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加強小學生的心理疏導,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長效方式。以下就由YJBYS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小學生安全教育知識的黑板報圖片及相關內容,供大家學習參考!
小學生安全教育黑板報內容圖片(1)
小學生安全教育黑板報內容圖片(2)
小學生安全教育黑板報內容圖片(3)
隨著經濟以及信息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斷推進和施行,使小學教育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不斷推行的“大眾化教育”,致使學生的素質良莠不齊,進而導致各種暴力違法事件的出現。為此,想要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生身上入手,探究小學校園暴力事件激增的原因,預防小學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加強小學生的心理疏導,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長效方式。
一、校園暴力事件的涵義及案例
1、校園暴力事件
暴力指的是用非法的手段,惡意侵犯他人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極端行為,它具有違背人性、侵犯基本人權、違背社會法制、違背基本倫理等特點,是極具社會危害的傷風敗俗行為。而校園暴力,作為暴力事件的外延,它主要發生在各大中小學校校園以及學校周圍,以故意殺人和傷害他人、搶劫強奸等暴力行為,侵害在校學生和教師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校園暴力指的是由教師、同學或者校外人員針對受害人身體和精神所實施的、達到一定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而狹義的校園暴力則是專指,那些發生在校園以及主要發生在校園中,由同學或校外人員針對學生身體和精神所實施的造成某種傷害的侵害行為。
2、小學校園暴力事件的特點
暴力事件的發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醞釀,通過回顧和分析這些暴力事件始末,我們可以歸納出暴力事件是有相當顯著特點的。從山西附小的小學生暴力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暴力事件的主體是不分年齡段的。同時,超過一半的校園暴力事件主角,都處于階段學習的中期,很少有新生成為校園暴力事件的主角。在進行暴力事件的研究和分析時,要特別重視對小學生進行分析研究。此外校園暴力事件產生,大都是學校沒有重視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而是過分看重成績。在小學生犯錯誤的情況下,教師及家長只會一再責備,沒能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山西附小的勒索事件,還是呼倫貝爾市回族小學校園致死案件,我們研究德育的人都應該從小學生暴力事件中,歸納出德育的有效方法,維護小學校園安全,從根本上改變小學生的錯誤人生觀,從幼年時期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預防犯罪的發生。
3、小學校園暴力事件的突出案例
發生在山西雞山小學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上人們的廣泛關注。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向校園里的低年級同學強行索要零花錢,甚至還拿煙頭在同學們的手腕上燙疤痕。他不僅抽煙、喝酒、去網吧,還毫無同情心的傷害自己身邊的同學。這一件件不規范的行為,使社會上的大眾表示震驚,人們怎么也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小學生做的惡劣事件。
無獨有偶,2013年6月,呼倫貝爾市的一所回族小學發生了校園致死事件。學校視頻顯示,六年三班的某位學生,毫無征兆的朝身后的同學進行暴力攻擊,將其按倒之后瘋狂的拳腳相加,在同學的阻攔下,這位同學還兩次掙脫用腳攻擊倒在地下的同學,在整個過程中,沒有老師在場。事后老師到達現場也沒能對同學進行任何救助行為,導致同學的死亡。
在如今的社會里,小學生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而這些校園暴力的主角完全不懂真情二字,他們任意踐踏他人,如果任其發展,將來也必定危害社會。為此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必要。
二、小學校園暴力事件的原因分析
1、學生個人因素
校園暴力在任何一個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年齡與校園暴力的類型也有關系。經過普遍觀察,大多數校園暴力的主角在自身人格方面都多多少少有些缺陷。大部分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學習成績都較差,控制力較弱。并且他們的獵奇心理極強,容易對煙酒、毒品等產生濃厚興趣,導致不良行為的發生。學生自身缺乏自信也是導致學生使用暴力的主導因素之一。學生為了在校園里有存在感,但是在運動、成績等方面又比較欠缺,這樣會導致他們用極端的方式表現自己。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自身擁有了錯誤的價值觀,但他們自身卻沒有發現自己的三觀錯誤,而是一味地認為這是所謂“酷”。再加上小學生心智不成熟,有些發育較早的同學易產生早戀心理,從而導致同學之間爭風吃醋,使戀愛成為校園暴力的導火索。
