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學反思15篇(合集)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數學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1
中學數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肩負著自身的歷史重任,對培養和發展中學生素質意義重大。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紀,培養和提高中學生數學素質,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數學素質作一探討。
一、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重視數學意識的培養
素質教育的要義即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數學要面向全體,就是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在對大多數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使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要求,并且盡可能的提高。而現代教學要求以人為本,對“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進行有機結合,立足學生主體,實施因材施教,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有區別有針對地進行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得,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飽”,讓每個學生的數學素質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最終實現“差生”轉化、中等生優化、優生深化發展的目標,這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應及時利用課堂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使他們形成科學的數學觀。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學生喜歡數學,酷愛數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覺地做學習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學生的
數學意識增強了,他們會自覺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處理各種現實問題,也會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與數學無關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比如學習函數時與商品銷售相聯系,培養學生用函數的思想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數學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基本數學能力之一,也是數學素質的核心。高考改革內容強調:“繼續發揮數學等基礎學科的作用,強調基礎性、通用性、工具性,將考查重點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币虼思訌娺壿嬎季S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師的一大根本任務。數學教學中應重視知識的形成和發現過程。在教材中許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發現過程往往沒有詳細完整給出,只是完美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深研教材、精心設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教學中應改變駕輕就熟的“題型+方法”的教學方式,讓啟發式教學進入數學教學活動,克服學生思維的被動性,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引導他們去思考、創造,讓他們在創造中學習,在發現中獲取,在成功中升華。
三、加強思想方法的教學,教會學生猜想,培養創新能力數學
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與精髓,是核心,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它比知識更具有普通適用性。學生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獲取知識,更透徹地理解知識,并能終身受益。中學數學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換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數法等)、邏輯型(如類比、歸納、分析、綜合、演繹、反證法等)、宏觀型(如函數與
方程、分類討論、數形結合、歸納猜想、整體化歸、數學模型等)。高考改革內容也強調: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礎上考察與高中水平相適應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突出數學思想方法教學,進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猜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牛頓早就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先猜后證——這是大多數的發現之道”。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往往過分強調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忽視實驗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覺得數學枯燥、乏趣、難學。教師要教會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進行猜想;進而再有嚴密數學證明。這樣“既教猜想,又教證明”,激勵學生猜想欲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也是生動、活潑,并富有哲理的一門學科。只有敢于猜想、大膽假設,才能促進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促使思維打破常規,產生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理論,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具有深遠意義。
四、重視數學應用,積極開展數學建模,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教材中對于數學聯系并應用實際也給予充分的注意!庇捎凇皯嚱逃钡挠绊,卻恰恰忽視了這一點,造成一個直接的結果是:學生缺乏應用數學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首先讓教師進行應用數學方面的培訓,開展應用數學的研究;其次,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深入實行
調查,進行數學建;顒。在高考中出現的實際應用題,都是經過人工改造,抽象概括過的問題,這對數學建;顒佑兴煌,數學建模中必須自己提出問題,并進行抽象概括,比解應用題更復雜,更富創造性。我們的數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繼續深造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世界,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因此,積極開展數學建模活動,可大幅度地提高解應用問題能力。
五、注重心理指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現代心理學認為:心理是人的一切行為活動的背景,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影響他的行為動力、行為方式以及直接影響制約著他們行為的有效性。心理素質己成為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核心部分。所以中學數學素質教育決不可忽視心理教育。中學數學心理教育可以從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兩方面來實施。在心理認知過程中重點加強學生對自己的認識活動進行自我體驗、觀察和調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是解決“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問題的有效途徑。在情感意志過程中,主要是在認知過程基礎上,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數學審美教育,以及數學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用中的教育,使學生產生需要,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進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不畏困難,勇于攀登的頑強意志。在個性品質方面,要認真貫徹教學大綱中的個性品質培養,緊緊圍繞培養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進行教學,針對學生個性差異
進行因材施教,使學生樹立正確信念、理想和世界觀,形成日趨穩定地能力和性格。中學數學心理教育主渠道是課堂教學,教師備課時要充分挖掘心理教育因素,有心理教育的意識,以滲透和小專題講座形式,適時適度適量地進行心理教育。
