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2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話形式來說明科學常識的講讀課文。課文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讀準了字音;講讀課文,理解字義;總結課文,幾個步驟進行。注意在講讀課文中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例如:通過觀察圖畫理解“低”的意思;通過動作演示理解“直”與“彎”的相反意義;通過兩次不同的'呼吸體會“悶”的感覺,理解詞義,將識字教學融于閱讀教學之中。朗讀指導一直是難點,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是很必要的。但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要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要指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自悟、自得。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小白兔心情的變化,既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有利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結合本課教材所描述的對象是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我設計多媒體教學,結合書中每一段的內容隨機展示出形象的小動物,使優美的語言文字和直觀的畫面融為一體,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使發展語言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
對小學生來說,朗讀是體會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學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句段,要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以讀助講,學生以讀助學,不僅使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本節課,在朗讀指導上有些倉促。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2
上高年級的課文,只要認真琢磨,總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切入點,也總是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流程,但是一年級如此簡單的課文,卻總是難以設計出能緊緊抓住孩子們的過程。這一課也同樣,第一課時學習生字,先把生字在課文中圈起來,就用了近八分鐘,然后認讀生字,雙線線上的生字用了近一節課,雖然讀的形式多樣,自己都感覺非常乏味,但是有一部分孩子的注意力正在慢慢流失。在這節課接近尾聲時,還有部分孩子不能正確的認讀這些字。于是我只好再次讓孩子們在組內進行學習,讓他們相互商量,怎樣才能更好地記住這些字。我給他們進行了示范:“‘變’字的下面部分就像一個人交叉著腿,他在做什么呢?原來,他正準備轉過身來變魔術,所以這個字讀bian。其它的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呢?跟小組里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吧!”四個人一組像模像樣地開始聊起來。幾分鐘后,有的孩子開始發言了“因為媽媽‘洗’菜要用水,所以看到這個三點水,我就知道它讀‘洗’。”還沒開始講偏旁,就有孩子會用它來記生字了,真讓我感到高興,大大的表揚了一番,舉手的'孩子更多了!耙驗椤小艘每冢晕抑肋@個字讀‘叫’!薄啊枴值淖筮呄裨撇,右邊的‘日’就是云彩里的太陽!”孩子的想像真是豐富!還剩下一個“成”,這個字從形上來說,還真是不太好記,本來打算再讀一讀就過去了,可是有個孩子一直執著地舉著手!袄蠋,這個‘成’是‘成龍’的‘成’,想到成龍,我就認識它了!”我發出了發自內心地驚嘆:“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能根據自己的喜歡的人物名字來記住我們今天學習的漢字!”看來,孩子們的潛能真是個寶庫,平時,只是由于我們自己講得過多,沒有給他們機會,在認讀漢字時一味乏味地讀來讀去,想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讓孩子們接受所學的內容,結果使得老師累,學生煩。這節課這個小小的環節讓我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下課鈴聲響了,我收拾好課本,開始整理這節課的得與失:這節課前面的內容,如將課文中的生字圈出來,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耽誤了課堂太長的時間,這兩個內容可以以預習的方式在家里完成,課堂上給兩分鐘的時間再來重溫一下,就可以開始認讀了。記字形可以在預習時進行思考,課堂再與同學交換意見,以此獲得最佳方案。這樣,我們課堂上的效率就能提高不少了。一年級的孩子尚沒有自學的能力,也許獨立完成預習工作還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從今天的課堂可以看出,孩子們是有潛力的,從現在開始手把手地教他們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養成他們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也許會將我解放出來!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3
在導入環節,應用了一個猜“棉花”的謎語,形象地描寫了棉花的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學習關于棉花故事的興趣。接著引導學生讀課題,發現“花”和“娘”的輕聲讀法。
在第二個環節中,分別從圖和文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以圖為載體,讓學生看圖猜講故事,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小組中講,看大屏幕上的畫面講,最后做到集思廣益,完善自己的講法,把四幅圖連起來用完整的話講。注重鼓勵有創新的講法。接著,圖文對照。先聽看課件的視頻范讀課文。通過說一說講了一件什么事,也可以評價教師朗讀的形式初步感知課文。然后正確流利地練讀課文,找出與每幅圖相對應的自然段。做到圖文對照讀文。在初讀中還要重視通過多種形式檢查生字,理解生詞。讓學生介紹對詞語的了解,并提出不懂的詞語。遇到難理解的詞如”“蚜蟲”師生交流資料,并補充課件中相關圖片與介紹,幫助學生理解,提高了學習興趣。
下一個環節是細讀感悟課文。這一環節通過老師提出的重點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在思考中深入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角色內心活動。選擇感興趣的一部分分組商討怎樣讀好每一個角色的語氣,在讀中悟,悟后又讀,并結合圖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聯系生活實際,入情入境來體會。結合多媒體資源,讓學生跟著配樂,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加深理解,讀出發自內心的情。最后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商議扮演文中角色把課文演一演,后在全班展示。通過這些環節設計,已能讓學生把文學透,內化為自身的才學了。
