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音樂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
師:老師今天從家鄉帶了一些東西給你們,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你聽到了什么?(播放課件)
生:海鷗、海風、海浪……
師:請你分別模仿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選擇你喜歡的聲音,我們一起創設出海邊的氣氛。
生:模仿。
師:聽了同學們的聲音老師感覺已經來到了海邊。老師再帶你們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看看。(播放課件)
生:一邊看大海圖片,一邊欣賞《大海啊,故鄉》的旋律。
師:同學們,地球表面70%左右是海洋,而巧的是人的身體70%也是水分,包括我們吃的鹽也是從…生答(大海)。大海對我們非常重要,它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故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大海啊,故鄉》。
師:先請同學們一起欣賞《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在聽的過程中注意這樣幾個問題:(播放課件)
。1)這首歌是幾拍子的歌?
。2)這首歌的主要節奏型?
。3)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生:三拍子。
師:三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什么?
生:強、弱、弱。
師:我們一起復習它的指揮方法。
生:練習。
師:這首歌主要節奏型是什么呢?
生:……
師:指導學生注意歌譜中的第一到第六小節有什么特點?
生:……
師:3/4 ×××?×××××―(板書)請一個學生讀一下。
生:讀。
師:糾正,并讓學生一起讀一下。
師:這種節奏型像什么?
生:海浪的聲音。
師:對,這也是作者王立平先生的作曲的意圖。那么你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和情緒?
生:表達了作者對大海、故鄉、母親的真摯感情。
師:小結,并讓學生劃好拍子聽老師范唱。
師:彈琴范唱,生聽。
師:這首歌好聽嗎?想學嗎?
生:想。
師:那我們一起來學習。首先請同學們看一看這首歌的歌譜有什么特點?
生:……
師:引導學生看紅框里面的歌譜和其它的地方有什么區別?(播放課件)
生:跟后面的一樣。
師:讓學生跟琴唱一下。
生:唱。
師:讓學生在小組里自由練習唱歌譜,如果遇到問題,先小組解決,如果還解決不了可以提出來問老師。
生:練習唱歌譜,并提出問題。
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師:我們一起跟琴來把歌譜唱一下。注意反復部分。
生:唱歌譜。
師:讓學生注意坐姿。
師:在唱好歌譜的基礎上練習唱歌詞。分小組練習,并提出問題。
生:分小組練習唱歌詞,提出練習時遇到的問題。
師:小組先試著解決問題。
生:解決問題……
師:我們來聽一聽原唱,可以輕聲跟唱,看一看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播放課件)
生:聽,輕聲跟唱。
師:同學們問題有沒有解決呀?有沒有會唱呀?
生:會。
師:我們來一起把這首歌唱一下好不好,但在唱歌前我們先把口腔打開練一下聲。
5 6 5? 3 56 5 ― 6 5 411 6 5 5― ―
啦……
生:練聲
師:讓學生注意坐姿、口型。
師:請同學們跟琴唱。
生:演唱。
師:我們再來一起欣賞另外表現大海的歌曲《白帆》。(播放課件)
生:聽。
師:再來聽一遍,不過這一遍要同學們分析表現一下。第一小組你們準備怎樣表現呢?
生:畫畫。
師:還有沒有要畫畫的呀?
生:第四小組同學也要畫畫。
師:那我們請第一和第四小組的同學畫畫,第二和第三小組的同學分析歌曲內容情感和音樂表現手法上的特點。
生:聽《白帆》,并且完成作業。
曲目
項目曲目
《白帆》
《海港之夜》
內容
節拍
節奏
旋律
速度
音色
師:檢查完成情況,并且講解。
師:我們再來一起欣賞另外一首表現大海的歌曲《海港之夜》,同學們課后去完成上表,再收集另外有關的大海的資料,我們下堂課一起研究一下。(播放課件)
生:聽歌曲《海港之夜》。
師:展示學生的美術作品,并且作點評。
師:同學們,大海是變化無窮的,而表現大海的音樂是豐富多彩的,讓我們來一起歌唱我們的故鄉――大海吧!讓你的身體像大海一樣動起來吧!
生:演唱《大海啊,故鄉》,并隨音樂節奏動作。
師:今天老師從家鄉帶來一些貝殼給你們!
生:謝謝!
師:下課!
