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秋天的雨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參考!
【1】秋天的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炎熱、郵票、涼爽、柿子、仙子、菠蘿、氣味、香甜、糧食、加緊、油亮亮、楊樹、豐收”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讀中表達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認真品讀課文:以讀為主,讀中悟情,以讀促悟,自悟自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前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
[課時安排]
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發現開學以來周圍有什么變化嗎?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引導學生回憶平時觀察周圍景物、人們衣著等方面的變化所得,初步認知秋天的特點,以熟悉的事物變化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認識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承上談話,說說你從文中知道了什么。(主要是檢查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情況,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只要學生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即可,不一定要求完整)
3.檢查生字新詞預習情況。(出示以下詞語,引導學生認讀)
鑰匙 趁著 柿子 頻頻 菠蘿 喇叭 銜來 衣裳 五彩繽紛
4.認識多音字,并組詞。
(shān)扇風——表示動作
扇
(shàn)扇子——表示名稱
5.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鞏固識字方法,揭示漢字規律,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
6.同桌互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
(提示:如果同桌把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都讀正確了,你就夸夸他;如果有不正確的,請你幫幫他。)
(遵照課標“要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及“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認知規律,這一步驟旨在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了解課文大意;認識生字、新詞,掃清學習課文的障礙;最后再讓生字、新詞回到課文中,讀文鞏固,以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為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三、細讀課文,品味語言,進入情境,感情朗讀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秋天的雨”的。
2.承上談話,相機引導學生明確:課文是從四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一是秋雨是鑰匙;二是秋雨有一盒顏料;三是秋雨藏著好聞的氣味;四是秋雨告訴大家冬天要來的消息。
3.自由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想想這部分課文為什么會使自己喜歡。
4.(同桌或前后)相互交流: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對方聽,并說說喜歡的理由;聽者要提出自己的評價意見。
5.全班交流讀書感受,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評價中不斷激勵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相機品味有關句子?筛鶕䦟W生提出的先后順序出示、感悟)
⑴ 讀讀下面的兩組句子,說說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你覺得怎樣才能讀好這個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
秋天的雨,帶著清涼和溫柔,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黃黃的葉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菊花仙子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天里頻頻點頭。”在這句中,你發現了什么?(提示:①看到句中的省略號你會想到什么?②想象這個句子描寫了怎樣一種景象,把這種景象用本段的一個成語概括出來。)
⑶ 讀讀下面的句子,做做動作,一邊讀一邊演。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為什么說秋雨帶給大地的是“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歡樂”的歌?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從整體入手把握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從四個方面描寫秋雨;品讀句子,理解課文,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欣賞作者優美的文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所有這些,都遵循語文教學的特點,突出語言文字訓練,使學生既感受到語文工具性的一面,又受到美的感染,情感的陶冶;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喜歡的內容自己選,自己的感受充分談,品讀的句子隨機出現,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根據句子的不同特點,設計不同的品味方式,或對比,或提示,或表演,或從標點入手幫助理解,使學生不會產生疲勞感,在興味盎然中培養語感,進而得到語文知識的訓練和生成。另外,老師、同學的激勵評價,也容易使學生不斷產生嘗試的動力,有利于學生不斷進步)
四、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幾句話、誦幾句詩、唱幾句歌、畫一幅畫……)贊美你心中的秋天、秋雨。
2.展示自己贊美的作品。
(展示學生個性特點,使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聯系生活實際,鍛煉學生思維。)
五、小結鞏固
1.說說這節課上自己的收獲。
2.評價自己這節課的表現。
六、語文實踐
1.課外閱讀描寫秋天的文章,收集描寫秋天的詞語。
2.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秋天的雨教學設計及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名為寫秋雨,實則寫秋天。秋雨只是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了起來,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整篇課文都是圍繞這個主題來展開的。
這次執教的是課文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從秋天的雨帶來色彩中去引導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豐收、歡樂。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方面是這樣預設的:1、使學生能掌握本課的生字和詞語,正確書寫美觀地4個生字。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分層次朗讀,使學生能從讀順到讀出動態美再到讀出蘊涵其中的美麗、歡樂和豐收。3、品味課文的語言美,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語言。
這篇課文的語言非常優美、意境也很清新,在教學過程中我借助了多媒體和教師的語言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句子,品讀課文,因此這節課我主要還是以讀來貫穿全文的,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體驗。由于本次活動側重在閱讀教學方面,所以接下來我主要從第二自然段的閱讀教學設計這一塊來談談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描寫了“秋天五彩繽紛的色彩”,語言文字生動優美、朗朗上口。結合課文特點,我以調動學生朗讀興趣為目的,以“你從哪里感受到了歡樂和豐收?”為切入點,使“以讀為本”這一理念落到實處。具體做法如下:
1、直接從語言文字中解讀文本,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劃劃相關的句子、找找有關的詞語去體會感悟,以悟促讀。我在教學這段時是一句話一句話進行的。但是幾話的開頭都是先問學生,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或聽懂了什么?圈圈有關的詞語讀一讀,再交流。這一環節在教學第一句中講得比較仔細,如:在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我抓住表現動態的詞語“扇哪扇哪”,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使學生喜歡這把有趣的小扇子,進而讀出其中的韻味。這一環節主要是希望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那下面的幾個句子教學就相對比較容易了。
2、適時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借助想象,借助動作,在腦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繽紛的美景表象,以想帶讀,以動帶讀,把句子讀活。如在學習“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 ”這個句子時,我讓學生想象一下果子們在你擠我碰時情景,學生們一下字活躍了起來,結合這個情景我又馬上引導想象:說說果子們會說些什么,你站在過樹下的話又會說些什么?這樣一來,句子教學就不那么單薄了,因為學生有了自己的感受,也為后面第二課時教學水果的香味中理解那句“小朋友的腳常被那香味勾住”做了鋪墊。
3、恰當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現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生動的形象中,以情助讀。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復朗讀,自然而然地感受畫面的色彩美從而進一步感悟秋天里洋溢著的歡樂和豐收。這一環節最好是放在解讀文本之后,而不要放在之前。這點我正是在上周何芳芳老師的培訓中學會的,也通過自己前面的試教和今天的執教比較之中得到了驗證。如在學習“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 紫紅的、 淡黃的、雪白的- - - - - -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pín]頻點頭。”這個句子時,我首先是讓學生自己解讀文本,挖掘文本內涵。你從這個句子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應該也根據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進行了一番想象,緊接著利用多媒體再出示各種菊花的圖片,視覺沖擊后再進行指導朗讀,這時學生的`讀就又帶有了自己新的感受,理解的全面了,朗讀的層次也就提高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我在本課教學時力求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這積累方面本來是想時間充裕的話讓學生背背第二段中自己喜歡的句子的,由于時間問題就只能安排在第二課時中了。當然這節課執教下來,我自己也還是發現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如部分學生在欣賞 秋景感悟美麗、豐收和歡樂時比較深刻,所以在個別朗讀時還是比較好的,可是到了最后齊讀時不很理想,離我的預設目標還有點差距。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至于后面大家談論的這個“爽”的筆順,我是參考了新課標人教版的一本教學輔導材料,到底依照哪個,很慚愧沒有去深入研究,有待查證。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8-26
《尊嚴》教學設計及反思06-04
《白楊》教學設計與反思08-29
《草原》教學設計及反思08-29
翠鳥教學設計反思06-14
橋教學設計及反思08-14
《夏感》教學設計與反思08-25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及反思08-26
井岡翠竹教學設計及反思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