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至吃什么傳統食物
在冬至節,中國北方有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某些地方有冬至日吃湯圓、粉糍粑的習俗。那么,冬至吃什么傳統食物好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冬至吃什么傳統食物
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對于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其他北方人來說,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
在超市銷售冷凍制品專區可以看到,冷柜里擺滿了狀元、哈好妹、灣仔碼頭等各種品牌的速凍餃子和餛飩。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呼還不一樣,比如廣東人把餛飩稱為云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河南人在冬至這天,要吃“捏凍耳朵”。原來,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說是吃了餃子后,可以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里,不會被凍掉耳朵。
江南一帶吃湯圓
古詩有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里,思念、海霸王等各種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凍湯圓被擺在了顯眼位置,每個品牌的廠家促銷員都擺上一個電磁爐,將煮好的湯圓送給消費者品嘗,以此吸引大家購買。
據了解,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廣東潮汕人把冬至稱為冬節。冬至的時候,他們也有吃湯圓的習俗,而且有“吃過冬節圓,就算大一年(歲)”的說法,意思是說,吃了冬至的湯圓,便又長了一歲。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團,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卜絲等餡料,制成湯圓。對于江南人來說,“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因為“圓”有“團圓”、“圓滿”之意,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以此寄寓對來年合家團圓的祈福。此外,江南水鄉還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廣東人吃冬至肉
對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所以,廣東人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
據介紹,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準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談笑風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有些廣東人還有在冬至這天向親朋好友送臘肉的習俗。為此,各家超市精心設置了紅紅火火的臘味坊,里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臘肉、臘腸、臘鴨、火腿、咸肉、熏肉等,不僅有散裝的,還有袋裝的,讓市民各取所需。為了吸引市民購買,有的超市還派出工作人員,在超市外面擺起臘味品攤檔,向過路的市民銷售臘肉制品。
泉州人“冬節不回家無祖”
每年農歷十一月中旬,約當公歷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節,又稱冬節。冬至為24個節氣之一,特別為人們所重視,泉州人稱冬至為“冬節小年兜”,其重視程度似稍為遜色,但過節時同樣很隆重。
冬至應節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江浙一帶則吃湯圓和麻糍。蘇州人過冬至節所吃的湯圓,又稱“冬至團”,分為粉團和粉圓兩種,《清嘉錄》曰:“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節丸”,實際上就是《清嘉錄》所介紹的.蘇州人應節食品粉圓。節日前夕,家家戶戶要“搓丸”。有紅、白兩色。“搓丸”手藝細巧,晉江深滬、石獅祥芝、惠安崇武的漁村婦女,搓丸速度快,質量好,粒粒小如魚目珠子,令人贊嘆不已,在搓冬節丸的同時,還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瓏的瓜果動物和金錠銀寶,以象征興旺吉樣有財氣,俗稱“做雞母狗仔”。
泉州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謁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于餐后留下幾粒米丸,粘于門上,稱“敬門神”。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著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但清嘉慶《惠安縣志. 風俗志》對冬節吃丸是這樣解釋的:“十一月,冬至,陽氣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門。凡陽尚圓,陰尚方,五月陽始生,黍先谷而熟,而為角黍,以象陰,角,方也。冬至陽始生,則為米丸,以象陽,丸、圓也;各以其類象之。夏至不以為節,抑陰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葷素五味,入夜,又舉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餅菜。泉俗過年,一年中只有冬節、除夕和清明節要備辦嫩餅菜,據說都寓有“包金包銀”之意,旨在祈望家庭興旺發達。舊時如屬大宗望族者,還于是日開宗廟詞堂大門,舉行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的那次祭祖,合稱春冬二祭。祭儀十分嚴格,參加者虔敬至誠。
在惠安,冬節除祭祖外,還有一些清明節同樣的習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內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節氣,有關的諺語也不少。如“吃冬節,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冬節過后,氣溫繼續下降,農活也很少,成了農閑季節,稱“上冬天”。而到了清明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農業生產上多忙于春耕春種,是農民最勞累階段,所以謂之“入苦坑”。但農閑不忘農忙,諺語又及時提醒農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過后106天就是清明,應該及早準備農耕之事。此外,還有“干冬節,濕年兜”。“冬至在月頭,嚴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嚴寒正二月”。“冬至前,米價長,貧兒受長養;冬至前,米價落,貧兒轉蕭索”,等等。
寧夏銀川冬至這一天“頭腦”也能吃!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凈、熬湯,熬好后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蔥、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和面、精鹽、醬油;肉爛以后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后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粉湯餃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著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卜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說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一吃卻贊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吧。
上海:家家戶戶做湯圓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
巧克力湯圓
用料:湯圓粉(糯米粉)500克,巧克力250克,堅果果仁碎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用溫水與湯圓粉一起和面,然后把面團揪成大小相等的劑子;將巧克力掰成小塊,碾碎;將劑子按扁,中間直接包入巧克力碎和堅果果仁碎及少許白糖,揉成圓球,下入沸水鍋中煮熟,即可食用。
冬至民俗活動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饑餓與死亡。《史記·孝武本紀》:“其后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
《后漢書禮儀》:“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并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潮汕冬至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辭!份d:“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潮汕地區民間一個大節日,有“小過年”之俗稱。
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著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梁、米缸等處。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一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谷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為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來,因為有一個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后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后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為害了。成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衛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一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習俗 ,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后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還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的俗諺。據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潮汕習俗,是潮汕文化的一個內容。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對于好的習俗便繼承下來,對于不好的陋俗就丟棄了。冬至這個“上墳掃墓”是紀念先人艱苦創業和“吃甜丸”是預示來年又獲豐收的習俗,自然就沿襲下來。
【冬至吃什么傳統食物】相關文章:
2016冬至吃什么傳統食物06-07
2022冬至習俗吃什么傳統食物“補冬”11-09
冬至吃什么食物好12-23
白露吃什么傳統食物09-04
驚蟄吃什么傳統食物06-29
秋分吃什么傳統食物09-23
今年立冬吃什么傳統食物11-07
春分吃什么傳統食物06-30
北方立冬吃什么傳統食物06-02
2016立冬吃什么傳統食物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