總之,加強中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培養他們“愛學”態度、“樂學”的情緒、“會學”技巧、“自學”的能力,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的必然。我們深信,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素質教育必將結出豐碩的成果。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2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來說不僅要上好每一堂課,還要對教材進行加工,對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的結果進行反思。因為數學教育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為關注結果是如何發生,發展的。
一、為什么要進行教學反思
1、什么是教學反思呢?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狈此夹越虒W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師范教育領域里興起并迅速向普教領域延伸的新的教學實踐和理論。也是近年來國外盛行的教學方法之一,F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張揚人的主體性,提倡個性的發展,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及特長,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發展。因此社會、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體現在對教師專業知識的追求上,更重要的體現在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學效益的要求上。
2、教學反思的意義:教學反思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并且予以改正,通過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后的教學方法更加完美。一個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外,還必須具備不斷反思的意識。一個教師不論其教學能力起點有多高,都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我教學意識,增強自我評價、自我糾錯的能力,然后再回到實踐進行新的一輪反思,不斷循環,螺旋上升。另一方面通過對反思的探索,構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反思基本理念進行確認,將理論回歸實際。這樣才能使自己與時俱進;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向教學藝術的殿堂邁進。
二、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于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系的等方面去展開。
以數列為例:從邏輯的角度看,數列的概念包含它的定義,表示方法,通向公式,分類,以及幾個特殊的數列,結合之前學習過的函數來說,它在某種程度上說,數列也是一類函數,當然也→←具有函數的相關性質,但不是全部。
從關系的角度來看,不僅數列的主要內容之間存在著種種實質性的聯系,數列與其他中學數學內容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列也就是定義在自然數集合上的函數。
三、對學數學的反思
對于在數學課堂每一位學生來說,他們的頭腦并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會說要因材施教。
可實際教學中,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向更高層次邁進。平時布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在家做,對于書上個別特別難的題目可以不做練習。
四、遵循教學反思的四個視角
第一是將自己的經歷融入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過程之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嘗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仍有一定的啟迪。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提供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們可以“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并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做出反思。
第二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教學行為的本質在于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為了促進學得好。在新課程實驗中,學習分段函數時,讓學生去了解出租汽車的出租費用,或家長工資中的扣稅標準,并寫出調查報告。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特別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意義,最有啟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贊嘆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題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獲呢?所以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第三就是要多與同事交流因為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形成了可以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松氛圍,便于展開有意義的討論。由于所處的教學環境相似,所面對的教學對象知識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展開對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設計教學活動,相互聽課,做課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話題包括:我覺得這堂課的地方是……,我覺得這堂課糟糕的地方是……;這個地方的處理不知道怎么樣如果是你會怎么處理我本想在這里“放一放”學生,但怕收不回來,你覺得該怎么做我最怕遇到這種“意外”情況,但今天感覺處理得還可以,你覺得怎樣合作解決問題——共同從事教學設計,從設計的依據,出發點,到教學重心,基本教學過程,甚至富有創意的素材或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設計要為其后的教學反思留下空間。
第四就是善于利用參考資料,學習相關的數學教育理論,我們能夠對許多實踐中感到疑惑的現象做出解釋;能夠對存在與現象背后的問題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能夠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學經驗;能夠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學決策。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3
教學中能否取得滿意的效果,關鍵在于教師觀念、教學方式的改變。需要教師本人有極大的責任心、耐心與勇氣,跟自己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挑戰,不斷加強理論學習與培訓,更重要的是加強反思性教學,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學經驗理論化的過程;促進教學觀念(特別是自身存在的內隱理論)改變的強有力的途徑。
一、反思內容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到底要反思什么?我認為大體上可分為:首先應該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與效率;其次要求學生對活動所涉及的知識及形成過程進行反思(如函數概念中定義域所涉及的集合知識),對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反思;再次要求學生對活動中有聯系的問題、題意的理解過程、解題思路、推理運算過程以及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最后還要求學生對數學活動的結果進行反思。特別做完題后要及時反思,即把自己的解題過程作為自己研究思考的對象,并從中得出某個結論。
二、反思方法
首先,學生應作解題前的反思。如:本節課學了哪些概念、公式、定理等,自己都理解了嗎(不懂的話應及時請教同學或老師),例題涉及哪些數學模型(圖式)、數學思想方法等;還可對學習態度、情緒、意志的反思,如自己的身體、精神狀態怎樣?失敗了能堅持嗎?哪些知識、技能還需回顧、請教等;其次要不斷地自我監控。此類問題自己最易犯哪方面錯誤?解題思路嚴密嗎?符合邏輯嗎?最后進行必要的自我調節。此思路還能繼續下去嗎?不行的話趕快調頭,換另一種思路試試。還不行的話那只好去考慮輔助問題,能想起一道與它有關的題目嗎?如果還不行,能否想到一道更容易著手的相關題目?一道更為普遍化的題目?一道更為特殊化的題目等等。
最重要的是解題后的反思。主要包括檢驗解題結果,回顧解題過程、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還需對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聯系的問題進行反思等。具體可反思:①解題時運用了哪些思維方法?解法是如何分析而來的?解法是否具有普遍意義?②解題過程中運用了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驟比較容易發生錯誤?原因何在?③解決問題的關鍵何在?如何進行突破?是否還有其它的解法?④問題的`條件和結論具有何種結構特征(如數字、圖形位置、重要詞句、題型構造)?運用這些特征是否可以將條件和結論加以推廣?⑤結論正確嗎?有無增、漏情況?符合題意嗎?⑥解題過程中起初遇到哪些困難?后來又是如何解決的?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解題后的反思可避免解題的錯誤,深化、掌握解題思路,優化解題方法,發現更多的引申、推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批判性和靈活性,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理想境界。
