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秋節7個你沒見過的習俗
中秋節各地的習俗不一樣,有哪些習俗是你沒有見過的呢?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你介紹7個你沒見過的習俗吧!
中秋節7個你沒見過的習俗
云南 新平:花腰寨里給月亮“叫魂”
中秋這天,出遠門的人都要回家團圓,當圓月升起,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頂的平臺上擺上魚、鴨肉、鵝肉、青包谷、綠豆和各類水果等獻祭月亮,祈求五谷豐登。當圓月升空,村寨里的人吃過團圓飯后,聚集在一處開闊的場地,每家用一個大碗端來一些瓜果。這時候村寨里會請專門的一個人點燃蠟燭和香火,對著中秋的圓月莊重地給傣鄉的月亮叫魂,主要唱詞是祈求月亮賜給傣族人民吉祥順利。這種給月亮“叫魂”的習俗,使“花腰傣”的中秋夜異常神秘。
湖南 新晃:月亮下去“偷菜”
新晃是位于湖南西部 邊陲的侗族自治縣,這里的中秋夜流行一種“偷月亮菜”的古老習俗。在侗鄉人的傳說里,中秋這天晚上月宮的仙女會把甘露灑向人間,甘露代表無私,因此這一夜人們可以共同享受瓜果蔬菜的鮮美。侗家的單身姑娘利用這一時機,在月圓之夜打著花傘,找到自己心上人家的菜園“偷菜”,并故意叫喊讓對方知道,以此傳情。不同身份的人偷的菜也不盡相同。單身姑娘要偷成雙生長的豆角,表示她們能擁有甜蜜的愛情;成了家的女人要偷長勢最好的瓜或一把飽滿青翠的毛豆,象征她們的孩子健康茁壯;年輕小伙子們也偷菜,希望月宮仙女賜予他們幸福。偷菜的時候,失竊菜園的主人如果破口大罵,偷者會感到更加吉利。不過這些偷來的菜不能帶回家,只能在野外煮食!巴翟铝敛恕边@項風俗,使侗鄉的中秋夜其樂融融。
廣東 潮汕:中秋夜海邊萬人“燒塔”
潮汕人的中秋夜習俗很多,拜月娘、蕩秋千、燃煙堆、燒瓦塔,尤其是在潮汕農村,燒瓦塔的習俗是月圓之夜男女老少都參與、調劑中秋氣氛的一項傳統風俗。這項活動的起源是元朝潮汕居民于農歷八月十五這天,在空曠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燒猛火,作為宰殺欺壓百姓的 “韃子”的行動信號,從此,燒塔便成為中秋習俗沿襲下來。早晨,孩子們三五一 群到處去撿拾瓦礫、磚頭,送到曬谷廠等空曠的地方集中,大人們負責把這些磚頭瓦片砌成一座空心塔,下面盡可能大,留足空余,然后把稻草、劈柴、樹葉等填進塔內。晚上圓月升起時,從塔底部的空隙點火,塔頂便躥出一串串火舌。孩子們在塔邊嬉戲,大人們賞月吃月餅。其間不時往塔里撒一些食鹽,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助興。
貴州 平塘:月光下跳月傳情
平塘的中秋,苗風濃郁,氣氛熱烈。月亮在苗族這個古老民族的傳說里,象征著幸福愛情的信念,所以在中秋夜月亮最大最圓的這天,苗族的青年男女都要沐浴一下月亮的光輝,披著月光唱苗家歌跳苗家舞,尋找心上人、祈求愛情甜蜜,這一風俗被形象地稱為“跳月”。貴州平塘是苗族聚集地,每到中秋夜,苗寨里的年輕小伙和姑娘們便盛裝打扮、載歌載舞,酣暢淋漓地加入到“跳月”的盛大派對里。苗家人對中秋非常重視,“跳月”一般會持續3-7天,每天大約一小時。除了“跳月”,還有賽馬、射箭、棒舞等比賽。
江蘇 蘇州 :石湖看完“串月”看“燈會”
蘇州中秋節,舊習俗逐漸被簡化為吃月餅、賞月了,而中秋夜“石湖看串月”的民間習俗卻不可替代地成為蘇州中秋的標志。所謂的“串月”,是指月亮偏西時灑下的光輝透過了九個環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這時,波光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這個觀測地是太湖 的支流,位于蘇州城西南 7公里處。清代詩人沈朝初有詩云:蘇州好,串月有長橋。詩里的長橋便是看串月的最佳地點,指的是石湖東面越來橋右邊的一座叫行春橋的九環洞橋。為了看這一年僅此一次的勝景,每到中秋,不僅蘇州人,很多周邊省市的游客也紛紛來此,租船,占位置,等待“串月”的出現。“夜半潮聲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河亭”,蘇州中秋前后的兩三天,詩中的意境將變成真實的寫照。
江西 婺源 :桂花香中舞草龍燈、堆寶塔
婺源舞草龍燈和堆寶塔的習俗由來已久,每年中秋婺源人都會堅守這些習俗,今年也不例外。想去婺源過中秋,記住這些有傳統舞草龍燈的旅游 村:汪口 、江嶺 、慶源 、理坑、嚴田古樟、上嚴田、靈巖洞 、清華鎮、思溪延村 、李坑 等。
婺源的中秋,空氣中散發著八月桂花的香氣,偶爾還有點點蛙叫片片蟲鳴,初秋的天氣似涼非涼,樹葉正是最深綠的時候,小橋流水映襯青磚黛瓦。在這樣一派恬靜的鄉野里,男人們拿出祈福用的香燈,插在用稻草、木棍扎成的草龍上,走村串巷地舞動;女人們在鍋臺灶邊忙碌,用面粉、白糖、豬油、黑芝麻、白芝麻等做成中秋夜傳統的麻餅和酥月供一家老小美餐;孩子們則三五成群,聚集在村口、巷子里用磚頭砌起一個圓形的空心塔,塔下面撿一些柴火,塔的頂端擺放上各種果品。堆寶塔是孩子們的快樂時光,也是點燃整個中秋夜高潮的助推器。寶塔堆好后,前面掛起彩色的帳;蛘邔β,塔前擺上一張小桌子,放一些果品供奉月神。晚上,當孩子們把塔下面放的柴火點起來的時候,紅紅的火光照亮鄉村的夜空,婺源的中秋夜也拉 開了狂歡的序幕。大家圍坐在一起唱歌跳舞做各種游戲,直到深夜才會散。
