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傳統習俗
辦年貨
采購過年所需的物品,例如食品、禮物、衣服、裝飾品的過程,稱為辦年貨。
父母應該盡量安排時間和孩子一起辦年貨。首先為過春節要買的衣服、食物、裝飾等物品做一個計劃,讓孩子對過年有期盼心理,同時讓孩子明白他是家庭一員,應該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
其次,在購買時孩子可接觸社會,認識各種東西,知道不同的購買地點和購買方式,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理解了消費這一社會行為。
掃塵
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前屋后,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地迎新春。
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他會感到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價值,增強家庭意識和責任感;還會從中體驗到父母勞動的辛苦。
貼春聯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符”演變而來的。朱元璋曾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此后,春聯得以推廣。
父母可帶著孩子去選購春聯,讓孩子得到詩文雅興的熏陶,感受中華文明的高妙。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賞現場寫春聯,讓他體會到漢字的工整與字詞的構成奧妙。
倒貼福字
春節貼“!弊,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帶著孩子去選購福字,讓孩子將福字貼到門上,告訴孩子為什么要將福字倒著貼,讓孩子在感受春節氣息的同時又了解語言的妙用。
貼年畫
以前,每逢過農歷新年時差不多每家都會買幾張年畫貼在大門上,從大門到廳房,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征吉祥富貴的年畫,讓新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
讓孩子在各種題材的年畫中學會審美,了解地域文化,而且年畫也是一種不錯的看圖識字的讀物。此外,還可以將貼年畫演變成家里的環境布置,帶著孩子一起剪窗花、做燈籠、插花,可以各人提出自己的創意,讓孩子在寬松、民主的家庭氣氛中展示自己的本領。
壓歲錢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贈予,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在過年時家長應堅持給壓歲錢的'傳統,并且將孩子的壓歲錢存在一個專屬他的賬戶里,告訴孩子這是他的,爸爸媽媽代為保管,存起來會有利息,以后需要用錢時可以從這里支取,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和金錢觀。
吃年夜飯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借全家聚會的機會,可以將平時很少見面的親戚介紹給孩子認識,讓孩子感受合家團圓的氣氛,同時熟悉家里的親戚朋友,在平時生活中也不會因別人冒充親戚而被騙。
放爆竹
春節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漢代。古時放爆竹,是用竹子放進火內燃燒,由于竹內空氣受熱膨脹,便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此避邪驅鬼,企盼來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則有了用火藥制成的鞭炮。
父母可以事先買好安全性高的爆竹,除夕夜帶著孩子到空曠的地方玩,也可以讓孩子燃放安全的小煙花,在五光十色中一起感受春節的樂趣,當然也可以教孩子煙火產生的原理以及安全用火的常識。
守歲
古時候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則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允許孩子在除夕夜晚一點睡覺,讓他和家人一起守歲,讓孩子從心里領悟“辭舊迎新”的概念,懂得新的一年來了,應該振奮精神、健康快樂地成長。
穿新衫
舊時,小孩平時禁忌穿鮮艷衣服,正月初一卻是例外,有的在紅衣外罩網衣,佩戴虎爪,有的人家還在小孩的腰帶上掛上小刀劍、貝殼、木刻或銅刻的八卦,是“抵御邪惡”的意思。
現在給孩子買新衣服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我們還是建議為孩子特地準備一套過年穿的新衣,讓孩子感受中國年的氣氛,了解古老的民俗,懂得以前人們生活的艱辛。也可以借此機會將過時的衣服捐出去做慈善,讓孩子學會幫助他人,培養愛心。
拜年
拜年習俗最早流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致美觀的飾盒里送給親友。今日則是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
在過年前帶著孩子自己動手準備一些小禮物,激發孩子對拜年的興趣,同時也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帶著孩子去拜年,讓孩子親手把自己做的禮物送給長輩、小朋友,孩子在體會拜年樂趣的同時,學會尊老愛幼,并從中明白“禮輕情意重”、“禮尚往來”等道理。
春節是中國隆重的傳統節日,各地還有許多特色的民間習俗,只要做有心的父母,您就可以帶著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并且利用各種習俗教會孩子更多的道理,讓他學會更多的本領。
【有關春節傳統習俗】相關文章:
春節傳統習俗手抄報01-23
春節傳統習俗的手抄報01-25
圣誕節傳統習俗12-26
對外介紹中國傳統習俗:拜年08-15
簡述七夕的傳統習俗11-23
關于圣誕節的傳統習俗12-27
七夕鵲橋來相會_傳統習俗11-21
關于七夕的傳統習俗精選11-24
七大圣誕節傳統習俗12-27
有關春節的民間諺語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