三、反思習慣的養成
要提高學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這些,還必須講究科學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要求學生寫反思性日記就是一種不錯的形式。
首先,每節課后要求學生寫反思性學習日記,使學生超越認知層面,對本節數學知識的再認知,促使學生形成反思習慣,檢查自我認知結構,補救薄弱環節。由于時間問題,不可能把上課的精華全都及時記下或理解,通過筆記可以彌補,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錯題分析、訂正工作,完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日記內容規定如下:①對本節的數學概念、定理、法則、思想方法進行再組織,簡明扼要地記下其內容。②充分回顧上課中不夠明白或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如例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不懂之處應及時請教同學或老師,直到弄懂為止,并記好原因。③作業中哪些題不會做?在哪里受阻?錯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正確的做法又是什么?④記好自己的得失與思想火花,以后應該注意的地方。便于日后翻閱、復習,提高學習效率,我經常建議學生記在書本的相對應內容的空白處(新教材專門有此一欄);做練習時,把所有的思維、計算痕跡直接留在練習紙上。
其次,寫反思日記是一回事,怎樣達到更好的效果又是一回事。老師應該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認識到寫反思日記的重要性,注重隨時翻閱,最好每天抽5—10分鐘瀏覽一下。一個階段后,老師應做好督查工作,當作一份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同時對學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監督的作用,直到養成自覺的習慣。
當學生剛進入高中的時候,他們由于習慣了上課慢、內容少、難度不大的教學,一下子要過渡到另外一種局面,感到很不適應。于是他們產生了很多學習上的問題,特別是他們來問問題時,我總是力爭不直接地回答,盡量充當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盡量不以自己的思維左右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先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知道的一些零碎想法。偶爾的,當他們的解答有不正確或不嚴謹的地方時,我會裝著不懂的樣子提出疑問,以便把他們的思維引向深入。久而久之,學生在潛意識中掌握了應該如何去學數學的一套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如果說老師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教,那么學生去反思是為了更好地學,并且還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4
今年是我走上教學崗位的第一年,這一年以來我一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誤人子弟。在這學期即將結束之時,在教授完高中數學必修3和必修4之后我有如下一些反思。
因為同我本人的學生時代相比較新的課程改革使課標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很大改變,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數學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調整、反思。
首先.應該把握好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自作主張改變課程標準的意圖。例如私自增加課時,補充一些知識性的東西或增加教學的難度。這樣做既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又束縛學生的思維還增加學生的負擔。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定義、概念、結論的教學而忽略過程。如在對數運算性質的教學中,我更多地鼓勵學生通過指數的運算性質的復習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如類比、計算、猜測等方法去發現對數的運算性質。而不是直接給出對數的運算的性質然后再不斷地進行機械訓練。這樣就不至于今天練了明天忘。學生對自己推導得到的運算性質就不一樣了,他們能更加理解運算規律,熟記運算性質,熟練運用性質。
再者,在教學中不能單一的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卻忽視學生的認知水平,對一些問題的引入常常單刀直入,讓學生沒有直觀的映象,理解起來不容易接受,在這方面可以從一般到特殊給學生以直觀映象幫助理解。這樣也符合認知的一般規律。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可以把很多立體幾何部分的圖形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多媒體也可以有效的增加課堂的容量和減少我們的.板書工作量。
最后,我覺得有很多的困惑和擔心。在貫徹新課標的過成中,總會覺得學生的解題能力變得差了很多,但是學生的升學還是以成績為依據的。不過這也提醒我們要時時刻刻真真誠誠的關心教育自己的學生,希望能為學生的長遠發展鋪好路。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5
學生是數學教育教學的對象,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數學教學應著眼于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培養,也要注重引導學生用心參與課堂探究活動,還要以學生的實際為基礎,關注其差異性,透過分層教學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使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一、關注學生的興趣培養,提高學生的用心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因為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部動機.新時代的數學教學,不能依然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而要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以激發學習興趣為基礎,讓學生用心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知識基礎、學習習慣等因素,還要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學需要思考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優化評價機制,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呵護,這樣才能幫忙學生樹立數學學習自信,促使學生用心參與教學活動.有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數學成績較差,進入高中后,學習用心性不高.教師要與這些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所采用的學習方法,幫忙學生查找原因,然后給予指導.要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與學生平等互動、相互溝通交流,構成伙伴、朋友關系.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多關注他們的優點,使其能取長補短,萌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方法習慣培養,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
在數學教學中發現,有的學生并非自己不努力,課堂中也較為用心,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也很仔細,可成績依然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方式方法不當,從而導致學習事倍功半.每個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學習策略不同,教師要幫忙學生選取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在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過程中,一是要注重預習習慣的培養,而這可透過課前目標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預習任務.如,在“對數函數”的預習中,什么是對數對數函數的定義是如何的對數函數有什么基本特點對于這些問題,可列出相應的要求,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并完成課前練習等預習任務.在方法上,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練習.如,“不等式的解法”常見的方法有哪些,要注重對典型例題的分析,然后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三、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用心參與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能更多關注那些優生的參與度,而對后進生的關注卻不到位.課堂探究環節是促進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發展潛力的關鍵環節.
