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是農歷幾月幾號?
農歷十月初一是寒衣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舊時,婦女們要親手縫制寒衣,送給遠方的親人。如親人已去世,就用紙做成寒衣,在這一天到墳前燒掉,所以叫“寒衣節”。據說這個節日來源于孟姜女千里尋夫的傳說。
民間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萬里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萬喜良送衣御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墻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她找到了丈夫尸體,用帶來的棉衣重新裝殮安葬。由此而產生了“寒衣節”。
古時,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由家長率領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著,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興旺。節日當天,則由族長帶領家族中的男性,抬著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前祭拜,叫“上大墳”,F已改為一家一戶攜帶少量供品(一般是餃子)“上小墳”了。 如今,十月初一上墳燒紙、燒寒衣的習俗已淡化,許多人特別是城里人,只是到墳前默哀或獻上一束鮮花,來懷念逝去的親人。過去,十月初一還是長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節”。雇主要在這一天設宴犒勞雇工、清算工錢,宣布是否繼續留用,留下的叫“打冬”或“扛冬活”。
寒衣節的傳說
陰歷十月一,路人送寒衣,逝者過節日,生者忙祭祀。陰歷十月一,是陰間的喜慶節日,是傳統的祭鬼節,也是民俗中的“寒衣節”。通常情況下,“寒衣節”的習俗氛圍是北方濃于南方的`,北方人對此特別當回事,而南方由于冬天并不是很寒冷,一些區域的“認可度”就不太普遍。
關于“寒衣節”的來歷,各有千秋,說法各一,最經典的說法源于“孟姜女”的民間故事傳說。據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萬里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御寒。誰知丈夫卻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墻之內。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長城40里。她最終用咬破手指“點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體,并用帶來的棉衣重新裝殮安葬。由此而產生了“寒衣節”。在濟南市長清境內的長城村邊就有孟姜女哭倒長城后自盡的紅石江(過去這條河不叫紅石江,因為孟姜女投江后,河水變成了紅色,就給這條河改名為紅石江)。當地孟姜女的傳說有近代出土的碑刻為證,以及百姓的口碑相傳。1958年前,村里還有孟姜女廟。只可惜孟姜女廟在“文革”期間就被毀了,當年廟毀得片瓦不留,好在后來在村里有人找到了一塊有歷史見證價值的石碑。
到了農歷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為此,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后,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因為陰歷十月一是陰間的節日,鬼門敞開,精靈活躍,所以人們有很多的忌諱。盡量少出遠門,尤其是婦女忌出行,就是那些膽小的男人們出遠門的時候,也要帶上桃木符或朱砂包之類的避鬼驅邪之物,仿佛只有這樣心里才踏實,才真正感覺到百分百的“安全感”。
【寒衣節是農歷幾月幾號?】相關文章:
過小年是幾月幾號農歷10-25
冬至節是農歷幾月幾日10-18
小年是農歷幾號10-24
平安夜在農歷幾月幾號10-19
圣誕節農歷是幾月幾日10-23
圣誕節是農歷幾月幾日10-23
重陽節是幾月幾號08-05
國慶節是幾月幾號12-27
冬至農歷是幾月幾日10-18
冬至是幾月幾日農歷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