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就業率為何會“墊底”
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到2012年我國共有本科高等學校1147所,其中1999年以來升本的有640多所,教育部對2012年畢業生就業率統計排名的結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職院校,第三211大學,第四獨立學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
近幾年,大學生就業難題凸顯,更有不少地方本科院校淪為“重災區”,學生就業率低、就業質量差。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地方本科院校先天不足,后天失調,面臨著發展困惑。
與部屬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的資源十分有限,在爭取政府投入、科研項目、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都存在劣勢。以對高校發展至關重要的辦學經費為例,高校經費的主要來源是生均撥款和專項經費。部屬院校生均撥款是1.2萬元,有的甚至達2萬元;而地方院校直到去年才漲到1.2萬元,以前一直是5000元左右,兩者有2到3倍的巨大差距。與部屬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過度依賴地方政府投入和學生學費,有的地方政府投入少,學校招生情況不盡如人意,相應的,這些院校的軟硬件難免寒磣。
此外,部屬高校還憑借強大的師資力量和處于領先地位的'科研平臺,囊括了大部分國家級和省級課題,每年申請到的專項經費達上億元的很常見。而地方院校底子薄,即使付出百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拿到國家級課題,更難拿到重大項目。
可以說,地方本科院校苦于資源的匱乏,論名氣、認可度、政策、人脈,均處于下風,先天不足。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院校在本身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卻還在功利辦學,結果東施效顰,沒有培養出優秀人才,反而把自身的特色給丟了。
受到傳統學術性人才觀、質量觀的影響,不少地方本科院校辦學過程中有著復制“重點大學”的深層渴望。近幾年,一些地方院校迅速擴張,要么是熱衷跟風,什么專業熱上什么專業,要么是一味貪多求全,辦所謂綜合性大學。而科研資金沒有跟上,師資力量并沒有相應提高,比拼“高大全”反而稀釋了原有的資源。自身缺乏特色,培養的學生質量不高,在和211、985高校學生的競爭中,自然處于下風,更容易遭遇就業難。
更有一些地方高校,以考研為目的培養學生,把學校辦成所謂的“考研基地”。學校有著濃厚的考研氛圍,從日常管理到課程設計、教學安排等都為考研“開綠燈”,學生們圍繞考研科目學習,并沒有接受系統的大學教育,他們一旦考研失敗,根本就不具備就業競爭力。嚴格說來,這樣的學校本科教育是“空心化”的。
地方本科院校吸納了全國半數以上本科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其水平高低決定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然而,大部分地方院校卻遭遇生源危機,面臨就業困難。要紓解這種困局,還得從清晰自身定位、辦出特色入手,不要一味“向上看齊”,而要追求“向下生長”, 走應用型大學的路子。此外,地方政府也不能袖手旁觀,而應加大對地方院校的投入,這既是教育之幸,也對培養人才助力地方經濟的發展善莫大焉。
請大家繼續欣賞更多的職場動態:
大學生的求職潮提前殺到
暢談未來職場發展的九種趨勢
超6成將畢業學生感到壓力山大
2013年最有價值的十大工作職位
【地方本科院校就業率為何會“墊底”】相關文章:
工商管理院校本科地方論文09-30
淺談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改革探究論文08-17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論文06-24
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型青年教師隊伍培養初探09-28
淺析新建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10-31
為何會紋眉失敗07-19
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學生思想工作藝術初探08-05
地方院校動畫教育研究論文10-07
紋眉為何會失敗呢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