在“升華主題”一環節中,第一步的設計,起到了總結的作用,在學生總結收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出本節課認識的捕蟲能手,進一步引導學生擴充還知道哪些益蟲和益鳥,在此教師也為學生補充相關資料,擴大學生知識面,增強他們愛護益鳥,保護益蟲的'意識。真正做到由情感落實到行動中。第二步為布置課下實踐任務。通過向別人請教或查閱資料,繼續尋找一些益蟲和益鳥,并了解關于它們的知識,可畫成圖畫或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待以后交流。這樣,孩子們在實踐活動中,不知不覺產生了對益蟲和益鳥的愛,愿意和它們做朋友,保護它們。這一課的教育作用在此更徹底地落實和深化了。第三步講故事的設計,再一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聽的能力,并在聽后說說知道了什么,認識了哪些益鳥?既檢查了聽的效果,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到此,本課也結束了,整堂課的設計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目標,在豐富的學習形式中練了讀,悟了情,增長了知識,思想受到了教育和熏陶。課內外相結合,培養了多方面的能力。保證了學生始終能以很高的興趣參與學習。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4
《鄧小平爺爺植樹》介紹了1985年的植樹節,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經過,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我還沒開始教這課時,就聽其他老師說這課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鄧小平爺爺的時代離他們實在太遠了,而且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本課的主題。況且課文篇幅又是那么長,三百字左右的課文對于一年級下半學期剛開學的學生來說,確實大部分學生要跳一跳才能讀上來。于是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盡快體會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學生回去預習,讓他們先自讀課文。課堂上我簡單介紹講述了鄧小平爺爺的一些故事,激發情感,然后針對這一課的四字詞語比較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時設計“四字詞語競賽”,看誰積累的詞語多。同學們個人躍躍欲試,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活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他們除了把課文中的四字詞語找出來,還有許多同學把平時積累的成語也說了出來。這樣抓住時機將重點詞語“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展示出來,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這樣富有挑戰性的.做法,既滿足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又使學生創造性的積累了詞語。同時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已跟不上每天認識十幾個字,閱讀那么長篇幅文章的學習了。雖然,他們提出許多問題?這是學生的發現,說明他們也在參與學習,也在主動地思考。但連“人群”這個詞都不能理解,從側面反應了我們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確實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識字教學。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5
《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用豐富的想象和富有童趣的語言,寫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麗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橋,然后思維一路發散,聯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著爸爸的水壺澆水,拿著媽媽的圓鏡子為媽媽照著月亮梳頭,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蕩來蕩去。文章呈現了一個純真爛漫的想象世界,傳遞了兒童關愛家人的美好情感。
一、教學效果:
1.首先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所以導入部分,我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當我出示彩虹的圖片時,大部分同學都驚訝地說好漂亮的彩虹,甚至有孩子還知道彩虹的顏色,提出了雨過天晴就出現了彩虹,為下文的學習作下鋪墊。
2.“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我在識字時,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等方面花了點時間,并且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讀課文的方式鞏固識記,從而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本課生字!皩W本課堂”主體是學生,核心是學習,標準是會學,要充分信任學生。
二、成功之處:
充分與文本對話,在潛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讓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讀課文。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來回答,培養他們思考的`能力,如:在上最后一段的時候,讓學生讀,讀后同桌討論,你發現了什么?(本段由3個問句組成)有什么不懂的需要解決的?孩子積極性很高,很多孩子的想法很獨特。
三、不足之處:
整節課有亮點與此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覺得在長句子的停頓這個教學重點上處理的還不夠,長句的停頓在多次朗讀中能有進步,但是實際效果還不是很好。其中涉及到了一部分多音字和設問句,孩子們在接受上還有些吃力,這樣的拔高還需要斟酌。
四、改進措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段的孩子學習課文,要引導孩子通過多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币虼嗽诮虒W本課的過程中,重視學生對課文的“讀”。從自由讀,到老師的范讀,讀中引導學生學習會認的生字,再到有重點地引導學生讀好長句,讀好反問句。以問題為引領,以讀為主線,讓學生通過“讀”,體會文中人物的品質和性格特點,讓孩子們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6
《春曉》是語文版教材一年級下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對于這首詩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成人都不陌生,它甚至成了很多成人童年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得我的小時候,我們會惡搞這首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也來大狗熊,誰也跑不了!边是蠻合轍押韻的,那時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是帶有一片歡笑。今日以教師身份觀之,如此熟悉的一首詩卻讓我覺得陌生之極,遲遲不敢動筆去寫教案,無從下手……
想來想去,這首詩唯一的落腳點就是讓熟悉的故事變得有新鮮感。這是我這節課的著手點。
于是,認真地觀看了竇桂梅老師的《游園不值》教學視頻,期待從中受到些許啟發。最后反復琢磨了好久,課上下來,自己還是非常滿意的:
一、平平仄仄中找到了吟誦之感。
一直認為,古詩是最接近中國人性靈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有些古詩湮沒在洪流里,有些古詩雖保留卻面目全非,徒有其表。所以,在我的課上,我要從孩童抓起,讓學生進入古詩,還原古詩的本來面目。所以,我選擇了帶領孩子畫分平仄,再依據平仄而吟誦?粗⒆觽儠r而皺眉標注,時而放聲開唱。我不得不承認,這和朗誦相比,不甚好聽。但我也不得不直言,這越聽越有味道,“難聽,是因為你不懂它!