四、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教育教學是為全體學生而服務的.,而教學中教師所應對的學生又是千差萬別的.因此,不能以相同的標準和要求去對待學生,而要充分思考學生的實際差異,因材施教.尤其是對中下層的學生,要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忙,鼓勵和支持,讓他們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發展.首先,無論是在預習要求、問題難易程度、練習、評價上,都要思考學生的差異性.如,在練習中,有的學生基礎不太好,練習題就應以基礎練習為主,題量不宜過大,且要注重在學生練習后進行反饋,幫忙學生透過練習而鞏固基礎知識.其次,要更多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不能以成績為唯一的標準去衡量學生,而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多發現其優點,給予鼓勵.如,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一般,但課堂中表現用心,能較好地遵守紀律,就應給予鼓勵.總之,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提倡讓全體學生得到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只有立足于每一個學生,以學生的興趣為激發,以方法習慣培養為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才能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促進個體發展的基礎上讓全體學生得到發展.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6
一、成績:
1.一?荚嚫呷10)班數學均分列三校第三名,跟新中重點班接近,超出嚴新的文科普通版均分;
2.一?荚嚫呷10)班數學一類有效分4個,跟新中兩個重點班的有效分持平;
3.一模考試高三(10)班數學二類有效分44個,略低于新中的46人;高三(13)班的.二類有效分26人,超過新中所有的文科普通班。
二、存在問題:
1.對一模考試的研究不足,低估了其高于高考許多的難度;
2.備課不夠充分,未能照顧到課堂中層次不一樣的各類學生的不一樣情景;
3.對個別學生缺乏內心,出現了10年未見的在課堂中當面大聲批評學生的情景;
4.課后輔導工作有待改善;
5.試卷講評課變式不夠,講后練習較少,鞏固不夠。
三、改善策略:
1.認真研究高考,研究歷年高考卷和考試說明,不僅僅要清楚高考考什么,還要清楚怎樣考。
2.認真研究學生,不僅僅要讓學生每節課有收獲,還要讓每個學生有不一樣的收獲;要讓每一個學生喜歡數學課堂,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有提高;
3.要備好每一節課,做好講完以后練習題的研究工作,使學生學了以后立刻能練,并且立刻能做對,享受認真聽課的成就感;
4.要認真出批改每一次作業,對學生的掌握情景心里有數;
5.認真研究試卷,出好每一份試卷,并做詳細的批改,讓學生考一次提高一次。
6.做好后階段的扶優補偏工作,并做好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輔導,關注每一個學生。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7
必修3是高中數學比較特殊的一部分內容,既增添了新內容——算法,老內容統計和概率的內容和安排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下面就自己的教學過程談一談對必修3的體會與反思。
1、第一章的教學主要還是要把握好教學要求,圍繞程序框圖這一核心,以具體案例為載體,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基本邏輯結構和算法語句的用法,從中體會算法的`思想,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不必要搞太難的算法設計,因為在其它章節中,算法思想也是要滲透的,學生有較多的機會接觸算法問題.至于高中數學引入算法的理由,我體會還是在于算法思想所體現的很強的邏輯性對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而不在于學會多少程序語言或程序設計.所以還是應該關注算法的“數學味”.
2、在第二章的教學中,感到學生雖然知道各種統計量(平均數、標準差、回歸方程等)的計算方法,但理解其中蘊涵的統計思想卻很難,不能自覺的形成統計觀念和概率思維.因此,在統計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在“計算”后,讓學生對結果的含義作出解釋.實際上,課本在這方面是有示范的.例如,在講完“眾數、中位數、平均數”后,課本有一個關于某企業職工工資待遇的“探究”欄目,還配了某市公路項目投資數據的利用方面的練習等,在教學中可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開展討論,并讓他們舉一些類似的問題.通過討論,學生認識企業老總利用數據設置的陷阱在哪里,應當如何理解和使用數據特征等.
3、概率的教學,離開了具體案例寸步難行,要讓學生在具體案例中體驗概率有關問題的情景,在案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親身體驗案例情景,以激發興趣。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要盡量創設情境,采用案例教學的基本方式展開教學,通過大量的具體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另一方面要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在學生合作學過程中,學生既要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又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與別人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學《確定事件與不確定事件》中,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案例理解概念。太陽從東邊升起,拋起的籃球會下降等等一定會發生的事件就是可能事件,太陽從西邊升起,公雞下蛋等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讓學生在具體案例中體驗概念。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8
一、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是:構建共同基礎,提供發展平臺;提供多樣課程,適應個性選擇;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高度概括地說,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是自主、合作、創新。
所謂自主就是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獨立性,即在學習的內容上、時間上、進度上,更多地給學生自主支配的機會,給學生自主判斷、自主選擇和自主承擔的機會;合作就是學生之間與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平等交流;創新就意味著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舊、不墨守成規。
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以組織教學、講授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檢查知識來展開,其基本做法是:以紀律教育來維持組織教學,以師講生聽來傳授新知識,以背誦、抄寫來鞏固已學知識,以多做練習來運用新知識,以考試測驗來檢查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它的缺陷越來越顯現出來,它以知識的傳授為核心,把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容器,按照上述步驟進行教學,雖然強調了教學過程的階段性,但卻是以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為前提的,沒有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革新教學方式勢在必行。
作為新課程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改革課堂教學就是要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設計,轉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即是要以《數學新課程標準》界定的課程理念為指導,逐步實現新課程標準設定的各項目標,讓學生在學會數學知識的同時,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應用、學會創新。
二、融入新課程理念的設計原則
。1)建構性原則學生以怎樣的方式和途徑來獲取知識,這是一個學習方式問題,新課程倡導建構性的學習,主張學生知識的自我建構,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而應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因此,數學課堂教學的設計應遵循建構性原則,使學生從“我要學”出發,樹立“我能學”的自信,最終尋找到適應學習的個性化方式。
。2)交互性原則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進行角色變換,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換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激勵者”和“促進者”,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必然會出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學習。從另一角度看,數學課堂中的師生交往、生生交往就是不斷進行信息傳遞的過程,因此,數學課堂設計應體現交互原則。
(3)情境性原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學生在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時,不斷地經歷、歸納類比、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數據處理、演繹證明、反思與建構等思維過程,對客觀事物中蘊涵的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判斷。但這一思維過程離不開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或用實際例子(即適當的形式化)來加以表達,學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應遵守情境性原則。
。4)開放性原則過去的教學設計,總是教師“牽”著學生走,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新課標呼喚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于是單一的師講生聽的學習方式,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替代,表現出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因此,數學課堂教學體系的設計應關注開放性原則。
。5)實踐性原則數學科學是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等科學的基礎,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正在不斷滲透到各個領域,在數學教育中開展“建!被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有利于擴展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學生體驗數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注重實踐性原則。
。6)創新性原則新課標把“提高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能力”列為課標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勇于用懷疑的、批判的目光去看待數學,這樣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應體現創新性原則。
三、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
新課標增加“探究性課題”這一版塊,這足以說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皢栴}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探究式教學就是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建構知識,體驗數學發現和建構過程。情境性教學,引導學生體驗,有目的地創設或引入與教學相呼應的具體場景或教學資源,以引起學生情感的體驗,激發學生更主動地學習。下面我將記述一節由問題探究與情境性教學交互使用的教學過程。
如“無窮遞縮等比數列求和”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及數列極限等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它與數列、方程、函數和極限等知識有內在的聯系,能與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但是,學生對無窮數列各項和,有限到無限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極限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還缺少思想基礎,因此,我在設計這一節課時,設計情景,提出問題,通過實際問題、具體問題,以引起學生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學會建構、探究,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一)設計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1:如果不停地往一只空箱子內放東西,箱子會滿嗎?為什么?
