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鄧稼先教學反思
《鄧稼先》是篇人物傳記,課文以小標題形式敘寫了鄧稼先的光輝事跡,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鄧稼先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鄧稼先教學反思范文【1】
《鄧稼先》是篇人物傳記,課文以小標題形式敘寫了鄧稼先的光輝事跡,篇幅較長,該怎樣講授這篇課文呢?
如果按照傳統講法,一個小標題一個小標題講,泛泛而談,學生會有多少收獲?于是我想就解決兩個問題:1、用一句話概括每個小標題的內容。2、分析鄧稼先的人物形象。分兩課時,一節課解決一個目標。我覺得這樣講過之后效果還是不錯的。
一、教學生學會概括
當學生概括每個標題的內容時,開始時思路是混亂的,我沒有告訴他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怎樣利用小標題對標題進行擴充;怎樣運用概括事情的方法(人+事)。學生在我的引導之下,答案順理成章的.概括出來,這時,我想學生的心里一定會有一種收獲的快感。
二、教學生學會分析人物形象
對于分析人物形象,已經不止一次了,像《最后一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等,但是怎樣分析人物,學生的心里還只是些零碎的知識,沒有一個完整的印象,于是我讓學生進行梳理,都有哪些方法用來塑造人物形象?學生開始搜索記憶,學生說一條,我板書一條,最后形成這樣幾條:
①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細節等描寫方法。
、谕ㄟ^人物的具體事跡表現出來。
、弁ㄟ^側面描寫的烘托。
、茉谖闹姓椰F成的關鍵詞。當學生梳理完后,再看課文時,就知道哪些詞句段是該圈點批注的,交流時也特別順暢。
其實,這些智慧不是我的,是我們七年級語文備課組的,總覺得在集體智慧的火花碰撞的一剎那,一切都變得明朗起來了,雖然我們的工作會很累,但我們累并快樂著!
鄧稼先教學反思范文【2】
今天課上講《鄧稼先》,險些把自己講哭了,總感覺找不到太到位的語言能把內心的感受充分表達出來,于是,就一遍一遍地讓孩子們讀其中的段落,希望孩子們能在楊振寧深情的敘述中體會到鄧稼先的精神品質,讓那種影響無形之中滲透到靈魂深處。
雖說自己是70后,遭逢到了翻天覆地的意識變更,但自小所受的教育確是純粹的,分明的,我崇敬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無私奉獻的人,對于所謂的“ 科學無國界”始終懷有一絲保留。楊振寧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是對世界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偉人,然而,與鄧稼先相比,我更為敬重鄧稼先的一腔愛國情,一顆赤子心。
鄧稼先在美取得博士學位僅九天就毅然謝絕了恩師和好友的挽留回到了百廢待舉的祖國,這一舉動意味著他選擇了艱苦和磨難,放棄了舒適和良機;選擇了奉獻,放棄了獲得;選擇了只手撐天,放棄了名利地位。但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在他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自然而然再正常不過的選擇,我看到過鄧稼先的照片,正如楊振寧的評價,是一個“最具中國農民樸實氣質的人”,他沒有過多的語言,有的是行動,他的一生始終朝著一個方向,他的心中始終存著一個目的,那就是中國的前途,中國的振興,中國的富強。他的工作環境是惡劣的,工作是危險的,肩負的使命是重大的,然而,他確是無怨無悔的,義無反顧的,甚而是主動請纓,至死不懈的。
我不懂他的工作,但我看到這一段文字時,心仍禁不住抖索起來:“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墒抢碚撌欠駵蚀_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鄧稼先從事的是一項怎樣的工作啊,他要具備怎樣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去應對這一切呢?
我想,正是這份艱苦消損了他的健康,致使他英年早逝。但即便是在病床上,他依然和于敏聯合署名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他是把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啊,真正實踐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我不知道孩子們是否真能理解這種精神,真能體會無私奉獻這四個字的含義,但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感情感染他們,使他們懂得,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是高于個人的,沒有國也就沒有家,為了這個“大家”,有時是需要我們舍棄我們的小家的,只有“大家”富強了,我們的小家才能平安鄧稼先教學反思鄧稼先教學反思。
課后,我留了一項作業,要孩子們寫寫楊振寧,我要他們追尋這樣的明星。我上網查找了一些楊振寧的資料,略去了楊父因他加入美國籍而與他斷絕關系的部分。其實,我很能理解楊父的心情,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楊振寧雖說加入了美國籍,但他的根在中國,57年,他是以一個中國公民的身份前往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獎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心中有,外在的形式就不重要了。
鄧稼先教學反思范文【3】
《鄧稼先》一課中主人公鄧稼先是老一輩科學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身上輻射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一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典范文章。為此,我進行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采用了發現閱讀法和問題學習法來達到教學目的。
所謂發現閱讀,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老師的'提問,發現課文中自己認為很精確貼切的要點,然后用自己的話按照一定的表達句式把它表達出來的一種閱讀方法。
問題學習法的出發點恰恰是本文作者楊振寧教授談中美教育的比較:中國學生有囿于書本,缺乏獨立思考和提問的缺點。實施問題學習法一般的步驟有:
⑴醞釀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就某些內容產生疑問,經過一定時間的準備,可提出問題。
⑵發現問題。從發現問題的過程看,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現問題的過程不僅包含學生的知識素養,也依據于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
、敲鞔_問題。學生明確“問題”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嘗試,不斷探索的過程。
這樣教學形式,恰恰體現了在課堂中教師應做到“處處有我,處處無我。”
本課給我最深的體會是:
自主學習,不待老師教;主動學習,不待老師管。
【鄧稼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鄧稼先教學設計及反思06-13
鄧稼先的事跡11-13
鄧稼先的英雄事跡11-25
鄧稼先的主要事跡12-07
鄧稼先的愛國故事10-26
鄧稼先的感人事跡05-09
鄧稼先個人事跡感悟10-28
鄧稼先的英雄事跡(精選12篇)06-01
鄧稼先的主要事跡6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