唐山 南湖:九湖五島去“邀月”
月光下,還可以在唐山南 湖公園的市民廣場看到中國 最高組合噴泉。長度200余米的大型音樂組合噴泉,隨著音符的變化變幻著16種噴泉造型。
南湖涵蓋了海陸空30多個運動游樂項目,有適合各年齡段游客的休閑區域:有香氣宜人的櫻花大道,有生態化的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有嬉戲玩耍的兒童游樂園,至于南湖畫舫、觀光竹排、運動游樂船、手劃船等,更是豐富多彩。此外,在南湖過中秋,地道的唐山美味如醬汁瓦塊魚、棋子燒餅等,還有唐山大“咯蔗”,都是不錯的美食。
拓展:中秋節習俗1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雖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個節日,關于這個節日的禁忌卻比春節少很多。
1.忌男子拜月
在中秋節這一天拜祭月亮時,男子最多在一旁看看,不得參與拜月活動,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男子回避,因為月亮是陰象之物,所以拜月純屬婦女之事。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男子不得拜祭陰性之月,正如女子不能拜祭陽性之灶。
2.忌果餅不圓
當中秋的月亮掛上時,人們設壇燃香,陳列月餅瓜果等拜祭月亮。每家會向有月光之處,在月出之時供拜。拜祭完畢之后,焚燒月光紙,擺下供月食品,然后分給家人。中秋節全家應聚在一起吃月餅,月餅又稱為團圓餅,吃了能使全家不離散。為了團員,祭月的果餅必須是圓的,即使把瓜果月餅切開來也必須是月牙瓣的蓮花狀。
3.忌吃亂月餅
在有些地方有這么一句俗語:“吃亂了月餅死公公。”就是說新媳婦如果婚后第一年在婆家過中秋節的話,就要一連幾年都在婆家過中秋節;如果婚后第一年是在娘家過中秋節的話,那就一連幾年在娘家過中秋節。這樣避免在過中秋節的時候吃亂了月餅,如果吃亂了月餅的話,她的公公會有不測。
中秋節的賞月亮寓意
1、團圓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游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寫道,萬里無云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2、寄托情懷
蘇軾《水調歌頭》詩云,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鉤新月,可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光的皎潔,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凝聚了人類美好的憧憬與理想。
拓展:中秋節習俗2
1、吃團圓飯
老廣州人的中秋從“吃團圓飯”開始。這一天,所有在外的家人都盡量趕回來,已經分家單過的成年兒子也要和妻兒一同回到父母家,在月亮初升之時,合坐共吃團圓飯,以示“月光團圓”。所吃菜式除了年節當令的蔬菜、肉類之外,還必有一道“圓蹄”——即是用發菜、冬菇之類的作料燜燒豬蹄,也是取個團圓的好意頭。
2、樹中秋
舊時的廣州,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籠。到了夜里,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掛到房屋的高處,如平臺、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以此慶賀中秋,羊城人也叫“豎中秋”,又叫“樹中秋”。誰家的燈籠掛得越高就越吉利,以往老人家都會給小孫子送燈籠,還要加上一支七星旗,希望子孫聰明伶俐,快高長大。
3、耍祿仔
“耍祿仔” 是過去中秋節十分流行的兒童游戲,以柚子殼刻通花,中可懸燈,兒童提著成群結隊游樂,或提著各種動物、瓜果形狀的燈色,沿街踏歌而行,一邊唱著“耍祿歌”:“耍祿仔,耍祿兒,點明燈。識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讀書為第一,莫謂文章無用處,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書中出貴人……”兒童們在盡情游樂之后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餅果品之類。
4、拜月光
在以廣州為中心的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中秋節當晚,一家人吃完團圓飯后,必須擺上各式果品進行“拜月光”的儀式。有天臺的人家在天臺,沒天臺的人家在家門前,擺開供桌,焚香禮拜,貢品除月餅外還有柚子、柿子、香蕉、楊桃、油甘子、芋頭等。
