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1
這是一篇擬人的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所以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在識字教學時,我采取的是集中隨文識字和分散隨文識字,把生字最多的第四自然段作為重點來教,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和同桌一起讀,然后在去掉拼音試讀,在學生覺得讀好了的時候,再指名讀詞語、男女生賽讀,孩子們很順利的掌握了字音。對字義和字形的理解是放在讀文中進行的,如“溫和”和“暴躁”,學生回憶家庭中爸爸媽媽的`情況,借以讀出這兩個詞的不同感情,再通過自由識記和對比識記來記住生字“躁”!案 薄氨ⅰ弊值慕虒W是隨課文學習的,在識記時運用了換偏旁、編兒歌等識字方法。識字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在理解課文時,我始終以“水這位魔術師”來引導學生讀文,抓住第一、二段中的重點詞語來體會水的不同變化,借助圖片、動畫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感知水可以變成汽、云、雨、雹子、雪,抓住“落、打、飄”來體會用詞的準確性,了解云的不同變化。根據板書及時總結,梳理課文,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讀懂了我是什么。
不足之處是朗讀指導有所欠缺,學生泛泛而讀,沒有深入文本,老師也沒有及時的進行范讀引導。
對寫字的指導也不到位,雖然抓住了“沖、池、黑”,指出了兩點水、三點水、四點底的不同寫法,卻只是重點指導了一個“黑”字,指導面窄了,點評如蜻蜓點水。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2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盡可能的將“喚醒、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理解、體會、體味、感悟”教給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扎扎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但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再造想象,對三種自然現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過極具個性化地朗讀向別人表達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激發想象和自主朗讀欲望,從而達到理解、領悟、深化的教學目的。這應該
就是語文基礎的滲透性教學,就是關注學生語感的能力培養,就是“讀”與“練”的有機整合吧。
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猜出“我”就是水,但是對水的`各種形態的變化認識的還不夠。特別是“云”,有的同學不明白云是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太少,很多學生都見過水的變化但是說不出來,應教育學生多留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3
一、立足整體,激發興趣
《課標》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钡湍昙壵Z文教學也要著眼整體。課堂教學開始,我注重對文本的整體感知,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猜猜“我”是什么,以激發起學生的讀書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接著又從整體內容把握教材,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并用筆畫出“我”都變成了什么。最后又回歸整體,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猜謎是他們非常喜歡的活動。在教學時,我以謎語導入,巧設懸念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強烈愿望。接著讓學生說說通過這些謎底發現了什么?一下子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二、多法并舉,識記生字
低年級識字是教學的重點。初讀課文前我給學生提出要求,讓學生讀準字音,將句子讀通順。課件直觀地出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讓學生自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等形式認讀,同時結合圖片識記:“雹”、“稼”二字,從而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輕松達到讀準字音,突出重難點字音的目的。然后課件直觀地出示課文中帶要求會認的11個生字,通過同桌對讀的方式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并請兩組同位對讀展示。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歸類識字、偏旁表義、兒歌、做動作等形式識記字形,因為,課程標準中強調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最后充分讓學生自讀課文后,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再以小游戲對生字加以鞏固。
三、以讀為本,讀中理解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可依據語言文字,進行定向引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入課文所創設的境界,借助語言來感受形象,使其領悟其中的感情。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因為朗讀既可以規范學生的口語,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要教師引導恰當,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即使一千個學生便有一千種不同的朗讀方式。我們要用多種方法導“悟”,啟發學生看、畫、演、議、說,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不知不覺中領悟語言文字的美。
