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內容簡介
《娛樂至死》是由尼爾 · 波茲曼所著的一本書,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娛樂至死》內容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內容簡介:
《娛樂至死》由尼爾·波茲曼所著,他指出,現實社會(書中主要以美國社會為例)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的成為娛樂的附庸。
有2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
一種是讓文化成為一個監獄 另一種就是把文化變成一場娛樂至死的舞臺
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為8種語言,在世界范圍內大約賣出了20萬冊。2005年,時隔20年后,波茲曼的兒子安德森再版了這本書,它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媒介生態學專著之一。
是對20世紀后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娛樂。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紐約大學教授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是當代最重要的傳媒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之一。他于2003年10月去世,當時國內幾乎沒有任何報道。2008年5月份,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了他兩部著作的中文譯本:《娛樂至死》與《童年的消逝》。就西方傳媒理論的引介而言,這是在麥克盧漢《理解媒介》中譯本出版之后的又一個重要進展。
在很大程度上,波茲曼繼承了麥克盧漢的理論傳統。1954年,波茲曼還是一名在讀的研究生,就遇到了當時還不太出名的英文教授麥克盧漢。他從麥克盧漢“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觀點中獲得極大的啟迪,發展出自己的“媒介即隱喻”的論題,并且建樹卓著。生前發表了20多部研究著作,使他享有世界性的學術聲譽。
波茲曼認為,媒體能夠以一種隱蔽卻強大的暗示力量來“定義現實世界”。其中媒體的形式極為重要,因為特定的形式會偏好某種特殊的內容,最終會塑造整個文化的特征。 這就是所謂“媒體即隱喻”的主要涵義。而20世紀的傳媒技術發展,使人類從以印刷文字為中心的“讀文時代”轉向以影像為中心的“讀圖時代”,其中電視圖像已經成為當代支配性的傳媒形式,它改變了社會認知與人際交往的模式,引發出深刻的文化變遷。在這兩部著作中,波茲曼分別揭示了這種文化變遷的不同側面。 所謂“童年的消逝”并不是說特定生理年齡的生命群體不復存在,而是指“童年”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特征已經模糊不清。波茲曼的論述具有歷史建構主義的傾向,在他的分析中,“童年”的概念來自與“成年”的文化分界,而這種區別并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在歷史中“發明”出來的。在中世紀的歐洲,社會傳播模式以口語為主導,兒童與成人之間沒有交往的技術性困難,彼此分享著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因此“童年”并不存在。而在印刷技術普及之后,文字閱讀開始成為主導性的傳媒,兒童不得不經過相當長時期的學習和訓練,在“長大成人”之后才能夠獲得屬于成人的知識與“秘密”。這就在童年與成年之間建立了一道文化鴻溝。而電視時代的來臨則重新填平了這條鴻溝,兒童不再需要長期的識字訓練就能夠與成人一起分享來自電視的信息,兩者之間的文化分界被拆解了,于是,童年便消逝了。 但是,“童年”本來只是一種短暫的歷史現象,我們又何必為它的消逝而擔憂呢?或者說,童年的消逝在什么意義上是文化危機的征兆?
在我看來,波茲曼的真實論題可能被這個多少有些誤導性的書名所掩蓋了。他的確關懷屬于童年的自然與純真的人性價值,但就整個文化的走向而言,他深切的憂慮主要不在于“童年的消逝”,而是“成年的消逝”。印刷術在創生“童年”的同時也創生了所謂“新成人”(文字人)。
而電視時代使人類的符號世界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變化,不再要求兒童與成人在文化特征上有明確的分野。因此童年的消逝——波茲曼明確指出——也可以表述為“電子信息環境正在使成年消逝”。在兒童與成人合一成為“電視觀眾”的文化里,政治、商業和精神意識都發生了“孩子氣”的蛻化降級,成為娛樂,成為幼稚和膚淺的弱智文化,使印刷時代的高品級思維以及個性特征面臨致命的危脅。而這正是《娛樂至死》的主題。
在《童年的消逝》出版(1982年)四年之后,波茲曼發表《娛樂至死》,其副標題是“演藝時代的公共話語”,更為直接而全面地剖析和批判了電視傳媒所主導的文化。《娛樂至死》的前言以兩個著名的“反烏托邦”寓言開篇,一是奧威爾的《1984》,一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波茲曼指出,這是文化精神枯萎的兩種典型方式。