這問題表面上看是一個游戲,事實上,它隱含著無窮數列各項和知識,有一定的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學生的思考,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言權,也不乏味,有能力發展點、個性和創新精神培養點,學生從實際背景出發,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說明,能經歷從抽象表示到符號變換和檢驗應用全過程,能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ǘ┳灾魈骄俊兄獑栴}
我提示學生用數學眼光去看上述問題,即將上述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然后讓學生展開討論。
(三)合作交流——形成共識
。1)問題1的討論結果:
S1:箱子即使很大也會滿,因為,設第一次放入的量為a1,第二次放入的量為a2,…設第n次放入的量為an,…,則a1+a2+a3+…+an+…可能很大,總能放滿箱子。
S2:箱子即使很小也不會滿,因為,設第一次放入的量為a1,第二次放入的量為a2,…第n次放入的量為an,…,則a1+a2+a3+…+an+…可能也很小。
。2)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構建數學模型
問題2:你能盡可能多地舉出箱子不會滿的例子嗎?
S3:把一支粉筆的一半放入空箱子中去,剩下粉筆的一半再放入空箱子中去,如此下去,…,放入空箱子中的充其量也只有一支粉筆,不會滿,其數學模型是:a+a+a+…=a(a是粉筆的長)
S4:把一杯水的倒入空容器中去,剩下水的再倒入空容器中去,如此下去,…,倒入容器中的'只有一杯水,也不會滿,其數學模型是:
b+b+b+…=b(b是一杯水)
……
問題3:你能否將S3與S4這類問題一般化?若設第一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為a1,第二次放入空箱子中的量為a2,…第n次放入空箱子中去的量為an,…,數列{an}有何特點?
同學們得出結論:數列{an}是等比數列,也是遞減數列,且項數無窮的。
接著再讓學生自主研究無窮遞縮等比數列的定義,并判定數列{an}是否為無窮遞縮等比數列?再進一步思考無窮遞縮等比數列是否一定是遞減數列?總結無窮遞縮等比數列的幾個特征,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3)Sn與S的關系
問題4:當|q|
請學生思考:若設數列{an}前n項和為Sn,,所有項的和為S,運用極限的思想,你能否發現Sn與S的關系?討論結果:S=limSn
。4)求無窮遞縮等比數列的和
問題5:怎樣求無窮遞縮等比數列{an}的和?
Sn=a1+a2+a3+…+an=,lim Sn=lim
因為當|q|
我這時就說:好!我們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得出了無窮遞縮等比
數列的求和公式:S=(|q|
(5)公式的應用(略)
通過應用交流,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認識,體驗了數學模型化思想,讓學生在交往中學習數學。
。ㄋ模┛偨Y反思——共同創新
本課我們運用情景化、問題形象化、探究化等數學方法,將游戲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無窮遞縮等比數列的和。為了概括
所學內容的邏輯結構,提煉思想觀點,引導學生創新,我將本課研究過程和方法概括如下:
抽象概括應用
教學全過程概括為:具體問題——————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改造抽象概括
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現實問題————現實模型————數學模型——數學方法檢驗探究、深化、拓展————數學模型的解————現實問題的解————————現實問題
是否符合實際?
