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西醫結合助理執業醫師考點:遺尿的辨證論治
遺尿癥俗稱尿床,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10歲時5%有遺尿,有少數患者遺尿癥狀持續到成年期。沒有明顯尿路或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原發性遺尿,約占70%~80%。繼發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患者稱為繼發性遺尿;純撼归g尿床外,日間常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癥狀。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遺尿日久,小便清長,量多次頻,兼見形寒肢冷、面白神疲、乏力自汗者是為虛寒;遺尿初起,尿黃短澀,量少灼熱,形體壯實,睡眠不寧者屬于實熱。虛寒者多責之于腎虛不固、氣虛不攝、膀胱虛冷;實熱者多責之于肝經濕熱。
二、治療原則
本病治療,虛證以溫腎固澀,健脾補肺為主;實證以瀉肝清熱利濕為主,配合針灸、激光、外治等法治療。
三、分證論治
1.腎氣不固證候:
睡中經常遺尿,甚者一夜數次,尿清而長,醒后方覺,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酸軟,智力較差,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分析:腎氣虛弱,膀胱虛冷,不能制約,故睡中經常遺尿,且尿量多而清長。腎虛真陽不足,命門火衰,故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為腎之府,骨為腎所主,腎虛故腰腿酸軟。腎主髓,腦為髓之海,腎虛腦髓不足,故智力較差。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均為腎氣不足、下元虛寒之象。
治法:溫補腎陽,固澀小便。
方藥:菟絲子散加減。常用藥:菟絲子、肉蓯蓉、附子溫補腎陽,五味子、牡蠣益腎固澀縮小便,雞內金消食助運以利發揮溫腎固澀止遺之效?珊峡s泉丸協同發揮其效。
神疲乏力,納差便溏,加黨參、白術、茯苓、山楂益氣健脾和中助運;智力較差者,加人參、菖蒲、遠志補心氣,開心竅。
2.脾肺氣虛證候:
睡中遺尿,少氣懶言,神倦乏力,面色少華,常自汗出,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細少力。
分析:脾肺氣虛,三焦氣化不利,膀胱失約,故睡中遺尿。脾肺氣虛,輸化無權,氣血不足,不能上榮于面,故面色少華;不能榮;b養神濡養肢體,故神倦乏力。肺氣虛則少氣懶言,常自汗出;脾氣虛則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細少氣,均為氣虛之象。
治法:益氣健脾,培元固澀。
方藥補中益氣湯合縮泉丸加減。常用藥: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益氣健脾、培土生金,升麻、柴胡升舉清陽之氣,當歸配黃芪調補氣血,陳皮理氣調中,益智仁、山藥、烏藥溫腎健脾固澀。
常自汗出,加煅牡蠣、五味子潛陽斂陰止汗;食欲不振,便溏,加砂仁、焦神曲運脾開胃,消食止瀉;痰盛身肥,加蒼術、山楂、半夏燥濕化痰;困寐不醒,加石菖蒲、麻黃醒神開竅。
3.肝經濕熱證候:
睡中遺尿,尿黃量少,尿味臊臭,性情急躁易怒,或夜間夢語磨牙,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
分析:肝經濕熱,蘊伏下焦,耗灼津液,迫注膀胱,故睡中遺尿,尿黃量少,尿味臊臭。肝經有熱,肝火偏亢,故心情急躁易怒;肝火內擾心神,故夢語磨牙。舌紅,苔黃膩,脈弦數,均是肝經濕熱之象。
治法:瀉肝清熱利濕。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藥:龍膽草、黃芩、梔子清瀉肝火,澤瀉、木通、車前子清利膀胱濕熱。當歸、生地養血滋陰,配柴胡疏調肝氣以柔肝。甘草調和諸藥。
夜寐不寧加黃連、竹葉、連翹清心除煩;尿味臊臭重,舌苔黃膩,加黃柏、滑石清利濕熱。
若痰濕內蘊,困寐不醒者,加膽星、半夏、菖蒲、遠志清化痰濕,開竅醒神。若久病不愈,身體消瘦,舌紅苔少,脈細數,雖有郁熱但腎陰已傷者,可用知柏地黃丸,滋腎陰,清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