有些小學生具有狹隘心理,這是一種相當危險的心理健康問題。狹隘的人無法完整地看待人和事物,這使得他們很容易產生厭惡的情緒,這對于自身和他人都是極為不利的。[1]這樣的學生往往非常的自私自利,心胸狹隘,這種心理使得他們很容易將別人不經意的舉動牢記在心,這也為他們今后做出意想不到的行為埋下了深深的伏筆,可以說狹隘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2、家庭的影響
首先,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貧困山區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存在一大批的貧困生群體。這些貧困生群體受環境及家庭的影響,容易產生自閉心理。而在城市里,家庭的貧富差距更會激化學生錯誤心理的產生。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往往盛氣凌人,學習生活中處處排擠家庭拮據的孩子,這會使家庭拮據的孩子在童年就產生心理陰影,再加之少言寡語,容易形成錯誤的世界觀。據北京的一所高校的統計數據顯示,有將近六成的貧困學生會因為家境貧寒而自卑、而羞愧難當?梢哉f家庭背景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除了自卑之外,還會讓貧困生具有脆弱而敏感的自尊心。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中更加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為了不被他人看不起他們比一般人更加努力的拼搏。當然也有小部分的人選擇掩飾自己貧困的背景,通過“打腫臉充胖子”來獲得他人的尊重。因為這樣至少不會被人看不起。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學校的“貧困綠色通道”很少有人會去使用的尷尬現象。他們用自己極強的自尊掩蓋起了自己脆弱的內心,他們看似堅不可摧,其實他們的堡壘就像是一張 “紙老虎”,任何一點小小的閑言碎語都會讓他們難堪,讓他們暴跳如雷。
其次,家長的疏于管理,會使小學生放任自流,導致惡習難以改掉。甚至有些家長面對孩子不理想的成績,給予的都是責罵和處罰,沒能給孩子需要的關懷,這樣會使小學生心理嚴重受挫,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最后導致破罐子破摔的現象。
最后,有的家庭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例如有些家長全然不顧小學生的心理及生活,每天沉浸于賭博享樂,給小學生樹立了壞的榜樣。年紀越小的學生往往模仿力很強,對于家長的日常行為,小學生很容易被其熏染,從而導致人格的缺失。
3、學校的影響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發展,學校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變和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不小的差距。過度重視學生的智育競賽,德育工作表面化、大搞形式主義化,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制以及價值觀念教育等問題仍然存在。
學校是校園暴力事件產生的主要場所,因此學校的管理和對學校暴力事件的重視程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暴力事件的發生幾率。如果學校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察。那么就會使學校教育變得枯燥乏味,對學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進而致使某些學生產生不良情緒,形成強烈的挫折感,這樣就使得學生很容易將內心不滿情緒宣泄在他人身上,往往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一系列慘案。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小學生普遍具有盲目攀比的消費觀,加上教師對學生的個別化教育的不夠重視,這就容易導致學生抵制不了一些不良誘惑,導致學生因為滿足內心的貪欲而引發了一些校園暴力事件。最后,師生之間、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這樣就容易使教師以及家長忽視學生的成長,無法有效疏導其產生的暴力傾向,最終導致對暴力事件的解決和預防缺少必要的關注和長效機制的現象。
三、暴力事件對小學校園安全管理的啟示
1、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