生:謝謝老師!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情緒的調動還做的不夠,對學生的水平估計過高,導致在有些教學環節中配合不夠默契。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2
作為一名農村學校音樂教師,由于學校缺少經費的投入,使學生對音樂感受能力較差,F將我在教學中的感受一列如下:
一、教材內容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的學生熱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復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學生對革命傳統歌曲沒有興趣,這也是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
二、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為音樂老師還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吸取老教師的經驗,取長補短.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過教學我感覺到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
1、常有教學與教材緊密相關,切忌追求課堂忽視了音樂基礎知識的教學,因此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
2、教學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學生,因材施教,個性發展。
3、要注意師生的情感交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生一同學習。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反思,請給予指導。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3
《櫻花》這節課我首先明確兩個目標,一是唱好這首歌,二是明白這首歌曲的風格來源,而這兩個目標又不是單獨存在的,所以本節課就以探索歌曲風格來源為主線貫穿始終。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始終關注兩點:
一是關注學生本體。
這節課無論是哪個問題的提出,我首先考慮,這個問題提得有沒有價值,學生能不能聽明白,學生是否愿意跟著你的問題思路走。平時同學們聽到日本歌曲時,大家一“耳”便能聽出是哪個國家的,但是怎么聽出來的,大家也許都沒仔細考慮過,所以本節課我就以這個問題作為切入點,引起大家的共鳴。在后面的環節中,通過對歌曲的講解,通過對比分析的一些手法,引領學生深入歌曲,不但領略到作品不同的風格美,更教會他們學習分析作品的能力。
二是關注音樂本體。
無論是教唱歌曲的過程還是欣賞歌曲的過程,我都引導同學們從音樂要素出發,分析作品的速度、力度、節奏、旋律線、拍號等等對作品產生的影響,分析的同時,也為將來他們自己進行創編奠定基礎。本節課我精心挑選了《腳夫調》這首風格迥異的歌曲作為對比,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清楚地認識到不同的調式對歌曲風格的影響。
存在問題:上完本節課,最大的感觸是在歌曲的聲音、情感處理上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對學生沒有進行歌唱方法上的指導。拓展部分,在學生創作完畢進行展示過程中沒能進行有效的點評。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4
所謂師生互動主要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式之一。通常以教師發起為主,然后再邀請學生與之配合實現某個教學任務,或與教師共同解答疑難問題,以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活躍課堂氣氛的常用方法。師生互動的主要目的即師生通力合作完成某件事情,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
一、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形式
1、師生間的互動
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最基本的互動關系表現形式。通過師生間的交往,提供給學生發揮音樂潛能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給予他們發揮想象力和表達自我的充?臻g,使其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自由盡情地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并實現身心的和諧發展;同時也提供給教師輕松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出自身教學的積極性。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令雙方在共同參與的活動中交流、溝通、理解,幫助教師減輕壓力,避免學生感到枯燥,促使每位學生都產生與伙伴共同欣賞體驗音樂表演的興趣,嘗試性地用音樂形式表現出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而快速實現教學目標。
2、生生間的互動
中學音樂教學中,不僅需要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也需要生生間進行有效互動。音樂教室要給予全體學生學習音樂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有享受學習音樂文化的權利,使每位學生都具備超強的音樂藝術能力,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因此,中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不可只關注師生間的交流溝通,還應促進生生間互動交流。在學生眼中教師具有一定的威信,而同學則是每位學生最要好的朋友,故而教學環節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學生之間的互動,只有學生之間自然和諧,才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
二、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作用
1、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氣氛
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利于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師生互動的過程有效轉化了師生角色,使其真正形成了共同學習體,創設出更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通常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形式,要實現師生間的討論對話、表演問答等,必須基于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之中。學生只會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下毫無忌憚地吐露心聲,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思想,從而改變既往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模式。音樂原本就是相對自由的藝術,它以情感體驗和自然之美為追求。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才能讓師生共同享受體驗音樂,令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音樂。
2、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
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方法,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增強。新課改倡導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摒棄傳統重教形式轉變為重學形式,即將重視教學過程變為重視教學成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使其學習的主體性作用充分發揮,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因此,要實現這個方面,音樂教師有必要采取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師生互動式教學。可以說,采取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促進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只有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才能促使其更加豐富多彩。
3、促進師生情感交流
師生互動式教學利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師生關系良好與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學生常會因為喜歡某位任課教師而對該門課程產生興趣,音樂課程也不例外。中學音樂教師要靈活運用師生互動式教學方法,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深入了解教師,喜歡上教師,愿意接觸教師,期望學習音樂,才能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對音樂的情感如何,將對學生理解音樂產生影響,而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也將使得教師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這是師生間互通心意的體現,只有采取師生互動式教學才能實現,使雙方在音樂中相互交融精神與感情。
