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熱門】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
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持續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透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光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透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個性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好處識字的關鍵期,不僅僅要求對課文資料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復多次和漢字見面,并透過一段時光后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后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到達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他的語文水平。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個性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讀書的訓練上我采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能夠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臺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課前我要求每一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么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潛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后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后教,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于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后要求不定時復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啟下幫忙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并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忙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我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愿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愿意讀了,不僅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愿意展示自我。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一次在作業中我發現有孩子已經在寫日記了,由開始的一兩句變成了一版、兩版,于是我適時的對這個孩子進行表揚,并要她自我讀出來,之后誰寫了日記都進行點名表揚,鼓勵。慢慢地寫日記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寫的越來越好。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2
本文是一篇科普題材的課文,全文圍繞為什么說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這一中心來安排材料,文章語言科學性較強,本課讓學生對科學的認知體系有了了解,讓同學們知道科學中也存在許多未知,科學的海洋是遼闊和有趣的。
本文最精妙的地方在于遣詞造句的科學嚴謹,這兩個水的來源都用了比較模糊的詞語“也許”“可能”來推斷,因為我們并沒有真正地踏上火星,所有的這些都是據理推測,并沒有絕對的把握。再寫火星上留不住水的原因:火星本身的缺陷導致了這個結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對物體的吸引力也小得多。使得火星表面的水“集體大逃亡”。“大逃亡”這個比擬放在這里也很貼切,使得原本嚴肅的科普短文多了一些隨和、溫暖。這一點從課題“孿生兄弟”上也可以看出。這些都讓這一類的說明文多了一定的可讀性,文章也更生動有趣了。
除此之外,課后第2題中也提示我們有兩個很明顯的地方體現了課文語言的特色——非常形象生動,一處是把“太陽系內無數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的行為說成是“家常便飯”,還有一處是把大量的火星氣體離開火星的樣子說成是“集體大逃亡”,非常形象,讀來感到情趣盎然。學生通過朗讀后不難理解這兩處的含義,為了讓學生更能體會到這種語言的特色,我讓學生通過比較來加深體會。比如把“太陽系內無數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飯”這一句改成“太陽系內無數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學生通過朗讀便能很快地體會到課文語言的形象性、情趣性。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3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幫助學生識字的有效工具,又是低幼兒認知銜接的橋梁和紐帶。如果說語言文字是中國人類文化的搖籃,那么漢語拼音就是搖動那籃框的媽媽的手,逐步地使孩子認識祖國的文字。但拼音學習枯燥乏味,如何讓學前班的孩子能有趣而投入的學習漢語拼音,如何讓抽象的拼音形象化呢?
本節課是一節漢語拼音的總復習課,學生剛學完拼音,但又不能熟練拼讀音節,這時學生最易厭煩、隨意,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拼音情趣盎然地走進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我把整節復習課的內容用學生喜愛的方式──故事串編在一起,“孫悟空漫游拼音王國”展開,學生果然興趣大增,小眼睛發亮。并把聲母、韻母、整體認讀復習,拼讀音節,鞏固已認識的字,拼讀兒歌等內容以不同的游戲活動形式穿插于故事之中,如:聲母、韻母、整體認讀的分類采用摘桃子,拼讀音節采用小兔過河,鞏固熟字用找朋友,孩子樂學,拼讀興趣大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因為孩子們有了學習勁頭,所以相對于一年級最頭疼的課堂常規問題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隨著故事情節發展,隨機提醒孩子們一些習慣的養成,如“孫悟空喜歡坐得端正的孩子”“我們讀得響亮一些,讓粗心的豬八戒也聽得明白”……整節課我覺得孩子們課堂常規也較好,也避免了常規說教。
回想整堂課,不難發現有許多欠缺之處:
。、三拼音學生讀得拗口,主要問題出在我的教學指導上,無明確強化該怎樣拼讀,學生只知道“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睂τ趲讉難點拼讀的,在課堂學習中應及時發現,并及時加以指導。
。、總擔心孩子的課堂習慣問題,在公開課上束縛手腳,不敢讓學生個性展示,個別拼讀太少,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重復再現的太少,有蜻蜓點水的味道,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只要略施技巧,孩子又何怕重復,于永正老師教學一首《草》不就是讓孩子們反復但又充滿情趣地背了好多遍嗎?背給媽媽聽,背給哥哥聽,背給奶奶聽……我在教學中也完全可以如姚校長所說,讀給孫悟空聽,讀給豬八戒聽,讀給唐僧聽……學生定會拼讀得更有勁、有趣。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4
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制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制作課件時我考慮到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如果讓學生圍繞著一個問題“你最想在哪里攝影留念?”來學習的話,課件的出示就不好掌握,經過再三考慮,我最終決定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來學習。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方法雖然使得教學流程清晰,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點播這美麗畫卷的創造者,使學生感受到勞動人們的偉大,受到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5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么,學生就發展什么.”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凹とぁ睒O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余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霸谏钪凶R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ㄋ模┙o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鞓返臅r光!