如今電腦與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形成了新的文化傳播方式。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的結尾部分曾經設想,電腦可能是一種延續“童年”的傳播技術。因為使用電腦需要學習一種人機對話的語言,要求某種特殊的訓練,這將有可能使童年的存在成為必要。但他也指出,這僅僅是一種可能,取決于人們如何對待這種技術——是運用電腦來促進有序的、邏輯的和復雜的思維,還是被電腦所利用、被視覺游戲的自娛自樂所吞噬。20年過去了,電腦發展出了高度視覺化的“視窗平臺”,孩子并不需要長期的特殊訓練就可以得心應手地使用電腦。我們還有可能幸免于“娛樂至死”的命運嗎?意味深長的是,波茲曼自己也曾在互聯網上開設論壇,開展公共討論。他在回答網友的問題時曾指出,對于新技術的迅疾發展我們可能無能為力,但如果我們對技術的歷史與社會心理學有更清醒的理解,就有可能控制我們自己對技術的使用,而不至于完全被技術擺布。
也許,文化拯救的希望就在于人類不斷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認真聆聽波茲曼式的警世危言之中。
作者簡介:
尼爾波茲曼生卒:1931-2003
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
籍貫:美國
尼爾波茲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他在紐約大學首創了媒體生態學專業。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傳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茲曼去世后,美國各大媒體發表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后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
波茲曼出版過20余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技術壟斷》、《教學:一種顛覆性的活動》(合作者:查爾斯韋恩加特納)、《教學:一種保存性的活動》、《誠心誠意的反對》、《瘋狂的談話,愚蠢的談話》、《如何看電視》、《建造通向18世紀的橋梁:過去怎樣改變未來》。其中《娛樂至死》和《童年消逝》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篇
第一章 媒介即隱喻
第二章 媒介即認識論
第三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美國
第四章 印刷機統治下的思想
第五章 躲躲貓的.世界
第六章 娛樂業時代
第七章 “好……現在”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第十章 教學是一種娛樂活動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作品鑒賞:
一本精彩、有力而重要的書,這是波茲曼拋出的嚴厲的控訴書,而且就我看來,他是無可辯駁的。
——喬納森·亞德雷 《華盛頓郵報》
波茲曼在麥克盧漢結束的地方開始,他用學者的淵博與說書人的機智構筑他的見解。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它是一把刀,讓我們在全面的帶有顛覆性的娛樂化語境當中,有了一點點最后的權利。
——黃集偉
它是聲討電視文化的檄文:難道我們要把自己娛樂死?這一聲喝問絕非危言聳聽,我深信它是我們必須認真聽取的警告。
——周國平
該書的觀點既有創見,也相當重要。但讀的時候,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問題意識。
——徐友漁
這本書很適合我們一起領悟生活。
——許日平
《娛樂至死》:雜耍、化妝術的盛宴/黃集偉
在本書作者波茲曼看來,劉曉慶為出演一部新片而在自己的臉蛋上大動干戈之類,八卦之外,其實了無新意。如果允許選擇“頭條”,波茲曼多半會“聚焦”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當年,某次競選失敗,氣急敗壞的尼克松拒絕檢討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妝師大發其火,一口咬定該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妝師蓄意破壞……
如你所知,事實上如此“聚焦”依舊難逃八卦嫌疑,但其含義卻已非常。至少,它讓我們在聽說當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競選熱浪中亦不忘為自己特聘“笑話”參謀這樣的新聞時,不再驚詫……與尼克松對化妝師的“譴責”一脈相承,此類細節讓我們懂得,“政治”正演變為一種“娛樂”———盡管春晚、范偉、趙本山、周杰倫的緋聞女友等其實無關政治。
這其中隱含的意思是說,就當下文化而言,“娛樂”已贏取我們這個時代“元媒介”的地位。尤其在大眾文化語境中,由印刷機開創并延續經年的所謂“闡釋時代”已然讓位于由電視機開創的“娛樂業時代”。由此,一個平頭百姓或一名身價過億的名主持其內在品德是否“誠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看”上去是否“誠懇”?
