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計算機方面,其實一直了解的真的不是太多。只是在大三的時候心血來潮把計算機二級過啦,其他的還有大二的時候必修的C程序設計,記得貌似還是擦邊過的。大學四年就是那么一路頹廢的走了過來,很悲劇的發現大學里只學會了喝酒!于是在大四的時候決定放手一搏,因為自己對本科所學的專業真是一點都不感冒,初步決定跨考電子信息類的專業。當時其實想考通信的,后來和一個考了計算機的學長聊了過后,決定跨考計算機,挑戰一下自己。但是當時真是不懂得珍惜時間,自控力實在太差,僅僅三個月的復習時間直接導致了一戰的失利。于是在家人的強力支持下,11年9月開始了二戰的生活。其實我感覺跨考計算機可能真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只是你必須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下面我就詳細分五個方面來說說本人兩年考研的一些經驗吧:
首先對于跨專業的來說
當然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專業課啦!因為我們一點基礎都沒有,我們要用幾個月的發奮學習來和那些計算機科班出身的來較量,其實一點優勢都沒有。但是不能因為這些而中途放棄,不要因為看不懂書中的某個知識點而放棄,更不要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而放棄。一旦決定了考研,就要心無雜念、風雨兼程。對于考研所需要學習的計算機專業課,其實就是四本書:嚴蔚敏的數據結構,唐朔飛的組成原理,西電湯子瀛的操作系統,謝希仁的計算機網絡。
a 數據結構:其實我感覺數據結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四門課當中就屬數據結構和網絡好懂點,但是網絡知識點又太多太雜。我建議把嚴奶奶的教學視頻下下來,四十八個學時的,對著書看視頻,大概花一個月就能把書認真的過一遍。當然了,其中的算法,能看懂的盡量看懂,看不懂的就先放一放吧。
第一遍主要是對數據結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知道那本書主要講了什么。把不考的內容刨去,第一章主要講數據結構研究內容、表示方法以及關于算法一些概念,第二章線性表的存儲分為兩種:順序存儲和鏈式存儲,第三章棧和隊列,第五章數組和和廣義表極少一部分為考試內容,第六章樹和第七章圖是重中之重,第九章查找和第十章排序也是蠻重要的,外部排序是12年新增的考試內容(相對來說不是太難)。當然了,我感覺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最好在腦海里形成一個知識框架,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那樣復習起來就輕松點。
第二遍的時候把不懂的地方再看看,書看的差不多的時候可以找點題練練手啦。其實我一戰的時候感覺就看懂了數據結構,二戰的時候看書很輕松,但是僅僅看懂是不夠的,這對于其他三本書也是一樣的,我們需要的是應對考試,需要多加實踐,多做習題。我一戰的時候就是時間不夠,只把王道的那本復習全書過了一遍。二戰的時候王道論壇每門課都出了一本聯考復習指導,我都買了,認真的做了兩遍,質量還是蠻不錯的。還有一本就是李春葆的數據結構習題與解析也有不少人推薦,應該也蠻不錯的?荚嚨臅r候,數據結構的45分分布為11道選擇,兩個大題(其中有一道為算法題)。
其實說實話,算法不用太糾結其中,我兩年考試那個算法題都寫的迷迷糊糊的。實在不行直接上漢字,你只要寫上一般都會給你分數的,這點你要認識到,當然我不是讓你把它當作政治試卷來答。好好規劃時間,習題集至少要認真的完成兩遍,到了12月份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做模擬卷子啦。尋找到做題目的那種題感,考試的時候才能正常發揮出來平時的實力。
b 組成原理:我感覺這是這四門當中最難受的一門?磿莻表層可能很短的時間就能了解,但是深層次的東西,必須要挖掘出來。其實說實話,把四本書真正弄懂弄透的話不做習題也能考個不錯的成績。
那么對于這門課,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并且要通過適當的練習來加促進理解。唐朔飛那本書配套的習題集還是蠻好的,至少解題思路等方面和那本書是一致的。我舉個例子,數據尋址有立即尋址,直接尋址,寄存器尋址,寄存器間接尋址,間接尋址,基址尋址,變址尋址,相對尋址,堆棧尋址。那么其中找到數據花費時間最長的當然是間接尋址,因為這種尋址至少要兩次訪存;ㄙM時間最短的有可能是立即尋址或者是寄存器尋址(立即尋址限制了數據位數)。對于間接尋址,使得編制程序方便,特別是對于子程序的返回。而基址尋址和變址尋址有相似之處,都是借助于寄存器來擴大了尋址范圍,但兩者使用方法及場合卻有著天壤之別。
基址尋址是面向系統的,主要用于為程序或者數據分配存儲空間的,而且其基址寄存器值不變,指令當中的形式地址提供位移量。而變址尋址是面向用戶的,經常用于訪問字符串、向量和數組等成批數據,其指令中形式地址提供基準值,變址寄存器提供偏移量。對于這些,不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過程是很難把握這方面的習題的。組原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還是相當緊密的,所以可以通過它們之間的聯系來加深理解?傊腋杏X四門課當中組原花費的時間應該適當多一點。而且考試的話,最拉分的也是這一塊。我二戰的時候把配套的習題集和王道的那本復習指導都做了,考試的時候感覺還好。其實主要還是書,弄懂了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c 操作系統:其實我請教過好幾個學長都說操作系統不難,但是我直到現在感覺操作系統里面還有些沒弄明白。其實操作系統有些東西和組原還是掛鉤的,比如說外設的管理什么的。貌似這門課的重難點就是信號量,11年的信號量蠻簡單的,但是當時沒弄懂書上的什么生產者和消費者,還有讀寫者,當時答錯啦。二戰的時候專挑了很多這樣的題做,發現其實題目都是圍繞這些基本的信號量來展開的。所以說把書上的那幾個基本的弄懂了然后找點習題實踐下,應該就能將這塊搞定啦。最讓我頭疼的是那個什么核心態和用戶態,書上也沒有具體介紹。結果看各家的參考書上發現還有點區
別,所以就迷茫啦……我的笨方法就是不懂的話就直接記憶,也許考試的時候還能派上用場。當然我不提倡這種,不懂的知識點可要盡量弄懂。
d 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理解難度上不大,但是就是知識點太多太雜。如果你十天半個月不看的話,基本上就會忘個一干二凈。我記得內部網關協議IGP當中那兩協議:RIP協議和OSPF協議,雖然能看懂,但是具體怎么實現的我看了四五遍都沒記下來。于是沒辦法,只能看了忘,忘了再看。然后多做題來鞏固,關于網絡方面一般的話題目還是比較簡單的。
關于真題
其實也許你們會問我為什么沒說真題,你們可以看看近幾年的真題。我覺得研究真題倒不如多看幾遍書啦!計算機自統考以來這三四年一年一個形式,根本就捉摸不透,所以我感覺研究真題沒多大意思。倒是可以在最后模擬的時候把真題拿出來練練手。還有個建議,如果你買了一家出的輔導書,就別買它的模擬卷子啦。我把王道的四本書做了兩遍,然后十二月份做那六套模擬卷子的時候,給我產生了很大的錯覺。那六套當中的題目和那四本書上的題重復率太高,我最高能考個140,最低也是120多,感覺自己就是那個水平啦!結果那天考完專業課是一塌糊涂,和平時模擬的感覺差的太遠啦。所以我才得出上句那個結論,希望各位能在最后模擬的時候真正找出自己的不足,找缺補漏,以更完備的知識儲備來迎接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