二、覺與不覺、知與不知中的品讀。
孩童對于古詩的理解是有很大限制的,所以并不打算把古詩拆分了投給學生,而是打算,萃取古詩的氣味,揉碎在學生的記憶里。說起來很浪漫,實際上就是從高度去理解,給學生的不是古詩的文字,而是古詩的'感覺。所以在課上,重點帶領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覺與不覺”“知與不知”。
孟浩然在這樣的一個春日清早,感受到了什么?沒有感受到什么?
孟浩然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特別是最后一句中的“花落知多少”,我們討論了孟浩然到底知不知道花落多少。孩子們出現了兩種觀點:
不知道,因為他問了一句“多少”?
知道,因為他看見了滿地落花,很心疼,所以慨嘆了一句“多少”!
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最后我們達成觀點:他不知道具體落了多少,但他知道很多,所以這里既有疑問又有疼惜。
古詩是我鐘情的東西,我希望能夠讓我的孩子們含英咀華,吟誦作詩,這節只是一次小小的嘗試,算不上成功,也不能說是失敗,總之,古詩教學,我們在路上!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7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對學生說:“大家應該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對于老師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這些天我們學校組織了語文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我認真閱讀了教師用書和語文課程標準,在網上也查閱了相關課文的資料,認真準備執教了《識字5》一課。
現針對《識字5》一課,做一簡單分析如下:
(一)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本節課我設計在識字后感情朗讀課文,本以為能讀得很令人滿意,但是學生學的不是很感興趣,沒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朗讀,讀出來總令人感覺干巴巴的,沒有一點生機。如果能做一個優秀的課件,讓學生感知金色的沙灘,蔚藍的海面,紅色的晚霞,相信朗讀效果肯定會更棒!
(二)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太小,跳課文教學,使他們難以“消化”。
《識字5》是第四單元的識字課文,挑出來放在剛學完拼音后上,他們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課上我引導學生把“沙灘”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學生就讀得很輕很拖,以為這樣就是“舒服的感覺”。而在生字教學“浪”字時,對這個左右結構的字,他們怎么都擺不準位置,雖然我多次強調“左窄右寬”,學生寫得也很辛苦,但寫出來的字還是“左右胖瘦不相宜”;氐睫k公室,自己反復的.琢磨思考,思來想去,終于豁然開朗,找到“病根”所在。借鑒別人的教學設計,究竟是為了模仿還是借鑒?如果一味的把別人的教學設計的種種環節,甚至是一句話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不但不會見效,反而還會事倍功半。還記得自己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領導對我說過:備課不僅僅是備課本、備教參,更重要的還要備學生。不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適用于任何一名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針對孩子們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識能力,為他們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ㄈ┕膭顚W生,方法多樣,要適合學生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發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上課很活躍,一個問題問下去,搶著回答,或者舉手時發出“我、我、我”的聲音,這是就要鼓勵學生:上課積極很好,但要遵守課堂紀律,如果你能安靜的舉手,老師就更喜歡你了;有些學生很內向,上課不敢舉手,但是坐的很端正,這時就要引導他們,你坐的真端正,如果你能膽子大一些,勇敢的舉手發言,就更好啦!有些學生回答偏離了問題,我就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試試看。經過老師提醒,能不能回答得更好些。
通過對這堂課的反思總結,我學到了許多教學中的知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總結經驗,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8
《想飛的烏龜》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十四單元第2篇閱讀課文。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一只烏龜想飛上天,得到了小鳥的幫助夢想成真,不小心從天上掉下來,殼上摔出了好多裂紋。內容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并配有五幅彩圖,可供學生觀察,幫助理解課文,發揮想象能力。而且一些句式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特點,對積累和運用語言也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我緊緊圍繞課標要求,注重學生的情感交流,創設問題情景,不斷加強引導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和積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猜謎語式的導入,學生的熱情、積極性在一瞬間被調動了。
這也為我后面課堂的熱烈氣氛及順利開展作下了鋪墊。
二、我創設生活問題,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傷心”、“開心”的情感,不僅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打下基礎,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通過學生解答后的問題,表演再現課文情境,再次將學生引進烏龜的內心世界,跟烏龜一起傷心、開心。
三、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評價,合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本身的樂趣。
