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教學反思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絲綢之路》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一
一、成功之處
1.我直接抓住本文的中心句“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來實施教學。如:這是一條什么樣的一條路啊?孩子們很容易就說,它是一條友誼之路,也是一條經濟之路,還是一個商貿之路文化之路。并且,以小組的.形式匯報。效果還算可以。
2.各小隊組長的作用促進了學困生的“成長”。每次,我讓他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組長,很認真地去布置任務。如:匯報生字,組長會分配任務,并且小組內互相讀,這對那些學困生來說,是受益的。
二、不足之處
1.應對課文的歷史背景和相關地圖向學生講述、演示清楚?墒,我沒有做到,所以,講起課來,不僅自己偶爾“短路”情況發生,孩子們似乎也在“夢中”尋找答案。
2.對“偉大的一條路”講得沒有深度。我是通過默讀找重點句,分層感悟:商貿之路、友誼之路、文明之路、開放之路。最終讓學生深刻領會“偉大的路”的意思。但是在引領學生分層感悟的過程中,學生感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生還需要提高語文素養,加強語文感悟能力。
三、改進措施
1.教學時,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圍繞課文重點、難點,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
2.課前,應讓學生多收集有關資料進行交流,教學時,我應恰當地補充有關知識,這樣了解祖國絲綢之路燦爛的歷史文化有幫助。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二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用一個短小的故事引出了絲綢之路的來歷,重點講述了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歷盡了千難萬險,獻出畢生的精力打通了古代中國通往西域的道路,開辟了絲綢之路的艱難過程;之后介紹了絲綢之路的巨大作用——成為促進亞歐交流和世界文明發展的紐帶。基于以上的對文本的理解和對學生的分析,我比較成功地執教了《絲綢之路》一課。通過整個磨課和上課過程,我有了很多的收獲,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充分挖掘背景資料,為學生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讀課文,課文講述的內容距離現在十分久遠,絲綢之路的輝煌已經不可能復制,我們已無法真正的體驗絲綢之路的繁華。因此課前我讓學生查找了關于絲綢之路的歷史、地理等背景資料,及張騫出使西域的十三年的經歷。使學生能夠跨越時間的距離,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同時通過對資料的了解,激發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取舍得當重點突出,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素養。
面對一篇長課文,而且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我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地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取舍,緊緊抓住文章的兩大重點,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苦過程以及絲綢之路的巨大價值和歷史意義。讓學生反復與文本進行對話,充分地自讀自悟。盡管本課說明性的文字較多,但教學過程中仍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比如設計了抓重點詞、想象、換詞、追問、反詰等方法讓學生體會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難,力求把課上得扎扎實實,讓學生學有所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上課伊始我播放了絲綢之路的畫面配以音樂和解說,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課中播放了張騫出使西域回來的片段,讓學生體會張騫的堅韌、勇氣、智慧、執著和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
尾聲出播放了絲綢之路的整體介紹,使學生加深了對絲綢之路的價值和意義的理解,進而產生民族自豪感,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媒體的應用恰到好處,真正為教學服務。
課堂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雖然在充分的準備的基礎上進行執教,但是在有些問題的處理上還存在著一些瑕疵。
一、教學中放手不夠大膽
由于上課學生不是自己的學生,該班學生對于抓詞抓句來理解課文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靈活。加上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引導上沒有注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按照預先的設計,一環一環地牽著學生的鼻子往下進行。
二、個性批注還流于形式
為了存在批注這樣一個環節,也僅僅是一個環節,在課堂上為了不耽誤下面的教學,我對學生批注的指導太簡單,浮在表面,流于形式。
針對本次教學的存在的問題,我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以改進。
一、預設“精心”,生成“精彩”
沒有預設的.課堂是不負責任的課堂,而沒有生成的課堂是不精彩的課堂。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對教材進行更加全面、系統、深入的解讀,要“用教材教”,超越教材,用精心的“預設”為學生搭建課堂生成的平臺,讓預設與生成珠聯璧合、和諧共生,力求讓課堂教學達到“挈領而頓,百皺皆順”的境界,使一堂平淡的課呈現“思維碰撞、心靈溝通、情感融合”的“動態”過程。在課堂中我要敏銳的捕捉、悉心收集和篩選學習活動中學生反饋的,有利于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鮮活資源,并以此來調整教學行為。教學中有彈性的預設教學內容,為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與教學文本、教學環境以及教師和同學思維的碰撞中產生“火花”,使課堂教學不斷生成.用自己的智慧將教學演繹得更加精彩,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二、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展
語文教學離不開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教學任務重教學時間緊。如果每堂課都面面俱到,那只能是蜻蜓點水走過場。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教材的特點,每節課或每個階段確定一個訓練點,爭取讓學生一課一得,每節課都有收獲,不斷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語文素養,使他們學有所得。
更多相關文章:
2.絲綢之路教學反思
4.要下雨了教學反思
5.《趕海》教學反思
6.《燕子》教學反思
9.《稱象》教學反思
10.《質數與合數》教學反思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7-24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范文07-21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匯總」07-25
小學語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2-10
小學語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8篇02-10
小學語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8篇)02-10
小學語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集合8篇02-10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08-29
小學五年級語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2-16
小學五年級語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