反思二:新課程需要什么教學語言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范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臟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有缺點或缺欠的同學,對他們使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什么“丑小丫”、“笨豬玀”、“榆木疙瘩”等。這樣會在學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種子,給學生造成相當嚴重的心理負擔。
四忌咒語。有的老師會對班里的個別學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論式的語言,如“天生的壞”、“從小就熊”、“神經病”、“傻子”、“沒出息”、“沒救”等。這類語言會在學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種子,有的學生會千方百計報復老師、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有的則會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語。有的教師對學生喜歡用浮夸、吹噓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這會使學生愛虛榮、愛吹擂,不能踏踏實實地為人、學習、做事。
六忌煩語。個別教師說話講課總是啰嗦重復,嘮嘮叨叨;或東山一犁,西溝一耙,廢話連篇,離題太遠。這樣會使學生滋生厭煩情緒、逆反心理。
2、新課程需要什么樣的語言?
對學生所聽:
1 、孩子們對這些問題這么感興趣,真讓我高興。
2、我不知道我這樣說是否合適。
3、不知我說清了沒有,說明白了沒有。
4、“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說的一段話。
對學生所言:
1 、雖然你說的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很佩服你的勇氣。
2、 你說得還不完全,請哪一位幫幫他,再補充。
對學生所讀 :
1 、“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們今天達到了這個要求。
2、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3、默讀,要講究速度,F在我請大家在十分鐘內看完這段文字,并請思考……
對學生所問:
1 、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個善于動腦筋的孩子。
2、有一個問題,是我要請教大家的,誰能幫我解決。
對學生所寫:
1 、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本很整潔,書寫也端正。我為你們高興。
2、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里的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班×同學做得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也有缺點,卻給人一種真誠的感受。
3、“沒有老底子,就沒有新文章”,有積累才能夠表達。我們有些同學作文中的詞語是豐富的,看得出他們課外有較大的閱讀量。
4、××同學從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的本領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觀察,作為原始材料積累起來,他的寫作材料總是那么新鮮、獨到。
三、語文課堂的問題意識--學生沒問題,教師有問題。
學生沒有問題,教師就有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不積極理睬,教師有問題;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有問題。有效的問題:有一定的思維價值,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位置,用適宜的方式提出。讀應是語文教學的主干,想象,思維,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都是附著在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課堂是要放手讓學生思考問題,給學生以自由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并順著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給他從小種下探索思考的種子。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課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的聯系,而不應囿于書本和教參的框框。我們不應該帶有 什么什么不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問題 這種錯誤觀念。我們只有打破學科分界,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有廣闊的空間。而且所提問題不一定當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給學生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最后,教師要盡可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開闊學生的思維,先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前我們經常談論的是:如果課堂上學生提出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該怎么辦?而如今我們應該思考 學生提不出問題該怎么辦 了。
四、怎樣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1、自主的教學模式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松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以下是課堂實錄的片段:師:通過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大榕樹是那么生機昂然,鳥兒是那么生機勃勃,如果請同學們再這兩者之間選擇其一的話,你會選擇“樹”還是“鳥”?