在組織學生討論“烏龜為什么想飛?”這一問題時,突然有一個平時調皮好動的男同學站起來說:因為烏龜和小鳥是好朋友,他不愿意和小鳥分開,如果他飛起來就可以和小鳥永遠在一起了。多么精彩的回答呀,當時的我被孩子那獨特的心理體驗所感動,于是,我抓住時機,在班上好好地表揚他:你真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老師佩服你。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學生也特別積極,想出了一個個精彩的答案:
四、教師要抓住時機,啟發學生想象,讓學生敢說、會說。
烏龜從天上掉下來,背上摔出了好多裂縫,那么烏龜會想什么呢?學生們紛紛說:“下次我飛上天以后,再也不說話了!薄鞍,我真倒霉呀!”“下次,我想飛上天,一定要先想個好點的`辦法啦!苯璐藱C會,我啟發學生思考,“烏龜還想飛,你還能想出什么其它好辦法幫它飛?”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的辦法個個新穎獨特,無不展現著智慧的光芒。有的是我們成年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如:請孫悟空幫忙,幫小烏龜裝上翅膀,讓它自由飛翔。找白云妹妹幫忙,帶上烏龜,飛上天空。利用彈簧把烏龜彈上天。
熱汽球下面掛個籃子,讓烏龜坐在籃子里,飛上天空。請彩虹阿姨幫忙,讓烏龜爬上天空。讓烏龜坐在老鷹的背上,飛上天空。讓烏龜坐著宇宙飛船去遨游太空。 “裝個機器,用遙控器控制”、“把烏龜放在透明塑料袋里,再把塑料袋綁在氫氣球”、“在小鳥叼著的樹枝上,掛個袋子”、“用蕩秋千的辦法蕩上天”等,孩子們的想象多么精彩、美妙!對待這些,我都讓學生暢所欲言,此時我所看重的應該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維得到了最自由的發散,對所有的回答,我都給予了贊揚。教師對他們學習興趣的充分尊重,能促使他們展開熱情奔放、毫無拘束、無限快樂的想象,從而使他們活躍了想象思維,拓展了想象空間,同時又在自由想象中享受到了學習語文的愉悅。
當然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課堂上學生的情緒一被調動起來,都爭著要發言,不能很好地聽別人講話;課堂活躍的同時,我發現還有部分學生不能進行獨立思考,往往順著一個同學的發言來說,這就要求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抓好常規工作,培養學生合作、傾聽和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9
《怎么都快樂》是一篇很輕松愉悅的兒歌,意在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讓學生明白游戲快樂,學習也快樂。如何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從本節課與學生的學習中我悟得了一些道理:
一、快樂識字,輕松學習
“愛好是的老師”。讓學生愛好學習漢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逐漸形成識字能力,為自主識字、大量瀏覽打好基礎。本節課的設計,導入新課時的“游戲”的情境,讓學生輕輕松松進入到學習中去,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識字目標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得以實現,學生在快樂的游戲,快樂地看圖片中識字,輕松學習。很快地學生就與本節課要求認識的12個認讀字交上了朋友。
二、表情朗誦,快樂體會
在朗誦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誤解讀書僅僅是重復課文的內容,這是毛病的。朗誦不亞于演員對角色的再創造。在朗誦的進程中體會感情,在評議中尋求答案,用讀來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知道和認識。在本節課中,給學生充分讀書時間,多種朗誦方式相結合,讓學生入情入境。
三、自主學習,精心組織
自主學習必須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好學生自主參與和教師公道引導的關系。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有效引導、積極參與,才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獲得實效。
四、快樂學習,貫穿始終
從開頭的游戲導入,到終止時的小結,教師都盡量為學生營建一個輕松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在快樂的游戲,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0
《春天的手》這首兒歌,通過擬人的手法描寫春天里的大地新綠,小河解凍,小鳥歡歌,小朋友戶外活動多起來的景象,處處表現了春風、春光、春色、春之聲的無窮美妙和勃勃生機。
為使這篇課文春意綻放,我精心設計了以下環節讓學生感受春的氣息。
一、巧設導語,引出春意
北方的春天,春意便覺稍遲一些,為了能讓學生們感受春天,我采用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們,春姑娘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誰來說一說春姐姐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簡單的一個問題,一下子打開了學生們的話匣子,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自己上學路上看到小草綠了,有的說自己家養的小烏龜由不愛吃東西變得愛吃了,還有的說冰雪都化了,這樣很自然地讓孩子們從身邊找到春天,發現春意,為學習新課起到了很好的鋪墊。
二、美讀課文,同桌互查
本課詩句中,有許多擬人句與人的動作有關。教學時,我讓孩子們分別做出“撫摸大地”、“拂過樹梢”、“拍著肩膀”、“拉住別人手”等動作,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三上主題網站自學生字
先觀察字的結構、筆順,再跟著書空,然后了解字的字義、組詞,最后書寫。
我們的課堂不再是只傳授知識,而在于能否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由地、自主地學習。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快樂地進行學習,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1
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本人進行反思,有以下方面需要改進。
1、發現課堂容量過大、過滿。學生學得不夠深刻,“蜻蜓點水”式的流于表面。特別是學生對生字的識記時間過緊,方式過于單一?梢宰鋈缦抡{整:
。1)聚焦“難”字,以讀帶易。難記的字可以讓學生討論,說說識記方法。
。2)學生對生字的記憶要經過不斷的復現,可以加強“隨文識字”。如“照顧”一詞可以通過“讀——理解——感悟”來加強記憶。
。3)對學習內容進行取舍。重點學習“月亮要下雨的心愿”,識記這一部分的生字。對月亮為什么希望下雨這一內容進行重點研讀。
2、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能夠全情投入。
一年級的閱讀課在第一課時的教學,我們通常以識字為主。然而在《月亮的.心愿》的第一課時中,我穿插了對文本的感悟。學生對這一教學內容的呈現理解不夠,我在教學時引導的也不夠,所以學生學得不夠投入,理解不夠就更談不上感悟了。在教學中可以做如下處理:
。1)從“月亮的心愿”入手,讀出問題,又帶著問題回到文本,不然會拋出問題,又沒有下文。
。2)“照顧”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想象珍珍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珍珍為了照顧媽媽而放棄春游的行為是對他的愛與關心,體會其的難能可貴。
3、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教學常規應貫穿整堂課的始終,這樣更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在讀書時,不能養成拖音的壞習慣。這一切都應在平時落實養成,良好習慣的養成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2
《月亮的心愿》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關心父母,心中有他人的生活情感的體驗教育。本課故事情節富有幻想,發人深思。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讓學生認識字、詞熟讀課文之后,我決定,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激疑:月亮為什么會改變心愿?我想抓住學生思維的熱點和疑點,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與月亮對話,與太陽公公對話,與雷公公對話。并讓學生在對話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不斷的感悟和品味,把書本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教學中,重點采用了角色朗讀和角色表演的方式進行。
一、活用文本,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我注重調動學生直接生活的`經驗,通過創設情境對話,讓學生通過看圖,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從而來暢談自己在郊游前的激動心情。讓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再從生活走入文本,實現文本和生活的有機結合。創設情境:月亮姐姐怎樣去跟太陽公公商量的,讓學生體會“商量”應該是怎樣的一種語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到自己的口語交際中,同時也感受到月亮姐姐的美好心愿。語文新課標指出,讓課文的學習和生活的體驗相結合。教學中我抓住學生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他們期待與花兒對話
與鳥兒齊鳴,與魚兒同游,與風兒共舞。針對他們的共性,在本片段的學習中抓住學生思維的熱點,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走進文本,感知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
根據學生不同的回答,我就讓學生閉上眼睛,進行舉手表決。和第一位同學一樣的請舉手。刷!我看到大部分學生的手都舉起來了。不舉手的同學請站起來。然后讓學生睜開眼睛。此時我告訴學生我加入到站起來的同學當中。告訴同學們我發現了我們班中的十個小月亮。此時我看到舉手的同學都瞪大了眼睛,我感覺到了他們的疑慮,其實,這是他們真實的反映。從這里我看到了,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通過學生走進文本進行換位思考,角色的扮演,和朗讀的感悟讓學生的心靈得碰撞,情感得到升華。
三、讀中感悟
我讓學生通過朗讀,在朗讀中感悟。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和小組討論之后,學生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說出了自己的情感。從這讓我更感覺到朗讀的重要性。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通過朗讀學生感受到了月亮的心愿。這里我遺忘了一個地方,就是什么是“艷陽天”我沒有給孩子們進行解釋。這是我的一個失誤。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3
一年級課本自從改版之后,增加了許多科普性的文章,使得語文課堂上氣氛更加活躍,增添了許多樂趣。
在教學《水滴的旅行》這一有關水循環的科普性課文時,我先用了一個文藝性的謎語來激起孩子的.興趣,導入課題:一滴水,怎樣才能永遠不會干涸?果然,孩子們被我問住了,一個個苦思冥想。繼而我再引導孩子們復習上冊學過的一篇兒童詩《雨點》,問他們這雨點是不是也是一滴水?它最后到了哪里?孩子們恍然大悟:把這滴水放進大海里,就永遠不會干涸。
有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開頭,在分析課文時,我一邊講解,一邊請小朋友來比較:水滴在這篇課文里先后先后到了哪些地方,變換了幾種形態?根據這一個思路,同學們總結出:在世界最高的山峰上,它是一朵雪花;在大海里,它是一朵浪花;在草原上,它是駿馬身上的一滴汗;而今天它就在我們身邊不遠的一個公園里,和它的小伙伴們一起,欣賞藍天白云。
接下來我又拋出一個問題,這個小水滴是在公園的水洼里永遠待下去了嗎?它以后還要去哪里旅行呢?又是以什么形態呢?小朋友根據第四段的描述,開始發揮想象,有的說它變成水蒸氣了,又輕又小,我們看不見,跟我們捉迷藏呢;有的說變成水蒸氣上升之后,很多小水滴聚在一起,變成了一朵朵白云,跟空中的小鳥們一起飛來飛去。這樣的啟發想象,也很好地給孩子們做了一次說話的拓展練習。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4
教學《看電視》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在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后,
布置了學習任務:嘗試運用“發現法”學習課文。仔細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在四人小組里討論交流,并強調學生能感悟多少就說多少,發現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誰發現得多,看誰的思維最敏捷。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教室里呈現出書聲瑯瑯、圈圈畫畫、主動思考、熱烈交流的景象。交流時,各小組的同學都爭著發言,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教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會學習,才能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進而構建新的知識。在這一教例中,我讓學生用自學討論法去讀書、思考、討論,解決問題,并注意保護學生的發現,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5