讓學生分組接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感知課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本節課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課文,讓學生和我一起進入這個角色,用師生互動的方式來讓學生盡快投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當成“水”,跟著大家一起“變”。這樣設計容易激發學生探求的欲望,按課文特點進行教學,不僅能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狀態,而且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接著拋出大問題:“我”會變成什么?學生紛紛搶著回答。其中,有的學生回答:“我”會變成汽、云;有的學生回答:“我”會變成雨、雪、雹子;面對學生們的回答,我及時表揚:你知道的真多!用我是“小水珠”來貫穿全文,品讀水的`變化:先學習描寫“汽”和“云”的句子,再學習描寫“雨、雹子、雪”的句子,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這三個不同的現象,由不同的方式從天上下來,通過理解朗讀,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通過比較,學生知道了在讀“雹子”“打下來”要重點;讀“雪”“飄下來”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準確性。學完一、二自然段后,利用“水珠、汽、云、雨、雹子、雪”圖片,讓學生排列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和變化,通過這一環節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教師范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讓學生閉眼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平靜的池水;緩緩流淌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全班合作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這一環節使用課件充分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并通過不同角色的讀,讓學生自己接觸語言材料,用他們自己對課文的感受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第四自然段主要讓學生自學,通過課件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讓學生了解水做了哪些好事和哪些壞事,并適當進行知識拓展,引導學生討論:“人類想出哪些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課件出示水電站,攔河壩以啟發學生。最后請學生思考: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
四、感悟提升,加強積累
我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讀書,促進學生有效積累。《課標》多次提到:“語言積累”,在基本理念中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
1、閱讀理解加強積累:讀書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多讀、讀熟,才能理解課文內容。俗話說:“書讀千遍,其義自見!蔽以诮虒W中舍得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教學過程中始終是書聲朗朗,達到熟讀成誦,在讀中理解內容,從而促進語言積累。
2、背誦、記憶加強積累。背誦記憶是加強語言積累的有效方法,低年級學生記憶力強,多背一些好詞、好句、好文章,利于學生記憶能力的發展,更利于學生積累語言。我在教學時給予學生充分的背誦時間,加強背誦的指導,在學生讀中理解了水在不同季節變成不同狀態時,利用具體形象的板書,加深對水的循環變化的理解,并從中指導學生的背誦方法,讓學生再讀一、二自然段時,鼓勵學生會背的背。第三自然段又激發了學生的真情實感,賦有情趣的語言“我們(水)在家里干什么?”認真讀一讀,讓學生熟讀成誦,最后回歸整體讀全文,鼓勵學生能背的背,不能背的就讀,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背誦,加強語言積累。
五、自主觀察,自學寫字
和識字教學一樣,寫字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同樣重要。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要寫的字,讓學生說說字的結構特點,自己認為哪個字最難寫,讓學生說說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再由教師范寫,學生點評,最后在書上描紅、臨寫這個字。指導寫字時,我把重點放在“兩點水”、“三點水”和“四點底”的寫法上。整個寫字過程學生自主觀察生字的特點,找出寫好生字的關鍵所在,由學生自己來認識如何寫好字,取代老師一筆一畫地分析。
六、反思教學,凸顯不足
本課教學中我在很多環節的處理上還不到位,比如:
1、生字教學環節,處理的比較匆忙,沒有在語境中識字,沒有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一節課要認識這么多生字還是有難度的,識字形式可以更加多樣一些,如:用猜字謎的方式識記“器”(四只小狗張口啃骨頭);“稼”(禾苗種在家門口)。
2、指導有感情朗讀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只叫了幾個學生單獨讀句子,合作讀,分角色讀,齊讀較多,沒有變換更多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嘗試著也讀出這種感情?傊@與過程與方法目標定位有所差距。
3、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上也還存在不足。,整節課中,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教師“牽”得太多。我應該放手讓學生說,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允許學生出錯,不要急于讓學生說出自己想要教的內容。直到現在,我都還為此自責著,懊悔著這些環節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思考。
4、對學生的表現缺乏有針對性的點評。對學生的評價葉太吝嗇了。整節課下來,對于學生的評價只有兩三次。其實學生的朗讀、回答問題,我都應該給予他們評價的,如果我的評價多一些話,學生的積極性也許就更高了,教學效果也會更好。課堂點評應注重鼓勵性、情感性、全面性、多樣性。
總之,通過這次教學活動,使我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明確了自己要努力的方向。一直堅持一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4
12月17日早上,是我們第一協作區的語文教研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靳麗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擬人化的科普文章——《我是什么》,聽完后感受頗深。
首先,這節課采用了“以文帶文”的主題閱讀課堂模式。上課伊始,老師出示了兒童詩《風》讓學生讀,并且進行限時記憶。而這正是我們學校本學期要求的課前積累,限時記憶,學生的思維潛力其實是無限的,借助填空的形式,學生進行速記,高效率,效果好。而且,《風》與本課的主題息息相關——同為自然現象。符合“一主兩翼”教學的特點,但同時,回顧我自己的教學,也在進行課前積累的嘗試,但積累的內容也僅限于詞語(反義詞、ABB詞組等)——因為這對于考試來講,很實用,對于我自己的備課來講,很省力。但今天看來,我似乎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積累,不單單是打基礎,也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我顯然太懶了,以后的課堂上,我將嘗試課前積累與課堂有機結合,知識的積累與閱讀的`積累穿插進行,使課前積累有實效性。