校園生活是孩子成長歷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和諧校園的建設首先離不開提高學生本身的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那些小學生校園暴力事件中,很多被害者都存在歧視甚至戲弄犯罪嫌疑人的低素質行為,可以說他們本身素質的不高是釀成慘劇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本身的素質是構建和諧校園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而對不同性格特征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最主要的。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可以多組織一些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的活動,也可以組織一些討論活動,討論的內容和話題集中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加強他們對自己的認同感和自信心。同時要開設心理治療室,給那些心理出現困惑的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而對于那些性格外向,但有點狹隘的學生則要注重培養與學生合作共享的精神,多讓他們參加一些團體活動如拔河、足球賽等,在活動中,使他們切身體會到合作分享的重要性。而對于那些因貧困而自卑的學生,我們不反對給他們提供資助,但是學校更加應該采取理性的資助手段。在進行愛心活動時要切身考慮他們的真實感受。這不僅不利于解決貧困生的經濟問題還會加重他們的自卑感。而對于那些存在極強的自尊心的學生,要加強價值觀的教育,使他們樹立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
2、培養學生溝通能力
當今學校大都注重成績,幾乎沒有教育學生如何與他人溝通。因此,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中要多安排提高學生交流溝通能力的課程或實踐活動。通過課堂的學習使他們掌握一些與他人溝通、處理交往過程中產生問題的技巧。培養學生的良好溝通能力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措施,也是維護小學校園安全的基本措施。
3、教師應靈活處理學生之間的關系
當同學之間的矛盾要激化的時候,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師及時干預制止。首先,老師要及時解決細小矛盾,不要讓矛盾堆積、激化。老師在了解了孩子間的小矛盾時,及時做做兩孩子的思想工作,引導合理解決同學間的小摩擦,事情就不至于朝壞的方向發展。
其次,老師解決問題要公正。小孩間鬧矛盾這是家常便飯,老給老師告狀,也會給老師帶來很多麻煩,老師可以教給學生解決一些簡單矛盾的方法,告訴他們自己處理。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孩子們解決不了的事情,這時老師還是要秉公處理,尤其是發生在“好學生”和調皮學生之間時,老師應該對事不對人,公正處理,這樣才能服眾。因為學生心里本來就敏感,如果老師處理不妥,就會激化學生間的不滿情緒,甚至會使同學間的矛盾越來越多。
第三,切忌“和稀泥”。有時候老師誰也不想批評,充當和事佬,在理不在理各打五十大板,會使得孩子的價值觀混亂,這種做法也是不妥當的;镜氖欠乔保蠋熡辛x務應到引導孩子去認識,尤其是小學生,所以處理矛盾時,要正確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并建議改正的方法,褒貶適當,這樣就能減少一些矛盾的發生。
第四,要做好善后工作。老師處理矛盾時,勢必會批評到某些同學,有的同學的某些做法或許會在班上形成較長時間的影響,這時,老師一方面要安撫做錯事的同學,讓他沒有顧慮地改正自己的錯誤,同時也要教育班上孩子不要去取笑刺激他,應該以寬容友好的態度對待同學。對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的孩子,要積極給與肯定。不要讓孩子一朝做錯事,永遠被人笑話,從而使孩子留下陰影。這樣會使孩子做了錯事隱瞞或為自己開脫,不敢承認錯誤。
第五,要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不能事事以自我出發去處理。由于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中寶,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唯我獨尊。所以,在集體生活中,因為這類原因鬧矛盾的也挺多。老師對孩子進行換位思考教育,凡事多站在別人的位置想想,這樣就能讓孩子們心胸開闊,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從而減少摩擦的發生。
第六,孩子間發生矛盾時老師應積極處理,盡量避免把皮球踢給家長。家長必須一起面對時,老師應該協調解決,不能讓家長劍拔弩張,F在的家長都很心痛自己的孩子,家長的偏聽容易促使事情處理的復雜化。所以學生間有矛盾時,老師處理相對會更能兼聽,老師也應積極處理,而不是用把雙方家長叫來以推卸自己的責任。有時不得不請雙方家長時,老師言語要委婉,并且要讓雙方家長都以愛孩子為出發點,就事論事,引導家長承擔該承擔的責任。對孩子則盡量少指責,雖然這件事做錯了,但其他方面的優點要不吝夸獎,對孩子充滿愛意,這樣就更能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從而使家長間相互諒解,獲得教育孩子的共識。
《小學生安全教育黑板報內容圖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