三、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
首先,轉變觀念及角色,從情感態度方面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以真心待全體學生,無路課堂之上亦或課下,面部都應時刻保持微笑,時常用言語激勵學生,并提醒自己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身見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重視每位學生的價值和自尊。其次,合格的中學音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人格魅力及專業素養,以己身行為感染學生。課堂教學中,優美的樂曲、催人淚下的文章、優雅別致的舞蹈、詼諧搞笑的言語,都會在某一時刻打動學生的內心,提升其學習興趣,進而積極參與其中,展開有效的交流互動,轉變既往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模式,突顯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實際上就是相互輔助的過程,即教師與學生的發展相輔相成。最后,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永遠的主角,而是主角轉變為平等者中的首席,由既往傳授知識者轉化為促進學生發展者,合理轉換教師角色定位,是實現互動式教學的一種方法。這種轉變令音樂課堂更加活躍豐富,利于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使其產生了解自己情緒情感的濃厚興趣,嘗試性利用各類藝術形式來表現交流,進而有機聯系音樂作品與藝術表現中的情感,促進審美情趣增強,愉悅和諧其身心。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5
在新學期伊始,我針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認真的反思,找出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優勢可以不斷的發揚,對于不足之處要認真的找出問題所在并進行改正,希望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揚長避短,提高實際的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讓同學們真正在良好的音樂課堂中進行學習,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精神都得到陶冶。心理學書中曾經提到,人的發展或成功,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非智力因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成分.所以很多學科的教師都非常重視情感教學,試圖給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使師生情感得到交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音樂教學更離不開情感,音樂教師要把情感藝術始終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把可能枯燥無味學習變的生動、有趣起來,把抽象的音樂變的風家更加形象和具體。因此,我在音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積累了一點經驗,主要用了以下的一點方法和技巧:
一、我努力做到以自身情感去感染學生。
。ㄒ唬┳鳛橐魳方處煟楦袘亲钬S富的。記得有這么一句話:要想感動別人,先要打動自己。這就需要音樂教師以自己豐富的情感體驗去感染學生。比如,在欣賞初中一年級的第二單元《祖國頌歌》時,由于這個單元的歌曲是以歌頌祖國為主要題材的頌歌類型時,我采用語言中速、語氣干脆、語調抑揚頓挫、情緒熱情激昂的語言特色。以自己干凈利落,表情堅定而又富有激情的教學技巧,使學生深深感受到頌歌的風格特點。
。ǘ┱n堂上的范唱范奏是發揮音樂藝術感染力,陶冶學生情感最直接的手段。教師的范唱范奏是否有感染力,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是否感情豐富的人的歌聲才是最動聽的”,“只有用心來演奏的東西才是最美好的”。在課堂上,我非常重視范唱,如《黃土高坡》是一首具有陜北信天游風格的、豪放熱情的民歌,節奏富于變化。在教學時,我就充分利用自己的聲樂優勢,聲情并茂地演唱了這首歌,使學生在很快解決節奏難點的同時,饒有風趣地學會了這首歌。所以,音樂教師需身、形、情俱佳,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陶冶學生。
二、我用直觀的教學模式來再現音樂作品的情感。
音樂通過生動感人的旋律來塑造形象,抒發感情。具體生動的形象能使學生生理、心理受到感染,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感受、理解音樂,所以,動用多種手段,豐富地、多側面、多途徑地再現音樂作品的情感,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可綜合應用美術、音響、電視等多種形式生動而直觀地音樂作品的內容和情緒表現出來。例如:我在教授初中三年級的欣賞內容《藍色狂想曲》一課時,因為作品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我就運用了電腦這一高科技手段制作了一些網頁作品和幻燈片作品,讓學生較快的理解了作品中所描述的美國當時混亂的社會狀況和作者看到當時社會狀況的感受,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來“看到”音樂作品中所描述的景象,這樣取得的教學效果比用語言“干說”要來的更加形象、直觀一些。
三、用作品為主體,我以作品的內在情感引起學生們共鳴。
音樂作品有它們各自的獨特的表達方式,它可以把內心世界的秘密,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思念、悲痛、憂傷以及最刻骨銘心的回憶等等變成旋律。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深入分析教材,應引導學生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創作時的意境、風俗人情等,并透過作品的表面層層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內心情感,讓學生從心里喚起情感共鳴!稇浨囟.婁山關》這是作曲家田豐《為毛主席詩詞譜曲合唱五首》中的第三首。這首詞,協作時間注明“一九三五年二月”,其實是觸興于當時而后來追寫的。作者回憶道:“詞是后來追寫的,那天走了100多華里,指揮作戰,哪有時間和精力來哼詞呢?”作者正是懷著這種“沉郁”心境重越婁山關,被戰場慘烈景象和戰斗巨大勝利激起詩情興起的。詞的描寫非常合適當時的情境,使學生們感受到了音樂作品中肅穆、激越的,帶有悲壯、沉郁色彩的情緒。我用低沉而富有激情的聲音引導學生學生用心靈去體會紅軍指戰員攻取婁山關的壯烈情景在學生的心中很快引起共鳴。
四、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作品的情感為懸念,啟發學生們的想象力。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的源泉!币虼耍魳方處熅捅仨氈匾暟l揮教學的主導作用,用音樂情感懸念去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發掘學生的創造才能。例如,在欣賞《牧童短笛》,初聽時,我不出示什么,只是邊聽邊啟發:你聽到點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果中間部分是“跑”的話,前后兩部分各是什么?如果描寫的是牧童,幾部分分別好象描寫的是什么?讓學生思考、討論,分享他們的音樂感受。然后出示課題,講創作背景,復聽音樂,引導:如果中間部分是牧童在草地上“嬉戲”的話,第一、三部分是什么?讓學生充分展開他們想象的翅膀,在學生講述他們的理解后,老師不作評價,順勢出示掛圖,學生再聽音樂時,能很好地講述音樂形象并貼切而又創造性地進行了表演,使教學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在實際中出現的問題也是不少的,了解自己的問題并能夠加以解決我認為是極其重要的。
一、現階段,還不善于利用一些網絡以及其他方式所帶來的知識資源。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隨著現代化信息資源的不斷發展和迅速傳播,這使現代的教育教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作為現階段的音樂教師,我應該多多利用電腦這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它會使我的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采。
二、還不能很好的處理好正常課堂教學和口風琴訓練的問題?陲L琴訓練是很占用課堂教學時間的。如果掌握不好教學時間的問題,不僅口風琴訓練不好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正常的音樂教學。今后,我將在這個問題上多進行一下深入的思考。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情感教學的運用是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黑格爾說:“音樂是心情的藝術,它直接針對著心情”。不管唱歌綜合課、欣賞課、樂理綜合課等等,音樂教師都要用滿腔熱忱,捧著一顆心來,將熾熱的愛心化成感人的情愫,浸透到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使學生在充滿情感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提高素質。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6
在中學音樂課當中,雖然音樂課并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它卻是我們素質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像我們劉校長所說:“我們的學校需要歌聲,我們的學生需要歌唱!”