由此課例,不難看出,問題式、情景式教學交互設計,促進了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這種設計以培養興趣為前提,以指導觀察思考為基礎,以發展思維為重點,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手段,讓學生在感情體驗中真正地用“心”去學習。
數學本身是為人的,是開放的,是豐富多彩的,一句話,數學是為人所用的。而這一事例生動地告訴我們,作為數學老師,不同的教育觀念、不同的思想方法會有不同的數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學生會有不同的發展結果,只要我們用心地去備好每一節課,設計得當的教學程序,我們的學生將會把數學掌握得更好,我們的數學教學將會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兩年來,我們學校的劉定華校長、姚文清副校長給我們不定期地做課改實驗報告,劉校長親自給我們上課改示范課,還想方設法地從外地引進A類人才給我們上研修課,所以,我們學校興起了一股課改的熱潮。現在的你們如果愿意走進我們的課堂,那定會看到師生合作學習的情景。這兩年的課改,從我們的高考取得較好的成績(20xx年理科數學高考平均分排在大桂林市第七,文科排在大桂林市第十八,20xx年理科數學高考平均分排在大桂林市第九,文科排在大桂林市第十五)可見一斑。因此,創新教育、素質教育也能很好地把握應試教育。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9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環節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師生面對面的即時交流,能夠有效的啟發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當前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應當將課堂提問環節作為授課的主要途徑,如何有效的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仍然是當前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1.提的問題不明確
實踐中,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夠重視,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準備工作不夠充分,憑借以往的教學經歷來上課,沒有做好課前預習的準備,在課堂上提的問題也是比較隨機的,不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信息反饋情況,對課堂提問的問題的隨意性,直接影響到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一些教師認為只有多提問,才能夠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堂氣氛才能夠活躍起來,所以,就會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提出很多不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學生思考,反而減低了教學的質量。
2.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每節課都有時間的限制,這樣教師真正能夠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而很多教師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習慣性的先入為主,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習慣性的在等待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就把答案說出來。也就是說,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于當前的.數學教學課堂中,學生連自己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完全是按照老師的思路進行學習,這時候會出現學生厭學的情緒比較大,課堂上課不認真,課堂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3.回答問題反饋的信息不夠重視
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問的過程中,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學生掌握該問題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全班部分同學對這個問題掌握的程度,所以教師應當重視每一次提問中,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但是,實際工作中,教師讓學生回答完問題以后,就將學生晾在一邊,自己考試傳授自己的方法,這樣的教學往往使得學生依賴老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思維沒有得到有效的開拓。
二、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
1.明確課堂提問的問題
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環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避免過度的經驗主義,不應當完全的依賴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每一節課應當做的課前準備工作忽略。課堂上雖然老師授課的內容是不變的,但是授課的對象和具體的環境卻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教師在課前預習階段,應當結合教學的具體環境背景,對授課的內容作出必要的調整,對于課堂需要提問的題目也應當慎重選擇,圍繞課堂教學目的和學生的接收能力展開。課堂提問亦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過程,設計的提問問題明確清晰,那么將有效的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為接下來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奠定基礎。對于提問問題的本身,問題有難易之分,應當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讓學生對本堂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有清晰的認識,達到教學需要的廣度和深度即可。
2.合理控制提問的頻率
問題的提問要有一個合理的廣度和深度,提問的問題不能過于困難,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這個以外,教師在課堂上應當科學合理的控制提問的頻率,把提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限度內。如果頻發的進行提問,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必要思考的時間將會打折扣,這樣則打擊了學生自主學習性。如若一直不提問或提問很少,則會出現教師一直在滔滔不絕,而學生則一直只是聽,被動的接收知識,課堂互動基本沒有,則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也不能夠及時獲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所以,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吸取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通過提問能夠調動學生的熱情,認識到問題的本身并積極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3.課堂提問的問題應當以探究式為主
課堂提問主要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同時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來判斷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而決定下一步的課堂教學計劃,所以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問題應當以探究式問題為主,已達到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按照教學思路進行。比如,在進行幾何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圖形思考,教學生遇到具體的題目應當如何畫圖、分析和證明,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考,尋找不同的解題思路。
三、結語
總之,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環境,同時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決定提問的問題,從課堂問題的目的、有效性入手,提出符合實際教學要求的問題,以利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10
優點:
1、依據教學大綱及課標要求,準確把握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時能通過類比橢圓的簡單性質,結合拋物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師生共同探究拋物線的簡單性質,以有效的設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2、整堂課教學思路清晰明確,學生參與度高,師生互動有效,達到了預期效果,運用數形結合,類比的思想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拋物線的'簡單性質,鍛煉了學生思維,加深了對拋物線性質的理解,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形象直觀,突破了重難點。
3、 通過多題一解的訓練幫助學生總結求解拋物線標準方程的方法————待定系數法,思考題師生總結探究拋物線中焦點弦的求解思路,對后期的教學有指導作用,課后探究問題為下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不足:
1、由于本節內容相對較多,容量大,因而上課語速稍快。
2、在研究拋物線的通徑時,由于電腦比例問題,導致圖像不夠精確。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11
當代數學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主導作用。而研究性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的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其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其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所以研究性學習符合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在做研究性學習時,老師一般自己去選擇一些專題,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我覺得還應當更進一步。老師選最后過渡到學生自己選,即讓學生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并解決它。這對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有巨大幫助,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多采用啟發式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問題貫穿整堂課始終,問題由學生提出。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比如:
1、對比方法教學:正面與反面對比,正向與逆向對比,題型間對比都會與原有認知沖突從而提出問題。
2、在講授猜想,歸納,證明時有助于學生提出問題,故不可輕視。
3、特殊化思想教學有助于學生在事物的特殊處提出問題。如常常驗證公式在特殊情況下是否成立。
4、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社會與生活各種現象的能力。這主要在課堂教學中找到概念的實際模型,在教學中加強數學應用能力教學。
5、給學生講講科學家提出問題的故事,激起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并意識到提出問題的重要性。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費爾馬大定理都給數學注入活力。
教導學生平時多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
比如:
1、為什么這種解法要比原先解法簡單。
2、我為什么會想到這種辦法。
3、為什么我這樣做是錯的,而那樣做卻是對的。
老師自身要加強修養,培養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把自己提出問題的過程,思路,當時情形講給學生聽。當老師把自己的親身體會講給學生聽時,學生由于老師思維的別開生面,新奇,他會由不自覺到自覺模仿老師的行為。