請你作出決定。
。ㄉx擇 XX )
師:選擇“樹”學請齊讀 7 、 8 自然段)
師:選鳥的同學請齊讀第 12 、 13 自然段。
。ㄉR讀)
師:其實你們不知不覺的已經進行了第一次較量。覺得過癮嗎?待會兒要進行第 2 回合的較量,看看大榕樹和鳥兒誰更有魅力,喜歡“樹”和“鳥“的界限要分明一點:”鳥“往那邊去,”樹“朝這邊來。
(交換位置集中)
師:現在請“樹“和”鳥“仔細品味一下描寫自己的段落,找出形容自己的詞語,分別寫到黑板上。
。ㄉ首x,交流后,爭先恐后的上臺寫詞語)
師:現在“樹“和”鳥兒們“把寫自己特點的詞都寫在黑板上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里面有些詞不太合適,不合適的要修改,重復的要刪去。
。ㄉ伎冀涣骱笊吓_修改)
師:剛才我們只是各管各的,把自己認為合適的詞語寫上去,現在我們能不能把這些詞語組織起來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介紹一下自己?
。ㄉ鷾蕚洌〗M討論交流)
師:請“樹”先來,可以嗎?
生:大榕樹枝葉繁茂,顏色明亮,有數不清的枝椏,沒有大榕樹,小鳥不能生存。
師:如果這樣介紹可能會更好一點:“我們枝葉…….”(師把“我們”念成重音,暗示學生角色變化)。
生:我是一棵南國的大榕樹,我有數不清的枝椏,枝葉是那樣的繁茂。我顏色明亮,每一片樹葉都在閃耀,好象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生命力特強,沒有我,我們可愛的朋友——小鳥就不能生存。
師:鳥兒們。你們上來吧!
兩女生:(甲)我聰明伶俐,(乙)我活潑可愛。(合)我們羽毛美麗。沒有我們可愛的小鳥,榕樹就沒有這么旺盛的生命力。
兩男生:我們是南國的小鳥,我們的羽毛色澤明亮,我們的歌聲婉轉動聽,我們聰明伶俐,我們活潑可愛,沒有我們的身影,大家就不會去看榕樹。
師:我聽出來了,大家去看大榕樹,是沖著他們去的。(面向“樹“組同學)你們同意嗎?
眾“樹“:不同意;
兩女生:我們是南國之樹-----榕樹,我們枝葉繁茂,能讓鳥兒筑窩棲息;我們枝葉繁茂,能為鳥兒擋風遮雨。我們是鳥兒生存的基礎,如果沒有我們大榕樹,小鳥就不能生存,我們就是鳥的天堂。
師:多有詩意的表述!榕樹就是充滿詩意地生活在這個空間里。老師想請教一下,你們是怎樣想的?
生:剛才鳥兒說,沒有他們
可愛的身影,人們就不會去看我們,您也說人們去看我們是沖著“鳥“去的,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本生也是很美麗的,是充滿藝術感的。
換位整合
師:請你們考慮一下,在這篇文章中樹和鳥是什么關系?
生;我認為樹和鳥應該和睦相處,就像花和綠葉一樣,有了綠葉陪村,花才顯得更美。
生:我贊成剛才著位同學的話。我認為榕樹和鳥是朋友關系,而且關系非常密切。
生:大榕樹是鳥兒生存的基礎,鳥兒在大榕樹上棲息為大榕樹增色添彩,使他富有生命力。我認為鳥和榕樹是相互依賴的。
師:你不但善于傾聽,而且善于思考。
生:我認為鳥和樹是形影不離的,就一定會有鳥窩,一定有鳥兒,如果沒有鳥兒的話,樹就沒有生命力。
生:樹和鳥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鳥,樹很快就會衰老;如果沒有大榕樹,鳥兒也唱不出動聽的歌。
師:可以說樹因鳥而年輕,鳥因樹而可愛!