當我每次踏進教室,都能感覺到學生們對音樂的渴望,對音樂老師那種向往的期盼。我也在想:怎么樣才能把每一堂音樂課上好,讓學生在繁重的文化課之外也能夠找到他們精神與心靈的樂園?怎么樣才能通過音樂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使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充滿著物欲的時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華?所以,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學目標。
作為音樂教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愛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從而更有利于對文化課知識的掌握;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對學生多提問,多給學生課堂上展示表演的機會;同時多欣賞一些中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因為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小學,所以針對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復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于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多組織一些關于音樂的游戲活動,讓學生上臺表演,既培養了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又讓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后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7
《讓世界充滿愛》重在情感目標的培養的課題。通過這節音樂課教學,同學們對“愛”這個字眼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首先是體恤我們社會弱勢群體,體會他們生活的艱辛,進而懂得了去博愛世界他人,并從奉獻愛心中品嘗到快樂;其次是懂得珍惜他人的愛,對父母親人。師長同學有了感恩之心。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從而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所以這節課的各個環節在設計上是層層遞進,逐步展開的,并緊緊地圍繞著“愛”這一情感主題。幾乎所有學生都積極地、全方位的參與,在自主、輕松、活躍、互動的氣氛中學習,并通過音樂與美術、文學、攝影等其他人文學科的綜合,去理解這個主題。從而拓展音樂教育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程改革中十分強調自主探究性的學習,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特別適合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在這節課中,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傾向和個性特征,以小組的為合作單位,指導學生通過上網瀏覽探究的形式,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性、網絡的交互性和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創設出寬松和諧學習環境,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還培養了與他人的合作的能力。體現了新課標所提倡的自主性、實踐性、探究性和創造性。
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不僅學會了歌曲,更懂得了愛,讓世界大同;愛,帶來和平;愛,帶來歡樂和希望;那么請不要吝嗇你的愛,獻出你的愛讓世界因為你而更加溫暖。突出了音樂的審美性,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達到育人的目的。
最后采用的是以定性述評和定量測評相結合,自評、組評和師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能展示學生的個性、發揮其特長,正確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在活動過程中體驗音樂、熱愛音樂,在表現美的過程中嘗到成功的喜悅,體現自身的價值。
不足之處:①學生對作品結構簡單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②內容較多,時間不夠用,所以在挖掘歌曲的內涵上顯得欠缺深度,在表現歌曲的內容上顯得不夠充分。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8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并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我校的學生由于大部分都是農村對音樂感受能力較差,F將我在教學中的感受一列如下:
一、教材內容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顯示:現在的學生熱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復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這里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非我們音樂教師所能的理由,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恁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存在的許多問題恐怕也是一個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改變教學方式,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癥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三、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為音樂老師還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吸取老教師的經驗,取長補短。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過教學我感覺到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
1、常有教學與教材緊密相關,切忌追求課堂忽視了音樂基礎知識的教學,因此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
2、教學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學生,因材施教,個性發展。
音樂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樂理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 樂 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標。
篇二: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音樂教師,應該明確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方面。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所以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音樂教育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一、激發興趣,營造氛圍帶動學生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敝茖W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音樂教育是關系到學生全面發展的大事情,因為音樂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唱歌,還是開發和提高學生智力的最好形式。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去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強烈的探索欲望,其次為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學生有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便會對學習音樂產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入學習,不再感到學習音樂是一種負擔或者是無聊的事。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精神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流暢。教學時,教師應避免單一的教學模式,可以采取多樣的方式進行,比如師生互動,建立學習小組,或者借助多媒體模式等來活躍氣氛,激發學生對音樂教育的學習,教師用愛去激勵學生,讓學生在提升自己自信心的同時愿意去學習音樂。
二、創設情境,培養音樂情感
音樂教學的情感化需要情境的歷練,一個人音樂情感是在社會實踐、生活積累中不斷豐富,不斷完善提高的。這其實就是一個大情境的磨煉。在中學的音樂教學中,需要創設音樂教學情境,教師可以根據環境調整音樂教學的過程。比如,在郊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環境心情把音樂教學也融入進去,還可以根據各種學習活動或者各種節日等去適應音樂教學的過程。最終使音樂教學得以成功和優化。教師用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感情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師生一起進入教學內容所規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創設音樂教學情境,在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實現師生思維同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注意力。這樣也與所學音樂作品緊密連接,啟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和創造動機。在學生創造性思維得到提高的同時,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升華。學生審美能力、審美意識的發展,讓學生能更好地實現自我完善。
三、音樂為橋,培養學生能力
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智力、素質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古今中外許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愛因斯坦、盧梭、歌德、列寧等大都酷愛音樂,可以說音樂對于他們的事業成就具有一定的影響。在進行音樂教育時,教師可通過音調、音色、力度、時值等讓學生去感知和認識聲音,這樣不僅可以進而聽旋律、聽和聲、聽辨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聲音,提高學生聽覺的選擇性和敏感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學生的大腦在隨著音樂緊張活動的同時,想象、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非;钴S,這些都有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不但能促進學生智力發展,而且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的發展,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大有益處。