在教學《柳樹醒了》這節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視察視察柳樹,把視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上進程已經掌控一二,在上課意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讓施教老師感覺心頭一陣歡樂。隨后在讓學生感悟課文大意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誰讓柳樹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
接著我跟學生說: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風或春燕,你打算怎樣讓柳樹醒來?你愛好扮演誰呢?請你先仔細讀一讀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讀完后再請你在老師發下來的紙上畫一畫。于是學生愛好十足地讀起課文來了。不一會兒學生便紛紜舉手要上臺表現自己了。表現時學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畫了幾棵嫩芽,問他原因時,他便說由于春雷喚醒了柳樹,柳樹剛剛醒來,所以才長出幾個嫩芽。多杰出的表現呀!尋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師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學習愛好一下子提高后,生生動起來了,課堂成效相當不錯。
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有著不可替換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當盡可能讓學生有實踐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6
《夜色》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歌,本文以小朋友對夜色的情感變化貫穿全文。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以學生為主體,依據學生的學情特點,盡可能給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夜色中。
教學時,由于是第二課時,我先讓學生朗讀,然后指名學生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接著我讓孩子們自讀第一小節,并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體會感悟自己對夜晚的感受,并仿寫句子,同時指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課文,讀出害怕的語氣。然后,我讓學生們讀第二小節,引導學生在自由讀,指名讀等形式的讀來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看看課文中的我有什么變化,理解“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于是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戰勝了對黑的恐懼,發現了夜晚也很美麗!皬拇耍俸谠俸诘囊雇,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是一幅多么寧靜的圖畫呀!小鳥在潔白柔和的月光下靜靜地睡著,好像還做了個美夢呢!多么美麗的世界!然后小組合作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夜景,并通過課件播放“美麗的夜景”圖片讓學生體會夜晚的美麗。接著指導學生抓住這些主要句子通過讀來體會夜晚的美,最后,我讓學生并帶著自己對夜色的理解齊讀課文,讀出我的膽子由小到大的原因。同時,使學生感受到了夜晚的美麗,懂得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獨特的.風景,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從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不足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時間安排的不妥,在教學第二小節時,學生沒有充分讀的時間,所以對第二節的感悟理解不夠到位。另外信息技術運用比較單一,沒有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巨大力量。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努力學習信息技術并運用于教學中,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7
這是一首兒童詩,用兒童的語言描述了常見的各種有代表性的紅色事物。語言純真自然,也沒什么條理可尋。詩中并沒有點出這些紅色的事物代表什么,但題目中的中國紅卻已經明確表示出這些都是有著中國特色的“紅”。我今天執教的'是第一課時,結合課堂實踐我反思如下:
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形象。
由于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優勢,對于鮮明、生動的形象易于接受,因而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形象,學生對生動形象的畫面十分感興趣,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朗讀聲情并茂。
2.注重朗讀,讀的方式多樣化。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不同的讀法,如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表演讀等。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特別是配上動作的表演讀,學生以飽含情感的角色語言和逼真的動作,讀得入情入境,效果很好。
3.識字教學時間緊,不夠扎實。
4.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拔高要求了,比如在感受如何把詞語寫具體上老師完全沒有必要講解。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8
在備《所見》一課時,我在最后設計了“續編故事”這一環節。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后,我決定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個講故事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學古詩是很有趣的事。首先,我說:“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十分愛聽故事,所以今天這節課上,我們就來講故事、聽故事,大家喜歡嗎?”學生齊答:“喜歡!”