而也正是這似乎簡單到家的一“看”,證明電視及其文化如今既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為此,波茲曼說:“電視在安排我們交流環境方面的能力是其他媒介根本無法企及的”。而羅蘭.巴特則說:“電視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
以是觀之,趙薇、趙忠祥、張藝謀、馮小剛、崔永元等原本即以“鏡頭”為生的繁多“著名人士”的任何閃失,其實都無足輕重。以波茲曼之見,比演藝圈、電影圈、電視圈中的無窮紛爭與齷齪更糟糕的,是“娛樂”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
波茲曼的這一判斷語調平和,但卻內含絕望之心———電視1900年誕生至今不過百年,但它已將政治、新聞、教育乃至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場喧嘩繽紛的“雜!薄T谀菑垑验煙o比的“電視”屏幕上,無論多么殘忍的謀殺,多么恐怖的地震,多么荒誕的政治丑聞,只要主持人溫柔地說一聲“接下來”,一切便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得干干凈凈……
于是,如今我們每日沉浸其中的所謂“信息環境”事實上已成為“電視”的一面鏡子———在這個類似于“歡樂總動員”、“非常6+1”式的信息環境中,不僅失敗的文化已成為一種文化,而且,新聞的價值也僅僅取決于它能帶來多少笑聲或噓聲……更有甚者,非凡品德、完美的人格之類,也僅僅取決于“化妝術”的高下……
為此,波茲曼的憂心絕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個民族分心于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書中提到馬歇爾·麥克盧漢的一句著名的話語:“媒介即信息!彼J為,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了解這種文化中用于會話的工具。把握了傳播媒介,就會把握傳播信息的主動權,例如我們的文化正從文字向形象發展,電視取代了報紙的地位。波茲曼把這個分到“媒介即隱喻”這一章,他想說明媒介再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這種政策來的消無聲息卻又不可小覷,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被他左右,我們的道德思想,人生觀價值觀都因媒介的改變而變化。
拓展:《娛樂至死》讀書心得體會
閱讀之前,完全沒有意料到這是一本如此深刻而犀利的書,并且徹底顛覆了我對無比強勢的電視媒體在傳播信息方面作用的認識和看法。從根本上迫使我盡可能地約束自我遠離被娛樂主宰的電視媒體,嘗試回到書本中,更多地閱讀和思考。媒介即信息,十數載以來,都是把電視媒體作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都自鳴得意地以為獲取信息的過程是一個舒適的寓教于樂的過程,當認識與觀念被傾覆,當得知把無知當知識的過程維持了數年,改變無疑成為了一個十分艱難并且痛苦的過程。
對于這樣一本書,十幾年教育積攢起來的知識結構和背景完全不足以使我作出任何適當的評價,在這里,只能并且也心甘情愿地用仰望的姿態去閱讀和思考它。
當然,一切的收獲都只有當我能夠適當地表達和闡述的時候才是真正屬于我的。
關于電視的單純娛樂性
電視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舍棄思想來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來適應娛樂業的發展。
電視中表現的世界成了這個世界應該如何存在的模型。
圖像的力量足以壓倒文字并使人的思考短路。
(電視觀眾)以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實,其實卻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
電視新聞節目提供給觀眾的是娛樂而不是信息,這種情況的嚴重性不僅僅在于我們被剝奪了真實的信息,而且在于我們正在逐漸失去判斷什么是信息的能力。無知是可以補救的,但如果我們把無知當成知識,我們該怎么辦呢?
電視最大的長處是它讓具體的形象進入我們心里,而不是讓抽象的概念留在我們腦中。
關于歷史
歷史不僅是一個世界,而且是一個活的世界,虛幻的反而是現時的。
歷史的消失根本不需要如此殘酷的手段,表面溫和的現代技術通過為民眾提供一種政治形象、瞬間快樂和安慰療法,能夠同樣有效地讓歷史銷聲匿跡,也許還更恒久,并且不會遭到任何反對。
關于教育
約翰杜威:課程內容是學習過程中最不重要的東西,也許人們對于教育最大的錯誤認識是,一個人學會的只有他當時正在學習的東西。其實,伴隨學習的過程形成持久的態度更為重要,這些態度才是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的東西。
教育哲學家們認為獲得知識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其中必然有各種約束的介入。他們認為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
西塞羅說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作著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
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識到信息的結構和效應,消除對媒介的神秘感,我們才可能對電視或電腦或任何媒介獲得某種程度的控制。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
在這里,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娛樂至死》內容簡介】相關文章:
《娛樂至死》讀后感2000字11-10
娛樂至死的讀后感1500字11-19
SSAT考試內容簡介10-18
南粵黨旗紅內容簡介08-28
娛樂大學英語作文07-26
娛樂幽默冷笑話11-14
幽默娛樂笑話精選09-23
爆笑娛樂段子08-26
淺談文化娛樂11-01
GRE考試結構及考查內容簡介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