因此審計風險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審計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審計失誤,都會增加最終的審計風險。最終審計風險的控制就取決于對上述各種風險的控制。

              審計風險的潛在性審計責任的存在是形成審計風險的一個基本因素,如果審計人員在執業上不受任何約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就不會形成審計風險,這就決定審計風險在一定時期里具有潛在性。如果審計人員雖然發生了偏離客觀事實的行為,但沒有造成不良后果,沒有引起相應的審計責任,那么這種風險只停留在潛在階段,而沒有轉化為實在的風險。審計風險是在錯誤形成以后經過驗證才會體現出來,所以審計風險只是一種可能的風險,它對審計人員構成某種損失有一個顯化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長短因審計風險的內容、審計的法律環境、經濟環境、以及客戶、社會公眾對審計風險的認識程度而異。

              審計風險的偶然性審計風險由于某些客觀原因,或審計人員并未意識到的主觀原因造成,即并非審計人員故意所為,而無意接受了審計風險并承擔了審計風險帶來的嚴重后果。審計風險具有無意性這一特點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在這一前提下,審計人員才會努力設法避免減少審計風險,對審計風險的控制才有意義。倘若審計人員因某種私利故意作出與事實不符的審計結論,則由此承擔的責任并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審計風險,因為這種審計人員故意的舞弊行為不再對審計風險進行控制,這種行為本身就受到職業道德的譴責,應承擔法律責任。

              審計風險的可控性審計要為其報告的正確性承擔責任風險,然而現代審計的指導思想從制度基礎審計進一步發展到風險審計表明,審計職業界并未被越來越多的審計風險所制約,而是逐步向主動控制審計風險的方向發展。正確認識審計風險的可控性有著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通過識別風險領域,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避免,沒有必要因為風險的存在,而不承接客戶,只要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可對客戶進行審計。另一方面,審計風險的可控性說明審計風險是可以通過努力降低其水平,能促使審計理論研究,提高審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