接著,我出示教學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后編故事。我是這樣啟發的:“同學們,這是一幅畫,這幅畫畫了一個故事,你們能講講嗎?請仔細看這幅畫,把這幅畫所畫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大家的強項,相信大家一定能講好的,我就等著聽故事啦!”于是學生開始自己練習講。幾分鐘后,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兩個人來講。這兩個人既把畫面上的情景全講了出來,而且還十分流利,這是我沒有料到的,也許是我的啟發起了作用。在表揚了一番后,學生想講的興致更濃了。緊接著,我引出了作者和詩題,我是這樣說的:“清代有一位詩人叫‘袁枚’,他來到鄉間,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就用詩把它記錄了下來,題目叫《所見》!蔽揖徒榻B了詩人,開始學詩。由于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就放手讓學生兩人小組自學,效果很好,學生對詩句理解得很到位。
最后,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通過看圖和讀詩已經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你能發揮合理的.想象,編下去嗎?”學生開始輕輕地說,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知道學生已經進入了情景。不一會兒,有學生躍躍欲試了。我等幾乎沒有聲音后請了五個學生講,有的說蟬被牛的叫聲驚跑了;有的說牧童很聰明,回家拿工具把蟬捉住了;有的說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蟬,結果嚇跑了蟬;有的說蟬被牧童捉住后又放了。說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我不禁感嘆:學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師去激發、培養。我還追問學生:“那你希望看到什么結果呢?為什么?”大部分學生都說蟬逃走了,因為他們不想看到蟬被人捉住后的可憐樣,希望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多么好的理由啊!我想:這教書又育人的目的應該達到了。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19
《紀念》是以“愛護”為主題主體課文,這篇課文借動物給自己造小亭子留什么紀念為故事,告訴學生:最珍貴紀念不是刻上什么字,而應像小刺猬那樣在亭子周圍種上花草,愛護它、美化它。讓學生從小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筑物的良好習慣,同時掌握課文中優美的詞語和認讀部分生字。本篇課文有兩幅插圖,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為了達到教學目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利用教師談話和觀察圖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觀圖中很有興趣進入課文的學習。在觀察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聽、看、認、貼的活動中,借圖認識部分生字,滲透看圖識字,并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為學生熟讀課文和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在識字游戲中,充分利用動物卡、鮮花識字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讓學生在享受中體會識字的樂趣,從內心激起自主識字是愿望,達到識字是目的。
3.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互讀、互學、互評中,進行互相幫助,互相評價。在互讀、互評中發現別人的優點,指出不對的地方,使學生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技巧。
4.在課后拓展中讓學生收集有關動物、植物的圖片制作剪貼報,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了解有關動物、植物的知識,滲透環境保護的教育,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5.在參觀公園,為公園的動物、植物寫保護的標語,是結合實際教育學生,保護環境,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20
《雪地里的小畫家》這首兒歌語言生動活潑,趣味性強,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學習本文主要要突出冬天的趣,感受冬天的美,讓孩子們輕松愉快中學習。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因為我們身處南方,下雪對于孩子們來說,既神奇又遙遠。因此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積極創設情境: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地方。出示下雪的動態畫面,引導學生交流感受,并相機指導朗讀課文第一句話:"下雪啦,下雪啦!"在指導朗讀時,我經常用富有激情的語言,配以生動的畫面和優美的音樂,帶著學生入情入境,使學生獲得限度的精神愉悅,注意力更集中,情感更投入。
二、多種形式的讀,讀中感悟
初讀兒歌,我采用范讀、指讀、自由讀、同桌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反復朗讀兒歌,對整首兒歌有大致的了解后,解疑。在此根底上教師"你喜歡那句話?為什么喜歡?"的提問又充分表達尊重學生個性。再通過指導朗讀讀中感悟,讀中體會,讀中積累語言和培養語感。當學生喜歡讀"下雪了!下雪了!"這兩句時,我趁機點撥朗讀感慨句,學生非?鞓罚暻椴⒚淖x,表達他們對冬天的喜愛。在理解課文之后,我進行了有層次的朗讀訓練。一是有感情地讀。二是情境朗讀。三是情境表演讀、背。在多種形式的讀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三、注重學法的指導,培養想象力
一年級學生需要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我隨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識字過程中,我請學生說一說識字的方法,并用這些方法進行識字,從而形成識字的能力。在精讀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文章中的人物演一演,在活動中感悟課文。在此根底上引導學生仿編兒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說話的能力。
四、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分散,自控力不強,容易走神。教師的評價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語言能激起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學中,我的評價語言力求真實,有鼓勵性。如"你的小眼睛真會觀察!你真是個愛讀書的小姑娘。你懂得的知識真不少!
