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英美高校依舊占領前十強。麻省理工學院蟬聯第一,哈佛大學跌至第四,帝國理工學院擠入前三。就中國內地大學來看,27所大學進入QS榜單,清華大學第一次以排名47位登頂QS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大陸大學之首,它超過了未能進入前50的北京大學。
所有排名前10的大學在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國際師生占比方面都表現出色。帝國理工學院在“單位教職引用率”當面的突出表現使其成為了排名前10的大學中攀升最快的一所,一舉超越了哈佛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牛津大學,成為了與劍橋大學并列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學。
排名前200由總共由來自31個國家的學校組成;其中美國以51所學府占據統治地位,領先英國的29所、德國的13所、荷蘭的11所、加拿大的10所、日本的10所以及澳大利亞的8所。
自2009年以來上升最快的學校為:麻省理工學院,成均館大學(韓國),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瑞士),斯坦福大學,慕尼黑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高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用過)以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其中有8所學校在科學與技術領域實力強勁。
“在經濟衰退之后,來自政府與私營部門的資助都越發地將重心投放在具有高影響力的STEM研究,大部分的此類研究在?菩缘臋C構中進行,”QS調研總監本.索特(Ben Sowter)談到。“以科技為中心的機構進一步地成為全球創新競爭的焦點。隨著來自公共部門的預算越發緊張,學術機構似乎與以往相比更加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高利潤的科學、技術以及醫藥領域”
在該排名的所有全球前800余所大學中,中國大陸的27所大學中有19所提高了其位置, 提升最為顯著的是廈門大學(上升105名, 至全球441名)。
清華大學第一次以排名47位登頂QS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大陸大學之首。它超過了未能進入前50的北京大學(排名并列57位)。其原因部分歸結于清華大學在研究影響指標“單位教職引用率”上的提高,在清華大學在此項上升了36位的同時,北京大學下跌了18位。
在研究實力上,中國大學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表現最好的中國大陸大學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單位教職引用率”上全球排名第120位,緊隨其后的是浙江大學,全球第153位; 和復旦大學, 全球192名。27所上榜中國大學中19所的“單位教職引用率”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 中山大學在所有中國大陸大學中上升最快(上升76位至全球326名), 武漢大學(上升42位至5151位), 北航大學(上升45位至549位)。
在全球學術聲譽和雇主聲譽中, 清華, 北大, 復旦, 上海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大學位列中國大陸名校第一梯隊,位列全球前180名。
在全球學術聲譽上, 23所大學與去年相比保持或是提高了其全球學術聲譽指標的位置(基于全球范圍內63,676名國際學術權威專家的調查回復)。其中, 華中科技大學(微博)和山東大學在全球學術聲譽中上升最快, 今年分別上升101位 (475名)和102位(457名)。吉林大學(上升96位至451名), 南開大學(上升66位至272名),西安交大(上升55位至410名)。
20所中國大陸大學保持或是提高了其全球雇主聲譽(基于28,759全球雇主的調查回復)。包括東南大學, 山東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微博),上海大學在內的4所內地高校在全球雇主中的聲譽有非常顯著的提高。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此項指標中位列全球前20。
在反映國際化程度的兩個指標中, 中國大陸大學總體在”國際教職員工”中表現不俗, 總體趨勢向上. 然而在”國際學生數量”指標中,19所中國大陸名校比去年排名下降, 和國際其他名校相比競爭力有待提高。
QS智庫中國總監張巘博士 (Dr. Christina Yan Zhang) 指出: “中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高度戰略重視, 長期大力投入, 和有效深化改革正在幫助中國大學在綜合實力, 尤其是在科研能力上起到質的飛躍。這一點在今年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眾多不斷涌現的世界一流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 帶來了中國大學在全球范圍內學術聲譽和雇主聲譽的顯著提高。這對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 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和第二經濟大國的中國, 在不久的將來也一定會制定出各種切實有效的政策積極吸引世界范圍內最優秀的學生到中國來學習和工作,促進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