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位置》時,在主題圖講完后,我請同學上臺表述自己的好朋友的位置,請下面同學們猜一猜他是誰?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頓時高漲,踴躍舉手,爭先恐后地到前面來讓大家猜一猜他的好朋友是誰?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好地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
二、 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么,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數的順序 比大小》時,我讓學生猜一猜比11大比20小的數可能是幾?剛開始部分學生認為答案只能有一種,所以回答時只說一個,回答問題的學生多了,他們發現了這道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再回答類似的問題時,學生可以很快說出全部答案。因此在教學中以猜為動力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多樣性。
三、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如我在板報上設計了“小小擂臺”板塊,分小組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設計比賽項目,或以小組集體成員的力量為小組爭得榮譽,或以個人在活動中的表現為小組爭得榮譽,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生集體榮譽感。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學生剛剛入學,學習習慣還未養成,學生家庭及學生智力存在差異,為此,在教學工作中,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對教材的鉆研深度還不是很透徹,對數學教學工作還缺乏經驗,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掌握規律還不是很明了,對學生的要求還不是很到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不夠理想。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去實施,以期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服務。要做到:
一、積極落實素質教育
要堅持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改變“以知識為本”的傳統認識,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觀念,緊緊圍繞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活動展開,呈現出“樂、實、活、新”的教學情境。例如:找規律;動物拼圖;我當小醫生等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解放學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創造讓學生操作、實驗的機會。
二、以課堂教學為核心:
1、備課。要認真鉆研《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2、上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著,學生練習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后,盡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積極參與,對學生的回答采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樂于思考。為學好數學邁出堅實的一步。
(2)及時復習。根據愛賓浩斯遺忘規律,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要做到: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復習或第二天復習,以后再逐漸延長復習時間。這樣就能改變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復習的短處。
。3)努力構建知識網絡。要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使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這樣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使學生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可能。
3、批改作業。
要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進行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時,要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訂正之后,可給滿分,要養成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要分析練習產生錯誤的原因,改進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4、注理對后進生的輔導。
對后進生,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5、做好測試評估工作。
評估不只是看學生學習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學習的心理,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在測度卷中,要增加體現學生思維過程的試題。測試的結果不再作為評價學生唯一依據,而是看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的努力程度。在評講試卷時,要打破按順序逐題講解的模式,嘗試采用按類講解。如:將試卷中錯誤較多的類型依法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一改變,以期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運用知識。
三、參加教育教研活動:
1、改變教育觀念。明確教育是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服務的。閱讀教育期刊,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2、“走出去,請進來”。到其他學校聽課,自己上公開課,大家交流、討論: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如何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各種適宜的、開放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明確方向,促進教學。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在學生了解乘法意義,掌握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學習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完成新的學習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簡單推理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記憶6的乘法口訣,教學難點是記憶“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這兩句口訣。
在教學本課時,采用復習的方式導入。在教學新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根據“每次坐6人”提出“2次,3次,4次,5次,6次分別能坐多少人?”接著借助以往的知識經驗和學生一起列表解決問題。初步嘗試列表的方法能解決類似的問題。進而借助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在引導學生自主編口訣的過程中先引導再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寫口訣,最后引導學生發現相鄰口訣之間的關系和運用口訣獨立計算乘法算式。
不足之處:
一、復習環節中,復習方式和內容有待進一步改進。
復習環節為了節省時間,我只設計了兩個環節。一個是齊背5的乘法口訣,另一個是口算幾道乘法算式。教學乘法口訣時,口訣的記憶應該是重中之重,復習的環節應該充分發掘各種方式來背口訣,不能為了節省時間而齊備口訣。齊備口訣應該是效率最低的一種方式,看起來“熱鬧”,實際則是“會的早已會,不會的仍然不會”。背口訣是必須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男女互背,同桌互背,打亂順序抽背,口訣接龍,上下句分開背誦,指名獨背。方式多種多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背好口訣,以至于用好口訣。在進行口算乘法算式時,及時根據不熟練的孩子追問:“你是怎樣算的?想的哪一句口訣?”以幫助計算不熟練的孩子更好地學會如何快速口算。
二、新授環節,問題提出的層次性、學生嘗試的時效性、語言的精煉和準確性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在新授一開始,讓學生從理解圖意后提問題,學生只是明白了“每次坐6人”,但是對于能提什么樣的問題還是不太清楚。導致需要學生猜測老師需要的答案“2次能坐多少人?3次、4次、5次、6次呢?”在這個問題的提出之前可以先試著提一個問題“2次能坐多少人?”接著問孩子“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我想孩子將會更有方向,會很快地提出老師想要的那個預設。在與學生一起列出表格,利用表格編寫乘法口訣時,依舊出現了這種引導和目標不明確的情況。我只是示范了一句口訣的編寫,(1個6 1×6=6 一六得六)接著就讓孩子照樣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句口訣編一編。在編寫的過程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有的孩子存在一定困難,幾個幾相加的“相加”這兩字都沒有寫出來。在交流學生寫法的時候孩子更是“漠不關心”。由于是孩子“喜歡”的口訣,因此編的很無序,為了讓孩子看一遍大家編全的口訣,我選擇了三個小朋友的作業來展示。但是孩子們看的都很混亂,不明白什么口訣是編過的,弄得整個反饋的過程很“冷”很無效。我想,我是過分強調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而忽略了教師的“引導作用”。我想,在學生編寫口訣時,教師應該再指導編寫一句口訣( 1個6 1×6=6 一六得六 2個6相加 2×6=12 二六十二 )接著讓孩子將剩下的四句口訣都編寫在本子上,我想這樣孩子的編寫應該更有序和有效,在反饋時孩子也能看的更明白。
說到語言的精煉和準確性,這一直是我的軟肋。每次上課前總是會想好哪些話可以省略,哪些話可以精簡,哪些提問方式會好些?墒牵S著課堂生成的不一致,往往會導致自己“言不由衷”,說完以后連自己都后悔了,想一巴掌拍死自己,這是一個教師能說出來的話嗎?想要讓自己的語言精練和準確,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僅需要我們熟悉教材和教學內容更需要我們借鑒有經驗教師的經驗。
三、留給孩子背誦、記憶口訣的時間太短。
在編寫完口訣后,我只是讓孩子先齊讀了一下口訣,再讓孩子自己讀、背口訣,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哪句口訣容易?哪句口訣比較難?”現在想來,這個問題應該放在學生讀背之前,這樣帶著目的去讀背,孩子將更有效率。在發現了較難的口訣時該如何解決呢?進而讓孩子發現“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記憶口訣。接著我就進入到了下一個環節:根據口決能計算幾道乘法算式。也就是試一試的內容。在教學完這一環節后一節課時間久差不多了,和我的本意在課堂結尾再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口訣有悖。因此,只能再讓孩子齊讀(背)了一遍6 的乘法口訣。
上完整節課,反思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有了不少收獲:注重將教師的引導與孩子的自主學習相結合。既不能過分削弱教師的“引導作用”,也不能片面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否則,教學將會變得很混亂、無序和低效。在學生進行活動時,務必明確活動任務,以確保活動的有效性。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主嘗試新知的形成過程。但同時也有一些困惑:讓孩子背誦乘法口訣到底應該放在哪里?放在編寫之后孩子缺少理解和運用的過程,覺得太機械;放在最后,就怕不夠時間,導致缺失這個環節;想來想起,也許只有將背的過程滲透進練習的每一個環節才是最佳吧。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03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7-17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2-02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2-03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16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熱門】11-23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推薦】11-23
【推薦】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23
【熱門】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23
【熱】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