生:如果說大榕樹是一幅美麗的畫,那么有了小鳥,這畫才更完美。
生:我覺得要是把大榕樹比做一個人的軀體話,那么鳥兒就是這個人的靈魂。
師:樹和鳥都真心地感謝你,你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同學們。樹和鳥密不可分,還留著這條線干嗎?(師將黑板上劃分樹和鳥的線擦去)我們應該互相欣賞。
師:有了這個認識,“樹“讀寫鳥的部分,感覺可能會更好;同樣,”鳥“讀寫”樹的部分,也會更有新意。
。ā皹洹饼R讀寫鳥的自然段,“鳥”讀寫樹的自然段)
師: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鳥兒的確非;顫娍蓯郏杪曇材敲辞宕鄤勇。我認為有了鳥兒,大樹才會更有情趣。
生:我認為大榕樹枝葉繁茂,給我們鳥兒帶來了生存的空間。大榕樹養育著我們呵護著我們,我們應該感謝大榕樹。
生:我認為這些鳥兒的確是羽毛美麗,歌生動聽,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我想,如果它們是在為榕樹塑造靈魂的話,塑造的應該是活潑的天真浪漫的孩子靈魂。
生:讀了這段話,我仿佛來到一棵十分美麗、茂盛的大榕樹下面。聽鳥兒歡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鳥兒可愛,大榕樹美麗。宛如一幅漂亮的風景畫。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讓這幅美景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生:但愿我也有這個眼福。
生:我不是很喜歡寫景的文章,一開始沒在意這棵大榕樹,現在覺得這大榕樹就是我們鳥兒真正的家園,我們不能沒有大榕樹!
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而剛才,你們已經識得廬山真面目了,真不錯!互相欣賞本生就是一種和諧的美!!
2、有趣的作業形式
五花八門的教學內容和名目繁多的作業任務也兼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動的方式進行。為了解決自己熱衷的問題,學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圖書館搜集資料、到社會上做調查、寫出報告等等。由于這些活動多是學生自己選擇的,所以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帶給學生由衷的快樂。對問題的答案教師并不做統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觀點。學生可以探索,可以懷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標新立異。也許正是這種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創新的火花,也使語文對學生產生了巨大吸引力。
3、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面向生活的教學內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國語文教學的內容多向社會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選文以“時文”為主,報紙、雜志及各種單行本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料,甚至路標、圖表、時間表、新聞欄目等也被選入教材中來。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了解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成為語文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準則。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新的語文教學應用全人類文化的神韻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引領他們登堂入室,領略人類文化大廈的恢弘氣勢和神奇美麗,充分享受徜徉人類文化之中的無窮樂趣;新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6
為了調動全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直已來我們班實行的是捆綁式評分,即:一人表現好,全組加分,一個表現不好,全組扣分。因此,部分經常違反紀律或經常不寫作業的同學在一次一次給小組扣分以后,受到了小組同學的批評與排擠。在每次扣分后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怎么又給我們組扣分了,你就不能不扣分嗎,這個周的作業一定要寫啊,千萬別再給我們組扣分了,老師,**同學經常給我們組扣分,我們組不想要他了……一段時間來,確實調動了部分學生遵守紀律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讓我欣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了學生現在只會埋怨、推卸、告狀,甚至有點看熱鬧的心態,這不是我想要的,偏離我教育的初忠。于是在一次學生告狀后,我對他說:“有沒有什么方法幫助他呢?”慢慢地學生不再告狀,互幫的勁頭足了。這才是我所想要的。
學而無止境,我想不但是對學生來說,對我們老師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時時刻刻學習、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樣才能及時發現自己教學中的誤區,及時改正,實現教學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
《作家的小老師》是一篇意味深長的文章,很值得一讀,讀了這篇文章,我收益頗豐。
我們大人應該向孩子學習。這也是這篇文章直接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一眼能夠看到的。作為一名教師,我與孩子也接觸多年了,其實像這樣的事,在我們的身邊時有發生,但因為我們老師不怎么注意,不用筆記下這個美好時刻,有著類似的感受,也就隨時的推移而消失了,向孩子學習的事也沒有成為成人的一項自我任務。
從這一點上也反映出大人對孩子缺少一種尊重,也太把自己當作大人了。蕭伯納代表著成人,代表著名人,往往成人、名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雖然也喜歡孩子與孩子一起玩耍,但真正的尊重是缺少的。我們老師其實對待孩子大多如此。
這篇文章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小姑娘回答蕭伯納的那句話,那句話就是童言,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有創造力的,孩子是無畏的……我進而想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會怎么向她媽媽說今天的事?她會直接把她的回話告訴其媽媽嗎?如果直接告訴媽媽,媽媽會作出什么反映呢?我想大多數的母親肯定會批評孩子不懂禮貌,名人效應不是今天的產物,明星不是今天的產物,愛名人名星不只是屬于年輕人,青年老年群體中大有人在,所以其母親自然會把其上升到道德上來對待孩子。因為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要注意這一些。因此,想到這兒,我個人認為,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也會主動地說今天她和大作家蕭伯納在一起玩。
蕭伯納的感悟也給我許多啟發。蕭伯納從這件事上收獲到“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對任何人,都應該平行相待,永遠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師。”也許編者的意圖也就是把這句話傳給孩子,讓孩子明白“平等相待,永遠謙虛”是多么的重要!但思來想去,感覺這篇文章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別忘記大家都是“人”。也就是說,我們向孩子學習什么?——孩子其實也是人!想到這里,感覺到這一課好像對小孩子學習意義不大,好像是對我們成人進行道德教育。