四、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學生的音樂興趣、潛能有很大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也不一樣。作為音樂教師,我們不能以同一標準去對待學生,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自我的積極性。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潛能的差異,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把全體學生的參與和發展不同的個性因材施教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表達個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學,讓他們享受音樂的樂趣。
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就是素質教育。而音樂教育因其具有愉悅性、審美性、易接受性的育人觀成為中學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它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智力、情感等身心健康的發展。音樂教育中能體現出美學教育,德育教育等很多關系中學生人格發展的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樂教育以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發揮著獨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重視音樂教育,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塑造學生完美人生的有效措施。
篇三:初中音樂教學反思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增長知識的時期,除了要加強知識框架的構建與積累外,德育也十分重要。初中階段的孩子們正處在一個心智不斷發展與成熟的階段,好的德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音樂教育正是初中德育中重要的環節。然而,當下的初中音樂教育卻仍然存在許多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材中“音樂”的含量較低
參看蘇教版初中音樂的教材內容不難發現,教材中“音樂”的含量其實很少,教材中很多內容都是關于音樂知識與音樂技巧的,這些技巧和學生的生活并不貼近,學生理解起來不僅存在障礙,還會絲毫提不起興趣。授課時,很多時候是教師空洞地講授某些民族音樂的發展歷程、背景以及音樂的特色,學生的參與極少,音樂課成了教師的獨角戲。此外,音樂課很多時候基本上變成了唱歌課,課程的講授就是教師簡單機械地將一首歌教給學生,直到學生們會唱為止。
在音樂課上,音樂的內涵、音樂的韻味、音樂的價值完全沒有得到體現。音樂課上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們對于音樂的感知,應當將學生作為主體,應當更注重音樂本身,然而現今的音樂教育在這些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缺失。
音樂課的反思首先要從教學內容著手,教材中音樂的含量低是一個亟待改善的現狀,課堂上教師不應該一味地講授那些枯燥的和學生們所處的時代很遠的音樂的發展歷程,這對于學生們對音樂的感知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音樂課上,教師應當更多地讓學生真正和好的音樂接觸,讓他們有機會欣賞與領略音樂的實質。音樂是另一種形式的表達,音樂不是簡單地唱歌,透過音樂學生如果能夠體會到背后的情感與韻味,那就達到了音樂教育的真正目的,那也是音樂教師應當尋找的目標。
二、教材內容無法吸引學生興趣
現在的音樂教材中存在的另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存在嚴重的脫節,教材的內容完全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教材中,大部分是民族音樂,現在的初中生對于民族音樂基本是一片空白,那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于這個領域毫無興趣,學生們更醉心于當下的流行音樂,這些音樂他們極其喜愛甚至沉迷,而教材中的內容完全不是他們感興趣的。此外,教材中的內容大部分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不要說是初中生,就是很多大學生對于那個年代的音樂基本都沒有認識,年代的跨度往往會帶來很大的認識與審美上的鴻溝。對于那個年代的音樂以及音樂背后涵蓋的情懷,那是初中生完全無法領會的,那和他們生活的時代隔得太遠。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時候學生會覺得音樂課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強,對于音樂課也絲毫提不起興趣。
這樣的現狀是目前音樂教學的一個很大障礙,想要逾越這個障礙,課堂上教師有必要做出一些革新。首先,不必完全照本宣科,一成不變地按照教程來,那樣學生接受起來難度較大。對于教材中很重要的內容,如果這些內容的確是和學生的生活隔得比較遠,教授課本知識前教師可以準備充分的引言與過渡,盡量將課本中的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并且以簡單輕松的形式向學生介紹教學內容的相應背景知識,讓學生對于相關知識有充分了解,接受起來才會更容易。此外,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加入學生們喜愛的其他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也可以有相應改變。比如,可以讓學生們來表演自己最喜愛的歌曲,并且闡述自己喜歡的原因及自己對這首歌的體會,這個過程并不僅僅是讓學生有勇氣在同學面前來唱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深刻地去體會一首音樂作品,嘗試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在情感。
三、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不平衡
目前的音樂課堂上,還是難以避免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和學生間缺乏互動,學生的地位被忽略在音樂課堂上也十分常見。很多音樂教師一堂課下來基本沒有離開過鋼琴,和學生間也極其缺乏溝通,音樂課就是教師教給學生唱一首歌,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這種狀況很普遍,也是很不可取的。音樂課堂是培養學生情商的過程,是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的途徑,若課堂上教師完全不在意學生的感受,教學形式枯燥乏味,學生不僅學不到東西,還會對音樂喪失興趣。
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應當有所改變,教師應該更多地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及變化,讓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音樂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唱一首歌,重點是透過學唱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一首歌與一首音樂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很多時候,經典的音樂后面往往蘊含著一個深刻的故事或者一個意味深長的道理。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懂得如何欣賞好的音樂,欣賞音樂后面傳遞的情感,讀懂那個故事以及那個意味深長的道理,這才是音樂教學的目的,才是教學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應當去到的方向。
總之,現今的初中音樂教學中仍然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教材的內容過于空洞,關于“音樂”的地方比較有限,不僅如此,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及他們生活的年代嚴重脫節,這直接造成學生對于音樂課堂提不起興趣,對于課程難于理解,也無法產生共鳴,這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應當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充實,教學模式更新穎。此外,教師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及變化,讓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9
一直以來,在對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方面,音樂學科教學都是優于其他學科的,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進行培養就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對音樂自主性學習的含義及其具體特征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這一話題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粗淺見解,希望能夠為廣大中學音樂教師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以提升其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
中學;音樂教學;自主性學習
傳統的音樂教學通常都只是注重對學生唱歌技能與技巧的訓練,采用的也是“教一句,唱一句”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在對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的跳動方面,并沒有收獲較好的成效,音樂的趣味性及其藝術形象的完整性沒能夠得到完美地表現,這是致使學生失去音樂學習興趣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更無從談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了。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就必須要不斷地轉變音樂教學理念,創新音樂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音樂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通過興趣來培養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音樂自主性學習的含義及其具體特征