5、炒田螺
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關于中秋食田螺,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且此時最肥美。中秋當晚一家人聚在一起,拿著田螺,對月一舉,再送到嘴邊一啜,就是“對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
6、吃芋頭
廣東有個傳統習俗:中秋吃芋頭。老人家認為,吃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不僅是因為芋頭長至中秋時節最為肥美,更重要的是芋頭是多子的生物,而且母芋頭總是和一窩小芋頭同生在一處,象征母子團圓;浾Z“芋頭”又與“護頭”諧音,一家人一起吃芋頭表示合家團圓平安的意思。
7、吃柚子
柚子外形渾圓象征團圓之意,同時,“柚”與“佑”諧音,代表希望月亮護佑的美好意愿,再加上中秋節前后又適逢盛產期,柚子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蛘呤恰耙忸^”夠好,使得柚子成為中秋節一個必不可少的主角,在廣東中秋吃柚子依然是一個傳統。
8、吃菱角
如果家里有小孩,還要備上菱角。中秋節給小孩吃菱角,寄托大人希望他們“聰明伶俐”的祝福。菱角可以去殼后切成粒狀煲粥,賞月吃過月餅之后食用,可減少油膩感;用鹽水煮熟后撈起,一邊賞月一邊食用也很有趣。
9、舞葉龍
還須一提的是,過去在廣州西村、增步、南岸一帶,中秋節晚上有舞葉龍的習俗。用榕樹枝葉扎成一條三四丈長的青龍,用兩個芋頭作龍眼,再斬兩條樹丫作龍角,由十幾個后生仔舉著它舞,穿大街、過小巷,邊舞邊唱:“龍來到,?錢?無數;簽錢買草繩,今年又太平;簽錢買蠟燭,年年起大屋;簽錢買元寶,明年娶新抱(媳婦)!”兒童挽著彩燈,尾隨后面跟著唱。眾人爭著拜龍,把點著的香燭插在龍葉身上,這條青龍漸漸變成了一條流光溢彩的火龍了。
拓展:中秋節習俗3
●團圓
中秋之日家家團聚,婦女一般在中秋節中午回娘家,晚上回婆家,團團圓圓。故中秋又稱“團圓節”。
●食俗
除月餅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頭燉牛肉、鴨子、菱藕等。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為剝鬼皮,寓意辟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
●拜月
舊時,長沙有拜月習俗。不過遵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規。拜月時,陳瓜果等食物于庭院,祈拜月亮。未婚少女則擺鮮果拜月,祈獲佳偶。
●提節
俗諺云;“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娘家中秋將已嫁姑娘接回家過節,午后歸家,出嫁女向娘家饋贈月餅、菱藕等物。親友間亦互饋月餅、瓜果,俗呼提節。
●偷南瓜送子
中秋之夜,鄉土長沙亦流行“偷南瓜送子”,即將所偷南瓜放在久婚不育夫婦床上,而南瓜瓜內多子,俗信以為可使生子。有的還說吃偷來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擺出南瓜讓小孩來偷,還擺上油燈,以點綴瓜棚豆架之下節日氣氛。
拓展:中秋節習俗4
中秋節吃什么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可見中秋節當然吃月餅了。
但是根據各地的習俗不同,吃的東西也五花八門。有吃栗子,吃田螺,吃山芋,吃柚子,吃鴨子,吃南瓜,飲桂花酒,食藕盒子,吃中秋蟹等。但是此次中秋節,據我了解湖南安陵書院舉行的中秋節賞月活動很有特色,光吃的就能使你養生歸原,名菜如下:臨武鴨、東江魚、洞庭湖大閘蟹、桂陽壇子肉、馬田豆腐、永興香螺、檳榔芋頭、沅陵板栗等。
吃月餅
“中秋佳節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每當風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際,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
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詩人兼品味家的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日美點。