到底怎么引領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把起點定位在哪兒?我覺得我們老師不要掩蓋自己應該接受這篇文章的教育,也就是直接告訴孩子這篇文章對老師非常有用,自己應該向學習。這給予學生的一種暗示,即你們長大后,也要重新學習這一課,這樣孩子就能夠順理成章地理解課文,明白“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對任何人,都應該平行相待,永遠謙虛。”
其實孩子也是師,因為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師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實也是人!孩子其實也是師!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8
深入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我校近兩年教學工作的重點,其目的就是要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與高效學習。
當前,“高效課堂”的學習實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但我的課堂教學離高效課堂還相差甚遠,究其原因為何,也為能早日實現高效課堂現做以下反思:
一、充分認識兒童心理,搞好組織教學
一年級孩子自控能力差,活潑好動,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講話、做小動作的狀況不斷,要想創建高效課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一年級小學生的組織教學的研究,著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學會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兒歌組織教學。還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關注了細節,才能引導學生認真學習。
二、把握教學目標、靈活運用教材是高效課堂的根本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教學目標的確定是落實高效教學的關鍵。就每一堂課而言,要針對本堂課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學情實際,設計切合實際課時目標,讓學生一課一得。加強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的學習,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三、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興趣是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思這期間的教學,我很少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媒體,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不是很輕松。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還要充分利用好前半節課,教學內容不可安排的過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通過各種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實現高效課堂。
四、及時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但我在課堂中卻常常忽略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因此以后還我還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如果誰上課坐的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發小獎品給他,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最后教學后要多做反思,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時查漏補缺。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要想創建高效課堂,必須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吸引學生上好每一堂,教師要勤學多思,在教學中駕馭好課堂,才能實現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9
一、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太嚴肅,遇到問題時,只用一些強制性措施去約束管理學生,因此課堂缺乏生氣。在聽評課活動中,我學到幾位優秀老師在教學和管理課堂中的好方法,并結合自己班級的情況進行整改,在期末總復習階段學生們表現良好,基礎知識鞏固得很扎實。今后要學會運用教學方法和策略去管理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待提高。閱讀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思考下去。甚至有時連大方向也把握不好。因此在新的學期要多開展一些閱讀練習,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寫話教學蜻蜓點水,沒有一個系統的指導,總是寫一篇就講一篇,沒有寫作的指導方法。在講析寫話時,一味的貪大求全,結果講不到位,學生的寫作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下學期要加強習作的片段訓練和寫作能力的某一方面專項指導。還要積累好詞佳句,以提高詞匯存儲量,并多開展一些口頭和書面表達訓練。
1.重視養成教育,嚴格規范課堂標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要具體明確,讓學生有努力的方向。(例如:課堂常規、聽課、回答問題、評價他人、小組合作、作業、考試等方面都要提出詳細具體的要求,學生才知道怎樣做。)
3.備課時要抓住重難點找方法進行突破,識字學習盡量放手讓學生去學,關注詞句的訓練及閱讀理解訓練,結合學段和課標,及時調整教學方向。
4.關注課后作業,及時了解學情,查漏補缺。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0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教育改革也是緊跟步伐,可是教育還是落后與時代的發展。農村教育更是如此,教師知識陳舊,教育硬件落后,根本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那么,如何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呢?如何向課堂要質量呢?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心中。經過當地教育局組織的專家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在專家型教師的講解中,我懂得了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怎樣才能將自己的課教得輕松愉快、生動有趣且教學效果好。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師只要經過反復揣摩、精心準備以及多方借鑒,上好一堂語文課并不是什么難事,可要想上好一個學年中的每一堂語文課卻不容易了。對于有著十幾年教學經驗的教師,由于其本身的學歷、經歷、經驗、領略事物的側重點的不同,對每一篇所要教給學生的課文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這樣的教師可能對某一篇,甚至好些篇課文理解透徹,卻不一定對所有的課文都理解透徹。如此,這些教師本身就吃不透的課文又怎能指望可以準確、透徹地講授給學生聽呢?而且,農村小學教學設備落后,基本沒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有的學校甚至連最常用的教學用具,如幻燈、錄音機、掛圖等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授課文時又怎能達到使學生最容易接受的程度呢?