其次,這節課的最后,以文帶文帶出了《一滴水的旅行》,又一次重溫了水的變化,同時拓展了學生的閱讀。學生在課堂讀文,先從文中圈,再填短文下面的填空。但很顯然,一開始教師語言的指向性不夠明確,不少學生只圈文中詞語或者只填下面填空。當然,這是很好解決的,教師語言精準些就好。但由此,我想到劉俊祥老師的一節課,是以文帶文與讀寫聯動的結合課。以前看小說時,書中寫,武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大約是沒有課型的限制,隨課而型。拋開課型的限制,劉俊祥老師的課上,交給學生最多的是方法——學習的方法、寫作的方法、總結、提煉的方法……靳老師的課上也教給學生了自學的方法、小組合作的方法……我自己呢?總怕學生不會,總認為學生聽不懂(其實是怕自己講不懂),種種借口,造就了我課堂上屢屢的填鴨式,屢屢的死記硬背式——此時想來,讓人汗顏。
最后,說說板書吧!自從有了班班通,似乎對這東西有很強的依賴性,下載資源,修改,真是好用。但這節課上,教師清晰簡明的板書,不但梳理了課文的脈絡,讓學生知道了水的幾種形態,還清楚了水是如何變化成這幾種形態的。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也有利于理解、歸納課文。在今后的課堂上,這也是我要學習的。
總之,“教學評一體化”是這節課設計上的出發點,而“主題閱讀”教學法是這節課的工具,以讀dai講是這節課的亮點,這節課值得我學習的還很多,但路要一步步的走,再慢,只要一直行走在學習路上,總會進步的,不是嗎?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5
《我是什么》雖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卻描寫的生動活潑,充滿童趣。文章用第一人稱自我介紹的方法,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描繪出水的各種形態。文中不點明我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教學時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以讀為本,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讀有關的句子,把自己當做那個角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課文,融入課文。為更好的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在教學云變成雨、雹子、雪這一段時,我抓住了“落、打、飄”三個動詞來感受它們的不同特點,讓學生加動作表演出來。同時又結合演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詞的準確。然后滲透到感情朗讀上。我又請男生讀雹子的句子,女生讀雪的句子,體會雹子的力度,雪的輕盈。
在教學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再通過讀、說、演等各種形式,充分理解課文。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導讀,讀得好的同學讀給大家欣賞……使整堂課聲情并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二、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當學生通過讀課文理解了水變成汽的過程后,我又通過課件演示,把深奧的自然常識變得淺顯易懂,加強了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他們懂得了課文寫的“我在池子里睡覺,在……跳舞、唱歌、開大會!敝小八X”是水安靜的樣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動;“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滾及它發出的聲音。“開大會”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三、學有所得,感悟提升。
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受到了環保知識的教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回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用水,保護環境。
最后,在課程結束之際,我又布置了一個學生樂于接受的作業——畫一畫水的變化,并注上說明文字。是學生的課堂所學得以延伸。
當然課堂也有不足之處,個別同學還沒有完全融入課文的學習之中,可能是積極性調動還不夠。在教學水的不同形態是還可以滲透一些寫作技巧。
總之,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揚長避短,使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6
《我是什么》本課是一篇主要用擬人手法寫作而成的科學短文,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類的利弊關系。
一、成功之處
1、謎語導課激發興趣。采用了有關天氣的謎語進行導課,迅速引出對新知的學習。
2、字詞教學自主扎實。識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因此,在完成初讀課文圈畫生字,帶拼音拼讀,去拼音指名讀的基礎上,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上,只在重點處點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字形特點。
3、整體感知方法得當。采用關鍵詞填空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使他們跳一跳就能夠著桃子,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4、細讀文本靈活多樣。第一、二自然段時,我選取三個表現水的形態變化的重點語句,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辨析形近字。這些做法能夠巧妙地化解本節課教學難點。
5、創設情境組織教學。本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貼近兒童的語言,不斷的創設情境,使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不足之處
1、識字環節漏掉了“躁”的教學,導致在開火車讀字卡時進行補充,占用不必要的時間,影響后面教學。
2、朗讀指導時,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還需再凝練。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7
《我是什么》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常識性課文。學生喜歡學習這樣的課文,因為課文里的知識是他們感興趣的、想了解的,這也是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如何抓住這點,在教學中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閱讀,把各種相關的知識與生活體驗被課文的信息激活,與文本意義發生碰撞,教師的引導和點撥至關重要。
在初步讀文后,學生反饋交流讀懂了什么。當時學生紛紛暢所欲言,基本上已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而且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補充對課文的理解。有的學生甚至能把課文都背誦下來。這樣一來,就將我本來的教學設計打亂了,如果再照著教案按部就班,則很難讓學生產生更深刻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產生碰撞。于是我放開約束,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把課外收集到的有關水的知識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布盧姆說得好: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對于任何一篇課文的學習,學生都不是從零開始的,也不應從零開始,作者描述的事物、表達的情感,總能喚起學生在生活中的似曾相識之感。事實上,僅僅一個課時在教室這樣狹小空間的閱讀教學,是無法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的。只有生活才是語文學習永遠取之不竭的源泉。