在教學論當中,關于自主性學習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就音樂自主性學習而言,當屬學科教學論當中的一個相對較為獨立的分支。因其自身所具備的創造性、審美性以及情感性等,音樂自主性學習被賦予了更多的獨特性內涵。在筆者看來,音樂自主性學習就是學生除了要自主認知音樂的教學內容之外,還要對認知活動中進行自我調節與自我管理,可以說,這是音樂學習的一種最好狀態,具有如下兩個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學生能夠自己對音樂學習目標進行確定。學生是否主動、積極及其對自主學習的認同和接納程度是學生是否具備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心理因素,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內驅力,是保證學生進行持續學習的最穩定動機。所以,在所有的基礎教育當中,一定要將學生興趣的培養放在一個非常突出的地位。對中學音樂教學而言,更是要充分發揮音樂學科所具備的獨特魅力,讓學生根據在不同階段的審美心理特征與身心發展規律,自主地確定學習目標,使之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起來,這樣也有助于加強音樂學科教學與社會生活之間的種種聯系。另一方面,學生能夠自主進行音樂學需內容的方法的選擇。任何一個學生都有權選擇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和享受音樂,并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無論是在音樂學習內容,還是學習方法的選擇上,學生都擁有極大的自主性,作為教師,應當做的就是有機結合所有學生不同發展個性與參與積極性,因材施教,創造出更多的生動活潑的、靈活多樣的音樂教學形式,以為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開展與個性的培養和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二、中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
1、以學生為中心
音樂教學同樣也非常提倡“學科綜合”的這一教學理念,主張將各種具體的音樂材料綜合地構建起來,以使音樂教學更好地和其他的學科進行聯系。在音樂教學當中,盡管時代感越來越豐富,但是其中的審美教育并沒有因此而發生較大改變。對中學音樂教師來說,不僅要具備最基本的吹、拉、彈、唱技巧,還要掌握一些高效的的教學方式,并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以將民族藝術發揚光大,同時培養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態度,健全積極向上的人格等。要想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和引導的方式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與表現欲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邀請學生參與到課堂設計中去,并為其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當然,這就要求教師們放下自身“教育權威者”身份,將自己放到和學生同等的地位,更多地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適當地引導和鼓勵學生,給學生更多發揮能力的機會,激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使其真正地產生“課堂主人”之感,更加主動積極地去接納和學習相關的音樂知識與技能。
2、充分展示合作與分工意識
要想能夠快速且有序地完成相關的音樂教學任務,完美的合作與明確的分工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每學期的第一堂音樂課中,就應該為每位學生設置出對應的崗位,并將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使之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自身所扮演的崗位角色來進行音樂知識與技巧學習。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設定音樂組長和音樂副組長這兩個職務,并讓他們二人協助教師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包括協調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學習任務分工以及學習狀況和結果反饋等。如果需要進行音樂劇表演活動,便可根據之前設定的音樂小組的各成員特征選出最適合的總策劃、編導及美工等角色,合理分工,自行組織活動編排。當然,并不是說這些崗位的設定是固定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輪崗是一種比較可取的方式,通過輪崗,所有的小組成員都能夠有實踐的機會,這對小組成員來說,也更加公平。
3、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音樂教師除了需要為學生展示教材中所涉及的音樂欣賞作品之外,還要將其與聽音練習結合起來,以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學生比較喜愛的樂曲的片段,在鋼琴的低音區、中音區和高音區分別將其彈奏出來,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這三中音區所產生的不同效果,以及它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選擇難度與要求稍微高一點的“表演和合唱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講述各種各樣的音樂故事,加深學生都音樂索要表達的情感的理解,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促使其能夠自主地進行音樂學習。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作為智育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音樂教育,除了要對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進行培養之外,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藝術美,使之能夠在音樂藝術的空間里盡情地翱翔。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展示分工與合作意識以及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都是培養學生音樂自主性的有效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高中學教師的音樂教學質量。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0
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回顧前一時期的音樂課教學,下面兩個方面體會較深、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并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隨著學業的加重,音樂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學與不學都無關緊要的課程、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樂理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用心性和參與熱情,到達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標、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用心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從下列幾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透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透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潛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采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必須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資料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到達開拓視野,提高審美潛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潛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資料、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復練習,學生識譜潛力有明顯提高、由于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用心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用心性,今后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期望音樂課能給他們帶給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1
合作交流”是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孔子的《學記》中就有“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記載。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合作交流”也成為了音樂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習音樂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合作交流”這一學習方式由幕后的零碎操作演變為臺前的規模實施。如何合理組織合作交流,防止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提高合作交流的質量和效果,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焦點。筆者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案例研究方法,對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合作交流進行了多輪的教學實踐與反思,初步探索了實施的基本規律。
一、案例
1.片斷之一音樂欣賞課《走近“搖籃曲”》中,我希望在同學們感受、理解了“搖籃曲”之后,能通過“創作”這一形式把自己對搖籃曲的感受和理解表達出來。于是我便設計了這樣一個主題請同學們來創作一段近似于“搖籃曲”的旋律,并配上歌詞唱一唱。同學們可以自由組合,進行合作創作。但是,雖然在交流時眾說紛紜,可在過了10分鐘后的交流中,很多同學不知所措,都說不行、不會,而且對這一活動不感興趣……
主要問題:感知材料存在復合性,教師要求缺乏引導性。
策略:合作交流的教育功能利弊探析,教師是音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任何教學策略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每一種方式都有適用范圍,不能用一種方式去代替另一種方式。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交流雖然可以創設一個鼓勵兒童探索、發展、測試、討論、交流和感受音樂的環境,但這~教學策略也存在著花費教學時間過長,“搭車”現象嚴重的弱點,且易使課堂討論變得雜亂無章、離題萬里,教學效果兩極分化。因此在明確實施合作交流利弊的基礎上,若要更高效率地發揮合作交流的教育功能,教師必須針對教材、學生的具體情況揚長避短,選擇最佳時機,合理組織合作交流,發揮優勢功能,才能增強合作交流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功效。