這就需要我們多動腦筋了,從而才能使我們可以利用僅有的一點自制教具、簡陋的教室、破舊的桌椅,讓視野狹窄的鄉村小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取得更佳的學習效果。通過學習專家教師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新的理念和教法,我認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學生參與,把學生參與和教師在課堂上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就需要將個體學習、小組學習和全班學習等學習方式進行優化組合,使學生參與課堂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個體學習應是學生課堂參與的基本形式。在實際教學中,越是重要的問題,教師就越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學習,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基礎、習慣、水平、方式、速度去讀讀、想想、說說、圈圈點點、畫畫寫寫。比如,在《生日禮物》的推薦欣賞與評價活動中,教師可先提出學習的要求,然后讓學生自主交流,之后再進行推薦。在欣賞后進行評價時,教師應讓每一個學生的思維都動起來,使學生積極參與評價活動。而且,實現有效的互動與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究性、趣味性以及能夠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的問題和討論性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例如,在教學《懂事》時,教師可以設計情節表演,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人物,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理解文本的內容。在學生表演之后,教師應及時進行評價,給予學生有效的反饋,而不是簡單判斷好與壞,簡單地予以更正。此外,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交流,進行相互評價,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而要想做到這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沒有負擔地進行學習。
二、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行之有效的情感調動,使教師、學生、教材協調、融洽起來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這就說明學生只有和教師關系融洽才能積極主動學習。由此可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前提。而且,無數的教育實踐證明,師生關系越融洽和諧,教學效果就越好,農村學生也不例外。因此,我們注重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應是課堂情感的主導,讓學生入情入境,強化感受,并指導學生品詞析句,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使學生帶著熾熱的感情有聲有色地朗讀和背誦課文,一步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這樣,學生既能具體形象地感悟語言文字的意義,又能深刻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一舉而數得,何樂而不為呢?例如,在《三顧茅廬》的教學流程中,教師應抓住“誠心誠意”這個關鍵詞引導學生去尋找相關的具體內容,反復指導學生用心去朗讀,讓學生理解是劉備的誠心打動了諸葛亮。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自由談論,自由講述,自由提問,自由發表意見。教師的這些啟發、引導,使學生把握了教學的大方向,把握了教學的核心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點撥、啟發,有目的地預設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核心內容,有目的地把學生引向目的地,讓學生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要想做到這點,教師需要運用教學機智,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更重要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朗讀、自由提問,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思維得到拓展。
三、教學過程中穿插語文活動課,時刻緊盯“興趣”二字,著眼于以“興趣”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復習字詞》的教學中,教師可設計“摘蘋果”“猜字謎”“讀兒歌”等教學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假如,教師在每節課中都能根據不同的重點,精心設置,創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氣氛,就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比如,在教學課文《和時間賽跑》時,教師可先針對爸爸的話像謎語,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利用這些課堂生成的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討論交流,從而在熱烈的氣氛中突破學習中的難點。只有關注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抓住學生提出的疑問,并以此來引導學生去閱讀、去討論、與文本溝通,就能使學生興趣盎然。這樣可讓學生在愉悅中了解到時光如流水的道理,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在激發興趣同時,教師要因勢利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不同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解決。這些問題應讓學生把課內知識與課外活動聯結起來,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實現教學目標。由此可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契機?傊虩o定法,只要教師肯鉆研,肯嘗試,就一定能總結出更多令語文課“堂堂精彩”的好方法,在農村這塊廣袤的教育大地上開出豐碩的果實,讓農村小學的語文課教學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的課文,課文主要通過司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兩個事例,說明了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以及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這個道理。在教學時,我抓住“勤奮”這兩個字,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到“勤奮”是通過哪些事例表達出來的,并通過第一個例子悟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從第二個例子悟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由于課文的兩個例子結構很相似,所以在處理教材時,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學習司馬光那部分內容時引導多一些,學習描寫童第周的那一部分則放手讓學生自讀。新課結束后我為學生設計了兩道實踐題:如果有一個同學認為自己很聰明,不需要勤奮學習,你會怎樣勸他?如果一個同學認為自己很笨,怎么學也趕不上同學,你想對他說什么?孩子們答得很好。