最后當學生初步具備這種提出問題的能力時,在實行研究性學習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它。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12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來說不僅要上好每一堂課,還要對教材進行加工,對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的結果進行反思。因為數學教育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為關注結果是如何發生發展的。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從教學目標來看,每節課都有一個最為重要的、關鍵的、處于核心地位的目標,高中數學不少教學內容適合于開展研究性學習;二是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學設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我們能充分挖掘支撐這一核心目標的背景知識,通過選擇,利用這些背景知識組成指向本節課知識核心的,極富穿透力和啟發性的學習材料,提煉出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這樣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以下就是我結合高中教師培訓聯系自己在平時教學時的一些情況對教學的一些反思。
一、充分備課
本學期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程教學,擬定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盡可能的預先考慮到,認真寫好教案。首先,我認真閱讀新課標,鉆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內容,查閱教學資料,適當增減教學內容,認真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真正做到重點明確,難點分解。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向老教師討教或在備課組內討論。其次,深入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設計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本人緊扣高考特點,學生特點,把握全局,認真籌劃每一章節,精心設計一節課的每個環節,推動教學層層深入,形成良性互動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紤]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每一堂課都要有重點,為了讓學生明確本課的重點、難點,我們在上課開始時,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容簡短地寫出來,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在選擇例題時,起點要低,避免將眾多的知識點進行堆砌,人為地設置陷阱,人為地設置技巧和過分關注細枝末節,特別是對于“華山一條路”的問題,應盡量不選;在題目的講解上,要注意引導學生自覺地利用數學思想指導自己的.解題實踐,學會根據問題的特點,合理選擇恰當的方法,應避免一些技巧性強的方法,選擇通性通法。
講授重點內容時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適當地還可以插入與此類知識有關的笑話,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對學數學的反思
對于在數學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來說,他們的頭腦并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會說要因材施教,可實際教學中,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每一位
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向更高層次邁進,平時布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考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時,讓學困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在家做,對于書上個別特別難的題目可以不做練習。
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一些思想觀念,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為數學教師改變以往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顯得至關重要,而應采用組織引導,設置問題和問題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問的方法,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從而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同時,我也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要因材施教,發掘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盡量做到基礎分流,彈性管理。在教學中我采用分類教學,分層指導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穩步地前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問題我沒有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讓他們在交流中掌握知識,在討論中提高能力。盡量讓學生發現問題,盡量讓學生質疑問題,盡量讓學生標新立異。
在課堂教學中,我的一個主要的教學特征就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這時間包括學生的思考時間、演算時間、討論時間和深入探究問題的時間,在我的課堂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是學生正在積極的思考、熱烈的討論、親自動腦,親自動手,不等不靠,不會將問題結果完全寄托于老師的傳授,而是在積極主動的探索。
高中新課程的宗旨是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并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傊,在上好一堂課的同時,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相應的教學反思可以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13
新課程十分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會促使教師構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潛力,透過反思去進一步理解新課程,提高實施新課程的效果和水平。
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做為教師,哪些是教學反思資料呢?我認為能夠從以下三種水平界定教師反思的資料:
水平一:側重于教師對日常教學行為、過程、事件及學生的反思。
。1)對教學實踐過程的反思。教師對教學實踐過程的反思體此刻教學實施過程的各個方面。如: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做到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促進潛力及情感的全面發展;教學計劃是否適合學生需要及實際教學情境,教學策略和課程實施方案能否順利實施;還有教師在教學中的體態、動作、言語、學生的狀態等。對教學效果的反思,主要是透過各種渠道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比如查閱學生的作業,找個別學生談話,依據教案回顧課堂教學,以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對學生知識背景、理解水平、興趣愛好的反思。它主要強調對學生的數學文化、思維與理解水平、興趣愛好及其對完成特定學習任務的準備等方面的反思。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對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及個性差異就決定了教師教什么和如何教。
教師教學的準備及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知識背景及理解水平的反思主要包括對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及當前知識背景的研究、認識,在此基礎上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是否結合了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和學習需要,這是反思性教學應思考的一個重要資料。
。3)對教材的反思。教材是知識傳遞的有效載體,對教材的反思主要是教師在深刻理解教育目的.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結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及學生學習要求,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補充、改編和整合的活動。如立體幾何的模型教學、函數的板塊教學等。對教材的反思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設計教學資料、選取教學策略和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對教學資料更好的理解,提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水平二:側重于教師對自身教育教學觀念及現有教育研究成果的反思。
。1)對教師教育教學信念、態度和價值觀的反思。它主要是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所應具備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態度所進行的反思性活動。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心吸收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透過對自身道德水平和職責感的不斷反思,會促使其對教學實踐更富有執著性和職責心。
。2)對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的反思。教育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實踐帶給指導和幫忙,對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反思目的就在于要求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需要,創造性地理解和應用已有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水平三:側重于影響教育教學實踐的學校及社會各種因素和條件的反思。
這主要是因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學校及社會環境的影響,這種影響既可能是用心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留意、審視和分析這些社會現象對教學活動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如根據女生怕學數學、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現狀,可設計《高中女生數學后進生的構成及轉化策略》課題,以到達增強女生信心、訓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潛力的目的。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14
【摘 要】在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中,學生的反思能力培養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成為了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重要內容。也正因為如此,大力提倡反思性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也成為了新形勢下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為了使更多的教師意識到這一點,筆者借此機會,在本文中試述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培養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學生;反思能力;培養
所謂反思能力,是指主動地對學習的認知活動進行客觀的分析、審視、評價、總結以及調控的能力。而本文中的數學教學中的反思能力則是在數學課堂中,學生對整個數學思維活動的自我領悟和自我監督,實質上就是對認知的再認知過程。那么,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就應該在對反思能力擁有足夠理解和認知的基礎上,有所側重地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這是教師的教學責任,更是一種優秀的教學策略。下面,筆者先談談培養高中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必要性
