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圣誕節習俗介紹
導語:圣誕將至,英國各地區、各大商鋪早就有了節日的氣氛。那世界各地的圣誕節習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各地的圣誕節習俗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世界各地的圣誕節習俗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英國:他們認為圣誕節必須吃得痛快。所以圣誕大餐極為豐富,包括豬肉、烤火雞、圣誕布丁、圣誕碎肉餅......等等。家里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禮物,連仆人也有,禮物都在圣誕節的早晨分贈。有時逢唱詩班逐門逐戶唱圣誕歌時,他們也會被主人請進屋里,招待茶點或贈予小禮物。
法國:在圣誕節前夕都要到教堂參加午夜彌撒。彌撒后家人同往年長兄姐家中團聚共享圣誕餐,并分享一年來家中要事。偶有家人不和之事,亦常因圣誕歡聚而盡釋前嫌,言歸于好。故圣誕節在法國人眼中,視為仁慈和睦的日子。
意大利:在意大利,每逢圣誕節,大家都喜歡在家中安置一些關于耶穌誕生故事的模型。圣誕的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參加圣誕彌撒,然后大家去訪問親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禮物。在圣誕節意大利有一種好風俗,孩兒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圣誕大餐前將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后便將它取出朗讀。
西班牙:該國的孩童常將鞋子放在窗口或門外,以接受圣誕禮物。在許多城市中,男孩子也常備有許多高級禮物,要送給美麗女子。“! 在圣誕節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當地有一傳說:“耶穌降生時,曾有一只牛向他吐氣,使他得到溫暖”。
瑞典:在圣誕佳期中,瑞典人非常好客,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來訪,甚至連陌生人都可以進來吃東西。他們將各樣的食品都擺在桌上,任人自由選擇。
瑞士:該國的圣誕老人穿白色長袍,戴假面具。它們往往由貧苦人裝扮,成群結隊向富人討取食物和禮物,散隊時才平分所得物。
丹麥:最先出版圣誕郵票的國家。這種圣誕郵票的發行是為籌措防癆經費。丹麥人寄圣誕賀卡、郵件,都喜歡貼這種郵票。
智利:該國在慶祝圣誕節時,必備一種“猴子尾巴”的冷飲。這種飲料是用咖啡、牛奶、雞蛋、酒及已經發酵的葡萄制成。此飲品為何叫“猴子尾巴”已無人知曉。
挪威:在圣誕節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寢前需將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認為家人如此做可以在未來的一年里得到和睦與安寧。次日早晨,家人見面就互唱最喜愛的圣誕歌曲。
愛爾蘭:該國的家庭在圣誕前夕,會將一支蠟燭或燈放在窗門架上,表示歡迎圣嬰降生。
英國圣誕節習俗
christmas cards (and letter):圣誕卡(寫圣誕信)
圣誕卡是為慶祝圣誕節而印制的卡片,因此卡片的圖案大多都有基督教的含義,如耶穌降生的場景、伯利恒之星等,另外一大部分則以雪景、雪人、圣誕風俗為主。
據說,世界上第一張商業性圣誕卡是1843年在倫敦由亨利?科爾爵士制作的,F在,除了從商店中購買成包的卡片之外,自制圣誕卡也很流行,一些人還會把家庭照片放在卡片當中,使收卡人感受到自己的一片心意。
有些人每年還會利用這個機會寄發圣誕信,通告收件人自己和家人過去一年的情況。聽起來雖然很實用,但是圣誕信通常也會引來不滿。收件人或者會覺得發信人事無巨細的流水賬枯燥乏味,或者覺得發信人過于炫耀,親戚更可能會對發信人在信件中對自己的刻畫不滿。
christmas crackers:圣誕拉炮