但在學習第一段時,我有些操之過急,讓孩子們說說文中的“鮮花”與“心血和汗水”是指什么?很多學生不會回答。我想,如果等他們學完全文后再提問,孩子們是可以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蘇教版第15課《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章第一自然段通過設問的形式明確地擺出了自己的觀點: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勤奮。然后二、三自然段給我們舉了一個古代天資聰明的司馬光靠勤奮成才,另一個是現代的童第周基礎較差也靠勤奮成了才。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是對全文的總結,號召同學們不忘勤奮,一生勤奮,長大才能有所作為。因此我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找出表達作者對勤奮觀點的句子,讓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目的是讓學生明確作者的主旨,初步體會文章前后呼應的寫作方法,學生以一種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接著引導學生體會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學習和長大后用“警枕”提醒自己努力分不開的,而童第周“勤能補拙”同樣走向成功。然后讓學生討論交流明白“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真正含義。在這一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資源,使課堂教學為學生服務。在課文結束時讓學生說說關于“勤奮”的名言和根據生活實際說說同學中勤奮學習的故事,更是讓全體學生以高度的熱情投入了學習!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還沒有上這課時,我真擔心學生沒有興趣學這篇課文,因為這樣說理性很強的文章該怎樣調動他們學習這篇文章的積極性呢?課文中主要介紹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古代的司馬光,一個是現代的童第周。在學習這兩個人的例子時,我要求學生找出兩個人各自的特點。學生通過仔細閱讀發現,司馬光是“抓緊時間”,而童第周是“勤能補拙”。圍繞這兩個特點,讓學生找找語句來好好體會。同時也讓學生找到了表示成功的句子,從句子中我讓他們找司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標志是什么?當然學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觀點,那就是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突破課文的難點“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蓖ㄟ^這樣比較以后的學習,學生理解難點到這里便水道渠成了。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
本單元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一組反映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的作品,來感受音樂這種無國界的語言的獨特魅力和橋梁作用。通過演唱《迎賓曲》,同學們知道了廣交會,了解了改革開放;在《絲綢之路》《中國花鼓》的音樂中,也感受到外國音樂家對中國元素的理解與詮釋。
在《唱著跳著走近你》一課,我設計了聲勢和集體舞的練習,發現仍有一些同學不夠大方,不能積極參與活動,在第二節課中,我又做了進一步引導與啟發,有部分同學愿意嘗試參與進來,課堂氣氛較前一節課活躍了很多,對歌曲的的理解與表現也得到進一步增強。
同時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也發現大家不僅音樂積累很少,對所謂的國家大事更是一無所知,如“改革開放”“廣交會”等,甚至從未聽說過,也充分表明目前的教材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相距較遠,阻礙了學生對作品的進一步認識。
在今后的教學中,除了提醒孩子多聽音樂還應多關注國家大事,這樣能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和表現音樂,真正體會本單元“橋”的內涵。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3
“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于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常常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么樣的生活?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孩子們課堂上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我們的語文課堂究竟應該如何去翻閱孩子的生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著: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我思量著:要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
每節課上,無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與挫折,我都會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我對于課文內容、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我的語言、我的眼睛、動作……傳遞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我尊重學生們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文本對話”:在我的課堂中,經常會有這樣的問話:“如果你是某某(課文中的人物),你會怎樣說,怎樣做?”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4
《跳水》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寫,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
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懸念疊起,整個故事始終在事物的聯系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的。不僅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幫助學生獨立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循環)的能力,更適合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使之在學生心中栽培下創造的“小苗”。因此,我在教學《跳水》一文時,緊扣“問”字,問在課前,問在課上,問在課后。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問在課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猶為重要!币蚨趯W習課文之前,應該有意識將學生帶進課文中,讓他們在學習前生疑、思疑。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在進一步思考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1、結合課前預習問①讀讀課文,想想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是怎樣引起的?②哪些句子反映小孩子處境的危險?