吃南瓜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有錢人家吃月餅,窮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風俗!鞍嗽掳氤阅瞎稀钡娘L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腳下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只扁圓形野瓜。她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采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吃田螺至于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眲児矶持,大有鐘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
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梢娢覈嫻鸹ㄡ劸频哪甏,也是相當久遠。
拓展:中秋節習俗5
吃月餅
中秋節最廣的傳統風俗就是中秋節吃月餅,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霸嘛灐币辉~,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賞月
在中秋節之夜,除了吃月餅,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抖Y記》記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
祭月
中秋節祭月,是我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抖Y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痹谥艹弁跤写悍旨廊、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隨著時間的推移,祭月逐漸流傳到民間,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離秋分最近的滿月日——中秋。
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宋代詩人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边@首詩寫的就是中秋節觀潮的風俗。
博餅
中秋節博餅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是閩南地區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傳說是鄭成功屯兵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命部將洪旭發明的。博餅活動里傾注了人們的感情寄托,其中尤以廈門地區為甚。所以,閩南人總是對中秋節格外重視,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笨磥韽墓胖两裰星锶紵糁灼湟幠K坪鮾H次于元宵燈節。而在江南地區民間有在中秋節晚上制燈船的習俗,然后把做好的船燈放于水中,流向遠方,同時也寄托著人們美好的祝福。
走月
走月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但走月是中秋之夜必須做的一個風俗活動。在古時候,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以寓月圓人亦圓之意,直至深夜方散。另外,在古時候,走月還有添丁之寓意。但凡沒有生兒子的已婚婦女,在中秋節的晚上,都要去游夫子廟,隨后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供兔兒爺
在古時候,家家戶戶過中秋節請兔兒爺是一個傳統,就如同過年放炮一樣。請回的兔兒爺要擺在顯眼的桌上,稱玉兔為“兔兒爺”、“兔奶奶”。并且會用瓜果菜豆供奉玉兔,酬謝它帶給人間的福祉,希望“兔兒爺”能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如今,我們很少能在市面上見到兔兒爺,一般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里出售。
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后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拜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玩花燈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中秋節7個你沒見過的習俗】相關文章:
你沒見過的徐志摩勵志語錄10-21
你沒見過的成語猜謎210個09-27
喪系英文短句 你見過最喪的句子是什么?10-23
如果不曾見過希望的句子12-30
中秋節送禮習俗09-09
中秋節習俗的作文05-26
中秋節習俗的介紹04-02
中秋節習俗詩句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