在上《我是什么》之前,我讓學生搜集相關的語文資料,增加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對課文的理解,加大閱讀的總量。這也為學生在課堂上能侃侃而談提供了保證。語言本身是一種文化,語言學習就是語言文化的學習。語言學習并不是孤立的,他和民族的文化緊緊相連,和生活實際緊緊相連?梢,豐富文化積累、生活積累既是語文學習的內容,又是促進語言發展的手段。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實踐性,通過對生活的了解、參與來實現。
“紙上得來終覺淺”,課前實踐所給予學生的不僅是感性經驗,更重要的是課上學習課文時與作者在激發的情感與語言表達形式上產生的呼應對照,能夠促使其讀寫能力盡快提高。學生通過自己身邊的觀察和直觀感受,被喚起的必定是與作者相同的感受,吸取的必然是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與生動傳神的描寫。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通用8
《我是什么》雖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是卻描寫得生動活潑,充滿童趣。作者運用了第一人稱自我介紹的方法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描繪了水的各種形態。文中不點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在教學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課文是用第一人稱描寫手法寫的,并且抓住了水是會變化的這個過程。為了突出這個"變",我采用了學生很感興趣的魔術來吸引大家。給大家介紹一個魔術師,讓學生自己從課文中找出這個小魔術師是誰通過設置一個懸念,學生的心緊緊攥住,急切想知道是誰,具有撩撥好奇,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而且與本課最后一句: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什么互為呼應。通過讀課文,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感知課文大意,猜出了是"水"。讓學生明白了小魔術師就是"水"。在講課時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課文,和學生一起進入這個角色,用師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很快進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當成"水"跟大家一起變魔術。這樣激起了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了學習狀態,深入理解課文。
二、形式多樣,主動識字
識字對于低段小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學好字詞為今后讀好課文,開展有效閱讀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但是機械單調的識字方式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嚴重的負面效應,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因此,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識字認詞。魔方識字,開小火車,找朋友,讀文識字等,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主動識字,不亦樂乎。
三、整體把握,感悟變化
在教學云變成雨,雹子,雪這一段時,我抓住了"落,打,飄"三個詞感受雨,雹子,雪的不同特點,讓學生加動作把動詞表示出來,進一步理解這三個動詞的含義,感受文章用詞的準確。使整堂課聲情并茂,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先乘著陽光在空中飄浮,連片成云;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然后滲透到有感情地朗讀上,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雹子的力度和雪花的輕盈。
四、多媒體輔助,升華感悟
本教材是一篇知識性的科普短文,全文圍繞一個"變"字,講述了水在自然界中的許多變化形態。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十分缺乏,我用電腦課件制作出生動形象的畫面應用到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復雜深奧的自然常識變得一目了然,淺顯易懂,提高了教學質量,豐富了感性知識。
五、拓展練習,感悟提升
課文在即將結束時教師以一首詩讓學生體會感受水的用處,同時也將這節課的`內容也得到了升華。
當然整堂課也有不足之處: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朗讀的形式還應再多一些,例男女生讀,小組讀,開小火車讀,同桌等等,通過采用不同的形式一方面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便于更好地鞏固生字教學,為詞語教學和理解課文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師的評價語還應在豐富一些,同時對學生的上課表現的評語還應在具體而又有針對性一些,以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的語速還應在慢一些,由于低年級的學生思維相對比高段要來得慢一些,教師的語速過快會影響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在本堂課中,教師應該更多地放手讓孩子去說去想,發揮他們天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08-03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07-20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是什么》教學反思07-10
小學語文《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11-17
小學語文《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4篇11-17
小學語文《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4篇)11-17
小學語文《我選我》教學反思07-20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選我》教學反思05-08
小學語文《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合集4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