《論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這里的反省就是反思,它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理論,而是許多人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教師和學生是教與學的兩大主體,反思對他們來說就是必修課。通過大量的反思,不僅教師可以積累更加豐富的教學經驗,學生也能對學習內容進行更加深刻地記憶和領悟,這是一種自身的、內在的知識認知活動,對學生的全面學習能夠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以往的傳統數學教學課程中,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總是以課本和教師為中心,總是關注知識的傳輸,而忽視了教給學生自我學習的方法這一重點,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中依賴性過強、缺乏獨立認知能力和積極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這樣的結果無疑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忽視,不利于學生形成自我解決問題的習慣。相反,經過許多教師的教學實踐證明,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反思的機會越多,學生反思的質量越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就越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有所提高,關鍵是還能提高學習效率,鼓勵他們形成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善于探索的學習精神。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反思能力的方法
(一)教師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激勵學生主動反思
有的教師就悟出一個道理:“所有的教學活動實際就是講道理,講得越清晰明確學生就聽得越清楚,講得越‘動情’,學生的思維就更加活躍,就更能激發出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釋放出更驚人的學習潛力。”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更注重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的講解,而忽視了氣氛的營造、感情的培養等重要的方面。筆者認為,這是不利于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扮演一個數學知識的“傳播者”、“解說著”,更要扮演一個學習環境的“營造著”、學習情感的“激發者”,只有這樣,才能更輕松地使學生的內在思維與學習興趣結合起來,達到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反思的活動中去的目的。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更加靈活,授學生以反思的方法
眾所周知,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思維模式都不盡相同,所以每個學生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教會學生反思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有的學生思維靈活,有的學生較為呆板的參差情況,此時教師就要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引導學生突破自我思維定式,掌握自我反思的方法、技巧與要領,讓學生在實際中體驗反思帶來的學習效果和樂趣。
(三)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后的評價和總結,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
當然,除了教學情境的創設、反思方法的傳授外,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也至關重要。筆者相信,任何一樣東西失去了堅持的意義就會形同虛設、毫無價值可言,學習中的反思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教師一定不能忽視這一點。通常情況下,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完成之后,對學生的整體反思情況進行細致地評價,并且要適時地總結反思成果。只有通過反復地進行失敗教訓的總結和經驗的汲取,才能使學生的反思方式更加恰當,并且久而久之,學生會把這樣的一個課后總結自然而然地納入整節課的學習當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使我們順理成章地達到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這一目的。
三、結束語
一言以蔽之,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應當和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而不是單一、純粹地為培養而培養,為提升而提升,否則就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同時,教師也應當特別注意的是:反思并不是越多越好,量不能決定質,要想法設法地提高反思質量,而不是一味地強調量的多少,不然就會使學生陷入思維的死胡同中,既不利于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最后,上述觀點純屬筆者個人的拙劣見解,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不吝指出。
參考文獻
[1]蘭華.淺議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xx,15:25.
[2]趙宏淵.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反思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xx.
[3]符進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研究[J].學周刊,20xx,03:188.
[4]尹李源.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J].學園,20xx,29:159+192.
[5]袁春娟.在反思評價中展現自我風采——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中旬),20xx,07:38.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15
學生是數學教育教學的對象,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數學教學應著眼于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培養,也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探究活動,還要以學生的實際為基礎,關注其差異性,通過分層教學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使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一、關注學生的興趣培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因為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部動機.新時代的數學教學,不能依然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而要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以激發學習興趣為基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知識基礎、學習習慣等因素,還要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學需要思考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優化評價機制,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呵護,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自信,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有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數學成績較差,進入高中后,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要與這些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所采用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查找原因,然后給予指導.要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與學生平等互動、相互溝通交流,形成伙伴、朋友關系.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多關注他們的優點,使其能取長補短,萌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方法習慣培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發現,有的學生并非自己不努力,課堂中也較為積極,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也很仔細,可成績依然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方式方法不當,從而導致學習事倍功半.每個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學習策略不同,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在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過程中,一是要注重預習習慣的培養,而這可通過課前目標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預習任務.如,在“對數函數”的預習中,什么是對數?對數函數的定義是如何的?對數函數有什么基本特點?對于這些問題,可列出相應的要求,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并完成課前練習等預習任務.在方法上,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練習.如,“不等式的解法”常見的方法有哪些,要注重對典型例題的分析,然后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三、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能更多關注那些優生的'參與度,而對后進生的關注卻不到位.課堂探究環節是促進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發展能力的關鍵環節.
四、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教育教學是為全體學生而服務的,而教學中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又是千差萬別的.因此,不能以相同的標準和要求去對待學生,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差異,因材施教.尤其是對中下層的學生,要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鼓勵和支持,讓他們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發展.首先,無論是在預習要求、問題難易程度、練習、評價上,都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如,在練習中,有的學生基礎不太好,練習題就應以基礎練習為主,題量不宜過大,且要注重在學生練習后進行反饋,幫助學生通過練習而鞏固基礎知識.其次,要更多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不能以成績為唯一的標準去衡量學生,而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多發現其優點,給予鼓勵.如,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一般,但課堂中表現積極,能較好地遵守紀律,就應給予鼓勵.總之,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提倡讓全體學生得到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只有立足于每一個學生,以學生的興趣為激發,以方法習慣培養為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才能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促進個體發展的基礎上讓全體學生得到發展.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08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04-06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06-12
高中數學的教學反思11-21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06-10
【經典】高中數學教學反思05-17
高中數學的教學反思05-20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之二》教學反思范文06-24
【推薦】高中數學教學反思01-28
【精】高中數學教學反思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