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微信公眾號文章素材
小年到了,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的倒計時。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小年微信公眾號文章素材,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素材一:關于小年的歷史淵源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民間祭灶,源于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說:“灶。造也,創食物也!痹钌竦穆氊熅褪菆陶圃罨,管理飲食,后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灶神信仰是民間百姓對“衣食有余”夢想追求的反映。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詩》:“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云,乞取利市歸來分。”
小年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由于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近代我國一些地方流傳:“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其實,小年不分“官小年”、“民小年”,只是在不同地區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同地區的官、民小年是相同的。傳統上的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在臘月二十四。在清朝之前,北方地區官民也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于是北方地區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在清朝中期之前,北方的.祭灶日也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北方人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如《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說:“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薄肚宄笆反笥^·清宮遺聞》中也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于坤寧宮。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區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素材二:關于小年的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個皇帝,嘴饞極了,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只要沒吃過的都要嘗嘗。
這一天,他閑逛到村子里,遇見了一個漂亮姑娘。姑娘提著個籃子。
“裝的什么呀?”皇帝好奇地問。
姑娘打開籃子,哇,好大的棗糕呀!
皇帝吃過很多好東西,可就沒吃過棗糕。他對姑娘說:“給我吃點兒吧,我是皇帝!”
姑娘微微一笑,把籃子遞了過去。
皇帝狼吞虎咽,三口五口就把棗糕吃光了。吃完后打了個嗝兒:“啊呃,真好吃!”
接著,皇帝打起了壞主意:“我要把這姑娘帶回皇宮,讓她天天給我做棗糕吃!”
他對姑娘說:“你馬上再給我做七七四十九塊棗糕。做不出來,我就把你帶走!”
姑娘聽了,不慌不忙地說:“好!”
她拔下頭上的金簪,沖著籃子一劃。咦?熱氣騰騰,不多不少,正好七七四十九塊棗糕。太神奇了!
皇帝還沒明白過來。他見難不住姑娘,就耍賴讓姑娘喂他吃。姑娘轉過臉去不搭理他!
皇帝生氣了,非要把姑娘帶走。他伸手一抓······
姑娘伸出手,一巴掌把皇帝打上了灶臺,皇帝一下子貼到了墻頭上。
這下壞了:皇帝想下來,可怎么也下不來。這一天,剛好是農歷的臘月二十三。
“誰讓你嘴饞!這回啊,別人坐著你站著,別人吃著你看著吧!”說完,姑娘駕起彩云飛上天去。貪吃的皇帝從此成了灶王爺。
從此以后,灶王爺就天天站在灶臺邊,看人家吃飯。
時間長了,人們覺得灶王爺怪可憐的——畢竟愛吃好東西也沒什么錯啊。于是,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大家就給灶王爺擺上好吃的,這叫做“祭灶”。
到了這一天,孩子們最高興了,他們跟灶王爺一起吃棗糕、柿餅、核桃、糖餅、還有糖瓜。據說,過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就要上天去跟玉皇大帝說說這一年來人間發生的事。他吃了糖瓜嘴巴甜,見了玉皇大帝,就只說人們的好話。
素材三:北方小年吃什么食物?
1、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2、豆腐
臘月廿五是“豆腐日”,老例有做豆腐、買豆腐、炸豆腐的說法,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儲存到過年再吃。過年吃豆腐只是要為新的一年取個“斗福”的好彩頭,期望福氣能成斗成斗的來。做好或買來的鮮豆腐不好儲存,又不想都做成凍豆腐,所以就采取炸的方法保存,也讓過年的餐桌上多一種吃食。
3、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后,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后者花梢。特別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耙患艺艋x,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4、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5、火燒
許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飯都漸漸被被餃子統領了,但還有一個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在河南,家家要自己做火燒吃,火燒與小年幾乎劃等號。
6、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7、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小年微信公眾號文章素材】相關文章:
微信公眾號認證10-29
微信公眾號認證條件08-15
微信公眾號如何推廣08-08
微信公眾號如何推廣-公眾號的推廣方式匯總11-02
微信公眾號命名規則調整08-10
微信公眾號認證的條件10-27
微信搜索公眾號排名解密201711-15
微信的公眾號營銷電子簡歷模板07-31
微信公眾號正在失去營銷價值08-10
2017年最新的微信公眾號注冊流程08-12