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第一件事需要做什么?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件事卻是每個考研人不可回避的,這就是選院校。目前考研的考試制度是,公共課加專業課,公共課是全國統考,而專業課卻是各個招生單位自行決定的,不同學?疾斓囊蠛碗y度不一樣。大多數學校的專業課考試都會指定若干本參考書目,考生以參考書目的內容為復習重點。因此,及時選定考研的目標學校,復習才會更有針對性。提醒廣大考生,考生在喧雜院校的時候一定要理智、慎重,全面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
專業:院校選擇的首要因素
很多人在考研時仍舊延續了高考填報志愿的思維:非“名校”不報。然而,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我們自身的情況已與高考時有著天壤之別了。不管你在這4年中是兢兢業業、刻苦學習,還是碌碌而為、“虛度光陰”,只要你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你的思維方式都會體現出你所學專業的特色,這一點不管你承認與否,都是不可更改的事實。此時的你已非高考時“純潔”的你了,你已經“沾染”上專業的特色了。高考時,任何專業你都可以學,所以需要的是良好的學習環境,此時名校是不二的選擇。但是,在考研時,你需要考慮專業的限制,且不說文理科的區別,就是同樣屬于文科的文學和歷史學在學習內容和方法上也存在著極大的差別,所以考研需要考慮的是目標院校相關專業的建設問題。比如:該學科點的帶頭人是誰?該學科點是不是重點學科?是省級的還是國家級的?
有人說:高考選的是學校,考研選的是導師,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一位優秀的導師,不僅能讓學生的學術水平提升很快,更能幫助學生在就業時提升自己的價值。優秀的導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不僅代表著學術的前沿,更是象征著實力和信譽,因此,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研究生時,都會很看重研究生的導師。
也許有人會說,這跟選“名校”沒有沖突,而且必須要考名校。不可否認,“名校”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較那些“普通院校”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名校” 的圖書館擁有大量的前沿資料,實驗室里擺滿了最先進的儀器;“名校”云集了眾多學術前沿的領頭人,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這并不是讓我們放棄“普通院校”的理由,因為“名校”并不集中了全部的優勢資源,很多“特色院校”雖然整體實力不是很出眾,但在某些“特色學科”方面卻獨樹一幟。
首先,硬件方面的優勢,如豐富的圖書資料,先進的科學設備等,這些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已不是特別明顯的優勢,我們完全可以借助網絡等技術來彌補“普通高校”與“名校”的差距。其次,某些學校雖然不見得是“名校”,但在某些學科方面卻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上海大學的社會學專業,北京郵電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徐州醫學院的麻醉學專業,以及一些民族大學的民族學專業等等。這類高校不是“985工程”的“名校”,有些甚至都不是“211工程” 的高校,整體實力肯定不如那些綜合性的“985工程”“名校”,但他們的“特色”專業在行業內卻有口皆碑,不比那些“名校”差。相反,有些“名校”總體實力很強,但卻不能兼顧所有專業均衡發展,致使某些專業發展停滯,甚至都不如一些“普通高校”。再次,“名校”之所以為“名校”是因為這些學校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治學嚴謹,學習氛圍濃厚,但這并不意味著“普通高校”的學習氛圍不行。相反,“普通高校”因為“普通”,危機意識更加深刻,學習的情緒更高,況且,是否愿意學習最主要的還是在于個人。
因此,我們在選擇考研目標院校的時候,最主要的不是看目標院校名氣是否夠大,而在于你所報考的專業在這所學校是否很強,學科建設是否受到學校的重視。
自身實力:不可忽視的反省
每個參加考研的同學,最大的愿望莫過于能順利通過考試,為目標院校所錄取,所以,我們在選擇考研的目標院校時不得不先估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首先,英語是很重要的一關。由于現行的考研政策規定,必須總分和單科成績都要達到公布的分數線才有機會參加復試,很多同學總分很高,可卻因為英語相差1、2分而不幸敗北。專業課的準備有目標院校的參考書目可以對照,只有認真學完、學好基本參考書目,專業課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但是考研英語卻沒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參考的復習資料。英語的復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而且,考研英語的考察思路與大學英語四六級又不一樣,不能因為過了英語六級而忽視對考研英語的重視。很多考研過來人都說:考研其實就是考英語。這話可能有些偏頗,但也不無道理。
如果我們仔細留意考研政策,會發現中西部地區高校的分數線普遍要比東部地區的低,大致低5~10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區、二區分數線差異。以地區為分類標準的劃分,使得很多“名校”的英語分數線因為地域原因而普遍較低,諸如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著名高校,所以,如果英語成績不是很理想,可以選擇二區的高校,盡量提升考研的命中率。
其次,在選擇院校時最好能問問自己,對所選的專業是否能保持熱情,一直堅持下去。有些同學由于準備不夠充分,或者自身實力不濟,無法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但又非常想去自己心儀的學校去深造,這時該怎么辦?不建議明知不可能被錄取還去“拼死”搏一搏。如果自己對所學專業足夠熱愛,我們可以先選擇考研難度較低、自己有把握考上的學校去讀,在讀研期間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實力,做好更充分的準備,在考博的時候再選擇曾經心儀的學校。
最后,我們在選擇目標院校時,還需要考慮一下自身的經濟情況,還要考慮當地的消費水平,這樣才不至于在以后的讀研中因為自己的生計問題而無法專心學術,影響自己的前途。
考研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我們主張根據所學專業的特點以及自身的興趣愛好、學習情況來選擇,而不是為了某些外在的、非理性的因素,套用一句經典臺詞:我們的口號是,不就最好,但求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