2.片斷之二(改進設計)我設計的主題為:老師請同學們在規定的10分鐘內采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心中的“搖籃曲”,如:唱、跳、奏、誦、畫、演、創編旋律等。教師提供各類打擊樂器、畫筆、紙、紗巾、娃娃、搖籃等道具,并采用分組合作討論。同學們雖然能夠自由組合,但我有意識地在每組安排了一個小能手,讓他們在組內合作討論中起一個“帶動”的作用。在同學們交流的10分鐘里,我到每組了解進展情況,并在“創編旋律組”做一停留:我提醒同學們旋律的創作離不開節拍、節奏、速度的設定,只有在按要求設定好節拍、節奏、速度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旋律才能夠達到預定的目的。同學們在我的引導下,很快就創作出一段優美動聽的旋律。在10分鐘后的成果交流展示中,我發現每組都很有特色,都有出彩的地方,在同學們高質量地完成任務的同時,我發現他們情緒高漲,在表演中充滿了自信。在成果展示的同時,我還讓每組派一個代表論述設計的構思及方法。同學們通過合作交流,增大了信息量,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同學們通過這堂音樂欣賞課,走近了“搖籃曲”,理解了“搖籃曲”,在喜歡“搖籃曲”的同時,也豐富了其他方面的知識。
二、反思
從這兩個課例中說明,同一個主題,同樣的合作交流,由于教師實施方式不同,同學們的學習態度不同,學習情感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這使得筆者對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合理組織合作交流有如下感悟:
學生能否積極地合作交流,能否在合作交流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參加交流、討論甚至爭論,直接影響到合作交流的質量和效果。首先,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合作交流,特別要鼓勵學習稍有困難的學生也參與合作交流。其次,教師要為合作交流創設平等、融洽、開放的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無拘無束。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2
學會做一個快樂的老師
快樂對每一個人而言都很重要,尤其是對學生,對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的孩子,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上帝賜予人類的一件快樂的禮物。
要想讓學生快樂起來,做老師的應該首先自己快樂起來,在很多方面,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直接影響著學生,老師是學生的直接榜樣。我們學習音樂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快樂、健康、積極的人,那么教育和學習的手段也應當是快樂的,在快樂的狀態和環境下學習音樂,非常有利于學生情商、智商的開發。
有時候,對學生的獎勵,非常簡單——那就是歡樂、融洽的氣氛,所以,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吧,做一個快樂的老師,用自己的快樂去感染我的學生們。
讓音樂觸動孩子的心靈
音樂是人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它有教化、認識和審美娛樂的社會功能。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音樂在育人過程中具有陶冶情操和美化心靈的作用。倘若在學校教育中只把音樂教育作為知識和技能教育,實質上就偏離了教育的根本目標。正如鈴木所說,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出一些少數的,偉大的杰出的所謂的“人才”,而是希望通過的音樂教育,把每一個孩子都提升到擁有一個高貴心靈與完美人格到極度優秀的程度,而事實上這也是每一個人所應追求的目標。
所以,透過音樂教育,應該把每一首音樂作品的內涵挖掘出來,打動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們感受到它的靈魂之美,從而培養孩子學會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有健康快樂的心靈,有穩定的價值觀,有一個健全的人格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3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帶來了音樂教育發展的春天,它改變了音樂課無地位、無組織、無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統的道路。
唱歌課是中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點資料,我發現此刻的學生喜歡唱歌但是卻不喜歡唱音樂課本上的歌曲,喜歡唱象周杰倫等一些現代的流行音樂,難道是音樂課本上的歌曲不好聽,與學生此刻的心靈差距太大了嗎?透過我的觀察不是這樣,以前所謂的“唱歌”,就是老師教會學生唱會旋律就能夠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狀態,以及對歌曲的感情處理,教師對歌曲的創作背景做簡單的介紹,比如有的歌曲離我們此刻的是生活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象一些抗戰時期創作的歌曲,如:《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此刻的孩子們包括我都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顯然對歌曲的感情就很難掌握了,那么學起歌來的興趣自然就沒有那么高漲了,所以就要求教師在教這種題材的歌曲時,就應對歌曲的時代背景做詳細的介紹,最好是結合VCD等有關影像資料讓學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時代背景,教師以正確的歌唱方法來引導學生來演唱,這樣本來單調的課程就會豐富起來。
樹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明白自信心對人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自信心,那他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一事無成。而自信心對一個歌唱者來說尤為重要,那要怎樣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合作才能到達的。比如我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找出學生的毛病進行糾正,這是每個音樂教師的職責,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諷,這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就應多給學生一些表揚和肯定,及時留意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持續和培養學生的細信心。
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導入是引發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及熱情的導火線,也是學生體驗音樂和參與音樂活動的第一個重要步驟。良好的導入會使學生從上課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讓學生動起來的教學過程,音樂課要生動活潑,務必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光靠老師能說、會唱、會跳讓學生動起來,不能閑著,要說動,那可動的資料可真不少。
節奏模仿,節奏模仿的好處在于能很快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們期望準確地模仿老師的節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應潛力,因此他們會很安靜地聽老師的示范。節奏模仿的好處還在于能夠解決歌唱中的節奏難點。教師把歌曲中的復雜節奏拿來拍一拍,學生透過模仿,對節奏進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難度會大大降低。
畫旋律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樂譜下畫,一種是用手在空中畫。在聽范唱時,除了讓學生感受歌曲情緒外,我經常讓學生看著譜子畫旋律線。在視唱樂譜時,我會和學生一齊用手描出旋律線。這樣,學生“有事做了”,聽得就比較專心,而且透過畫旋律線,能夠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對表達音樂情感作用。
總之,在唱歌教學中,只要我們摒棄長期構成的以技能技巧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唱歌教學的審美功能必須會得到發揮。教師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與藝術情操也必須能得到發展。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4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欣賞者置身于音響天地中,通過教學能有效的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品德、智力、審美能力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形成一種標準教學程序:1、先介紹作者生平;2、介紹作品時代背景;3介紹主題(可先聆聽一遍);4、介紹作品結構(可聆聽若干片斷);5、完整的欣賞全曲。于是,一切盡在教師的導聽之中。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有了很多的感觸,再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我覺得有幾點要重視與把握的,現將其分述如下,與大家共勉:
1.改變學生的錯誤觀念,以利于音樂欣賞
初中學生往往有這樣的觀念:我們來校的目的是為了升學。因此音樂對他們來說無所謂,認為學音樂僅僅是為了娛樂,這就給上音樂課增加了難度,不認真聽講,更不細心欣賞作品。面對這種局面就要給學生講學習音樂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美國的(神經學、心理學以及物理學)專家聯合研究得知:音樂不但可以讓猛獸安靜下來,對人類有更多的益處。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歡音樂,一出生就對音樂有反應?臻g推理能力強可提高思考邏輯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能在21世紀找到好工作,因為所有行業都會需要能夠運用高科技的人。學習音樂可以讓思維更清晰讓人更容易專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處理得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各種壓力,使人身體要健康。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強盛,需我們每個人具有相當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只有較高的素養,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人們才有創造力,社會才能更快發展,由此可見學習音樂有多么重要。
2.流行音樂與音樂欣賞巧妙結合