圣誕拉炮是英國人慶祝圣誕時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據說1850年倫敦的一個糖果小販制作了第一只圣誕拉炮,F在流行的圣誕拉炮是由硬紙制成的一個筒,形狀如同一個特別大的水果糖。
兩人一人拉一頭,紙筒斷開時發出小小的爆炸聲。拿到大頭的人獲得其中的小禮物,一般包括一頂皇冠狀的紙帽子、一個小玩具、一個寫著笑話、謎語、或是腦筋急轉彎小故事的紙條等。
圣誕派對和圣誕大餐后,客人通常都會拉圣誕爆竹。英國人經常拿圣誕拉炮開玩笑,說其中的笑話一點也不可笑,小禮物既難看又沒用。據悉歷史上最大的圣誕拉炮長約181英尺,直徑11英尺,是1998年澳大利亞悉尼的一個購物中心制作的`。
christmas trees:圣誕樹
英國最有名的一棵圣誕樹位于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鴿子廣場)。
自從1947年開始,挪威首都奧斯陸每年都會贈送一棵圣誕樹給英國人民,表示對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支援挪威的感謝,圣誕樹成了英國和挪威人之間友誼的象征。
每年的11月,挪威人都會舉行有奧斯陸市長、英國駐挪威大使等親自參加的砍樹儀式。樹高一般在20-25米之間,樹齡在50-60年間。
運送到倫敦之后,每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四傍晚,特拉法加廣場上都會為這棵圣誕樹舉行專門的亮燈儀式。特拉法加廣場的圣誕數經常被用作英國圣誕節的標志。
mince pies:百果餡餅
這種餡餅是圣誕節期間不可或缺的甜品。最初的百果餡餅名不虛傳,其中的餡是肉餡,而不是今天的各種干果。
起初,百果餡餅都是橢圓形的,代表著耶穌基督出生后被放在的馬槽當中,餡餅的頂部則象征著包裹耶穌的布,F在,百果餡餅多為圓形,既可熱吃也可冷吃。
中世紀以來一直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如果從圣誕日之后算起的12天(直到1月6日)當中每天都吃一個百果餡餅的話,那么今后12個月內你的生活會充滿幸福。
平安夜,英國的孩子們會在家門外給圣誕老人留下一個百果餡餅和白蘭地,并給圣誕老人的馴鹿留下一些胡蘿卜。
nativity plays:化妝劇“基督誕生”
傳統上,在圣誕節之前,英國各個小學的學生們都會化妝表演一出關于耶穌基督誕生的劇目,觀眾包括學生家長和學校所在社區的有關人士等。劇目的場景是基督的誕生地馬廄,劇情講的是牧羊人和三圣賢前來看望圣嬰、約瑟與瑪利亞。
劇中的人物通常都由小學生扮演。早些年,這些化妝劇中還曾經使用真的動物,如牛和驢。但現在通常由學生化妝或者使用道具。
現在,有些學校以保護兒童為名禁止家長拍攝nativity play的錄像,讓很多希望炫耀自己孩子演藝才能的家長失望,也招來了很多批評。
pantomime:童話鬧劇
這是英國傳統的圣誕節演出活動,簡稱panto,觀眾主要是兒童,劇目一般都是根據童話改編的,比如說,睡美人、灰姑娘等。
但是,最早的時候,panto是為成年人表演的,據說起源于古羅馬時代冬至時分舉行的慶;顒。當時的表演當中,一切都要與平常的慣例顛倒過來,比如男扮女裝,女扮男裝等,和現在的panto一樣。
panto在18世紀時傳入英國,F在已經成了圣誕節期間不可或缺的一個家庭娛樂節目。panto一般從節禮日開始上演。流行歌星、著名主持人、喜劇演員等紛紛客串登臺獻藝。但是故事情節通常卻被改頭換面,喪失了原貌。
觀眾、特別是小觀眾們既要加入合唱、又要合作變戲法、還要給壞蛋起哄,給好人提醒、加油,顯然比演員還要忙、還要累。
【世界各地的圣誕節習俗介紹】相關文章:
圣誕節世界各地習俗12-26
圣誕節的習俗介紹12-27
圣誕節習俗知識介紹12-26
圣誕節習俗英文介紹12-27
圣誕節習俗詳細介紹12-26
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英文介紹12-26
圣誕節的習俗推薦12-27
英國圣誕節的習俗12-27
外國圣誕節的習俗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