"這些肯定和鼓勵,使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引起其他同學的羨慕,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缺乏,我的語言還要生動些,到達抑揚頓挫更具有吸引力。對學生的答復力求給予最恰當的評價。課堂中的調控能力和操作能力都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21
本文內容不難理解,關鍵是讓學生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學會想象,學會欣賞。春雨的色彩在讀完全文后,利用課后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 “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麗,春雨的美好。不能把這個問題的答案作為教學的`目的或重點。在朗讀時,引導學生體會小鳥們的天真、活潑、可愛,體會春雨的輕柔、歡快,體會大自然的美麗、神奇。我除了制作課件引導學生邊看邊讀邊想像文中小動物的對話外,還激發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通過觀察春雨的課件,來體會在春雨的滋潤下,大地變得生機勃勃。
我在組織學生識字時,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將讀句、識字、解詞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看圖片識字。課堂實踐反映出:一年級學生這樣識字學習效果很好。
現在雖然是春天,但春天的特征還不是很明顯,學生對春雨的觀察和了解也甚少。我想這節課如果能適機的帶領學生到室外去親身觀察體驗一下春雨的特點,相信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高,效果會更好。
分角色朗讀,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如果允許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效果可能會更好。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22
《春夏秋冬》這篇課文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本課以詞串識字的情勢顯現,環繞著“四季”這個主題,勾畫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畫面。全文共有8個詞語,8個短語,分成四組,第一組、第三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氣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組、第四組則告知了我們這些景物的特點。課文淺顯易懂,插圖優美,從兒童的生活動身,因此學生對于本課內容的知道難度并不大!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識字課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借助插圖,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進程,獲得識字體驗,終究準確識字。同時,本課詞串讀起來有一定的節奏感,合適放手讓學生多讀,反復接觸文本語言,感受文本的韻律美。
教學時,我主要采取讓學生視察課文插圖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感受四季特點,在充分感知四季的基礎上,進行朗誦指導,讀出四季不同的'美。再觀賞由“青草紅花游魚飛鳥”組成的風景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動?磮D用課文中的詞語說一兩句話,如“春風吹開了桃花,柳條在風中飛舞!钡。
在生字教學中,由于本學期開始我重視漢字構字法的滲透,但書中不再顯現筆畫順序,鑒于部分學生筆順掌控得還不太好,因此在教學時,我也會適當強調部分漢字的筆順。吸取上學期較多同學二類字認讀存在問題的情形,本學期開始,我在課上加強了二類字的抽讀和口頭組詞,加深對二類字的認識并在運用中掌控二類字。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23
《胖乎乎的小手》寫的是家人都很喜歡蘭蘭畫的一幅畫。從爸爸、媽媽、奶奶說的三句話中,可以看出,蘭蘭是一個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孩子。這篇課文的內容很簡單,很形象,所以學生理解并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蘭蘭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品德,F在獨生子女較多,勤勞、孝敬長輩的品德正是他們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手”為主線,圍繞“全家人為什么這么喜歡蘭蘭的小手”設計教學環節。教學中,以“畫手”導入課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全家人為什么喜歡蘭蘭的手。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調動識字興趣。
這篇課文生字較多,而且是集中在幾句話中,因此,我采取了分散教學的方法,在閱讀中進行識字教學。在識字過程中,沒有采用千篇一律的“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而是盡可能地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這樣上下來,效果是很不錯的。
二、以讀引讀的方法來教學。
通過聽讀課件的范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我讓學生嘗試自讀,同學互評,老師點評,使學生進入了人物角色,又通過分角色朗讀,同學門邊讀自編動作,加上表情,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深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另外,個別讀,小組讀品析課文,明確蘭蘭的小手會做那些事,大家喜歡她的小手的原因。并進行說話的練習,說說你會幫大家做什么事情呢?訓練學生能完整的說一句話。
最后進行教學延伸,請同學們用你的小手為家里人做一件事。注意觀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當時的情景畫出來。使學生能把學到的道理運用到生活的實際行動中去。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04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6-14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6-03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4-19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6-19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彩虹》教學反思01-15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5-03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學反思范文02-04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04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