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藝術的視野,讓優秀的流行歌曲走進音樂課堂,為學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樂的橋梁。流行音樂易被人們傳唱,具有鮮明強烈的節奏,很具體現青春活力,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熱衷于它非常自然。教師無需禁止學生去聽去唱,并且在音樂欣賞時可選用一首與欣賞作品內容相關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強學生對作品的感染力,如:當欣賞內蒙古民歌《遼闊的草原》時,可事先播放騰格爾的《天堂》MTV。通過欣賞讓學生對草原有初步的認識: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群、奔馳的駿馬、綠綠的草原……再去欣賞《遼闊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體驗其意境。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之美,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在"美"的氣氛環境中,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觀念,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它的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發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藝術來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給欣賞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促其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樂藝術的天空。
3.要“聽” 中“思”
音樂欣賞特別強調“靜”,這是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靜則思,在聽前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給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帶啟發性的問題。如欣賞《光明行》,聽前教師出示在黑板上以寫好的幾個問題如:這個曲子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緒如何?你聽后有什么感受?讓學生有目的的聆聽與思考。結果,聽一遍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獨奏的;速度是:快等等。雖然問題簡單,但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的聽,思維想象也因此而積極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審美功能,獲得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4.是要“聽”中“說”
有些樂曲學生沒聽過,不熟悉,興趣不大。遇到這種情形,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敘述樂曲形成的過程以及情感特征,盡量縮短學生與樂曲之間的距離,并使他們逐步融入樂曲所表現得意境。也可以讓學生說出聆聽作品后的感受像《百鳥朝鳳》,我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全神貫注的欣賞,之后用一個詞語或一段話把自己的感受描繪出來。于是各種各樣的詞語誕生了“爭執”“百鳥爭鳴”“清晨”......
上面僅是粗淺的談論了音樂欣賞中的教學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謂教無定法。問題在于隨機創造。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巧妙設計,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讓課堂充滿活力,就會順利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音樂欣賞課再也不會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將是一個百鳥爭鳴生機盎然的春天!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5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各學科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勿庸置疑,這種教育技術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技術手段的主流之一,在這次賽課中我也嘗試著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結果很好!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
比如,課前播放了周華健的《朋友》這首歌,在優美的歌聲中,請同學們談感受,以這種形式使同學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朋友的重要性。吸引了他們的好奇心。接下了我把各個環節,都設置了相應的動畫,文字,讓學生覺得很有意思,也愿意思考。在調查環節,在公布調查結果時,當有的同學看見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大屏幕時,非常高興和激動,我想他們以后會做的更好,積極的與同學交往。而其他的同學會反思,向他們學習,希望自己也可以和他們一樣上光榮榜。
現在,我們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上面的知識點少了,增加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一味的說教,講理學生會感到厭煩。愛因斯坦說:“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所以我打算把政治課上活,上精。多應用一些多媒體課件,盡量增加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在娛樂、活動、探究過程中學會知識,從而內化為做人的能力。
通過這次賽課,我不僅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學到了很多東西。通過集體備課、說課、評課。讓我覺得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也從老教師身上學到了有效的教學經驗,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各個環節時間的安排上和對學生的啟發上的不合理之處等等?傊诮窈蟮慕虒W中我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多利用多媒體教學,也會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取長補短。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嘗試,使我感受到了改變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得到良好效果的快樂,也看到了學生的那種渴望創新、探索、渴求表現的要求,也使我看到了學生們的巨大的潛能,更大的發展性、可塑性,對于我在今后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基礎。我會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達到一種“亦師亦友”的境界。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如果說備課、上課等基本教學實踐是元研究的話,那么教學反思就是次研究。
教學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現為自覺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講臺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那么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你會發現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是新的。
其次表現為超越型。反思是一種手段。反思后則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升華。如此說來,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
第三個特征為個性化。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觀自照,屬于“個人奮斗”。你可能在燈光下靜夜思,回顧和展望。你可能倚著窗口,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為教學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教學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動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開辟信息綠色通道,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并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后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于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較法。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教學反思的類型
●“課后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后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說,一周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后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月后思”:對于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常的期中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家長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沖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斷發現一個個陌生的我,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學習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集合15篇】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1-23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集合15篇)02-28
初中音樂教學的反思11-11
關于初中音樂優秀教學反思04-27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5篇)02-23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15篇02-23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3篇08-19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4篇08-19
音樂教學反思11-22
初中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