2、啟用圖書資料問①列夫托爾斯泰是誰,他還寫過哪些文章?②你知道哪些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故事?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在課上。課堂是學習課文的主陣地。無任是教師的導問,學生的質疑,都應建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上,力求每一處的導問、質疑都能恰到好處。既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在探索過程中領會了真知。
1、從課題處問①誰跳水了,為什么跳水?②怎樣跳水,在什么情況下跳水,跳下去了嗎?
2、從文章的思路入手問(不零敲碎打)抓住文章思路,挖掘課堂中的“問”,有利于學生順藤摸瓜,把握課文的思想和內容,了解作者行文節局方面的特點。 ①孩子為什么會到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去?②在危急時刻,船長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3、從文章的重點、難點處問(不平均使用力量)文中的重難點是“理清事情的發生、發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聯系的發展和變化! ①你能各用一個詞歸納出孩子、猴子、船長、水手之間的關系嗎?
4、從學生的知識實際問(設計坡度)如“我們要向船長學習什么?”比較直接,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從知識實際出發,設計坡度。 ①船長干什么了,他怎么會想到的?②他碰到事情怎么做的?③我們應該向船長學習什么?5、從學生質疑能力角度問。 ①“40秒鐘,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這不是矛盾嗎?
三、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問在課后。
教育是一把值得人們警惕的雙刃劍: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可能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堂的內外必須著眼于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對于學生首次獲得的過程或獨立做好的,應該被認為是創新,應該給予鼓勵。)教學的全過程應著重培養學生再次發現知識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重新組合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5
這是一節槽糕的課,本組課文都是圍繞傳統文化組建的,綜合實踐活動也是如此,為了讓這次的綜合實踐能上到實處,上周就讓學生分組,選擇一個傳統文化,回家尋找資料,并在周三讓他們再次小組討論交流方式。但是今天下午的交流卻讓我大跌眼界,學生們還是拿著資料照本宣科,沒辦法,我停下自己的教學進度,通過自己的示范讓學生知道,應該把其中的一些書面語換成口頭語,這樣聽的人才能聽得懂,讓學生再次討論自己找的資料,該怎么利用手頭的資料,幾分鐘后在兩次交流,他們大概懂得了要摘記要點講,但是因為缺乏練習的時間,還是不成樣子。忍痛再次停下教學進度,指導學生,其實匯報還有多種方式,比如手抄報、實物展示、小組表演等。這次同學們好像個個恍然大悟。接著指導了一下手抄報的編排。小組第三次討論分工如何完善這次的綜合實踐過程。一節課時間也就到了。
反觀這節課,雖然沒有上好原定的計劃,但是學生們在三次的討論中,因為要求的不斷提高,他們的交流也一次比一次熱烈,交際的情境雖沒有創設,但正是在這份真實之中,學生真正交際起來了。從這層意義上說,難道不是一種成功嗎?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教學反思語文10-19
小學教學反思(語文)04-29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教學反思11-07
小學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0-04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20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1-30
小學語文教學的反思11-29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